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卷面 知识技能

生活应用 得分

附加题

卷面(3 分) ?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 识 技 能(69 分)

一、用心思考?细心填空? ( 每空1 分?共21 分)

1.在1?2?5?9?17?26?27 这几个数中?奇数有( ) ?偶数有(

) ?

质数有(

) ?合数有(

) ?

2. 3

的分数单位是( ) ?它有( )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封

3. 3 = ( )

= 15÷( ) = (

)( 填小数) 4

12

4. 0.56 m3 = ( ) dm3

100 L = (

) m3

860 mL = (

) L

5.在5 ?4 ?21? 1 中?真分数有(

) ?假分数有(

) ?

9 4 17 20

6. 24 和36 的最大公因数是( ) ?最小公倍数是(

) ?

7.把

8 ?8 ? 7 ?4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

15 9 15 9

8.把一个长方体平均分成两个棱长为5 cm 的正方体?则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

cm2 ?体积是(

) cm3 ?

线

9.哥哥比弟弟大 b 岁?哥哥 a 岁时?兄弟俩的年龄和是(

) 岁?

10.把一根长9 米的长方体钢材截成3 段一样的小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3.2 平方米?这根钢材原来的体积是(

) 立方米?

二、我是公正小法官? ( 对的画“ √” ?错的画“ ?”)(5 分)

1.分子和分母是两个不同的质数?这个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 ) 2.大于2 而小于4

的分数只有一个?

(

)

期末测试卷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4 倍?它的表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8 倍?

( ) 4.一根两米长的电线?用去3 米后?还剩下2

米?

(

)

5.一瓶可乐约450 L?

(

)

— 95 —

1. 5

第一次用去 米

4 8 2 3

B. 三、快乐 ABC? (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 分)

把分数12的分子扩大到原来的3 倍?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 ?A.

乘3

B.加3

C.缩小到原来的1

2.用1、0、5 三个数字组成的所有三位数?一定是( ) 的倍数?A.2

B.3

C.5

3.三角形的面积是 s cm2 ?高是 h cm?底是( ) cm?

A.s÷h

B.2s÷h

C.s÷2h

4.一块布? 3 ?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1

米?两次共用去(

) 米?

10 7

4 10

5 C. 3 5.把一个棱长为6 cm 的正方体截成棱长为2 cm 的小正方体?能得到( ) 个小正方体?A.

B.9 C.27

四、计算小能手? ( 共25 分) 1.直接写出得数? (4 分) 1 - 1 = 1- 1 = 1 + 1

= 6 - 1 + 1 = 2 3 7 3 4 7 8 7 5 - 1 = 5 + 2 = 8 - 1 = 1 + 3 + 4 = 9 9 17 17

15 3

5 4 5 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2 分) 8

- 3 + 1 - 5 1 -? 3 - 3 ?

1 + 1 +10 9 8 9 8

2 ? ?

11 2 11

5 + 1 - 9 5 -? 1 + 1 ? 13- 1 - 1

7 4 14

6 ? ?

16 8 4

3.解方程? (9 分)

? ? A.

15+4x=672x+1.2x=6.4( x-3) ÷2=7.5

—96—

五、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单位:分米)(8分)

生活应用(31分)

六、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共31分)

1.(2018福建福清期末)(5分)

林叔叔家和张叔叔家去年上半年用电情况统计图

(1) 林叔叔家( ) 月份用电量最多?第二季度平均每月用电( ) 千瓦时?(2) 张叔叔家二月份的用电量是第一季度用电量的几分之几?

2.小东一天中大约有1

的时间学习?

的时间用餐?睡眠9小时?剩下的时间用于文体活动38

等?(6分)

(1) 小东每天学习和用餐的时间一共占了全天的几分之几? (2) 小东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多还是睡眠的时间多? 多几分之几?

