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品系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139.00 KB
- 文档页数:5
红草尾_草尾孔雀鱼草尾孔雀是由日本水族专家人工改良出来的品种。
草尾孔雀按尾鳍色泽不同,分成两种:一种是标准尾鳍的草尾,底色不拘;另一种则是玻璃尾,尾鳍较为透明,因而上面的斑点就象喷点状的分布,朦胧之美犹如“纱丽”。
草尾孔雀的特色:宽大的尾鳍上布满黑色圆形的细小斑点,花纹细致如草皮。
草尾孔雀的标准要求:尾鳍一定要宽大,背鳍也一样,更要有厚实的感觉,花纹也应该和尾鳍一致。
鱼身上呈现的色块呈自由均匀分布。
古老系孔雀鱼古老系孔雀鱼并不是指那些原始的古老孔雀品种,它是一个新的孔雀鱼品系。
古老系孔雀的特色:尾鳍上具有类似马赛克的斑纹,但纹路模糊不清,而鱼体表面有着类似蛇纹的纹路,却不似蛇纹那样具有凸突感相反具有凹陷感。
金蕾丝蛇王_蛇王孔雀鱼蛇王孔雀鱼身上布满复杂纹路构成的图案,看起来就如同蛇类的皮肤斑纹,总体纹路与马赛克孔雀很相近,只是更为细致。
蛇王孔雀的特色:鱼身体表的色泽呈现蓝、绿等具有金属质感的色泽,配以细密的花纹,极为夺目。
红尾礼服_礼服孔雀鱼礼服是指孔雀鱼的后半身为黑色、深蓝色或其他的纯色调,而尾鳍上应该没有任何杂色斑点或花纹,整体感觉素雅大方,如穿着晚礼服的美人雍荣华贵。
礼服孔雀的特色:尾鳍要比其他品系的孔雀鱼更为宽大且长。
礼服孔雀的标准要求:尾鳍部分的色泽要均匀,绝对不可掺杂任何斑点或花纹,整体的色泽需要单一化以及色彩的纯度。
红马赛克白子_马赛克孔雀鱼马赛克的原文是指“镶嵌细工做成的物品”。
在此却是形容孔雀鱼尾部的众多色彩和花样。
马赛克孔雀的花纹分成两种:一种是镶嵌状的花纹,另一种则是略呈环状排列的花纹。
马赛克孔雀的特色:尾鳍基部与身体交接处有一块“深蓝”色的色块,这点也可以用来与草尾孔雀作区别。
马赛克孔雀的标准要求:尾鳍纹路鲜明,背鳍越宽大越好,并且纹路最好和尾鳍一致。
金属蛇王_蛇王孔雀鱼蛇王孔雀鱼身上布满复杂纹路构成的图案,看起来就如同蛇类的皮肤斑纹,总体纹路与马赛克孔雀很相近,只是更为细致。
孔雀鱼常见品种常见孔雀鱼品种花色品系是按照孔雀鱼尾巴颜色、纹路以及身体纹路来区分的,主要分为:礼服、草尾、蛇纹、马赛克、单色、白金、金属、蓝、古老品系、圣塔玛利亚等。
一、马赛克孔雀鱼(mosaic)马赛克的原文是指“镶嵌细工做成的物品”。
在此却是形容孔雀鱼尾部的众多色彩和花样。
马赛克孔雀的花纹分成两种:一种是镶嵌状的花纹,另一种则是略呈环状排列的花纹。
马赛克孔雀的特色:尾鳍基部与身体交接处有一块“深蓝”色的色块,这点也可以用来与草尾孔雀作区别。
马赛克孔雀的标准要求:尾鳍纹路鲜明,背鳍越宽大越好,并且纹路最好和尾鳍一致。
(图1)二、草尾孔雀鱼(grass)草尾孔雀是由水族专家人工改良出来的品种。
草尾孔雀按尾鳍色泽不同,分成两种:一种是标准尾鳍的草尾,底色不拘;另一种则是玻璃尾,尾鳍较为透明,因而上面的斑点就象喷点状的分布,朦胧之美犹如“纱丽”。
草尾孔雀的特色:宽大的尾鳍上布满黑色圆形的细小斑点,花纹细致如草皮。
草尾孔雀的标准要求:尾鳍一定要宽大,背鳍也一样,更要有厚实的感觉,花纹也应该和尾鳍一致。
鱼身上呈现的色块呈自由均匀分布。
(图2)图1:马赛克孔雀鱼图2:草尾孔雀鱼三、礼服孔雀鱼(tuxedo)礼服是指孔雀鱼的后半身为黑色、深蓝色或其他的纯色调,而尾鳍上应该没有任何杂色斑点或花纹,整体感觉素雅大方,如穿着晚礼服的美人雍荣华贵。
礼服孔雀的特色:尾鳍要比其他品系的孔雀鱼更为宽大且长。
礼服孔雀的标准要求:尾鳍部分的色泽要均匀,绝对不可掺杂任何斑点或花纹,整体的色泽需要单一化以及色彩的纯度。
四、蛇王孔雀鱼(king cobra)蛇王孔雀鱼身上布满复杂纹路构成的图案,看起来就如同蛇类的皮肤斑纹,总体纹路与马赛克孔雀很相近,只是更为细致。
蛇王孔雀的特色:鱼身体表的色泽呈现蓝、绿等具有金属质感的色泽,配以细密的花纹,极为夺目。
图3:礼服孔雀鱼图4:蛇王孔雀鱼五、金属孔雀鱼(metal)金属孔雀鱼是由俄国水族专家人工改良出来的迷人品种。
浅谈孔雀鱼饲养与品种分类论文关键词:孔雀鱼水质要求饵料投喂繁殖品种论文摘要:孔雀鱼是热带鱼中最普通、最为人们喜爱饲养的一种观赏鱼。
其以个体小巧 ,色彩斑斓,品种多样赢得了众多饲养者的热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孔雀鱼的饲养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潮流。
为众多饲养者可以培育出更多更好的优良品种。
本文对如何饲养孔雀鱼与优良品种的培育作出了初步的总结,为今后人们饲养孔雀鱼提供科学依据。
1 孔雀鱼学名产地形态特征习性水质要求1.1 孔雀鱼学名与产地孔雀鱼的学名是Poecilia reticulata,英名为Bellyfish,Guppy,Millions,在分类学上是属於花将科(Poecillidae),是属於卵胎生(Livebears)的一种鱼类。
原产地是在中南美州(巴西、委内瑞拉及亚马逊河一带),俗名为古比鱼(GUPPY)。
1.2孔雀鱼的形态特征该鱼体形修长,后部恻扁,有着非常漂亮的尾巴,该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
雄鱼身体瘦小,体长4~5厘米。
背鳍较长,卜靖尖状,尾鳍宽而长约占全长的二分之一以上,尾柄长,大于尾柄高。
根据其尾鳍的形状,何分为上旬尾、下剑尾、双剑尾、琴尾、针尾、圆尾、旗尾、扇尾、三角尾,剪尾、尖尾)大尾等品种。
其身体及背鳍、尾鳍的颜色五彩缤纷,主要有红色、蓝色、黑色、黄色、绿色、虎皮色及杂色等。
有些雄鱼撇尾旬上有蓝黑色小圆斑,像孔雀的尾翎,故名。
