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安全生产-八大危险作业规范
- 格式:pptx
- 大小:10.84 MB
- 文档页数:50
『安全生产』八大危险作业操作规程临时用电操作规程1、电气设备的设置、安装、防护、使用、维修必须符合《施工临时用电规范》(JGJ46-2012)。
2、电工作业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准上岗独立操作。
非电工严禁进行电气作业。
3、电工作业时,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酒后不准操作。
4、所有绝缘、检测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他用,并应定期检查、校验。
5、线路不得拴在金属脚手架、龙门架上,严禁乱拉、乱拖;各类移动电源及外部自备电源不可接入电网。
灯具需要安装在金属脚手架、龙门架上时,线路和灯具必须用绝缘物与其隔离开,且距离工作面高度在3m 以上。
6、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应有良好的防雨性能或有可靠的防雨设施。
配电箱必须牢固、完整、严密。
使用中的配电箱内禁止放置杂物。
7、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
保护零线必须通过零线端子板连接。
8、安装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上的配电箱为固定式配电箱,其箱底距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3m,小于1.5m。
移动式配电箱不得置于地面上随意拖拉,应固定在支架上,其箱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0.6m,小于1.5m。
9、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制,严禁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
10、逐级漏电保护。
施工现场的漏电保护开关在总配电箱、分配电箱上安装的漏电保护开关的漏电动作电流应为50—100mA ,保护该线路;开关箱安装漏电保护开关的漏电动作电流应为30mA 以下。
11、在开关上接引、拆除临时用电线路时,其上级开关应断电上锁并加挂安全警示标牌。
12、临时用电线路及设备应有良好的绝缘,所有的临时用电线路应采用耐压等级不低于500V 的绝缘导线。
13、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应使用相应防爆等级的电源及电器元件,并采取相应的防爆安全措施。
14、临时用电架空线路应采用绝缘铜芯线,并应架设在专用电杆或支架上。
15、对于埋地敷设的电缆线路应设有走向标志及安全标志。
『安全生产』八大危险作业操作规程临时用电操作规程1、电气设备的设置、安装、防护、使用、维修必须符合《施工临时用电规范》(JGJ46-2012)。
2、电工作业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准上岗独立操作。
非电工严禁进行电气作业。
3、电工作业时,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酒后不准操作。
4、所有绝缘、检测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他用,并应定期检查、校验。
5、线路不得拴在金属脚手架、龙门架上,严禁乱拉、乱拖;各类移动电源及外部自备电源不可接入电网。
灯具需要安装在金属脚手架、龙门架上时,线路和灯具必须用绝缘物与其隔离开,且距离工作面高度在3m 以上。
6、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应有良好的防雨性能或有可靠的防雨设施。
配电箱必须牢固、完整、严密。
使用中的配电箱内禁止放置杂物。
7、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
保护零线必须通过零线端子板连接。
8、安装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上的配电箱为固定式配电箱,其箱底距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3m,小于1.5m。
移动式配电箱不得置于地面上随意拖拉,应固定在支架上,其箱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0.6m,小于1.5m。
9、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制,严禁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
10、逐级漏电保护。
施工现场的漏电保护开关在总配电箱、分配电箱上安装的漏电保护开关的漏电动作电流应为50—100mA ,保护该线路;开关箱安装漏电保护开关的漏电动作电流应为30mA 以下。
11、在开关上接引、拆除临时用电线路时,其上级开关应断电上锁并加挂安全警示标牌。
12、临时用电线路及设备应有良好的绝缘,所有的临时用电线路应采用耐压等级不低于500V 的绝缘导线。
13、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应使用相应防爆等级的电源及电器元件,并采取相应的防爆安全措施。
14、临时用电架空线路应采用绝缘铜芯线,并应架设在专用电杆或支架上。
15、对于埋地敷设的电缆线路应设有走向标志及安全标志。
八大危险化工操作规程1. 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工艺流程、化工设备及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接受安全培训,了解应急措施和事故隐患。
•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使用安全设备和工具,不得私自调整或拆卸。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安全检查,确保身体健康和工作状态良好。
2. 厂区的安全防护•厂区必须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标示出危险区域和危险品的存放位置。
•厂区必须设置安全出口和避难通道,并保持畅通。
•厂区内的路面必须保持平整,避免滑倒和摔伤事故。
