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手抄报资料内容古诗
- 格式:docx
- 大小:6.04 MB
- 文档页数:4
端午五言绝句1. 《端午粽香情》端午粽飘香,欢乐满人间。
龙舟竞渡忙,谁不忆屈原?例子:哎呀,就像过年要吃饺子一样,端午怎么能少了粽子呢!2. 《端午佳节至》端午佳节到,家家艾蒿挂。
童趣笑颜真,开心过此节。
例子:你看那小孩子,笑得多开心呀,好像这节日就是专门为他们准备的。
3. 《端午念屈原》端午思屈原,忠义传千年。
离骚永铭记,精神后人传。
例子:屈原的精神就像那明亮的星星,一直照耀着我们前行的路。
4. 《端午赛龙舟》龙舟飞似箭,鼓手奋力擂。
众人齐呐喊,端午气势宏。
例子:这赛龙舟的场面,那可真是比打仗还激烈呢!5. 《端午粽有情》青青粽叶裹,甜甜糯米香。
端午粽含情,温暖在心房。
例子:这粽子啊,就像是妈妈的爱,暖暖的。
6. 《端午忆传统》端午传统长,习俗心中装。
岁月虽流转,情怀永不忘。
例子:现在的很多传统节日习俗都慢慢被淡忘,可不能这样啊!7. 《端午艾飘香》端午艾草香,驱虫又安康。
门边高高挂,好运迎进门。
例子:那艾草的香味,老远都能闻到,真神奇。
8. 《端午乐无边》端午阳光灿,欢乐满山川。
男女老少笑,幸福在人间。
例子:这样欢乐的场景,难道不让人陶醉吗?9. 《端午祈平安》端午龙舟竞,香囊佩身畔。
诚心祈平安,岁岁皆如意。
例子:就像过生日许愿一样,端午节我们也都盼着平安顺遂呀。
10. 《端午情韵浓》端午情韵深,汨罗水悠悠。
千古传佳话,忠义永不朽。
例子:汨罗江的水啊,仿佛在诉说着那久远的故事。
我的观点结论:端午是个充满魅力和情感的节日,这些五言绝句都表达了对端午的喜爱和对传统的敬意。
2022端午节⼿抄报内容⽂字古诗 农历五⽉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端午,端午节有很多的古诗句适合写在⼿抄报上⾯。
以下是由店铺⼩编为⼤家精⼼整理的“2022端午节⼿抄报内容⽂字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2022端午节⼿抄报内容⽂字古诗【⼀】 1、端午即事 宋·⽂天祥 五⽉五⽇午,赠我⼀枝艾。
故⼈不可见,新知万⾥外。
丹⼼照夙昔,鬓发⽇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2、南歌⼦·游赏 宋·苏轼 ⼭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都上⼗三楼。
不羡⽵西歌吹、古扬州。
菰⿉连昌歜,琼彝倒⽟⾈。
谁家⽔调唱歌头。
声绕碧⼭飞去、晚云留。
3、⼩重⼭·端午 元·舒頔 碧艾⾹蒲处处忙。
谁家⼉共⼥,庆端阳。
细缠五⾊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解,树转午阴凉。
4、南乡⼦·端午 宋·李之仪 ⼩⾬湿黄昏。
重午佳⾠独掩门。
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
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
好事⽆⼈载⼀樽。
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
恰似当时枕上闻。
2022端午节⼿抄报内容⽂字古诗【⼆】 1、端午⽇礼部宿斋有⾐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唐·权德舆 良⾠当五⽇,偕⽼祝千年。
彩缕同⼼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笺。
更想传觞处,孙孩遍⽬前。
2、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唐·卢肇 ⽯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3、端午三⾸ 宋·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居⼠,试向艾⼈成祝呵。
忠⾔不⽤竟沉死,留得⽂章星⽃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4、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文字短句端午节手抄报资料文字短句——诗句1. 菖蒲秀端午,黄花作重阳。
——朱翌《重午菊有花遂与菖蒲同采》2. 楝花角黍五色缕,一吊湘累作端午。
——朱翌《端午观竞渡曲江》3. 尘世不知几端午,人生大抵一虚舟。
——丘葵《和所盘端午韵》4.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文秀《端午》5. 今朝端午新梳掠。
锦丝围腕花柔弱。
——周紫芝《一斛珠·薰风池阁》6. 端午人间拟醉眠,旅情茅店独萧然。
——阳枋《端午自乐温往垫江道中作》7. 家家妆点垂门艾,儿童报道端午来。
——周申《寿友人》8. 綵绳累累作端午,石青蜥蜴泥金虎。
——李梦阳《端午曲二首·其二》9. 端午又逢新节序,秣陵犹是旧山河。
——边贡《午日渡江》10. 窗户风薰端午,楼台月满中秋。
——李处全《西江月·窗户风薰端午》11. 时催节候临端午,地尽江山到醴泉。
——刘大夏《端午日感怀》12. 角黍唤回端午梦,还从艾盏得松花。
——陈献章《端阳后一日里人送角黍酒至》13. 来此逢端午,山间薇蕨肥。
——陈元通《五日登五华岩》14. 五月端午令节,艾人苦痛不彻。
——释了惠《偈颂七十一首·五月端午令节》15. 五月五日端午节,好事当阳难掩塞。
——释昙华《偈颂六十首·五月五日端午节》16. 五月五日端午节,天童为汝开真诀。
——释昙华《偈颂六十首·五月五日端午节》17. 今朝五月端午节,千妖百怪尽消灭。
——释祖先《偈颂四十二首·今朝五月端午节》18. 一年一度为端午,此去应须亿万年。
——许应龙《贵妃阁端午帖子·丹篆钗符彩缕鲜》19. 去年别家值端午,千山万山正风雨。
——尹廷高《丙午端阳抵郡》20. 红芍花开端午时,江南游客苦相疑。
——马祖常《五月芍药》21. 芍药阑前春信迟,燕京端午石榴时。
——王士熙《上京次李学士韵五首·其四》22. 晚晴惭愧逢端午,醉卧黄昏自不知。