—97—

3.(2018湖南石门县期末) 果园里桃树棵数是梨树的2.5倍?桃树比梨树多75棵?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 用方程解答)(4分)

4.一个长方体的食品盒?长10厘米?宽8厘米?高12厘米?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 上、下面不贴) ?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厘米? (5分)

5.有三根钢管?分别长20dm?24dm?36dm?现要把这三根钢管截成尽可能长而且相等的小段?一共能截多少段? (5分)

6.一个封闭的长方体容器?里面装着水?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cm、10cm和15cm?奇奇不小心把容器碰倒了?长方体容器由图①变为图②?现在水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6分)

一条72m长的路?原来从一端起?每隔9m有一盏路灯?现在要重新安装?要从一端起每隔6m装一盏路灯?为节省施工成本?有些位置的路灯是不需要重新安装的?不需要重新安装的路灯有多少盏? (10分)

—98—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含答案)

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3分) 知识技能(71分) 一、细心填空。(第5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1分) 1.路路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为( , ),如果将她往后调2行,她的位置就是( , )。 2.0.32×1.29的积有()位小数;37.6÷0.25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3.5.9÷3的商是循环小数,用简便写法记作(),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4.状状每小时行a km,行45km用了()小时;当a=4.5时,他行2.7km用了()小时。 5.将0.2 · 3,0.·2 · 3,0.23,0.30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6.在里填上“>”“<”或“=”。 7.下图是由6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组成的,三角形C的面积是()cm2,三角形A、B、C的面积和是()cm2,空白部分的面积是()cm2。 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72cm2,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高是9cm,这个三角形的底是()cm。 9.一根木料长21dm,把它锯成每段长3dm的木料,每锯一段用6分钟。锯完这根木料共用()分钟。 10.盒子里装着弹力球,有6个红色的,4个黄色的和3个绿色的。任意摸出一个,摸出()弹力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出()弹力球的可能性最小。 二、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6分) 1.在同一方格纸上,(6,x)和(6,y)(x,y不相等)两点在同一行上。() 2.方程是等式,等式就是方程。() 3.一个数除以小数,商一定比这个数小。() 4.0.25×0.4÷0.25×0.4的结果是1。()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 6.将一个长方形的木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小。()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综合练习题

五下综合练习 姓名 一、填空。 1、 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2、4.6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6升=( )毫升 400分=( )时 73平方千米=( )公顷 3、把一条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这条绳子的( ),每段是( )米。 4、把一根100厘米长的铁丝,做成一个长8米,宽4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后,还剩下( )厘米。 5、一块长方形铁皮,长6分米,宽5分米。从四个角上各剪下一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后,可 以焊接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水箱。这个水箱的容积是( )升。 6、18÷( )= =( )÷5=( )[小数] 7、在 、 、 、 、 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8、一个正方体表面积是150平方米,它的棱长是( )米,体积是( )立方米。 9、至少要用( )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10、把5米长的绳子剪去15 米,还剩下( )米。 5米长的绳子剪去它的15 ,还剩下( )米。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与它的体积一样大。…………………………( ) 2、 吨既可表示为1吨的 ,也可表示3吨的 。 ………………………………( ) 3、边长是自然数的正方形,它的周长一定是合数。……………………………………( ) 4、比 小而比 大的分数只有 。………………………………………………( ) 5、体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一定相等。………………………………………( )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几组数中,只有公约数1的两个数是( )。 ① 13和91 ② 26和18 ③ 9和85 ④ 11和22 2、把50克盐放入20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 A. 41 B. 51 C. 3 1 3、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 米,第二根截去绳长的 ,哪根截去的多?( ) ① 第一根 ② 第二根 ③ 不能确定 4、a 和b 都是自然数,而且a=4b ,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① 4 ② b ③ a ④ ab 5、下面两个图形分别表示一个长方体的前面和右侧面,那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 (单位:厘米) ① 36立方厘米 ② 12立方厘米 ③ 18立方厘米 7 211069116325128729443414311811611 7 6 2 3 2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题(一) 一、细心填写我最棒。(每空2分,共20分) 子没发芽。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正确的打上“√”, 错误的打上“×”。(共10分) 1.1千米的50%就是50%千米。() 2.某商品先降价20%,又涨价25%,现价与原价相等。() 3.分母是100的分数都是百分数。() 4.10克海水中含盐2克,盐占海水的20%。() 5.通过大家的努力,我班学生的及格率有望达到150%。()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的答案写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甲数是20,乙数是15,(20—15)÷20=5÷20=25%表示()。 A、乙数是甲数的25% B、乙数比甲数少25% C、甲数比乙数多25%。 2.某班男生26人,比女生多4人,求女生是男生的百分之几?正确算式是()

A.4÷26 B.(26-4)÷26 C 、26÷(26—4) D 、(26+4)÷26 3.下列各数中,不能化为百分数的是( ) A 、0.75 B 、八成五 C 、14 D 、69100 吨 4.一件商品,先涨价10%,后又降价10%,最后的售价( ) A 、高于原价 B 、等于原价 C 、低于原价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无法确定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共28分) 1.直接写得数。(共8分) 2.求出下列x 的值。 (共12分) (1) X +30%X =65 (2)1-31X =6 5 (3)125%X -X =28 3.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共8分) (1)3÷73-73÷3 (2) 209÷[2 1×(32+54)] 五、解决问题我能行。(每小题8分,共32分) 1.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要5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8小时完成,乙的效率比甲的效率低百分之几?

