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间件技术综述

中间件技术综述

中间件技术综述
中间件技术综述

中间件技术综述

摘要:介绍了中间件的产生与发展,详细阐述了中间件的定义、分类以及功能与作用。指出了中间件的优缺点,并分析了中间件技术的现状,最后介绍了中间件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统一软件开发平台、中间件技术

1 引言

随着Internet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的系统设计方法己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类型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中。其编程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应用程序设计和系统实现方式。为此人们提出了一种介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软件--中间件(Middleware)。中间件是处于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之间的一类软件,是独立于硬件或数据库厂商(处于其产品的中间,实现其互连)的一类软件,是客户方与服务方之间的连接件,是需要进行二次开发的中间产品。

于是集软件复用、分布式对象计算、企业级应用开发等技术为一体的“基于中间件的软件开发”伴随产生,这种技术以软件架构为组装蓝图,以可复用软件构件为组装模块,支持组装式软件的复用,大大提高了软件生产效率和软件质量。

2 中间件技术

2.1 中间件的分类

由于中间件所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而目前对中间件还没有一个比较精确的定义。因此,在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层次上,对中间件的分类也会有所不同。基于不同中间件的目的和实现机制的不同,一般将中间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remote procedure call middle-ware);

面向消息的中间件(message oriented middleware);

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

事务处理监控(transaction processing monitor);

数据库中间件(database middleware);

专用中间件(proprietary middleware)。

其中,前3类中间件称为管道,它们可向上提供不同形式的通讯服务,包括

同步、排队、订阅发布、广播等,在这些基本的通讯服务之上,可构筑各种平台,为应用程序提供不同领域内的服务,如事务处理监控器、分布数据访问等。

2.2 中间件的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应该说,中间件技术是伴随网络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面向对象的技术。以前的计算机系统大多是单机系统,多个用户是通过联机终端来访问的,没有网络的概念。网络出现后,产生了c/s的计算服务模式,多个客户端可以共享数据库服务和打印服务器等。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许多软件需要在不同厂家的网络产品、硬件平台、网络协议异构环境下运行,应用的规模也从局域网发展到广域网。在这种情况下,中间件作为前端客户机和后端服务器之间的一个中间层,为应用程序处理提供了强大的功能,它一般包含应用逻辑,负责接收客户端的应用请求,对请求做出响应处理后将请求交给后端服务器,并负责将服务器的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从而使客户端变得精干。

中间件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屏蔽网络硬件平台的差异性和操作系统与网络协议的异构性,使应用软件能够比较平滑地运行于不同平台上。中间件还可以放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的多层应用服务中。具体地说,中间件消除了底层操作系统的复杂性,使程序开发人员面对一个简单而统一的开发环境,减少程序设计的复杂性,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业务上,不必再为程序在不同系统软件上的移植而重复工作,从而大大减少了技术上的负担。中间件已经成为了联结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各个相对独立系统的胶合剂。

中间件一般遵守公开的接口标准,所以它们可以被重用,并能被多个应用程序所共享。外界所能知道的就是它们的接口,可以通过中间件的接口获得系统服务。根据性能和维护的需求、工作量、网络带宽以及其它因素,可以在网络上灵活地部署这些中间件。

与此同时,中间件在配置管理、性能管理、负载平衡、连接管理和调度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使企业级应用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满足了关键业务的需求。

2.3 中间件的优缺点

可以将中间件的优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可重用性。许多应用程序可共享和重用封装在构件中的功能,简化应用集成,可以缩短应用程序的开发周期,提高应用程序的开发质量,保证技术进步的连续性。

2)灵活性。从桌面计算环境到功能更强的网络服务器,随处都可分配工作,有利于协调系统性能和网络带宽。

3)可管理性。将大型复杂的工程细分为简单、安全的构件工程,增强应用程序的生命力。

4)易维护性。中间件作为新层次的基础软件,其重要作用是将不同时期、在不同操作系统上开发的应用软件集成起来,使得彼此成为一个无缝的整体协调工作,这是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本身做不了的。将业务逻辑部署在中央服务器上,而不是分散在用户桌面上,有助于处理各种变化,并缩短解决方案的时间开销,减少维护费用。

5)经济性。节约应用程序的开发成本,降低开发的失败率,减少系统初期的建设成本。

6)标准性。由于标准接口对于可移植性和标准协议对于互操作性的双重作用,中间件已成为许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部分。对于应用软件开发,中间件远比操作系统和网络服务更为重要,中间件提供的程序接口定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层应用环境,不管底层的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怎样更新换代,只要将中间件升级更新,并保持中间件对外的接口定义不变,应用软件几乎不需任何修改。但是,因为分布式应用程序的异构结构以及复杂的通信机制,开发和配置仍是一个主要问题。

使用中间件环境的目的是隐藏分布式系统的异构性,并提供一个在分布式组件间通信的平台。然而,大多数中间件往往忽视了系统管理功能,不能对分布式应用进行有效的配置管理、性能管理、账户管理、失效管理和安全管理。然而,一个应用系统质量的好坏,不仅在于系统的开发,更重要的是开发后对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据统计,软件用户80 ~90 的开销与软件的管理和维护有关。

因此,加强中间件的管理功能已成为分布式应用的关键。虽然分布式系统技术进步很快,体系结构也相对比较独立,但是相对于单机系统的软件开发来说,分布式系统的软件开发还是很复杂的。一方面,这种复杂性来自于构建分布式系统的组件的多样化,另一方面,来自于组件之间关系的复杂性。比如可用资源的管理,分布组件的通信以及失效设施的处理。所以,需要寻找一个建立分布式应用的有效机制。

环顾目前支持分布式应用程序开发和配置的在线工具,可以发现一些明显的缺点。工具软件大多数基于某个中间件平台,并且只是工作在同一个运行环境中。而且,大多数应用实现只是集中于分布式程序的某些方面,缺少建立不同工具的系统化观念。同时,工具的扩展性和与其它工具的交互性都存在着难于将具体细节标准化、接口不完全开放等问题。

中间件所应遵循的一些原则离实际还有很大距离。多数流行的中间件服务使用专有的API和专有的协议,使得应用建立于单一厂家的产品,不同厂家之间很难实现互操作。有些中间件服务只提供某些平台的实现,从而限制了应用在异构