雌鱼身体较粗壮:体长可达7厘米左右,体色暗淡,呈肉色,稍透明,背鳍和尾鳍的颜色较雄鱼逊色得多孔雀鱼是热带鱼中最普通、最为人们喜爱饲养的一种鱼。
它体小玲珑,活泼好动,雄鱼体长3厘米左右,其尾柄及尾鳍占身长的2/3左右;雌鱼体长可达6厘米,其尾柄及尾鳍占全身的1/2以上。
雄鱼体色斑斓多彩,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基调色为淡红、淡绿、淡黄、红、紫和孔雀蓝等。
尾鳍和体腹上有蓝红色圆斑,其周围有淡色环纹,似孔雀尾翎花色,故以得名。
背鳍短而高,尾鳍宽而长,并有琴尾、圆尾、上剑尾、下剑尾、叉尾、方形尾、火炬尾、齿尾、大尾等各种形状。
孔雀鱼种类大全(值得收藏哦)孔雀鱼:花鳉属的一种热带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雄鱼身体瘦小,体长3-4厘米,体色绚烂多彩、体型优美;雌鱼体长能达6厘米,较雄鱼体色逊色得多,多为单一色,尾鳍上虽有一些花纹,均没有雄鱼的鲜艳。
孔雀鱼作为观赏用鱼性情温和,能与温和的中小性型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随寿命较短,但繁殖快。
分类一、纹理1.草尾孔雀鱼(Guppy Grasstail)尾巴上有彼此不相连的黑色细点,越密越细者,尾背越大者,背鳍与身体连接面越大者为上品。
而在国际赛事中,只允许身体上带有“菱形斑”(只表现在公鱼身上)的孔雀鱼参加“草尾组”的比赛,而那块黑色的从尾根连至眼后的菱形斑一直是历来草尾改良的难题,因为即使亲代公鱼菱形斑非常好,子代出的菱形斑也不是全都那么理想。
此品系代表鱼种有蓝草尾、红草尾、黄草尾、蕾丝草尾等。
2.马赛克孔雀鱼(GuppyMosaic)是诸多孔雀鱼品种中最为蓍名的一种,特点是尾鳍上的花纹纹路鲜明,非常象镶嵌细腻的马赛克。
马赛克的斑纹一般是由红、黑、蓝、黄所镶嵌而成的色彩表现,在纹路上有斑点纹、环形纹与闪电纹等,关于纹路连贯与否并不是绝对的,尾鳍纹路鲜明才是重点,另外背鳍是马赛克鱼种的一大弱点,若想要有好的表现,那背鳍越宽大越好,且纹路色泽和尾鳍一致。
此品系代表鱼种有红马赛克、黄马赛克、白马赛克、蓝马赛克、蛇王马赛克、礼服马赛克等类。
3.礼服孔雀鱼(GuppyTuxedo)尾柄处发黑,那块黑色被称作“礼服斑”,是该品系的特徽。
此品系代表鱼种有黄尾礼服、蓝尾礼服、红尾礼服等(概述中的图就是黄尾礼服,此种鱼一般尾根发黄,当初改良的时候走了两条道路,一条是欧洲、亚洲玩家向白色方向改良,一条是美国玩家向黄色方向改良。
而如今的”黄尾礼服“,则指那种尾部白色且允许尾根发黄的礼服孔雀鱼,美国玩家改良的尾部全黄的礼服孔雀鱼称为“计程车黄尾礼服”(和计程车的黄色相近而得名)。
4.蛇纹孔雀鱼(GuppySnake Skin、King Cobra)也叫蛇王孔雀鱼,是孔雀鱼中的一个品系。
孔雀鱼的基本知识本帖最后由京苑于 2013-3-25 13:39 编辑最近我们CN孔雀鱼论坛有很多新手,对孔雀鱼的基本知识不是很了解,在这个帖子里给新手普及一下孔雀鱼的基本知识,我尽量用大白话,使大家能看明白。
孔雀鱼分品系孔雀鱼和非品系孔雀鱼,品系孔雀鱼即俗称的纯种孔雀鱼,有较稳定的遗传基因和统一的命名,价格较贵,如全红孔雀鱼、蓝草尾孔雀鱼、莫斯科蓝孔雀鱼、蛇王孔雀鱼等。
非品系孔雀鱼即俗称的杂孔雀鱼,价格很便宜。
孔雀鱼有11个品系,每个品系有N个品种,比如单色系,有全红孔雀鱼、莫斯科蓝孔雀鱼等品种,草尾系,有蓝草尾孔雀鱼、红草尾孔雀鱼等品种,蛇纹系,有蛇王孔雀鱼、蕾丝孔雀鱼等品种。
孔雀鱼的简称莫斯科蓝简称莫蓝、全红白子简称红白、黄礼服白子简称黄白、等等。
孔雀鱼根据体色主要分野生色、黄化、白子三种,比如:全红孔雀鱼有野生色全红、黄化全红、全红白子。
其中野生色和黄化是黑眼睛,白子是红眼睛。
孔雀鱼玩家指的是对孔雀鱼注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有很高的孔雀鱼养殖水平和遗传基因知识,有一定知名度的孔雀鱼发烧友,一般养孔雀鱼的新手不要称自己是玩家,以免闹笑话,一般人称为孔雀鱼爱好者。
缎带孔雀鱼指孔雀鱼的鱼鳍部分或全部拉长,分普通缎带、大C缎带、全型缎带三种,买卖缎带孔雀鱼按组,一长公、一短公、一长母是一组,长公、长母指的是缎带孔雀鱼,短公、短母指的是普通孔雀鱼,买缎带孔雀鱼时不要买一长公一长母,长公是不会繁殖的,鱼商说出大天来也不要买,以免上当。
孔雀鱼是卵胎生,也就是直接下小鱼,鱼的繁殖方式分卵生、胎生、卵胎生三种,胎生和卵胎生的区别,胎生靠母体提供营养,卵胎生靠卵黄素提供营养。
孔雀鱼的价格非品系孔雀鱼(杂鱼)一般一、二元一对。
品系孔雀鱼按国际标准每个品种分S级(比赛级)、A级、B级和C级(量产商品鱼),其中S级最贵,几百元到上千元一对,C级最便宜,几元到十几元一对。
品系孔雀鱼的评判孔雀鱼的评判,是全面衡量一条孔雀鱼的标准,包括鱼的尾鳍、背鳍、身体匀称度、色彩饱和度、泳姿、品系特征等,只说背鳍大就是好鱼、尾鳍大就是好鱼是不对的。
三个角度鉴赏孔雀鱼的品相,孔雀鱼三个角度鉴赏孔雀鱼的品相孔雀鱼颜色、鳍、均衡度,是孔雀鱼品评的三大要点。
1、颜色的要求:孔雀鱼对颜色的要求有两点:颜色要匀称:色差要分明。
而色彩浓度的薄与厚并非要求的重点,因色系若不均匀,将会形成有色块的图腾,也就是所谓的杂斑。
色块若无法再散开来,将扼杀此尾孔雀鱼的“前途”。
之所以不在乎孔雀鱼颜色的厚与薄,主要是因其各具美感、各有特色。
因此若将所谓的蓝尾礼服共同比较时,您将发现有数十种之多,这当然包含了体色、尾色、尾型的排列组合了。
孔雀鱼的色彩虽不若锵鱼多变,但在爱好者的不断改良下也增色不少。
在孔雀鱼的基本品系中亦不乏媲美锵鱼的品种,如马赛克、银河、草尾等等。
2、鳍的要求:“鳍”,几乎是孔雀鱼的品评重心!先人将此鱼种命名为“孔雀鱼”,不仅道出人们对其喜好的程度,更表现出中国文字特有的意境。
