《祖国颂》阅读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3.78 KB
- 文档页数:2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祖国颂歌阅读答案篇一:诗歌朗诵——祖国颂歌祖国颂歌甲: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乙:走在世纪之初的我想到祖国,满怀激情合:祖国——在这里我为您放歌甲:您是千年历史的积淀文明源泉的汇合乙:您是黄河壶口的飞瀑铺满天山的白雪甲:您凝重而深邃乙:宽广而博大甲:滔滔江河是您的鼻息乙:沸腾海洋是您的血液甲:您是世界的主题乙:是我生命的一切甲:您是天安门城楼的一声呐喊合:社会主义熊熊燃烧的火焰乙:您是人民革命的一声号角合:乘风破浪的一张风帆甲:您坚强而自信乙:进步而前卫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活跃着您的智慧乙:东方蒸腾的旭日喷薄着您的活力合:您,是世界的创作者您,社会主义的实践家甲:您是南海之滨的一缕春风罗湖小村的一抹朝阳乙:您是青藏高原的一道铁轨塔里木油田的一组井架甲:您远见卓识乙:艺高胆大甲:小渔村的翻天巨变证明了您的胆识乙:人民满脸的微笑写的是你的伟大合:祖国——您创造了生活改造着世界甲:您是世界和平飘扬的旗帜人类文明进步的使者乙:您是捍卫真理的勇士哺育子女的妈妈甲:您正直而博爱乙:坚强而慈祥甲:世界人民叹服您的胸怀乙:华夏儿女感激您的母爱甲:您抚慰了战火中人类的伤痛乙:您送来了和平的黎明合:祖国啊,祖国——甲:您明晰千古,跨越了世界文明乙:您仁慈博爱,捍卫着绿色与和平甲:我们为是您的儿女而自豪乙:我们为有这样的祖国而骄傲甲乙:祖国——甲:我们与您同心乙:我们拥您前进甲乙:您的儿女们坚信合:祖国的明天更美好世界的明天更美好人类的明天更美好篇二:祖国颂歌1.祖国颂歌 ??——————— ??——————— ??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 ??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 ??走在世纪之初的我 ??想到祖国,满怀激情 ????祖国—— ??在这里 ??我为您放歌 ????祖国啊,祖国—— ??您是千年历史的积淀 ??文明源泉的汇合 ??您是黄河壶口的飞瀑 ??铺满天山的白雪 ????您凝重而深邃 ??宽广而博大 ??滔滔江河是您的鼻息 ??沸腾海洋是您的血液 ??您是世界的主题 ??是我生命的一切 ??????祖国啊,祖国—— ??您是天安门城楼的一声呐喊 ??社会主义熊熊燃烧的火焰 ??您是人民革命的一声号角 ??乘风破浪的一张风帆 ????您坚强而自信 ??进步而前卫 ??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活跃着您的智慧 ??东方蒸腾的旭日喷薄着您的活力 ??您是世界的创作者 ??社会主义的实践家 ??????祖国啊,祖国—— ??您是南海之滨的一缕春风 ??罗湖小村的一抹朝阳 ??您是青藏高原的一道铁轨 ??塔里木油田的一组井架 ????您远见卓识 ??艺高胆大 ??小渔村的翻天巨变证明了您的胆识 ??人民满脸的微笑写的是你的伟大 ????祖国—— ????您创造了生活 ??改造着世界 ??????祖国啊,祖国—— ??您是世界和平飘扬的旗帜 ??人类文明进步的使者 ??您是捍卫真理的勇士 ??哺育子女的妈妈 ??您正直而博爱 ??坚强而慈祥 ??世界人民叹服您的胸怀 ??华夏儿女感激您的母爱 ????祖国—— ??您抚慰了战火中人类的伤痛 ??送来了和平的黎明 ??????祖国啊,祖国—— ????您走过千年历史,跨越了世界文明 ??您明晰千古,坚定为英特纳雄耐尔生生不息 ??您仁慈博爱,捍卫着绿色与和平 ??我们为是您的儿女而自豪 ??我们为有这样的祖国而骄傲 ????祖国—— ??我们与您同心 ??我们拥您前进 ????您的儿女们坚信 ??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世界的明天更美好 ??人类的明天更美好篇三:《祖国山川颂(节选)》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祖国山川颂(节选)》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我爱祖国,爱祖国大自然的风景。
爱国阅读专题一句话闻一多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1.文中的“火山”暗指_____________;“霹雳”比喻_____________;“铁树开花”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这首诗歌的题目“一句话”指的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答案,用“_____________”画出来。
4.这首诗歌反复两次出现“咱们的中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人民人民的反抗人民当家作主2.对偶、夸张比喻、拟人3.咱们的中国!4.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强烈的热爱之情。
徐悲鸿励志学画1919年春天,年轻的画师徐悲鸿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来又向法国著名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
达仰很看重这位刻苦努力的中国学生,热情地指导他,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
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
小学六年级毕业(b ì y è)调研考试语 文试卷(sh ìju àn)注意:本试卷共8页,试题总分120分,考试(k ǎosh ì)时间100分钟。
题号 积累与运用阅读 写作总分一二 三 得分第一部分:积累(j īl ěi)与运用(1—8题,45分)1.书写题。
将下面一段话正确、工整(g ōngzh ěng)地抄到方格内。
(10分)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苍莽的黄土高原,有草木茂密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岛的椰林碧海,有大西北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祖国的大地山河哟!哪一个地方不是经过劳动者苦心的经营,哪一个地方没有流过劳动者的汗,淌过战士们的血!得分 评卷人——《祖国颂》2.看拼音(pīnyīn),写词语,并完成练习。