系统之间的移植。应用开发者在这些中间件服务之上建立自己的应用还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由于技术的更新往往需要重写以前的应用。

尽管中间件服务提高了分布计算的抽象化程度,但应用开发者还需面临许多艰难的设计选择,例如,开发者还需决定分布应用在Client方和Server方的功能分配。通常将表示服务放在Client以方便使用请示表述和回显,将数据服务放在Server以方便逻辑分析和数据库操作。但是在一些特定应用场合,其应用功能分配并不是很容易确定的。

2.4 发展趋势

分布式计算中间件能够提供良好的开发平台和通信支持,但是它们大多缺少对分布式应用的良好管理功能。然而,一个应用系统质量的好坏,不仅在于系统的开发,更重要的是开发后对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因此,加强中间件的管理功能已成为分布计算的关键所在,也是国内外分布式计算研究的热点问题。

中间件的应用趋势是朝着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方向发展。同样,基于中间件环境管理工具的发展也基本相同。目前已经有软件企业提出了监控和管理中间件的多层系统管理模型框架,从应用层、中间件层和运行环境层3个层次对中间件进行监控和管理。其中,减少开发代价的主要方法是使用中间件平台。这些平台提供的机制,从底层计算结构中抽象出来,并且能够或多或少地在应用组件之间透明的通信。这方面的研究以快速有效地开发配置分布式应用程序以及在软件配置后,分布式应用程序的管理,错误状态的检测为发展方向,进一步控制运行时分布式应用程序的行为。

目前,中间件技术的主流仍是消息中间件和面向对象中间件,国内外对于这一技术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同时大型的软件公司,如:Sun,Microsoft(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NI(美国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的虚拟仪器软件产品LabWindows/CVI中的DataSocket就是一种通信中间件。它将网络通信的复杂性从客户端和服务端分离出来,客户端和服务端可以不用关心网络通信的实现细节)及软件组织机构OMG(通用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都推出了支持中间件技术的软件平台。中间件的另一个发展动向是向Internet的延伸,随着Web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以预见,未来的中间件必将和网络技术紧密相关。

3 总结

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分布计算逐渐成为计算机技术的主流。为了使用户能够透明、有效地使用分布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和计算资源,分布中间件成为实现分布计算的关键技术之一。

中间件属于计算机软件中比较底层的内容,它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关系相当密切,操作系统的一部分功能可以由中间件来实现,一些中间件的功能由操作系统来实现。因此,操作系统和中间件会进一步融合,从而推动计算机软件体系结构的变革。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间件的产生与发展,详细阐述了中间件的定义、分类以及功能与作用。指出了中间件的优缺点,并分析了中间件技术的现状,最后介绍了中间件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张海腾、李定主使用中间件构筑三层结构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3

[2] 王成良、邱节中间件技术现状与展望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7

[3] 高素春中间件概述辽宁财专学报 2003

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复习资料

第一章 1、简述中间件的概念、组成结构和作用。 定义:中间件是介于应用系统和系统软件之间的一类软件,是位于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的一个软件层,向各种应用软件提供服务,使不同的应用进程能在屏蔽掉平台差异的情况下,通过网络互通信息。 组成结构:(1)执行环境软件(2)应用开发工具 作用:使用系统软件所提供的基础服务(功能),衔接网络上应用系统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的应用,能够达到资源共享、功能共享的目的。 2、中间件的特性 (1)易用性 (2)位置透明性:应用不必知道对方网络和应用的地址;不经重新编译,就可把一个应用从一台机器上转移到另一台机器 (3)消息传输的完整性:消息不应丢失或重复 (4)消息格式的完整性:消息格式不应被破坏 (5)语言透明性:使用中间件的程序应能与另一个用不同语言编写的程序通信;如果用不同语言重写一个程序,其他程序应不受影响3、中间件的分类 事务处理中间件(TP Monitor: Transaction ProcessMonitor) 消息中间件(MOM: 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 数据库中间件(Database Middleware) 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RPC: Remote Process Call)

对象请求代理中间件(ORB: Object Request Broker) J2EE中间件 4、RPC: 工作原理: 1.调用客户端句柄;执行传送参数 2.调用本地系统内核发送网络消息 3..消息传送到远程主机 4.服务器句柄得到消息并取得参数 5.执行远程过程 6.执行的过程将结果返回服务器句柄 7.服务器句柄返回结果,调用远程系统内核 8.消息传回本地主机 9.客户句柄由内核接收消息 10.客户接收句柄返回的数据 5、RMI存根和框架的作用: Stub为客户端编码远程命令并把他们发送到服务器,等待服务器返回结果,stub再解码返回调用结果给客户端。 Skeleton是把远程命令解码,调用服务端的远程对象的方法,把结果再编码发给stub。 6、RPC相关概念

第一章:中间件技术介绍

第一章:中间件技术介绍 1.1两层结构与三层结构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使用着"客户端/服务器"的两层结构,这种两层的结构曾让无数人 为之兴奋和惊叹,即客户端提供用户界面、处理业务逻辑,数据库服务器接受客户端SQL 语句并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更新等操作,然后操作结果返回给客户端,如图所示。 在一个比较简单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中,采用两层体系结构的确给人们带来了相当的灵活性。但随着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飞速发展、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深入、企业客户的不断增 加,以及新业务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用户对计算机应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要能够同时支持成千上万乃至更多用户的并发服务请求 2.由单一的局域网向跨多个网络协议的广域网扩展 3.不仅要支持一般的信息管理,而且还要支持关键业务的联机交易处理 4.从支持单一的系统平台和数据源转向支持异构的多系统平台和多数据源 面对用户的新需求,二层结构的应用模式由于采用客户机与服务器直接联接的方式形成了其固有的一些缺陷: 1.难以维护 clie nt/server 结构用户界面、业务逻辑和数据逻辑相互交错,通常在第一次部署的时候比较 容易,但难于升级或改进,而且经常基于某种专有的协议(通常是某种数据库协议)。它使得重 用业务逻辑和界面逻辑变得非常困难。 2 ?难以扩展 随着系统的升级,系统复杂程度大大增加,难以扩展,另外它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很难与其他的应用系统实现互操作。 3.安全性差 客户端程序可以直接访问数据库,可通过编程语言或数据库提供的工具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不安全

