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对人体有两种类型的伤害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8
电流对人体有两种类型的伤害,即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心脏、肺部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及致使人处于假死或丧失生命。
在低压系统,在通电电流较小,通电时间不长的情况下,电流引起人的心室颤动是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在通电电流更小,通电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窒息必会成为电击致死的原因。
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是电击造成的,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都是指电击而言的。
分: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称为跨步电压,由此引起的触电叫跨步电压触电)。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电伤多见于机体外部而且往往在机体上留下伤痕。
电弧伤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电伤。
电烙印也是电伤的一种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人由于不慎触及带电体,将产生触电事故。
根据触电事故对人体伤害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使内部器官组织受到伤害。
如果触电者不能迅速脱离带电体,则最后会造成死亡事故。
电伤是指在电弧作用下或熔断器熔丝熔断时,对人体外部的伤害,如灼伤,金属溅伤等。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为了达到安全用电的目的,必须采用可靠的技术措施,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绝缘、安全间距、漏电保护、安全电压、遮栏及阻挡物等都是防止直接触电的防护措施。
保护接地、保护接零是间接触电防护措施中最基本的措施。
所谓间接触电防护措施是指防止人体各个部位触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故障情况下才变为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的技术措施。
专业电工人员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时,在技术措施上,必须完成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后,才能开始工作。
一、绝缘1.绝缘的作用绝缘是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隔离起来,实现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电气隔离,使设备能长期安全、正常地工作,同时可以防止人体触及带电部分,避免发生触电事故,所以绝缘在电气安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绝缘是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电流对人体有两种类型的伤害,即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心脏、肺部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及致使人处于假死或丧失生命。
在低压系统,在通电电流较小,通电时间不长的情况下,电流引起人的心室颤动是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在通电电流更小,通电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窒息必会成为电击致死的原因。
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是电击造成的,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都是指电击而言的。
分: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称为跨步电压,由此引起的触电叫跨步电压触电)。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电伤多见于机体外部而且往往在机体上留下伤痕。
电弧伤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电伤。
电烙印也是电伤的一种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人由于不慎触及带电体,将产生触电事故。
根据触电事故对人体伤害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使内部器官组织受到伤害。
如果触电者不能迅速脱离带电体,则最后会造成死亡事故。
电伤是指在电弧作用下或熔断器熔丝熔断时,对人体外部的伤害,如灼伤,金属溅伤等。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为了达到安全用电的目的,必须采用可靠的技术措施,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绝缘、安全间距、漏电保护、安全电压、遮栏及阻挡物等都是防止直接触电的防护措施。
保护接地、保护接零是间接触电防护措施中最基本的措施。
所谓间接触电防护措施是指防止人体各个部位触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故障情况下才变为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的技术措施。
专业电工人员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时,在技术措施上,必须完成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后,才能开始工作。
一、绝缘1.绝缘的作用绝缘是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隔离起来,实现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电气隔离,使设备能长期安全、正常地工作,同时可以防止人体触及带电部分,避免发生触电事故,所以绝缘在电气安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绝缘是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电流对人体伤害的基本常识