孔雀鱼,顾名思义就是鱼鳍犹如孔雀开屏,鱼鳍大而有生命力,常引起人们赞叹之声。
正因如此,特殊尾型如剑尾、矛尾、针尾等品种则较乏人问津,也因为少人重视,使得此类品种较难寻获,更镗论优良品种,因而大大增加了此类特殊鱼种改良的困难度。
人们一味的要求大背鳍、大尾鳍的同时,也不忘加些调味料,连鳍的形状及颜色甚至於图案都要求进去了。
所以就“鳍”而言,要做到无从挑剔实在太难了。
目前国内甚至於国际上,孔雀鱼审美的重心几乎集中在背鳍和尾鳍上,且主要以雄性的孔雀鱼为中心;雌鱼只是做为评审的参考。
在孔雀鱼的生活史上,雄性孔雀鱼又挑起了遗传及品种分类的重担,所以大大增加了其价值感。
因此,就比赛举行久远的国家而言,雄性孔雀鱼几乎占了一对孔雀鱼十分之七的份量。
通俗的说就是,雄性孔雀鱼较雌性孔雀鱼贵;这与国内的价值观不一样,国人认为雌性孔雀鱼会不断的生小鱼,所以其价格较雄性的孔雀鱼高。
而国外则认为高品质的公鱼获得率远低於雌性孔雀鱼,有时一胎挑到满意的没有几只,所以国外有时会只卖公鱼。
不知您认为何者有理呢?3、均衡度的要求:均衡度包括身体与尾鳍、体色与尾色的搭配,甚至於尾纹与尾色的搭配,考量如此多的因素是为寻求一个平衡点,就是所谓的均衡度,若体大尾小、纹路不分明、颜色搭配不鲜明,都将严重破坏孔雀鱼的美感。
孔雀鱼按名贵排名1、马赛克孔雀鱼:马赛克孔雀是尾部有像马赛克纹路而得名的,是孔雀鱼里面比较普遍的一种,相比其他小型热带鱼不难养。
马赛克孔雀鱼主要有红马赛克孔雀鱼、白马赛克孔雀鱼、蓝马赛克孔雀鱼等。
2、草尾孔雀鱼:草尾孔雀鱼是由水族专家人工改良出来的品种,该种类的花纹在所有孔雀鱼种类中最为纤细,代表的鱼类有黄草尾孔雀鱼、红草尾孔雀鱼、蓝草尾孔雀鱼,其中蓝草尾孔雀鱼尤其受人欢迎,也比较常见。
3、礼服孔雀鱼:礼服孔雀鱼,指孔雀鱼的后半身为黑色、深蓝色或其他的纯色调,而尾鳍上应该没有任何杂色斑点或花纹,整体感觉素雅大方,如穿着晚礼服的美人雍荣华贵。
礼服孔雀鱼主要有黄尾礼服孔雀鱼、红尾巴礼服孔雀鱼、蓝尾巴礼服孔雀鱼。
4、蛇王孔雀鱼:蛇王孔雀鱼也叫蛇纹孔雀鱼,连名字都会让人听起来紧张,与充满野生气氛的花纹十分相配,值得注意的是该种类的特征表现稳定,适合初学者饲养。
蛇王孔雀鱼全身布满如蛇形般的长条纹,它是一种粗细大小介于马赛克与草尾之间的纹路。
5、金属孔雀鱼:金属孔雀鱼是由俄国水族专家人工改良出来的迷人品种。
金属孔雀的特色是鱼身前半部分呈现出特殊的金属蓝。
在水质状况不佳或者鱼体不适的时候,这块金属蓝的色块会转变成为黑色提醒饲养者引起注意。
6、豹纹孔雀鱼:豹纹孔雀鱼是从草尾孔雀中分划出来的品系,和草尾孔雀的差别在于尾鳍底色一般呈黄色,鱼体与尾鳍交界部分的纹路为“三”之类的流水纹。
其次,豹纹孔雀的起源为德系黄尾礼服孔雀,因而它们的吻部呈黄色。
7、剑尾孔雀鱼:剑尾孔雀鱼最大的特征在于尾鳍中央内缩,而上下两边的鳍条则往后延伸如同锐利的剑,也因此得名剑尾。
剑尾孔雀鱼常见的有顶剑、底剑、以及双剑,其中以双剑为剑尾系在市场上的主流。
8、白金孔雀鱼:白金孔雀鱼是按照孔雀鱼身体纹理所分化出来的品系,属于孔雀鱼类别里受众面较广的品系之一。
白金品系孔雀鱼一种极具有观赏价值的孔雀鱼,其最为亮眼的地方在于鱼体的金属光泽覆盖于鱼只的身上,背部鳞片表现出金属的亮泽。
孔雀鱼的命名及分级方法孔雀鱼(详情介绍)是目前我国比较普及的热带观赏鱼,最早我国引进孔雀鱼是台湾为了预防登革热,并且一开始孔雀鱼的名字为“大肚鱼”,日本称为“古比鱼”,但当人们看见其尾巴绚丽如孔雀,便亲切的称它们为孔雀鱼。
如今,经过不断的人工育种及改良,孔雀鱼可以分为好几类,并且也有了等级之分,小编就为你整理了几种孔雀鱼的命名法以及分级的方法。
孔雀鱼(详情介绍)一、孔雀鱼的命名:孔雀鱼现今有几百种品系,依比赛中的规定,大致尚可分为下列几大类:1、草尾(GRASS)尾巴上有细点,每一点之间没有连接2、马赛克(MOSAIC)尾巴上有粗点,每一点之间相互连接3、礼服(TUXEDO)腰身与头部之间有明显以颜色区隔开来的礼服腰身4、单色(SOLID)整只孔雀鱼的颜色单一色5、蛇纹(KINGCOBRA)鱼只身上具有蛇或豹的纹路6、剑尾(SWORD)尾巴呈现单剑、双剑或底剑7、白子眼睛为红眼或酒红眼八特殊尾型鳍型及尾型较为特殊的鱼种孔雀鱼在命名上大致上可以依照鱼只头的颜色、身体腰身的颜色、尾巴的颜色以及尾巴及鳍的型态来加以命名。
1、头的颜色可分为:黑色(野生色)、黄色(黄化)、白色(白子)等三种。
2、身体的颜色可分为:黑色(礼服)、纹路(蛇纹、豹纹)、亮蓝色(日本蓝)、白金、黄金、银河、黄色、红色、蓝色、橘色、紫色、白色、绿色等十三种。
3、尾巴的颜色可分为:细点(红草尾、蓝草尾、黄草尾、紫草尾、橘草尾、绿草尾)、粗点(红马赛克、蓝马赛克、黄马赛克、紫马赛克、橘马赛克、绿马赛克)、蕾丝、黄色、红色、蓝色、橘色、紫色、白色、绿色等廿种。
4、尾巴的型态可分为:三角尾、燕尾、琴尾、剑尾、底剑尾、双剑尾、旗尾、火焰尾、针尾、圆尾、矛尾等十一种。
5、鳍的型态可分为:小缎带、缎带、大缎带、C型大缎带、蝶翼、国旗背、延长背、大帆背等八种。
6、另外还有一些是依据产地、人名或是人为命名的,例如:安德拉斯、委内瑞拉、马特利、黑金刚、维也纳绿宝石、莫斯科蓝(红)、美国全红等等。
孔雀鱼的极品又叫凤尾鱼、百万鱼,是初学饲养的首选品种。
性情温和而活泼,喜在水的中上层游泳觅食,对水质,水温要求不高。
尾鳍的形状各异,有扇形、纱形和针形。
色彩绚丽夺目,雄鱼色彩鲜艳,极富变化,体色褐绿色,间有红、蓝、紫、黄色,尤如彩虹。
腹部有数块蓝色小圆斑,或纹,飘逸似孔雀而得名。
其代表鱼有蛇皮孔雀、红袍孔雀、黑袍孔雀、紫袍孔雀等孔雀鱼入门饲养孔雀鱼它没有空间的限制,大水槽可以养,小鱼缸也可以养。
养孔雀鱼第一要务是选择适当的设备并购买健康的孔雀鱼。
如何买到健康的孔雀鱼是很重要的。
