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15.18 KB
- 文档页数:2
交换知识点总结交换机五种工作状态1.学习状态:交换机接到数据帧,就会吐其中的源mac地址,组建自己的mac地址表。
2.转发过程:交换机学习完mac地址,就会依据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对对应mac地址表,若表中存有目的mac地址则按其说明转发。
3.泛红:当交换机接到一个在mac地址表中没有的目的mac地址数据帧,就会向除源接口以外的所有接口发送该数据帧。
4.过滤:当交换机接到一个数据帧,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在同一个接口下时,则丢弃该帧,不会泛红,称为过滤。
5.老化:交换机学习完mac地址,组建mac地址表。
并定义时间戳,当时间戳到期前仍未有关于该mac地址的通信,则删除该条目,成为老化。
老化默认时间为300秒。
交换机内部转发的三种方式“1、直通转发:直接检查数据帧中的MAC地址而转发,转发速度快,但是容易将碎片帧、惨帧、破损帧一并转发。
2、碎片转发:只检查数据帧的64个字节而转发,可以减少碎片帧、惨帧、破损帧的转发,但转发过程中出现延时几率。
3、存储转发:接收到完整的数据帧后再转发,特点:可以将碎片帧、惨帧、破损帧的数量降到最低。
vlan的目的?解决交换机在进行局域网互连时无法限制广播的问题,这种技术可以把一个Vlan划分成多个逻辑Lan,每个Vlan是一个广播域,Vlan内的主机通信就和一个lan内一样,而Vlan之间不能通信,这样,广播报文被限制在一个Vlan内。
Vlan的优点?1.限制网络上的广播2.增强局域网的安全性3.增加了网络连接的灵活性Vlan是在数据链路层的,划分子网是在网络层的,所以不同子网之间的Vlan即使同名也不可以互通。
组建VlaN的条件?Vlan是建立在物理网络基础上的一种逻辑子网,因此建立Vlan需要相应的设备支持Vlan技术,当网络中不同Vlan通信,需要路由的支持。
Vlan的划分?基于端口、基于mac、基于网络、基于策略Vlan的两种配置方法?1.全局模式下2.vlan database(只支持1-1005个vlan)注意:一旦删除了VLAN,需要手动将端口移动到别的VLAN,否则这些接入端口将进入“非活跃”状态。
知识点网络设备的分类与功能网络设备是实现计算机网络连接和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功能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将网络设备分为以下几类:1. 网络接入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是将计算机或其他网络终端设备连接到网络中的设备,常见的网络接入设备有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和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等。
集线器是最简单的网络接入设备,它将来自不同终端设备的数据包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给所有终端设备;交换机则根据数据包的目标MAC地址进行转发,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无线接入点则用于无线网络的接入,提供无线信号覆盖。
2. 路由器路由器是网络中常用的核心设备,用于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标地址。
它根据IP地址和路由表来确定数据包的最佳路径,并且具备网络地址转换(NAT)功能,可以将内部网络地址转换为公网地址,增加网络的安全性。
此外,路由器还可以分割网络,实现不同局域网之间的互联。
3. 防火墙防火墙是保护网络系统安全的设备,位于网络的出入口处,用于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
防火墙可以根据预设的安全策略,过滤和阻止非法的网络通信和恶意攻击,防止网络中的病毒、攻击者等对网络和数据的非法访问。
4. 负载均衡器负载均衡器是分担网络流量和请求的设备,用于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用性。
它通过将网络流量分散到多个服务器上,避免单一服务器负载过重,保证网络请求的快速响应和平衡的负载分布。
常见的负载均衡技术有基于服务器的负载均衡、基于DNS的负载均衡和基于反向代理的负载均衡等。
5. 网关网关是实现不同网络之间互联和通信的设备,用于将不同协议的数据包进行转换和交换。
它可以连接不同的网络,如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互联,同时还可以实现不同网络协议间的数据格式转换。
6. 交换机交换机是在局域网内实现数据包转发和通信的设备,用于连接不同计算机和终端设备。
它可以通过学习MAC地址和建立转发表,实现根据MAC地址进行网络数据转发,提高了局域网的性能和效率。
网络硬件知识点总结网络硬件是指用于连接和传输数据的硬件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中继器、网卡、模块、光纤等。
网络硬件在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网络的传输速度和数据安全。
下面就网络硬件的一些常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路由器路由器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连接多个网络,根据数据包的目标地址,选择最优的路径,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是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IP数据包的转发。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包括静态路由,动态路由,NAT转换,DHCP服务器,VPN 服务器等。