电流对人体有两种伤害方式,一是电击;二是电伤
1.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部伤害,它会破坏人的心脏、呼吸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危及生命。
其原因:在低压系统通电电流不大且时间不长的情况下,电流引导起人的心室颤动,是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在通过电流虽较小,但时间较长情况下,电流会造成人体窒息而导致死亡。
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电击造成的。
日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多指电击而言。
电击可分为直接电击与间接电击两种。
直接电击是指人体直接触及正常运行的带电体所发生的电击;间接电击则是指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人体触及该意外带电部分所发生的电击。
直接电击多数发生在误触相线、刀闸或其他设备带电部分。
间接电击大都发生在大风刮断架空线或接户线后,搭落在金属物或广播线上,相线和电杆拉线搭连,电动机等用电设备的线圈绝缘损坏而引起外壳带电等情况下。
2.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1)电弧烧伤,也叫电灼伤,它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一种电伤,多由电流的热效应引起,具体症状是皮肤发红、起泡,甚至皮肉组织被破坏或烧焦。
通常发生在.低压系统带负荷拉开裸露的刀闸开关时电弧烧伤人的手和面部,线路发生短路或误操作引起短路,高压系统因误操作产生强烈电弧导致严重烧伤,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而放电。
(2)电烙印,当载流导体较长时间接触人体时,因电流的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作用,接触部分的皮肤会变硬并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痕迹,如同烙印一般。
(3)皮肤金属化,由于电流或电弧作用(熔化或蒸发)产生的金属微粒渗入了人体皮肤表层而引起,使皮肤变得粗糙坚硬并呈青黑色或褐色。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人体解及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对人体造成伤害,其伤害的形式主要有电击和电伤两种(—)电击1.电击的定义当人体直接接触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对内部组织造成的伤害称为电击,也称为内伤:电击是最危险的触电伤害.多数触电死亡事故是由电击造成的,如图 2-1 听示。
2.电击伤害电击伤害主要是伤害人体的心脏、呼吸和神经系统.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此时如不采取急救措施,就会使人死亡。
例如:电流通过心脏时,心脏泵室作用失调,引起心室颤动,导致血液循环停止;电流通过大脑的呼吸神经中枢时,会遏止呼吸并导致呼吸停止;电流通过胸部时,胸肌收缩,迫使呼吸停顿、引起窒息。
因此,电击对人体的伤害属于生理性质的伤害。
3.几种电击情况(1)当人体将要触及 lkV 以上的高压电气设备带电体时,高电压能将空气击穿,使其成为导体,这时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电击。
(2)低压单相(线)触电、两线触电会造成电击。
(3)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触电会造成电击。
(二)电伤1.电伤的定义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外部(表面)造成的厂部创伤,也叫电灼伤,是—种外伤。
电伤往往在肌体上留下伤痕,严重时,也可导致人的死亡。
电伤示意图如图 2-2 所示。
2.电伤分类电伤可分为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三类(1)灼伤。
是指电流热效应生产的电伤。
最严重的灼伤是电弧对人体皮肤造成的直接烧伤。
例如,当发生带负荷拉刀开关、带地线合刀开关时,产生的强烈电弧会烧伤皮肤。
灼伤的后果是皮肤发红、起泡、组织烧焦并坏死。
(2)电烙印。
是指电流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产生的电伤。
电烙印通常在人体和带电部分接触良好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其后果是,皮肤表面留下和所接触的带电部分形状相似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痕迹。
电烙印有明显的边缘,且颜色呈灰色或淡黄色,受伤皮肤硬化(3)皮肤金属化是指在电流作用下,产生的高温电弧使电弧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渗透到皮肤表层所造成的电伤。
其后果是皮肤变得粗糙、硬化,且呈现—定颜色。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哪些电流的强弱用电流强度来描述,电流强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简称电流,用I表示。
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整理的电流对人体的损害,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电流对人体的损害电流对人体的损害有三种:电击、电伤和电磁场损害。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用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是指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
电磁场生理损害是指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人会消失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
一般认为: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危急性比较大,特殊是电流通过心脏时,危急性最大。
所以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急。
触电还简单因猛烈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摔伤、坠落等二次事故。
