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竞赛
- 格式:xls
- 大小:119.00 KB
- 文档页数:20
高一物理竞赛训练题(二)1、(本题20分)所示,水平面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 的、半径为r 的均匀半球。
在半球的边缘放着一个质量为m 的大小不计的物块。
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试求:(1)地面给半球的静摩擦力大小是多少?(2)地面给半球的支持力大小是多少?(3)如果已知半球的重心与球心O 的距离为3r/8 ,半球平面与水平面的倾角是多少?2、(本题15分)三个物块 A 、B 、C 的质量之比m A ∶m B ∶m C = 3∶2∶1,用两根轻弹簧和一根轻线相连,挂在天花板上。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
现将 A 、B 之间的轻线剪断,在刚剪断的瞬间,试问:三个物体的加速度分别是( 加速度的方向以竖直向下为正 )多少?3、(本题10分)一辆车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绳PQ 提升井中的物体,如右图所求P 端拴在汽车的尾部挂钩上,汽车在A 点时,左则竖直绳的长度为H ,设绳不可伸长,滑轮大小不计。
车从A 点起动做直线运动,如AB = H ,已知车过B 点时的速度为v B ,求车过B 点时井中物体的速度大小是多少?4、(本题20分)在图6中,竖直墙壁、水平地面均光滑,斜面与球的摩擦不计。
已知斜面倾角为θ,质量为M ,球的质量为m ,系统从静止开始释放。
试求斜面的加速度大小。
5、(本题20分)树上有一只猴子,远处一个猎人持枪瞄准猴子,当猎枪击发时猴子看见枪口的火光后立即松手落下,如图所示。
求当子弹的速度满足什么条件时,子弹总能击中猴子。
已知猴子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离枪口的水平距离为s。
6、(15分)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物块用轻绳连结,绳跨过位于倾角α =30°的光滑斜面顶端的轻滑轮,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不计,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第一次,m1悬空,m2放在斜面上,用t表示m2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所需的时间.第二次,将m1和m2位置互换,使m2悬空,m1放在斜面上,发现m1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所需的时间为3t.求m1与m2之比.m17、(本题20分)如图所示,两个木块A和B,质量分别为m A和m B,紧挨着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A、B间的接触面垂直于图中纸面且与水平成θ角。
全国高一物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为2m/s,加速度为1m/s²,求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
A. 3m/sB. 4m/sC. 5m/sD. 6m/s2.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落体,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在第5秒末的速度。
A. 10m/sB. 20m/sC. 30m/sD. 40m/s3.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已知力F=10N,质量m=2kg,求加速度a。
A. 1m/s²B. 2m/s²C. 5m/s²D. 10m/s²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拉力,已知摩擦系数μ=0.3,拉力F=50N,求物体的加速度。
A. 1m/s²B. 2m/s²C. 3m/s²D. 4m/s²5. 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个向上的拉力F=20N,求物体的加速度。
A. 9m/s²B. 10m/s²C. 19m/s²D. 20m/s²6. 已知一个物体的动能为50J,求其速度v,假设物体质量为5kg。
A. 2m/sB. 4m/sC. 6m/sD. 8m/s7.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半径r=2m,角速度ω=π rad/s,求物体的线速度。
A. 2m/sB. 4m/sC. 6m/sD. 8m/s8.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振动,已知振幅A=2m,周期T=4s,求物体在第2秒末的位置。
A. 0mB. 1mC. 2mD. -2m9. 已知两个物体的动量分别为p1=3kg·m/s和p2=4kg·m/s,求它们的动量之和。
A. 5kg·m/sB. 7kg·m/sC. 8kg·m/sD. 10kg·m/s10.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a=2m/s²,求物体在第4秒内的位移。
高一物理竞赛题(力和运动)命题人 闫俊仁一.选择题1.某物体从固定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若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 ,则由题设条件可以求出A . 斜面的长度B . 斜面的倾角C . 它经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D . 它下滑过程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2.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 ,它在中间位置S /2处的速度为1v ;在中间时刻t /2的速度为2v ,则1v 和2v 的关系为A .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1v >2vB .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1v >2vC .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1v <2vD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1v <2v3.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 的时间间隔是a T ,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 的时间间隔是b T ,则a 、b 之间的距离为A .)(8122b a T T g - B .)(4122b a T T g -C .)(2122b a T T g - D .)(22b a T T g -4.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 做匀速度直线运动,当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去追赶甲,根据上述已知条件可求出A . 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B . 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所走过的路程C . 乙车从开始到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D . 乙车追上甲车前,甲、乙相距最远时乙车的速度5.如图所示,一个木块静止在斜面上,现用水平推力F 作用于木块,F 的大小由零逐渐增加到F 值而木块仍然保持静止,则A .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增大B .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C .木块受到的合力不变D .木块受到的斜面支持力增大6.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球放在固定的斜面上,并用一竖直挡板MN 挡住,两球的质量均为m ,斜面的倾角为α,所有的摩擦均不计,则A .两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均为αcos mgB .斜面对B 的弹力一定大于mgC .挡板对B 的弹力大小为2αtan mgD .B 球对A 球的弹力大小为mg /αsin7.如图所示,C 是水平地面,A 、B 是两个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长方形物块,F 是作用在B 上的水平推力。