常见的路由器品牌有思科、华为、迈普等。
二、交换机交换机是一种局域网设备,主要用于在局域网中传输数据包,将来自一个端口的数据包转发到另一个端口。
交换机有三种类型:以太网交换机、光纤交换机和无线交换机。
以太网交换机是最常见的一种交换机,主要用于有线网络。
光纤交换机主要用于光纤网络,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远的传输距离。
无线交换机主要用于无线网络。
三、中继器中继器是一种可以通过信号放大和重新发送来增强信号强度和延长信号传输距离的设备。
中继器可以将短距离的网络信号放大和传输到远距离,以便扩大网络覆盖范围。
中继器有有线中继器和无线中继器两种类型,分别适用于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四、网卡网卡是连接计算机和局域网的硬件设备,它利用封装的数据包在计算机和局域网之间传输数据。
网卡有有线网卡和无线网卡两种类型。
有线网卡连接电脑和路由器,利用网线传输数据;无线网卡则通过无线信号与路由器交换数据。
网卡的性能直接影响着计算机和局域网之间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五、光纤光纤是一种用光传输信号的传输介质,具有高带宽、低延迟和抗干扰等优点。
光纤主要用于构建光纤网络,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和传输大容量的数据。
光纤的主要组成是光纤缆和光模块,光纤缆负责传输光信号,光模块负责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
六、智能网关智能网关是一种集成了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负载均衡等功能的网络设备。
直连路由配置知识点路由器是构建网络的关键设备之一,它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
在网络中,直连路由器是最常见的一种路由器类型。
本文将介绍直连路由器的配置知识点,让您能够了解如何正确配置直连路由器。
1.连接硬件设备在开始配置直连路由器之前,首先要确保正确连接硬件设备。
将电缆插入路由器的WAN口(广域网口)和计算机的LAN口(局域网口),确保连接牢固。
2.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打开计算机的浏览器,输入路由器的默认IP地址。
通常情况下,直连路由器的IP地址是192.168.1.1或192.168.0.1。
在地址栏中输入IP地址后,按下回车键。
3.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当您成功进入路由器管理界面时,会出现一个登录页面,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通常情况下,用户名是admin,密码可以在路由器的说明书或者标签上找到。
4.网络设置一旦成功登录,您将看到路由器的主界面。
在这个界面上,可以进行各种设置。
首先,要进行网络设置。
找到“网络设置”或者类似的选项,点击进入。
5.配置IP地址在网络设置页面中,找到WAN设置选项。
选择“静态IP地址”或者“自动获取IP地址”(DHCP),取决于您的网络环境。
如果您是在家庭网络中配置路由器,通常选择自动获取IP地址。
6.配置局域网设置在网络设置页面中,找到LAN设置选项。
在这里,您可以配置路由器的局域网设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根据您的网络环境和需求,进行相应的设置。
7.禁用DHCP服务器(可选)如果您的网络中已经有一个DHCP服务器,您可以选择禁用路由器的DHCP服务器功能。
这样可以避免冲突和混乱。
在LAN设置页面中,找到DHCP服务器选项,将其禁用。
8.保存设置当您完成所有的配置后,务必点击“保存”或者“应用”按钮,将配置保存到路由器中。
这样,配置才能生效。
9.测试连接配置完成后,最好进行一次连接测试,确保一切正常工作。
打开浏览器,尝试访问一个网站,确保能够正常加载。
路由环路知识点总结一、路由环路的概念路由环路是指路由器在路由表中出现循环参考,导致数据包在网络中循环传送的现象。
这种情况会导致网络拥塞和数据丢失,严重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
因此,路由环路的产生必须及时发现并解决,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路由环路的原因1. 配置错误:在网络中部署路由器时,如果配置不当,可能会导致路由环路的产生。
例如,两台路由器之间相互连接,并且相互指定对方为默认网关,就可能导致路由环路的产生。
2. 网络故障:网络中的链路故障或设备故障也会导致路由环路的产生。
当网络发生故障时,路由器可能会选择非最佳路径传送数据,从而产生路由环路。
三、路由环路的危害1. 网络拥塞:路由环路导致数据包在网络中不断传送,使得网络带宽不断被占用,最终造成网络拥塞。
2. 数据丢失:路由环路会导致数据包在网络中循环传送,最终数据可能会丢失,影响网络通信的正常进行。
3. 网络不稳定:路由环路会使网络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甚至会导致网络的不可用,给网络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四、如何避免路由环路1. 路由器配置:正确配置路由器,避免在配置中出现循环参考,是避免路由环路的关键。
