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重力在找矿工作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沭阳滥洪地区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向南磷矿找矿方向探讨[摘要]本文简介江苏东北部地区种类岩(矿)石的物性特征,结合沭阳滥洪地区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分析磷矿的空间分布状况和以往勘查工作,预测华冲--龙庙一带的找矿方向。
[关键词]沭阳滥洪地区地球物理特征磷矿找矿1概述海州式磷矿是我国著名的北方磷矿,为远古代沉积变质型矿床。
经过我队等地质工作者的多年努力,在江苏东北部地区找出了个大中型磷矿:从连云港市临洪口的太各磷矿、新浦磷矿、市区5号矿体、陶湾磷矿、锦屏(东山、西山同)磷矿,至沭阳滥洪磷矿,汤庄等多个中型以上矿床,累计资源储量亿吨以上。
沿线磷矿资源丰富。
在区域上呈北东—南西向弧形展布。
地层整体倾向南东。
除在锦屏山一带有零星出露外,其余均被第四系覆盖。
磷矿带到达滥洪之后,由于第四系覆盖厚度变大,磷矿不知去向。
2地球物理特征2.1各类岩(矿)石物性特征历次磷矿地质工作中,对各类岩性进行系统物性测试结果统计表明:中新生代地层呈微—无磁、低密度、低电阻率,为一明显的“三低”物性层;元古界为高密度、高磁性层,相对上覆岩性存在一密度及磁性界面。
界面空间分布变化,控制了区域异常展布及特征。
调查区主要有三个界面:第四系与下覆元古界变质岩界面(密度差0.6—0.8g/cm3);中新生界与下覆元古界变质岩界面(密度差0.3—0.5g/cm3);当锦屏组厚度较大,且埋深相应较浅时,其顶、底板海州群云台组及东海群朐山组有0.08—0.16g/cm3密度差,为一相对高密度层,其顶底界面可作为锦屏组识别界面加以利用。
第一界面是引起区域背景场的原因,第四系厚度多在0—150m平缓变化,宏观上为重力高;第二界面空间变化,区域上控制重力高、低区分布和“隆”、“凹”的构造格架。
重力低往往反映为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异常范围及重力值与盆地规模、深浅变化相关,而重力高区为元古界隆起引起;第三界面是捕捉目标物的界面,物性差表明锦屏组能产生异常效应,但锦屏组相对厚度小,往往以倾滑推覆构造层处于推覆片体前锋部位,扭动构造发育,异常变得复杂,一般不能产生明显局部重力高,多分布在局部重力高边缘梯度带与变异的次级异常或梯度带上。
浅析重磁方法在矿产勘探中的应用国家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对各类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过度的开采和利用,使得矿产资源短缺现象比较严重,采用科学的技术对矿产资源进行合理的勘探是非常有必要的。
要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进行研究和分析,充分挖掘矿产资源的潜力,对产矿程度不同的区域重点进行勘查工作。
重磁方法是矿产勘探中比较常用的技术方法,其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提高找矿的速率和精度,对矿产勘探工作有着促进作用。
标签:重磁方法;矿产勘探;应用在地球的位场中,重力场和磁场是两种最稳定的基本地球物理场。
地球上任何一点的重磁场和某些规则形状物体的重磁场通常可以用数学解析式表示。
因此,在地球物理勘探中,重力勘探和磁法勘探是最基本的、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物探方法。
通过分析地球介质密度及磁性在空间上的差异及其因,来分析解释地质构造和寻找相关的能源矿产和固体矿产。
近年来重力勘探和磁法勘探中应用了一些新技术,这些新方法逐渐应用于地质构造解释、矿床勘查、地热勘探与考古勘探中,提高了重磁勘探方法的应用效果。
一、重磁勘探的原理重力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
是利用组成地壳的各种岩体、矿体间的密度差异所引起的地表的重力加速度值的变化而进行地质勘探的一种方法。
它是以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的。
只勘探地质体与其周围岩体有一定的密度差异,就可以用精密的重力测量仪器找出重力异常。
然后,结合工作地区的地质和其他物探资料,对力异常进行定性解释和定量解释,便可以推断覆盖层以下密度不同的矿体与岩层埋藏情况,进而找出隐伏矿体存在的位置和地质构造情况。
磁法勘探也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
然界的岩石和矿石具有不同磁性,可以产生各不相同的磁场,它使地球磁场在局部地区发生变化,出现地磁异常。
利用仪器发现和研究这些磁异常,进而寻找磁性矿体和研究地质构造的方法称为磁法勘探。
磁法勘探包括地面、航空、海洋磁法勘探及井中磁测等。
磁法勘探主要用来寻找和勘探有关矿产;进行地质填图;研究与油气有关的地质构造及大地构造等问题。
重力勘探在某一带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摘要:根据以往地质资料成果,围绕勘查区内圈定的磁异常及新发现矿(化)点开展铁多金属矿找矿工作,进行重力测量,建立重力异常特征与成矿地质环境、矿(带)体间的相互关系。
了解工作区的重力场分布特征,圈定了布格重力异常区及重力变化梯级带,以取得找矿突破。
关键词:布格重力异常磁异常梯度带1 矿区地质概况1.1地层、火成岩、构造⑴工作区位于恰普河金铜铁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工区隶属于塔里木-南疆地层大区、中天山-马鬃山地层分区之伊宁地层小区。