4?性能不好 客户端直接与数据库建立连接,当有大量的并发用户存在时,会使数据库不堪重负,性能迅速下降,甚至当机。 三层结构 为解决传统二层模式与应用需求日益突出的矛盾,以交易中间件为基础框架的三层应用模式应运而生,三层结构以中间层管理大量的客户端并为其联接、集成多种异构的服务器平台,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在极为宽广的范围内将客户机与服务器进行高效组合。同时中间件开创的以负载平衡、动态伸缩等功能为代表的管理模式,已被广泛证实为建立关键业务应用系统的最佳环境,使在二层模式下不可能实现的应用成为可能,并为应用提供了充分的扩展余地。这种模式的成功应用已为许多国际大型企业在应用的开发和部署方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由此促使越来越多的系统开发商和用户采用三层结构模式开发和实施其应用。 三层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核心概念是利用中间件将应用的用户界面、业务逻辑和数据逻辑 分为三个不同的处理层,如图所示? 1.表示层(用户界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用户交互和数据表示,为以后的处理收集数据, 向第二层的业务逻辑请求调用核心服务处理,并显示处理结果。这一层通常采用VB, PB DELPHI等语言编写,或采用浏览器实现 2.中间层(业务逻辑):实现整个应用系统核心业务逻辑,通常把业务逻辑划分成一个个独立 的模块,用中间件提供的API结合数据库提供的编程接口实现。客户端通过调用这些模块 实现相应的业务操作。 3.数据层(数据逻辑):数据库负责管理整个应用系统的数据资源,完成数据操作。中间层上应用程序 在处理客户端的请求时,通常要存取数据库。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企业电子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高度灵活、能快速部署新服务和新应用的三层结构应用系统将成为企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采用以中间件为基础的三层结构来架构的应用系统不但具备了大型机系统稳定、安全和处理能力高等特性,同时拥有开放式系统成本低、可扩展性强、开发周期短等优点。可以很好解决两层结构所面临的问题。中间件作为构造三层结构应用系统的基础平台,在三层结构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下一节我们将对中间件技术做一个概括性的介绍。 1. 2 中间件技术简介

消息中间件及WebSphere MQ入门

消息中间件概述 消息队列技术是分布式应用间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消息队列可驻留在存或磁盘上,队列存储消息直到它们被应用程序读走。通过消息队列,应用程序可独立地执行--它们不需要知道彼此的位置、或在继续执行前不需要等待接收程序接收此消息。 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为了集成分布式应用,开发者需要对异构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应用提供有效的通信手段。为了管理需要共享的信息,对应用提供公共的信息交换机制是重要的。 设计分布式应用的方法主要有:远程过程调用(PRC)--分布式计算环境(DCE)的基础标准成分之一;对象事务监控(OTM)--基于CORBA的面向对象工业标准与事务处理(TP)监控技术的组合;消息队列(MessageQueue)--构造分布式应用的松耦合方法。 (a) 分布计算环境/远程过程调用(DCE/RPC) RPC是DCE的成分,是一个由开放软件基金会(OSF)发布的应用集成的软件标准。RPC模仿一个程序用函数引用来引用另一程序的传统程序设计方法,此引用是过程调用的形式,一旦被调用,程序的控制则转向被调用程序。 在RPC实现时,被调用过程可在本地或远地的另一系统中驻留并在执行。当被调用程序完成处理输入数据,结果放在过程调用的返回变量中返回到调用程序。RPC完成后程序控制则立即返回到调用程序。因此RPC模仿子程序的调用/返回结构,它仅提供了Client(调用程序)和Server(被调用过程)间的同步数据交换。 (b) 对象事务监控(OTM)

基于CORBA的面向对象工业标准与事务处理(TP)监控技术的组合,在CORBA 规中定义了:使用面向对象技术和方法的体系结构;公共的Client/Server程序设计接口;多平台间传输和翻译数据的指导方针;开发分布式应用接口的语言(IDL)等,并为构造分布的Client/Server应用提供了广泛及一致的模式。(c) 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 消息队列为构造以同步或异步方式实现的分布式应用提供了松耦合方法。消息队列的API调用被嵌入到新的或现存的应用中,通过消息发送到存或基于磁盘的队列或从它读出而提供信息交换。消息队列可用在应用中以执行多种功能,比如要求服务、交换信息或异步处理等。 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系统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讯。它在计算机系统中是一个关键软件,它能实现应用的互连和互操作性,能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中间件位于用户应用和操作系统及网络软件之间,它为应用提供了公用的通信手段,并且独立于网络和操作系统。中间件为开发者提供了公用于所有环境的应用程序接口,当应用程序中嵌入其函数调用,它便可利用其运行的特定操作系统和网络环境的功能,为应用执行通信功能。 如果没有消息中间件完成信息交换,应用开发者为了传输数据,必须要学会如何用网络和操作系统软件的功能,编写相应的应用程序来发送和接收信息,且交换信息没有标准方法,每个应用必须进行特定的编程从而和多平台、不同环境下的一个或多个应用通信。例如,为了实现网络上不同主机系统间的通信,将要求具备在网络上如何交换信息的知识(比如用TCP/IP的socket程序设计);为了