要实际到店里仔细观察鱼箱里的鱼是否健康?是否自由游动着?鱼体是否厚实?背鳍尾鳍是否充分扩展?买回家养的鱼健康或不健康是日后能否体会养鱼乐趣的一个关键。
饲养器具只需30-60cm长的水槽、过滤器、底砂、保温器、日光灯等基本配备就可以。
饲养孔雀鱼最常用的过滤器是海绵过滤器,因为能有效地过滤底砂。
建议初学者选择过滤效果强,能维持水质清洁的设备。
孔雀鱼喜欢过滤完整的水,饲养器具组装完成之前,如果水温已调整完毕,水质也经过中和,一切备妥后再去买鱼。
而且最初不妨考虑同时多买2---4个水槽,因为健康的鱼会逐渐生出小鱼,不久鱼只数量就会增加,1个水槽将会不敷使用。
水质稳定法养孔雀鱼的人喜欢使用“水质稳定剂”,因为水质稳定剂方便配合自来水使用。
换水用的新水必须是自来水和煮过的水充分混合并且必须调整到与原饲养缸的水无任何温差才行30---36cm的水槽要尽量换掉多一点的水;60cm的水槽只须换掉1/2缸的水水量就可以达到换水的效果。
有不少孔雀鱼饲主换水时会使用BICOM和DDC里的硝化菌,也有人完全不使用,但开始养鱼就养成使用这种产品的习惯也是不错的。
总之,不管使用或不使用外来的生化产品,时时留意保持水质这是不容忽视的。
每日的食物孔雀鱼的饲料有丰年虾和各种人工饲料。
尤其丰年虾的幼体是孔雀鱼的最爱。
最有名的丰年虾产地是美国犹他州的大盐湖。
近年来,丰年虾卵捕获量减少,价格变得十分高昂,所以若只是想养孔雀鱼观赏她的美,就没有必要购买这种贵得惊人的饲料,考量开销的话,买孔雀鱼时不妨同时买些丰年虾的干燥卵回家自行孵化来喂食。
孔雀鱼部分基因解析没有太详细的总结,今后会系统的整理好一份供大家研究一、孔雀鱼的某一个特点,如红眼、黑眼、黄化体、正常灰体色、礼服的蓝黑色尾柄、马赛克尾部特有的图案、蛇纹身体特有的图案、扇圆尾形、双剑尾型、茅尾型,以及盐度耐受行等,分别称为一个个的“性状”,每个性状由一个或多个遗传基因控制,每个基因都成对存在于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的某一相同位点上,称为等位基因。
鱼只的全部基因共同构成了它的基因型,而外部性状及可通过理化手段检测的性状共同构成了它的表现型。
在遗传学图解中常常把控制某一特定性状的等位基因用双写字母写出,来表示针对这一性状的基因型。
在遗传学研究中还有一些常用的符号及其含义是:“P”表示亲本;“F1”表示杂交一代;“F2”表示杂交二代;“X”表示杂交。
“☇”表示母本;“☈”表示父本。
二、下面是品系间相容的讨论原著:Jim Alderson在进行杂交时,我们会希望找一个确定可以提供欲求表现型的品系.然而约有80%-90%的杂交结果会产生表现型界于种公与种母之间的子代,因此在选择哪些品系进行杂交时,最好是找对可以相辅相成的品种.在这去几十年的经验里,我已整理出哪几种品系相互交配可以得到不错的结果,如今这些组合已成为我育种计划中重要的骨干.以下为一些确定能产生不错结果的组合,这些组合已经过多次的实验证明,的确能达到目的.单色红色系+红尾礼服:以金色身体的单色红色系雄鱼跟灰色身体的红尾礼服交配可以强化红尾礼服系统,在第一代即能产生100%的红尾礼服.接着我会淘汰F1所有的母鱼,然后将雄鱼与原灰色身体的红尾礼服(gray bodied HB red)来母鱼交配.产生的子代较差的为体色较浅的礼服雄鱼,在此只需保留体色最深的母鱼.(如果你想作出好的灰红色系,可以保留一些F1母鱼,将之与原单色红色系雄鱼交配,子代25%为灰红色系)单色红色系与白子(albino):可以用金色身体单色红雄鱼与白子母鱼交配,以强化白子系统.F1为100%灰红,接着选出表现型佳的灰红雄鱼与原系统白子母鱼交配.理论上可以得到30%的白子后代,但在我的经验里比例大约在25-30%之间.这些白子个体可以自交3-4代,不会有不孕或交尾力不强的现像.紫色系与绿色系:这样的组合双向都会得到一些极佳的蓝色个体.紫色为显性,理论上会加深绿色的表现.基于这点,选出体色最亮的蓝色雄鱼个体与紫色系母鱼交配以作出较大型且较好的绿色系.如果要强化紫色系,可以用紫色雄鱼跟绿乙母鱼交配.在杂交第一代中选择母鱼的方法如下,先在晚上把灯关掉,用手电筒照射鱼体,绿色系母鱼身体基部会发绿光,紫色母鱼则为紫光.黄色蛇纹与AOC礼服:利用蛇纹雄鱼与AOC礼服母鱼交配,可以强化AOC礼服尾部的色斑.在我的系统中礼服基因在X上且为显性,这表示小代将会是100%礼服.选出最佳的雄鱼与原AOC礼服母虫交配.我会在AOC礼服系统自交5-6代后就作一次这样的杂交.象牙白礼服(HB pastel)与象牙白(pastel)品系:以金色系象牙白(golden pastel)雄鱼与象牙白礼服(HB pastel)母鱼交配,可以强化象牙白系统的体形和色泽.得到的F1子代,其灰色象牙白礼服(gray bodied HB pastel)个体将会消失.选出最佳的雄鱼与原来的金色系象牙白母鱼交配,子代会有50%的金色系象牙白个体出现,由此得到的个体会比原象牙白系统更大且便有活力.蓝绿双色与黄色蛇纹:挑出最大的蓝绿双色雄鱼(不必担心其花纹样式),与蛇纹母鱼交配.取其子代的雄鱼跟双色的母鱼交配,我以这样的方法得到许多不错的蓝绿双色系统.三、孔雀鱼品系分类整理★纹路系☆☆☆草尾☆☆☆(GRASS)尾巴上有细点,每一点之间没有连接粉红/蓝/七彩/红/日本蓝/银河蓝/白子蓝/银河黄/日本白草尾/金属蓝/日本蓝红草...及相关的缎带(Ribbon)、燕尾(Swallow)及白子(Albino)品系。
孔雀鱼,学名Poecilia reticulata又名孔雀花鳉、虹鳉,是一种常见小型纯淡水热带观赏鱼,颜色鲜艳,品系多。
孔雀鱼原产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圭亚那、西印度群岛、巴西北部等地,喜欢22至24度的水温,普遍是生活在硬水,酸碱值偏弱碱性(pH7至7.5)的环境。
