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省八市高三三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98.50 KB
- 文档页数:21
2017年新课标全国III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2017年湖北语文高考试题第一部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 精湛/勘误老趼/妍媸缂丝/勒石陨落/殒身不恤B. 盘踞/拮据联袂/玉玦逋慢/哺育门槛/直栏横槛C. 拔擢/濯足栏楯/逃遁舸舰/沉疴症结/对症下药D. 墙垣/盘桓谂知/熟稔泄露/露馅啁啾/未雨绸缪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如果学生看不到自身发展所具有的创造潜力,而一味盲目模仿“考场满分作文”,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写作能力发展的枷锁。
B.从现在至2018年这段时间内,国际能源机构认为,世界经济将无法避免因石油供应紧缺引发的油价飙升情况的出现。
C.美国联合参谋部主任威廉·格特尼表示,这次袭击是为了削弱和阻止利比亚军队进一步袭击反政府武装以及挑战禁飞区的能力。
D.微信有超过6亿的用户,逐渐商业化已经是其发展趋势,在拥有这么多用户的平台上做电商想必不是一两个人的想法。
3.下列诗句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C.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D.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4.下列各句中,对相关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王勃《滕王阁诗》中,颔联“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营造冷落凄凉的意境,描绘了昔盛今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盛世繁华的向往。
B.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对仗工整,动静结合,借雄浑阔大的景色,反衬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
C.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命运变化的急剧,表达了无罪遭贬的怨愤之情。
D.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中,尾联“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故作超然物外旷达洒脱,曲折含蓄地表达了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茶馆》共三幕,以裕泰茶馆为中心,分别写了清末、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这三个时期的旧中国生活。
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荆州中学孝感高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命题学校:襄阳四中命题人:韩斌许婷婷方笑宇马丽审题人:闫红春审定学校:黄石二中审定人:朱青松陈梅考试时间:2017年3月15日上午9:00~11:30本试题卷共8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魏晋时期文的自觉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为艺术而艺术‛是相对于两汉文艺‚厚人伦,美教化‛的功利艺术而言。
以曹丕为最早标志,它确乎是魏晋新风。
鲁迅又说:‚汉文慢慢壮大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氏父子之功的,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
‛曹丕地位甚高,后来又做了皇帝,极人世之崇荣,应该是实现了人生的最高理想了吧,然而并不。
他依然感到‚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两者并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帝王将相、富贵功名可能很快便是白骨荒丘,真正不朽、能够世代流传的却是精神生产的东西。
‚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曹丕《典论〃论文》)显赫一时的皇帝可以湮没无闻,华丽优美的词章并不依附什么却被人们长久传诵。
可见曹丕所以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这种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联系的。
这样,文学及其形式本身,其价值和地位便大不同于两汉。
湖北省八市2013年高三年级三月调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的答题区域内。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妥帖./请帖.悭.吝/匪我愆.期默契./提纲挈.领B.瓦砾./闪烁.翌.日/苦心孤诣.饶.恕/分外妖娆.C.倜傥./倘.若拊.掌/感人肺腑.贮.藏/自出机杼.D.刹.车/刹.那笙.箫/莘.莘学子蔓.延/顺蔓.摸瓜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剪彩绊脚石罄竹难书苍海一粟B.盅惑和氏璧门可落雀繁文缛节C.梗概跑龙套夙遭闵凶仓皇北顾D.涅槃雨霖铃红襟翠袖计日程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次公务员考试笔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和招聘岗位必须..的专业知识,形式为闭卷,满分为100分。