端午节⼿抄报⽂字内容⼤全端午⽂化在世界上影响⼴泛,世界上⼀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些端午节⼿抄报⽂字内容⼤全,我们⼀起来看看吧!端午节⼿抄报⽂字内容:端午节的古诗1、《端午》唐·⽂秀节分端午⾃谁⾔,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冤。
2、《和端午》宋·张⽾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去讵能还。
国亡⾝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3、《已⾣端午》明·贝琼风⾬端阳⽣晦冥,汨罗⽆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酒渊明亦独醒。
4、《午⽇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独写菖蒲⽵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楫何劳吊屈来。
端午节⼿抄报⽂字内容:端午节朗诵的诗歌安静的时候,听到了风。
听它与涪江相遇,⽔波兴起,屈夫⼦的⽓节荡漾、涛涤。
龙在⽔底悠闲迂回,⼀叶渔家⼩船,与它低声呢喃。
安静的时候,看到了⾹。
看她在栀⼦洁⽩的裙裾上轻舞,弥漫弥散,轻蹭到我的⾐⾓。
茉莉撒欢,摇曳着洒下点点回⾹,我弯下腰,捧起⼀张英俊的脸。
安静的时候,感受到你。
你和风⼀起,你在花的⾹氛⾥,你微笑,江⾯⽔波映出爱的纹路。
你低语,整个城市都在情话⾥。
空⽓像雪糕融化,我张嘴微抿,不⼩⼼融你到肺腑。
端午节⼿抄报⽂字内容:端午安康祝福语1、愿您品尝美好⼈⽣的每⼀天,提前祝您端午节快乐。
2、悠悠艾草⾹,绵绵情意长;丝丝问候您,甜甜粽⼦尝;美梦在悠扬,⾝边有安康;龙⾈驶江⾥,艾草挂门上;祝福我送上,端午节快乐!3、端午节来了,送您⼀个“快乐粽”,赶⾛烦忧时刻乐;送您⼀个“健康粽”,吓跑伤病平安伴;送您⼀个“财富粽”,财源滚滚进您袋;送您⼀个“幸福粽”,家庭和睦⽣活甜。
祝端午节快乐!4、落⽇余辉,映着彩霞,迎着微风,向着天际,丝丝柔柔的微风,传去了节⽇的祝辞,飘向远⽅的您,愿您拥有这美好的⼀切,端午节快乐。
5、端午节幸福守则:以休息放松为中⼼,把健康安全放在⾸位,⼼情舒畅是关键,游⼭玩⽔当调节,逛街购物是消遣,问候祝福是甜点,别忙别闲,端午快乐!6、今年端午,粽⼦美味⽆⽐,快乐数不胜数,幸福⼜上龙⾈,好运洒遍江湖。
端午节的古诗五言绝句两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源于古代的龙舟竞渡和屈原纪念日,被誉为中国的“诗节”。
许多诗人在其作品中表达了对端午节的独特感受和思考,其中不乏优美的五言绝句和两句。
本篇文档将选取几首著名的端午节古诗,分析其内容和意境。
1.《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离去,夏天到来之际的景象。
诗人登高远望,感叹山野和河流的美丽,但也有无尽的离愁和孤独之感。
端午节时,人们祭龙舟、赛龙舟,象征着激烈而充满活力的生命力。
杜甫的这首诗也表达了人们在以节日庆祝的同时,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2.《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别亲友,久守孤城。
夜来听楼上,角声悲伤清。
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古诗。
端午节时,除了龙舟竞渡的欢乐气氛外,也有祭祖和追忆先辈的传统。
白居易的这首诗抒发了对故人的思念和久别重逢时的感慨。
诗中的草木和季节变化也映射了人生的无常和转瞬即逝。
但是,即使时间荏苒,人们对爱情和亲情的感动和眷念仍然很难忘怀。
3.《六月二十日夜》- 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具有诗意和个性的诗人之一。
这首诗颇有些玩世不恭的味道,但也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和哲理。
桃花潭是仙山神水的象征,在端午节时,人们在美丽的山水中共享欢乐。
但“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话却表现出李白对人情世故的态度和对真情的期待。
诗人认为,金钱权势并不是生命的全貌,唯有真挚的友情才能扶助人们渡过难关。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端午节是一个祈愿丰收的节日,人们赛龙舟,祈求风调雨顺。
而苏轼的这首词却表现了诗人对时空的苦思和境遇的无奈。
明月是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和向往,但也令人感触到生命的短暂和残缺。
端午节古诗10首五言绝句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据说源于纪念屈原大力推动的举国反秦革命,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不屈精神和爱国情怀。
端午节传统的文化活动包括划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等。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分享古人的经典五言绝句,表达对节日的美好祝愿。
下面是10首关于端午节的古诗五言绝句。
1、“端午高风起,扁舟挂帆迎。
雄踞巨人塔,勾搭费尽情。
”---《端午·喜会翁》李清照这首诗表达的是端午节的风光和人们在节日中放松的心情。
这时人们可以乘舟观赏美景,并且可以感受到端午节的美好祝福。
2、“草生旧墟里,人在新安乡。
度日策桥上,春来竹树长。
”---《正月十五夜闻杜鹃》王安石这首诗虽然不是专门写端午节,但作者在写作的时候通过写景抒情,给人们带来了端午节的美好感受。
在诗中,草木葱茏,人们度日在美丽的乡村中,还有竹树长高的美好景象,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3、“六月冠盖满,万家灯火明。
