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敬业与乐业》为例,名言警句的运用
- 格式:ppt
- 大小:181.50 KB
- 文档页数:7
参考答案:一、1、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2.①旁骛(wǜ)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骛:追求。
②亵渎(xièdǘ):轻慢,不尊重。
③征引:饮用。
⑷骈进(pián):并进。
⑤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⑥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的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话的意思。
⑦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法门,指修行入道的门径。
⑧言行相顾::语言和行动相一致。
⑨强聒不舍(qiǎnggu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聒,喧扰,舍,舍弃,放弃。
⑩安其居,乐其业:使人民安居乐业。
3. 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1、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敬业乐业责任心趣味总分总总分主眼第一总分总总分主眼第一第二2、先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再论述为什么要敬业,最后论述怎样敬业。
文中体现论述层次的语句:“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主要论证方法: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3、语言特色:举例来自生活,语言通俗浅显,但又引用了大量的名言格言,是语言准确周密,生动有力,有很强的说服力。
《敬业与乐业》是一篇关于敬业精神和乐业态度的文章,其中包含了许多名言警句。
以下是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言:
1.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强调了对事业的热爱和投入,认为热爱事业的人才能在岗位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2. 门门通不如一门精。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专注于自己的专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而不是什么都涉猎但都不精通。
3. 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
——这句话鼓励我们要把工作和兴趣相结合,让事业成为生活中的喜悦,同时也让喜悦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
4. 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
——这句话强调了履行职责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在奋斗中寻找幸福。
5. 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
——爱因斯坦这句话鼓励教师要具备敬业精神,把教育教学变成一种艺术。
6. 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提醒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
7.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
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
——这句话强调了教师要不断学习、积累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这些名言警句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指引,鼓励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付出努力,追求卓越。
《敬业与乐业》习题同步测控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第二要乐业。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的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
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
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第三,职业的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选文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答:答案:针对“做工苦”提出“要乐业”的论点。
.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看,选文开头写作者和某人的对话有什么好处?答:答案:内容上:借生活小事引出要说明的道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敬业与乐业名言1.乐业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而敬业则努力确保自己能做到。
2.敬业是一种态度,乐业是一种心情,两者的结合能让你的工作更有价值。
3.敬业是对工作负责,乐业则是对生活充满激情。
4.敬业使你变得专注,乐业使你变得更有创造力。
5.敬业是对内心的坚守,乐业是对生活的热爱。
6.敬业是为了追求卓越,乐业是享受追求卓越的过程。
7.乐业使你忘却劳累,敬业则让你保持坚持。
8.敬业是职业道德的体现,乐业则是职业幸福的源泉。
9.乐业也可成为敬业的动力,让你在工作中更有动力。
10.敬业是对工作的敬畏,乐业是对工作的热情。
11.敬业使你始终保持专业的态度,乐业则让你享受专业的成长。
12.敬业使你追逐成功,乐业使你享受成功的喜悦。
13.乐业使你忘却时间,敬业让你珍惜时间。
14.敬业是对自己的尊重,乐业是对工作的热爱。
15.敬业使你输在起跑线,乐业让你赢得终点的荣耀。
16.乐业使你充满能量,敬业让你永不止步。
17.敬业是对工作的负责,乐业是对自己的善待。
18.敬业使你永不满足,乐业使你享受成果。
19.乐业是无穷的动力,敬业则是稳定的基石。
20.敬业使你保持专注,乐业使你拥有事半功倍的能力。
21.乐业是追求心流的方式,敬业是追求卓越的方式。
22.敬业是尽心尽责,乐业是心无旁骛。
23.敬业使你不断进步,乐业使你欣赏进步的过程。
24.乐业使你充满激情,敬业让你工作更富有成效。
25.敬业是一种高尚品质,乐业是一种人生态度。
26.乐业是一种享受,敬业是一种责任。
27.敬业使你忠于自己的职业,乐业使你快乐于自己的职业。
28.乐业使你享受工作的乐趣,敬业让你过上有意义的职业生活。
29.敬业是成功的基础,乐业则是成功的动力。
30.敬业使你成为专业人士,乐业使你成为有趣的人。
31.乐业让你带着微笑工作,敬业让你带着骄傲工作。
32.敬业使你克服困难,乐业使你享受成功的喜悦。
33.乐业是珍视每一天的心态,敬业是不辜负每一天的努力。
34.敬业使你专注,乐业使你保持积极心态。
有关敬业乐业的名言警句及事例1.关于敬业、乐业的名言警句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列宁)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罗素)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罗佐夫)干一行,爱一行。
门门通不如一门精。
昨天不能唤回来,明天还不确实,而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天。