•厂区必须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检查设备、管道和阀门的密封性。
•厂区必须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报警任何异常情况。
3. 环境保护措施•设备的存放和操作必须符合环保要求,避免污染土壤和水源。
•废气、废水和废液的处理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
•建立有效的固体废物分类和处理制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废弃物的储存和运输管理,避免泄漏和风险扩散。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4. 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关操作证书,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仪器设备必须经过定期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仪器设备必须安装在平稳的台座上,避免因不稳定而引起意外。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避免误操作引发危险。
•操作人员必须检查仪器设备的电源和线路是否正常,避免触电风险。
5. 防火安全措施•厂区内必须设立明确的禁止吸烟标志,严禁在禁烟区域吸烟。
•确保厂区内的消防器材齐全、状态良好,随时可用。
•制定火灾应急预案,进行消防演练,加强消防安全意识。
•厂区内的易燃物品必须储存在专门的库房内,并按规定进行分类管理。
•厂区内的电源线和电气设备必须定期检查,防止电火灾的发生。
6. 危险品的储存和运输•危险品必须储存在专门的仓库内,按照类别和性质进行分类,并做好标记和警示。
•危险品的储存区域必须保持通风良好,防止发生积气和爆炸。
特殊作业安全规范(八大危险作业)课程简介:特殊作业安全规范是对生产企业在设备设施检、维修过程中涉及的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盲板抽堵、高处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动土作业、断路作业等八项特殊作业的总称。
它虽然以《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为制定依据,但其内容适用于所有企业和行业的安全管理。
本课程通过案例警示、事故分析等方式,重点对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的安全操作要领、特殊作业审批流程等内容进行深入浅出地详细解读,旨在提升参培人员对特殊作业的规范管理水平。
通过对企业风险管理隐患排查专题培训,进一步解读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要求、现场隐患排查治理要点、安全生产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通过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本次培训,可以进一步加强企业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对深入开展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对减少和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课程大纲:第零章:课程简介——前言——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案例第一章:动火作业第一节:动火计划的制定和批准——动火作业名词解释——动火作业相关程序——动火作业安全职责——工业动火安全管理标准——工业动火安全管理原则——工业动火等级划分——动火计划的制定和批准——审批程序及权限——工业动火机具安全管理要求——动火作业隔离要求——动火作业气体测试要求——受限空间动火作业要求——高处动火作业要求——动火作业要求——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第二节:动火作业安全职责——设备及人员的要求和检查——电焊机要求——氧气瓶使用方法——乙炔瓶使用方法第三节:现场标准化管理——隔离管理——应急管理第四节:动火作业和工具离场——动火作业和工具离场第二章:受限空间作业第一节:背景案例介绍——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第二节:相关情况介绍——什么是有限空间?——常见的有限空间有哪些?——工贸企业的有限空间有哪些?——有限空间有哪些危害?——典型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职责第三节:有限空间管理——企业应该怎么做?——制度管理——作业管理——审批与检查——施救程序——培训管理第三章:盲板抽堵作业第一节:盲板抽堵作业的定义——盲板抽堵作业的定义第二节:盲板的选用要求——选材合适——精准计算——便于操作——盲板垫片要求第三节: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要求——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要求——按要求标明盲板位置——盲板抽堵作业应特别注意的问题第四节:《盲板抽堵安全作业证》内容及管理要求——《盲板抽堵安全作业证》的内容包括——《盲板抽堵安全作业证》管理要求第五节:各岗位职责要求——生产车间负责人——监护人——作业单位负责人——作业人——审批人第六节:盲板抽堵作业存在的安全风险及风险管控——盲板本身给系统带来的影响——盲板拆装作业的危害因素——盲板抽堵作业的风险管控第四章:高处作业第一节:课程导入——问题思考第二节:高处作业的概念。
八大危险作业有哪些?
首先,八大危险作业是专指化工企业的!
2013年9月18日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64号令,公布了2013年7月15日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的《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规定中第八条指出:严禁未经审批进行动火、进入受限空间、高处、吊装、临时用电、动土、检维修、盲板抽堵等作业。
八大危险作业由此而来!