B.中介机构人士认为,目前的限贷政策可能导致二手房卖房业主可能拿到房款的时间会更晚、更长。
但一些炒房客仍然钻空子冒险购买第三套房,可谓是狡兔三窟....。
C.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一出,便在社会中激起“千层浪”,而莫言自己则认为没想到受到了不虞之誉....。
D.目前我国经济趋稳的基础尚不牢固,一些不确定因素还可能带来新的冲击,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对此必须高度重视,不可等闲视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高考分批次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制造了本科率、一本率这类功利的高考概念,也导致基础教育完全围绕以高考为目标展开教育教学。
B.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精品】湖北八市高三下学期三月联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亲昵.(nì)菁.(jīng)华翘.首以待(qiào)事务繁冗.(rǒng)B.干涸.(hé)痤.(cuò)疮前倨.(jù)后恭愀.然不乐(qiǎo)C.傀.(kuǐ)儡洞穴.(xuè)毁家纾.难(shū)方枘.(ruì)圆凿D.拓.(tà)片殷.(yān)红泾.(jīng)渭分明自惭形秽.(hu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赃款告罄木版画言简意赅B.秉承禅联显像管珊珊可爱C.谩骂贻误金刚钻雍荣华贵D.穹庐服帖衍生品一如继往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腊梅比红梅色雅而秀清,价钱并不比红梅贵多少。
那么,_____有一盆腊梅罢,腊梅在阳光的照耀下______着芬芳,把几枝疏脱的影子漫画在新洒扫的蓝砖地上,如漆墨画。
②词中的越王台、刺桐花、大象等南方风物,使这首词_____着一种南国情调,令人赏心悦目。
词的作者是早期来华的波斯人后裔,汉、波斯文化对他的交互作用,使李珣的词作在西蜀文坛上____。
A.虽然散发充满别具一格 B.就算散发洋溢别开生面C.就算荡漾洋溢别具一格 D.虽然荡漾充满别开生面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会谈中上级领导指出,我市各级党委在落实“两个责任”问题上还存在认识水平上需要进一步提高,落实力度上需要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上需要进一步完善。
B.“杨立光油画艺术展”在湖北美术馆开展,80余幅有“湖北油画奠基人”之称的杨立光生前精品之作展出,展览方表示,这些作品无论是从学术价值还是市场价值,都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C.该公司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共赢的理念,履行努力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职责,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竭诚为建设湖北作贡献。
湖北语文联考试题第Ⅰ卷 (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和位育”伦理观所内在涵具的“时中”“权变原则,无论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人际关系,还是我们个人的立身处世,都不啻是一种极好的价值抉择。
它强调灵活变通,又不失准则,不违背规律,强调因时因地因物的变化,合宜适度地处理问题。
②儒家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随着时间的运行而不断发展变化,因而人的行为也必须适应这发展变化。
合乎这一规律的,则谓之“时中”。
《中庸》云:“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时中”,就是按照事物与时发展的实际情况去把握与之相应的适中之道;“无忌惮”,则是不管事物与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单凭自己主观之愿,无原则地肆意妄行,无所顾忌,如此也必难免陷入“过”与“不及”之错误两端。
故《易·艮彖》云:“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 孔、孟都非常强调“时”的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相适应的时间。
如果离开这一规律,就无法掌握中和之道。
如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孔子主张“使民以时”,孟子也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在时代发展的观念上,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由于时代不同,故其“礼”也必须有所因革损益。
这正如《易》所谓:“变通者,趋时也。
”③“权变”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时中”的思想。
儒家认为,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的同时,还可以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因此需要在“执中”的前提下,做到灵活变通。