浅谈未来中间件技术发展的两大趋势

浅谈未来中间件技术发展的两大趋势 中国的ERP开发与应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普及”与“深化应用”已经成为当前ERP市场的两大主题。不论普及还是深化都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ERP的实际应用效果,更加关注ERP能否为企业带来实际的效益。对于企业和ERP厂商来讲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ERP应当普及,但如何理解普及?是不是仅依靠某种产品低价销售,或者跑马圈地的方式来普及?这有待于商榷。 首先ERP不能用一个标准的产品销售方式来推广。ERP在管理对象上非常复杂,特别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每个企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理念、流程和方法,不可能用一个标准的产品来适合不同的对象。 所以把ERP的普及比喻成当年的T型车,不是十分妥当。在那个年代大家对需求比较单纯,认为汽车只是交通工具,而现在人们对汽车的要求就很高,不同的型号、配置和特殊要求,需要按订单制造和装配,所以T型在这个年代是不适合的。 大家的需求非常复杂、多变,所以想用某种产品或某一类产品做成标准去推广、普及是不行的。而同时ERP确实需要普及,但如何普及则需要按ERP的发展和应用客观规律来做。首先就是企业流程优化,如果实施ERP不做流程优化,不改变企业传统模式和管理方法,不吸收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其结果就是失败。 另外,ERP普及并不意味着ERP产品低价。ERP实施需要资深管理专家和专业的实施顾问,要做流程优化、设计、系统设置和培训等方面的大量工作,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实施成本。从国外ERP市场情况来看,ERP整个后期实施的费用远远大于软件产品费用。所以用一个很低的软件费吸引客户采购,这种方法是危险的。 中间件(middleware),顾名思义,是处于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的之间的基础软件,其作用是为处于自己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的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 10年前,中间件的概念刚刚提出,而如今中间件已成为一个拥有上百亿美元市场的关键软件分类,并成为构建网络分布式异构信息系统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与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列为基础软件体系的三大支柱。 中间件的价值在哪?中间件如何影响产业的变化? 随着IT系统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的不断提升,信息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必然也无法避免多厂商产品并存的局面。于是,如何屏蔽不同厂商产品之间的差异,如何减少应用软件开发与工作的复杂性,就成为人们不能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显然,由一个厂商去统一众多产品之间的差异是不可能的,而单独由计算机用户在自己的应用软件中去弥补其中的大片空档,由于技术深度和技术广度的要求,必然也是勉为其难。于是,中间件应运而生。中间件试图通过屏蔽各种复杂的技术细节使技术问题简单化。

中间件技术综述

中间件技术综述 摘要:介绍了中间件的产生与发展,详细阐述了中间件的定义、分类以及功能与作用。指出了中间件的优缺点,并分析了中间件技术的现状,最后介绍了中间件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统一软件开发平台、中间件技术 1 引言 随着Internet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的系统设计方法己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类型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中。其编程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应用程序设计和系统实现方式。为此人们提出了一种介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软件--中间件(Middleware)。中间件是处于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之间的一类软件,是独立于硬件或数据库厂商(处于其产品的中间,实现其互连)的一类软件,是客户方与服务方之间的连接件,是需要进行二次开发的中间产品。 于是集软件复用、分布式对象计算、企业级应用开发等技术为一体的“基于中间件的软件开发”伴随产生,这种技术以软件架构为组装蓝图,以可复用软件构件为组装模块,支持组装式软件的复用,大大提高了软件生产效率和软件质量。 2 中间件技术 2.1 中间件的分类 由于中间件所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而目前对中间件还没有一个比较精确的定义。因此,在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层次上,对中间件的分类也会有所不同。基于不同中间件的目的和实现机制的不同,一般将中间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remote procedure call middle-ware); 面向消息的中间件(message oriented middleware); 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 事务处理监控(transaction processing monitor); 数据库中间件(database middleware); 专用中间件(proprietary middleware)。 其中,前3类中间件称为管道,它们可向上提供不同形式的通讯服务,包括

RFID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RFID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RFID的优势是什么? 被动,半主动和主动射频系统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电子产品代码标签? 射频标签能用于金属物体吗? 只读和读写标签有什么区别? 什么叫标签冲突? 射频标签能储存多少信息? 射频标签可以和传感器连接吗? 应答器,智能标签,射频标签有什么区别? 可以写个论文:RFID概述了啊 RFID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RFID的优势是什么? 被动,半主动和主动射频系统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电子产品代码标签?只读和读写标签有什么区别? 见https://www.doczj.com/doc/2e15491979.html,相关专题 射频标签能用于金属物体吗? 当然,下面垫点强波材料,如铁氧体。 应答器,智能标签,射频标签有什么区别? 本质上是一样的,英文不同:transponder、smart label、RFID tag.transponder=RFID tag,可以指各式各样标签,smart label只是纸质标签 什么叫标签冲突? rfid collision 包括标签与标签之间的干扰、标签反射信号对读写器的干扰、读写器之间的信号干扰。 射频标签能储存多少信息?据我所知最多的已经有2M E2pRom 射频标签可以和传感器连接吗?当然可以 给就给全分,不要打半价 相关链接内容如下:https://www.doczj.com/doc/2e15491979.html, RFID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答:RFID由芯片\天线\读写器\中间件组成. RFID的优势是什么? 答:最大的优势就是快速\一次性多读 如果与条形码相比有以下等优势:

1.不需要光源,甚至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 2.使用寿命长,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 3.能够轻易嵌入或附着在不同形状类型的产品上 4.读取距离更远 5.可以写入及存储数据,写入时间相比打印条形码更少 6.标签的内容可以动态改变 7.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标签 8.标签的数据存取有密码保护,安全性更高 9.可以对RFID标签所附着的物品实施实时跟踪. 被动,半主动和主动射频系统有什么区别? 答:被动标签由阅读器产生的磁场中获得工作所需的能量,成本很低并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比主动标签更小也更轻,读写距离则较近,也称为无源标签.主动标签自身带有电池供电,读写举例较远,同时体积大,与被动标签相比成本高,也称为有源标签.半主动标签是介于主动标签与被动标签之间的,它本身也带有电池,但是平时处在休眠状态,当有读写器向它发送磁场时再将其激活,然后向读写器发送信息. 射频标签能用于金属物体吗? 答:可以,但是需要经过特殊的封装工艺处理,制作成防金属的标签 只读和读写标签有什么区别? 答:只读标签是芯片内只有一串ID号码,并没有数据存储空间的标签,读写器也无法改变标签信息.读写标签带有一定的存储空间,可以通过读写器读出/写入一些信息的标签. 射频标签能储存多少信息? 答:不一定.这个需要根据不通的容量来决定. 射频标签可以和传感器连接吗? 答:可以. 以上的回答是我以前自己收集的一些信息,还有其他的问题,我还不太了解,也不好随意回答.

