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后生理期末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4
生理知识点总结期末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其生命活动的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上的规律的学科,并试图揭示其机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生理学知识点的总结。
一、细胞生理学1.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能选择性地允许物质进入和离开细胞。
细胞膜中的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起到了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细胞呼吸作用: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基本过程。
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
4. 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通过细胞信号传导网络来接受和传递信息。
包括细胞表面受体和内在信号转导途径。
二、神经生理学1. 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传递电信号和传导信息。
2. 神经传导:神经传导是指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和其它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包括化学传导和电传导两种方式。
3. 突触传递: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的地方,在突触间隙中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来传递信号。
4. 大脑:大脑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控制着思维、感觉、运动等功能。
三、心血管生理学1. 心脏:心脏是泵血器官,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循环。
2.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系统中循环的过程。
方向有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种。
3. 血压调节:血压通过血管阻力和心脏泵血量的调节来维持稳定。
4. 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是机体停止出血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四、消化生理学1.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负责食物消化和吸收。
2. 食物消化:食物在消化道中通过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来分解和降解成更小的分子,便于吸收。
3. 肠道菌群:肠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群落,对人体的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如帮助消化和合成维生素等。
五、呼吸生理学1.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和肺等器官,负责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2. 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通过扩散来完成。
一、造成果蔬采后腐败变质的原因?答:1,大部分新鲜蔬菜,水果虽然糖类含量不高,蛋白质含量也很少,脂肪更低,但它们富含多种维生素,丰富的无机盐及膳食纤维;2,果蔬产品具有独特特点:果蔬产品种类多样;果蔬产品具有不均一性;新鲜的果蔬产品鲜嫩易腐,易遭受微生物和害虫的侵染;果蔬产品一些用于直接消费,一些需经过再生产使用;3,从果蔬的生产来看,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点2、果蔬贮藏保鲜的意义?答:1,果蔬合理贮运,是减少果蔬采后损失,实现“丰产丰收”的关键;2,果蔬合理贮运,是实现果蔬周年供应,打破区域限制的途径;3,果蔬合理贮运,是跟国外竞争,适应市场国际化的需要3、果蔬采后在贮运、营销期间易发生腐败变质和失重、萎焉等现象,其原因概括有三个方面:一是环境因素,二是微生物侵害,三是机械损伤和病虫伤害引起的病菌侵染4、果蔬产品品质的评价包括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两个方面。
感官指标主要指产品的色、香、味、形和质地等;理化指标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质和量。
5、果蔬产品的品质主要决定于种属遗传因素,同时又随栽培环境、管理水平和贮藏加工条件而变化。
6、一般情况下,水果、园艺产品和粮食种子的绿色随着成熟度提高或贮藏时间的延长而由深变浅,最终完全消失而呈现不同颜色。
7、园艺产品的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素和甜菜素四大类,以及酚类化合物。
8、叶绿素是叶绿酸(二羧酸)与叶绿醇及甲醇形成的二酯,其绿色来自叶绿酸残基。
9、高等植物中的叶绿色主要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两种。
10、成熟果实的颜色转变以及秋天绿叶变黄的原因都在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存在。
11、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是一类脂溶性色素,可溶解于脂溶性溶剂。
12、类黄酮素:一类水溶性植物色素,包括花青素类色素、花黄素类色素和儿茶素类色素三种类型。
13、花青素性质不稳定,非常容易变色,其性质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
答:1,花青素颜色常因PH的改变而改变,一般PH小于或等于7时显红色,PH等于8.5左右时显紫色,PH等于11时显蓝色或蓝紫色。
一、造成果蔬采后腐败变质得原因?答:1,大部分新鲜蔬菜,水果虽然糖类含量不高,蛋白质含量也很少,脂肪更低,但它们富含多种维生素,丰富得无机盐及膳食纤维;2,果蔬产品具有独特特点:果蔬产品种类多样;果蔬产品具有不均一性;新鲜得果蔬产品鲜嫩易腐,易遭受微生物与害虫得侵染;果蔬产品一些用于直接消费,一些需经过再生产使用;3,从果蔬得生产来瞧,其具有明显得季节性与区域性特点2、果蔬贮藏保鲜得意义?答:1,果蔬合理贮运,就是减少果蔬采后损失,实现“丰产丰收”得关键;2,果蔬合理贮运,就是实现果蔬周年供应,打破区域限制得途径;3,果蔬合理贮运,就是跟国外竞争,适应市场国际化得需要3、果蔬采后在贮运、营销期间易发生腐败变质与失重、萎焉等现象,其原因概括有三个方面:一就是环境因素,二就是微生物侵害,三就是机械损伤与病虫伤害引起得病菌侵染4、果蔬产品品质得评价包括感官指标与理化指标两个方面。
感官指标主要指产品得色、香、味、形与质地等;理化指标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与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得质与量、5、果蔬产品得品质主要决定于种属遗传因素,同时又随栽培环境、管理水平与贮藏加工条件而变化。
6、一般情况下,水果、园艺产品与粮食种子得绿色随着成熟度提高或贮藏时间得延长而由深变浅,最终完全消失而呈现不同颜色。
7、园艺产品得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与类黄酮素与甜菜素四大类,以及酚类化合物。
8、叶绿素就是叶绿酸(二羧酸)与叶绿醇及甲醇形成得二酯,其绿色来自叶绿酸残基。
9、高等植物中得叶绿色主要包括叶绿素a与叶绿素b两种、10、成熟果实得颜色转变以及秋天绿叶变黄得原因都在于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得存在。
11、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就是一类脂溶性色素,可溶解于脂溶性溶剂、12、类黄酮素:一类水溶性植物色素,包括花青素类色素、花黄素类色素与儿茶素类色素三种类型。
13、花青素性质不稳定,非常容易变色,其性质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