儒家把这种应变的灵活性称作为“权”。
孟子说:“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执一,就是一种以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只有“执中用权”才合乎辩证法的观点。
故淳于髡问孟子,当“嫂溺,援之以手”和“男女授受不亲”发生矛盾,将如何处理,孟子毫不犹豫地回答:“嫂溺不援,是豺狼也。
【精品】湖北省八市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猗郁.(yī)浸.渍(jìn)趿.拉(jī)叱咤.风云(zhà)B.曹禺.(yǔ)门槛.(kǎn)飞湍.(tuān)畏葸.不前(xǐ)C.列观.(guàn)顷.刻(qǐng)蕴藉.(jiè)变徵.之声(zǐ)D.气馁.(něi)庇.佑(bì)绯.红(fēi)不落言筌.(quá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喋血修葺殒身不恤犄角之势B.肄业踯躅正襟危坐卷帙浩繁C.惫懒厮打度长絜大青青子矜D.提炼座落门衰祚薄无语凝噎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昨日,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和《新闻直播间》栏目三度聚焦助残犟妈易勤的故事,神州大地到处易勤8年助残扶残、坚守良心的感人事迹。
②春节期间,不少商家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广告:凡在本店购货满500元者,本店将热忱______一份精美的礼品。
③湖北省奖励“衣锦还乡”的新科澳网冠军李娜80万元,引发。
对此,省体育局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对李娜的奖励符合现有政策和奖励标准。
④学术批评需要更多人的积极参与,形成的局面;同时需要强调学术的严肃性,需要民主、平等、理性和包容的学术品格。
A.传颂敬赠质疑百家争鸣 B.传颂惠赠置疑百花齐放C.传诵惠赠质疑百花齐放 D.传诵敬赠置疑百家争鸣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国内近期发生的恶性暴力伤医事件,中科院院士、我国肝脏外科创始人吴孟超呼吁:全社会应共同关心医生的生存处境,通过立法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B.城市发展论坛的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城镇化速度和趋势上,而对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政策的负面影响则明显被忽视。
湖北省八市201X年高三年级三月调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的答题区域内。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妥帖./请帖.悭.吝/匪我愆.期默契./提纲挈.领B.瓦砾./闪烁.翌.日/苦心孤诣.饶.恕/分外妖娆.C.倜傥./倘.若拊.掌/感人肺腑.贮.藏/自出机杼.D.刹.车/刹.那笙.箫/莘.莘学子蔓.延/顺蔓.摸瓜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剪彩绊脚石罄竹难书苍海一粟B.盅惑和氏璧门可落雀繁文缛节C.梗概跑龙套夙遭闵凶仓皇北顾D.涅槃雨霖铃红襟翠袖计日程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次公务员考试笔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和招聘岗位必须..的专业知识,形式为闭卷,满分为100分。
B.中介机构人士认为,目前的限贷政策可能导致二手房卖房业主可能拿到房款的时间会更晚、更长。
但一些炒房客仍然钻空子冒险购买第三套房,可谓是狡兔三窟....。
C.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一出,便在社会中激起“千层浪”,而莫言自己则认为没想到受到了不虞之誉....。
D.目前我国经济趋稳的基础尚不牢固,一些不确定因素还可能带来新的冲击,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对此必须高度重视,不可等闲视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高考分批次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制造了本科率、一本率这类功利的高考概念,也导致基础教育完全围绕以高考为目标展开教育教学。
B.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2017届湖北省武汉市华师大一附中、黄石二中、孝感高中、荆州中学等八校联考高考一模试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书籍插图开始流行以后,一系列的插图术语也随之诞生,如“绘像”、“绣像”、“全像”、“出像”、“补像”、“全图”等。
每一个术语都代表着一种插图方式,这些术语和插图方式的变化,与当时的审美风尚息息相关。
就明刻本插图而言,主要有“全像”(全相)、“出像”(出相)、“绣像”等几种命名方式。
本文着重探究“出像”(出相)这一插图方式。
关于出像(出相),鲁迅先生的界定是:“宋元小说,有的是每页上图下说,却至今还有存留,就是所谓…出相‟。
”《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也是如此,“有的书籍,书页上面是插图,下面是文字,谓之…出相‟”。
戴不凡先生则认为,“舍建版而外,明人刻小说戏曲恒多整页之…出像‟、…全图‟”,即整页的插图谓之“出像”和“全图”。
前两种解释与全像(全相)的概念接近,后一种解释认为“出像”与“全图”的意思相同。