高一物理竞赛测试题(120分)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考生必须将答案填在下面的答题卡上。
1.如图所示,两光滑斜面的倾角分别为30°和45°,质量分别为2m 和m 的两个滑块用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滑轮连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分别置于两个斜面上并由静止释放;若交换两滑块位置,再由静止释放.则在上述两种情形中正确的有A.质量为2m 的滑块受到重力、绳的张力、沿斜面的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的作用B .质量为m 的滑块均沿斜面向上运动C .绳对质量为m 滑块的拉力均大于该滑块对绳的拉力D .系统在运动中机械能均守恒2.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 , A 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现对B 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 ,F 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 的作用力为F 1,B 对A 的作用力为F 2,地面对A 的作用力为F 3。
若F 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A . F 1保持不变,F 3缓慢增大B . F 1缓慢增大,F 3保持不变C . F 2缓慢增大,F 3缓慢增大D . F 2缓慢增大,F 3保持不变 3.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
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
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 ,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 ,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小车向左运动,N 可能为零 B .若小车向左运动,T 可能为零 C .若小车向右运动,N 不可能为零D .若小车向右运动,T 不可能为零4.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 -t 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t 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小B .在0-t 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小C .在t 1-t 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 .在t 3-t 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5.一质量为M 的探空气球在匀速下降,若气球所受浮力F 始终保持不变,气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仅与速率有关,重力加速度为g ,现欲使该气球以同样速率匀速上升,则需从气球篮中减少的质量为 A .)(2gFM -B .g F M 2-C .gFM -2 D .0 第1题图 第5题图第2题图 第4题图1t 2t t 3t 4t o v 第3题图7.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 和B 紧挨着匀速下滑,A与B 的接触面光滑。
高一物理竞赛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g=10m/s 2)1.站在磅秤上的人,由直立开始下蹲到最低处的过程中,磅秤的读数变化情况是( )(A )始终不变, (B )始终变小,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2.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前后车轮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为( ) (A )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都向后, (B )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都向前,(C )前车轮所受摩擦力向后,后车轮所受摩擦力向前, (D )前车轮所受摩擦力向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向后。
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为1 m / s ,加速度为2 m / s 2,则该物体第1 s 、第2 s 、第3 s 、⋯⋯第n s 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 )(A )1:3:5: ⋯⋯:2n -1, (B )1:2:3: ⋯⋯:n ,(C )2:4:8: ⋯⋯:2n , (D )1:4:9: ⋯⋯:n 2。
4.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稍许增大水平力F ,而 使物体仍能保持静止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一定增大B 、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都不一定增大C 、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支持力不一定增大D 、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支持力一定增大5.如图所示,A 、B 为竖直墙面上等高的两点,AO 、BO 为长度相等的两根轻绳,CO 为一根轻杆,转轴C 在AB 中点D 的正下方,AOB 在同一水平面内,∠AOB =120︒,∠COD =60︒,若在O 点处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则平衡后绳AO 所受的拉力和杆OC 所受的压力分别为( )(A ) 3 3 mg ,2 3 3 mg , (B )mg ,12 mg ,(C )2 3 3 mg , 3 3 mg , (D )12mg ,mg 。
6.汽车和自行车在同一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速度为10 m / s ,自行车速度为4 m / s ,汽车追上自行车后立即刹车做加速度大小为2 m / s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则两车再次相遇所需时间和通过的路程分别为 ( )(A )6 s ,24 m , (B )6 s ,25 m ,(C )6.25 s ,24 m , (D )6.25 s ,25 m 。