答:1,花青素颜色常因PH得改变而改变,一般PH小于或等于7时显红色,PH等于8。
名次解释1、成熟:是指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即达到充分长成的时候。
是指果实达到可以采摘的程度,但不是食用品质最好的时候2、完熟:指果实达到成熟以后的阶段,果实完全表现出本品种典型性状,体积已经充分长大,并达到了最佳食用的品质。
3、化学残留:食品在产前用化学药剂,没有全部清除或分解,带到采后造成危害4、商品质量标准:衡量产品质量及与商品质量相关的各方面所规定的规范和准则,是产、需各方共同遵守的依据5、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在酶系统参与下进行的生物氧化还原过程,能把复杂的有机物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同时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6、愈伤呼吸:果蔬的组织在受到机械损伤时呼吸速率会显著增高的现象叫愈伤呼吸,或者称为伤呼吸7、呼吸强度:它是表示呼吸作用进行快慢的指标。
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产品进行呼吸时所吸入的氧气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单位可以用O2或CO2mg(mL)/(h.kg)(鲜重)来表示8、呼吸商:产品呼吸过程释放懂得二氧化碳于吸入的氧气之比9、呼吸温度系数:生理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10℃时呼吸速率与原来温度下呼吸速率的比值即温度系数,用Q10来表示。
它能反映呼吸速率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10、冷害:植物组织置于低于标准的临界温度但高于其冰点的温度下出现的生理失调的症状。
简答:①呼吸作用的意义是什么?1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需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的生理过程有:离子的主动吸收、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有机物的合成、种子萌发等。
不需要呼吸直接提供能量的生理过程有:干种子的吸胀吸水、离子的被动吸收、蒸腾作用、光反应等。
2、呼吸过程为其它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
3、为代谢活动提供还原力,呼吸过程中形成的NADH、NADPH等可为蛋白质、脂肪生物合成、硝酸盐还原等过程提供还原力。
4、增强植物抗病免疫能力植物受到病菌侵染或受伤时,呼吸速率升高,分解有毒物质或促进伤口愈合。
5、维持产品其他生命活动能有序进行,保持耐藏性和抗病性,6、防止对组织有害中间产物的积累,将其氧化或水解为最终产物,进行自身平衡保护,防止代谢失调造成的生理障碍,7、当植物受到微生物侵袭、机械伤害或遇到不适环境时,能激活氧化系统,加强呼吸而起到自卫作用,这就是呼吸的保卫反应②气体成分对果蔬保藏的影响(1)氧气:一般空气中氧气是过量的,在O2>16%而低于大气中的含量时,对呼吸无抑制作用,在O2<10%时,呼吸强度受到显著的抑制;O2<5%--7%受到较大幅度的抑制,但在O2<2%时,常会出现无氧呼吸。
绪论General Introduction 一、关于水果和蔬菜的基本概念(一)果品(Fruit):水果和干果的总称。
1.水果:可食用的含水量较多,具有一定甜味和特殊香味的植物果实的总称。
果实:从植物学角度来说,可分为①真果(由子房发育而来的):桃、杏、柑桔;②假果:果实的一部分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其余部分是由花托、花萼及整个花序发育而来的:苹果、梨、菠萝。
2.干果(Nets):外壳坚硬的植物果实核桃。
果干(Dehydrated Fruit):脱水的果实(二)蔬菜:可食用的,含水量较多的,常用作烹饪的植物的器官,通常人们将食用菌也归入蔬菜。
二、水果和蔬菜的结构特征(一)果实1.真果、果皮、种子外:表皮细胞构成;中:大量薄壁细胞构成,含有糖、水、大量营养物质;内:由大量石细胞(细胞内含有大量木质)组成堆积硬壳。
2.假果:可食部分;果皮:也可分为三部分,外、中、内果皮种子3.叶片(1)叶柄(2)叶片①叶肉组织②叶脉组织,用于输送营养。