关于“全图”,鲁迅先生的解释是“有画每回故事的,称为…全图‟”,《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旧时线装本通俗小说,卷首有每回主要故事情节图画的,称…全图‟”。
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和《汉语大词典》对于“全图”的解释也与戴不凡先生的观点有分歧,一者指向整页插图方式,一者指向每回故事情节的插图。
“出像”的命名方式多出现在金陵富春堂、世德堂、文林阁和广庆堂所刊刻的曲本中,徽州、建阳和杭州等地刊刻的曲本中也偶有以“出像”命名的。
万历元年(1573),富春堂刊刻了《新刻出像增补搜神记》,这是较早以“出像”命名的明刻本,全书采用单面整幅的插图方式,共126幅插图,每一幅插图分别对应一段内容,并在插图右上角以直列式标题的形式呈现出来,世德堂万历二十年(1593)所刻《新刻出像官版大字西游记》的插图,采用了双面连式横幅大图的版式,崇祯年间刊刻的《峥霄馆评定出像通俗演义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和《新镌出像批评通俗演义鼓掌绝尘》插图则采用单面整幅的版式。
语文联考考试试卷第Ⅰ卷阅读题 (共73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
鸡为什么叫“鸡”?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鸡”条引南唐人徐核的话称:“鸡者稽也,能稽时也。
”鸡守时且鸣叫准时,鸡鸣了天就快亮了,由此,古人送给鸡不少美称: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
鸡能啼晨,古人称之为“司晨”。
鸡这一习性,对农耕时代的古人具有重要意义。
《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女曰鸡鸣……”:妻子说鸡打鸣了,赶紧起来干活吧。
可见,先秦时人们已开始利用鸡鸣来安排作息了。
国君也以“鸡鸣”为时间节点安排作息。
《诗经》中的《鸡鸣》就有贤妃提醒国君早朝:“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周朝还专设“鸡人”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宫廷中负责打更报时的人被称为“鸡人”。
但古人认为母鸡打鸣是不祥之兆,会有“鸡祸”。
在古代,女人干政或主政,常被称作“牝鸡司晨”。
《汉书•五行志》引《易传》的话:“妇人专政,国不静;牝鸡雄鸣,主不荣。
”古人还以鸡鸣励志,现在不少人书房里都喜欢挂“闻鸡起舞”字画。
《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和刘琨“共被同寝”,夜半听到鸡叫声,对刘琨说:“此非恶声也。
”便踢他起来一起舞剑健身。
鸡在古人眼里还能辟邪。
《山海经•中山经》中就多次提及:“用一雄鸡,禳而勿杀”,“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糈”。
古人认为,鸡是一种“阳鸟”,主管日出。
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更清楚:“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
”鸡鸣带来光明,而鬼怪最不敢见光明,自然便怕鸡。
还有一种说法,民间把鸡当辟邪物可能与中华人文始祖虞舜有关。
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尧在位七十年,有国献重明之鸟,双睛在目。
这里的“重明之鸟”就是一种鸡,隐指尧的接班人舜。
重明之鸟“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民间过年时都期盼这种鸟能飞到自家门口,等不到它,“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
2017年3月湖北省七市(州)高三联合考试语文本试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考号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凃黑。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品和人品肖瑞峰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将诗品与人品相联系,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因而总是强调“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文如其人”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一种史实,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实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在一些诗人那里,诗品和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
如果坚持认为“诗品醇者,人品必正”,显然是一种罔顾文学史实的想当然的误判。
提及“诗品”, 熟悉中国文学史的很容易联想到梁代钟嵘和唐代司空图的两部同名著作,所谓“品”,是就区分诗歌的不同风格、境界而言的,可以理解为类别。
今天我们讨论的“诗品”,有别于钟嵘、司空图的指称,指的是诗的品质、品格和品味;与此相应,所谓“人品”指的是人的品行、品性、品德。
人们常常将诗品与人品相提并论。
二者之间确实有密切的联系,但却不能等同,也无法对应。
它们呈现出的是若即若离、错综复杂的双边关系。
主张诗品与人品相统一,是追求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集中反映。