工区出露地层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
下石炭统大哈拉军组为一套中-基性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岩建造,为矿区的含矿地层。
地层走向近东西,岩性以基性-中性及酸性火山岩为主,按其岩性特征由上至下可分为两个岩性阶段,大哈拉军山组第一段(C1d1):分布于工作区北部,主要岩性有玄武质安山岩、辉石安山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晶屑岩屑凝灰岩。
该岩性段分布有高磁异常,火山岩相也略具环状分布特征。
大哈拉军山组第二段(C1d2):岩性为一套紫色、紫红色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多为火山喷发后期中酸性岩浆侵出相产物,均呈小型岩丘状产出,颜色多为深肉红色。
由西往东,韵律具由辉石安山岩、玄武安山岩、安山质熔岩、英安岩、凝灰岩组成。
工区以早期火山喷发-沉积旋回最为重要,该旋回火山岩含有磁铁矿,表现为高磁异常,目前还未发现较好的铁矿化蚀变。
⑵区内西南部出露一套次火山岩相玄武安山玢岩,呈岩珠状产出。
在工区南部玄武安山岩中出露少量肉红色花岗闪长斑岩,脉长40 m,宽20 m。
⑶工区构造以断裂为主,由于第四系覆盖可识别出三条断层。
F1断裂:分布于区内中部,该断层呈北西南东走向,长约 1.5 km,北东倾,产状35°∠70°。
断层经过处岩石具碎裂岩化、泥化、褐铁矿化;F2 断裂:分布于区内北西部。
该断层北西走向,长约0.2km,北东倾,产状75°∠65°。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地球物理方法在金属矿深部找矿中的具体应用孟涛涛摘要:矿产资源储备数量不足,难以支撑采矿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
这就需要探查出更多矿产资源,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和采矿企业的需求。
使用传统的找矿方法难以发现深部矿产资源,这就需要借助地球物理方法提升深部找矿效率和质量,从而为采矿行业提供更多可以开发的资源。
因此,为满足采矿行业稳定发展的需要,应当重视地球物理方法的应用价值,将其使用到深部找矿中,从而提升找矿效率和质量。
本文通过对地球物理方法概述,分析了金属矿深部找矿现状,明确了地球物理方法在金属深部找矿中的应用过程。
关键词:地球物理方法;金属矿;深部找矿;应用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追求,促使对各类矿产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金属矿产需求量逐年上涨,造成市场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而且,现阶段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大部分都是浅层地质环境中存在的,开采难度不高,开采效率很高,加速矿产资源枯竭速度,导致无法为市场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矿产资源供给。
并且,浅层地质环境存在的矿产资源基本上已经全面探明,大部分都投入了开采中,无法满足采矿行业发展的需求。
基于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矿产资源都存在于深部地质环境中,这类储存环境的矿产资源并未得到探明,也成为当前地质找矿工作的重点内容和方向。
然而,深部地质找矿和浅层地质找矿是有着很大差异,二者的矿产资源储存环境不同,找矿过程受到的影响因素不同,很多传统地质找矿方法和设备都没有办法在这种区域进行使用,更加需要使用一种新方法参与到深部地质找矿,才能提升找矿效率和质量。
而地球物理方法是当前形成的新方法,非常适合深部找矿工作的需求,从而确保找矿工作顺利完成,逐步为采矿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供给。
1 地球物理方法概述地球物理方法是在物理方法基础上,对地质问题研究和解决的重要技术方法,使用科学合理的仪器设备,对找矿区域的物理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发挥技术方法的作用,对其中存在的矿产资源信息进行提取,并且对地质构造、矿床等情况,分析放射性、密度、电性等特点,综合各个方面的研究资料,对深部地质结构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从而获取矿床资源分布范围。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应用分析李 肖,马盛钧摘要:新形势下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拉动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需求,同时也给矿产资源开发提出更高要求。
深入分析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应用,提出有效的勘查找矿技术方法,助力相关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地质矿产勘查项目实践,围绕勘查找矿技术的应用进行论述,提出了勘查找矿技术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技术经过长期以来的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相对容易探获的矿产资源量不断增加,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工作难度不断增加。
