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差异心理学2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3.00 KB
- 文档页数:15
性别差异心理学绪论第一节性别差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一、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性别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性别观念的传统源流母系社会:生活资料由女性保证并且稳定;生育知识缺乏,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父系社会:畜牧业、农业的发展生产资料的主要者由女性转为男性;生育问题的规律知晓,男性生产后代地位上升;同时此时创造了宗教、道德、艺术,此时相继形成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更重要的是开始有了“私有制”。
男女平等社会(2)性别的相似与差异:存在两种取向。
①β偏差:男女两性在智利和社会行为方面基本相似,故称相似取向。
女权主义者非常支持男女两性无差异,即便有差异也是及其小的。
②α偏差:差异取向又称本质主义,认为男女两性在本质上有差异,差异原因是男女个体内部生物学因素导致的。
认为男女两性差异是超越民族、地域、阶级的。
(杰克琳——社会影响放大或扩大了已有的生理差异,而不是社会影响创造了这些性别心理差异。
)(3)性别心理差异的产生及其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①婴儿年龄阶段(0~18个月)男女婴儿在生理上有细微差异。
行为方面基本相似、差异细微,女性显得比男性胆小,受惊吓更会哭,气质安静,情绪平静;男性活跃、兴奋程度高,爱生气、胡闹的频率比女性高。
1岁时男性与女性在选择玩具时即有倾向性:男性多为机器人、汽车;女性多为洋娃娃等。
②学前阶段幼儿园、托儿所阶段,男性与女性差异开始变得明显。
在玩的内容、方式和空间范围上出现明显差异:男性喜欢玩飞机、卡车、汽车、积木、水、沙子;女性喜欢玩娃娃、小珠子、炊具、化妆品、画画、跳舞。
玩的方式上:男性喜欢玩结构松散、自我发动、自我组织、探索性、无专门规则和不规定角色的游戏。
女性喜欢参加有结构、有规定的角色行为,喜欢遵循故事情节、顺序来进行有故事线索的游戏。
男性更喜欢摸、爬、滚、打,户外活动多,体力充沛。
人际关系上:女性较有礼貌、乐于助人;男性攻击型强,过于自信与独断。
女性喜欢集体游戏,男性喜欢独立游戏。
社会心理学-男女性别差异资料男女有别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男女的生理、心理方面,同样也体现在男女生的思维方式、性格和行为习惯等方面。
举几个在在平时生活与学习中的例子,比如女孩子好像更喜欢干净,姻门的校服不像男孩子那么脏兮兮的,她们喜欢做游戏,但是不会像男孩子那样动来动去,也很少跟别人打架、骂人。
男孩子总是对周围的空间充满好奇,活泼好动,喜欢挑战;女孩子比较安静、情绪化,注重秩序、合作和友爱。
女生比较文静,在学校的表现总是规规矩矩的,很少为学校和教师惹麻烦。
而男生则更活泼,虽然这样的性格没什么不好,但是却经常或因此而破坏学校和班级的纪律,遭到老师的批评。
在学习上,女生的成绩要好一些,因为她们比较听话,上课听讲也更加认真,作业什么的也比男生做得仔细。
相对来说男孩子可能更活泼一点,对新鲜事物更加容易感兴趣,也很讲“江湖义气”和“哥们义气”;女孩子跟大人和教师交往的能力要强一点,她们更容易受到大人和教师的喜欢,这一点男孩子是很难做到的。
在更深层次上有研究发现,在面对挫折时,男女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女姓多指向自己、行为方式也比较软性化,比如自责、自伤,自我暗示、自言自语、以泪洗面,疯狂购物、狂吃食物、蒙头大睡、倾诉、寻求他人的慰藉、自我幻想等:而男性反应多指向外界,且行为方式激烈,具有攻击性,比如摔东西、攻击小动物、攻击他人、拿老婆孩子出气、飙车、剧烈运动、大声喊叫、借酒浇愁、性侵害、自杀和杀人等。
以上几个例子表明了在大多数人眼中男女生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只是上面的种种认识基本只停留在对男女生差异的表面解读和思考,那么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差异对男女生的学习成绩又是如何产生影响的呢?本节以下的内容就是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