绝密★启用前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让居民望得见ft、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郭城镇,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是“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哲学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2017年3月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合调考语文参考答案选择题(39分1-4、10-12、17-19每小题3分;7题4分,每项2分;14题5分,B项2分、E项3分)1.C(题干要求是人品为诗品的条件,而C项却说成了诗品为人品的条件。
诗品不一定能带动人品提升。
2.D(逻辑有误。
据原文“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法杜绝,但我们仍然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可见,“言非心声”的现象并非只要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就可以解决的。
“只要……就”过于绝对。
)3.D(有了好的人品,就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此推断于文无据。
“诗如其人”,文中说“相当一部分诗人的诗品和人品是割裂的”)4.B(从“保是第一要紧的事情,但我更要扬”这段话可看出她认为“扬比保”更重要。
)5.①樊锦诗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一生致力于敦煌文物保护,让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
②她是一名卓越的敦煌学者,在她的带领下,敦煌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敦煌石窟考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敦煌学又进一境,在国际上弘扬了敦煌学。
(共4分,每点2分。
如答具体措施“引进先进保护理念和技术”“坚持走国际合作之路”“数字敦煌”等可酌情给分)6.陈寅恪曾悲叹的原因一是保护不力,文物流失和损毁严重;二是研究乏力,“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2分,每个要点1分)转悲为喜:①敦煌遗产保护得力。
在“莫高窟人”的带领下,一代代人在敦煌坚守,把文物保护作为自己一生的任务,同时还开辟了“数字敦煌”这样永久的科学保护之路。
②敦煌研究成果喜人。
在“敦煌学在国外”已成为历史。
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学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并在国际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敦煌研究前景广阔。
国际合作使敦煌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培养了一大批青年骨干,为敦煌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分,每个要点1分,意对即可,酌情给分)7.CD(C项“侯三生性懦弱”错,侯三怕老婆是宽仁,不打瞎子是仁厚。
D项“老板是个黑社会的头目”说法绝对,“卖艺瞎子”是老板派人化装的,不是“无辜的”。
湖北省八市高三三月联考试卷(语文)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蹊跷/蹊径纤维/纤尘不染殷红/殷勤稽首/无稽之谈B.伶俜/招聘叱咤/姹紫嫣红标识/卓识翘楚/憔悴不堪C.伺候/伺机数落/数见不鲜慰藉/蕴藉暴雨/一暴十寒D.蓬蒿/竹篙木讷/方枘圆凿信笺/栈道咀嚼/咬文嚼字【答案解析】D(A.qī/xī;xiān;yān/yīn;qǐ/jī;B.p īng/pìn,zhà/chà;zhì/shí;qiáo;C.cì/sì,shǔ/shuò;jiè;bào/pù;D.hāo/gāo,nè/ruì;jiān/zhàn;jué/jiá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融资磕拌欢呼雀跃真知灼见B.文身猫腻动辄得咎侯门似海C.惦量发祥繁文缛节师出无名D.厮杀荒疏恪尽职守不依不挠【答案解析】B(A磕绊,C掂量,D不依不饶)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从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个细部。
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
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的。
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
胡笛今年四十出头,是美院国画专业毕业的,原在省城一大学教授美术,其山水画在省内外也颇有点名气。
据说因为看不惯艺术招生中的潜规则,跟领导闹矛盾,下海在湘潭城开了一家不大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师傅。
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何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
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茶。
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室的,之所以破例,是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出来,甚至要求返工重裱。