五年级下册数学测试题

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七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小军今年a 岁,小华今年(a-3)岁,再过x 年后,他俩相差( )岁。 A .a-3 B .3 C .x D.x-a 2、甲乙两地间的铁路长48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x 千米。下列方程不正确的是 ( )。 A.65X4+4x=480 B.4x=480-65 C.65+x=480÷4 D.(65+x ) X4=480 3、x 的3倍比它的2倍多8.5,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3x-2x=8.5 B.3x+8.5=2x C.2x-8.5=3x 4、食堂运来6袋大米,每袋50千克,吃4天后,还剩116千克,则平均每天吃( )千克。 A. 44 B. 45 C. 46 二、解方程 12x-33=15 78-6x=12 5x+6.2=10.8 55÷2x=5.5 8x+2x=20.2 3x=2x+5 三、看图列方程,并求解。 1. 2. 3.长方形的周长是26m 。 4.梯形的面积是28平方分米。 x 米 x 米 x 米 x 米 x 米 48米 4m x cm 4 cm

x m 8 cm 四、解决问题。 1.小华和小江同时装配机器,小华每天装配24台,小江每天装配20台。经过多少天他们共装配352台?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38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38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6分) 3.张村和李村合修一条道路,他们各从本村的一端开始同时施工,16天完成。完工时,张村比李村多修了80米。张村平均每天修75米,李村平均每天修多少米?(6分) 4.两只蜗牛同时从相距2m的两处向对方爬去,大蜗牛每分钟爬行3cm,小蜗牛每分 钟爬行2cm。几分钟后两只蜗牛还相距50cm? 5.小米去爬山,上山花了45分钟,原路下山花了30分钟,上山每分钟比下山每分钟少走9米,求下山的速度。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A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A 第一单元测试卷(A )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7分) 1.0.27%读作( ),百分之十三点八四写作( )。 2. 9÷( )=5 3= ()15=( )小数=( )% 。 3. 50比80少( )% ,80比50多( )% 。 4.75%化成分数是( ),25 7化成百分数是( )。 5.( )是25的20% ,50比( )多25%。 6.一批树苗的成活率是98% ,也就是( )的( )98%。 7.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70%,把( )的价钱看做单位“1”,裤子的价钱比上衣的价钱少( )%。 8.乐乐投篮10次,有3次没投中,乐乐投篮的命中率是( )。 9.25公顷的5 2相当于50公顷的( )% , 50千克增加40%后是( )千克。 10.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4段,每段占总长的( )%, 每段长( )米。 11.某快餐店上周营业额为20000元,按照规定应按5%纳税,该快餐店应纳税( )元。 12.黑球的个数比白球的多20%,白球的个数比黑球少( )%。 13.一批水果共200千克,卖出了160千克,还剩下( )%。 14.一个圆环外圆面积是400平方米,内圆面积是外圆的75%,环形面积是( )平方米。 15.笑笑将爸爸给的压岁钱10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2年,年利率3.75%,到期时税后利息( )元,本金和税后利息共( )元。 二、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5分) 1.百分数化成分数后都是真分数。……………………………………………( ) 2.100 59米可以写作59%米。……………………………………………………( ) 3.甲数比乙数少20%,乙数比甲数多25%。……………………………………( ) 4.甲乙两数的比是5:4,那么乙是甲的80%。 ……………………………( ) 5.用100千克小麦磨出85千克面粉,这批小麦的出粉率为85%千克。……( )

小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期末测试卷(一)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口算(12 分) 2.5×0.4= 7÷0.25= 0.72÷0.6= 7.96-7.9= 0.4×0.02= 99×0.25= 16÷1.6= 0.9÷0.01= 4×(1.5+0.25)= 0.99+0.01÷10= 0.5÷0.5+0.5÷0.5= (4.8+3.2)÷4= 二、想一想,填一填(20 分) 1.0.28 平方米=( )平方分米。 4 平方分米 3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0.25×( )=0.25÷( )=1。 3.不改变 4.8 的大小,使它成为有三位小数的数,是( )。 4.将( )扩大到原来的 1000 倍是 62.5;0.7979… 用循环节表示是( ),保留两位小数 约是( )。 5. 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 5.00,这个小数最大只能 是( ),最小只能是( )。 6. 一条长 a 米的路,小雪每分钟走 x 米,走了 6 分钟之后,走了( ) 米,还剩( )米。 姓 名 班级 座位号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

