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83.34 KB
- 文档页数:4
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指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行有效管理、协调和控制的系统,以实现计算机正常运行和完成特定任务。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功能: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指令、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组成:包括控制单元(Control Unit)和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
2. 存储器(Memory):-功能: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分为主存储器(RAM)和辅助存储器(如硬盘、固态硬盘)。
-作用:主存储器用于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数据,辅助存储器用于永久性存储数据和程序。
3. 输入设备(Input Devices):-功能:输入设备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例如键盘、鼠标、触摸屏等。
-作用:通过输入设备,用户可以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向计算机提供操作指令和数据。
4. 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s):-功能: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显示给用户,例如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作用:通过输出设备,计算机可以向用户呈现运算结果、图形、声音等信息。
5. 系统总线(System Bus):-功能:系统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内部各个组件的数据通道,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作用:系统总线负责在各个硬件组件之间传递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
6. 输入/输出控制器(I/O Controller):-功能:输入/输出控制器负责管理输入和输出设备的数据传输。
-作用:控制器将数据从输入设备传输到主存储器,或者将主存储器中的数据传输到输出设备。
7. 系统时钟(System Clock):-功能:系统时钟用于同步计算机中的各个部件的工作。
-作用:时钟信号驱动CPU执行指令,确保各个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
8.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功能:操作系统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和协调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界面和执行应用程序的环境。
计算机控制系统复习题第一章一、下列知识点可出单选题或填空题1. 控制器将反馈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产生控制量。
2. 变送器将被控参量转换成电信号。
3. 模数转换器(A/D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
4. 数模转换器(D/A转换器)将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
5. 测量检测器对被控对象的参数进行检测。
6. 自动控制系统通常由被控对象、检测传感装置、控制器组成。
7.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有:操作指导控制系统ODC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计算机监督控制系统SCC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8. 计算机控制系统常用的时域指标有:延迟时间t d、上升时间t r、峰值时间t p、调节时间t s、超调量匚% ;_9. 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和生产过程两大部分。
10.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指采用了数字控制器的自动控制系统。
二、下列知识点可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1. 实时数据采集:对被控参数按一定的采样时间间隔进行检测,并将结果输入计算机。
2. 实时计算:对采集到的被控参数进行处理后,按预先设计好的控制算法进行计算,决定当前的控制量。
3. 实时控制:根据实时计算得到的控制量,通过D/A转换器将控制信号作用于执行机构。
4. 实时管理:根据采集到的被控参数和设备的状态,对系统的状态进行监督与管理。
5.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计算机代替模拟控制器直接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
6. 与连续控制系统相比,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哪些特点?(1)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模拟和数字的混合系统。
(2)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控制规律是由计算机通过程序实现的(数字控制器) ,修改一个控制规律,只需修改程序,因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 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模拟电路不能实现的复杂控制规律。
(4) 计算机控制系统并不是连续控制的,而是离散控制的。
(5) 一个数字控制器经常可以采用分时控制的方式,同时控制多个回路第二章一、下列知识点可出单选题或填空题1. 完成模拟量的采集并转换成数字量送人计算机的通道是模拟量输入通道。
第一章概论,讲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意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控制的特点、优点和问题;与模拟控制系统的不同之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问题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1.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模拟系统类似,主要的差别是用计算机系统取代了模拟控制器。