2017届高三年级三校联考语文答案1.(3分)B(障碍:阻挡前进的东西,多用作名词;阻碍:阻挡住,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或起阻碍作用的事物,多用作动词。
齐头并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
并驾齐驱: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点石成金: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画龙点睛: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2.(3分)D3.(3分)C(C项写端午,其他三项均写重阳登高。
出处分别为:A.杜牧《九日齐山登高》B.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D.殷尧藩《端午日》)4.(3分)A(从首句来看,主要讲生命的拥挤,因此②句应紧跟其后。
从内在逻辑顺序来看,①③⑤④应在一起。
⑥句具体阐释生命拥挤的形态,所以应放在②句后)5.B(A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多指通过读书、学习来提升自身的修养,与引入自然物质不符;B项“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就是指观赏美丽的雪景;C项“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写出人们纳凉时观赏到的池塘边美丽宁静的景色及舒畅的心情,与热闹非凡的音乐节情景不符;D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则写出了顺流而下,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与智能过闸内容不符)6.(3分)B(免除)7.(3分)D(A项,代词,代这件事/结构助词,不译;B项,连词,表目的/介词,拿,用;C项,连词,表承接,就,那么/副词,表判断,是;D项,均为代词,表第三人称,译为“他的”“他们的”)8.(8分)(1)(4分)研究一些浮夸不实的学说,整理衣服坐到大堂上,问答自如,这样的人就是所说的长老。
(“荒唐”“摄”“自若”各1分,句意1分)(2)(4分)他能讲述史书所不能记载的唐末、五代时的事情,于是就跟他交往,非常熟悉。
惟简是他的同门好友。
(“因是”“游”各1分,“传记所不载者”句式1分,句意1分)9.(4分)因为这些僧人:①投机取巧,逃避劳役;②弄虚作假,不守戒律;③故弄玄虚,欺骗公众;④有名无实,胡乱应付。
2017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II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日,央视综合、少儿等频道播出动画剧《郑义门》,呈现了“江南第一家”通过礼法治家、用豆子民主选举家长等方式,对一个成百上千乃至几千人的共同体进行自治的故事。
郑家几百年间出仕为官者无一人因贪墨罢官,让“廉政”成为郑家故事的一个“卖点”。
细节难免艺术虚构,但郑家在历史上是赫赫有名。
其逐渐修订而成的家规168条,放在今日,有很多对个人自我修行仍有实践价值的指引。
但譬如基本不让女性与娘家人走动,族人不得“私藏”一文钱,收支由大家族统一管理等做法,今人恐已难以接受。
尤为值得分析的,是第一集点出的此片主旨:治国必先齐家。
从百年前的“娜拉出走”到今天的肯定家庭,家与国的关系,绕了一大圈,似乎又走回来了。
《大学》将齐家摆在治国之前,首先是因为对治理国家者必须要有极高的要求,而家庭乃是最原本的个人成长与修行场所。
儒家认为,若治国者不能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必然会心中充满杂念,带来治理困境。
而在家庭中,人首先感受世间最自然的父母养育之情与兄弟手足之爱,有人与人之间基于自然的界限与分寸,自然法奠基于此。
良好的家教,是培养合格治国者的基本环节。
中国主流传统中,在家庭、天地自然中贞定个体价值的思想与工夫,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均有一定差别,可被称为不偏执于极端的小共同体主义。
它强调个体的终极价值,以避免各种人为捏造的集体对个人尊严和权利的侵害,但也将个体从家庭与天地这个根本处,放置在与他人和世界的脉络中,避免原子式个体可能带来的孤独、过度欲望与价值虚无。
这种由内而外自然生长出来的个体价值观,光明中正,是治国者的必备心性素质。
齐家对治国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大家族本身有各种日常事务需要处理。
作为规则的礼法,由外而内地规范族人的行为与思想。
治家的经验才干,是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家事国事天下事,一气贯通,而不是相互背反。
语文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亲昵.(nì) 菁.(jīng)华翘.首以待(qiào)事务繁冗.(rǒng)B.干涸.(hã) 痤.(cuò)疮前倨.(jù)后恭愀.然不乐(qiǎo)C.傀.(kuǐ)儡洞穴.(xuâ) 毁家纾.难(shū) 方枘.(ruì)圆凿D.拓.(tà)片殷.(yān)红泾.(jīng)渭分明自惭形秽.(hu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赃款告罄木版画言简意赅B.秉承禅联显像管珊珊可爱C.谩骂贻误金刚钻雍荣华贵D.穹庐服帖衍生品一如继往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腊梅比红梅色雅而秀清,价钱并不比红梅贵多少。
那么,_____有一盆腊梅罢,腊梅在阳光的照耀下______着芬芳,把几枝疏脱的影子漫画在新洒扫的蓝砖地上,如漆墨画。
