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专综合练习题四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1.99 KB
- 文档页数:7
[题型]:多选题1.人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做的反应。
按照狭义的行为来看,人的行为特点是( )A.适应性B.单一性C.动态性D.可控性E.多样性答案:A ,C ,D ,E2.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学科,是研究一切人的行为规律性。
( )答案:错误题型:判断题3. 关于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边缘性B.多学科交叉性C.两重性D.应用性答案:D题型:单选题4.组织行为学的第二层次是( )A.群体B.组织C.个体D.外部环境答案:A题型:单选题5.组织行为学是由哪个学科发展而来( )A.社会学B.经济学C.心理学D.政治学E.法律学答案:C题型:单选题6.组织行为学演技你方法的特性( )A.研究程序的公开性B.收集资料的客观性C.分析方法的可控性D.所得结论的再现性E.对未来的预见性答案:A ,B ,D ,E题型:多选题7.关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正确的是( )A.观察和实验、预测和推断、分析和评价、检查和验证B.观察和实验、分析和评价、预测和推断、检查和验证C.预测和推断、分析和评价、观察和实验、检查和验证D.预测和推断、观察和实验、分析和评价、检查和验证答案:B题型:单选题8.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A.案例研究法B.观察法C.心理测验法D.调查法E.实验法答案:A ,B ,C ,D ,E题型:多选题9.度量离中趋势的常用指标是( )A.算数平均数B. 中位数C.加权平均数D.标准差答案:D题型:单选题10.感觉的特点是只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 ) 答案:正确题型:判断题11.下列属于社会知觉的是( )A.对他人的知觉B.对人际关系的知觉C.对角色的知觉D. 自我知觉E.对因果关系的知觉答案:A ,B ,C ,E题型:多选题12.造成错误知觉的思想方法主要有( )A.知觉防御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E. 近因效应答案:A ,B ,C ,D题型:多选题13.关于归因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人会做出四种归因:努力程度,能力大小,任务难度,运气与机会。
题目1.一、案例分析:利民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20分)利民公司于1991年开创时只是一家小面包房,开设一间商店。
到2000年因经营得法,又开设了另外八间商店,拥有十辆卡车,可将产品送往全市和近郊各工厂,公司职工达120人。
公司老板唐济简直是随心所欲地经营着他的企业,他的妻子和三个子女都被任命为高级职员。
他的长子唐文曾经劝他编制组织结构图,明确公司各部门的权责,使管理更有条理。
唐却认为,由于没有组织图,他才可能机动地分配各部门的任务,这正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
正式的组织结构图会限制他的经营方式,使他不能适应环境和职员能力方面的变化。
后来在2002年,唐文还是按现实情况绘出一张组织结构图,见图1。
由于感到很不合理,没敢对父亲讲。
图1:2002年的组织结构图2003年唐济突然去世,家人协商由刚从大学毕业的唐文继任总经理,掌握公司大权。
唐文首先想到的是改革公司的组织结构,经过反复思考,设计出另一张组织结构图,见图2。
他自认为这一改革有许多好处,对公司发展有利。
但又感到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将家庭成员从重要职位上调开,可能使他们不满(尽管他了解公司职工对其父原来的安排都有些怨言)。
于是他准备逐步实施这项改革,争取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去完成它。
图2:2003年设计的组织结构图问题:(1)唐文为什么要把组织结构改成图2的样子,原先的结构有什么问题?(2)唐文改革组织结构可能遇到什么问题?他应当如何分步骤地予以实施?【答案】:答:(1)因为唐文为了便于自己对公司进行集中领导,有利于他实施控制与管理,所以要对以前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
改革后的组织结构是典型的直线职能结构:他包含了直线关系、参谋和委员会,管理层次分明,且具有集中领导,便于调配人力、财力和物力;职责分明,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秩序井然,使整个组织有教高稳定性的优点。
原先的组织结构具有多头领导、权责不明、管理层次混乱、管理跨度不合理等缺点。
(2)唐文改革组织结构可能遇到以下问题:①来自公司上下员工观念上的阻力;②因地位变化产生的阻力;③来自人们的生活习惯方面的阻力;④来自社会环境方面的阻力,如人们的职责或批评等。
2010春《组织行为学》(专)综合练习题四一、单选题1、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A)A、强制B、开诚合作C、妥协D、回避2、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对方闹翻或当对方权力与自己相当时,处理冲突的方式是(C)。
A、强制B、开诚合作C、妥协D、回避3、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时,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就会出现(C)。
A、高生产率低凝聚力B、低生产率高凝聚力C、高生产率高凝聚力D、低生产率低凝聚力4、管理方格图中,典型的领导方式有(ABCDE)。
A、贫乏型B、任务第一型C、俱乐部型D、团队式E、中间型5、“途径--目标”理论是(B)提出的。
A、菲德勒B、豪斯C、布莱克D、耶顿E、沙特尔6、管理系统理论是由(C)提出的。
A、菲德勒B、豪斯C、利克特D、布莱克E、沙特尔7、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C)A、3──30人B、30──1000人C、1000──45000人D、45000人以上8、帕森斯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A)A、社会功能B、成员受益程度C、对成员的控制方式D、成员人数9、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A)A、人际关系B、协作愿望C、共同目标D、信息沟通10、艾桑尼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C)A、社会功能B、成员受益程度C、对成员的控制方式D、成员人数二、多选题1、人际关系的功能有(ABCDE)。
A、产生合力B、形成互补C、激励功能D、联络感情E、交流信息2、人际关系确立的条件有(ACE)。
A 、人B、人际交往C、人际接触D、社会环境E、人际需要3、人际关系的发展动力有(ABC)。
A、人的生产B、物质生产C、精神生产D、阶级斗争E、社会活动4、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ABCDE)。