(每空0.5分,共10分)无论生活(shēnghuó)中有怎样的kē kē bàn bàn(),他都会和qī()子一起(yīqǐ)艰强地活下去。
pù()布从陡qiào()的山涯上fēi xiè()下来(xià lái)。
廉颇觉得(jué de)很kuì jiù(),于是jué()定负 jīng()请 zuì()。
①写出四个与画“”的汉字读音相同的汉字:、、、。
②给画“”的字换偏旁写三个新字:、、。
③找出上面句子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应改为()()应改为()3.把“欧阳询、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按姓名第一个字的音序排序(2分)4.选择(xuǎnzé)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填入括号内。
(4分)反问比喻(bǐyù) 设问拟人①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②日初出大如车盖(chēɡài),及日中则如盘盂。
()③两小儿(xiǎo ér)笑曰:“孰为汝多知乎?”()④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línɡ lì)俐地从我身上跨过。
专题17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2022年】无【2021年】1.(2021·辽宁·高考真题)1865年,煤气灯开始在上海使用,起初主要用于洋行和街道,后来行栈、铺面、茶馆、戏楼以及居家竞相使用,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夜城”。
这反映出A.近代物质文明影响社会生活B.城市化进程拓展城市公共空间C.工业革命成果催生新兴产业D.市民阶层诉求改变服务业面貌【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856年上海开始使用煤气,使用范围逐渐推广,可知近代物质文明影响现代生活,故选A项;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用地面积的增加,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工业革命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市民阶层诉求无关,排除D项。
排除BCD项,故选A项。
2.(2021·海南·高考真题)晚清时期,赫德在中国通商口岸实行“海关时”,其他地区仍以各自的地方时为准。
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将全国规划为“五时区”,其实施效果有限。
1949年以后,全国实行了“东八区时”和公元纪年法。
这反映了A.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B.通商口岸的开放便利了列强对华权力的攫取C.时空秩序的建构映射出近现代中国的政治进程D.军阀割据局面是北洋政府推行政令的最大障碍【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晚清时期,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商口岸由洋人把持,所以出现了赫德在中国通商口岸实行“海关时”,其他地区仍以各自的地方时为准的现象;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混战,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状态,所以出现了将全国规划为“五时区”的现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独立、统一,采用国际标准,全国实行了“东八区时”和公元纪年法。
由此可知,不同政权分别实行不同的时区划分,这反映了“时空秩序的建构映射出近现代中国的政治进程”,C项正确;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排除A项;“通商口岸的开放便利了列强对华权力的攫取”、“军阀割据局面是北洋政府推行政令的最大障碍”只体现了材料的部分主旨,排除B、D项。
2021湖南省高考历史试卷(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1所示:表1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整体上对“天”的态度《周颂》西周初年颂天《大雅》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疑天《小雅》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骂天《国风》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不理天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B.天道观持续衰落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D.人性论走向成熟【答案】C2. 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
这一做法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答案】B3. 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
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
据此可知,西晋至唐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答案】A4、据研究,唐代白居易(772~846)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比史籍所载额度更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