2.计算机系统主要包括:.A/D转换器,将连续模拟信号转换为断续的数字二进制信号,送入计算机;.D/A转换器,将计算机产生的数字指令信号转换为连续模拟信号(直流电压)并送给直流电机的放大部件;.数字计算机(包括硬件及相应软件),实现信号的转换处理以及工作状态的逻辑管理,按给定的算法程序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可以归结为:.实时数据采集,即A/D变换器对反馈信号及指令信号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和输入;.实时决策,即计算机按给定算法,依采集的信息进行控制行为的决策,生成控制指令;.实时控制,即D/A变换器根据决策结果,适时地向被控对象输出控制信号。
4.计算机控制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
5.自动控制,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使生产过程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6.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性系统规模有大有小系统类型多种多样系统造价有高有低计算机控制系统不断推陈出新7.按功能分类1)数据处理系统2)直接数字控制(DDC)3)监督控制(SCC)4)分散型控制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按控制规律分类1)程序和顺序控制2)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3)有限拍控制4)复杂控制5)智能控制按控制方式分类1)开环控制2)闭环控制9.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控制算法软件网络硬件11.硬件平台运算处理与存储部分:CPU,存储器(RAM,ROM,EPROM,FLASH-ROM,EEPROM以及磁盘等),时钟,中断,译码,总线驱动等。
输入输出接口部分:各种信号(模拟量,开关量,脉冲量等)的锁存、转换、滤波,调理和接线,以及串行通讯等。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通过计算机执行控制任务的系统。
根据系统的性质和用途,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分为几种基本类型:1. 开环控制系统(Open-Loop Control System):-在开环控制系统中,输出信号不会反馈到系统的输入。
系统执行预定的操作而不考虑实际输出的影响。
这意味着系统不具备自我调整的能力。
经典的示例是洗衣机的定时程序,无论洗涤过程的实际情况如何,程序都会按照设定的时间运行。
2. 闭环控制系统(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闭环控制系统是根据实际输出来调整系统输入的控制系统。
系统通过传感器获取实际输出,与预期输出进行比较,然后调整输入以减小误差。
这种反馈机制有助于系统更准确地执行控制任务。
温度调节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闭环控制系统的例子。
3. 数字控制系统(Digital Control System):-数字控制系统使用数字信号和数字计算来执行控制任务。
它们通常使用微处理器或计算机进行控制。
数字控制系统具有精确性高、稳定性好以及易于编程和调整的特点。
4. 模糊控制系统(Fuzzy Control System):-模糊控制系统使用模糊逻辑来处理模糊或不确定性的输入。
与传统的精确逻辑不同,模糊控制系统考虑到了输入的模糊性,使得系统更适应真实世界的不确定性。
5. 混合控制系统(Hybrid Control System):-混合控制系统结合了开环和闭环控制的特性,以及数字和模糊控制等不同类型的控制方式。
这种系统可以更灵活地适应不同的控制需求。
每种类型的控制系统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控制系统类型取决于特定应用的要求和性质。
计算机控制系统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针对计算机控制系统方向的学生,旨在介绍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构成、功能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系统化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1.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其工作过程;3.能够具备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调试、维护和管理等实际操作能力;4.能够独立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总体安排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1.1 计算机控制系统简介1.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1.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和工作特点第二章模拟量传感器及其检测2.1 模拟量传感器简介2.2 温度传感器2.3 压力传感器2.4 流量传感器第三章数字量传感器及其检测3.1 数字量传感器简介3.2 光电传感器3.3 声电传感器3.4 磁电传感器第四章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执行器4.1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电机4.2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液压执行器4.3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气动执行器第五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器5.1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器简介5.2 单片机控制器5.3 PLC控制器第六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通信6.1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通信协议6.2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网络通信第七章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实践7.1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实践概述7.2 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7.3 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评分标准1.