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人民大学国学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 格式:pdf
- 大小:342.46 KB
- 文档页数:4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指导育明教育创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
更多详情可联系育明教育孙老师。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介绍专业概况: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是文学院重点发展、具有相当学术实力的学科之一,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前辈著名学者谢无量、冯其庸、吴文治、蔡钟翔、朱靖华、成复旺等曾在此工作多年,辛勤耕耘,为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通过自身建设、大力培养和积极引进,古代文学专业已经建设成一支学术结构合理、研究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
这支学术队伍的平均年龄为45岁,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9人,近年来,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12项,出版数十部学术专著和数百篇论文。
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本专业分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古代文论五个研究方向。
前四个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主要为相关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重要文学流派、重要文学现象以及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等。
古代文论研究方向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是能够从事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的人才。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2本专业师资力量: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共有教师8名,包括教授4名,副教授3名,讲师1名。
其中博士生导师为冷成金、徐正英、朱万曙、王昕。
对外交流及其他:本专业的多数教师都曾经出国讲学或与国外学者、港台学者进行过合作研究。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中国古代作家研究古代诗文研究古代小说研究古代词曲赋研究古代神话研究海外汉学研究古代文论研究中国古代文艺学中国古代美学专题研究中国近现代美学专题研究《文心雕龙》专题研究先秦诸子与中国人文精神【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3庄子与中国文论道家与道家文学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毕业生去向:已经毕业的学生多数留在北京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从事编辑记者工作,或担任公务员。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报录比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学考研专业目录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目备注030107-经济法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3-理论法学806-应用法学经济法学,外语科目三包括: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科目四包括:刑法、民法、诉讼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国际法(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
七门任选五门中国人民大学报录比专业学位教学地点录取人数报名总人数联考推免合计金融北京547363470苏州4427878应用统计北京8431839税务北京17926834国际商务(经济)北京116281442国际商务(商学)北京9624630保险(财金)北京228513保险精算(统计)北京16336资产评估北京9120121法律(非法学)北京116415722179法律(法学)苏州190293362社会工作苏州213791291汉语国际教育苏州28761667新闻与传播北京2553131文物与博物馆北京3015520工程(软件工程)北京48151025农业推广(农村区域)北京57231033工商管理北京1079376376公共管理北京9267426100苏州944040公共管理(教育)北京102525会计北京62650656苏州21327835图书情报北京9911920艺术(音乐)北京20艺术(美术)北京2810414艺术(艺术设计)北京31437合计694512812331514注:1、报名数据以上报教育部的准考数据库为准,录取数据以上报教育部的录取数据库为准;2、联考、推免数据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人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考研参考书目院系名称代码专业名称方向初试考试复试考试初试专业课科目初试考试科目备注初试参考书复试专业课内容复试参考书目120—法学院法学理论623-理论法学806-应用法学科目三包括: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科目四包括:刑法、民法、诉讼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国际法(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623理论法学(包括法理学、宪法、法制史)(1)法理学参考书目:法理学(第二版)朱景文2012-01-11(2)宪法参考书目:第一参考书:中国宪法(第二版)胡锦光,韩大元著法律出版社2007-11-1,第二参考书:宪法(第四版)许崇德2009年(3)中国法制史参考书:中国法制史(第三版)曾宪义2009年806应用法学(综合7选5)法理学(含法理学与西方法律思想史)相关专业对应的初试内容,应包括该专业涵盖的所有部门法律。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指导育明教育,创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
更多详情可联系育明教育孙老师。
中国哲学专业:本专业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
培养从事中国哲学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包括:中国古代哲学;中国近现代哲学;中国哲学文献;儒家哲学;道家哲学;《周易》研究;儒家哲学与儒释道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与东亚哲学比较;中外文化比较等。