(二)茎:1.根状茎:如姜,菊芋,莲藕,生于土壤中2.块状茎:马铃薯3.鳞茎:洋葱,大蒜(三)根:1.内质直根如:胡萝卜2.块根:甘薯山药由周皮、皮层,髓三部分组成,其上长有大量须根(四)花:花叶菜:花头(花球),无数变态的小花组成蒜苔:三、水果、蔬菜的分类(一)水果:1.果:(1)落叶果树产品;a.仁果类:苹果,梨,山楂。
b.核果类:桃,杏,樱桃。
c.柿枣类:柿,枣。
d.坚果类:核桃,阿月浑子。
e.浆果蔓生:葡萄,猕猴桃灌木生:石榴草生:草莓.(2)常绿果树产品:柑桔类:橙、柑、柚、柠檬;荔枝类:荔枝、龙眼;坚果类:椰子;核果类:芒果、橄榄;浆果类:枇杷、番木瓜;(3)草生果实类:香蕉、菠萝。
(4)瓜①甜瓜:薄皮甜瓜,番瓜;厚皮甜瓜:白兰瓜,皮不能食用②西瓜(二)蔬菜:1.茄果类:蕃茄、茄子、辣椒2.瓜类:黄瓜、蕃瓜、南瓜3、豆类:菜豆4.绿叶蔬菜:芹菜、菠菜、油菜、香菜5.结球蔬菜:大白菜、甘蓝、花叶菜6.地下根茎:萝卜、胡萝卜、马铃薯、洋葱7.葱蒜类:葱、蒜、韭菜四、贮运学:PostharvestBiotechnology 研究果蔬在采收以后如何延长其采后寿命的一门应用科学。
绪论一果蔬采后生理学是研究果树和蔬菜可食用的根、茎、叶、花、果实及其变态器官采收后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其调控原理的一门科学。
采后的新鲜果蔬产品在贮藏、运输及销售系统中仍然是有生命活动的有机体,同采前一样仍然进行新陈代谢活动,所以,果蔬组织中所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些有机体在生长时期所发生的代谢过程的继续。
但是,采后的果蔬在贮运期间所发生的代谢过程与生长发育期间又有许多不同的方面,采后果蔬不再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基本上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因此,果蔬采后的生命活动是在呼吸作用等基本代谢的基础上,表现出的成熟与衰老的生理生化过程。
“十五”以来,我国果蔬产业得到迅猛发展,蔬菜的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到世界总量的41.7%和47.7%;果树面积占世界的20.2%,产量占14.5%。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我国果蔬产业异军突起。
其中,我国水果年产量已达1.5亿吨(含果用瓜),蔬菜产量5.5亿吨。
随着生产、市场、运输技术的改进,中国果蔬的贸易额尤其是出口额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一直在上升,2006年我国蔬果及其制品出口创汇近100亿美元。
果蔬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并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集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身。
我国果蔬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商机无限。
从世界范围来说,长期以来人类一直面临食品短缺的问题,但是作为人类生活所必需的果蔬食品,因其以鲜嫩品质为特征,含水量高,不易保存,采后腐烂变质损失一般高达25%,有些易腐果蔬产品采后损失超过30%以上,我国果蔬采后损失也极为普遍而且严重,1985年我国瓜果总产量为1651.8万吨(不包括蔬菜),损失达到370万吨,价值人民币18.5亿元。
据保守的估计,园艺作物的采后损失几乎可以满足两亿人的基本营养要求(ArLhur Kelmen,1984)。
由此可见,果蔬采后损失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NAS,1978)。
果蔬产品采后生理1. 引言采后生理是指果蔬产品采摘后发生的各种生理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呼吸、蒸散、转化和成熟等过程,会直接影响果蔬产品的质量、口感和营养价值。
了解果蔬产品的采后生理过程对于农民、生产商和消费者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果蔬产品采后生理的相关知识,包括采后生理的影响因素、常见的采后生理变化以及如何延长果蔬产品的保鲜期。
2. 采后生理的影响因素果蔬产品的采后生理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温度温度是影响果蔬产品采后生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较低的温度可以减缓果蔬产品的新陈代谢和呼吸速率,延缓其衰老和腐烂过程。