准确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能够准确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功能;3.能够独立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教材1.《自动化控制原理》,第七版,韦元宝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自动化原理与应用》,朱少伟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3.《自动化控制系统》,第四版,胡寿松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展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课外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 控制理论基础知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运用控制理论的基础知识,如传递函数、稳定性分析、动态响应分析等。
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硬件设备的设计和选型,需要考虑硬件设备的可靠性、性能、成本和可维护性等因素。
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控制系统的算法设计、软件界面设计、数据采集和处理等,需要运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和软件设计工具进行开发。
4.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调试和测试: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调试和测试,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5.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和优化: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需要对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控制性能和效率。
以上是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基本内容,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控制需求可能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化设计。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复习题答案一、知识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具体为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与生产自动化的关系;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要特性;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回答题:1.画出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答: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如下:2.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般控制过程;答:(1) 数据采集及处理,即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并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2) 实时控制,即按已设计的控制规律计算出控制量,实时向执行器发出控制信号。
3.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系统和被控对象组成,计算机系统又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4.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答: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⑴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模拟和数字的混合系统。
⑵计算机控制系统修改控制规律,只需修改程序,一般不对硬件电路进行改动,因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⑶能够实现模拟电路不能实现的复杂控制规律。
⑷计算机控制系统并不是连续控制的,而是离散控制的。
⑸一个数字控制器经常可以采用分时控制的方式,同时控制多个回路。
⑹采用计算机控制,便于实现控制与管理一体化。
5.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类型。
答:(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2)直接数字控制系统;(3)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4)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二、知识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基础。
具体为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过程通道与接口;掌握采样和保持电路的原理和典型芯片的应用,掌握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并行接口、串行接口、A/D和D/A的使用方法,能根据控制系统的要求选择控制用计算机系统。
回答题:1.给出多通道复用一个A/D转换器的原理示意图。
2.给出多通道复用一个D/A转换器的原理示意图。
3.例举三种以上典型的三端输出电压固定式集成稳压器。
答:W78系列,如W7805、7812、7824等;W79系列,如W7805、7812、7824等4.使用光电隔离器件时,如何做到器件两侧的电气被彻底隔离?答:光电隔离器件两侧的供电电源必须完全隔离。
计算机控制技术基础知识复习第一章绪论自动控制系统:在没有人参与的状况下,经过控制器使消费进程自动地依照预定规律运转的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指无被控量反应的控制系统,即需求控制的是被控对象的某一量,而测量的只是给定信号,被控量关于控制造用没有任何影响的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指有被被控量反应的控制系统,即系统的输入信号沿反应通道又回到系统的输入端,构成闭合通道的系统。
典型工业消费进程:延续进程〔流体〕、团圆进程〔固体〕、批量进程〔延续进程和团圆进程交替停止〕。