中间件应用部署整体要求

1.中间件应用部署整体要求 以下中间件应用部署要求主要指基于WEB服务器及Java中间件部署的WEB、J2EE等的应用。 1.1.内容要求 a)对整个系统硬件架构进行描述,提供系统架构组网图,此部分可以在主机集成部分提供。 b)对应用系统软件架构进行描述,提供应用软件架构图,对系统数据流,系统控制流以及 外部接口进行描述。 2.中间件应用部署用户要求 2.1.内容要求 a)要求对中间件软件及应用系统安装用户和组进行合理规划。 b)应用系统安装和部署必须新建用户和组,不能使用root安装。 c)对于一般应用,中间件软件与应用系统可以部署在同一用户下。 d)对于同一系统在不同主机上的相同应用,所有新建应用用户的UID,GID信息在所有主机 上保持一致。 2.2.内容实例 ● ● 3.中间件应用部署目录要求 3.1.内容要求

a)要求对中间件软件及应用系统安装目录进行合理规划。 b)应用系统要求部署在独立的文件系统上,在rootvg下建立文件系统。 c)对于同一系统在不同主机上的相同应用,所有目录部署结构在所有主机上保持一致。 d)中间件软件安装目录、域目录、应用发布目录要求独立部署。 ● 3.2.内容实例 ●WebLogic应用目录部署示例 网厅应用前台部署目录:

4.中间件软件及版本要求 4.1.内容要求 a)对使用的中间件软件及版本,32/64bit进行描述; b)对使用的JDK版本进行描述,根据中间件软件的安装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JDK最新 稳定版本。 4.2.内容示例 5.中间件主机参数及系统包要求 5.1.内容要求 a)根据不同操作系统平台,要求的操作系统补丁; b)根据不同操作系统平台,需修改相应的核心参数,保证中间件的安装与运行; 5.2.内容示例 ●WebLoigc(AIX平台) 操作系统补丁要求: 操作系统参数要求:

企业消息中间件技术规范

企业消息中间件技术规范

目录 1.消息中间件概述 (3) 1.1 支持的规范和技术 (3) 1.2 消息传输 (4) 1.3 应用管理 (8) 1.4 系统配置 (9) 1.5 安全与可靠性保障 (12)

1.消息中间件概述 消息中间件是一款标准、安全、高效、集成并具备丰富功能的医用级消息中间件,基于医用消息中间件,为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区域医疗数据中心、医院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消息中间件主要用于医疗领域在应用程序之间传递消息,使这些消息可以在不同的网络协议、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和不同的应用软件之间传递。消息中间件通过内部的可靠队列传输机制,使数据可以快速、可靠地送达接送方,在传输期间能够应对网络故障、主机宕机等各种意外情况,做到断点续传,保证数据“一次传递、可靠达到”。 1.1 支持的规范和技术 ?支持国标消息中间件软件产品技术规范(GB/T 28168-2011); ?具备良好的跨平台能力,应用编程接口(API)支持各种运行平台,如HP-UX、IBM AIX、SUN SOLARIS、WINDOWS 、Digital UNIX、 SGI、TRU UNIX、Linux等,支持64位操作系统,并且在各平台上的 API接口一致; ?支持多种通讯链路和网络环境,如以太网、SDH、DDN、X.25、帧中继FR、拨号网络、卫星网络等,能根据网络环境对传输效率提供优化; ?支持树形拓扑结构和网状拓扑结构的网络环境; ?持多种网络协议,如TCP/IP、NETBIOS、SNA等; ?支持C、C++、C#、JAVA开发语言,提供动态库、OCX、JAVA三种API模式;支持PB、VB、VC、Delphi等开发工具。

软件中间件技术现状及发展

软件中间件技术现状及发展 梅宏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 100871 {E-mail:meih@https://www.doczj.com/doc/2e15491979.html,} 1 前言 “中间件”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1980年代后期,主要用于描述网络连接管理软件。在1990年代中期,随着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中间件的概念日益普及。中间件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均得到长期、广泛的研究与实践,尽管目前尚没有统一的中间件定义,但对于中间件的意义与内涵已有基本共识。如,IEEE的分布系统专家组认为“中间件通过提供简单、一致、集成的分布编程环境,简化分布应用的设计、编程和管理。本质上,中间件是一个分布软件层(或平台),抽象了底层分布环境(网络、主机、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的复杂性和异构性”[19];美国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认为“中间件是建立在网络传输服务之上、辅助开发新应用与网络服务、适用于多个应用的一种软件”[30];对象管理组织OMG认为“中间件就是解决网络环境下互操作问题的软件,它同时还提供事务、目录、事件等其它基本服务”[44];CMU软件工程研究所认为“中间件是一组支持软件连接的服务的集合,允许在一个或多个主机上运行的多个过程通过网络进行交互。中间件是将大型机应用移植到客户/服务器应用、以及跨异构平台通信的基础机制,最初用于解决客户/服务器体系的互操作问题(20世纪90年代)”[7]。不难看出,这些定义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字眼所描述的中间件具有相同的目标——解决分布应用开发中诸如互操作等共性问题,以及相同的内涵——提供这些共性问题的具有普适性的支撑机制。 一般说来,中间件有两层含义。从狭义的角度,中间件意指Middleware,它是表示网络环境下处于操作系统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一种起连接作用的分布式软件,通过API的形式提供一组软件服务,可使得网络环境下的若干进程、程序或应用可以方便的交流信息和有效的进行交互与协同。简言之,中间件主要解决异构网络环境下分布式应用软件的通信、互操作和协同问题,它可屏蔽并发控制、事务管理和网络通信等各种实现细节,提高应用系统的易移植性、适应性和可靠性。从广义的角度,中间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中间层软件,通常是指处于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中间层次的软件,其主要目的是对应用软件的开发提供更为直接和有效的支撑。

中间件消息通信技术概要

中间件消息通信技术概要 一、中间件 中间件,就是介于应用系统与系统软件之间的一类软件,它使用系统软件所提供的基础功能,衔接于应用系统的不同部分,能够达到资源共享和功能共享的目的。 消息中间件,是中间件众多产品分类中一个重要部分。它能够适用于任何需要进行网络通信的系统,负责建立网络通信的通道,进行数据或文件发送。消息中间件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实现跨平台操作,为不同操作系统上的应用软件集成提供服务。 二、几种通信技术的比较 1、CPI-C CPI-C是一种同步对话通信模式。参加通信的一方发起一次对话,同时控制信息流动。数据既可以由发送者传递到接受者,也可以反向流动。 参加通信的两个程序需要跟踪对话的状态,如果异常发生导致连接中断,则需要发送方重建并恢复这次通话。通信双方既可以处于主从地位,也可以处于对等地位。也就是说,CPI-C既支持客户端-服务器环境,也支持对等通信方式。 虽然CPI-C在一般情况下是一种同步通信类型,但是在一定环境中,如CIC S,可以通过“临时数据队列”实现一定程度的异步。 TCP/IP,SNA都支持CPI-C。 由于需要应用程序参与错误的检测与恢复,CPI-C的编程接口相当复杂。