因此,在采摘后尽快将果蔬产品放入合适的冷藏环境中可以延长其保鲜期。
2.2 湿度湿度也是影响果蔬产品采后生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较高的湿度可以降低果蔬产品的蒸散速率,减少水分的流失。
同时,适度的湿度还可以减缓果蔬产品的衰老速度。
因此,在保鲜过程中,要根据果蔬产品的特点调节湿度,以延长其保鲜期。
2.3 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果蔬产品采后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较高的氧气浓度可以促进果蔬产品的呼吸和成熟过程,但过高的氧气浓度会导致果蔬产品的腐烂。
因此,在果蔬产品的采后处理中,需要控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以延缓果蔬产品的衰老速度。
3. 常见的采后生理变化果蔬产品采后会发生多种生理变化,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采后生理变化:3.1 呼吸果蔬产品采后仍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呼吸速率受温度、氧气浓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呼吸作用会导致果蔬产品的营养物质和味道的改变,同时也是果蔬产品衰老的一个重要标志。
3.2 色泽果蔬产品的色泽在采后会发生一些变化。
一些果蔬产品在成熟过程中会发生色素合成的变化,导致它们的颜色变得更加鲜艳。
然而,一些果蔬产品在采后处理过程中会失去色泽,失去光泽。
3.3 组织结构果蔬产品的组织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在采摘后,果实的细胞会继续分裂和伸长,但同时也会有细胞的老化和膨松现象。
《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技术》复习重点《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技术》考试重点一、概述1、园艺植物采后发展趋势?(1)建立完善的流通保鲜体系:必须开发适合国情的技术与设备;(2)贮运保鲜向多元化发展,与国际接轨;(3)开发天然保鲜剂贮藏保鲜技术:从化学药物向天然食品保鲜剂发展;(4)加强贮运中病害防治技术的研究;(5)建立产品规格、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6)建立全国产品保鲜和加工信息网,建立一个采前、采后、贮藏、加工、流通和销售在内的全国果蔬产品生产贮运加工销售的信息集成系统。
(7)丰富强化产供销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技术规范化生产--合同制或联合生产经营模式--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的新成果)。
2、园艺植物采后存在的问题?我国园艺产品产量虽高,但采后损耗大,水果、蔬菜在30%左右,鲜切花在40%左右,原因主要是:(1)大众普遍缺乏质量意识;(2)产地农产品深加工艺术低;(3)采收技术粗糙,机械损伤多;(4)贮运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没出现冷链流通,大部分不得不立即销售,水果贮藏量只有10%-15%;(5)流通信息不发达,有些地区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而有些地区出现供过于求现象,增加了损耗。
二、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呼吸作用:指底物在一系列酶参与的生物氧化作用下,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将生物体内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物质,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