平安电流是多少毫安1、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人体的平安电流是10毫安。
由于人可以承受的平安电压一般都是36伏,当电压在36伏的时候,线路中所通过的电流只有10毫安,只要电压没有超过36伏的话,人体就不会受到电流的损害,所以说最低平安电流是10毫安。
2、当电压变大的时候,通过的电流一般也会随之增添,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也会更加严峻。
当电流超过25毫安的时候,人体一般就难以摆脱带电流的导线。
当电流超过50毫安的时候,人就有可能会消失生命危急,严峻的话,就会导致人体消失心脏停止或者是呼吸麻痹等病症。
静电、雷电、电磁危害的防护措施1、静电的防护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静电可以造成多种危害。
在挤压、切割、搅拌、喷溅、流体流淌、感应、摩擦等作业时都会产生危急的静电,由于静电电压很高,又易发生静电火花,所以特殊简单在易燃易爆场所中引起火灾和爆炸。
静电防护一般采纳静电接地,增加空气的湿度,在物料内加入抗静电剂,使用静电中和器和工艺上采纳导电性能较好的材料,降低摩擦、流速、惰性气体爱护等方法来消退或削减静电产生。
2、雷电的防护雷电危害的防护一般采纳避雷针、避雷器、避雷网、避雷线等装置将雷电直接导入大地。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答:一般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分为电伤和电击伤两种:(1)电伤: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如外部烧伤等。
(2)电击伤: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体的心脏、肺部以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乃至危及生命。
人体触电大部分是电击伤。
电击伤程度和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持续时间,电压高低以及触电者电阻,身体健康等因素有关。
(3)电流强度即通过电流的大小,按其人体生理反应分为以下几种:a感觉电流:使人体有感觉的最小电流称为感觉电流,一般男性为1.1毫安、女性约为0.7毫安,通常对人体无危害。
B摆脱电流:发热和刺痛感觉较强,人体能自主摆脱电体时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
一般男性平均为16毫安,女性为10 .5毫安。
致命电流:在较短时间里,危及人体生命的最小电流。
即引起心室颤动或窒息的最小电流,称为致命电流。
通常为50~100毫安。
(4)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与电流作用于人体时间的长短有关。
时间越长,电流瞬间通过心脏与其最敏感的心跳间隙重合机会就愈多,因此给人的生命造成威胁就愈大。
(5)当人体电阻一定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愈高,通过人体的电流就愈大,而且随着作用于人体电流的增大,人体电阻急剧下降,致使电流更迅速增加,因此电压愈高,对人体威胁愈大。
(6)频率偏离工频愈远,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愈轻,常用的50~60赫的工频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最为严重。
在直流高频情况下,电流对人体威胁最小。
(7)人的电阻值决定了一定电压情况呀电流通过人体的多少。
人体电阻愈小,通过人体电流就愈大,就愈危险。
否则相反。
人体电阻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的数值随着电压的升高而下降。
并与皮肤的干湿程度有关。
不同类型的人其电阻值也不一样,一般认为人体电阻值为1000~2000欧姆。
(8)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有:头痛、脊髓,中枢神经,心脏等有关部位,当电流通过心脏,呼吸系统和中枢系统时,危险性最大。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一、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当人体接触到具有不同电位的两点时,由于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电压)的作用,就会在人体内形成电流,电流通过人体时就叫触电。
人体触电后危害人身的主要是电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电击和电伤两种。
电伤是指人体的外部受到电的损伤,如灼伤、电烙印,或者有部分金属微粒随电流进入皮肤,使皮肤变色,这种现象叫皮肤金属化。
电的外伤对人体的伤害较轻,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
电击是指人体内部器官受到电的伤害,如电流作用于人体的神经中枢、心脏和呼吸系统,造成抽搞和痉挛,失去知觉等现象,也可能使呼吸器宫和血液循环器官的活动停止或大大减弱,面形成所谓假死。
此时,若不及时采用人工时吸和其他医疗方法救护,人将不能复生。
一般的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
人触电时的受害程度与以下因索有关:(1)频率。
频率为50Hz的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最为严重。
在高频、较低的频率(25Hz以下)和直流的情况下,人体能耐受较大的电流。
(2)电流强度与电压。
人体的最小感觉电流,工电流约为1mA,直流电流约为5mA,当通过人体的工频电流超过50mA就有致命的危险。
在一定的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与人体电阻有关,人体电阻有很大的变动范围,从!500日到几万欧姆,它与人的皮映状况、接触面积,皮肤表面破损或潮湿等因素有关,人体电限最小值仅800~1000日。
当人体电阻一定时,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因此在恶劣的情况下,人所接触到的电压只要0.05Ax(800~1000Ω)=40~50V,就有致命危险。
(3)的持续时间。
触电持续时间越长,伤害程度越严重。
(4)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
电流流过人体途径,也是影响伤害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部分,危险最大。
(5)体质。
人体的健康状况与精神状态对触电的后果也有影响,在同样的外部电压作用下,一个身体健康面精力旺盛的人,就比一个体弱多病的人或醉酒的人所受到的伤害程度要轻。
根据劳动环境条件的不同,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为小于40V,其安全电压等级为36V。