高一物理必修1竞赛题+高一物理奥赛试题 +高中应用物理竞赛试题答案 高中物理竞赛——力的处理一、矢量的运算1、加法表达:a + b = c 。
名词:c 为“和矢量”。
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
如图1所示。
和矢量大小:c = α++cos ab 2b a 22 ,其中α为a 和b 的夹角。
和矢量方向:c 在a 、b 之间,和a 夹角β= arcsinα++αcos ab 2b a sin b 222、减法 表达:a = c -b 。
名词:c 为“被减数矢量”,b 为“减数矢量”,a 为“差矢量”。
法则:三角形法则。
如图2所示。
将被减数矢量和减数矢量的起始端平移到一点,然后连接两时量末端,指向被减数时量的时量,即是差矢量。
差矢量大小:a = θ-+cos bc 2c b 22 ,其中θ为c 和b 的夹角。
差矢量的方向可以用正弦定理求得。
一条直线上的矢量运算是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法则的特例。
例题:已知质点做匀速率圆周运动,半径为R ,周期为T ,求它在41T 内和在21T 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解说:如图3所示,A 到B 点对应41T 的过程,A 到C 点对应21T 的过程。
这三点的速度矢量分别设为A v 、B v 和C v 。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 a = t v v 0t -得:AB a = AB A B t v v -,AC a = ACA C t v v - 由于有两处涉及矢量减法,设两个差矢量 1v ∆=B v -A v ,2v ∆=C v -A v ,根据三角形法则,它们在图3中的大小、方向已绘出(2v ∆的“三角形”已被拉伸成一条直线)。
本题只关心各矢量的大小,显然:A v =B v =C v = TR 2π ,且:1v ∆ = 2A v = T R 22π ,2v ∆ = 2A v = TR 4π 所以:AB a = AB 1t v ∆ = 4T T R 22π = 2T R 28π ,AC a = AC 2t v ∆ = 2T T R4π = 2T R 8π 。
高一物理竞赛试题(含答案)+物理竞赛预赛试卷及答案 高一物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如图,滑块A 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 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 (A 、B 接触面竖直),此时A 恰好不滑动,B 刚好不下滑.已知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1,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 与B 的质量之比为( )A . 211μμ B .2121-1μμμμC . 21211μμμμ+D .21212μμμμ+ 2.如图所示,轻杆BC 的一端铰接于C ,另一端悬挂重物G ,并用细绳绕过定滑轮用力拉住.开始时,∠BCA >90°,现用拉力F 使∠BCA 缓慢减小,直到BC 接近竖直位置的过程中,杆BC 所受的压力( )A .保持不变B .逐渐增大C . 逐渐减小D . 先增大后减小3、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 )。
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高度A 一定升高B 一定降低C 保持不变D 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4、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
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 1和L 2,中间球网高度为h 。
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 。
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为v 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v 的最大取值范围是 A .12266g g v h h LL << B .22112(4)46gg v h hLL L +<<C .22112(4)12626g g v h h L L L +<<D .22112(4)1426g g v h h LL L +<<5.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标志: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有螺旋斜条纹。
考生注意:本卷共三大题,20小题,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满分40分。
第1~6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第7~10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所给的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有的有几个符合题意。
将所有符合题意选项的序号选出,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全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下列四种吸引力中,哪一种是万有引力()A.宇宙中的所有异种电荷之间存在的吸引作用B.宇宙中的所有异名磁极之间存在的吸引作用C.宇宙中的所有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存在的吸引作用D.宇宙中的所有的原子核内核子之间存在的强大吸引作用2、某同学这样来计算第一宇宙速度:v =2RTπ=62 3.14 6.410243600⨯⨯⨯⨯= 645m/s = 0.645km/s 。
这一结果与正确的值相差很大。
这是由于他在近似处理中错误地假设了()A.卫星的轨道是圆B.卫星的周期等于地球自转的周期C.卫星的轨道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D.卫星的向心力等于它在地面上时所受的地球引力3、假设地球的自转逐渐加快,而对仍静止在赤道附近的物体,会变大的物理量是()A.地球的万有引力B.自转向心力C.地面的支持力D.重力4、如果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加B.重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小C.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少D.无论重力做正功还是做负功,机械能都不改变5、关于机械能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只要有摩擦力存在,机械能一定减少B.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则机械能一定发生变化C.斜向上抛出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时,机械能是守恒的。