····· 7.把 0.3,0.3,0.313,0.313这四个小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 8.口袋里有 5 个红球、3 个蓝球(质量、形状、大小都相同),则摸到( )球的可能性大。 9.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 6 厘米和 8 厘米,斜边长是 10 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斜边上的高是( )厘米。 10.每支铅笔的价格是b 元,小明有x 元钱,买了 4 支铅笔,还剩下( )元。(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 11.张老师买了 5 个排球,每个排球a 元,付给营业员 150 元,应找回( )元。 12.一人工湖的周长为 900 米,现预计每隔 9 米植一棵 树,每两棵树之间放一石凳,湖周围一共要植树( ) 棵,放( )个石凳。 三、精挑细选(6 分) 1.当除数小于 1 时(除数不为 0),商( )。 A.大于或等于被除数 B.小于被除数 C.等于被除数 D.大于被除数 2.两个数的商是 3.25,如果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 除数乘 10,那么商是( )。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倍数、因数 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 教学目标: 1、我要理解和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我能熟练地求出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难点是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学法指导: 1、自学教材第1-3页,尝试完成例1、“议一议”,并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2、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并总结规律方法。 3、针对预习中存在的疑惑点,课上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学习例1): 1、观察教材第1页的主题图。 写一写从图上看到的内容:图上有()行士兵,每行()个,一共有()个。 列式:()或者() 4和9是36的()。36是4的(),也是()的倍数。 2、还可以怎样排?并填空。 36=1×() 36=2×() ×() 36=3×()()×9 我知道:36的因素有的(),36的最大因数是(),36最小因数是()。 3、观察下列算式,跟同桌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15×2=30 24×3=72 50×7=350 120×5=600

1、小组合作探:24的因数有哪些? 汇报讨论结果,并说一说求因数的方法。 24的因数有、、、、、。24的最大因数是(),24最小因数是()。也可以这样表示: 24的因数 2、完成教材第3页课堂活动“想一想、说一说”。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①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的。 ②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的。 三、达标测评:快乐闯关。 第一关:找因数 15的因数有(),15最小的因数是(),15最大的因数是() 15是()的倍数。 第二关:用长方形(正方形)表示16和21的因数分别有哪些? 第三关:判断 (1)2是因数,4是倍数。() (2)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15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4)1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5)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6)5是30的因数,30是5的倍数。() 第四关:知识拓展 1、找出18的所有因数:() 2、、根据45÷5=9,我们说()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 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24,这个数是()。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全套

分数的意义 (2 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5个小组,2个小组占全班人数的()。这里的单位“1” 是()。 (3)把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m。 (4)女职工人数占全厂人数的,男职工占全厂人数的() 二、判断。 (1)分数单位是的分数有7个。() (3)一堆苹果的一定比另一堆苹果的多。() 三、选择。 (2)把一根木料锯成5段,锯下一段所用的时间是完成这项工作所用时间的() A、B、C、D、 (4)1kg糖溶化在水中,糖是糖水的() A 、 B 、C、 四、思考。 1、将分数这样循环排列下去,第50个分数是哪能个数。 2、把红花、黄花、紫花按红、红、黄、黄、黄、紫、紫的顺序排列。 (1)第101朵是什么颜色? (2)101朵花中有多少朵黄花? (3)黄花占101朵花的几分之几? 分数的意义(二) 一、填空 1、=()÷()()÷27= 5÷()= 23÷49= 二、判断。 1、把一个正方形的纸对折三次后,每一小块占正方形的。() 三、选择

1、把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第段是全长的(),每段长()m。 3、7分是1时的(),7kg是1吨的(),7个月是一年的()。 四、应用题。 五(1)班一共有50名同学,其中男生27名。 (1)女生有多少人? (2)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3)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4)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5)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四、思考题。 1、在100 m的道路两侧,每隔2m栽一棵树,按一棵柳树,两棵杨树的规律栽树。柳树、 杨树各占植树总数的几分之几? 2、6kg糖果,均匀地装在4个袋子里,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kg 糖果?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袋糖果? 分数的大小比较 真分数、假分数 一、填空。 3、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 4、分母是7的最小假分数是()。 5、在中,a是自然数,当a小于()时,是真分数,;当a大于或等于()时,是假分数;当a是()的倍数是,能化成整数。 二、判断。 2、m、n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m>n时,是真分数。()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经典版