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计算机〔通常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工业控制机〕来完成消费进程自动控制的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工业控制机〕和消费进程。
工业控制机是指按消费进程控制的特点和要求而设计的计算机,包括硬件和软件。
硬件包括主机板、外部总线和外部总线、人机接口、磁盘系统、通讯接口、输入输入通道。
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运用软件,系统软件包括实时多义务操作系统、引导顺序、调度执行顺序,运用软件是系统设计人员针对某个消费进程而编制的控制和管理顺序,包括进程输入顺序、进程控制顺序、进程输入顺序、人机接口顺序、打印显示顺序和公共子顺序等。
消费进程包括被控对象和测质变送、执行机构、电气开关等装置。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任务原理:①实时数据采集:对来自测质变送装置的被控量的瞬时值停止检测和输入。
②实时控制决策:对采集到的被控量停止剖析和处置,并按已定的控制规律,决议将要采取的控制行为。
③实时控制输入:依据控制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收回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义务。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任务进程:测量、计算、控制、管理。
在线方式:消费进程和计算机直接衔接,并受计算机控制的方式称为在线方式或联机方式;离线方式:消费进程和睦计算机相连,且不受计算机控制,而是靠人停止联络并做相应操作的方式称为离线方式或脱机方式。
实时: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入都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亦即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以足够快的速度停止控制,超出了这个时间,就失掉了控制的机遇,控制也就失掉了意义。
第1章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本章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类型、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和运算、CPU 、存储器等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装置,计算机软件是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的集合。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如图1-1所示。
控制器CPU运算器 内存储器(主存储器)主机硬件系统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软件系统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外部设备计算机系统图1-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示意图1.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基本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大部件组成。
随着器件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运算器、控制器等部件已被集成在一起,统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CPU 是硬件系统的核心,用于数据的加工处理,能完成各种算术、逻辑运算及控制功能。
运算器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它主要完成算术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的主要功能则是从主存中取出指令并进行分析,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有条不紊地完成指令的功能。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分为内部存储器(Main Memory ,MM ,简称内存、主存)和外部存储器(简称外存)。
内存速度快、容量小,一般用来临时存放计算机运行时所需的程序、数据及中间结果。
外存容量大、速度慢,可用于长期保存信息。
寄存器是CPU 中的记忆设备,用来临时存放指令、数据及运算结果。
与内存储器相比,寄存器的速度要快得多。
习惯上将CPU和主存储器的有机组合称为主机。
输入/输出(I/O)设备位于主机之外,是计算机系统与外界交换信息的装置。
所谓输入和输出,都是相对于主机而言的。
输入设备的作用是把转换成二进制形式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的存储器中,输出设备的作用是把运算处理结果按照人们所要求的形式输出到外部存储介质上。
2.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指为管理、运行、维护及应用计算机所开发的程序和相关文档的集合。
DCS控制系统第一章自控仪表工基础识图在讲DCS系统系统之前,先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仪表工的基础识图,对今后大家日后的学习,仪表、控制系统检修维护都会有一定的意义。
1.1 仪表功能标志1.1.1 仪表功能标志组成仪表的功能标志由一个首位字母及一个或多个后继字母组成。
示例如下:例1 PI——功能标志P——首位字母(表示被测变量)I——后继字母(表示功能)例2 TIC——功能标志T——首位字母(表示被测变量)IC——后继字母(表示功能)表示连锁功能)1.1.2仪表功能字母代号仪表功能标志的字母代号见表1.1表1.1 常用仪表功能字母代号1.2 仪表检测流程图常见图形符号 1.2.1 常用仪表流程图符号及其含义a) 常规仪表b) 引入计算机或DCS 控制系统仪表1.3 仪表检测流程图识图MFRISA 30101MMPRISA 30102TSA 30103PIS 30104PIS 30105HL图1.1 工艺检测控制流程图1.4 仪表接线图识图(略)第二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及DCS 基础知识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DCS)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种结构形式。
计算机控制是以自动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自动控制理论是计算机控制的理论支柱,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多种结构形式,DCS就是其中的一种。