人人不论贵,自足清闲情。
”---《端午夜闻笛》王勃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场面,灯火高挂,美好的气氛让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同时也表达了人们不论贵贱,享受自由自在的清闲,追求美好幸福的精神风貌。
4、“白蛇竹叶香,绿杨披垂影。
况复四人好,相逢便无言。
”---《端午·黄州快哉亭赵半山堂亭侍袜》杨万里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静谧与闲适,白蛇和竹叶芬芳,绿杨和雨水共舞,然后四个好友相聚在一起,毫无言辞,享受这样的美好时光。
5、“夏闲瑶池水,端午香案薰。
蝴蝶棋书后,人传鹤马群。
”---《端午·隔汾水寄廖主簿》黄庭坚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时五月的闲暇和静谧,在瑶池水边,香案薰起,人们在这里玩棋阅读,与鹤马玩耍,度过了一个轻松愉快的端午节。
6、“饮起指南涧,言辞念道藏。
梦来身不改,觉去事长舒。
”---《端午·天津祝英台近作》杨万里这首诗说的是一个人在端午节时饮酒,思考和借酒消愁,同时还阅读经书,回想身世,感觉自己从来没有变过,无论在梦里还是在现实中。
端午节完整古诗词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源远流长,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方式。
作为这个节日的代表,端午节的古诗词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诗词或表达着人们对端午节日的祝福和庆贺,或记录了端午节历史的传说和故事,或抒发了诗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品味一下端午节完整的古诗词。
1.《赤壁怀古》--杜牧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这首《赤壁怀古》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代表作,其中的“三国周郎赤壁”就是指的端午节的传说背景。
据传,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驻扎在赤壁,他联合刘备和诸葛亮,大败曹操,从而确立了吴蜀联盟的基础。
这个历史事件发生在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因此在这首诗中,杜牧运用众多文学手法,以深沉的怀古之情,表达了对这段历史和人物的敬仰和缅怀。
2.《端午》--白居易东风一阵香,草木都离披。
五月良辰節,人人爱着梨。
桑蠶未產絲,七日令人期。
安知重陽负,金谷团圆时。
——这首《端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节日作品,诗中描绘了端午节的场景和氛围,以及人们过节的喜庆心情。
白居易用极为简练的笔调,把端午节的各种元素和传说融入到诗歌中,让人看到了一个生动的节日画面。
同时,诗中几句简单的寓意也表达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3.《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名篇,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端午节,但这首诗却给我们带来了特别深刻的端午节联想。
柳宗元的诗情丰满,写尽了一幅冬日钓鱼人的孤独壮观,那静谧的江雪场景与端午节的追风赛龙、划船比赛等活动相呼应,使得这首诗被广泛地应用在端午节的文艺演出和活动中。
4.《端午节》--陶渊明洛阳城东北,河水东流未绝阴。
关于端午节节日的古诗10首诗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船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相传这个节日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个民间传说:楚国大臣屈原投江自尽,人们为避恶鬼神伤害,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以赛龙舟、吃粽子等活动祭祀屈原,以此纪念他的牺牲。
端午节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久远的历史文脉,因此,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端午节的10首古诗词。
一、杜甫《登高》:挥毫落纸沾云霭,偶泊湘流望岳台。
五月五日人胜夜,风前杏子满楼开。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一首登高赋,在描述端午节的同时,也通过“挥毫落纸沾云霭”的描写抒发了登山好景的阔达感。
“五月五日人胜夜”的句子中,则表达了人们在此时此刻积极向上、追求自由、和谐的情感。
最后,描绘楼台的繁华景象,以及杏子花香的弥散,更是刻画出了端午节的独特风貌。
二、苏轼《惠州端午》:洞庭兮巍巍,汨罗兮澹澹。
困车十旬,水险且阻。
法试樽前狂笑,云鬟粉面多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州庆祝端午节时所撰写的。
诗中生动地描绘了长江上游阻挠越困而北渡之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亲友、同胞、士子的殉忠之情。
最后,舞龙、挑楫、赛龙舟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更是让人感受到端午节的喜庆气氛。
三、李清照《端午》:眼底千年事,败絮其中归。
何当飞黄腾达,乘槎凤凰飞。