男女面对挫折反应不同受4个因素影响:1.在性格上,男性比女性更争强好胜、固执、紧张和多疑;而女性比男性有更多的幻想、自律、谨慎和随和。
因此,在遇到挫折时,男性比较主动、好强,能直面挫折,不轻易放弃,但也容易妄自尊大、固执己见、狂热冲动;女性则严于律己、耐心细致,但也容易藕断丝连、产生幻想、飘忽不定、优柔寡断、缺少主见,渴望得到外部的帮助、暗示和建议。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性别差异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性别差异”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性别差异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及在智力、人格和成就等方面的心理差异。
就两性的平均水平而言,非指个体间的差异。
在智力方面,麦科比和杰克林1974年研究认为,男女两性在下述三方面的差异是准确的:(1)女性的言语能力强于男性。
女孩言语技能的发展要早于男孩,但差异在青少年后期减小。
(2)男性在空间能力上优于女性。
(3)男性在算术推理上优于女性,特别是在几何、三角等依靠空间技能的学科中。
但男性的这一优势到约12岁~13岁才开始超过女性。
(4)在人格和行为方面,男性在身体和言语上都比女性有攻击性;男性的支配感较强,女性较顺从,易接受他人的影响;男性的自信心、自我评价较女性高;女性比男性更易移情、富于同情心;男性比女性更愿冒险,更喜欢进行混战的游戏;男性比女性更常遇到阅读能力低下、讲话有语病、情感障碍及某些智力迟滞问题。
但有些性别差异是有争议的。
人们一直认为女性比男性更胆小、懦弱,但迪纳等人1985年的研究发现,儿童在各种紧张情境中的懦弱、胆小没有性别差异,只不过女性比男性更易报告她们懦弱、胆小、焦虑的感受,更倾向于强烈、深切地表达情绪反应。
男性的成就动机较强,而女性较弱,甚至达到一定水平后有回避成就的动机。
但有研究认为,男女两性都具有追求成功的动机,但在动机内容和行为趋向上有显着不同。
女性的成功是为满足社会赞许和认可,其交往动机占优势;男性的成功是为满足权力、地位等事业上的需要。
D.C.麦克里兰的研究发现:(1)在中性条件下,女性的成就动机高于男性;(2)在竞争条件下,男性的成就动机高于女性;(3)在按照同一方式进行的测验中,男女两性的成就动机水平相同。
这说明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社会环境因素,更取决于个体对具体情境的认知或理解。
在成就上,男性成就水平普遍高于女性;男性一般在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领域有较高成就,女性一般在艺术、教育等领域有较高成就。
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心理学术语,该术语是由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研究并创立的,该研究主要是研究男女在先天上对于某些事物,比如玩具等是否存在着差别,此研究必须要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进行。
性的差别是指性染色体、性腺、性器官、性激素和第二性征等男女生理学、解剖学和遗传学的不同方面。
性别差异是指男女两性在心理学方面的差别。
主要表现在性格、感觉、气质、智力和感情等方面。
性角色差异是指男女两性在社会行为模式方面,如家庭与职业岗位分工角色有所不同。
但是,以上提到的自然形成的多种男女差别绝不影响男女在教育上、政治上、就业方面和人格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当然也不会妨碍男女在性生活中共享爱与被爱的自主权利。
1、骨骼
相比于男人,女人的骨骼是窄小的,不如男性骨骼宽大、结实,两个人站在身边一对比也就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男女之间的骨骼上的差异了。
一般来说男女在12岁之前的骨骼是差不多,过了12岁后青春期开始发育了后,骨骼发育就开始呈现差异了,等青春期完整后再对比而看,就会发现男
人比女人大不少、重许多。
2、肌肉、脂肪
一般来说女人的脂肪主要几种在胸部、腰部、臀部等地方,这也是她女性特征发育的表现,而男性的脂肪肌肉主要堆积在背部、手臂、小腿、大腿等等的地方,让他呈现出一种男子汉的特性。
3、皮肤
在成年后男人的皮肤是能够变得比较后,表皮也可以呈现粗糙的感觉,但不容易受到过敏、昆虫等伤害。
而女人的皮肤会白皙而细嫩,再加上护肤品保养等等,显得更加娇嫩,却容易受到一些因素而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