2.1 计算机控制系统基础知识2.1.1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计算机控制是关于计算机技术如何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的一门综合性学问。
计算机控制的应用领域是非常广泛的,从计算机应用的角度出发,工业自动化是其重要的一个领域;而从自动化的领域来看,计算机控制系统又是其主要的实现手段。
可以说,计算机控制系统与用于科学计算及数据处理的一般计算机是两类不同用途、不同结构组成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融计算机技术与工业过程控制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它是在常规仪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计算机控制系统填空20、选择10、判断5、程序10、简答55CH1绪论知识点提要(1)基本的负反馈闭环控制结构(2)领域:信息技术,生物与农业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3)工作方式:在线方式与离线方式(4)展望:1)集成化:CIMS2)智能化3)全球化4)虚拟化:虚拟现实(VR)、虚拟产品开发(VPD)、虚拟制造(VM)、虚拟企业(VE)5)标准化6)绿色化:面向环境(5)总线结构:内部总线、外部总线内:控制总线CB、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电流总线PB外:RS-232C串行通信总线、IEEE-488并行通信总线重点知识:(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含义?1)用计算机工程帮助设计人员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仿真以及建模等工作。
简称为计算机辅助设计控制系统或控制系统CAD。
(离线应用)2)利用计算机代替常规的模拟控制器,而使它成为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简称为计算机控制系统。
(在线应用)(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主要优点是什么?优点:1)能实现更为复杂的控制规律,如非线性控制、逻辑控制、自适应控制、自学习控制及智能控制。
2)输入输出信号都是数字量,只需A/D、D/A。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4)按控制系统的功能及结构特点分类为哪几种,每种的特点及适用场合?1)计算机巡回检测和操作指导系统优:结构简单、控制灵活而且安全。
缺:需由人工操作,速度受到限制,不能同时控制多个对象。
适用:进行数据检测处理及试验新的数学模型和调试新的控制程序等。
2)直接数字控制系统适用:计算机取代模拟调节器,可通过程序改变实现复杂控制规律。
3)监督控制系统优:它可考虑许多常规调节器不能考虑的因素,如环境温度和湿度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可以进行过程操作的在线优化;可以实现先进复杂的控制规律;可以进行故障诊断与预报,可靠性好;适用:应用于较为复杂的工业过程及设备的控制中。
5)集散控制系统DCS优: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分而自治和综合协调,将危险分散;积木式结构,构成灵活,易于扩展,系统可靠性高;采用CRT,操作、监视方便;采用数据通信技术,处理量大;与集中控制方式相比,电缆和敷缆成本较低,便于施工。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组成
所谓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是指由被控对象、测量变送装置、计算机和执行装置组成,以实现生产过程闭环控制为目的的系统。
它综合了现代的计算机过程控制技术和传统的生产工艺过程控制技术。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能够完成数据采集与处理、顺序控制与数值控制、直接数字控制与监督控制、最优控制与自适应控制、生产管理与经营调度等任务,它的出现不仅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给工业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1.计算机控制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软件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哪些内容。
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四种类型的信号及位置,结合图能够进行说明。
3.控制的过程通常被分为实时数据采集、实时控制决策、实时控制输出。
4.能够区分实时、在线、离线的概念。
5.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及主要特点。
(明确以什么分类,各个分类又有哪些内容。
)6.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
(分散控制,集中管理)7.按照被控对象的规模,参加控制的计算机可被分为单片微型计算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STD总线工业控制机、工业PC机。
8.嵌入式的概念。
9.大型火电机组过程计算机控制的主要功能系统。
10.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发展前景。
11.能说明常规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厂级监控系统的概念和内涵,并能说明这些系统之间的主要区别。
12.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第二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基础1.计算机理论的三个层次。
2.冯·诺依曼(Von Neumann)计算机由5个组成部分构成,他们是?系统总线(内部总线)有那些?3.能够区分微处理器、微机、微机系统的概念,多板机、单板机、单片机的概念。
4.能够区分接口和端口。
5.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有程序控制方式(分为无条件传送方式和条件传送方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和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
6.OPC的概念。
7.能说明PC总线、ISA总线、PCI总线的关系和特点。
8.能说明I/O接口有那些实现方式及功能。
9.过程通道的概念、功能、分类10.采样的概念、香农定理的内容,为什么要对输入输出信号进行保持、简述什么是零阶保持器。
11.量化、量化过程、量化单位、量化误差。
12.为什么要使用采样保持器。
13.能解释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的原理,并能计算具体的逐次逼近过程。
14.模拟量输入通道分辨率、精度的概念。