A BCD(第4题)BPO A(第5题)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全真模拟-----数学试题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在答题卷上将相应题次中对应字母的方框涂黑,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3的相反数是 A.3 B. 31-C.-3D. 312. 要使式子31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X 围是A .x >13B .x >-13C .x ≥13D .x ≥-133. 右图是由四个小正方体......叠成的一个立体图形,那么它的俯视图是4. 如图,已知在□ABCD 中,∠A =154°,则∠B 等于A .154° B.46° C.36° D.26°5. 如图,四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A 、B 、O 是小正方形顶点,⊙O 的半径为1,P 是⊙O 上的点,且位于右上方的小正方形内,则sin ∠APB 等于A .1B .21C.22 D .236.某校举行才艺比赛,三个年级均有男、女各一名选手进入决赛,决赛 的规则是男、女各一名选手组成搭档展示才艺,则恰好同一年级的男、女选手 组成搭档的概率是 A .61 B .21 C. 31 D .927. 如图,⊙M 与x 轴相切于原点,平行于y 轴的直线交圆于P 、Q 两点,P 在Q 点的下方,若P 点的坐标是(2,1),则圆心M 的坐标是A .(0,3)B .(0,2)C .(0,25) D .(0,23)8. 小强用一X 半径为5cm ,面积为15π2cm 的扇形纸片,做成一个圆锥的侧面(接缝处不计重叠),那A .B .C .D .么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A .3cmB .4cmC .5cmD .15cm9. 下列四个三角形,与左图中的三角形相似的是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形如)(2n m ,的点涂上红色(其中n m 、为整数),称为红点,其余不涂色,那么抛物线922+-=x x y 上一共有红点卷 Ⅱ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 因式分解:42-b = ▲ .12. 日本媒体报道,日本福田核电站1号和2号两台机组在被9.0级强震及海啸摧毁之前,今年共累计发电142.06亿千瓦时.“142.06亿”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 13. 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BC AC >,则ABAC= ▲ . 14.如图,三角形纸板放置在量角器上,三角形的顶点点C 恰在半圆上,两边与半圆的交点记为A 、B ,A 点的读数为86°,B 点的读数为30°,则∠ACB 的大小为 ▲ .15. 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23 cm ,菱形的四个顶点正好能放在间隔距离(相邻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为1cm 的一组平行线上,则菱形的面积为 ▲ 2cm .16.如图所示,已知:点(00)A ,,(30)B ,,(01)C ,.在ABC △内依次作等边三角形,使一边在x 轴上,另一个顶点在BC 边上,作出的等边三角形分别是第1个11AA B △,第2个122B A B △,第3个233B A B △,…,则第n 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等于 ▲ .三、解答题:(本题有8个小题,共66分)(第9题)A .B .C .D .(第14题)O y x(A )A 1C1 1 2B A 2A 3B 3 B 2 B 1 (第16题)17. (本小题6分)计算:|2-|o 2o 12sin 30(3)(tan 45)-+--+.18. (本小题6分)解方程:2641313-=--x x .19. (本小题6分)在2010年某某世博会举行期间,某初级中学组织全校学生参观世博园,亲身体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为了解学生参观过的5个场馆的最喜爱程度,随机抽取该校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人应选且只能选一个场馆),数据整理后,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随机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 ▲ ;(2)观察表示男生人数的五个条形,这五个条形表示数据的中位数是 ▲ ;(3)如果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而且七、八年级学生人数总和比九年级学生人数的3倍还多200名,试通过计算估计该校九年级学生最喜爱中国馆的人数约为多少名?20. (本小题8分)如图,已知线段a 及∠O .(1)只用直尺和圆规,求作△ABC ,使BC a =,∠B =∠O ,∠C =2∠B (在指定作图区域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ABC 中作BC 的中垂线分别交AB 、BC 于点E 、F ,如果∠B =30°,求△BEF 与△ABC 的面积之比.201030 153038 64 42645学生数(名)最喜爱的场馆航空馆 汽车馆 泰国馆 中国馆 震旦馆(第19题图)21. (本小题8分)如图,E F ,是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两点,AF CE DF BE DF BE ==,,∥. 求证:(1)AFD CEB △≌△;(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22. (本小题10分)如图,以线段AB 为直径的⊙O 交线段AC 于点E ,点M 是弧AE 的中点,OM 交AC 于点D ,60BOE ∠=°,1cos 2C =,BC = (1)求A ∠的度数;(2)求证:BC 是⊙O 的切线; (3)求MD 的长度.23. (本小题10分)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某某市决定从2010年12月1日起,在全市部分社区试点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某街道计划建造垃圾初级处理点20个,解决垃圾投放问题. 有A 、B 两种类型处理点的占地面积、可供使用居民楼幢数及造价见下表:已知可供建造垃圾初级处理点占地面积不超过370m 2,该街道共有490幢居民楼.ABDEFCOBACEM D(1)满足条件的建造方案共有几种?写出解答过程.