本专业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创立,是建国后全国最早设立的中国哲学学科之一,为全国第一批博士学位、硕士学授予单位,第一批设立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单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职教师:张立文教授、向世陵教授、罗安宪教授、干春松教授、彭永捷教授、温海明教授、林美茂副教授。
各位指导教师经验丰富,60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已形成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2主要课程包括:中国哲学主文献研究、中国哲学专题研究、近现代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儒释道典籍与思想研究、诸子学研究、传统经学研究、宋明理学专题、和合思想研究、中国哲学与东亚社会等一系列断代和专题研究性课程。
本专业目前承担国家“985”工程项目、“211”工程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研究课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提供了广泛的学术活动领域和研究资源。
本专业有着良好而广泛的国际学术联系,与亚洲、北美、欧洲等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学术交流,与国外学术机构合作举办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
本专业每年均面向国内外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学者,并接受国内外访问学者。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指导育明教育,创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
更多详情可联系育明教育孙老师。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介绍专业概况: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是文学院重点发展、具有相当学术实力的学科之一,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前辈著名学者谢无量、冯其庸、吴文治、蔡钟翔、朱靖华、成复旺等曾在此工作多年,辛勤耕耘,为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通过自身建设、大力培养和积极引进,古代文学专业已经建设成一支学术结构合理、研究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
这支学术队伍的平均年龄为45岁,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9人,近年来,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12项,出版数十部学术专著和数百篇论文。
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本专业分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古代文论五个研究方向。
前四个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主要为相关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重要文学流派、重要文学现象以及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等。
古代文论研究方向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是能够从事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的人才。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2本专业师资力量: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共有教师8名,包括教授4名,副教授3名,讲师1名。
其中博士生导师为冷成金、徐正英、朱万曙、王昕。
对外交流及其他:本专业的多数教师都曾经出国讲学或与国外学者、港台学者进行过合作研究。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中国古代作家研究古代诗文研究古代小说研究古代词曲赋研究古代神话研究海外汉学研究古代文论研究中国古代文艺学中国古代美学专题研究中国近现代美学专题研究《文心雕龙》专题研究先秦诸子与中国人文精神【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3庄子与中国文论道家与道家文学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毕业生去向:已经毕业的学生多数留在北京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从事编辑记者工作,或担任公务员。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指导育明教育,创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
更多详情可联系育明教育孙老师。
国学(交叉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方向)本专业是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
所属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国学是中国固有学术与外国学术的有机融合。
中国人民大学于2005年5月宣布成立国学院,同年10月16日正式举行挂牌仪式暨成立大会,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人大国学院秉承中国优秀学术文化蕴涵,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学术明德博学的精神,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着力培养将人格精神与学术研究融为一体的人才。
创办七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12年,为进一步推进国学学科建设,中国人民大学自主设立交叉二级学科国学,所属相关一级学科为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
国学院原有的博士点中国哲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专门史专业在2013年,纳入交叉学科【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2国学目录下进行招生,培养方案依据现有学科门类与专业性质而制订;在学位授予上,依托现有学科目录,根据相关学科门类授予学位。
例如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一级学科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门类为文学,授予学位仍为文学博士。
其他以此类推。
招生专业介绍如下:专业研究方向:1、魏晋南北朝文学;2、唐宋文学;3、中国古代文论;4、集部与中国文学。
研究内容:主要研究相关的作家与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等等。