因而物体在同一高度,具有相同的速度D.在水平面上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它的机械能不一定变化6、质量为5kg的物体,以5m/s2的加速度竖直下落4m的过程中(g取10m/s2),它的机械能将()A.减少100J B.增加100J C.减少200J D.增加200J7、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个里程碑,这一发现的深远意义在于()A.第一次揭示出自然界中一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力规律B.把地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起来C.发现了天体运动的推动力,找到了太阳系演化的原因D.在所有的物体相互作用中,万有引力均起主导作用8、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处于平衡状态,且具有一定的高度B.它的加速度小于9.8m/s2C.它的周期等于24h ,且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D.它的速度小于7.9km/s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王星与冥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而发现的B.天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而发现的C.天王星的运行轨道偏离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而得的轨道,其原因是由于天王星受到轨道外面其他行星的万有引力作用D.以上均不正确10、以地面为参考平面,从地面竖直上抛两个质量不等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它们的初动能相等。
探索科学奥秘北师大高一物理竞赛策略分享探索科学奥秘 - 北师大高一物理竞赛策略分享在北师大高一物理竞赛中,探索科学的奥秘成为了参赛选手们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分享几项在竞赛中取得成功的策略,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挑战。
一、充分准备在竞赛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要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要求。
了解考试结构和分值分配,可以使我们在备考过程中有的放矢,集中精力提高重点部分的复习效果。
其次,要系统地学习物理知识。
理论知识是解题的基础,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学习教材、课堂笔记以及相关参考书籍等途径,打牢知识的基础。
此外,对于竞赛中常见的物理实验和计算,我们还需要进行实践和训练。
通过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以及灵活运用计算方法,可以在竞赛中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培养灵活解题思维在竞赛中,我们需要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培养灵活的解题思维。
首先,要注意理解和解读题目。
有些题目会给出一些干扰信息,我们需要通过有针对性地阅读和分析,找出关键信息,避免被干扰。
其次,要学会运用简化和近似的方法。
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可以通过简化模型或近似计算来减少计算量和复杂度,提高解题效率。
另外,培养归纳和类比能力也是解题的关键。
通过总结相似性质和模式,将新问题归类于已经熟悉的模型或方法,可以快速地找出解决方案。
三、团队合作与交流在竞赛中,团队合作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可以互相学习和协作,分享解题思路和策略,帮助彼此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竞赛前,可以组建学习小组,一起复习和讨论。
通过小组内的互动和交流,可以共同解决问题中的疑难,弥补自己的不足。
在竞赛中,要学会向队友请教和寻求帮助。
对于遇到的难题,可以主动与队友交流,分享自己的思路和疑惑,共同探讨解题方法和策略。
此外,要善于借鉴他人的思路和想法。
在竞赛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其他选手的解题思路和策略,积累更多解题经验和技巧。
四、保持自信和稳定在竞赛中,保持自信和稳定的心态非常重要。
高一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D.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的原因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A. 静止B. 做匀速直线运动C. 做加速运动D. 做减速运动答案:B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其下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A. 正比B. 反比C. 无关D. 先加速后匀速答案:A4.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是:A. 正比B. 反比C. 不变D. 先加速后匀速答案:A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其运动状态是:A. 静止B. 做匀速直线运动C. 做加速直线运动D. 做减速直线运动答案:C6.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299,792,458 m/sB. 299,792,458 km/sC. 299,792,458 km/hD. 299,792,458 m/h答案:A7.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消灭C. 能量不会凭空产生D. 能量不会凭空消失答案:C8.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是:A. 静止B. 做匀速直线运动C. 做加速直线运动D. 做减速直线运动答案:D9.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动量可以被创造B. 动量可以被消灭C. 系统总动量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D. 系统总动量在有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答案:C10.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且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其运动状态是:A. 静止B. 做匀速直线运动C. 做加速直线运动D. 做减速直线运动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__________。
答案:F=ma2. 光年是__________的单位。
答案:距离3.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__________。
高一物理竞赛
哎哟喂,说起前几天那个高一物理竞赛,简直是热闹非凡,比过年还闹热!我们学校的娃儿些,个个都是卯足了劲儿,准备在那赛场上露一手。
早上天麻麻亮,校门口就排起了长龙,都是来参加竞赛的娃儿和家长,有的娃儿手里还拿着物理书,临时抱佛脚,生怕哪个公式没记牢。
我嘞个去,这股子认真劲儿,看得我都心头一紧,生怕自己拖了后腿。
进了考场,那气氛就更紧张了,空气里头都弥漫着一种“不拿第一誓不罢休”的味儿。
卷子一发下来,娃儿些就开始埋头苦干,笔尖在纸上嗖嗖地响,跟打仗一样。
我瞟了一眼旁边的同学,那眉头皱得跟个川字似的,估计是哪道题把他难住了。
我呢,也不敢怠慢,一题一题地过,生怕哪个细节没注意到。
物理这东西,讲究的就是个严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嘛。
好不容易把题做完,一看时间,还剩个几分钟,赶紧检查了一遍,生怕有啥子遗漏。
考完出来,娃儿些都松了口气,有的喜笑颜开,有的愁眉苦脸,估摸着是考得咋样心里都有数了。
我呢,也不管那么多,先跟同学们去搓一顿,庆祝一下总没错。
毕竟,竞赛嘛,重在参与,学到东西才是真的。
总而言之,这次高一物理竞赛,虽然竞争激烈,但也让我们学到了不少东西,还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