西师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全册教学内容的安排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共五个单元,其中穿插了2个综合应用,其教学内容如图:除小学毕业总复习外,本册教科书在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两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一是百分数;二是正比例和反比例。它们既是本册教科书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整个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空间与图形安排的是圆柱、圆锥;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综合统计活动;在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安排了2个综合应用,分别是: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和设计“六一”庆祝活动方案。 二、教学目标(略) 三、主要特点: 1.继续体现数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 2.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活动情景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主要有函数、转换、分类、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 4.重视学生的操作实验 5.引导师生教与学的活动方式 6.加强数学知识的系统整理 7.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第二部分各单元教学内容说明及教学建议 第一单元:百分数(13课时) 一、教材说明 (一)教学内容: 在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百分数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同时又是一组与分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内容包括:主题图,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解决问题及整理与复习等内容,同时在本单元的后面还安排了一个“综合应用”。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并会比较百分数的大小。 2、探索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经历探索互化过程。 3、感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百分数问题,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编排特点: 1、把学习百分数同解决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注意利用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利用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出学习新知的需要。 二、各小节教材分析: 教学单元主题图时,可先让学生观察,然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主题图中的每条信息都是用百分数呈现的。学生可能不会读出这些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直接写出得数。(5分) 7.6+5.4= 0.1-0.01= 0.25×4= 2.4 ×10= 7-0.3= 3.5+15= 3.78÷10= 0.48×100= 3.5÷0.7= 3.6÷1.8= 二、用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14分) 3.86+0.85= 4.3-2.14= 0.09×42= 1.48× 2.3= 81÷0.18= * 1.8÷0.24= 三、计算。你认为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2分) (1)1.6×(2.25+27.75÷1.5)(2)2.43×0.48+2.43×0.52 = = (3)1.01÷[0.8×(12.5+0.125)] (4)9-4.38-0.62 = =

四、选择。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题中括号里。(5分) 1.一只丹顶鹤的身高是1.2米,一只鸵鸟的身高是2.8米。这只鸵鸟的身高大约是丹顶鹤的()倍。(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A、 2.4 B、 2.3 C、 2.34 2.三角形的底16厘米,高是底的一半,面积是()平方厘米。 A、 32 B、 64 C、 128 3.下面哪组中的两个式子一定相等。() A、7×7和72 B、0.922和0.9×2 C、2X和X2 4.4□987≈5万,□里可以填的数字有()个。 A、 4 B、 6 C、 5 5.在下面的图形中,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较,()。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五、判断。正确的在题后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 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求面积时,它的形状变了,面积 不变。() 2.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一个数乘小于0的数,乘积一定比原数小。()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全套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全套 1.认真思考,对号入座 (1)在26、12和13这三个数中,(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 )和( )是互质数. (2)一个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奇数,个位是最小的合数,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写作 ( ). (3)根据要求写出三组互质数. 两个数都是质数( )和( ). 两个数都是合数( )和( ). 两个数中一个数是质数,一个数是合数( ). (4)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36 ,这个数是( ),它的所有因数有( ),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 (5)a=2×3×5,b=2×5×11,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A=2B,A是(),()的(),2和()是()的(). (6)把210分解质因数:45=( ). (7)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5,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一个两位数同时能被2、5、3整除,这个两位数最大是( ),最小是( ). (9)把下面的合数写成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15=( )+( ) 20=( )+( )=( )+( ) (10)如果2□4能被3整除,那么□里最小能填( ),最大能填( ). (11)8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2.仔细推敲、辨析正误 (1)18÷9=2,我们就说18是倍数,9是因数.( ) (2)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 ) (3)因为11和13是互质数,所以说11和13没有公因数.( ) (4)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公因数是1.( ) (5)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6)两个奇数的和一定能被2整除.( ) (7)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8)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9)自然数除了偶数,就是奇数.() (10)一个非0自然数至少有两个因数,无数个倍数.() 3.反复比较、慎挑细选 (1)一个质数的因数有( )个. ① 1 ② 2 ③ 3 (2)24是4和6的( ). ①公因数②公倍数③最小公倍数 (3)在100以内,能同时被3和5整除的最大奇数是( ). ① 95 ② 90 ③ 75 (4)从323中至少减去( )才能被3整除. ①减去3 ②减去2 ③减去1 (5)20的质因数有( )个. ① 1 ② 2 ③3 (6)下面的式子,( )是分解质因数. ①54=2×3×9 ②42=2×3×7 ③15=3×5×1 4.找出下列数中的合数,并把它们分解质因数. 20 29 45 53 91 102.