(2)通过计算判断,哪种建造方案最省钱,最少需要多少万元.24. (本小题12分)矩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置如图所示,A 、C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 (6,0),C (0,-3),直线x y 43-=与BC 边相交于D 点. (1)求点D 的坐标; (2)若抛物线x ax y 492-=经过点A ,求此抛物线的表 达式及对称轴;(3)设(2)中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OD 交于点M ,点P 为坐标轴上一动点,以P 、O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CD 相似,求出点M 的坐标和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4)当(3)中符合条件的△POM 面积最大时,过点O 的直线l 将其面积分为1∶3两部分,请直接写出直线l 的解析式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题 号 12345678910答 案C C BD C C C A B B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 )2)(2(-+b b 12.2104206.1⨯ 亿(10104206.1⨯亦可) 13.215- 14.28° 15.2312+ 16. n 233三、解答题(共66分) 17. (本小题6分)解:原式=2+1-3+1…………………………………………………………………………4分 =1 ………………………………………………………………………………2分 18. (本小题6分)解:方程两边同乘)26(-x ,得: 42)26(3=--x ……………………………2分 化简得:42618=--x得:32=x ……………………………2分 经检验:32=x 是原方程的解。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如果人体不慎触及带电体,使得电流过人体而对人体产生的生理和病理伤害就是触电事故。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主要分为电伤和电击两种。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对人体表面所造成的创伤,如电弧烧伤、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电气机械性伤害等,其中以电弧烧伤最为严重。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对人体及其内部器官造成伤害(如破坏人的心脏、中枢神经系统、肺部等重要器官)的触电事故。
电伤往往与电击同时发生。
电击分为直接电击和间接电击两种。
人体直接接触正常的带电体所造成的触电伤害称为直接电击。
例如,站在地上的人接触到电源的相线或电气设备带电体,或者站在绝缘体上的人同时接触到电源的相线和中性线,这属于单相触电;如果人体同时接触带电的任意两相线就属于两相触电,这时人体危险性更大。
人体接触正常时不带电,而故障时带电的意外带电体所发生的触电伤害称为间接电击。
例如,电机等电气设备的外壳本来是不带电的,由于绕组绝缘损坏等原因,而使其外壳带电,人体意外接触这样的带电外壳,就会发生触电伤害,大多数触电事故属于这一类。
为了防止这类触电事故,对电气设备常采用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接中性线)保护装置。
电击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频率、通电时间、通电途径及人的生理状态等因素有关。
频率为50~60Hz的工频交流电对人体最危险,当通过人体的工频电流为10mA时,人有麻痹感觉,但能自行摆脱;为20mA时,出现灼伤,人体肌肉痉挛收缩,几乎不能摆脱。
通常用触电电流和触电时间的乘积来综合反映触电的危险程度。
人体的最大安全电流为30mA*s,人体的致命电流为50mA*s,此时人的呼吸器官麻痹、心室颤动,有伤亡的危险,达100mAs时,呼吸器官和心脏均麻痹,足以致命。
人体电阻主要是皮肤电阻,如人体皮肤处于干燥、活净、无损伤的状态下,人体电阻在10k~100kn之间,但如果皮肤有伤口或处于潮湿、脏污状态时,人体电阻可急剧下降至1kΩ左右。
按照对人体有致命的工频电流50mA和人体最小电阻1kΩ来计算,可知50V是人体安全电压的极限值。
触电事故及其种类和规律人体是导体,当人体接触到具有不同电位两点时,由于电位差的作用,就会在人体内形成电流。
这种现象就是触电。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两种类型:即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影响呼吸、心脏和神经系统,引起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以致死亡。
电伤主要对人体外部的局部伤害,包括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渗入皮肤等伤害。
这两类伤害在事故中也可能同时发生,尤其在高压触电事故中比较多,绝大部分属电击事故。
电击伤害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的频率以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
电击:电击是最危险的触电事故,大多数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电击造成的。
当人直接接触了带电体,电流通过人体,使肌肉发生麻木、抽动,如不能立刻脱离电源,将使人体神经中枢受到伤害,引起呼吸困难,心脏麻痹,以致死亡。
电伤:电伤是电流的热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电伤多见于人体外部表面,且在人体表面留下伤痕。
其中电弧烧伤最为常见,也最为严重,可使人致残或致命。
此外还有电烙印、烫伤、皮肤金属化等。
触电事故的发生多数是由于人直接碰到了带电体或者接触到因绝缘损坏而漏电的设备,站在接地故障点的周围,也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触电可分为以下几种:A、人直接与带电体接触触电事故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此类事故可分为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
单相触电是指人体在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上,人体某一部分触及一相带电体而发生的事故。
两相触电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带电体而发生的事故,其危险性较大。
此类事故约占全部触电事故的40%以上。
B、与绝缘损坏电气设备接触的触电事故正常情况下,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是不带电的,当绝缘损坏而漏电时,触及到这些外壳,就会发生触电事故,触电情况和接触带电体一样。