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呼吸跃变:各种果实呼吸漂移的曲线趋势不同,很多果实的呼吸强度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下降,达到一定的成熟度时又显著上升,然后再度下降,直至果实衰老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
3、蒸腾作用: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的过程。
方式两种:一种是角质蒸腾(通过角质层的蒸腾),另一种是气孔蒸腾(通过气孔的蒸腾)。
4、成熟与衰老:成熟:一般指果实(或蔬菜营养器官)生长定型,细胞膨大后结束,体积和重量基本不再增加,表现出该品种特征的阶段。
最新采后生理期末采后生理1.切花的水分平衡:是指切花的水分吸收、运输以及蒸腾之间保持良好的状态。
2.瓶插寿命:指从瓶插之日起到失去观赏价值为止的天数,包括切花瓶插后的开花和衰老进程。
3.花序:是花在花序轴(总花柄)上有规律的排列。
4.鲜切花的衰老:可定义为花瓣充分展开到出现萎蔫或脱落等失去观赏价值为止的过程。
5.鲜切花贮藏技术:指在保存产品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保持产品品质的技术。
P1186.种苗健化管理:在进行种苗贮藏前以适当的低温、弱光、低灌溉、低施肥频度进行种苗的管理。
P66下7.切花鲜重损失率:指胁迫前后的鲜重之差与胁迫前鲜重的比值,常用百分比表示。
8.鲜切花:从活体植株上剪切下来专供插花及花艺设计用的枝叶花果的统称。
9.鲜切花保鲜剂:指用以调节鲜切花(切叶)生理生化代谢,达到人为调节鲜切花开花和衰老进程、减少流通损耗、提高流通质量或观赏质量等目的的化学药剂。
10.观赏植物:专门培植来供观赏的植物,一般都有美丽的花或形态比较奇异。
11.薄膜包装:指利用薄膜密封包装并通过贮藏产品本身的呼吸形成的气体条件进行贮藏的技术措施。
又称自发气调贮藏或限气贮藏。
1.水分胁迫:指植物体失水大于吸水,引起体内水分亏缺,并进而对植物体正常生理功能产生干扰。
2.切花开花:指鲜花采切后从蕾期、经初开到盛开的花朵的开放过程。
3.脱落:指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的脱离母体的过程是植物自然衰老进程中的最后一步。
4.鲜切花湿藏:指贮藏过程中将花材茎秆基部直接侵入水中,或者通过一些手段如用湿棉球包扎茎基切口处,以保持水分不断供给的贮藏方式。
5.干花:是将植物材料经过脱水干燥、保色、定型处理制作成可持久的具有观赏价值的干燥植物材料,不仅包括植物的花朵,也广义地包含叶、茎、种子、果实、根等植物器官的各个部分。
6.植物休眠: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为了适应不良环境条件而进入生长发育迟缓或无可见生长发育的相对静止阶段。
7.观赏植物产品分级:将观赏植物按照质量标准归入不同等级的操作过程。
03 简述环境气体成分对观赏植物呼吸所用的影响环境气体成分主要包括O2、CO2、C2H2 等。
一般来说,在不干扰正常代谢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环境中的O2 浓度,或提高CO2 浓度,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呼吸作用,但O2 和CO2 的临界值取决于花材种类、温度、及改温度下持续的时间。
环境中C2H2 浓度超过阀值时可刺激跃变型花材提前出现呼吸跃变,加速其衰老。
04简述水分胁迫对切花开花和衰老的影响1)对花枝水分状况的影响水分平衡值是花枝的吸水量与失水量之差。
当这一指标为正值时表明吸水大于失水,并且数值越大表明花枝持水状况越好,一般花枝从蕾期到盛开期,水分平衡值为正值;盛开期以后转为负值,当切花遭到水分胁迫时,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大,花枝水分平衡值逐渐减小,花枝的瓶插寿命亦缩短。
2)对叶片气孔阻力的影响当植物遭受水分胁迫时,会引起气孔的收缩,气孔阻力加大,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大,花枝叶片气孔阻力也逐渐增大,通过叶片气孔散失的水分减少,水分胁迫程度超过某一极限时,气孔阻力反而减小,甚至完全消失,气孔也就失去了对水分的调节能力。
3)对花朵和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花朵和叶片细胞的电导率随水分胁迫的增强而增大4)对酶的影响切花遭受失水胁迫时,内肽酶活性提高,将切花体内大分子蛋白水解成可溶性蛋白及游离氨基酸使花卉衰老。