作为观赏用鱼引入新加坡、中国台湾和内地,现已繁衍分布于部分热带地区的河川下游及湖沼、沟渠中,其野生栖地呈现多样化,主要栖息于淡水流域及湖沼。
孔雀鱼的繁殖能力很强,并能耐受污染的水域,具群集性。
孔雀鱼性情温和,能与温和的中小性型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孔雀鱼的寿命较短。
目前基本上分成几种基本品系礼服马赛克、草尾、剑尾、金属、蛇王。
孔雀鱼为杂食性小型鱼种,由于孔雀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强韧,所以目前全世界几乎随处都能见到它的芳踪。
特征:野生种体色为深橄榄绿,腹部渐褪为银色。
雌鱼大多呈长圆形。
体呈黄褐色,具有金色光泽,但体色的差异很大,常具有鲜丽的橘黄色或蓝青色的斑纹。
成长后雌鱼的体色较单调而半透明,如同大肚鱼。
体型细小,体长约3至5厘米,长的可至7厘米雌鱼比雄鱼大,雌鱼通常较不鲜艳,体色暗淡,尾鳍高度与身体略同。
雄鱼臀鳍即生殖孔呈棒状,用来与雌鱼进行体内受精。
孔雀鱼活泼好动,食性广泛,喜食鱼虫等动物类食物,繁殖力强,有人因此称其为“百万鱼”,喜欢群居活动。
是一种很有观赏性的鱼种。
如在大型鱼缸中,配以丛丛水草,如同成群的彩色小鸟飞舞,非常有情趣。
繁殖孔雀鱼的繁殖周期相当短,大约只有半年到一年的寿命,但其从幼鱼到具繁殖能力的成鱼速度非常快,仅需2至3个月,因此在改良鱼种体态、色泽..等,也能在短期内看到成果。
且在母鱼身体中有特别的构造,可以有短暂的储精能力,以单养孔雀鱼和公母与同样的情况下,在温度维持在二十五度左右时,每二十四到三十天便可有一次生产期,每次生产数量由十多条到数百尾。
从母鱼的年龄、体型、健康情形来判断,初次生产的母鱼通常只会生10至20尾左右,如是体长超过5厘米的成熟母鱼,生上百只是不成问题的。
孔雀鱼品种孔雀鱼娇小玲珑、色彩斑斓、好养能生、品系繁多,已有上百年养殖历史,也是世界著名的热带观赏鱼之一。
近年来,高颜值、品相佳的孔雀鱼更是云集于各届世界级孔雀鱼选美比赛,不断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孔雀鱼之美。
1、单色孔雀鱼单色孔雀鱼的全身几乎是一个干干净净的颜色,杂色少。
常见的有全红、全白、全蓝、全黑、莫斯科蓝、红尾白子等等。
2、玻璃种孔雀鱼玻璃种孔雀鱼,又称玻璃肚孔雀鱼,整个身体犹如玻璃一般全透明或半透明,甚至能看到体内的内脏。
3、白金孔雀鱼白金孔雀鱼,鱼体覆盖有金色、银白色或白金色的金属光泽,有的呈现出反光的浅蓝色或深蓝色,还衍生出“美杜莎”及“银河”等品种。
4、草尾孔雀鱼草尾孔雀鱼的身上有菱形斑纹,尾鳍宽大、其上布满细致而互不连接的圆形喷点图案,如同纷披的细草一般。
常见的有蓝草尾孔雀鱼、红草尾孔雀鱼等等之分。
5、剑尾孔雀鱼剑尾孔雀鱼尾鳍中央内缩,两端如同燕尾;上下两鳍往后延伸,如同锐利的剑。
根据延伸的部位不同,剑尾孔雀鱼分为双剑尾、上剑尾、下剑尾等不同形式。
6、冠尾孔雀鱼冠尾孔雀鱼,鱼鳍和鱼尾呈散开分叉的线状,一般仅作观赏。
7、蛇纹孔雀鱼蛇纹孔雀鱼,又称眼镜蛇王孔雀鱼,全身布满如蛇纹般的斑纹,有的带金属色泽。
8、马赛克孔雀鱼马赛克孔雀鱼的尾部有着如同马赛克一样的由红、黑、蓝、黄所镶嵌而成的斑斓色彩,尾鳍纹路通常表现为斑点纹、环形纹与闪电纹等,背鳍纹路色泽和尾鳍一致,饲养和繁殖难度较高。
9、熊猫孔雀鱼熊猫孔雀鱼为典型的黑白色系,外形就像一尾水中的熊猫,眼睛特别黑,很活泼。
10、古老孔雀鱼古老品系的孔雀鱼色彩斑斓,纹路比较抽象、模糊且有一点凹陷感,胸鳍附近有黑色斑纹,背鳍较高,尾鳍以深蓝色为基调,并带有黄、红、白和绿等多种模糊化色块,具有独特韵味。
11、蕾丝孔雀鱼蕾丝孔雀鱼,顾名思义,就是身上的花纹如同蕾丝一般繁密而轻盈,很是美观。
12、金属孔雀鱼金属孔雀鱼,鱼身前半部分呈现出特殊的金属蓝。
在水质状况不佳或者鱼体不适的时候,这块金属蓝的色块会转变成为黑色。
孔雀鱼标准命名体系第一章—孔雀鱼品系的概念及基本规则如果说一个标准的孔雀鱼命名体系是一座大厦,那么,孔雀鱼品系的概念就是这座大厦的地基。
所以,在此非常有必要把品系的概念单独划分出一个文章来解释引文部分摘自百度百科“《遗传学名词》第二版对“品系”(strain)的释义:源出于一个共同的祖先而且具有特定基因型的动植物或微生物。
同一起源,但与原亲本或原品种性状有一定差别,尚未正式鉴定命名为品种的过渡性变异类型。
”在此,选择第一个释义进行解读孔雀鱼,自从被英国传教士Robert Guppy发现以后不到几十年的时间里,孔雀鱼,作为一种宠物,火遍了整个世界世界各地的孔雀鱼爱好者,陆陆续续发现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表现型不知从何时起,孔雀鱼爱好者们将自己见过的遗传稳定的孔雀鱼分成了若干品系并且品系的数量时至今日仍有可能在增加什么是孔雀鱼品系?什么是品系孔雀鱼?这是所有问题中最关键的孔雀鱼的品系,是一类基因型相同的孔雀鱼的总称一条孔雀鱼,可以同时归属到多个品系孔雀鱼和人一样,同样具有23对,46条染色体,其中22对染色体是体染色体,1对是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用XY表示)举几个简单的例子礼服(Tuxedo)品系(见文末注解1),已知礼服基因的遗传方式是伴X显性遗传,且控制礼服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即表现出礼服性状的孔雀鱼,基因型只能有三种,X(T)X(T),XX(T),X(T)Y 也就是说,只有基因型是这样的鱼,才属于礼服品系。
礼服品系的鱼尾柄都为黑色或深蓝色(见文末注解3),可以说,尾柄的黑色或深蓝色是礼服品系的特徽。