此类事故占全部触电事故的50%以上。
C、跨步电压触电事故当带电体接地有电流流入地下时,电流在接地点周围产生电压降,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电压降,即造成跨步电压触电。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哪两种类型
电对人体的损害,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类型。
电击时,电流通过人体内部,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影响呼吸、心脏和神经系统,严峻的会导致死亡。
电伤主要是指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损害。
包括电弧烧伤、电烙伤、熔化的金属微粒渗入皮肤等伤寒。
电伤虽能使人受苦痛,甚至造成失明、截肢,但一般不会死亡。
人由于不慎触及带电体,将产生触电事故。
依据触电事故对人体损害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使内部器官组织受到损害。
假如触电者不能快速脱离带电体,则最终会造成死亡事故。
电伤是指在电弧作用下或熔断器熔丝熔断时,对人体外部的损害,如灼伤,金属溅伤等。
依据大量触电事故资料的分析和试验,证明电击所引起的损害程度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与人体电阻的大小有关
人体的电阻愈大,通过的电流愈小,损害愈轻。
讨论结果表明,当皮肤完好且干燥时,人体电阻大约为10000~100000Ω ;当皮肤有损伤且潮湿时,人体电阻将降到800 ~1000 Ω。
2.与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长短有关
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愈长,损害愈严峻。
3.与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有关
当电流通过心脏时,损害最严峻。
4.与电流的大小有关
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50mA时,就会有生命危急。
一般地说,接触36V 以下的电压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不会超过50mA,所以把36V作为平安电压。
假如在潮湿的场所,平安电压还要规定的低一些,通常是24V或12V。
电击所引起的损害程度还与人体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及电流的频率等因素有关。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及保护措施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危险性比较大,特别是电流通过心脏时,危险性最大。
所以平时要注意用电安全。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三种:电击、电伤和电磁场伤害。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用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指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
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
一般认为: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危险性比较大,特别是电流通过心脏时,危险性最大。
所以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
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摔伤、坠落等二次事故。
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A. 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1、绝缘它是防止人体触及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
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
应当注意:很多绝缘材料受潮后会丧失绝缘性能或在强电场作用下会遭到破坏,丧失绝缘性能。
2、屏护即采用遮拦、护照、护盖箱闸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
电器开关的可动部分一般不能使用绝缘,而需要屏护。
高压设备不论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
3、间距就是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
间距除用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还能起到防止火灾、防止混线、方便操作的作用。
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0.1米。
B. 接地和接零接地指与大地的直接连接,电气装置或电气线路带电部分的某点与大地连接、电气装置或其它装置正常时不带电部分某点与大地的人为连接都叫接地。
保护接地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外露的不带电导体意外带电造成危险,将该电气设备经保护接地线与深埋在地下的接地体紧密连接起来的做法叫保护接地。
由于绝缘破坏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都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
如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照明器具及其它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应予以接地。
电流对人体有两种类型的伤害,即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心脏、肺部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及致使人处于假死或丧失生命。
在低压系统,在通电电流较小,通电时间不长的情况下,电流引起人的心室颤动是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在通电电流更小,通电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窒息必会成为电击致死的原因。