五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

一、填空: 1、1的因数有()个,7的因数有()个,10的因数有()个。 2、一五,一十,十五,二十……这们数数,数出来的数都是()的倍数,第12个数是() 3、100,98,96,…,8,6,4,2。这列数中,每个数都是()的倍数,第15个数是()。 4、(1)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 (2)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最大三位数是()。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 (1)橡皮的体积约是10() (2)影碟机的体积约是22() (3)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 6、1.02m3=()dm3960dm3=()m36270cm2=()dm236000cm3=()dm38.63m2=()md223 md 2=()cm2 4L=()m L 4800 m L=()L 35 dm3=()m L 8.04 dm3=()L=()m L 785 m L=()cm3=()dm3 7、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米,每段绳子是全长的()。 二、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1是1,2,3,…的因数。() 2、8的倍数只有16,24,32,40,48。() 3、36÷9=4,所以36是9的倍数。() 4、5.7是3的倍数。() 5.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6.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7.在1,2,3,4,5,…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8.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 9、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10、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11、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12、分数都比整数小。() 13、假分数的分子都比分母小。() 14、如果b是a的2倍(a≠0),那么a、b的最大公因数是a,最小公位数是b。() 15、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16、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17、两个不同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 () 18、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19、最小的质数是1. () 三、解决问题: 1、一个数是42的因数,同时也是3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2、一个长、宽、高分别为40cm、30cm、20cm 的小纸箱,在所有的棱上粘上一圈胶带,至少需要多长的胶带?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期末测试卷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一、我来填一填。(每空1分,共17分) 1.5.04× 2.1的积是()位小数;11÷6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精确到十分位是()。 2.在2.98,2.9,2.8,2.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3.已知a×b= 4.72,那么(a×100)×(b÷10)=(),(a×10)×(b÷100)=()。 4.小红和小明猜数学老师出生的月份,小红说:“老师可能是7月份出生的。”小明说:“老师可能是第三季度出生的。”()猜中的可能性大。 5.小林买4支钢笔,每支a元;又买了5本练习本,每本b元。一共应付 的钱数可用式子()来表示;当a=2.5,b=0.5时,一共应付()元。 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和5厘米,这个直角 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7.一个直角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10 dm、12 dm和8 dm,它的面积是()dm2;在梯形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dm2。 8.小明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记作(2,3),表示第2列第3行,那么(4,5)表示()。 9.在一条公路上每隔16米架设一根电线杆,不算路的两端共用电线杆 54根,这条公路全长()米。