古代文论研究方向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方法重在文献与义理的有机结合。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从事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相关的文博、编辑出版、行政管理、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人才。
2015中国人民大学国学考研(国学院)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一、学院介绍
成立于2005年5月28日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是新中国第一家以国学为教育研究目的且本硕连读的教育科研机构。
学院首任院长为冯其庸教授,常务副院长为孙家洲教授,王宏伟任党支部书记。
现任院长为纪宝成教授,冯其庸教授为名誉院长,黄朴民教授为执行院长,徐飞任党委书记。
学院充分兼顾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在教学与研究中,既有继承传统的治学特点,又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宽广的国际视野。
现有国文教研室(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所)、国史教研室(中国古代历史研究所)、经学与子学教研室(经学研究中心)、国学基础教研室、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汉藏佛学研究中心)、《国学学刊》编辑部等教研机构。
学院学术力量雄厚。
教师最初从文学院、历史学院和哲学院选调,随后从海内外聘请著名专家学者加盟。
截至2011年7月,国学院已经招收六届国学班,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5人;特聘教授4人,返聘教授5人,讲座教授5人,国学院学术顾问7人,专家委员会委员52人,兼职教授40人。
学院实行了六年制本硕连读学制,制定了完整系统的国学教学方案,建立了以经典研读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学生在完成两年基础教育之后,即按照双向选择与统一协调的原则进入导师制阶段。
学院秉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传统,实行游学实习制,引导学生开阔视野、知行合一。
在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特聘教授傅璇琮指导的2006级博士生卢燕新的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学院创办了《国学学刊》、《西域历史语言研究辑刊》和《蒙古学研究丛刊》等学术出版物,策划和组织撰写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丛书》、《近代国学资料整理与研究丛书》、《清朝前期理藩院满蒙文题本》、《西域历史语言研究丛书》、《汉藏佛学研究丛书》、《国学管理研究丛书》等多种相关丛书,并编写发行了“国学经典解读系列教材”,得到学界好评。
学院在国学教育与研究实践中,努力强化和提升国际性,并取得显著成效。
学院与美国哈佛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德国波恩大学、慕尼黑大学、科隆大学、哥廷根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曼彻斯特大学、法国巴黎高等研究院、台湾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10余所海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起了合作交流关系,还遴选和促成了多名国学院优秀学生赴海外攻读博士学位。
二、2015中国人民大学-国学考研参考书
国学00-中国哲学&国学00-中国古代文学: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1999年
古代汉语基础,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历史,中国哲学史。
国学01-专门史02-中国古代史:
参见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教材
三、2015中国人民大学国学考研报录比
学院报名总人数
录取人数
统考推免合计国学院4113233
四、2015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注:本部分内容如与教育部文件不一致,则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专业方向科目
一
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
复试笔试科
目
备注
0101J1-国学00-中国
哲学
101-
思想
政治
理论
201英语一或
202俄语或
203日语或
240德语或
241法语
631-古代汉
语基础
847-国学专
题
国学综合,外
语
科目四含
中国古代
文学史、
中国哲学
史。
统考
生学制为
3年
0501J1-国学00-中国
古代文
学
101-
思想
政治
理论
201英语一或
202俄语或
203日语或
240德语或
241法语
631-古代汉
语基础
847-国学专
题
国学综合,外
语
科目四含
中国古代
文学史、
中国哲学
史。
统考
生学制为
3年
0602J1-国学01-专门
史
101-
思想
政治
理论
201英语一或
202俄语或
203日语或
240德语或
241法语
632-中国历
史综合
--
国学综合,外
语
统考生学
制为3年
0602J1-国学02-中国
古代史
101-
思想
政治
理论
201英语一或
202俄语或
203日语或
240德语或
632-中国历
史综合
--
国学综合,外
语
统考生学
制为3年
241法语
五、2015中国人民大学国学考研复试分数线
根据教育部有关制订分数线的要求,我校按照统考生、联考生等不同类型分别确定复试基本分数线。
考生能否进入复试以各院系所规定的各项单科成绩和总成绩确定的复试名单为准。
我校将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精神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复试与录取工作。
类别简章计划人数(单
考、援藏略)
实际录取人数(推免、统考数据中包含少干生)
年份计划总数少数民
族骨干
生
学术硕
士推免
学术硕
士统考
单考、援藏
专业硕
士推免
专业硕
士统考
援藏合计
20103450351082106096+0134109303465,其中推免1216
20113520,其
中推免
1500(本
校600+外
校900)
40103897368+14193119322
3501,其
中推免
1231
20123500,其
中推免
1500(本
校600+外
校900)
40107293466+14218118821
3513,其
中推免
1290
20133500,其
中推免
1500(本
校600+外
校900)
451049
1015
(实
922)
归入统考
(68+25)
233
1281
(实
1276)
归入统
考(5)
3578,其
中推免
1281
20143500,其
中推免
1500(本
校600+外
校900)
45995102631+3321113855
3686,其
中推免
1206
(3)、“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单考班”:
复试基本分数线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另行确定。
考生可向相关院系或研招办查询。
二、录取和调剂:
1、考生能否录取,以考生的总成绩名次为准。
复试成绩不及格的考生不能录取。
各学院(系、
所、中心)拟录取名单经批准后公布。
2、我校未录取考生,达到国家分数线并符合调剂规定的,按教育部要求进行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