第二个例子,日本蓝(Japan Blue)品系(见文末注解2),已知日本蓝基因的遗传方式为伴Y遗传,即表现出日本蓝性状的孔雀鱼,只能是XY(J)一种基因型,也就是说,只有基因型是这样的鱼,才属于日本蓝品系。
日本蓝品系的鱼尾柄都为反光蓝色(见文末注解4),可以说,尾柄的反光蓝色是日本蓝品系的特徽。
第三个例子,银河(Galaxy)品系(见文末注解5),已知银河基因的遗传方式为伴Y遗传,即表现出银河性状的孔雀鱼,只能是XY (PC)一种表现型,也就是说,只有基因型是这样的鱼,才属于银河品系。
孔雀鱼的品种(带图片)一、作为一个已经经历了百年的热带观赏鱼品种,孔雀鱼多年来经过无数位观赏鱼养殖家历代人工改良、繁殖,可以说话题多多,但有一点可以得到肯定,就是它们受到水族爱好者欢迎的程度。
这里,将分成纹理色泽篇、体色篇以及尾鳍篇三个章节,向大家简单论述一下水族市场上出现的主流孔雀鱼的品种分类。
1.纹理色泽篇■马赛克孔雀鱼(Mosaic)马赛克的原文是指“镶嵌细工做成的物品”。
在此却是形容孔雀鱼尾部的众多色彩和花样。
马赛克孔雀的花纹分成两种:一种是镶嵌状的花纹,另一种则是略呈环状排列的花纹。
马赛克孔雀的特色:尾鳍基部与身体交接处有一块“深蓝”色的色块,这点也可以用来与草尾孔雀作区别。
(这个是日本人的分法,但现在已经基本不在意这一点了)马赛克孔雀的标准要求:尾鳍纹路鲜明,背鳍越宽大越好,并且纹路最好和尾鳍一致。
目前在马赛克里面最流行的是圣塔玛利亚蓝马赛克。
普通马赛克里尤以红马赛克白子最为漂亮(个人观点)马赛克的尾纹以下图中的树状结构尾最美。
草尾孔雀鱼(Grass)草尾孔雀是由日本水族专家人工改良出来的品种。
草尾孔雀按尾鳍色泽不同,分成两种:一种是标准尾鳍的草尾,底色不拘;另一种则是玻璃尾,尾鳍较为透明,因而上面的斑点就象喷点状的分布,朦胧之美犹如“纱丽”。
草尾孔雀的特色:宽大的尾鳍上布满黑色圆形的细小斑点,花纹细致如草皮(这个实际上是错误的说法,這是一個日本翻譯誤會而生的名字,在歐美應為琉璃尾(Glass),但日文中Glass 和Grass的外來語是同一字...所以再翻中文,就差更多了)。
草尾孔雀的标准要求:尾鳍一定要宽大,背鳍也一样,更要有厚实的感觉,花纹也应该和尾鳍一致。
鱼身上的菱形和黑斑清晰形状漂亮,尾巴上的花纹彼此不连接,是成喷点装。
日本兰兰草尾是草尾的一个衍生的品种,是用日本兰原生鱼和兰草尾杂交得到的,蓝色的腰和蓝色的草尾搭配在一起确实很漂亮红草尾和兰草尾是一个品种,只不过红草是全显性的基因,而兰草是一个显加一个隐性基因,所以兰草尾的小鱼一定会出现红草尾,但红草尾的子代里一定不会出现兰草尾礼服孔雀鱼(Tuxedo)礼服是指孔雀鱼的后半身为黑色、深蓝色或其他的如粉红,天蓝等纯色调,而尾鳍上应该没有任何杂色斑点或花纹,整体感觉素雅大方,如穿着晚礼服的美人雍荣华贵。
孔雀鱼的品种(带图片)一、作为一个已经经历了百年的热带观赏鱼品种,孔雀鱼多年来经过无数位观赏鱼养殖家历代人工改良、繁殖,可以说话题多多,但有一点可以得到肯定,就是它们受到水族爱好者欢迎的程度。
这里,将分成纹理色泽篇、体色篇以及尾鳍篇三个章节,向大家简单论述一下水族市场上出现的主流孔雀鱼的品种分类。
1.纹理色泽篇■马赛克孔雀鱼(Mosaic)马赛克的原文是指“镶嵌细工做成的物品”。
在此却是形容孔雀鱼尾部的众多色彩和花样。
马赛克孔雀的花纹分成两种:一种是镶嵌状的花纹,另一种则是略呈环状排列的花纹。
马赛克孔雀的特色:尾鳍基部与身体交接处有一块“深蓝”色的色块,这点也可以用来与草尾孔雀作区别。
(这个是日本人的分法,但现在已经基本不在意这一点了)马赛克孔雀的标准要求:尾鳍纹路鲜明,背鳍越宽大越好,并且纹路最好和尾鳍一致。
目前在马赛克里面最流行的是圣塔玛利亚蓝马赛克。
普通马赛克里尤以红马赛克白子最为漂亮(个人观点)马赛克的尾纹以下图中的树状结构尾最美。
草尾孔雀鱼(Grass)草尾孔雀是由日本水族专家人工改良出来的品种。
草尾孔雀按尾鳍色泽不同,分成两种:一种是标准尾鳍的草尾,底色不拘;另一种则是玻璃尾,尾鳍较为透明,因而上面的斑点就象喷点状的分布,朦胧之美犹如“纱丽”。
草尾孔雀的特色:宽大的尾鳍上布满黑色圆形的细小斑点,花纹细致如草皮(这个实际上是错误的说法,這是一個日本翻譯誤會而生的名字,在歐美應為琉璃尾(Glass),但日文中Glass 和Grass的外來語是同一字...所以再翻中文,就差更多了)。
草尾孔雀的标准要求:尾鳍一定要宽大,背鳍也一样,更要有厚实的感觉,花纹也应该和尾鳍一致。
鱼身上的菱形和黑斑清晰形状漂亮,尾巴上的花纹彼此不连接,是成喷点装。
日本兰兰草尾是草尾的一个衍生的品种,是用日本兰原生鱼和兰草尾杂交得到的,蓝色的腰和蓝色的草尾搭配在一起确实很漂亮红草尾和兰草尾是一个品种,只不过红草是全显性的基因,而兰草是一个显加一个隐性基因,所以兰草尾的小鱼一定会出现红草尾,但红草尾的子代里一定不会出现兰草尾礼服孔雀鱼(Tuxedo)礼服是指孔雀鱼的后半身为黑色、深蓝色或其他的如粉红,天蓝等纯色调,而尾鳍上应该没有任何杂色斑点或花纹,整体感觉素雅大方,如穿着晚礼服的美人雍荣华贵。
/thread-50139-1-1.html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一、孔雀鱼的品系目前市面上孔雀鱼的种类分类很多,以一般较为普遍的数种为例:1、礼服(Tuxedo)其表现型只要身体后半呈色即称礼服。
早期是由黑色为基础,由德国人开发出各式蓝、绿的礼服体系。
后来新加坡朝红色礼服体系发展。
黄花红礼服在台湾俗称红苹果,而新加坡3/4黑礼服又称黑金钢。
基因型为Xt Yt。
2、马寒赛克(Mosaic)其表现形为尾鳍底部有一块黑色斑,因为此型是礼服孔雀里面由隐性基因引进再剥离出来的。
马赛克体系的尾鳍花纹为大色块分布,有闪电的感觉为较成功的马赛克体系。
其基因型为Xm Ym。
3、草尾(Grass)其表现型为尾鳍上要有一点一点的色点布满,而身体则是自由色块分布。