10.当x=()时,5x+0.2的值是0.4;当m=()时,2m=m2。 二、我来判一判。(每题1分,共5分) 1.把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和面积都保持不变。() 2.小数除法的商都小于被除数。() 3.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所有的等式一定不是方程。() 4.点(3,5)和点(5,3)表示的是同一个位置。() 5.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三、我来选一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算式中与99÷0.03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9.9÷0.003 B.990÷0.003 C.9900÷30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扩大2倍,它的面积会扩大到原来的()倍。 A.2 B.4 C.8 3.因为38×235=8930,所以0.38×2.35+100=()。 A.189.3 B.108.93 C.100.893 24=1.995,按四舍五人法精确到百分位应写作()。 4.47.88÷ A.2 B.2.00 C.1.99 5.如果方程2x-1=11,那么6x-1.5=()。 A.36 B.33.5 C.34.5 四、我来算一算。(共35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口算题 0.25X4= 0.45X2= 2.4X0.2= 0.125X 8= 5 x0.2x4= 0.5x0.3= 二、填空 1、0.2+0.2+0.2+0.2+0.2+0.2改用乘法算式表示(),这个乘法算式的意义是()。 2、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3.5,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结果是()。 3、0.28X0.7=(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4、一个长方形花坛,长是19.6米,宽是7.5米,她的面积是()平方米。 5、一种茶叶每千克的售价是80元,买0.5千克要付()元,买2.4千克要付()元。 6、把3.95改写成与它大小相等的三位小数是()。 三、判断。(对V,错X) 1、0.4小时等于40分钟。() 2、8.2X1.78<8.2( ) 3、6.995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是7.00 () 4、5.03X3.05的积有四位小数。() 5、一个数乘以0.9一定比这个数小。() 四、选择题。 1、3.591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 A 3.59 B 3.6 C 3.60 D3.595 2、下面算式中,积等于10的是() A 12.5X0.8= B 1.25X0.8= C 2.4X5= 2.5X0.4= 3、近似值4.2是把一个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时得到的,下列各数中()不可能是这个小数。 A 4.2399 B 4.21 C 4.27 D 4.248 4、下面各式中积最小的是() A 15X1 B 5X0.5 C 5X1.5 5X0.1 五、在O里填上> <或= 4.32X0.98 O 4.32 6.09X2 O 6.09 34X0.35 O 0.35 14.8X7.5 O 7.5X14.8 6.3X7.04 O 7.04 18.9X1 O 1 756X0.9 O 756 1X0.94 O 1 5.25X1.1 O 5.25 六、用竖式计算 0.25X3.86 0.43X102 9.8X5.6X4.4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 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填一填。 1.50以内9的倍数有(),100以内19的倍数有()。 2.25的因数有( ),65的因数有()。 3.()既是9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4.从199起,连续写5个奇数(),从388起,连续写5个偶数() 5.10以内的非零自然数中,()是偶数,但不是合数;()是奇数,但不是质数。 6.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 奇数+偶数=(??? ) 7.24=1×24=2×()=()×()=()×() 8.在0、1、0.8、25.2、35、-4这些数中,自然数有( ) 9.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个位上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数是() 10.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二、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2.偶数的因数一定比奇数的因数多。()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4.3、4、5这三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成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5.合数都是2的倍数。() 6.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7.3×0.4=1.2 ,3是1.2的因数。() 8.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各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倍数。() 2.自然数包括()。 A.质数、合数 B.因数和倍数 C.奇数和偶数 3.2是最小的()。 A.合数 B.质数 C.自然数 D.偶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整数取得近似值是3,这个数最小可能是,最大 可能是。 2、686.8÷0.68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结果是。 3、根据18×64=1152,可知1.8×0.64= ,11.52÷= 。 4、34.864864 …用简便方法表示是,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5、 0.62公顷= 平方米 2时45分= 时 2.03公顷= 公顷平方米 0.6分= 秒 6、小明今年a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大b岁,爸爸今年岁。 7、一本字典25.5元,孙老师拿150元钱,最多能买本。 8、不计算,在○里填“>”“<”或“=”。 0.5÷0.9 ○0.5 0.55×0.9 ○0.55 36÷0.01○3.6×100 7.3÷0.3○73÷3 9、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所对的边长是10厘米,其余两边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 直角所对边上的高是厘米。 10、某学校为每个学生编排借书卡号,如果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如:974011表示1997年入学、四班的1号同学,该同学是男生,那么1999年入学一班的29号女同学的借书卡号是 11、一个盒子里有2个白球、3个红球和5个蓝球,从盒中摸一个球,可能有种结果,摸出球的`可能性最大,可能性是。 二、判断题8分 1、小数除法的商都小于被除数。 2、3.675675675是循环小数。 3、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图形都相同。

4、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 6、小数除法的商都小于被除数。 7、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8、0.05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0.05小。 ? 9、a2和2a表示的意义相同。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 1、下列算式中与99÷0.03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9.9÷0.003 B、990÷0.003 C、9900÷30 2、下面两个式子相等的是 A、 a+a和2a B、a×2和a2 C、 a+a和a2 3、每个空瓶可以装2.5千克的色拉油,王老师要把25.5千克的色拉油装在这样的瓶子里,至少需要个这样的瓶子。 A、10 B、11 C、12 4、一个积木块组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是从侧面看是,这个积木块有个。 A、4 B、6 C、不一定 5、右图中,边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中,画了甲、乙两个三角形用阴影表示,它们的面积相比 A、甲的面积大 B、乙的面积大 C、相等 6、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边长不变,它的面积。 A、比原来大 B、比原来小 C、与原来一样大 四、计算题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0.5分,共5分 3.5×0.2= 10÷0.5= 6×0.25= 0.63÷0.9= 1.8×0.4= 0.99÷0.01= 1.2×4= 3.9×0.01= 2.33×1.2= 1.25×0.8=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1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小数乘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暑假生活过得很愉快吧? 学生:愉快! 教师:老师这儿收到一位同学在暑假中拍的照片。(课件出示:没有对话框的主题图)说说照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学生看图介绍略。 教师:小朋友们的暑假生活真丰富,我们先到这张照片中的菜市场去看看。 课件出示:放大稍作修改的买菜图,增加有关整数乘法能解决的问题,如:买每千克西瓜1.6元,买4千克多少钱等内容。 教师:阿姨们在买菜中遇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能帮他们解决吗?