5)对激素的影响切花根据花朵开放和衰老进程中乙烯的代谢类型,可以划分为乙烯跃变型和非乙烯跃变型两大类,前者在遭到水分胁迫时,往往促进花朵的乙烯生成,进而促进整个花朵的开放和衰老进程,并且这一进程是不可逆的,后者虽然通常只生成微量乙烯,但是在水分胁迫达到一定程度时,也能诱发产生大量乙烯,并对开花衰老产生影响。
水分胁迫引起切花ABA含量的增加。
水分胁迫通常引起细胞激动素含量的下降。
06 简述激素之间的平衡对切花落叶的影响切花的落叶和其他生理活动一样,也受到激素的调控。
①生长素生长素是影响落叶的主要激素类物质,其中吲哚乙酸(IAA)是脱落的抑制剂。
叶片产生的生长素运至叶柄后,可抑制了离层的形成,从而抑制了脱落。
当切花采收后,随着叶片的衰老,生长素的产生和运输速率均下降,由此启动离层发生变化,导致脱落。
目前一般认为,生长素对脱落的调控,还与其他激素(如乙烯等)的协调有关。
②乙烯乙烯是控制叶片脱落的主要激素,外源乙烯达到一定浓度时诱导叶片脱落。
切乙烯促进脱落的效果是双重的:(1)乙烯加速了离层细胞衰老;(2)引起离层细胞的分解。
③脱落酸(ABA)脱落酸也是一种能加速叶片和花朵脱落的激素。
脱落酸促进切花的叶片脱落的原因是ABA抑制叶柄内IAA的传导,促进分解细胞壁的酶类的合成,并刺激乙烯的合成,增加组织对乙烯的敏感性。
但ABA促进脱落的效应低于乙烯。
④细胞分裂素(CTK)和赤霉素(GA)CTK是最早发现具有延缓衰老的内源激素。
CTK主要在根部合成,经茎部转运,送到叶片等器官,调整了其生长发育过程。
切花的叶片由于切断了CTK的供应,因而容易衰老变黄。
它可通过调节乙烯产物合成影响脱落。
在大多数情况下,GA能刺激外植体脱落,但效果不及ABA和乙烯。
脱落主要由生长素、乙烯和脱落酸调控;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影响是次要的。
总的来说,器官的脱落是由各种激素间的平衡调节的。
08 举例说明种苗贮运过程中的环境调控措施1、温度为了减少呼吸消耗,降低代谢机能,种苗通常采用低温贮藏。
温度过低或低温下贮期过长,种苗容易受到冷害,所以贮藏温度最好略高于临界生长温度。
2、光照一般植物处于低温条件下,光强的水平并不重要。
但种苗在低温贮藏,黑暗或微弱的灯光下超过一定期限,苗的形态、生理亦会产生变化,如黄化现象。
尤其当贮藏温度超过适当的范围时,光照与否对种苗贮藏寿命的影响更大光照对植物叶片具有延缓老化和脱落的效应,而且延缓老化的光强度要求都很低。
3、水分细胞分裂和伸长都必须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进行。
为了抑制置留的穴盘苗的生长,进行健化管理,可适当控水,保持介质干燥。
然而需注意的是低湿度下贮藏,要提高穴盘苗补充浇水的频度,以防止缺水逆境造成落叶。
4、乙烯气体植物在密闭的包装容器内很容易产生0.2~1mg/L的乙烯。
微量的乙烯对花坛穴盘苗的花苞有危害,容易造成落花、落蕾。
5、矿质营养在贮藏前的育苗过程中减少施氮量,适量添加Ca,Mg,P肥和Zn,B,Mn等微肥,则可以健化植株,提高抗病性。
10 简述如何确定各类观赏植物产品的最佳采收时间1.鲜切花:因植物种类、品种、季节、环境条件、距离市场远近和消费者的特殊要求而异;到达消费者手中时,产品处于最佳状态;有足够长的货架期2.盆花类:根据盆花的生长发育阶段;市场需求;经济效益等来具体掌握3.种球类:种球必须达到成熟期才能收获;春植种球,开始下霜时采收如大丽花、唐菖蒲等;秋植种球,叶片完全枯黄时采收如郁金香、风信子等;当温度降到停止生长线以下就可采收如花叶芋4.种苗类:不同种或品种特性;市场需求。
根据市场需求灵活掌握;穴盘大小。
穴盘越大,生长时间越长,出苗时间越晚;育苗设施。
为了充分利用温室及相关设备,一般都尽早出苗16 观赏植物产品运输中有哪些影响产品品质的特有因素1、温度适宜、稳定的低温有利于产品质量的保持。
运输适温因切花的种类、品种、栽培环境以及运输距离和时间而定。
总的说来,相同的切花产品运输适温要低于后述贮藏适温,这是因为运输前后往往有较大的温度变化,如果刻意追求较低的温度,会适得其反。
2、湿度在没有水分供给的运输即干运情况下,蒸腾往往是产品失水萎蔫、品质降低的直接原因。
运输途中理想湿度的创造和保持,对于切花产品鲜度保持是至关重要的。
鲜切花对相对湿度的要求很高,通常要求在85-90%。
影响产品相对湿度的主要因子有包装材料和环境温度。
3、振动和冲击振动引起的机械损伤和生理伤害会影响到切花的产品质量。
运输中应尽量减少振动还有挤压。
4、微环境气体组成影响切花运输质量的微环境气体主要是O2、CO2以及C2H4等。
其中,低浓度O2和高浓度CO2对于降低产品的生理代谢活性、减少运输中的损耗是有效的。
17 简述花卉市场的功能18 调查典型花卉市场,分析市场产品分区、产品处理流程等特点19 花卉质量和花卉质量标准的概念花卉质量的准确含义十分难于定义,但质量标准应包括两方面,客观的和主观的;客观标准:如花、茎、叶的大小,较好评判;而有些质量标准是主观评价,因此很难准确预测和量化。