A、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B、自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C、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D、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E、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5、人际交往的原则是(ABCD)。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下列选项不属于激励三要素的是( )A、激励对象B、激励方式C、激励行为D、激励效应正确答案:C2、团队的终极目标是( )A、对事不对人,促成合作B、相互协作共为一体C、促成合作,追求团队的整体绩效D、尽心尽力,全方位投入正确答案:C3、组织行为学依照不同情景用不同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这就是组织行为学的( )A、科学性B、系统性C、实用性D、权变性正确答案:D4、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A、克拉克·赫尔B、埃德加·沙因C、约翰·华生D、爱德华·托尔曼正确答案:C5、沟通流程的_______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办事效率。
( )A、扁平化B、透明化C、个性化D、互动化正确答案:A6、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化结构为企业建立的沟通模型是( )A、无缝对接B、无缝衔接C、有缝衔接D、有缝对接正确答案:A7、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 )A、一切人类的行为规律B、一切人类的心理规律C、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D、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正确答案:C8、体现了人们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特征的是( )A、心理活动B、个性心理特征C、个性倾向性D、个性心理正确答案:C9、科特和赫斯科特提出的企业文化产生的一般模式是( )A、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企业经营行为—企业经营成果—企业文化B、企业经营行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企业经营成果—企业文化C、企业经营行为—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企业文化D、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企业经营人员—企业文化正确答案:A10、因地制宜理论又称 ( )A、领导情景理论B、目标—路径理论C、领导特性理论D、领导行为理论正确答案:A11、美国行为科学家托马斯提出的冲突管理的二维模式是( )A、竞争和妥协B、竞争和回避C、合作与迁就D、合作性和坚持已见性正确答案:D12、演讲、艺术表演及竞技运动等活动都具有明显的( )A、协同效应B、首因效应C、近因效应D、社会促进效应正确答案:D13、组织内层的深度是指( )A、垂直分化B、空间分化C、水平分化D、时间分化正确答案:A14、创造组织文化的是( )A、员工B、高层管理者C、企业家D、职业经理人正确答案:C15、下列不属于系统理论的是( )A、社会技术系统学派B、效力系统学派C、社会系统学派D、权变系统理论正确答案:B16、名词意义上的组织,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A、组织必须有目标B、组织必须有分权和授权C、组织必须有分工和协作D、组织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利和责任正确答案:B17、机械式结构_______组织形式为代表,具有高度复杂化,正式化与集权化的特点。
组织行为学综合练习题3一、判断题2.首次提出“管理心理学”概念的学者是梅奥。
()13.态度影响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
()16.根据ERG理论的三大规律,“各个层次的需要得到的满足越少,则满足这种需要的渴望越小”。
()17.心理契约有助于降低员工的离职率。
()18.激励应重视物质激励相互结合。
()19.群体士气的影响因素是群体成员之间的和谐程度。
()21.人际冲突一定是消极的。
()22.信任是有效领导的基石。
()23.组织变革的目的是打破原有的稳定和平衡。
()二、单项选择题1.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排序正确的是:①X理论Y理论阶段②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③以权变态度和方法看待人及其组织行为的阶段A. ②①③B. ①②③C. ③②①D. ②③①3.希波克拉底的气质类型学说中感受性低而忍耐性高,具有可塑性和外倾性,反应快而灵活的类型是:A. 胆汁质B.粘液质C. 抑郁质D. 多血质4.智力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所占比例的曲线分布类型是:A.递增 B. 递减 C. 正态 D. 无规律16.群体决策的特点有:A. 速度快B. 正确性高C. 风险性低D. 创造性大19.高任务、高关系适合以哪种领导方式领导:A. 指导型B. 授权型C. 合作型D.影响型24.下列不属于心理咨询的作用是:A.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B. 缓解心理冲突C. 恢复心理平衡D. 促进人格成长达到自立自强三、不定项选择题1.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A. 封闭性B. 理解性C. 整体性D. 相对性E. 恒常性2.制约知觉整体性的因素包括:A. 连续B. 接近C. 相对D. 相似E. 封闭3.社会知觉不包括:A. 对社会的知觉B. 对他人的知觉C. 人际知觉D. 自我知觉E. 角色知觉7.麦克利兰分析的人类高级需要有:A. 权利需要B. 归属需要C. 金钱需要D. 生理需要E. 成就需要15.组织文化的功能包括:A. 激励B. 凝聚C. 导向D. 规范E. 协调16.改善组织内部环境包括改善:A. 上下级关系B. 企业容貌C. 劳动环境D. 福利系统E. 生活娱乐设施17.下列不属于组织变革的压力和动力的有:A. 科学技术的进步B. 社会环境的变化C. 经济的发展D. 劳动素质的提高E. 工作生活质量的变化18.良好的工作品质包括A. 良好的工作环境B. 良好的上下级关系C. 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平衡D. 企业文化建设E. 完善的薪资、奖金与福利制度19.心理咨询的原则不包括:A. 保密性B. 理解支持C. 发展性D. 自愿性E. 整体性答案:一、1. × p22. × p153. √ p264. √ p295. √ p326. × p327. √ p339. √ p5910. × p6211. × p6912. √ p9213. √ p10014. √ p10715. × p11616. × p13517. √ p143 18. √ p15119. × p18920. √ p21721. × p23722. √ p31223. × p37924. √ p441二、1. A p12. C p153. D p534. C p625. B p856. B p957. A p988. D p1079. D p12910. A p14511. B p15812. C p17313. C p17814. D p19415. B p22116. B p22717. C p27718. A p31919. D p32820. C p34421. B p34522. A p38323. B p41424. A p436三、1. BCDE p242. ABDE p243. A p284. ABCE p345. CD p666. BCD p1047. ABE p1368. BD p1539. AD p17110. ABCDE p17511. E p23912. ACE p26913. ABCDE p28214. ABCD p28415. ABCDE p35116. BCE p35717. C p38818. ACDE p42519. E