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__第1章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常用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808.50 KB
- 文档页数:36
综合布线工程常用标准综合布线工程是指在建筑物内进行数据、语音和视频等信息传输的系统工程。
在现代社会中,综合布线工程已经成为各种建筑物的基础设施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在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的标准则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的标准。
首先,综合布线工程的材料选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例如在使用光纤时应符合GB/T 9775-2008《光纤通信用光缆》的相关规定。
其次,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设计规范,比如在进行布线系统设计时,应符合GB 50174-2008《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要求。
此外,综合布线工程的安装和施工应符合相关的安装规范,比如在进行布线系统安装时,应符合GB 50311-201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
另外,在综合布线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网络设备的选用和配置。
在进行网络设备选用时,应符合相关的产品标准,比如在选用网络交换机时,应符合YD/T925-2013《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相关规定。
在进行网络设备配置时,应符合相关的配置规范,比如在进行网络设备参数配置时,应符合IEEE 802.1Q《虚拟局域网》的相关规定。
此外,综合布线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工程验收和运行维护。
在进行工程验收时,应符合相关的验收标准,比如在进行布线系统验收时,应符合GB 50311-201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
在进行运行维护时,应符合相关的维护规范,比如在进行网络设备维护时,应符合TIA-942-A《数据中心标准》的相关规定。
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的标准涉及到了材料选用、设计规范、安装施工、网络设备选用配置、工程验收和运行维护等方面,这些标准的遵循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进行综合布线工程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要求,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稳定运行。
《综合布线》课程标准学时数:7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相关课程内容的联系网络综合布线是网络工程技术人员、网络组建及管理人员必备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网络组建过程中布线方法和网线的测试,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分析及解决网络布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课程系统完整地介绍了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概念、综合布线子系统间的关系及其设计指标和设计等级;同时系统介绍水平、干线子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布线方案,设备间、配线间设置原则;建筑群布线方案,管理线缆及配线架标记方法,设备间、配线间的供配电和电气保护措施,以及综合布线拓扑结构的应用系统可靠性设计;其次讨论了敷设线缆的方法和安装连接件工艺;常用线缆及相关连接件的种类、传输特性及性能指标。
最后介绍电缆测试仪、光缆测试仪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及其测试综合布线的步骤。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通过比较系统、概括性地讲授综合布线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与应用技术,并配合必要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网络互联设备与常用的传输介质2、掌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结构与系统设计3、掌握网络工程施实用技术4、了解无线网络技术与应用5、掌握网络测试原理与应用常用工具软件管理网络。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教学重点、难点第一章综合布线概论(教学内容):1、工作区设计规范2、工作区连接件3、水平子系统设计规范4、水平子系统存线结构、距离、类型及方法5、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步骤6、干线子系统设计规范7、干线子系统的线缆配置及路由8、设备间设计规范9、设备间及配线间设计方法10、管理区设计规范Ik管理区设计步骤12、建筑群干线子系统设计规范13、建筑群干线子系统布线方法(教学要求):1、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2、掌握综合布线系统标准3、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4、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趋势5、掌握