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
耶曼逊勇于探索真理是人的天职。
哥白尼只要在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变会变成错误。
列宁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
王若飞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
曹禺理直气壮,永远不怕真理,勇敢地拥护真理,把真理告诉别人,为真理而战斗。
刘少奇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
郭沫若最好是把真理比做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
马克思2.《敬业与乐业》中的15句名言要九年级课本里的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安其居,乐其业.《礼记》:敬业乐群.孔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孔子: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朱子:主一无事便是敬.《庄子》: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曾文正: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庄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老子》:安其君,安其业梁启超: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梁启超: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3.有没有人知道~关于敬业与乐业的名言警句知之者不如好之后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安其居,乐其业。
敬业乐群。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主一无事便是敬。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
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以《敬业与乐业》为例——探讨论说文的论证方法一、导入在生活中,我们为了说服别人接受我们的观点,我们必须经过一方努力,你会采取怎样的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举生活当中的实例、引用名人的语言)你在运用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过程就是论证方法。
今天我们就以以《敬业与乐业》为例——探讨论说文的论证方法。
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
二、复习课文1、自由朗读《敬业与乐业》,作者阐述了一个怎样的观点。
有业——敬业——乐业作者如何论证有业的?1、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道理论证:用社会公认的定理、公理、社会科学理论、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
文章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同样的论证方法。
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使论述常有权威性,很有说服力。
强调:所用的材料必须是社会公认的定理、公理、社会科学理论、名言警句2、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的故事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观点。
文章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同样的论证方法。
作用:举出确凿而典型的事实,使观点得到有力的支撑。
强调所举例子需确凿、充分、有代表性3、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就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就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作用: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可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辛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作用:可以将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为明确,给人以更鲜明深刻的印象。
5、小结: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三、课外例文解析谈天才朱光潜生来死去的人何只恒河沙数?真正的大诗人和大艺术家是在一口气里就可以数得完的。
何以同是人,有的能创造,有的不能创造呢?在一般人看,这全是由于天才的厚薄。
《敬业与乐业》赏析【小编寄语】关于文章《敬业与乐业》的赏析,一直有资深学者在探讨,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特地跟大家分享了这篇赏析文,希望对同学们学习课文、把握文章主题、提升文学鉴赏能力有一定的帮助!本文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
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
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1.如何理解“业”的含义?提示:“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
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因此,“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2.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提示:我们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背景,来领会梁启超提倡“敬业与乐业”的良苦用心。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
因此,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体会本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提示:1、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色。
如第四段中,作者在举例英、法两国的性质,在对英、法两国人在公事房里头的表现和走时的注意力之后说:“这些比较得是否确切,姑且不论;但很可以为敬业两个字下注脚。
”句中“比较得是否确切,姑且不论”这些语句则不可以,体现语言的周密和准确。
因为如果直接说“这些话很可以为敬业两个字下注脚”,就仿佛作者完全肯定了那位法国学者,语言表达显得欠周密。
加上这么十来个字,讲演的逻辑性就更强。
2、理解文章引用的材料和列举的事例。
文章引用的古代名言警句,有的文字较深,课本虽有注释,学生可能仍不易理解,教师可适当疏通。
有几处举例论述,如第四段的“我当挑分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学生可能也不容易理解,在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揣摩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