p438一、判断题1、个体在事业上的成就除了受到智商的影响外,他的个性特点也起到很大作用(√)(57页)2、价值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持久的特点(√)(84页)3、企业经营管理价值观与企业经营行为有直接关系,它决定着企业行为的选择和结构(√)(88页)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五个需要可以同时对个体产生激励作用(×)(131页)5、情况越紧急,集权型领导方式越有效(√)(328页)6、群体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的关系取决于群体的规模(×)(186页)7、群体压力实际上是个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不同的个体在同一个群体中所受到的群体压力是不同的(√)(184页)8、态度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三个成分(√)(92页)二、单项选择1、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特征,这种知觉属于(B)(第29、30页)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近因效应D.定型效应2、个体受群体压力的影响,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称为(C)行为(176页)A.顺从B.模仿C.从众D.暗示3、非正是群体具有的四个特征中不包括(B)(172页)A.自发性B.协调性C.成员的交叉性D.排他性和不稳定性E.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其某种行为的动机的过程成为(B)(32页)4、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其某种行为的动机的过程称为(B)(32页)A.知觉B.归因C.决策D.认知5、海德是第一位提出归因理论的学者,他认为归因理论的步骤是(C)(32页)A.(1)对环境的分析(2)对行为的认知(3)对行为意图的判断B.(1)对行为意图的判断(2)对行为的认知(3)对行为的知觉C.(1)对行为的知觉(2)对行为意图的判断(3)对个性的归因D.(1)对行为的知觉(2)对环境的分析(3)对个性的归因6、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影响个人行为并使个体与其他个体不同的心里特点的总和是(D)(52页)A.气质B.性格C.心理倾向D.个性9、态度转变与形成三阶段是由(B)提出的(94页)A.海德B.凯尔曼C.墨菲D.费斯汀格三、多项选择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一下哪些选项(ABD)(第8页)A.人与工作的匹配问题B.人与组织的匹配问题C.组织中领导行为的研究D.人与环境的匹配问题E.组织中的激励问题2、学习和研究组织行为学的作用有(BDE)(第10、11页)A.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B.有助于强化人性化管理意识,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C.增强组织中成员和领导的沟通D.有助于改善管理沟通,增强团队的凝聚力E.有助于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ACD)(第13页)A.个体层面B.环境层面C.群体层面D.组织层面E.社会层面4、个性心理特征有三方面内容,这三方面是:(ACD)(52页)A.气质B.情感C.性格D.能力E.思维5、态度改变的理论有(ABCDE)(92、94、95页)A.认知失调理论B.认知平衡理论C.态度转变与形成三阶段论D.沟通改变态度理论E.预言实现改变态度理论6、根据阿尔德佛的ERG理论,人的需要为(ABE)(135页)A.生存需要B.关系需要C.人际关系需要D.社交需要E.成长需要7、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有哪几种(CDE)(138页)A.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B.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C.亚当斯的公平理论D.佛隆姆的期望理论E.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一、判断题1、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在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和理论来源方面是一致的。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答对给每小题4分,共16分)1。
1. 激励2。
2。
群体3.组织文化4.组织变革二、单项选择题(每选对一小题给1分,共10分,不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将人视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是哪一种假设?()A。
经济人 B。
社会人C. 自我实现人 D。
复杂人2.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A。
自我 B. 本我C。
超我 D. 忘我3.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
A。
知觉防御 B. 晕轮效应C。
首因效应 D. 定型效应4.当一个人在爱情问题上受到挫折后并未消沉,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使工作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这种行为反应是()。
A。
坚持原有目标的行为反应 B。
升化的行为反应C。
反向的行为反应 D. 放弃的行为反应5.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但他并无怨言,根据公平理论,A为了增加报酬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
A。
增加自己的投入 B. 减少自己的投入C. 努力增加日的报酬 D。
使B减少投入6.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
A. 强制 B。
开诚合作C。
妥协 D。
回避7.“乡村俱乐部式的管理”是哪种领导方式?( )A。
1•1 B。
1•9C. 5•5D. 9•98。
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 )A. 3-30人B. 30-1000人C. 1000-45000人D. 45000人以上9.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A. 人际关系B。
协作愿望C。
共同目标D. 信息沟通10.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
A。
工作再设计B. 目标管理C. 建立社会技术系统D。
建立规章制度三、多项选择题(每选对一小题给2分,共10分,不选、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A。
管理的两重性 B.人的两重性C。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组织行为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4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单选题1. 将组织变革划分为解冻、变革、冻结3 个阶段的学者是_____。
(6分)(A) 卡斯特(B) 卢因(C) 沙恩(D) 唐纳利参考答案:B2. 提出决策“满意标准”的学者是_____。
(6分)(A) 西蒙(B) 泰罗(C) 弗鲁姆(D) 詹姆斯参考答案:A3. 企业组织设计的最基本部原则是_____。