此诗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佳作,《端午》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自己生活和人事的感怀,表达了她对于辛酸过往的怀念之情。
最后一句话“何当飞黄腾达,乘槎凤凰飞”则传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向往和期盼。
四、辛弃疾《贺新郎·龙舟竞渡》:几人竞渡西湖水,或侧身扬浪拍船去。
越舞越欢江上月,不辞长作岸边人。
这首词是南宋大文豪辛弃疾所作的,词中描绘了人们欢聚一堂,赛龙舟的欢乐景象。
尤其是词中“不辞长作岸边人”,更是将端午节这个传统佳节与人们自由自在、欢快活泼的特点联系在了一起。
五、陈毅《鄱阳湖·端午》:一艘龙舟一翻涌,健儿如虎欲飞腾。
简短端午节的古诗10首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节日,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古代的端午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端午节的诗歌,以下将介绍10首简短端午节的古诗。
1、《端午节》——李白明日是,端阳节,万物生,独此钟。
燃艾叶,盈杯酒,一杯香,慰中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表达了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热爱生命、快乐生活的心情。
2、《端午日思北斗表》——苏轼东篱菊已三更,南园梨德初四。
自笑堂前蜀锦尽,还似一时秦树时。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开始的两句表述了诗人头晚上猜拳输了,已经很晚环境依旧喜乐、美好,因为这是端午节这个节日的原因。
接下来描绘了青梅竹马、美好羡煞衆人的自己和对方,暗示诗人已经开启了对端午节的美好回想。
3、《赏荷》——杨万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北方风雨,悲欢离照,西南月明,钱塘湾浪漫。
此时欢谑犬马,伏枕听曲,美酒一杯,人生几何?流浪之后,已是四十馀年。
近来雨骤风狂,运去萧骚唐突。
猛然回首,已是百年身。
哀我身老,又遇端阳,古人画爲家山,尽碎涡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心声,普及了端午节的文化信息,表明了诗人浓郁的品位和感情。
4、《赛龙》——白居易五龙山下马端履,百花东邻小札阁。
长据楼前青竹苑,众人长啸碧江曲。
这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所作,讲述了人们在端午节比赛的场面,比赛的目的是为了赢得龙舟竞赛的胜利。
这首诗简短有力,富有气势。
5、《端午》——贾仲明苞浪东风簇簇衣,爱倚西楹乱后稀。
明朝西楼应自在,不想东来临长夜,独弄离琴弔念归。
这首诗描写的是端午节期间的情景。
诗人看到自家妻子被花草围绕着,因为在此适才摘下草花又随意抛弃使人可惜,坐在西楼上意犹未尽,望东方远方,期盼玩弄离别的琴声能抚平思乡之情。
6、《百迴龙競渡》——贾岛乘春草过神仙桥,追云涨浪百迴潮。
白帝城边龙競渡,沿江曲上瑞气飘。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古诗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下面是关于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
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
处都端阳。
”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总
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
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
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
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
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
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
粽、咸蛋
粽等等。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
极为盛行。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
远走”。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
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
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
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雄
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
治皮肤病。
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
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未到喝酒年龄
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
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
豸不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