②词中的越王台、刺桐花、大象等南方风物,使这首词_____着一种南国情调,令人赏心悦目。
词的作者是早期来华的波斯人后裔,汉、波斯文化对他的交互作用,使李珣的词作在西蜀文坛上____。
A.虽然散发充满别具一格B.就算散发洋溢别开生面C.就算荡漾洋溢别具一格D.虽然荡漾充满别开生面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会谈中上级领导指出,我市各级党委在落实‚两个责任‛问题上还存在认识水平上需要进一步提高,落实力度上需要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上需要进一步完善。
B.‚杨立光油画艺术展‛在湖北美术馆开展,80余幅有‚湖北油画奠基人‛之称的杨立光生前精品之作展出,展览方表示,这些作品无论是从学术价值还是市场价值,都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C.该公司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共赢的理念,履行努力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职责,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竭诚为建设湖北作贡献。
D.经在市繁华路段测试,原来1分钟内有19人乱扔垃圾,现在20分钟内仅1人乱扔垃圾,另外车窗抛物率也明显减少,市城管局组织的环境整治活动已初见成效。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白光》开篇就写陈士成看榜,这个连续考了十多次都未考中的老童生,在‚金榜题名‛的幻想中耗尽了青春,最后精神失常落水而亡。
这篇小说控诉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残害。
B.《红楼梦》中的探春是贾政与赵姨娘所生,她精明能干,富有心机,能决断。
但同时在处世为人上,很懂得退让,她的攒珠螺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也不追究,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
‛C.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比喻论证,有时又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齐桓晋文之事》。
D.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的早期主要代表人物。
她的小说《墙上的斑点》充斥着大量的梦呓般的联想,幻觉般的画面,以及大量的议论和抒情,宣扬和贯彻了伍尔夫自己认同的小说理念。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大约在公元前800至前200年之间,在诸多古代文明中,中国、印度和希腊产生出了今天我们称为哲学的学问。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注意到了人类精神发展在历史地理上的这种共同性,提出了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概念,将这一时期看作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在中国,诞生了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等各派思想家;在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和佛陀(Buddha),探究了怀疑主义、唯物主义、诡辩派和虚无主义等哲学思想;在伊朗,出现了查拉图斯特拉创立的琐罗亚斯德教(亦称袄教),将人世生活视为善与恶的斗争;巴勒斯坦出现了以利亚、以赛亚等先知;希腊则贤哲如云,其中有荷马,哲学家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许多悲剧作者,以及修昔底德和阿基米德等。
雅斯贝尔斯认为,中国、印度和西方几乎同时产生哲学思想的原因在于:伴随着古代文明的神话时代过去了,人类体验到世界的恐怖和自身的软弱,看到了自己能力的限度,在力求解放和拯救的努力中意识到了自己整体的存在及其根本性的问题,于是,反思产生了,思想成为它自己的对象。
在对最高目标绝对的追求中有了对自我和历史的认识,人类创立了赖以生存的世界宗教,迈出了走向普遍性的步伐。
直至今日,向这一历史性开端的复归是中国、印度和西方不断发生的事情。
雅斯贝尔斯关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的论述,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尽管世界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是巨大的,但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有着一定的共同性,哲学所思的根本问题,本质上是一致的,而这些根本问题一旦被人类自觉意识到,就会成为不同民族和地区哲学发展史中反复被研究的共同问题。
雅斯贝尔斯的这个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以中西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为例,尽管旨趣、思路、内容、特点多有不同,但是其内在的共同性是客观存在的。
第一,哲学所思的根本问题都是天、地、人、神共同构成的世界之存在的本性问题。
这里讲的‚神‛,不是说哲学要塑造一个哲学的神或论证神如何创世,而是要对未知的神秘领域或神学的宗教意识进行哲学分析。
第二,哲学所思的基本趋向都是形而上。
用中国哲学的话讲就是要研究‚道‛而非‚器‛的问题。
为什么哲学研究会追问‚道‛?这与人的理性相关。
康德曾指出,对事物运动变化终极原因和条件追求的形而上学倾向是人类理性的本性。
海德格尔也说:‚只消我们存在,我们就总是已经处于形而上学中的‛。