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是电击造成的,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都是指电击而言的。
分: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称为跨步电压,由此引起的触电叫跨步电压触电)。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电伤多见于机体外部而且往往在机体上留下伤痕。
电弧伤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电伤。
电烙印也是电伤的一种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人由于不慎触及带电体,将产生触电事故。
根据触电事故对人体伤害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使内部器官组织受到伤害。
如果触电者不能迅速脱离带电体,则最后会造成死亡事故。
电伤是指在电弧作用下或熔断器熔丝熔断时,对人体外部的伤害,如灼伤,金属溅伤等。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为了达到安全用电的目的,必须采用可靠的技术措施,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绝缘、安全间距、漏电保护、安全电压、遮栏及阻挡物等都是防止直接触电的防护措施。
保护接地、保护接零是间接触电防护措施中最基本的措施。
所谓间接触电防护措施是指防止人体各个部位触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故障情况下才变为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的技术措施。
专业电工人员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时,在技术措施上,必须完成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后,才能开始工作。
一、绝缘1.绝缘的作用绝缘是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隔离起来,实现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电气隔离,使设备能长期安全、正常地工作,同时可以防止人体触及带电部分,避免发生触电事故,所以绝缘在电气安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绝缘是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绝缘具有很强隔电能力,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电器、电气设备、装置及电气工程上,如胶木、塑料、橡胶、云母及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
2.绝缘破坏绝缘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会发生绝缘破坏。
绝缘材料除因在强电场作用下被击穿而破坏外,自然老化、电化学击穿、机械损伤、潮湿、腐蚀、热老化等也会降低其绝缘性能或导致绝缘破坏。
绝缘体承受的电压超过一定数值时,电流穿过绝缘体而发生放电现象称为电击穿。
气体绝缘在击穿电压消失后,绝缘性能还能恢复;液体绝缘多次击穿后,将严重降低绝缘性能;而固体绝缘击穿后,就不能再恢复绝缘性能。
在长时间存在电压的情况下,由于绝缘材料的自然老化、电化学作用、热效应作用,使其绝缘性能逐渐降低,有时电压并不是很高也会造成电击穿。
所以绝缘需定期检测,保证电气绝缘的安全可靠。
3.绝缘安全用具在一些情况下,手持电动工具的操作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靴),或站在绝缘垫(台)上工作,采用这些绝缘安全用具使人与地面,或使人与工具的金属外壳,其中包括与相连的金属导体,隔离开来。
这是目前简便可行的安全措施。
为了防止机械伤害,使用手电钻时不允许戴线手套。
绝缘安全用具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定期耐压试验和外观检查,凡是不合格的安全用具严禁使用,绝缘用具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和检查。
常用的绝缘安全用具有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鞋、绝缘垫和绝缘台等。
绝缘安全用具可分为基本安全用具和辅助安全用具。
基本安全用具的绝缘强度能长时间承受电气设备的工作电压,使用时,可直接接触电气设备的有电部分。
辅助安全用具的绝缘强度不足以承受电气设备的工作电压,只能加强基本安全用具的保安作用,必须与基本安全用具一起使用。
在低压带电设备上工作时,绝缘手套、绝缘鞋(靴)、绝缘垫可作为基本安全用具使用,在高压情况下,只能用作辅助安全用具。
二、屏护屏护是指采用遮栏、围栏、护罩、护盖或隔离板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以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所采取的一种安全技术措施。
除防止触电的作用外,有的屏护装置还能起到防止电弧伤人、防止弧光短路或便利检修工作等作用。
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如果不便加包绝缘或绝缘强度不足时,就可以采用屏护措施。
开关电器的可动部分一般不能加包绝缘,而需要屏护。
其中防护式开关电器本身带有屏护装置,如胶盖闸刀开关的胶盖、铁壳开关的铁壳等;开启式石板闸刀开关需要另加屏护装置。
起重机滑触线以及其他裸露的导线也需另加屏护装置。
对于高压设备,由于全部加绝缘往往有困难,而且当人接近至一定程度时,即会发生严重的触电事故。
因此,不论高压设备是否已加绝缘,都要采取屏护或其他防止接近的措施。
变配电设备,凡安装在室外地面上的变压器以及安装在车间或公共场所的变配电装置,都需要设置遮栏或栅栏作为屏护。
邻近带电体的作业中,在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及过道、人口等处应装设可移动的临时遮栏。
屏护装置不直接与带电体接触,对所用材料的电性能没有严格要求。
屏护装置所用材料应当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
但是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为了防止其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必须将其接地或接零。
屏护装置的种类,有永久性屏护装置,如配电装置的遮栏、开关的罩盖等;临时性屏护装置,如检修工作中使用的临时屏护装置和临时设备的屏护装置;固定屏护装置,如母线的护网;移动屏护装置,如跟随天车移动的天车滑线的屏护装置等。
使用屏护装置时,还应注意以下(1)屏护装置应与带电体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2)被屏护的带电部分应有明显标志,标明规定的符号或涂上规定的颜色。