据此可知,当时A.地方势力膨胀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C.中央财政紧张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答案】A5.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
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
这反映了A.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B.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C.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D.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答案】D6.图1再现了每年冬至节清宫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动的场景。
六年级阅读理解及口语小练笔部编版一、祖国颂我爱祖国,也爱祖国大自然的风景。
我不仅爱祖国的山河大地,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我也感到亲切,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不要去说什么俄罗斯的森林,英吉利的海,芬兰的湖泊,印度尼西亚的岛群了。
中国自有壮丽伟大的自然图画。
我们有头顶的珠穆朗玛峰,有的黄土高原,有西双版纳,有的华北平原,有的黄河,有的扬子江,有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的椰林碧海,有大西北的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我爱我们祖国的土地!狂风曾来扫荡过它,冰雹曾来打击过它,霜雪曾来封锁过它,大火曾来烧灼过它,暴雨曾来冲刷过它,帝国主义的炮弹也曾轰击过它。
不过,尽管受了磨难,它还是默默地坚持着。
一到春天,它又苏醒过来,满怀信心地展现出盎然的生机和万卉争荣的景象。
这是祖国大地对劳动者的回答:光秃秃的群山穿起了墨绿色的衣裳,冈峦变成了翠绿的堆垛,沟谷变成了辽阔葱绿的田园,沼泽变成了明镜般的湖泊,险峻的山峰低头臣服,易怒的江河也愿供奔走。
1.从下面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第4自然段的横线上。
(每个词语只能用一次)。
一泻千里浩浩荡荡千年积雪一望无际草树蒙密莽苍2.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哪一个地方没经过劳动者苦恼的经营..!(2)一到春天,它又苏醒过来,万卉争荣,满怀信心地表现出盎然的生意..。
3.把短文中最能体现作者热爱祖国的句子用“”画出来。
4.我想对祖国妈妈说的悄悄话是:综合实践口语交际:李天意匆匆走进教室,习惯性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然后将纸扔在地上。
同学媛媛见了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啊!”李天意同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随手将纸团拾起来,扔进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媛媛的言外之意是:李天意这样说才得体:小练笔: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川秀美,我要学习本单元的写作方法,给大家介绍一处优美景致:二、动物也有情。
一只海鸠.(jiū jiǔ)妈妈坑坑洼洼的岩脊一侧栖息着成百上千只海鸠,我们蹑手蹑脚地企图靠近它们的领地,很快就被警惕性颇高的海鸠识破了。
沁园春祖国颂诗词《沁园春·祖国颂》是毛泽东在1961年8月写的一首诗,表达了对祖国的爱和对国家现状的愿景。
红旗迎风飘扬,世界多少国家,都成为你的友邦。
川藏线上长天路,渤海潮涌搏浪闸,人们都说神州好,我深爱着你,我们的祖国。
山川继续长河流,更在华夏谱新曲。
一千年后哪个好,那是我和你孩儿们的功。
有中国,有我们,草地上马头琴响起。
我们都要创造功勋,从这里到世界边角。
这首诗以其热爱祖国、强调国家发展的蓝图、展望未来的视角等独特的语言魅力,成为了孝义中学的高考作文。
这篇文章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为大家详细解读这首经典的诗歌作品。
一、以祖国为重点,传达热爱祖国的情感毛泽东在这首诗的开头写道:“红旗迎风飘扬,世界多少国家,都成为你的友邦。
”这句话深情而又庄重,彰显了毛泽东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发展的自信。
随着国家和人民的发展,中国逐渐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成为许多国家的友好伙伴。
这让毛泽东倍感自豪:我们的国家,拥有广大的土地和人口,拥有众多的友邦,这是多么值得称赞的。
同时,毛泽东还写到了川藏线上的长天路和华夏的新曲,这一结构类似于反着来的句式,更是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
其次,在第二句中,“人们都说神州好”,是对中国大地的赞美。
神州是我国传统的美称,代表着中国文化的辉煌历史。
人们对神州的称赞,说明了中国大地的美丽和蒸蒸日上的国力,也说明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信仰。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沁园春·祖国颂》借着表达爱国情感,让人们更加理解祖国的意义和价值。
这样的情感温暖、饱满,让人们有更多的信心去爱护和热爱祖国。
二、大力宣扬建设中国的蓝图,展望未来的美好作为中国国家主席和伟大的政治家,毛泽东的沉迷在于将现存事物发展得更加美好。
为此,他曾倡导过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发起了无数的现代化运动和改革计划。
在这首诗当中,毛泽东再次提出了建设国家的蓝图,期许着中国未来的辉煌。
首先,在第三句的“山川继续长河流”中,毛泽东表达了中国国土的壮阔和广袤,长河流经山山水水,可以直接想象到中国的大地之美。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阅读与理解考前专项练习及答案沪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永恒的瞬间——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纪实数千人的会场一片肃静,千万双眼睛神情专注,亿万颗激动的心倾听着时间的脚步走向那庄严的一刻,走向那永恒的瞬间……——1999年12月20日零点。