综合布线工程设计结构、指标(重难点):重点:1、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2、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点3、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难点:1、“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2、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趋势第二章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原理(教学内容):1、工作区设计规范2、工作区连接件3、水平子系统设计规范4、水平子系统存线结构、距离、类型及方法5、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步骤6、干线子系统设计规范7、干线子系统的线缆配置及路由8、设备间设计规范9、设备间及配线间设计方法10、管理区设计规范Ik管理区设计步骤12、建筑群干线子系统设计规范13、建筑群干线子系统布线方法(教学要求):1、了解各子系统的设计规范2、掌握工作区连接件的设计方法3、掌握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步骤4、掌握干线子系统的设计步骤5、掌握设备间及配线间设计方法6、掌握管理区设计步骤7、掌握建筑群干线子系统布线方法(重难点):重点:11土作区连接件的设计方法2、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步骤3、干线子系统的设计步骤难点:1、设备间及配线间设计方法2、管理区设计步骤3、建筑群干线子系统布线方法第三章线槽规格和品种以及线缆的敷设(教学内容):1、金属槽和塑料槽2、金属管和塑料管3、桥架4、槽、、管的线缆敷设(教学要求):1、了解金属槽管的品种2、了解塑料槽管的品种3、掌握槽管的线缆敷设(重难点):重点:1、,谪、管的敷设2、对槽、管品种的认识难点:1、桥架的工作原理2、槽、管的规格认识第四章网络工程施工实用技术(教学内容)1、网络工程布线施工技术要点2、信息模块的压接技术3、双绞线与RJ—45头的连接技术4、布线技术(教学要求)1、掌握网络工程布线施工技术要点2、掌握信息模块、双绞线、RJ-45水晶头的连接3、掌握常用的布线技术(重难点):重点:言息模块、双绞线、RJ-45水晶头的连接2、常用的布线技术难点:1、网络工程布线施工技术要点2、常用布线技术的工作原理第五章无线网络(教学内容)1、无线网络的概念与特点2、微波扩频通信技术3、无线网络连接方式4、无线分组交换网5、无线网络的现状与发展(教学要求)1、了解无线网络的概念与特点2、掌握无线网络的协议3、掌握无线网卡的组成与工作原理4、掌握微波扩频技术5、了解无线网络的连接与交换技术(重难点):重点:1、无线网络的协议2、微波扩频技术难点:1、无线网卡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微波扩频技术的工作原理与应用第六章测试与测试有关的技术(教学内容)1、测试概述2、电缆的测试3、网络听证与故障诊断4、测试仪的种类与技术指标5、双绞线测试错误的解决方法6、工程的结尾工作(教学要求)1、掌握传输介质的有关标准2、掌握电缆的测试3、掌握测试仪的种类与技术指标4、了解双绞线测试错误的解决方法(重难点):重点:1、电缆的测试2、双绞线测试错误的解决方法难点:1、传输介质的测试标准2、测试仪的种类与技术标准第七章网络工程的验收与鉴定(教学内容)1、现场验收2、文档与系统测试验收3、鉴定会材料样例4、鉴定会后资料归档(教学要求)1、了解现场验收2、掌握文档与系统测试验收3、掌握鉴定会材料的应用(重难点):重点:11土档与系统测试验收2、鉴定会材料的应用难点:1、现场验收2、鉴定会材料的准备与归档第八章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所关心的问题(教学内容)1、综合布线系统方面的问题2、设备选择方面的问题3、线缆与光缆方面的问题4、接入与测试、编码方面的问题5、以太网、拓扑结构、布线标准与TCP/IP方面的问题6、督导与责任方面的问题(教学要求)1、了解综合布线系统方面的问题2、掌握设备选择方面的问题3、掌握线缆与光缆方面的问题(重难点):重点:1、设备选择方面的问题2、线缆与光缆方面的问题难点:1、接入与测试、编码方面的问题2、以太网、拓扑结构、布线标准与TCP/IP方面的问题四、实验时数及内容、要求实验时数:每个实验2课时,共计20课时。
招标文件技术规格及要求 5-1 1 技术规格要求综合布线系统的主干系统要求可以支持万兆以太网和各种常用的电话系统,配线系统要求可以支持千兆以太网和各种常用的电话系统。
1.1 总原则本工程中所采用的综合布线系统应符合以下原则:1. 可靠性系统应具有长期和稳定工作的能力,应具有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 实用性系统应具备完成工程中所要求功能的能力和水准。
即系统应符合本工程实际需要的国内外有关规范和功能要求,并且实现容易和操作方便。
3. 先进性系统应是在满足可靠性和实用性要求前提下的最先进的系统。
即系统应是一个符合集散系统发展趋势,特别是符合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最新发展潮流并且应用成熟的系统。
4. 经济性系统应满足性能与价格之比同类系统和条件下达到最优。
其经济性包括以下内容:(1)系统本身的价格(包括系统设备、技术服务和培训);(2)系统运行及维护费用;(3)对系统实施现场的特殊要求所需的费用。
1.2 综合布线系统的层次结构办公用房的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符合《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的层次结构,分为7个组成部分:(1)工作区(2)配线子系统(3)干线子系统(4)建筑群子系统(5)管理(6)设备间(7)进线间1.3 产品认证投标人应根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要求,所提供的布线产品须经过具有合法性、独立性和权威性的中国权威测试机构(如:信息产业部数据通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信息产业部光通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电线电缆检测中心等等)进行测试认证,并出具该机构发出的认证证明:1、六类屏蔽综合布线系统产品必须获得中国国家权威机构出具的满足ISO/IEC 11801:2002 Ed2.0或TIA/EIA 568-B.2-1 CAT-6类最新的国际标准关于六类系统的合格认证,并提供详细证明文件。