2、RPC RPC,即远程过程调用,也是一种同步,对话方式的类型。一个调用程序向服务器提成申请,该调用被负责通信的转接器发往远端系统。调用者与被调用者关系是固定的,很难实现对等通信。 与CPI-C一样,通信错误需要应用程序自己维护。另外在申请服务得到响应之前,服务申请者被阻隔,这不仅是应用的瓶颈所在,更有可能遭受拒绝式服务攻击。 3、MQI(Message Queue Interface) 消息队列接口为程序提供了一种异步通信方式。一个程序以一个队列作为中转与另一个程序相互通信,这个队列向对于该程序而言既可以是本地,也可以是远程。当程序A与程序B进行通信时,A只需要将消息放入一条与B相通信的队列即可,至于消息何时,以何种协议,何种方式到达程序B与A没有关系。底层的通信细节被接口所覆盖,甚至通信错误的恢复也由队列管理器代劳了,应用程序自身感受不到通信的发生。 由于通信方式和使用的协议无关,因而可以使用各种标准协议,比如TCP/I P,SNA或者其他局域网协议。 当程序A向B发送消息的时候,程序B不需要处于运行状态,消息队列负责了消息的转达。而且一个程序可以通过不同的队列与多个程序进行通信。

消息中间件原理与实现

消息中间件原理与实现 10748206桂勇哲 10748210 胡栋梁 10712059 穆斌 摘要: 现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数据集成和系统整合,CORBA、DCOM、RMI等RPC中间件技术也应运而生,但由于采用RPC同步处理技术,在性能、健壮性、可扩展性上都存在着诸多缺点。而基于消息的异步处理模型采用非阻塞的调用特性,发送者将消息发送给消息服务器,消息服务器在合适的时候再将消息转发给接收者;发送和接收是异步的,发送者无需等待,二者的生命周期也可以不必相同,而且发送者可以将消息间接传给多个接收者,大大提高了程序的性能、可扩展性及健壮性,这使得异步处理模型在分布式应用上比起同步处理模型更具有吸引力。 本文首先介绍了消息中间件的原理,然后实现消息中间件的一些最重要的功能,并说明了实现方法,以及相应功能的应用,最后介绍消息中间件还可以添加哪些重要性质,以更好的进行消息服务,保证消息的一致异步有效的技术。 关键字:消息中间件,实现,点对点,发布/订阅,持久消息 一、中间件简介 1.1 中间件的定义 中间件(middleware)是基础软件的一大类,属于可复用的软件范畴。中间件在操作系统软件,网络和数据库之上,应用软件之下,总的作用是为处于自己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于开发的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的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 中间件是位于平台(硬件和操作系统)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这些服务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它们可以有符合接口和协议规范的多种实现。 也许很难给中间件一个严格的定义,但中间件应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满足大量应用的需要 运行于多种硬件和OS平台 支持分布计算,提供跨网络、硬件和OS平台的透明性的应用或服务的交互 支持标准的协议 支持标准的接口

数据库中间件及其几种技术比较

数据库中间件及其几种技术比较 摘要:本文阐述了数据库中间件的概念,功能,原理,介绍了现今数据库中间件的几种主要技术,并进行了比较。 关键字:数据库中间件 1、数据库中间件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中间件是处于底层数据库和用户应用系统之间的,主要用于屏蔽异构数据库的底层细节问题的中间件,是客户与后台的数据库之间进行通讯的桥梁。当客户向Web Server发出对某个数据库的SQL请求时,通过数据库中间件搜索匹配的数据库连接,并将SQL请求转发给对应的数据库服务器,通过其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数据库中间件的主要功能:(1)支持常用大型数据库的各种操作。如ORACLE ,DB2, MYSQL等常用数据库。(2)提供统一接口, 屏蔽数据库之间的操作差异。(3)封装复杂烦琐的数据库应用接口和数据库操作过程,简化应用程序的数据库操作, 提高应用程序开发效率。(4)支持常用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UNIX、Linux 等,便于应用代码在各平台之间的移植。(5)支持多线程, 可以提供多线程与线程库, 满足各种场合应用。 数据库中间件(UniWeb Server)工作原理:让其作为前端的客户与后端的数据库之间进行通信的桥梁,当客户向数据库中间件发出对某个数据库的SQL请求时数据库中间件搜索当前可用的与该数据库的连接(UniTcl Server) 通过UniTcl Server将SQL请求转发给对应的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执行SQL语句后将结果通过UniTcl Server 返回给数据库中间件,再由它返回给客户整个数据库中间件的体系结构采用的是三层(Three-tier)客户机/服务器模型,中间件与各个客户的数据通信采用流套接字(Stream Socket)机制实现并

消息中间件及WebSphere MQ入门

消息中间件及WebSphere MQ入门 文档选项 打印本页 将此页作为电子邮件发送 级别:初级 娄丽军, 软件部售前工程师 2003 年 11 月 01 日 消息队列技术是分布式应用间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消息队列可驻留在内存或磁盘上,队列存储消息直到它们被应用程序读走。通过消息队列,应用程序可独立地执行--它们不需要知道彼此的位置、或在继续执行前不需要等待接收程序接收此消息。 消息中间件概述 消息队列技术是分布式应用间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消息队列可驻留在内存或磁盘上,队列存储消息直到它们被应用程序读走。通过消息队列,应用程序可独立地执行--它们不需要知道彼此的位置、或在继续执行前不需要等待接收程序接收此消息。 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为了集成分布式应用,开发者需要对异构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应用提供有效的通信手段。为了管理需要共享的信息,对应用提供公共的信息交换机制是重要的。设计分布式应用的方法主要有:远程过程调用(PRC)--分布式计算环境(DCE)的基础标准成分之一;对象事务监控(OTM)--基于CORBA的面向对象工业标准与事务处理(TP)监控技术的组合;消息队列(MessageQueue)--构造分布式应用的松耦合方法。 (a) 分布计算环境/远程过程调用 (DCE/RPC) RPC是DCE的成分,是一个由开放软件基金会(OSF)发布的应用集成的软件标准。RPC模仿一个程序用函数引用来引用另一程序的传统程序设计方法,此引用是过程调用的形式,一旦被调用,程序的控制则转向被调用程序。 在RPC实现时,被调用过程可在本地或远地的另一系统中驻留并在执行。当被调用程序完成处理输入数据,结果放在过程调用的返回变量中返回到调用程序。RPC完成后程序控制则立即返回到调用程序。因此RPC模仿子程序的调用/返回结构,它仅提供了Client(调用程序)和Server(被调用过程)间的同步数据交换。 (b) 对象事务监控 (OTM) 基于CORBA的面向对象工业标准与事务处理(TP)监控技术的组合,在CORBA规范中定义了:使用面向对象技术和方法的体系结构;公共的Client/Server程序设计接口;多平台间传输和翻译数据的指导方针;开发分布式应用接口的语言(IDL)等,并为构造分布的Client/Server应用提供了广泛及一致的模式。 (c) 消息队列 (Message Queue) 消息队列为构造以同步或异步方式实现的分布式应用提供了松耦合方法。消息队列的API调用被嵌入到新的或现存的应用中,通过消息发送到内存或基于磁盘的队列或从它读出而提供信息交换。消息队列可用在应用中以执行多种功能,比如要求服务、交换信息或异步处理等。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系统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讯。它在计算机系统中是一个关键软件,它能实现应用的