比如,正确设置默认网关、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等。
2. 路由器间的连通性检查:保证网络中的链路状态正常,避免链路故障引起的路由环路。
3. 路由器间连接检查:确保路由器与网络中其他设备的连接正常,防止因连接异常导致的路由环路。
4. 使用路由环路检测工具:通过使用路由环路检测工具,及时发现网络中可能存在的路由环路,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5. 持续网络监控:通过持续监控网络的状态,及时发现网络中可能存在的路由环路,预防路由环路的产生。
五、路由环路的解决方法1. 路由器端口屏蔽:检测到路由环路后,对路由器端口进行屏蔽,避免数据包继续循环传送。
2. 路由器端口设置:对路由器端口进行设置,使其不再参与路由环路。
3. 更改路由器配置:通过更改路由器的配置,避免出现循环参考,消除路由环路。
路由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到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数据传输、安全管理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路由交换技术知识点:
1. 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形、网状型等。
2. 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SMTP协议等。
3. 数据传输:包括数据包的封装和解封装、数据包的传输方式、数据包的校验和纠错等。
4. 安全管理:包括网络安全防护、网络攻击检测、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
5. 交换机技术:包括交换技术、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生成树协议(STP)技术等。
6. 路由器技术:包括路由协议、路由表、路由选择、路由跟踪等。
7. 网络管理:包括网络配置管理、网络故障排除、网络性能监测等。
8. 无线网络技术:包括Wi-Fi技术、蓝牙技术、ZigBee技术等。
9. 云网络技术:包括云计算、虚拟化、容器化等技术的应用。
10. 网络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认证、加密技术等。
以上仅是路由交换技术知识点的一部分,实际应用中还会涉及到更多的技术细节和应用场景。
路由与交换知识点总结一、路由基础知识1.1 路由的概念路由是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的过程。
路由器是一种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和转发数据包的设备。
路由器根据规则从一个网络到另一个网络传输数据包,这些规则可以是基于多种因素,如最短路径、最低成本或者其他由网络管理员设定的规则。
1.2 路由的作用路由的作用是建立网络之间的连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通过路由器,数据包可以在不同的网络之间传输和转发,实现全网的通信。
1.3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通过查找路由表,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确定传输路径。
路由器会根据目的地址选择最佳路径,并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或者最终目的地。
这一过程涉及路由协议、数据包封装、解封装等多个步骤。
1.4 路由表路由表是路由器用于决定数据包传输路径的重要依据,路由表记录了目的网络的地址和下一跳地址。
当路由器接收到数据包时,会根据路由表来进行转发决策。
1.5 路由协议路由协议是路由器之间进行路由信息交换和学习的规定。
常见的路由协议有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
静态路由是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信息,而动态路由则是路由器之间通过路由协议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信息。
1.6 路由器的分类路由器根据其作用范围和用途可以分为边界路由器、核心路由器、分布式路由器等。
边界路由器主要用于连接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核心路由器则用于承载大量数据流量的高速转发,分布式路由器则用于连接不同子网的数据传输。
二、交换基础知识2.1 交换技术的概念交换技术是指通过交换设备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交换技术主要包括数据交换、交换机、交换网络等。
2.2 数据交换数据交换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重要技术,通过交换设备将数据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
数据交换可以包括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等多种形式。
2.3 交换机交换机是一种用于交换网络数据包的设备。
交换机可以根据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来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分发,是局域网中重要的数据交换设备。