2、六类水平双绞线必须获得中国国家权威机构出具的满足LSOH的合格认证,并提供详细证明文件。
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二年级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以综合布线系统的国家标准为依据,从综合布线工程技术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技术、施工技术、施工工程管理技术、网络测试技术、工程验收和管理维护等内容。
围绕工程实践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突出学生网络布线工程设计和工程实施等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电子电工基础、计算机网络原理和网络工程绘图等预备知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完成以项目为依托设计的综合实践学习任务,使学生初步了解综合布线各种产品和综合布线的相关国家标准。
通过技能实训,学生逐步掌握网络布线系统结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和要求、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和安装技术标准、布线完工后的全面测试和项目验收的工作流程和规范。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以项目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尝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习综合布线知识和操作技能,构建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试运用综合布线知识和网络布线的设计原理,分析和解决项目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并敢于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质疑、收集信息、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崇尚科学与热爱网络综合布线的专业技术,逐步养成认真学习、勇于实践、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精益求精和团结协作、求真务实与乐于奉献、文明安全施工的工匠精神。
三、内容标准四、实施建议(一)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1、模拟教学法: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技能,我们对工程施工实际场景进行模拟,对部分教学内容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引、演、讲、探”的过程,使学生了解理论的来龙去脉和实际用途,理解理论的内涵,用以指导学生的实训操作。
一、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1、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和GB5031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两个中国国家标准。
2、综合布线概念:综合布线系统是指用数据和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它能支持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应用系统。
在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设计中宜将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基本型、增强型、综合型3种常用形式。
(1)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大多数能支持话音/数据,其特点是一种富有价格竞争力的综合布线方案,能支持所有话音和数据的应用,应用于语音、话音/数据或高速数据,便于技术人员管理,能支持多种计算机系统数据的传输。
(2)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不仅具有增强功能,而且还可提供发展余地。
它支持话音和数据应用,并可按需要利用端子板进行管理,特点是每个工作区有两个信息插座。
(3)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引入光缆,可适用于规模较大的智能大楼,其余特点与基本型或增强型相同。
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各个子系统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国家标准规定,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中,将综合布线系统按照以下7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服务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垂直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
(1)工作区子系统:是指从信息插座延伸到终端设备的整个区域,即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工作区。
工作区域可支持电话机、数据终端、计算机、电视机、监视器以及传感器等终端。
它包括信息插座、信息模块、网卡和连接所需的跳线,并在终端设备和输入/输出(I/O)之间搭接。