中间件技术总结

中间件总结(软件体系结构与分布式对象技术)这门课程的名字叫做《中间件技术》,整个学期就讲了一章的内容,总共也就几十页,实际上就是Java课本上的第二十章,软件体系结构与分布式对象技术 如果你们的老师还是袁绍欣的话,老师上课有自己的风格,并不仅仅局限在书本上,更多的时候老师喜欢讲一些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上这门课其实也很有意思,老师有时候会天马行空,总之上课的时候应该是很轻松的,,老师的意思是,想传授给大家的是思想,而不是固定的什么知识。 然后是备战考试,,备战考试的话,实际上一天足矣,因为真的就这些内容,如果你将下面的内容都掌握了,考个80分是不成问题,但是要得95这样的高分,我看也并非易事。具体来说,考试只有三种题目(起码我这届和我上一届都是这样),简答题(11*5 )+ 画图题(3*5 )+ 论述题 (3*10 )= 100 。简答题和画图题都是书上的知识,而后30分就是考你对中间件和分布式的真正理解了。主要的知识点就是下面的内容,我整理出来给大家,但是并不是希望大家就是考前一天把它背下来,然后考后一天就全部忘光了。 我希望大家能够真正去理解中间件是什么,去理解分布式对象技术,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同时,我觉得老师教学的目的也达到了。从以往的考试来看,,,打小抄的同学数量绝对不占少数,不管男生还是女生,,这种现象非常严重,,,我觉得真的没有必要,,但是现在大学考试的趋势就是这样,我也管不了,我只是希望大家摸着自己的良心,堂堂正正去考一场试。。。 你的学长:BIGBALLON

1. 软件结构体系的含义和主要类型有哪些? 含义:软件结构体系是具有一定的软件结构化元素以及它们相互关系的集合。 主要类型:构成角度:构件和它们之间的调用关系 开发过程角度:概念结构和物理结构 运行角度: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 部署角度:集中式结构和分布式结构 2. C/S 和 B/S 各自都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Client/Server (客户端/服务器) 特点:必须在客户端安装数据库客户端,并且需要一定的局域网络带宽满足通信 优点:开发容易,部署简单,执行速度快,界面表现形式丰富 缺点:维护困难 Browser/Server (浏览器/服务器) 特点:这种结构,服务器端部署Web服务,应用服务和数据库服务。使用Web服务来响应用户的请求 优点:维护扩展方便 缺点:开发部署复杂,执行速度比C/S慢,界面表现形式不及C/S丰富 3. 软件客户端都有哪些主要类型,富客户端中的Ajax有何特点,都有哪些富客户端产品? a. 胖客户端( C/S ),瘦客户端( B/S ),富客户端( RIA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 ) b. Ajax (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异步JavaScript和XML ) 的特点: 能够异步地向服务器提交请求,用户无须等待浏览器返回就可以继续浏览器其他操作。 (百度中输入一个词,会出现下拉列表,详见书本) c. d. 富客户端产品:微软的Silverlight/WPF Adobe的Flex Sun的JavaFX 开源社区的Laszlo 4. 分布式软件系统的含义,它的特点是什么? 含义:分布式软件系统就是将物理上分散的独立构件或系统,在使用逻辑上统一起来,相互合作来共同完成任务。 特点:物理上独立,逻辑上统一

中间件技术介绍

中间件技术介绍 中间件(middleware)是基础软件的一大类,属于可复用软件的范畴。顾名思义,中间件处于操作系统软件与用户的应用软件的中间。中间件在操作系统、网络和数据库之上,应用软件的下层,总的作用是为处于自己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的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 在众多关于中间件的定义中,比较普遍被接受的是IDC 表述的: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信。 IDC对中间件的定义表明,中间件是一类软件,而非一种软件;中间件不仅仅实现互连,还要实现应用之间的互操作;中间件是基于分布式处理的软件,最突出的特点是其网络通信功能。 中科院软件所研究员仲萃豪形象地把中间件定义为:平台+通信。这个定义限定了只有用于分布式系统中的此类软件才能被称为中间件,同时此定义还可以把中间件与支撑软件和实用软件区分开来。 目前,中间件发展很快,已经与操作系统、数据库并列为三大基础软件。中间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通信处理(消息)中间件 此类中间件能在不同平台之间通信,实现分布式系统中可靠的、高效的、实时的跨平台数据传输(如Tong LINK、BEAe Link、IBM的MQ Series等)。这是中间件中唯一不可缺少的,是销售额最大的中间件产品。 2.交易中间件 在分布式事务处理系统中要处理大量事务,常常在系统中要同时做上万笔事务。例如在北京市就要设置各种运载汽车,完成日常的运载,同时要随时监视汽车运行,出现故障时,要有排除措施,发生堵塞时要进行调度。在联机事务处理系统(OLTP)中,每笔事务常常要多台服务器上的程序顺序地协调完成,一旦中间发生某种故障时,不但要完成恢复工作,而且要自动切换系统,达到系统永不停机,实现高可靠性运行;同时要使大量事务在多台应用服务器能实时并发运行,并进行负载平衡地调度,实现昂贵的可靠性机和大型计算机系统同等的功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求系统具有监视和调度整个系统的功能。BEA的Tuxedo由此而著名,它成为增长率最高的厂商。一个事务处理平台,根据X/OPEN的参数模型规定,应由事务处理中间件、通信处理中间件以及数据存取管理中间件三部分组成。东方通科技公司的Tong LINK和TongEASY实现了这个参考模型规定。3.数据存取管理中间件