第三,哲学所思的本质特征都是概念思维。
即使像西方早期哲学家讲的‚水‛、‚火‛、‚数‛,中国早期哲学典籍所说的‚太极‛、‚易‛、‚象‛等,虽然有一些感性的特征,但都已经是哲学的概念。
哲学的这些共同性,是我们将中国和西方的哲学都称之为哲学的学理根据,也是我们可以设想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化的哲学的基本前提。
哲学的这种共同性,是人类文明共同性的重要体现。
但是,由于各个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道路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哲学思想在各个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也必然会有自己的不同特点。
节选自《历史中的哲学与哲学中的历史》6.下列关于‚轴心时代‛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注意到了人类精神发展在历史地理上哲学的共同性,提出了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概念。
B.‚轴心时代‛大约在公元前800至前200年之间,这一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C.在‚轴心时代‛,中国、印度和西方同时产生了哲学思想,并各自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
D.‚轴心时代‛的论述表明,尽管世界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但是哲学所思的根本问题,本质上是一致的。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西哲学思想在历史发展中的旨趣、思路、内容、特点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但是其内在的共同性是客观存在的。
B.中国哲学研究‚道‛而非‚器‛,这种对‚道‛的研究倾向形而上学,与人的理性有关系。
C.西方早期哲学家讲的‚水‛、‚火‛、‚数‛,中国早期哲学典籍所说的‚太极‛、‚易‛、‚象‛等,都已经是哲学的概念。
D.哲学所思的根本问题是不同民族和地区哲学发展史中反复被研究的共同问题,是我们可以设想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化的哲学的基本前提。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轴心时代‛的中国哲学,大体是指先秦的中国哲学思想,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兴起为最盛。
B.雅斯贝尔斯认为,古代文明的神话时代过去后,人类意识到了自己整体的存在及其根本性的问题,在反思中产生了哲学思想。
C.哲学思想在各个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有自己的不同特点,所以各个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就呈现出多样性。
D.‚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影响到今天,中国、印度和西方的人们常常会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吕祖泰,字泰然,吕夷简六世孙,吕祖俭从弟,寓.常之宜兴。
性疏达,尚气谊,学问该洽。
遍游江、淮,交当世知名士,得钱或分挈以去,无吝色。
饮酒至数斗不醉,论世事无所忌讳,闻者或掩耳而走。
庆元初,祖俭以言事安置韶州。
既移瑞州,祖泰徒步往省之,留月余,语其友王深厚曰:‚自吾兄之贬,诸人箝口。
我虽无位,义必以言报国,当少须.之,今未敢以累吾兄也。
‛及祖俭没贬所,嘉泰元年,周必大降少保致仕,祖泰愤之,乃诣登闻鼓院上书,论韩侂胄有无君之心,请诛之以防祸乱。
其略曰:‚愿亟诛侂胄及师旦、周筠,而罢逐自强之徒。
独周必大可用,宜以代之,不然,事将不测。
‛书出,中外大骇。
有旨:‚吕祖泰挟私上书,语言狂妄,拘管连州。
‛右谏议大夫程松与祖泰狎友,惧曰:‚人知我素与游,其谓预闻乎?‛乃独奏言:‚祖泰有当诛之罪,且其上书必有教之者,今纵不杀,犹当杖黥窜远方。
‛殿中侍御史陈谠亦以为言。
乃杖之百,配钦州牢城收管。
初,监察御史林采言伪习之成,造端..自必大,故有少保之命。
祖泰知必死,冀以身悟朝廷,无惧色。
既至府廷,尹为好语诱之曰:‚谁教汝共为章?汝试言之,吾且宽汝。
‛祖泰笑曰:‚公何问之愚也。
吾固知必死,而可受教于人,且与人议之乎?‛尹曰:‚汝病风丧心邪?‛祖泰曰:‚以吾观之,若今之附韩氏得美官者,乃病风丧心耳。
‛祖泰既贬,道出潭州,钱文子为醴陵令,私赆其行。
侂胄使人迹.其所在,祖泰乃匿襄、郢间。
侂胄诛,朝廷访得祖泰所在,诏雪其冤,特补上州文学,改授迪功郎、监南岳庙。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四回·忠义十》有删改)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寓.常之宜兴寓:居住B.当少须.之,今未敢以累吾兄也须:等待C.造端..自必大造端:开始D.侂胄使人迹.其所在迹:踪迹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吕祖泰耿直正义的一组是(3分)①得钱或分挈以去,无吝色②论世事无所忌讳③我虽无位,义必以言报国④乃诣登闻鼓院上书⑤吕祖泰挟私上书⑥若今之附韩氏得美官者,乃病风丧心耳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③⑤D.③④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吕祖泰性情疏旷豁达,崇尚意气,学问广博,擅饮酒,论述当世的事情无所顾忌,以至于有人听到后捂着耳朵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