wifi知识点总结Wi-Fi是Wireless Fidelity的缩写,是一种无线网络技术,能够让设备在没有使用有线连接的情况下进行互联。
作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Wi-Fi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Wi-Fi的一些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安全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Wi-Fi的基本概念1.无线网络无线网络是一种通过无线连接(如Wi-Fi、蓝牙、红外线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换的网络。
相比有线网络,无线网络更加灵活方便,用户可以在范围内自由移动,不受连接线的限制。
2. IEEE 802.11标准Wi-Fi的技术规范由IEEE(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制定,主要标准为IEEE 802.11系列。
这一系列标准涵盖了无线局域网(WLAN)的各种技术规范,包括频率、传输速率、加密方式等。
3. 无线接入点(AP)无线接入点是Wi-Fi网络中的核心设备,负责无线网络的覆盖和接入。
它可以连接到有线网络,并通过射频信号覆盖一定范围内的设备。
4. 客户端设备这些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在Wi-Fi网络中作为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接入点连接到网络。
5. SSIDSSID是Wi-Fi网络的名称,用于标识和区分不同的无线网络。
在搜索和连接Wi-Fi时,用户可以看到周围的SSID列表,并选择要连接的网络。
6. 频段和频道Wi-Fi使用不同的无线频段和频道进行通信,常用的频段包括2.4GHz和5GHz。
不同频段的信号覆盖范围、传输速率和干扰情况有所不同,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频段进行连接。
7. 安全性Wi-Fi网络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常见的安全机制包括WEP、WPA和WPA2,用户可以通过密码、加密方式等手段保护网络安全,避免被未经授权的设备访问。
二、Wi-Fi技术原理1. 无线信号传输Wi-Fi网络通过射频信号在无线介质中传输数据。
Wi-Fi设备通过调制解调器(modem)将数字数据转换成适合在无线媒介中传输的模拟信号,然后通过天线向周围空间发射信号。
路由器知识点大全导语:欢迎大家来到店铺,本文为大带来路由器知识点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1、什么时候使用多路由协议?当两种不同的路由协议要交换路由信息时,就要用到多路由协议。
当然,路由再分配也可以交换路由信息。
下列情况不必使用多路由协议:从老版本的内部网关协议(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 G P)升级到新版本的I G P。
你想使用另一种路由协议但又必须保留原来的协议。
你想终止内部路由,以免受到其他没有严格过滤监管功能的路由器的干扰。
你在一个由多个厂家的路由器构成的环境下。
2、什么是距离向量路由协议?距离向量路由协议是为小型网络环境设计的。
在大型网络环境下,这类协议在学习路由及保持路由将产生较大的流量,占用过多的带宽。
如果在9 0秒内没有收到相邻站点发送的路由选择表更新,它才认为相邻站点不可达。
每隔30秒,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就要向相邻站点发送整个路由选择表,使相邻站点的路由选择表得到更新。
这样,它就能从别的站点(直接相连的或其他方式连接的)收集一个网络的列表,以便进行路由选择。
距离向量路由协议使用跳数作为度量值,来计算到达目的地要经过的路由器数。
例如,R I P使用B e l l m a n - F o r d算法确定最短路径,即只要经过最小的跳数就可到达目的地的线路。
最大允许的跳数通常定为1 5。
那些必须经过1 5个以上的路由器的终端被认为是不可到达的。
距离向量路由协议有如下几种: IP RIP、IPX RIP、A p p l e Talk RT M P和I G R P。
3、什么是链接状态路由协议?链接状态路由协议更适合大型网络,但由于它的复杂性,使得路由器需要更多的C P U资源。
它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发现已经断了的链路或新连接的路由器,使得协议的会聚时间比距离向量路由协议更短。
通常,在1 0秒钟之内没有收到邻站的H E L LO报文,它就认为邻站已不可达。
一个链接状态路由器向它的邻站发送更新报文,通知它所知道的所有链路。
《路由器配置》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七章,主题为“网络设备的配置与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路由器的硬件组成、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的配置方法以及路由器的应用场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路由器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理解路由器在网络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路由器的配置。