(6分)(A) 任务目标原则(B)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C) 指挥统一原则(D) 专业分工和协作原则参考答案:A4. 下列激励理论中, 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是_____。
(6分)(A) 挫折理论(B) 双因素理论(C) 强化理论(D) 公平理论参考答案:D5. 程序化决策又被称为_____。
(6分)(A) 分析型决策(B) 确定型决策(C) 被动决策(D) 主动决策参考答案:C多选题6. 双因素理论认为,企业中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可按其激励功能的不同,分为_____。
(5分)(A) 激励因素(B) 心理因素(C) 保健因素(D) 社会因素参考答案:A,C7. 影响规范承诺的因素有_____。
(5分)(A) 对承诺的规范要求(B) 理想的工作环境(C) 所接受的教育类型(D) 个性特征参考答案:A,C,D8. 组织发展的内容包括_____。
(5分)(A) 组织发展调查(B) 组织发展规划(C) 组织发展评价(D) 组织发展实施参考答案:A,B9. 组织变革的原因有_____。
(5分)(A) 组织成员的状况变化(B) 组织机构失灵(C) 外部环境(D) 内部环境参考答案:A,C,D10. 群体思维的特点包括_____。
(5分)(A) 顺从性思维(B) 有倾向性地选择信息(C) 首创精神的假象(D) 相信群体无所不能参考答案:A,B,C,D判断题11. “经理制”属于职业“软专家”领导。
(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12. “品格因素”属于权力性影响力。
组织行为学自学考试配套习题册第四篇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一、单项选择题1.组织管理的成效如何,取决于领导者的领导方式是否得当。
领导者发动下属讨论,共同商议,集思广益,然后作出决策的领导方式属于(A )P263A.民主型领导B.集权型领导C.放任型领导D.自由型领导2.一项正确的决策必须在现有的主客观条件下能够顺利实施,体现的是领导决策原则中的(B )P280A.信息健全原则B.可行性原则C.对比择优原则D.系统分析原则3.领导者进行决策时必须对各种被选方案进行比较,在分析比较多个方案的基础上择优选用,体现的是领导决策原则中的( C )P281A.信息健全原则B.可行性原则C.对比择优原则D.系统分析原则4.领导的有效性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和(D )的函数.P265A.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情景因素5.在领导行为方格论中,对人和对生产都很少关心,是回避责任、缺乏志向或不称职的领导类型是(C )P260A.任务式管理B.乡村俱乐部式管理C.贫乏式管理D.中间型管理6.组织管理的成效如何,取决于领导者的领导方式是否得当。
领导者个人决定一切,然后布置下属执行的管理方式属于(B )P262A.民主型领导B.集权型领导C.放任型领导D.自由型领导7.按领导的权威基础,领导者可分为正式领导和(A )P224A非正式领导B工作领导C精神领导D情绪领导8.任何领导在工作中都有其惯常的行为倾向,这种工作行为倾向通常是在两个纬度上展开的,即以工作为导向和以( C )P258为导向.A.财B.物C.人D.权9.领导者不是靠组织所赋予的职权,而是靠其自身的特长而产生的实际影响力进行领导活动,这样的领导是(B )P224A正式领导B非正式领导C工作领导D精神领导10.在领导行为方格论中,对人高度关心,友善待人,认为只要人们心情舒畅,工作就一定会搞好,很少关心工作控制、监督和规章制度领导类型是(B )P260A.任务式管理B.乡村俱乐部式管理C.贫乏式管理D.中间型管理11.组织管理的成效如何,取决于领导者的领导方式是否得当。
题目1.一、案例分析:利民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20分)
利民公司于1991年开创时只是一家小面包房,开设一间商店。
到2000年因经营得法,又开设了另外八间商店,拥有十辆卡车,可将产品送往全市和近郊各工厂,公司职工达120人。
公司老板唐济简直是随心所欲地经营着他的企业,他的妻子和三个子女都被任命为高级职员。
他的长子唐文曾经劝他编制组织结构图,明确公司各部门的权责,使管理更有条理。
唐却认为,由于没有组织图,他才可能机动地分配各部门的任务,这正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
正式的组织结构图会限制他的经营方式,使他不能适应环境和职员能力方面的变化。
后来在2002年,唐文还是按现实情况绘出一张组织结构图,见图1。
由于感到很不合理,没敢对父亲讲。
图1:2002年的组织结构图
2003年唐济突然去世,家人协商由刚从大学毕业的唐文继任总经理,掌握公司大权。
唐文首先想到的是改革公司的组织结构,经过反复思考,设计出另一张组织结构图,见图2。
他自认为这一改革有许多好处,对公司发展有利。
但又感到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将家庭成员从重要职位上调开,可能使他们不满(尽管他了解公司职工对其父原来的安排都有些怨言)。
于是他准备逐步实施这项改革,争取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去完成它。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组织行为学》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案例分析法。
2.水平差异;类型差异;早晚差异。
3.社会文化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
4.个体因缺乏某种东西而引起的需要(驱力或欲望);个体之外能满足需要的客体、情境、条件等诱因。
5.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6.权力需要;友谊需要和成就需要7.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
8.报酬的绝对值报酬的相对值。
9.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消退10.波特——劳勒罗伯特·豪斯11.个体所期望或追求的目标是重要的;个体认为该目标是有可能达成的;在目标与现实中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12.第一印象(初次印象);刻板印象(人际知觉的定型化);光环效应(晕轮效应)13.共变原则;打折扣原则;非共同效果原则;非预期性原则;三度归因原则。
14.双向沟通和单向沟通15.平行的交往和交叉的交往16.高效率、高绩效;规模较小;成员技能互补;善于变化17.领导者、被领导者以及环境变量18.领导—成员交换理论;领导归因理论;领导魅力理论;转变型领导理论和超越型领导理论19.环境;战略;规模和技术20.学院型;俱乐部型;棒球队型;堡垒型二、名词解释1.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具有边缘性、综合性、两重性、实用性的特点。
2.气质气质就是个人与生俱来的、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心理活动特征。
3.激励激励就是指管理者创设各种既能朝向组织目标又能满足职工合理需要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条件,持续激发职工的动机,以调动职工行为积极性的过程。
4.激励因素来自工作本身实质上是人们对工作本身的要求。
