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美丽的街景》7
- 格式:pptx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16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漂亮的街景》精选教课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一、教课目标1.在解决详尽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进行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联合详尽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量。
2.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虑和探究的意识;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乘除混杂的两步计算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经历探究算法的过程中,产生千锤百炼算法的欲念,并在试试、探究中有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长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及小数乘法等内容的基础。
所以,教师在教课时要侧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指引学生在解决详尽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课内容是: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量;用乘除混杂运算知识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
本单元教课的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课的难点是两步乘都进位的笔算。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色:1.主题鲜亮风趣。
本单元是以学生特别熟习的漂亮街景为题材,显现了“市府门前” 、“街心花坛”、“观光塔下”、“街道夜景” 等一系列情境,表现了城市的繁荣、家乡的漂亮,借此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吸引学生踊跃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中来。
2.增强口算和估量。
本单元教材改变了传统教课中把口算、估量、笔算分开学习的编排系统,而是把口算、估量、笔算均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齐头并进,同时出现,详尽到每个问题时又各有所重视。
在教课时,教师要指引学生依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计算方法,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门路和空间。
如解决第一个信息窗中的第一、二个红点问题时,固然多种策略同时出现,但重视于口算;解决第三个红点问题时,以笔算为主;解决第二个信息窗中的绿点问题时,固然供给了多种解题策略,却突出了估量的策略。
第七单元美丽的街景
-----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七单元----美丽的街景
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及小数乘法等内容的基础。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十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简单乘除混合运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初步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教学的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的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
建议课时数:8课时
第七单元科目:数学年级三年级
第七单元
科目: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第七单元
科目:数学年级三年级主备人
第七单元
科目:数学年级三年级主备人年月
第七单元
科目:数学年级三年级主备人年月
第七单元
科目:数学年级三年级主备人年月
第七单元
科目:数学年级三主备人年月
第七单元
科目:数学年级三主备人年月。
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分析:一、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十数乘整十数个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简单乘除混合运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初步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解读本单元是在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及小数乘法等内容的基础。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用乘除混合运算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的难点是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得的积的定位。
本单元课时数:15课时信息窗1 美丽的街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及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能够初步有条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3、主动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为主。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幅美丽的图画,想看吗?(出示信息窗)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你组里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二、新授:1、师:谁愿意把你提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学生说问题,教师板书,信息:1、市府大楼门前有气球,左面的气球团有22串,每串30个。
三、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信息窗一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24-27页,具体内容有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材分析:让学生观光市府大楼前的街景的情境,引发学生提出问题。
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必须进行的一步,学生在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解决一个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及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学生今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及小数乘法等内容的基础。
在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整十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并有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口算;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谈话:同学们,你参观过咱们的市政府办公大楼吗?(学生口答)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参观一下好吗?不过在我们坐的车上,可留有问题哦!有信心解决吗?(有,先口算下面各题)60×2 8×70 200×4 32×3 32×10 13×4 (学生口答后小结口算方法)二、情境展示,合作探索谈话:解决了路上的问题,我们利地来到了市政府大楼。
(一)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1、出示情境图:问:“请仔细观察画面,你都能知道些什么?”(学生口答后找出所有的数学信息)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三年级下数学教课设计漂亮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 _青岛版教课目的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口算和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经过小组合作和沟通,感觉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方法的多样化,培育数感和数学思想能力、沟通能力及合作意识。
3.在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觉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加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沟通合作的能力,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信心。
教课重难点: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法,理解算理。
教课过程:【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一、口算练习。
13×20= 13×2= 260+26=11×40= 11×4=440+44=23×10= 23×3= 230+46=二、引出问题⑴师:察看图片,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提出什么问题?每排 23 盆,共 12 排。
“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⑵依据信息和问题列出算式,并简单说一说列式的依据。
(板书:23×12)⑶这个算式和从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使学生明确知识的发展点。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三、理解算理,探究算法1.估量⑴让学生先估一估23×12 的得数。
(学生估量的结果可能是200、230 或许 240。
)⑵指引学生想想: 23×12 的实质得数比估量出来的数大仍是小?为何?2.试算2.利用点子图将新知识转变为旧知识(1)借助点子图研究算法教师:把一盆花看作一个点,出现了这样的点子图,在点子图上分一分,算一算、利用它找寻计算的道理。
同桌相互沟通。
(2)学生用点子图报告解说问题。
出现以下状况:23×10+23×2;12×20+12×3师:这么多的解答方法都考证了却果是正确的,这些方法虽各有不一样,但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特色,你发现了吗?(3)梳理思路在学生讲话中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方法:(指引学生明确:两种方法都是把此中一个因数拆分以后,转变成了从前学过的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