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防护穿脱考核评分表
- 格式:docx
- 大小:8.66 KB
- 文档页数:3
防护服穿脱(二级防护)考核标准穿脱防护服技术(二级防护)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科室:______ 姓名:______ 考核人员:______ 考核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项目仪表操作前准备总分技术操作要求标分评分标准扣分头发整洁,穿短袖分体服、穿长袖对门分体服、布鞋 10头发不合要求扣5分 10操作过程穿戴防护用品 301.备齐用物,用物放置合理、有序,依次检查所有防护用品 2 未检查扣2分 82.医用防护口罩、乳胶手套(2副)、医用外科口罩、帽子(2个)、防护服(连体)、防护眼罩或面屏、一次性隔离衣、鞋套 8 物品缺一项扣1分清洁区穿戴防护用品。
1.洗手2.检查所有防护用品是否在效期内及有无破损3.口述:换布鞋、更衣(换鞋、穿短袖分体服、穿长袖对门分体服、) 2 不符合标准每项扣2分4.戴医用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两手拉着口罩松紧带拉过头顶,先下方颈后,再上方头中部;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双手按压口罩前部,正压密闭性试验,口罩内出现正压表明不漏气,如果漏气调整口罩位置或收紧带子;负压密闭性试验,口罩内出现负压,表明不漏气,如果漏气调整口罩位置或收紧带子。
25.戴帽子,头发无外露6.戴第一层乳胶手套7.穿防护服(穿防护服、拉上帽子,最后拉上拉锁。
)8.戴第二层帽子9.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双手指尖放于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塑造鼻夹;调整系带松紧度使其贴合面部 210.戴防护眼罩或面屏:佩戴前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抓住眼罩或面屏的头围戴上,调节舒适度11.戴第二层手套:戴好手套将翻边压住袖口12.穿一次性隔离衣:口述:加穿一次性隔离衣仅限于用于隔离病房确诊病人或高度疑似病人,留观病人和发热门诊工作人员不用加穿。
防护工具穿脱考核评分表(2023完整版)考核标准
考核评分解释
- 优秀:所有防护工具的穿戴和脱下方法都正确无误
- 良好:大部分防护工具的穿戴和脱下方法正确无误,只有个
别错误
- 合格:部分防护工具的穿戴和脱下方法正确无误,但有一定
数量的错误
- 不合格:多个防护工具的穿戴和脱下方法存在错误
评分综合
考核评分综合根据各项考核的评分综合分数来确定,具体如下:- 优秀:100分
- 良好:80分
- 合格:60分
- 不合格:0分
注意事项
- 参与考核人员必须明确掌握各防护工具的正确穿戴和脱下方法
- 考核时应特别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 考核评分应由专人负责记录和统计
以上是防护工具穿脱考核评分表(2023完整版),用于评估人员对防护工具的正确穿戴和脱下方法的掌握程度。
通过考核评分,可以对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操作规范进行综合评价。
考核评分表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列出了各个防护工具的穿戴和脱下方法,并提供了相应的评分框供考核记录。
在评分综合部分,明确了根据各项考核的评分综合分数来确定最终评分的标准。
考核评分综合根据不同的得分范围进行划分,从优秀到不合格,为不同水平的表现设定了不同的评价。
在进行防护工具穿脱考核时,务必确保参与人员对各项防护工具的正确穿戴和脱下方法有清晰的理解。
同时,为了保证考核的安全性,需要特别注意防护工具的质量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以避免任何意外伤害的发生。
最后,考核评分的记录和统计应由专人负责,以确保评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评分表有助于提高人员对防护工具使用方法的认识和操作规范,进一步提升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防护意识。
防护鞋穿脱考核评分表考核日期:______________
考核人:______________
被考核人:______________
考核项目:
1. 穿戴准备
- 全身人员防护装备齐全
- 防护鞋清洁整齐
- 防护鞋无损坏或磨损
2. 穿戴操作
- 正确穿戴方式(系带、拉链、扣子等)
- 是否第一时间穿戴防护鞋
- 穿戴过程中是否符合操作规范
3. 脱下操作
- 正确脱下方式(松开带子、解开扣子等)
- 脱下时是否稳固站立
- 是否将防护鞋妥善放置
4. 其他
- 是否经常保持防护鞋清洁
- 是否定期检查防护鞋磨损情况
- 是否及时更换损坏的防护鞋
考核评分表:
注意事项:
1. 自评分数范围:0-10分,10分为最高分,0分为最低分。
2. 考核人评分为考核人根据实际操作情况给出,与自评分数相比较。
3. 备注一栏可用于记录考核过程中的特殊情况或改进意见。
4. 总分为自评分数与考核人评分的综合评定结果。
通过该考核评分表,可以全面了解防护鞋穿脱操作的规范性和人员的操作水平。
及时评估并改善不合格者的操作习惯,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穿脱防护口罩操作评分表评分指标评分标准- 评分范围:0 - 60分- 评分结果:- 55 - 60分:操作者技术娴熟,穿戴脱除口罩正确无误。
- 45 - 54分:操作者基本掌握穿戴脱除口罩的技巧,但在细节上有些不够规范。
- 35 - 44分:操作者对穿戴脱除口罩的方法理解不够清晰,需要再次进行培训和指导。
- 25 - 34分:操作者对穿戴脱除口罩的方法理解错误,需要加强培训和指导。
- 0 - 24分:操作者对穿戴脱除口罩的方法未知,在使用防护口罩之前,需要进行系统培训。
评分解释- 穿戴方法:评价操作人员是否了解正确的口罩佩戴顺序,如清洁双手、佩戴口罩、调整口罩上层和下层边缘等。
穿戴方法:评价操作人员是否了解正确的口罩佩戴顺序,如清洁双手、佩戴口罩、调整口罩上层和下层边缘等。
- 空气漏洞:评价操作人员是否能通过呼吸来判断是否存在空气泄漏,以及能否适当地调整口罩以避免漏气。
空气漏洞:评价操作人员是否能通过呼吸来判断是否存在空气泄漏,以及能否适当地调整口罩以避免漏气。
- 佩戴紧密度:评价操作人员佩戴口罩时是否能将口罩与脸部贴合,并确认是否存在空隙漏气的情况。
佩戴紧密度:评价操作人员佩戴口罩时是否能将口罩与脸部贴合,并确认是否存在空隙漏气的情况。
- 去除方式:评价操作人员是否理解正常脱掉口罩的步骤,并能够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操作。
去除方式:评价操作人员是否理解正常脱掉口罩的步骤,并能够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操作。
- 触摸感染:评价操作人员在脱掉口罩的过程中是否避免接触到口罩的外表面,并在摘除后避免接触手部表面。
触摸感染:评价操作人员在脱掉口罩的过程中是否避免接触到口罩的外表面,并在摘除后避免接触手部表面。
- 手部卫生:评价操作人员在操作完成后是否正确进行洗手或采用其他合理的手部卫生方式,避免交叉感染。
手部卫生:评价操作人员在操作完成后是否正确进行洗手或采用其他合理的手部卫生方式,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