但总的来说,切花品质的主要体现在花(花姿、花朵大小、小花发育状况、鲜度、颜色)、花茎、枝叶(茎和花梗的支撑力、叶色)、开放度和持久度(观赏寿命)等几方面。
20 简述国内外花卉质量标准的制定依据1、国外分级标准①国际标准②地域标准该标准将切花划分为三个等级,即特级、一级和二级。
其中,特级切花必需具有最好的品质,具有该种或品种的所有特性,没有任何影响外观的掺杂或病虫害。
标准规定允许3%的特级花、5%的一级花和10%的二级花具有轻微的缺陷。
为了便于识别,要求在花卉产品的标签和发货清单上注明必要的信息,如生产者、包装场地、企业名称、花卉种类、品种以及花色等。
③国家标准指代表某一国家的标准。
这里列举几个代表例。
美国花商协会(The Society of American Florists,SAF)标准:主要的外观质量有茎秆长度、茎秆的坚挺度、花的缺陷、花瓣与叶片的色泽以及一些特征。
日本全国切花产品质量标准:与欧美相同,日本的切花标准分为秀、优、良三级。
阶级规定了不同的长度。
荷兰:为世界花卉生产贸易中心,主要利用航空手段进行大规模的远距离运输。
其花卉产品质量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运输特性、观赏期等内在质量因素。
2、国内分级标准①国家标准②行业标准农业部颁布的标准规定了10种切花产品质量分级、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藏技术要求,可以作为切花生产、批发、运输、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把关基准和商品交易基准。
③地方标准标准规定了29种鲜切花和6种切叶(枝)的等级规格、包装、标识、运输等技术要求,适用于出口和国内销售鲜切花及切叶(枝)的分级。
21 简述影响花卉质量标准的依据鲜切花品种:根据品种特性进行目测。
整体效果:根据花、茎、叶的完整、均衡、新鲜和成熟度以及色、姿、香味等综合品质进行目测和感官评定。
花形:根据种和品种的花形特征和分级标准进行评定。
花色:按照色谱标准测定纯正度;是否有光泽、灯光下是否变色进行目测评定。
花茎和花径:花茎长度和花径大小用直尺或卡尺测量,单位厘米。
花茎粗细均匀程度和挺直程度进行目测。
叶:对其完整性、新鲜度、叶片清洁度、色泽进行目测。
病虫害:一般进行目测,必要时可培养检查。
缺损:通过目测评定(GB/T 18247.1-2000)。
22 简述五大切花的综合保鲜技术月季、菊花、香石菊、唐菖蒲、郁金香菊花属于耐贮藏的品种,但是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当避免作长期贮藏。
桃色或红色系品种;花瓣上容易产生斑点的品种;叶肉薄或者是轻微的水分损失就容易带来明显的萎蔫症状的品种;从积水或因土壤病害而使根部受到损伤的植株上采收的切花;高温、高湿的设施环境下栽培的嫩弱的切花。
菊花既可采用干藏也可采用湿藏。
干藏中最大的问题是贮藏中的水分损失。
研究结果表明,菊花当失水超过10%时即出现萎蔫症状,并且贮藏过程中的水分损失速率与贮藏前的萎蔫程度无关。
因此,应当尽可能在充分复水的情况下进行贮藏。
菊花为典型的温带花卉,在-0.5℃-0℃、RH 为85%-90% 的条件下可以贮藏3-4 周或更长的时间。
冬季在2℃下,10-15天;5℃下可以存放5天。
菊花对糖极其敏感,糖浓度不能超过3%,否则容易引起伤害。
由于菊花的舌状花瓣娇嫩,在贮运中极易受到损伤而不能正常展开,为此往往在花蕾期采收。
但是,蕾期采收的菊花,必须进行催花处理才能保证正常开放。
唐菖蒲:一般能贮藏1-2 周。
对于多数品种,7℃-10℃为贮运适温。
少数品种在2℃时易遭冷害,贮藏8d后小花不能正常开放。
采切后应立即用保鲜剂处理,以防止花蕾干枯,并能在贮运销过程中增强抗逆境的能力。
要求用保湿材料包裹,防止贮藏运输中的蒸腾失水。
无论是贮藏或是运输中,唐菖蒲的花茎必须直立放置以避免向地性弯曲。
针对唐菖蒲采收流通中出现的问题,分别选用相应的保鲜剂主要成分。
用100ppm的NPA (naphthyl phthalamic acid)作处理或用高浓度的糖处理,可以促进小花的整齐开放,延长小花的盛开期。
值得提出的是,唐菖蒲切花对糖浓度要求很高,在40%的糖浓度下仍然能正常开花,一般采用20%的蔗糖浓度。
郁金香:一般说来,郁金香切花属于不耐贮藏的花卉。
贮藏前,结合预处液处理进行预冷,预冷终温一般为5℃以下。
在2℃条件下可以贮藏5d左右。
郁金香切花以湿藏为好,有试验结果表明,0-1℃下可以贮藏6-7d,而干藏只能存放4d;9℃下湿藏和干藏的天数为4d和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