遮栏、栅栏等屏护装置上应有明显的标志,如根据被屏护对象挂上“止步,高压危险!”、“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等标示牌,必要时还应上锁。
标示牌只应由担负安全责任的人员进行布置和撤除。
(3)遮栏出人口的门上应根据需要装锁,或采用信号装置、联锁装置。
前者一般是用灯光或仪表指示有电;后者是采用专门装置,当人体超过屏护装置而可能接近带电体时,被屏护的带电体将会自动断电。
三、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是一种在规定条件下电路中漏(触)电流(mA)值达到或超过其规定值时能自动断开电路或发出报警的装置。
漏电是指电器绝缘损坏或其他原因造成导电部分碰壳时,如果电器的金属外壳是接地的,那么电就由电器的金属外壳经大地构成通路,从而形成电流,即漏电电流,也叫做接地电流。
当漏电电流超过允许值时,漏电保护器能够自动切断电源或报警,以保证人身安全。
漏电保护器动作灵敏,切断电源时间短,因此只要能够合理选用和正确安装、使用漏电保护器,除了保护人身安全以外,还有防止电气设备损坏及预防火灾的作用。
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的设备和场所:(1)属于I类的移动式电气设备及手持式电气工具;(2)安装在潮湿、强腐蚀性等恶劣环境场所的电器设备;(3)建筑施工工地的电气施工机械设备,如打桩机、搅拌机等;(4)临时用电的电器设备;(5)宾馆、饭店及招待所客房内及机关、学校、企业、住宅等建筑物内的插座回路;(6)游泳池、喷水池、浴池的水中照明设备;(7)安装在水中的供电线路和设备;(8)医院在直接接触人体的电气医用设备;(9)其他需要安装漏电保护器的场所。
漏电保护器的安装、检查等应由专业电工负责进行。
对电工应进行有关漏电保护器知识的培训、考核。
内容包括漏电保护器的原理、结构、性能、安装使用要求、检查测试方法、安全管理等。
四、安全电压把可能加在人身上的电压限制在某一范围之内,使得在这种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的范围。
这种电压就叫做安全电压,也叫做安全特低电压。
但应注意,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安全电压理解为绝对没有危险的电压。
具有安全电压的设备属于Ⅲ设备。
我国确定的安全电压标准是42V、36V、24V、12V、6V。
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42V安全电压;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式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或24V安全电压;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式照明灯应采用12V安全电压;在水下作业等场所工作应使用6V安全电压。
当电气设备采用超过24V的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五、安全间距安全间距是指在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设备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保持的一定安全距离,简称间距。
设置安全间距的目的是: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防止车辆或其他物体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事故;防止电气短路事故、过电压放电和火灾事故;便于操作。
安全间距的大小取决于电压高低、设备类型、安装方式等因素。
六、接零与接地在工厂里,使用的电气设备很多。
为了防止触电,通常可采用绝缘、隔离等技术措施以保障用电安全。
但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接触的是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壳或与其连接的金属体。
这样当设备万一发生漏电故障时,平时不带电的外壳就带电,并与大地之间存在电压,就会使操作人员触电。
这种意外的触电是非常危险的。
为了解决这个不安全的问题,采取的主要的安全措施,就是对电气设备的外壳进行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
1.保护接零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变压器中性点引出的工作零线或保护零线相连接,这种方式称为保护接零。
当某相带电部分碰触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时,通过设备外壳形成该相线对零线的单相短路回路,该短路电流较大,足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熔丝熔断、保护装置或自动开关跳闸,从而切断电流,保障了人身安全。
保护接零的应用范围,主要是用于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供电系统中的电气设备。
在工厂里也就是用于380/220伏的低压设备上。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中,为确保保护接零方式的安全可靠,防止零线断线所造成的危害,系统中除了工作接地外,还必须在整个零线的其他部位再进行必要的接地。
这种接地称为重复接地。
2.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平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用专门设置的接地装置实行良好的金属性连接。
保护接地的作用是当设备金属外壳意外带电时,将其对地电压限制在规定的安全范围内,消除或减小触电的危险。
保护接地最常用于低压不接地配电网中的电气设备。
人体触电方式人体触电方式,主要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三种。
(一)单相触电单相触电,是指人在地面或其它接地体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时的触电。
(二)两相触电两相触电,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时的触电。
(三)跨步电压触电跨步电压触电,是指人进入接地电流的散流场时的触电。
由于散流场内地面上的电位分布不均匀,人的两脚间电位不同。
这两个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
跨步电压的大小与人和接地体的距离有关。
当人的一只脚跨在接地体上时,跨步电压最大;人离接地体愈远。
跨步电压愈小;与接地体的距离超过20米时,跨步电压接近于零。
⑴人走断电,用毕断电,停电时也要临时切断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