由于此名是由日本翻译过来,故原来英文名为Glass,有琉璃尾之意,但由日文外来语翻却误码会成草业(Grass)之意,故中文叫草尾。
其基因型为Xg Yg。
4、蛇纹(Cobra)此为美国所提出的体系,表现型为身体体色类似蛇样,一条条的横纹,给人似蛇皮的感觉,而其体侧表现出有金属光泽。
若搭配具有黑斑的黄色尾巴(如Grass),一般称为蛇王。
基因型为Yc。
5 德系豹纹(Deutshland leopard)表现型为其尾巴基部有平行横纹,类似=或≡之类的流水纹。
不过目前市面是比较少见。
基因型为Xl Yl。
6德系黄尾礼服(Deutschland yellow tail tuxedo)表现型为尾鳍颜色是淡黄到像白色,体色是深绿或黑色,搭配大大的背鳍,是一款完成度极高的鱼。
可算是孔雀鱼的高级货,已经很完美了。
二十年前其培养出的德系黄尾礼服体质非常弱,当初几乎灭绝,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已经和一般孔雀易于饲养。
基因型为Xs Yt Xt Ys XtsYts。
7、金属(Metal)表现型为身体前半段呈现青色的金属光泽,不过这种光泽在换水后或受到惊吓之余会消失,所以一般饲养者难以了解其特别处。
孔雀鱼,最全品系介绍孔雀鱼是整个观赏鱼领域里,人工改良品系的数量位居第二的鱼种,因此要想好好了解孔雀鱼,必须懂得分类。
不过孔雀鱼的分类方法有好多种,笔者这里仅就应用得最广泛的传统式分类加以介绍。
第一种礼服系,礼服系的特点是鱼的腰身有一块深蓝色或其它纯色的礼服斑,而尾鳍、背鳍上没有任何杂斑或花纹,礼服系的母鱼比其它品系的母鱼要更漂亮。
1孔雀鱼品系介绍——礼服系代表品种:德系黄尾礼服、黑礼服、粉红礼服。
礼服系早期是中欧的深色系统。
但后来广为流传的德系黄尾礼服,乃是60年代出自法兰克福的吉哈德·格瑞奇之手,而后德国人将黄尾礼服的鳍色改良为白色,美国人则在黄尾礼服的基础上推出了计程车黄。
现在有人将黄尾礼服的白子误称为象牙白,而实际上象牙白乃是黄尾礼服黄化体的白子。
它是维持黄尾礼服系统的重要角色。
同样的,天空蓝也不仅仅是蓝尾礼服的白子,而是蓝尾礼服黄化体的白子。
亚洲的新加坡培育出了红尾礼服,而红苹果即是红尾礼服的黄化体。
粉红礼服则是美国人培育的,也可以用来维持普通礼服。
用蓝化体改良粉红白得到的熊猫,有时被归类到单色系中,但笔者认为它也是属于礼服系的。
2孔雀鱼品系介绍——马赛克系第二种马赛克系,马赛克系的特点是尾鳍和背鳍都是由橙红和青黑两色镶嵌成珊瑚树枝状的纹路,不过也有其它颜色的,比如:蓝马赛克。
马赛克的身体是野生色,但尾柄处颜色较深,因为该品种最初是有礼服血缘的。
马赛克这个词是指欧洲一种细致镶嵌的工艺,类似于中国的景泰蓝。
有些资料称这个品系起源于日本,但也有资料称马赛克是日本60年代从德国引进的。
考虑到这个系统名字十分的欧化,起源地还是在欧洲的可能性较大。
马赛克系统如果维持不力,尾鳍的纹路会退化成一圈一圈环状的,不过也有很多人喜欢这种环状纹,总比退化成杂斑强。
3孔雀鱼品系介绍——草尾系第三种草尾系,草尾系的通常特点是身体上有菱形斑,而尾鳍上有细致的喷点。
代表品种:蓝草尾、红草尾、黄草尾。
4孔雀鱼品系介绍——古典系第四种古典系,古典系或者称古老系孔雀鱼,并不是指早期的原始孔雀鱼,跟野生色是两个概念。
孔雀鱼品系介绍
第一种礼服系,礼服系的特点是鱼的腰身有一块深蓝色或其它纯色的礼服斑,而尾鳍、背鳍上没有任何杂斑或花纹。
礼服系的母鱼比其它品系的母鱼要更漂亮。
代表品种:德系黄尾礼服、黑礼服、粉红礼服。
礼服系早期是中欧的深色系统。
但后来广为流传的德系黄尾礼服,乃是60年代出自法兰克福的吉哈德?格瑞奇之手,而后德国人将黄尾礼服的鳍色改良为白色,美国人则在黄尾礼服的基础上推出了计程车黄。
现在有人将黄尾礼服的白子误称为象牙白,而实际上象牙白乃是黄尾礼服黄化体的白子。
它是维持黄尾礼服系统的重要角色。
同样的,天空蓝也不仅仅是蓝尾礼服的白子,而是蓝尾礼服黄化体的白子。
亚洲的新加坡培育出了红尾礼服,而红苹果即是红尾礼服的黄化体。
粉红礼服则是美国人培育的,也可以用来维持普通礼服。
用蓝化体改良粉红白得到的熊猫,有时被归类到单色系中,但笔者认为它也是属于礼服系的。
德系豹纹,通常是被单独划作一个种系的,但是它实际上是黄尾礼服的一个另类分支。
表现为尾鳍上有浓黑色的斑点。
东南亚的礼服马赛克系统,实际上也是这样的一个分支系统。
第二种马赛克系,马赛克系的特点是尾鳍和背鳍都是由橙红和青黑两色镶嵌成珊瑚树枝状的纹路,不过也有其它颜色的,比如:蓝马赛克。
马赛克的身体是野生色,但尾柄处颜色较深,因为该品种最初是有礼服血缘的。
马赛克这个词是指欧洲一种细致镶嵌的工艺,类似于中国的景泰蓝。
有些资料称这个品系起源于日本,但也有资料称马赛克是日本60年代从德国引进的。
考虑到这个系统名字十
分的欧化,起源地还是在欧洲的可能性较大。
马赛克系统如果维持不力,尾鳍的纹路会退化成一圈一圈环状的,不过也有很多人喜欢这种环状纹,总比退化成杂斑强。
第三种草尾系,草尾系的通常特点是身体上有菱形斑,而尾鳍上有细致的喷点。
代表品种:蓝草尾、红草尾、黄草尾。
草尾系对应的英文名是Glass(琉璃),但是翻译成日文再翻译到中文后却变成了草皮(Grass),这其中可能存在着一些误会。
日本是1970年从新加坡引进的琉璃尾,然后和蓝马赛克杂交做成的原始蓝草尾。
但是1980年日本又从新加坡引进蓝化体,85年后由新井做成另一种蓝草尾。
另外蓝草尾大师木岛丰的蓝草尾据说又是用蓝马赛克定向培育得到的。
改良过程本身就有点混乱,日本观赏鱼杂志的编辑筒井良树的纪录又不是很清楚。
而同期欧美人也在做改良。
我们晚到的中国人怕是永远搞不清楚琉璃和草尾的渊源了,只知道草尾里面有尾鳍比较透明的一类。
草尾系中的蓝草尾乃是高人气、高难度的品种,蓝草尾的母鱼经常能长出巨大的体形。
蓝草尾在繁殖中会产生红蓝草尾和蓝化体这两种副产品。
不过红蓝草尾的红色纯正度远远不如真正的红草尾。