2023年四级组织行为学专家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组织行为的内部因素?A. 领导力B. 组织结构C. 组织文化D. 人际关系2. 下列哪一项不是赋予员工权力和责任的方法?A. 授权B. 授权委托C. 自助式管理D. 委派3. 组织文化包括以下哪些层次?A. 表面层B. 隐形层C. 核心层D. 所有选项均正确4. 以下哪项不属于有效沟通的要素?A. 发送者的表达能力B. 接收者的理解能力C. 信息传递的渠道选择D. 信息的机密性5. 当员工对组织的期望与组织对员工的期望不一致时,可能会导致以下哪个问题?A. 组织聚集效应B. 组织决策失衡C. 组织违规行为D. 组织对外形象受损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组织内部的行为和过程,包括个体、组群和组织本身的行为和相互作用。
其研究目标主要是探索或解释组织内部人员行为的原因,提高组织绩效和效能。
2. 请简要介绍领导力的特点和重要性。
领导力的特点是具有影响力、目标导向、激发他人的能力、积极的态度和行为。
领导力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它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促进团队协作和沟通,推动组织的发展和创新。
3. 请简述有效沟通的要素及其重要性。
有效沟通的要素包括发送者的表达能力、接收者的理解能力和信息传递的渠道选择。
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对于实现有效沟通至关重要。
有效沟通可以减少误解和冲突,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促进组织的发展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应用题(20分)某公司高层决定进行一次组织文化转型,你作为组织行为学专家,请列举三个参与这个过程的关键步骤,并简要阐述其重要性。
1. 研究和分析现有组织文化:了解和评估当前的组织文化,包括表面层和隐形层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这有助于确定转型的起点和目标。
2. 制定变革策略和计划:根据对现有组织文化的研究结果,制定适合的变革策略和计划。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组织行为学形考任务一、二、三、四试题及答案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电大组织行为学第1次形考任务一、论述题(共2 道试题,共100 分。
)1. 王安电脑公司王安电脑公司曾是美国IT企业界的一棵闪亮的明星。
美籍华裔科学家、企业家王安在美国波士顿创办了一家驰名世界的“王安电脑公司”,他从600美元投资开始,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已发展到拥有3万多名员工,30多亿美元资产,在大约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50个分公司的世界性大企业。
成功给他带来荣誉和地位,还给他带来了16亿美元的巨额资产。
当我们顺着王安的足迹,浏览他的人生历程,寻找他的成功秘诀之时,不难发现,王安公司成功的决定因素就在于重视和拥有人才。
王安目光远大,办事果断,懂得人才开发的重要,充分重视人的作用,以最大努力发挥公司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该公司人才济济,有善于经营的副经理拉克斯,有实业家、电子学专家朱传渠,有主管亚太地区销售工作的销售部经理庄家骏等等。
正因为如此,仅1952年-1983年每年的营业额以40%-50%的速度增长,到了1982年经营额高达10亿美元之多。
对于人的使用,自始至终充满尊重、理解和信赖。
王安认为,公司是人组成的,能不能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将关系到公司的成败。
具体工作中,他根据员工的不同类型、特点、技术专长和生活需要,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
他把设计和研制产品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看成公司的灵魂,给他们特殊的礼遇以示尊重,甚至在用词上都特别讲究,从不用“雇佣”之类的词,只用“聘用”,以完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尊重他们。
而对一个有创造性的技术人才,即使他有令人难以容忍的错误和缺点,或是骄横自负,或是两个工程师相互对立,王安都能和他们搞好关系,从而使他们明白公司最高领导人最了解和懂得他们的贡献。
公司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某个工程师正在做公司下达的一项设计或研制任务,而且做得很好,公司却因为某种原因突然决定停止这个项目的设计和研制。
组织行为学第四版课后答案【篇一:组织行为学参考答案评分细则 4份】p> 专业:工程管理年级:2012级班级:07121210-15班课程名:组织行为学考核方式:提交论文论文要求和评分标准(一)论文要求1、论文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得参考或抄袭,避免方案出现雷同。
2、论文包括封面、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件。
(1)封面(见附件)题目:年级、班级:时间:成绩:(留空,不填)(2)摘要:应是一篇简明扼要的短文,一般在300字左右,包括:进行此次论文设计的目的,重要性;完成的主要工作(研究内容和过程概括性进行叙述);获得的主要结论。
(3)关键词:用词要贴切、规范,一般应有3-5个,不用或少用外来语缩写。
(4)正文:紧紧围绕论文题目展开。
(5)参考文献格式:序号、作者、论文题目(或书名)、期刊名称(或出版社)、起止页码、出版年代(或期刊号)。
(6)附件:表格、问卷等数据资料(如果有的话)。
(7)论文正文要求3000-4000字以上。
(8)论文一律用a4纸打印。
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1.5倍行距,正文中的各级标题、引文或其他需要与正文相区别的内容可以自定字体字号,但要与正文协调美观。
(三)论文题目从以下论文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论文。
也可自拟题目,但主题必须跟组织行为学密切相关,否则记0分。
1、浅析员工满意度对企业的影响2、企业员工价值观、人格特征与职业匹配性研究3、企业激励机制研究4、关于团队建设的思考和建议5、沟通中存在的障碍及解决办法6、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研究附件:编号:____________审定成绩:____________论文题目: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表时间: 20 年月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教务处制【篇二:【强力推荐】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及答案(完整版)】>第一单元总论1、定义组织行为学答: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组织行为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7题,每题1分,共67分)1.在上级向下级传达指示、下级向上级反映情况的意见沟通中起着积极作用的非正式群体是( )A、混合交错的非正式群体B、横向非正式群体C、积极型非正式群体D、纵向非正式群体正确答案:D2.按运用权力和权威的程度分类,工会属于( )A、混合型组织B、功利性组织C、规范性组织D、强制性组织正确答案:A3.重要的是知识的质量而不是知识的数量是__说的( )A、列夫.托尔斯泰B、莫顿C、吉赛利D、布莱克正确答案:A4.卢因的“场”理论最初用于研究( )A、群体行为B、个体行为C、群体心理D、个体心理正确答案:B5.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是( )A、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B、满足员工的各种需要C、提高员工工作效率D、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正确答案:A6.组织文化的源头是组织( )A、价值观B、创始人C、经营理念D、领导作风正确答案:B7.摄影小组、书画协会属于( )A、任务型群体B、命令型群体C、利益型群体D、友谊型群体正确答案:D8.需要的迫切性及由此决定的需要的层次结构是可以发生改变的,这指的是需要的( )A、可变性B、多样性C、潜在性D、层次性正确答案:A9.当一名工会干事晋升为基层主管时,他的态度从亲工会转向亲公司管理层。