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庄严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由翠绿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相伴,在6000平方米的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内徐徐升起。
雄壮的乐曲、鲜艳的旗帜,这永载.(zǎi zài)史册的一幕昭告天下:中葡两国政府完成了澳门政权的交接。
澳门,这个失散已久的游子重新回到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雄壮的国歌在奏响,鲜艳的旗帜在升起。
听着那熟悉的旋律,看着那亲切的旗帜,85岁的澳门濠江中学校长杜岚双眼噙满了泪花。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消息传到澳门,面对“谁敢亲共,‘万人坑’就是归宿”的恫吓,杜岚毅然买回红布做成国旗,在新中国诞生的当天将它升起在校园里。
今天,已届耄耋(mào dié,指八九十岁)的她终于见证了澳门历史掀开新的一页。
雄壮的国歌在奏响,鲜艳的旗帜在升起。
此时此刻,在澳门,在香港,在台湾,在祖国内地,在世界各个角落,亿万民众在见证这世纪之交的盛典,亿万颗华夏儿女的心和.(hé hè)着铿锵的旋律在为这块新生的土地祝福。
零时零分46秒,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完最后一个音符,国旗升至高8.28米的旗杆顶端,澳门特区区旗也升至旗杆顶端。
这一时空虽短,却浓缩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不屈奋斗的历史。
神圣的旗帜上,凝聚着中国人民共创未来的坚强意志。
暗夜将尽,曙光初现。
走过漫漫长途的澳门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必将迎来祖国统一的辉煌明天!(来源:新华社,内容有删改)1.用“√”两出带点字在文中的正确读音。
祖国颂透过历史的眼眸,我们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在黄河壶口的惊涛里,我们听到一种经久不息的激情;在珠穆朗玛峰的雪海中,我们凝视一种千年未变的真纯;在秦兵马佣的坑道里,我们感悟一种雄浑与深沉.啊,祖国,你就是脚下这片土地——曾经是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的山河,曾经是秦汉雄风大唐屹立的巨人,曾经是八国洗劫岗楼林立的疮痍,曾经是赤地千里吃糠咽菜的土地,你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热土啊,你是生我养我的母亲!透过历史的眼眸,我们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
在南湖荡漾的波光中,我们看到一个巨人的诞生--一把镰刀呼啸着要割断旧世界的一切枷锁,一把铁锤呐喊着要砸出一个新中国的黎明.看,井冈山上满山的红杜鹃啊!是一个令楚辞离骚惊叹的篇章,听,南昌上空清脆的枪声,是一种令青铜秦佣凝望的神韵.长江,给予我力量,让我长大;黄河,给予我智慧,让我成熟;长城、泰山,给予我伟岸的身躯;给予我无限的力量,让我把黑暗的世界一扫光.在祖国母亲那温暖的怀抱里,我学会了如何面对艰苦和困难,是祖国母亲那坚实的臂膀,将我托起,就像腾飞的蛟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啊,祖国!你就是这样伟大,你用乳汁养育了千千万万英雄的儿女,你用汗水浇灌了这富饶的土地,你用勤劳培养了我们坚定的信念,你用呐喊宣布了旧时代的灭亡,你是我们生命永不停息的动力,你是儿女们远航归来的避风港!透过历史的眼眸,我们站在未来的彼岸回望—-在妈祖庙袅袅的香火里,我们听到了《七子之歌》在吟唱;在淡水湾湛蓝的海水中,我们闻到了紫荆花的芬芳;在世纪坛巍峨的造型里,我们感受到了新世纪的脚步正铿锵。
春天,正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它让乡村披上绿的盛装,山绿了,水也绿了,空气中都有一丝丝的春意在飘荡,它让城市披上了绿的盛装,树木葱翠,遍地花香,就连我们的歌声中,也有许多的青春旋律在回响.祖国的春天,正在把民族复兴的大门打开;祖国的春天,正在把唤醒酣睡的号角吹响;祖国的春天,让乡村披绿,让城市喧闹;祖国的春天啊,你正敞开胸襟,接纳着儿女们驿动的青春和坚定的信念。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选择题:1.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三大改造”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状况的是:2.有人认为1956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②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③基本完成国民经济调整的各项任务④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普遍建立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08江苏单科)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A .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B .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 .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 .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4.(2008广东理科基础65)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共中央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即希望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较少的成本来取得较多的成果。