它是由跳线与信息插座所连接的设备组成。
在设计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从RJ-45插座到计算机等终端设备间的连线宜用双绞线,且不要超过5m。
网络综合布线网络综合布线是指将局域网络的各种物理设备连接起来,从而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的过程。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是支持现代信息科技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通信和计算技术的基础设施,是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结合网络综合布线的定义、作用、分类、设计、布线和维护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探讨。
一、网络综合布线的定义和作用1. 定义:网络综合布线是指在建筑物内或其中的某一部分,将所有通信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相互连接起来,建立统一的通信网络的过程。
2. 作用:网络综合布线可实现“单线多用”,即一个物理电缆可以同时用于传输电话、数据、视频和其他信号,减少了线缆数量。
实现信息的快速传输和共享,提高通信效率和管理工作效率。
还可以降低网络维护和运行成本,提高网络的扩展性和安全性。
二、网络综合布线的分类1. 根据用途分:通信布线、电力布线和控制布线。
2. 根据布线路径分:主干布线、水平布线和电缆沟布线。
3. 根据布线材料分:铜线布线和光纤布线。
4. 根据拓扑结构分:总线形、星形、环形、螺旋形和树形。
三、网络综合布线的设计1. 确定需求:包括建筑物的结构、使用面积、使用人数、网络类型、数据量、通信设备种类、安全和备份等内容。
2. 定位机房:机房位置的选择要考虑周边设施和自然环境,建议在冷热水、电力、通信空气调节和防火设备等设施丰富的境地建设机房,机房要求独立设置,应满足通风、空调、防尘等要求。
3. 安排布线和架线位置:首先要进行测量和布局设计,然后确定标准布线通道和支撑架,尽可能保持从底层到顶层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布线的通道必须符合规定标准,通道的宽度>120厘米,高度>2.4米。
4. 确定布线材料:铜线布线和光纤布线这两种材料都可以用于网络综合布线中,铜线适合接近数据中心的场所,光纤适合远距离通信和需要高速传输数据的领域。
5. 质量保证:布线的质量应该受到严格的控制。
在选择材料和供应商时,应注意质量证书等必要的检验和监控要求。
教案
光缆从工作区直接布放至电信入口设施的光配线设备。
3.缆线长度划分
1〕综合布线系统水平缆线与建筑物主干缆线及建筑群主干缆线之和所构成信道的总长度不应大于2000m。
2〕建筑物或建筑群配线设备之间(FD与BD、FD与CD、BD与
BD、BD与CD之间)组成的信道出现4个连接器件时,主干缆线的长度不应小于15m。
3〕配线子系统各缆线长度应符合图2-1的划分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图2-1 配线子系统缆线划分
注:其他应用指数字监控摄像头、楼宇自控现场控制器(DDC)、门禁系统等采用网络端口传送数字信息时的应用。
4.系统应用
1〕同一布线信道及链路的缆线和连接器件应保持系统等级与阻抗的一致性。
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产品类别及链路、信道等级确定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应用网络、业务终端类型、业务的需求及开展、性能价格、现场安装条件等因素,应符合表2-4要求。
表2-4布线系统等级与类别的选用
业务种类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
等级类别等级类别
语音D/E 5e/6 C 3(大对数)。
练习题1.填空题(1)综合布线系统就是用数据和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及有光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它能支持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控制信息技术的标准应用系统。
(2)综合布线系统是集成网络系统的基础,它能满足数据、语音、及视频图像等的传输要求,是智能大厦的实现基础。
(3)在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国家标准中规定,在智能建筑工程设计中宜将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基本型、增强型、综合型三种常用形式。
(4)综合布线系统包括7个子系统,分别是工作区子系统、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
(5)在工作区子系统中,从RJ-45插座到计算机等终端设备间的跳转一般采用双绞线电缆,长度不宜超过 5 m。
(6)安装在墙上或柱上的信息插座应距离地面 30 cm以上。
(7)水平子系统主要由信息插座,跳线等组成。
(8)水平子系统通常由 4 对非屏蔽双绞线组成,如果有磁场干扰时可用屏蔽双绞线。
(9)垂直子系统负责连接管理间子系统到设备间子系统实现主配线架与中间配线架的连接。
(10)管理间子系统是连接垂直子系统和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备,其配线对数由管理的信息点数来决定。
2.选择题(部分为多选题)(1)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将综合布线系统分为( C )。
(2)工作区子系统又称为服务区子系统,它是由跳线与信息插座所连接的设备组成。
其中信息插座包括以下哪些类型( ABC )A.墙面型B.地面型C.桌面型D.吸取型(3)常用的网络终端设备包括( ABD )。