1、动火作业: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置以外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
2、受限空间作业:一切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叫受限空间(作业的空间有限),在受限空间的作业称为受限空间作业。
3、吊装作业:利用各种机具将重物吊起,并使重物发生位置和空间变化的作业过程。
4、盲板抽堵作业:在设备抢修或检修过程中,设备、管道内存有物料及一定温度、压力情况时的盲板抽堵,或设备、管道内物料经吹扫、置换、清洗后的盲板抽堵。
5、动土作业:挖土、打桩、钻探、坑探、地锚入土深度0.5m 以上;使用推土机、压路机等施工机械进行填土或平整场地等可能对地下隐蔽设施产生影响的作业。
6、断路作业:在企业生产区域内的交通道路上进行施工及吊装吊运物体等影响正常交通的作业。
7、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高处作业。
8、设备检维修作业。
八大风险作业八大风险作业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石油化工等行业中,存在着八种常见的危险情况,称为“八大风险作业”。
这些危险情况可能会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等不良影响。
因此,在进行相关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高处作业:高处作业是指在高空或悬崖峭壁等危险场所进行的施工和维护保养等活动。
高处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坠落、滑倒、被物体击中等危险。
为了确保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备。
二、电气作业:电气作业是指在电力系统中进行的维护和检修活动。
由于电气设备具有较高的电压和电流,因此容易引发触电事故。
为了避免这种事故的发生,必须对电气设备进行绝缘和接地处理,并配备相应的防护设备。
三、机械设备作业:机械设备作业是指在机械设备上进行的维护、保养和操作等活动。
机械设备具有高速旋转、高温、高压等危险特性,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为了确保机械设备作业的安全性,必须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四、化学品作业:化学品作业是指在化学工厂中进行的生产和加工活动。
由于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特性,容易造成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
为了确保化学品作业的安全性,必须对化学品进行分类存储,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五、挖掘作业:挖掘作业是指在土方工程中进行的开挖和填方等活动。
由于挖掘过程中会涉及到土方坍塌、地下管线被损坏等风险,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设置支撑结构、检查地下管线等。
六、焊接和切割作业:焊接和切割作业是指在金属加工中进行的热加工活动。
由于焊接和切割过程中会产生高温、火花等危险因素,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为了确保焊接和切割作业的安全性,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配备相应的消防设备。
七、危险品运输作业:危险品运输作业是指在道路、铁路、水路等交通运输中进行的危险品运输活动。
由于危险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
化学品生产单位吊装作业安全规范(AQ3021-2008)前言本标准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和第9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是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对吊装作业的安全要求制定的。
本标准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TC288/SC3)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春玲、王晓兵、樊晶光、张金晓、梅建、稽建军、周玮、张军玺、张润泉。
本标准是首次发布。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化学品生产单位吊装作业分级、作业安全管理基本要求、作业前的安全检查、作业中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应遵守的规定、作业完毕作业人员应做的工作和《吊装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品生产单位的检维修吊装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11 安全帽GB 5082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 6067 重机械安全规程(GB/T 6067-1985 NF E52-122:1975,NEQ)GB 16179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吊装作业lift在检维修过程中利用各种吊装机具将设备、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发生位置变化的作业过程。
3.2 吊装机具crane lift系指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装卸机、缆索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履带起重机、铁路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升降机、电葫芦及简易起重设备和辅助用具。
4 吊装作业的分级吊装作业按吊装重物的质量分为三级:a)一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大于100t;b)二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大于等于40t至小于等于100t;c)三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小于40t。
八大危险作业安全操作规程01 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上岗前必须劳保穿戴整齐,不得酒后上岗,严格执行班组安全管理制度。
2、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证》),进入受限空间、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时,还必须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和《高处作业票》等并执行其相关规定。
3、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气焊、手持电动工具等动火工器具本质安全程度,保证安全可靠。
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4、动火作业前,操作者必须对现场进行安全确认,明确高温熔渣、火星等火种散落或者喷溅的区域,10米内严禁存在易燃物品。
5、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护,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隔离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6、高处动火作业前,操作者必须辨识火种可能或潜在落下区域,确认作业周围作业环境,严禁存放易燃可燃物品,避免火灾事故发生,必须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或彻底清理易燃可燃物品。
7、在油管、油罐、喷吹罐等容器生产设备上动火作业,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8、在易燃易爆场所的动火作业,地面如有可燃物、可燃气体等,应检查检测确认,距用火点15 m以内的,应采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对于用火点周围有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空间隔离措施。
9、维修煤气管线的动火作业,应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煤气管道应使系统保持正压,严禁负压动火作业。
10、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氧含量不得超过15%。
11、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无防雨措施的雨天,禁止露天动火作业。
12、动火作业完毕,动火人和监护人以及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应清理现场,监护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02 抽堵盲板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上岗前必须劳保穿戴整齐,不得酒后上岗,严格执行班组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