但实际执行中往往只注意了其中的①“多” ②“快” ③“好” ④“省”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5.我国在制订“二五计划”的目标时,对粮食、棉花、钢铁产量的预定目标进行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了反复修改,下表是从1955年夏到1956年夏的三次修改。
从中可以看出A.三个方案都是不可行的B.三个方案都是可行的C.第二个方案有冒进的倾向D.第三个方案过于保守6.(2008上海历史分叉部分A组14)右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7.右面这幅宣传图(图中火车运载的是一根玉米长棒)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新中国A.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B.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C.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D.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8.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
这一现象说明了:A.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的指导思想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9.“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祖国颂》阅读答案
我们热爱祖国,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祖国颂》阅读答案,供参考阅读!《祖国颂》阅读原文我爱祖国大自然的风景。
祖国的山川大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
我都感到亲切,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我们游头顶( )的珠穆朗玛峰,有( )的黄土高原,有( )的西双版纳,有( )的华北平原,有( )的黄河,有( )的扬子江,有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岛的椰林碧海,有大西北的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祖国的大地山河哟!哪一个地方不经过劳动者苦心的经营,哪一个地方没有流过劳动者的汗淌过战士们的血!
我爱我们的祖国的土地!狂风曾经扫荡过它,冰雹曾经打击过它,霜雪曾经封锁过它,大火曾经烧灼过它,大雨曾经冲刷过它,异族奴隶主铁骑曾经践踏过它,帝国主义的炮火轰击过它。
不过,尽管受了这些磨难,它还是默默地存在着。
一到春天,它又苏醒过来,万卉(huì)争荣,满怀信心地表现出盎(àng)然的生意。
这是祖国大地对劳动者的回答:光秃秃的群山穿起了墨绿色的长袍,冈峦变成了翠绿的堆垛,沟谷变成了辽阔的田园,长满了葱绿的禾苗,沼泽变成明镜般的湖泊……
我爱祖国的劳动人民,是他们种植庄稼,挑来河水,把我哺育成长。
我怀念我的乳母。
她用她的乳汁哺养我,他用宽厚的手掌抚摩我的头。
直到今天,我的身上还能感受到她怀里的体温。
我爱祖国的语言。
它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同我的生活血肉相连,同我的心一起跳跃。
从最简单的一句话中,我可以联想到一长串的人和画廊,联想到一系列的山川、树林、村舍、田野、池塘、湖泊。
我曾远离祖国几年。
那些日子,我对祖国真的说不出有多么怀念。
这怀念既痛苦又幸福。
痛苦,是因为远离了祖国的同志、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因为有这样伟大的祖国值得我怀念。
《祖国颂》阅读题目
1、选择下面合适的词语填入第3自然段的括号中。
(每个词语只能用一次)(3分)
一泻千里浩浩荡荡千年积雪莽苍一望无际草树蒙密
2、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哪一个地方不经过劳动者苦心经营!( )
(2) ……满怀信心地表现出盎然的生意……( )
3、读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1分)
(1)文章是从( )、( )、( )、( )等4个方面写出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
(4分)
(2)尽管祖国受到自然灾害和异族奴隶主与帝国主义的侵略等磨难,她还是默默地存在着。
这“默默地存在着”说明了( )。
(3分)
《祖国颂》阅读答案
1.我们游头顶(千年积雪 )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 )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 )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 )的华北平原,有(一泻千里 )的黄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
2.苦心经营:原指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
本文指:哪一个地方都经过了劳动者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
生意:原形容草木生机盎然,茂盛青翠。
本文指:土地展现出了它盎然,充满生机的一面。
3.(1)文章是从(祖国大自然的风景) (祖国的土地) (祖国的劳动人民) (祖国的语言)等4个方面写出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
(2)作者用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表现出祖国的美丽,表达了自己对祖国风景的无限热爱以及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深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