A.计算机B.电话机和传真机C.汽车D.报警探头和摄像机(4)设备间入口门采用外开双扇门,门宽一般不应小于( B )(5)在综合网络布线工程中,大量使用网络配线架,常用标准配线架有( BD )口配线架 B. 24口配线架口配线架口配线架(6)为了减少电磁干扰,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的距离应大于( C )(7)按照GB 50311-2007国家标准规定,铜缆双绞线电缆的信道长度不超过( C )(8)按照GB 50311-2007国家标准规定,水平双绞线电缆最长不宜超过( B )(9) 总工程师办公室有下列哪些信息化需求( ABC )A.语音B.数据C.视频D.用餐(10)在水平子系统的设计中,一般要遵循以下哪些原则( ABC )A.性价比最高原则B.预埋管原则C.水平缆线最短原则 C.使用光缆原则3.思考题3.思考题(1)在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中,一般要遵循哪些原则答:很多啊!(有点体积小,缺点支持的功能和任务有限,比如不支持wifi)(包括很多版本,redhat,fedora,ubuntu,Debian等等)最大的特点是免费,开源。
《综合布线与网络工程》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综合布线与网络工程》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在正确理解计算机组网原理、组网技术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综合布线技术的实际运用,能熟练运用综合布线技术开展计算机网络和电话语音等系统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招投标、设计、施工、测试和验收工作,并掌握综合布线工程相关管理知识。
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熟练技能的一线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目的。
本课程要求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和项目管理知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局域网组建与维护》、《网络管理》为前导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综合布线技术得到了广泛而且深入的应用。
市场对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工程实施管理、工程监理及通信线路维护的技术人员需求量较大。
因此,课程在设计上本着懂理论,重应用的总体思路,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应用性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力求达到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的目的。
本课程的总学时为72。
根据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有关要求,本课程安排了13个任务模块,通过完成学习情境中的工作任务,从实际案例分解项目,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教学单元的课程设计原则,将本课程的知识、技能教学内容和要求融入各教学单元中。
围绕当前综合布线工程中的基本概念、规范,布线工程中传输介质和器材、工具的使用,布线子系统的施工工艺、施工图纸的绘制,布线系统的测试、验收等内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根据从事综合布线和网络工程相应的岗位职业需求。
要求学生在掌握网络技术相关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成为具备相应职业素质、能够熟练完成网络布线工程的高技能专业人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网络工程布线系统施工中具有顶岗操作的技能。
(一)知识目标了解综合布线技术的发展过程、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了解国外、国内常用综合布线产品,掌握常用国际国内布线标准;●掌握网络综合布线基础知识,包括综合布线系统概念、特点和组成;●掌握布线缆线和连接、保护器件的种类和性能;●掌握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技能、测试方法、验收依据和方法;●掌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知识,包括设计原理、方法、步骤;●掌握综合布线工程招投标的方式、方法及过程。
综合布线系统验收标准和基本要求通信介质的正确连接及良好的传输性能,是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系统安装完毕后,必须对系统进行必要的测试,以确认传输介质的性能指标已达到了系统正常运转的要求。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测试验收中,有些网络布线系统施工单位使用的是像网络通断测试器那样的简单测试工具,测试时网络连通灯一亮,就认为网络没有问题,线缆安装合格,这是不可取的.这种测试只能说明网线接对了且没有断路。
我们知道,计算机网络工作时要使用高速度承载很大的信息流量,对通信线缆的要求非常高,衰减、损耗、速率和抗干扰都有相应的规定。
通常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应遵循的标准如下.一、网络布线系统验收标准过去国内大多数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采用国外厂商生产的产品,且其工程设计和安装施工绝大部分由国外厂商或代理商组织实施.当时因缺乏统一的工程建设标准,所以不论是在产品的技术和外形结构,还是在具体设计和施工以及与房屋建筑的互相配合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为此,我国主管建设部门和有关单位在近几年来组织编制和批准发布了一批有关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应遵循的依据和法规。
这方面的主要标准和规范如下所示。