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1. 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 其工作原理是怎样的?2. 画图说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起什么作用?4.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实时性、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实时、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5.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形式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6. 计算机控制装置可以分成哪几种类型?7. 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8. 讨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1.画图说明模拟量输出通道的功能、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2.D/A转换器的性能指标有哪些?3.用8位DAC芯片组成双极性电压输出电路,输出电压范围为-5V--+5V,求对应下列偏移量的输出电压:(1)80H;(2)01H;(3)7FH;(4)40H;(5)FFH;(6)FEH4.请分别画出D/A转换器的单极性和双极性电压输出电路,并分别推导出输出电压与输入数字量之间的关系式5.试用DAC0832芯片设计一个能够输出频率为50Hz的方波电路和程序。
6.DAC0832与CPU有哪几种连接方式?他们在硬件接口及软件程序设计上有何不同?7.为什么高于8位的D/A转换器与8位危机接口连接时必须采用双缓冲方式?这种双缓冲方式与DAC0832的双缓冲方式在接口上有什么不同?8.试用8255A与DAC1210设计一个12位的D/A转换接口电路,并编写出程序(8255A的地址为8000H~8003H)1.画图说明模拟量输出通道的功能、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2.请分别画出一路有源I/V 变换电路和一路无源I/V 变换电路图,并分别说明各元器件的作用。
3.试用CD4051设计一个32路模拟多路开关,要求画出电路图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4.采样有几种方法?采样周期越小越好吗?为什么?5.采样保持器的作用是什么?是否所有的模拟量输入通道中都需要采样保持器?为什么?6.简述逐次逼近式、双积分式和电压/频率式的A/D转换原理。
(一)基本概念第一章1、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与传统的控制系统相比,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优点是什么?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用计算机代替常规控制系统中的模拟控制器对系统进行控制的系统。
优点:具有精度高速度快、存储容量大和逻辑判断功能,看完实现高级复杂的控制方法,获得快速静谧的控制效果。
2、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各自的功能。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一般由主机、接口和输入/输出通道、通用外部设备、执行机构、检测元件、仪表、操作台等部分组成。
主机:采用一台或多台计算机,通过接口和I/O口通道,接收检测设备传来的信息并向控制系统的各个部件发出命令,同时计算机对系统的各个参数进行巡回检测、数据处理、控制计算、分析报警、逻辑判断等。
接口与I/O通道:主机与被控对象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纽带。
通用外部设备:扩大计算机的功能,是计算机系统与操作人员的交互界面,用来完成信息的记录、存储、显示、打印、传送。
检测元件、仪表、执行机构:检测元件和仪表用来测量生产对象的某些参数,并将非电量的被测参数转换为电量表示;执行机构接受CPU的命令使被控对象完成规定的控制动作。
操作台:用来实现人机之间的交互功能。
3、计算机控制系统应当有哪些主要特征?答:1.实时性 2.良好的输入/输出能力 3.标准化和系列化 4.模块化的系统结构 5.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抗干扰能力强、具有定时自动启动功能和硬件自检功能)4、计算机控制系统大致可分为哪几类?简述各类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特点。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1)数据采集系统(DAS,Data Acquision System)2)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Direct Digital Control)3)计算机监督系统(SCC,Supervisory Computer Control)4)分布式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1)数据采集系统简称:DAS计算机只对控制系统的参数进行采集、加工和分析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出。
计算机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原理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控制部分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指在计算机内部或外部通过控制器控制各种设备和过程的系统。
计算机控制原理是计算机科学和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基础知识,它涉及到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功能、工作原理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计算机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包括了控制系统、控制器、被控对象等。
控制系统是由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组成的,控制器通过对被控对象的监测和控制来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
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它通过对输入信号的处理和分析来产生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被控对象是控制系统需要控制的对象,它可以是各种设备、机器人、生产过程等。
其次,计算机控制原理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了控制系统的建模与分析、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价等。