如果他又回到原来的岗位,那么他的态度也会变回亲工会。
这体现的是( )A、角色期待B、角色直觉C、角色认同D、角色冲突正确答案:C10.当知觉者与被知觉者十分相似时,这种知觉就会比较准确,若双方并不相似,知觉就会出现偏差,这表述是知觉偏差中的( )A、投射效应B、刻板效应C、首因效应D、近因效应正确答案:A11.根据激励的性质,激励可分为( )A、内激励与外激励B、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C、荣誉激励与目标激励D、正激励与负激励正确答案:D12.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是( )A、善于全过程学习B、善于终身学习C、善于持续性学习D、善于全员学习正确答案:C13.营销部门作出了生产部门无法达到的产品质量承诺,这是庞迪的冲突分析模式中的( )A、二维模式B、讨价还价模式C、系统模式D、官僚模式正确答案:C14.马斯洛认为,人类的最高级的需求是( )A、社交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生理的需要正确答案:C15._______是组织创始人的价值观和组织成员自身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组织行为学》机考终结性第四套真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客观题一、矩阵式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 名词部分解释部分A、奥德佛的ERG理论 F、内容型激励理论B、劳勒的期望模式 G、过程型激励理论C、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H、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D、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I、综合激励模式E、豪斯-迪尔的公式请选择表格两列连线正确的答案:(1). A A-F B A-G C A-H D A-I(2). A B-F B B-G C B-H D B-I(3). A C-F B C-G C C-H D C-I(4). A D-F B D-G C D-H D D-I(5). A E-F B E-G C E-H D E-I二、判断题(共11题,共11分)1. 领导工作的作用就在于引导组织中的全体人员有效地领会组织目标,使全体人员充满信心。
T √F ×2. 组织环境对组织结构设计和组织绩效影响不大。
T √F ×3. 学习型组织采用人本管理进行不断改进。
T √F ×4. 组织结构的调整与完善是现代组织变革的外部原因之一。
T √F ×5. 问卷调查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实验法。
T √F ×6. 人的行为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引发的。
T √F ×7. 组织机构是否设置合理是衡量组织成熟程度和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T √F ×8. 根据公平理论,无论投入多大,只要获得相同的产出结果,员工就会感到他们是被公平对待的。
T √F ×9.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五个需要可以同时对个人产生激励作用。
T √F ×10. 如果作业比较简单,而且人们能熟练地完成作业,当有别人在场观察时会发生社会抑制作用。
T √F ×11. 群体规模越大,工作绩效越高。
T √F ×三、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 如果在一个组织中,存在着许多非正式群体,各群体相互之间存在着分歧,但这些群体内部的凝聚力却很强。
1.社会知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知觉反应,是人们对社会客体特征的整体性的( )。
A.无意识的反应B.有意识的反应C.客体反应D.主体反应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C2.自我评价是( ) 的功能。
A.自我意识B.对他人的意识C.角色意识D.评价意识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3.“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态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耳闻不如眼见,眼见不如亲身体验’”,这属于( )。
A.组织规范法B.宣传C.说服D.职工参与法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4.不属于态度的构成要素的是( ) 。
A.动机B.认知C.情感D.意向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D5.关于社会态度的功能,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具有自我控制的心理功能B.具有适应的心理功能C.具有自我防卫的心理功能D.具有自我表现的心理功能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D6.社会心理学家( ) 等人于1959年提出了一种以信息交流过程为基础的态度改变模式,成为信息沟通理论。
A.霍夫兰B.莫里诺C.马斯洛D.彼得·圣吉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7.( ) 是指被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对成员的态度、认识发生重大影响的非所属群体。
A.非正式群体B.正式群体C.所属群体D.参照群体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8.不属于从社会角度来论述群体功能的是( ) 。
A.群体是社会存在的标志B.群体发挥了维系社会秩序的作用C.群体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D.群体能够满足成员个体的基本需要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9.人际心理关系形成的基础是( ) 。
A.人们的直接感情相互作用B.人们的直接血缘关系C.人们的宗教道德观念D.人们的政治法律观念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10.( ) 就是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在直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
A.从众B.服从C.观看效应D.共做效应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11.不能够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是( ) 。
《组织行为学》复习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C )。
A. 人的心理特点B. 人的行为规律C. 组织环境中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D. 组织的心理和行为2.组织行为研究的基点是(B )。