基于面向消息中间件的SOA系统集成技术探索

基于MOM-面向消息中间件的SOA系统集成技术探索 一、什么是MOM? MOM是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面向消息的中间件)的缩写,MOM 的作用就是利用高效可靠的消息传递机制进行平台无关的数据交流,并基于数据通信来进行分布式系统的集成,通过提供消息传递和消息排队模型,它可以在分布式环境下扩展进程间的通信,并支持多通讯协议、语言、应用程序、硬件和软件平台。目前流行的MOM产品有IBM的WebSphere MQ和基于JMS标准的系列中间件等。 二、MOM特点 MOM是一个基础架构,在基于MOM的通信环境中,通常是异步地发送和接受消息,它将应用抽象地划分为发送者和接收者,它们之间无需彼此了解,MOM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将消息转发到它们的目的地。下图就是MOM的简单模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为了支持消息传递的异步模型,MOM位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使用消息队列临时存储调用,并允许客户端和服务器分别在不同的时候运行,消息的目标端也不需要立即处理消息,并且客户端和服务器的程序之间不需要彼此知道对方的存在,它们之间不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的网络通讯复杂性。 MOM不同于普通的通讯系统的地方在于,通讯的接收和发送两端必须同时运行,并且消息必须即时处理。 三、MOM原理 MOM要实现高效可靠的消息传递机制,必须实现以下三大功能: ●实现消息的异步发送和接收,实现发布/订阅模式 ●实现消息的持久化,保证消息可靠性传输 ●优化网络传输,支持断点续传

要实现以上三大功能,需要实现消息队列,消息队列为构造以同步或异步方式实现的分布式应用提供了松耦合的方式,队列是消息的安全存放的位置,队列存储消息直到它被应用程序处理,这样的工作机制,能够保证在各种网络环境下能够可靠的传递。 在消息队列的应用上,各个不同的MOM产品应用上有所不同,例如,JMS 标准的MOM和IBM Websphere MQ实现上就有所区别。 从上图,可以看出IBM WebSphere MQ的结构和JMS结构在队列的应用上略有不同,IBM WebSphere MQ在客户机上存在有传输队列,而JMS在客户机方面不存在任何队列,所以说JMS相对于MQ而言,只是规范了消息的存取,而没有规范消息数据的传输,因为JMS客户机并不拥有存放数据的队列,所以所有发送的操作都要由应用程序来控制,JMS服务器本身不代理传输,也不保证数据在远程队列间的传输可靠性。IBM MQ通过通道与传输队列和远程队列来保证队列间的传输可靠性,IBM MQ支持客户端的断网续传,而客户端的应用程序不用做任何工作,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客户端本地安装MQ的客户端。 四、MOM通讯模式 MOM主要存在3工作模式:点对点模式、发布/订阅模式以及消息队列模式,其中,点对点模式和发布/订阅模式统称为消息传递模式。 点对点模式(Point-to-Point) 点对点模式用于消息生产者和消息消费者之间点到点的通信,是一种程序到程序的直接通信模式。消息生产者将消息发送到由某个名字标识的特定消费者,点对点消息允许客户端通过队列这个虚拟通道来同步和异步发送、接收消息,传

物联网体系架构中应用层相当于人体的

[标签:标题] 篇一:物联网练习题及答案 物联网基础与实践单项选择题 1. (A )针对下一代信息浪潮提出了“智慧地球”战略。 A.IBM B.NEC C.NASA D.EDTD 2.日本在(C )年提出了U-JAP AN战略。 A.2002 B.2003 C.2004 D.2005 3.国在(C )年提出了U-KOREA战略。 A.2004 B.2005 C.2006 D.2007 4. 2009年我国推出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用于地震灾区重建的比重占到(B )。 A.20% B.25% C.28% D.30% 5.2009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D )的发展战略。 A.智慧中国 B.和谐社会 C.感动中国 D.感知中国 6.《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发表于(B )年。 A.2008 B.2009 C.2010 D.2011 7.近百年来,人类社会总共经历了(B )次里程碑式的科技革命。 A.二 B.三 C.四 D.五 8.第三次科技革命就是以(A )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 A.电子信息 B.生物转基因 C.空间技术 D.超级浮点计算 9.物联网的全球发展形势可能提前推动人类进入“智能时代”,也称(D )。 A.计算时代 B.信息时代 C.互联时代 D.物连时代 10.射频识别技术属于物联网产业链的(A )环节。 A.标识 B.感知 C.处理 D.信息传送 11.作为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A )技术是市场最为关注的技术。 A.射频识别 B.传感器 C.智能芯片 D.无线传输网络 12. (D )被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产业。 A.射频识别 B.智能芯片 C.软件服务 D.物联网 13.除了国外形势的发展需求之外,(C )也推动了物联网快速发展。 A.金融危机蔓延 B.其他领域发展乏力 C.技术逐步成熟 D.风投资金关注 14.条形码诞生于20世纪(B )年代。 A.10 B.20 C.30 D.40 15.条形码只能够适用于(A)领域。 A.流通 B.透明跟踪 C.性能描述 D.智能选择 16. (B )将取代传统条形码,成为物品标识的最有效手段。 A.智能条码 B.电子标签 C.RFID D.智能标签 17.在射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结合方面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由(C )完成的。 A.YALE B.HARVARD C.MIT https://www.doczj.com/doc/2e15491979.html,BRIDGE 18.1995年,(D )首次提出物联网概念。 A.沃伦.巴菲特 B.乔布斯 C.保罗.艾伦 D.比尔.盖茨 19.首次提出物联网概念的著作是(A )。 A.《未来之路》 B.《信息高速公路》 C.《扁平世界》 D.《天生偏执狂》 20.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的英文简称是(A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