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战后技术革命的背景
- 格式:ppt
- 大小:343.50 KB
- 文档页数:20
人类三次科技革命的简况:一、第一次:始于18世纪中叶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以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为背景,以纺织机械的变革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从而实现了工业生产从手工工具到机械的转变。
二、第二次:第二次技术革命兴起于19世纪中叶以后。
此次革命以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使用为主导,以化工技术、钢铁技术、内燃机技术及其他技术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最终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和“化学化时代”三、第三次:第三次技术革命于20世纪40年代发端于美国,60年代接踵波及到西欧、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70年代逐渐向许多发展中国家扩展,80年代遍及全球并向纵深发展,至今仍方兴未艾。
1、从内容看,40—70年代初是战后技术革命的第一阶段,其间核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空间通讯技术得到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
(1)核技术核技术的开发和和平利用直接导致一场新的能源革命,从而揭开了战后技术革命的序幕(2)电子计算机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大突破,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由此大大提高。
因此,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也就成了战后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3)空间技术空间技术是研究人类进入和利用太空的技术。
战后,美苏两国出于冷战的需要,竞相研制威力巨大的火箭,旨在为核武器提供新的运载工具。
而火箭技术的发展是空间技术取得突破的关键。
2、第三次技术革命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人们常说的新技术革命阶段。
(1)这一阶段以微电子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为标志、以广义信息技术为中心,引起了当代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形成新兴技术群。
(2)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及海洋技术等许多领域均获得突破性进展。
A.1).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作为高新技术的先导,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和处理的技术。
它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总称。
2).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效地拓展了人类的信息功能,特别是智力功能,带来了通信、计算机和自动控制领域的革命(因三者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皆为C,故又称“三C”革命),有利于实现企业、办公室、家庭的自动化。
技术革命的重要性技术一直以来都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除了基础的科学研究以外,技术革命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大动力之一。
正是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才能够享受到现代生活带来的便利和舒适。
技术革命的背景技术革命是新科技的不断出现和发展,产业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革和升级。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技术革命,分别是机械、电气与信息技术革命。
在机械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发明让人类能够将机器带到了生产现场,推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电气革命则是以发电机的发明为基础,让电力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这一革命促进了人们对于能源使用的全新思考方式。
而在信息技术革命中,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传统的信息交流,使人们在思想上也得到了巨大的自由度和创意空间。
技术革命对于社会的影响技术革命的出现,对于整个产业和社会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首先,技术革命会不断催生新的产业,同时也会令许多传统产业被取代或淘汰。
举例来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传统的纸质出版行业正在逐渐被互联网所取代。
此外,随着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许多需要大量人力参与的工作也逐步被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所代替。
同时,技术革命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和挑战。
例如,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导致大量失业,而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也为网络犯罪提供了新的渠道。
因此,技术革命虽然为我们创造了许多新的价值和机遇,但同样也需要我们不断认识并适应其带来的挑战。
技术革命对于个人的影响与社会、产业层面的影响不同,技术革命的最基本和直接的影响则是对于个人的改变。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互联网的普及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交流,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让各种任务可以更加快速、准确的完成。
同时,技术革命也打破了许多传统的认知框架和思考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人们可以看到更多不同的观点和思想,拓宽了我们的思维空间。
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令我们不再局限于人力的限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尝试创造和创新。
题目: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时间、兴起原因、背景、内容以及影响。
杨霄15级国际商务专业一、第一次科技革命概念:第一次科技革命,又称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发起于英国的一次技术发展史上的巨大革命,它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以蒸汽机作为动力被广泛使用为标志,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同时也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并壮大起来。
二、时间(1)科技革命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2)处于同时期英国及其他主要国家所处阶段:①英国:对外已占有大量殖民地,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扩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及廉价的原材料产地,对内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仍然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要。
②其他主要国家:法国:843年——1792.9法国仍处于君主专制时期(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此后战争不断)美国:1775年——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战后国内经济发展迅速、国土面积快速扩张。