A.群体行为B. 个体行为C. 领导行为D. 组织行为3.综合研究社会现象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科学,称为(B)。
A. 社会心理学B. 社会学C. 社会伦理学D. 社会关系学4.研究社会特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称为(B )。
A. 社会学B. 社会心理学C. 个体心理学D. 社会行为学5.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测量被试者有关心理品质和行为反映的研究方法,称为(B)。
A. 个案发B. 心理测验法C. 测验法D. 标准法6.组织行为学产生于(D )。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7.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A )。
A. 勒温B. 莱维特C. 莫雷诺D. 马斯洛8.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指人的(B)。
A. 知觉B. 感觉C. 社会知觉D. 印象9.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指人的(A )。
A. 知觉B. 感觉C. 社会知觉D. 印象10.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从而判断这个人的动机、感情、意向、性格等内在心理状态的过程,称为对(B)。
A. 社会知觉B. 他人的知觉C. 人际知觉D. 自我知觉11.个体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称为(D)。
A. 社会知觉B. 他人的知觉C. 人际知觉D. 自我知觉12.观察者根据一个人某个方面的特征来推断他的所有特征的现象,称为(C)。
A. 先入效应B. 近因效应C. 晕轮效应D. 投射效应13.个体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及其较为持久而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倾向,称为(A)。
A. 态度B. 价值观C. 组织归属D. 工作满意度14.个体独特而稳定地表现出来的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称为(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010春《组织行为学》(专)综合练习题四一、单选题1、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A)A、强制B、开诚合作C、妥协D、回避2、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对方闹翻或当对方权力与自己相当时,处理冲突的方式是(C)。
A、强制B、开诚合作C、妥协D、回避3、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时,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就会出现(C)。
A、高生产率低凝聚力B、低生产率高凝聚力C、高生产率高凝聚力D、低生产率低凝聚力4、管理方格图中,典型的领导方式有(ABCDE)。
A、贫乏型B、任务第一型C、俱乐部型D、团队式E、中间型5、“途径--目标”理论是(B)提出的。
A、菲德勒B、豪斯C、布莱克D、耶顿E、沙特尔6、管理系统理论是由(C)提出的。
A、菲德勒B、豪斯C、利克特D、布莱克E、沙特尔7、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C)A、3──30人B、30──1000人C、1000──45000人D、45000人以上8、帕森斯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A)A、社会功能、成员受益程度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C、对成员的控制方式D、成员人数9、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A)A、人际关系B、协作愿望C、共同目标D、信息沟通10、艾桑尼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C)A、社会功能B、成员受益程度C、对成员的控制方式D、成员人数二、多选题1、人际关系的功能有(ABCDE)。
A、产生合力B、形成互补C、激励功能D、联络感情E、交流信息2、人际关系确立的条件有(ACE)。
A 、人B、人际交往C、人际接触D、社会环境E、人际需要3、人际关系的发展动力有(ABC)。
A、人的生产B、物质生产C、精神生产D、阶级斗争E、社会活动4、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ABCDE)。
A、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B、自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C、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D、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E、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5、人际交往的原则是(ABCD)。
A、互利原则B、平等原则C、信用原则D、相容原则E、自主原则。
)ABC、冲突的来源有(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A、沟通因素B、结构因素C、角色冲突D、个人行为因素E、目标因素7、解决或减少冲突的策略有(AB)。
A、设置超级目标B、采取行政手段C、拖延和平共处D、设置综合领导E、委任态度开明的领导者8、引起冲突的策略有(ABC)。
A、委任态度开明的领导者B、重新编组C、鼓励竞争D、设置超级目标E、采取行政手段9、斯托迪尔指出领导可以按(ABC)分成不同的类型。
A、生理特性B、社会背景C、智力和个性D、与工作相关的特性E、社会特性10、领导能力是(BD)的综合体现。
A、性格B、知识C、体力D、智慧E、见解11、领导的连续流理论是(BD)提出的。
A、勒温B、坦南鲍母C、利克特D、施密特E、沙特尔12、鲍莫尔认为企业领导人应具有的条件是(ABDE)。
A、合作精神B、决策能力C、领导能力D、敢于创新E、尊重他人13、概括起来,我国优秀的领导者的素质应当包括(ABDE)。
A、政治素质、知识素质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C、协调素质D、能力素质E、身心素质14、勒温认为存在着(ACE)的领导工作方式。
A、专制方式B、协商方式C、民主方式D、独立方式E、放任自流方式15、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是(ABC)。
A、职位权力B、任务结构C、上下级的关系D、个性结构E、环境结构16、“途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方式有(BCDE)。
A、专制型B、支持型C、参与型D、指导型E、以成就为目标17、领导规范模式(领导参与理论)提出了选择领导方式的原则是(ABCDE)。
A、信息的原则B、接受型原则C、冲突的原则D、合理的原则E、目标合适的原则18、我们平常所说的企业精神核心和实质是一种(ABC)。
A、价值观念B、职业道德C、组织信念D、组织情感19、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ABC)。
A、调查反馈B、群体建议C、咨询活动D、激励20、学习型组织的支持者们认为传统组织的问题是由其固有的特性引起的,这些固有特性主要有(ABC)。
A、分工B、竞争C、反应性D、协作。