黄草尾则是少见品种,其体色往往是自由色而没有标准的菱形斑。
蓝草尾的难度并不在于繁殖中会产生副产品,而是菱形斑散乱、尾柄发黄这些问题。
可以利用银蓝草尾进行去黄斑的维持,不过也有人往蓝草尾的基因里注入日本蓝。
第四种古典系,古典系或者称古老系孔雀鱼,并不是指早期的原始孔雀鱼,跟野生色是两个概念。
古典系是人工改良的,看上去比较古朴的一个平系。
特点是身上有模糊的眼斑,
有类似早期蛇王的模糊纹路,尾鳍花纹类似马赛克,但是深色的部分比较浅,有照相底片的感觉。
这个品种的杂交种不太好定义。
并且古典系孔雀鱼通常发色比较晚,饲养的人不太多。
第五种单色系,单色系的特点当然就是全身及鳍,都是单一不含杂斑的颜色。
代表品种:全红、莫斯科蓝。
尽管现代的孔雀鱼大多数源于中欧的礼服和蛇王系统,但是源于东南亚的单色系统历史要更为久远。
其中全红起源于东南亚的新加坡。
后来输入到南亚,改良为斯里兰卡红。
然后经由以色列输入到中欧,由德国和荷兰改良为佛郎明戈和荷线全红。
再由中欧分别输入到美国和俄罗斯。
美国将全红改良为美式全红,又输入到日本和中国南方地区。
而中国北方地区则经由俄罗斯得到全红改良为高帆火炬。
尽管中国和东南亚本身地理相隔不远,但是新加坡的全红之所以未能在早期直接输入中国,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新加坡产的孔雀鱼受到“孔雀鱼艾滋病”的困扰,另一方面是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制约。
全红系统看似简单,其实是相当复杂的一个系统,其中含有红珊瑚等好几个不同的红色基因。
莫斯科蓝系统,是苏联在冷战时期改良出来的,身上有金属的光泽。
因为铁幕时期,欧美日本并不了解苏联孔雀鱼的状况,因此莫斯科蓝的生世迷离。
日本的岩崎登大师根据推断认为是蓝化体和金属品系杂交改良得到。
但德国方面和筒井良树均通过实验,大胆的认为是黑茉莉和孔雀鱼异种基因组合得到。
这个系列下还有莫斯科绿、莫斯科红和莫斯科焰火等品种。
单色系还有全鳞黄金,也叫纯金,是德国人的改良结果,但其中也可能含有其他不同胎鳉物种的血缘。
全鳞黄金不同于白金全黄的马特利。
另外,看上去并不像单色系的米卡利夫,一般也是被归类在单色系里的。
第六种蛇王系,蛇王系的特点是体色为金银色,全身及鳍覆盖有纵横交错有如蛇皮般的纹路。
尾鳍上的纹路通常要比马赛克更细致,但是比草尾要粗。
代表品种:眼镜蛇王、蕾丝蛇王。
蛇王系源于中欧,但是现代蛇王定型于美国。
蛇王身体上的纹路以纵横纹皆有为佳。
雌、
雄鱼的胸部都有可能会出现斑点,斑点会随情绪变化浓淡。
斑点显著的品种被称为眼镜蛇王。
蛇王品系的改良种非常多,比如蕾丝,这是一种比草尾更为细致的尾部纹路,但是蕾丝基因往往和尾鳍的中落基因关联,而影响到尾鳍的形状。
由蛇王系衍生而来的金属系,通常是被单列为一个品系的。
但是笔者个人还是觉得金属系跟蛇王系的亲缘太近。
金属系是60年代苏联在德国的眼镜蛇王基础上改良出来的品系,不过是由专业机构在生化实验室里进行改良的试验鱼,而非一般爱好者所为。
因此只到90年代以后,金属孔雀才正式流入到观赏鱼领域。
早期的金属孔雀,仅仅是胸部有一块金属蓝色的斑块。
而现在,已经有金属斑蔓延到整个身体两侧的全金属孔雀出现。
第七种白金系,白金系的特点是鱼身上有成片白金色泽的鳞片覆盖。
代表品种:美杜莎、银河、白金矛尾。
白金系的孔雀鱼,观赏价值是相当高的。
其中的美杜莎和银河都是日本玩家从蛇王系统改良而来的,从蛇发女妖美杜莎的名字也能看出这点渊源。
美杜莎带蕾丝基因,所以有很多尾鳍都是中落的,而银河带蛇王基因,所以尾鳍的斑纹要粗一些。
这两种鱼的命名,有点天马行空的感觉,不太像一贯严谨的日本人的风格,可能是日本人改良出了这两种高难度、高观赏价值的品种后比较得意吧。
第八种日本蓝系,日本蓝系的特点是孔雀鱼的腰部有一段宝石般明快的蓝色,并且身体中部两侧有一个黑色的小圆点眼斑。
没有眼斑的日本蓝比较容易和圣塔玛丽亚混淆,但圣塔的胸部有明显的黄绿色。
圣塔玛丽亚通常也被单独划分为一个品系,但在国内并不流行,笔者就不单列了。
原种的日本蓝是吉田直司所培育的,虽然腰身颜色的遗传性很强,但是背鳍和尾鳍小而透明。
现在已经被改良出了日本蓝马赛克、日本蓝草尾等品种。
日本蓝被改良为白子时,腰身的蓝色是不变的,而圣塔则不行。
第九种剑尾系,剑尾系的特点和其它品系截然不同,并非是以身上和鳍上的颜色来做区分,而是以鳍型来区分的。
剑尾的雄鱼尾鳍上下有特殊的剑状延伸。
代表品种:安德拉斯双剑、维也纳绿宝石双剑。
安德拉斯双剑,身体是典型的野生色,非常艳丽。
这个品种是原产于委内瑞拉和圭亚那交界带的野生虹鳉,跟原产于西印度群岛中小安吉鲁群岛的普通孔雀鱼的祖先,并不完全是同一个物种。
而维也纳绿宝石双剑是奥地利的人工改良品种,有比较久的历史。
其实安德拉斯也是一个匈牙利地区常用的人名。
奥、匈两国以前是一个国家,两种孔雀鱼应该有不小的渊源。
不过维绿双剑的体形通常比安德拉斯要强壮得多。
现在人工改良出的剑尾品种已经比较多,比如日本蓝双剑、蛇王双剑以及斯威夫特等。
第十种其它,有一些孔雀鱼品种不适合归到任何一个品系里,比如肚子透明的玻璃,身材变形的茶壶,没有鳍膜的冠尾,以及一些较新的品种和拥有多个系统特征的杂交品种等,这些另类暂时全部都划归在其它类里面。
孔雀鱼的十个系统大致介绍至此,还有很多像虎斑、薰衣草等品种,没有能够穿插介绍进去。
有一些品种的介绍则过于简略或者有疏漏,有待将来补充。
想必很多读者已经发现,孔雀鱼的大多数原种都是中欧,尤其是德国改良的。
新加坡领衔的东南亚也是孔雀鱼改良的先行者,但是后期衰落。
日本在孔雀鱼领域可以说是一个后来居上的国家。
两个超级大国苏联、美国自然也不乏佳作。
可以说种类繁多的孔雀鱼是全世界爱好者共同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