德国:仍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有数十个邦国和自由市,各地发展极不平衡。
中国:处于清朝乾隆时期。
(1735年乾隆即位,于18世纪末“康乾盛世”进入尾声)三、背景简介(1)欧洲发展历史大背景1298年后,《马可·波罗游记》成书并开始在欧洲广泛流传,激起欧洲人对东方文明与财富的倾慕与贪婪,最终引发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船队出发,并于1522年返回。
1533年西班牙灭亡新大陆的印加帝国,中国成为世界仅存的古文明。
1558年,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即位,为扩展海上势力积极鼓励海盗活动。
1588年,英国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
1713年英西战争结束,英国取得海上霸权,大航海时代进入尾声。
1756年——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英国取得最终胜利,确立了全球海上霸主地位,“日不落帝国”建立。
(2)世界其他地区各国所处朝代或发展阶段①法国:法国大革命18世纪资本主义在法国部分地区已相当发达,出现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个别企业雇佣数千名工人并拥有先进设备。
(一)、三次科技革命概况(二)、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改革开放前:两弹一星改革开放后:杂交水稻、神舟系列、嫦娥1号、嫦娥2号等这些说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紧跟科技发展的浪潮(三)、对科技的基本认识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推动力;3、科技革命改变社会生活;4、科技,让生活更美好;5、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用之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6、启示:当代世界,谁能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就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实现经济的飞跃发展。
如19世纪末美、德后来居上。
测试题:1、加强各地联系,全球化进程开始起步,“历史也就越是成了世界历史”的事件是A 、手工工场的兴起B 、新航路的开辟C 、工业革命的开展 2、“瓦特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这发明是指 A 、蒸汽机 B 、飞机 C 、电灯 3、历史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三废”污染严重开始于A 、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B 、17世纪英国资产革命C 、19世纪工业革命 4、下列中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是A 、王进喜B 、焦裕禄C 、邓稼先 5、家乐福、沃尔玛在武汉扩展市场,海尔广告竖立在东京街头,表明A 、世界格局多极化B 、世界经济全球化C 、世界文明多元化 6、网上购物、电子贺卡这些全新生活方式改变我们传统生活模式,这表明我们在 享受A 、 蒸汽时代的便利B 、电气时代的便利C 、信息时代的便利 7、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导致哪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A 、手工工场B 、工厂C 、跨国公司 8、19世纪英镑一统天下的保障是物美价廉的商品,物美价廉背后的原因是 A 、殖民掠夺 B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C 、竞争激烈 9、20世纪美元“独领风骚”的主要原因是A 、超级大国B 、利用新的科技成果C 、罗斯福新政 10、小王准备做一个历史与社会的专题探究,以下是他收集到的部分资料,据此你判断其专题探究的标题可能是A.文艺复兴点亮人性之光B.科技革命改变社会生活C.人权斗争导致中国巨变蒸汽机车 武广客运专列 上海世博会会徽 伦敦世博会水晶宫。
第20课第一次技术革命教案
目标
本课旨在介绍第一次技术革命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并帮助学生理解其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 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定义和特点
- 第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教学内容
1. 第一次技术革命的背景和原因
- 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时代背景:工业化、科学发展、全球贸易- 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原因:科学和技术的突破、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兴起
2. 第一次技术革命的重要发明和创新
-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 工厂制造体系的建立
- 运输和通讯技术的革新
3. 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影响
- 社会影响:城市化、劳动条件改善、社会阶级的重新分化
- 经济影响:工业化、商品生产和贸易的扩大
- 文化影响:新兴艺术和文学的兴起、教育的普及
教学方法
- 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让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第一次技术革命的重要性和影响
- 演示实验室,展示一些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的发明和创新
- 观看相关的历史纪录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作业
请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第一次技术革命的重要性和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参考资料
- Smith, John. "The First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Journal of Technological History. 2010.
- Brown, Mary. "The Impact of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on Society." Economic Studies. 2015.
- 《第一次技术革命简史》。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中国...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再积极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但多以失败告终,其原因何在?科技革命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的对比1、开始时间及条件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 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积累和对殖民的肆意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二战后,资本主义推行福利制度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局稳定 20世纪初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形成。
(直接推动力是二战及战后各国对高科技迫切的需要--这与前两次有别)2、主要成就和特点主要成就:第一次科技革命棉纺织: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1814年)1、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主体;2、以轻工业为主导;3、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4、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第二次科技革命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1、科学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2、新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1.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