控制系统的建模与分析是指通过对控制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性能等特性。
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是指根据控制系统的需求,设计合适的控制器并实现控制算法。
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价是指对控制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估,从而得到系统的性能指标。
此外,计算机控制原理还涉及到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鲁棒性、性能优化等内容。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外部扰动时能够保持稳定的特性,鲁棒性是指系统对参数变化、测量误差等不确定性的抵抗能力,性能优化是指通过对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使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优。
总的来说,计算机控制原理是计算机科学和工程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它涉及到控制系统的建模与分析、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价、稳定性、鲁棒性、性能优化等内容。
掌握计算机控制原理对于理解和设计计算机系统、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之一。
第一部分DCS系统介绍
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简介
第一节概述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控制设备所组成的自动控制系统。
计算机具有实现各种数学运算和逻辑判断的能力。
其主要特点是:
1运算速度快,能存储大量的数据,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2、容易实现各种控制规律(PID控制、串级控制、复合控制等);
3、将显示、打印、报警、给定参数等功能集中在控制台上,方便运行人员操作与监视;
4、指导运行人员正确地进行操作和控制。
计算机在电厂生产过程自动化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数据采集和处理
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的功能是:定时采集生产过程中大量的,经过一次测量仪表
发送、统一信号、模/数转换后的过程参数信号,并按预定的要求对它们进行分析、计算和处理,最后进行CRT显示、报警、打印或储存。
计算机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实线部分所示。
数据处理的另一种应用形式是操作指导。
计算机根据生产过程提出的数学模型进行计
算,寻找出生产过程的最优操作条件和数值,并CRT显示屏上显示出来或通过打印机打印
给操作人员。
由操作人员去改变模拟调节器的给定值或直接操纵执行机构,从而把生产过程控制在最佳状态。
操作指导属于计算机开环监控方式。
简图:计算机数据处理与操作指导系统
2、直接数字控制(DDC)
生产过程的被调参数通过模拟量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按预定的控制规律进行运算,并运算的结果由输出通道去直接控制执行机构,从而把被调参数保持在给定值上。
这样的控制方式称为直接数字控制。
简图: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3、监督计算机控制(SPC)
监督计算机控制是指计算机根据生产过程的信息,按照过程的数学模型,求出生产过程
最优运转的操作条件和数值,并直接去改变模拟调节器的给定值,由模拟调节器或DDC控制机实行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从而使生产过程处于最优化状态。
简图: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
第二节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DCS)
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基础,应用通信技术、显示技术,特别是软件技术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自动控制系统,是现今对大、中规模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管理和控制的最完善的控制系统。
DCS基本组成思想:控制分散,信息集中。
它以CRT操作台为中心,借助于通信系统把各个分散的控制器连接起来。
集中
分散
简图:分布式控制系统结构示意
一、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DCS系统包括以下几个基本部分:能完成各种控制的功能站(过程控制单元);具有显示、管理、操作功能的CRT操作站;连接各个站的数据通道及过程接口等。
1、过程接口(I/O)
过程接口是直接与生产过程连接的硬件设备(或模件),实现信号的转换与处理。
生产
过程中的信号种类有:4~20mA,直流电流信号;0~10V直流电压信号;热电偶;热电阻信号;脉冲信号;气动信号以及接点和开关量信号。
从功能上分成两大类:一类叫信号模件,仅作为控制计算机与生产过程之间的输入输出接口和信号转换(A/D或D/A);另一类叫功能模件,是带有PLC的智能I/O模件,除了作输入输出接口之外,还具有控制、调节的功能,在开展站故障的情况下,起后备调节器的作用。
2、控制功能站
控制功能站是DCS的现场控制装置,是整个系统中最重要部分。
能够实现信号采集计算处理、连续控制、逻辑控制等具体的自动化任务。
3、显示操作站
4、数据通讯系统
DCS是一种分散控制系统,把微处理器分散以后,就需要有某种技术手段把他们有效地联结起来,以实现各个控制回路之间的信息交换,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生产过程的总体控
制目标。
数据通讯在分散设置的控制站、CRT操作台、工程师组态工作站等装置之间起着传递
信息的作用。
不仅能够使系统快速地周期地更新信息,使运行操作人员及时看到生产过程的最新状态,并且还会使运行人员对CRT操作台(或工程师工作站)提出的随机性质的通讯
要求(如修改报警限值、某些常数,或显示某个信息的全部属性等)作出响应。
5、冗余化结构
二、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特点
1控制功能丰富,能容易地实现最佳控制
2、系统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
3、操作简单、方便
4、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应用技术可以方便地掌握
三、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应用
1 1U/2U的OVATION系统介绍(另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