1、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根据建设部公告,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2、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根据建设部公告,自2007年10月且日起施行。
3、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汀50314—2006)由原建设部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批准发布,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4、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由原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5、国家标准《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74—2006)由原信息产业部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6、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由原建设部发布,向2002年6月且日起施行。
第1、2课时教案 2 月 13 日第 1 周星期一第3、4课时教案 2 月 15 日第一周星期三课时内容综合布线子系统课型新授课时 2教学目标 1. 认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7个子系统教学重点 1.子系统的介绍教学难点子系统的位置课前准备备课,准备素材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回顾新授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一、综合布线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
二、工作区子系统1.概念工作区子系统又称为服务区子系统,它是由跳线与信息插座所连接的设备组成。
其中信息插座包括墙面型、地面型、桌面型等,常用的终端设备包括计算机、电话机、传真机、报警探头、摄像机、监视器、各种传感器件、音响设备等。
2.设计要点(1)从RJ45插座到计算机等终端设备间的连线宜用双绞线,且不要超过5m。
(2)RJ45插座宜首先考虑安装在墙壁上或不易被触碰到的地方。
(3)RJ45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等应尽量保持20cm以上的距离。
(4)对于墙面型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其底边距离地面一般应为30cm。
提问介绍讲解分析思考、回答听讲理解听讲第5、6课时教案 2 月 20 日第二周星期一第7、8课时教案 2 月 22 日第二周星期三说明:1.配线子系统信道的最大长度不应大于100m。
2.工作区设备缆线、电信间配线设备的跳线和设备缆线之和不应大于10m,当大于10m时,水平缆线长度(90m)应适当减少。
3.楼层配线设备(FD)跳线、设备缆线及工作区设备缆线各自的长度不应大于5m。
小结综合布线系统各标准教后札记第9、10课时教案 2 月 27日第三周星期一第11、12课时教案 3 月 1 日第三周星期三第13、14课时教案 3 月 6 日第四周星期一第15、16课时教案 3 月 8 日第四周星期三第17、18课时教案 3 月 13 日第五周星期一第19、20课时教案 3 月 27日第七周星期一第21、22课时教案 3 月 29 日第七周星期三第23、24课时教案 4 月 10 日第九周星期一第25、26课时教案 4 月 12 日第九周星期三课时内容水平子系统工程技术课型新授课时 2教学目标1.了解水平子系统的基本结构;2.掌握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原则教学重点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原则教学难点会制作形状补间动画课前准备备课、准备素材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授一、水平子系统的基本结构水平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结构的一部分,它将垂直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间子系统的连接,包括工作区与楼层配线间之间的所有电缆、连接硬件(信息插座、插头、端接水平传输介质的配线架、跳线架等)、跳线线缆及附件。
综合布线常用标准
摘要:本次整理的综合布线标准涉及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标准和技术要求、智能化建筑或智能化小区综合布线系统、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等。
适合从事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等工作人员;房屋建筑、网络设计、维护管理和工程监理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参考。
常见的综合布线设计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TIA/ EIA-568A
商业大楼电信布线标准(加拿大采用CSA工T529)
EIA/ TIA-569
电信通道和空间的商业大楼标准(CSA T530)
EIA/ TIA-570
住宅和N型商业电信布线标准CSA T525
TIA/ EIA-606
商业大楼电信基础设施的管理标准(CSA T528)
TIA/ EIA-607
商业大楼接地/连接要求(CSA T527)
ANSI/ IEEE 802.5-1989
令牌环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GB/T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CECS72: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及验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