学生根据情景图列出算式:1.6×4 3×2.2 1.95×41 3.45×8 0.52×86 教师:选择这些算式中会算的进行计算。 教师:看看大家都不会算的题是什么样的题? 学生:都是小数乘整数的题目。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的问题。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合作交流,探索算法 1 1 师:我们先来思考买西红柿的问题,“每千克4.2元的西红柿,买6 千克要多少元”这个问题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 生独立思考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能学生会想出以下方法: 学生1:我是用加法来计算的,因为4.2×6就是6个4.2相加,即 4.2+4.2+4.2+4.2+4.2+4.2。我算出来的结果是2 5.2元。 教师:这种方法怎么样? 学生:可以。 学生2:把4.2元转化成用“角”做单位是42角,42×6等于252角,最后再把252角转化成用“元”做单位的数是25.2元。 教师:老师对这种解决方法很感兴趣,同学们分析一下,把“元”化成“角”的目的是什么?他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引导学生讨论出:把“元”化成“角”的目的是把4.2这个小数转化成整数,然后再计算。他采用的是“转化”的方法。 教师:对了,这个同学采用的是转化的方法。(板书:转化)除了用“角”来计算可以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以外,你还能想到哪些方法把这个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做? 学生讨论后回答:把4.2扩大10倍就变成整数了。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教师:是这个意思吗? 学生:是。 教师:转化成42×6后同学们会计算了吗?(学生:会)把这道题的结果算出来。 学生计算后,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学生的作业。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练习题/ 一.填空题。(24%)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5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18厘米,最大的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一个这样的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最小的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一个这样的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米4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5分米,这个长方体有()个面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其余四个面是长方形的面积大小(),每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它的一个面是边长()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5.至少要()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6.把三个棱长都是4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7.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8.把一个长124厘米,宽10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锯成最大的正方体,最多可以锯成()个。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 1.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2.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体积就扩大9倍。…………………………() 4.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比体积大。…………………………() 5.一瓶白酒有500升。……………………………………………………() 三.选择题(在括号里填正确答案的序号)(4%) 1.长方体的木箱的体积与容积比较()。 A.一样大 B.体积大 C.容积大 D.无法比较大小 2.把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100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A.200立方厘米 B.10000立方厘米 C.2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正好可以切成两个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A.108平方厘米 B.54平方厘米 C.90平方厘米 D.99平方厘米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整理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整理 (数与代数概念部分) 一、数的意义: 1、整数:像—3、— 2、—1、0、1、2、3……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小的整数,也没有最大的整数,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2、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像1、2、 3、 4、5……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3、小数: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分或几份的数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4、小数的分类: (1)纯小数和带小数:整数部分是o的小数叫做纯小数,整数部分不是o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2)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3)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4)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小数的循环节。 (5)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5、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6、数位: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7、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计数法”是世界各国最常用的一种计数方法。它的特点是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就是10个较低的计数单位可以进成一个较高的计数单位(既通常说的“逢十进一”),这种以“十”为基础进位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8、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 9、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1)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2)分数的分类: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1 10、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的分数单位是1%。百分数的分母是100。 11、分数和百分数的关系: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后面可加数量单位);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两数之间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比(两数之间的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数。因此百分数不带单位。 12、正数和负数:像1/3、+2、0.5、+4.5…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1/2、―5.5、―6…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不能认为:一个数的前面加上“+”号这个数就是正数,也不能认为:一个数的前面加上“—”号这个数就是负数)。比如:“—a”这个数我们就不能判断是负数,因为a可能:是正数、是负数、0都有可能;所以我们无法判断。 自然数是等于或大于0的整数,也可以说是不小于0的整数,既是非负整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数的读法和写法。 1、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的往下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的连续的几个0都只读一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