3.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路由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路由器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基本配置方法。
难点:路由器的高级配置、实际应用场景的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路由器、网线。
学具:笔记本电脑、网线、路由器说明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网络环境,找出路由器,并简要介绍路由器的作用。
2. 知识点讲解:介绍路由器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基本配置方法。
3. 例题讲解:以一个简单的网络环境为例,演示如何使用路由器进行网络配置。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行设计一个网络环境,进行路由器的配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路由器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基本配置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网络环境,进行路由器的配置,并将配置过程写成实验报告。
2. 答案:学生作业答案应包括路由器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配置方法以及实际应用场景的解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路由器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和基本配置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实际应用场景的解决上仍需加强。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将引导学生运用路由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路由器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基本配置方法以及实际应用场景。
这些内容是学生掌握网络设备配置与应用的基础,对于理解网络结构和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路由器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理解路由器在网络中的作用。
路由器E1线路配置知识点E1有成帧,成复帧与不成帧三种方式,在成帧的E1中第0时隙用于传输帧同步数据,其余31个时隙可以用于传输有效数据;在成复帧的E1中,除了第0时隙外,第16时隙是用于传输信令的,只有第1到15,第17到第31共30个时隙可用于传输有效数据;而在不成帧的E1中,所有32个时隙都可用于传输有效数据。
一。
E1基础知识E1信道的帧结构简述在E1信道中,8bit组成一个时隙(TS),由32个时隙组成了一个帧(F),16个帧组成一个复帧(MF)。
在一个帧中,TS0主要用于传送帧定位信号(FAS)、CRC-4(循环冗余校验)和对端告警指示,TS16主要传送随路信令 (CAS)、复帧定位信号和复帧对端告警指示,TS1至TS15和TS17至TS31共30个时隙传送话音或数据等信息。
我们称TS1至TS15和TS17至TS31为"净荷",TS0和TS16为"开销". 如果采用带外公共信道信令(C CS),TS16就失去了传送信令的用途,该时隙也可用来传送信息信号,这时帧结构的净荷为TS1至TS31,开销只有 TS0了。
由PCM编码介绍E1:由PCM编码中E1的时隙特征可知,E1共分32个时隙TS0-TS31.每个时隙为64K,其中TS0为被帧同步码,Si, Sa4, Sa5, Sa6,Sa7,A比特占用,若系统运用了CRC校验,则Si比特位置改传CRC校验码。
TS16为信令时隙,当使用到信令(共路信令或随路信令)时,该时隙用来传输信令,用户不可用来传输数据。
所以2M的PCM码型有① PCM30 : PCM30用户可用时隙为30个, TS1-TS15,TS17-TS31.TS16传送信令,无CRC校验。
② PCM31: PCM30用户可用时隙为31个, TS1-TS15,TS16-TS31.TS16不传送信令,无CRC校验。
③ PCM30C: PCM30用户可用时隙为30个, TS1-TS15,TS17-TS31.TS16传送信令,有CRC校验。
OSPF1. 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基于RFC2328。
由IETF开发,AS内部路由协议,目前第二版。
2. OSPF无路由自环,适用于大规模网络,收敛速度快。
支持划分区域,等值路由及验证和路由分级管理.。
OSPF可以组播方式发送路由信息。
3. OSPF基于IP,协议号为89。
Route ID 为32位无符号数,一般用接口地址。
4. OSPF将网络拓扑抽象为4中,P to P、stub、NBMA&broadcast、P to MP。
5. NBMA网络必须全连通。
6. OSPF路由计算过程,1、描述本路由连接的网络拓扑,生成LSA。
2、收集其他路由发出的LSA,组成LSDB。
3、根据LSDB计算路由。
7. OSPF5种报文:1、hello报文定时通报,选举DR、BDR。
2、DD报文通告本端LSA,以摘要显示,即LSA的HEAD。
3、LSR报文相对端请求自己没有的LSA。
4、LSU报文回应对端请求,向其发送LSA。
4、LSAck报文确认收到对端发送的LSA。