)ABCD、组织变革大致涉及(2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A、组织的人员B、组织的任务及技术C、组织的结构D、组织的环境23、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ABC)。
A、工作再设计B、目标管理C、建立社会技术系统D、建立规章制度三、名词解释1、领导效能:所谓领导效能就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过程中的行为能力、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即实现领导目标的领导能力和所获得的领导效率与领导效益的系统综合。
2、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结构是指一个组织内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确立的相关形态。
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工作效率。
组织结构的设计经过了直线型结构、职能型结构、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多维立体组织结构和委员会等形式组织结构的演变,为了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近年来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又发展了一些新的结构形式,如项目组织设计、团队结构模式、虚拟公司模式和自由型结构等,并给组织结构赋予了扁平化、柔性化、分立化和网络虚拟化等一些新的特点。
3、组织文化:关于组织文化的涵义,有着多种不同的说法和意见。
较为全面的一种解释是: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有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
在企业中通常称它为企业文化。
四、简答题1、领导决策和个体决策有什么不同?答:领导决策,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为了解决重大的现实问题,通过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技术,从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其中一个最佳方案,以此实现领导目标的活动过程。
领导决策的类型从不同角度区分有不同类型的决策,从决策主体看,有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和个体决策是从决策主体角度划分的两种类型,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相比,那种形式作出的决策更好?一般而言,群体能比个人作出更好的决策。
这是指群体决策优于平均的个人所作的决策,但不包括杰出个人所作的决策。
与群体决策相比,个体决策往往具有较大的创造性,特别是对任务结构不明确或需要创新的工作更容易发挥创造性。
2、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答:为改进信息沟通工作并提高效率,在信息沟通中应满足以下要求:(1)沟通要有认真的准备和明确的目的;(2)沟通的内容要确切;(3)沟通要有诚意,取得对方的信任并建立起感情;(4)提倡平行沟通;(5)提倡直接沟通、双向沟通和口头沟通;(6)设计固定沟通渠道,形成沟通常规。
3、对领导行为进行监控的方法有哪些?答:领导行为的监控是指对领导者的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和修正,是管理学封闭原理的要求。
领导者行为监控分为事前监控、实时监控和事后监控。
事前监控和实时监控可以通过决策的对事中和事后领导者的行为进行过程评估等方式减少可能出现的问题;领导选拔、民主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修正及对领导者的选换可以减少损失的进一步扩大,有利于组织效能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领导行为的监控往往以此为核心,主要方法有、引咎辞职、问责制、弹劾制。
4、压力的来源有哪些?如何应付压力?答:压力的来源:(各点要具体说明)(1)环境因素;(2)组织因素;(3)个人因素。
应付压力的方法:(1)通过组织途径来改变行为方式以减轻和抵消压力;(2)通过员工个人的解决途径来减轻和抵消压力。
5、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是什么?组织变革的措施是什么?答: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可分为内在基本动因和外部驱动因素两个方面。
(1)组织变革的内在基本动因是:组织目标的选择和修正;组织结构的改变;组织职能的转变;组织成员内在动机与需求的变化。
(2)组织变革的外部驱动因素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组织环境的变动;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组织变革的措施:(1)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2)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变革措施;(3)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措施。
6、管理方格理论依据什么标准来划分领导方式?它所提出的五种典型领导方式分别是什么?答:在俄亥俄州管理四分图的基础上,罗伯特.布莱克和简.莫顿于1964年就企业中的领导行为方式提出了管理方格图。
这是一张九等分的方格图,横座标表示领导者对生产的关心程度,纵座标表示领导者对人的关心程度,这两个基本因素相结合形成一个领导方式。
布莱克和莫顿在管理方格中列出了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⑴1,1 方式为贫乏型的管理⑵9,1 方式为任务第一型的管理⑶1,9 方式为俱乐部型的管理⑷9,9 方式为团队式管理⑸5,5 方式为中间型管理。
布莱克和莫顿认为(9,9)型的领导方式是最有效的,领导者应该客观地分析组织内外的各种情况,努力创造条件,将自己的领导方式转化为(9,9) 型,以求得最高的效率。
7、领导者如何使用领导艺术来提高领导工作的有效性?答:现代组织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要求组织的领导者不但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工作,而且还必须依靠丰富的经验和直觉判断来处理问题,这就要求有高超的领导艺术。
所谓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行使领导职能时,所表现出来的技巧。
它是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非规范化,有创造性的领导技能。
领导艺术有随机性、经验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⒈待人艺术,包括对待下级的艺术;对待同级的艺术;对待上级领导的艺术⒉提高工作效率的艺术提高领导的工作效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领导艺术。
国外不仅有专门的论著,而且有专门的训练班对领导进行提高工作效率的训练。
要想提高领导的工作效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⑴领导者必须干领导的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⑵任何工作都要问三个“能不能”。
⑶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
⑷提高会议效率。
⑸善于运筹时间。
⑹要精兵简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