8. OSPF邻居状态1、down 过去dead-interval时间未收到邻居发来的Hello报文2、Attempt NBMA网络时出现,定时向手工指定的邻居发送Hello报文。
3、init 本端已受到邻居发来的Hello报文,但其中没有我端的router id,即邻居未受到我的hello报文。
4、2-way 双方都受到了Hello报文。
若两端均为DRother的话即会停留在这个状态。
5、Exstart 互相交换DD报文,建立主从关系。
6、exchange 双方用DD表述LSDB,互相交换。
7、loading 发送LSR。
8、full 对端的LSA本端均有,两端建立邻接关系。
9. OSPF的HELLO报文使用组播地址224.0.0.5。
10. DD报文中,MS=1为Master,I=1表示第一个DD报文。
11. 在广播和NBMA网络上会选举DR,来传递信息。
静态路由(知识点)静态路由1.交换机负责将个人计算机连接到网络,并形成“局域网”。
2.现在,当有多个局域网之间想要进行通信,我们必须借助“路由器”来完成任务。
完成“跨局域网之间的数据转移任务。
3.路由器本身也是一台计算机设备,也有cpu,存储等。
4.路由器的任务和功能:一句话来描述,就是数据的“转发”。
把一个局域网传递来的信息,“转发”到另一个局在域网络中。
5.为了完成数据转发的任务,首先,路由器需要能够为收到的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和“封装”。
目的是查看数据包中的“目标IP地址”。
以便决定将数据转发到哪里。
其次,当路由器知道目标IP 地址时,它应该使用“路由表”来检查路由表中是否有指向“目标网络”的路径。
如果路由表中有目的网络,则根据路由表的说明转发;如果路由表中没有目标网络,则无法执行转发。
6.封装和解封过程由路由器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干预。
7.查找路由表的过程也会自动完成,只不过,这个路由表不是天生就有的。
我们,要人为的干预“路由表”的生使路由表能够了解所有网络的状态。
8、让我们看一看“路由表”9,路由表中有三种路由信息:(1)直连路由:路由器的端口连接的网段(2)静态路由:网络管理器人工将其写入路由表。
(3)动态路由:路由器相互学习。
课堂练习1【第一步】为路由器的端口配置ip地址在路由器r1上配置路由器>启用//使用“启用”命令进入“特权模式”路由器#conf//使用“conf”命令进入“全局模式”路由器(配置)#intf0/0//输入端口“F0/0”路由器(配置如果)#ipadd172 16.1.1255.255.255.0//设置端口的IP地址router(config-if)#noshutdown//开启端口路由器(如果配置)#ints0/0/0//输入端口“S0/0/0”router(config-if)#ipadd172.16.2.1255.255.255.0//配置ip信息router(config-if)#noshutdown//开启端口路由器(配置if)#时钟速率64000//设置端口的“时钟频率”在路由器r2中router>enrouter#conft路由器(配置)#主机名R2(配置)#intf0/0r2(config-if)#ipadd172.16.3.1255.255.255.0r2(config-if)#noshutdownr2(config-if)#ints0/0/1r2(如果配置)#ipadd172。
路由器知识点
1、路由器的连接(串口)
Router(config)#int s0/0
Router(config-if)#ip add 192.168.2.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
Router(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有小闹钟的那端
2、路由器的静态路由(目的地是与路由器非直接相连的网段)
Router1(config)#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2.2
目的地网段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
Router2(config)#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2.1
3、静态默认路由(有且仅有一个下一跳地址)
Router2(config)#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2.1 Router2(config)#ip route 192.168.4.0 255.255.255.0 192.168.2.1
任意的一个网段子网掩码
4、动态RIP路由(路由器只管与自己连接的网段)
Router(config)#router rip
Router(config-router)#version 2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4.0
5、静态路由与RIP路由同时存在(在同一台路由器上既有静态路由,又有动
态RIP路由),在动态路由中重新发布静态路由
Router(config)# router rip
Router(config-router)# redistribute static
6、单臂路由
Router(config)#INT F0/0
Router(config-if)#NO IP ADdress
Router(config-if)#NO SHU
Router(config)#INT F0/0.10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10 ‘与对应的VLAN 向关联Router(config-subif)#IP ADD 192.168.10.1 255.255.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