此外,地质矿产资源需求旺盛,给勘查找矿提出更高要求。
采取传统的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难以达到高效、准确勘查找矿要求,加大技术的创新,引入新设备、新技术,提高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水平,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形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类型1.1 勘查技术1.1.1 地质填图技术根据勘查工作的需求,采用地质填图技术,依据岩层地层与地质结构特征,获得勘查结果。
与图纸相互结合,配合高性能的机械设备揭露隐伏的矿产资源。
由于对技术操作要求很高,开展数据采集与勘查过程中要求做好勘查工序的质量控制。
通过采集矿区地质数据信息,充分利用地质资料,按照地质矿产勘查工作需求,提取地质剖面信息,并且确定填图比例尺与填图单位。
与此同时,在图纸上做好相关信息的标记,比如地物,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还原矿区的地貌特征,设计科学的勘查路线,保证找矿工作高效化开展。
加强对相关数据信息的质量控制,有效降低数据错误率,确保勘查工作有效开展。
1.1.2 地质遥感技术根据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需求,引入地质遥感技术,发挥技术的便捷优势和数据准确性优势,助力资源勘查工作的开展。
从技术的应用原理分析,主要是利用遥感设备采集信息,掌握地质规律,坚持研究结果为导向的原则,做好地质调查与资源勘查,获得相应的数据信息,为找矿工作提供支持。
重力与磁法在有色金属矿产勘探中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储蓄方面通过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去对应用的技术做出改进,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提高所需求量。
在具体的谈判过程当中,仍然会存在着很多不同的问题,而很多树的矿山之中,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也正面临着枯竭的危险。
这对地质勘探工作的顺利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对于各种问题的存在,需要从各个方面分析出地质勘探工作的主要特点。
同时需要对于勘探工作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通过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勘探工作,整个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才能够在应用方面更加合理。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重力与磁法在有色金属矿产勘探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重力与磁法;有色金属;矿产勘探;研究进展引言对于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方面的地质勘探工作,我们国家从来没有停止。
由于改革开放持续进行,并且我们国家在科技发展方面得到了迅速进步。
对于有色金属方面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因此在地质勘探工作量方面得到了持续的增加。
1相关概述1.1重力勘探原理有在使用重力勘探技术的过程当中,他完全依赖于围岩和有色金属矿之间的密度差异。
而整体所测量的信号包括了矿产的对应信息。
而重力勘探技术所用的原理是对于岩层在地表加速度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对于地下盐层在矿层方面的分布信息进行分析。
在数据分析方面,这项技术需要有非常高的精确度,不仅需要应用一些设备,而且需要结合对用的地物探资料来全面进行分析。
在具体进行测量过程当中准确度相对比较低,而且操作起来非常的复杂。
1.2综合物探技术在有色金属矿勘查中应用(1)对于磁法的应用。
整个综合物探技术之中发展的相对比较良好,并且应用相对比较广泛的就是此法勘探技术。
在整个勘探过程之中,矿区地质结构都可以全面进行覆盖,不仅如此,地质岩石具备的性质都可以进行全面划分。
不仅有非常快的速度,而且有非常高的经济性。
对于金属矿产,具体勘察的时候应用这项技术可以分为不同的磁测方法。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研究【摘要】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勘探手段,通过对地下结构及物质特性的探测,为油气、地质资源、地下水等领域提供了有效的调查手段。
本文从地震勘探技术、电磁法、磁法技术、重力法以及城市规划等方面介绍了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通过分析审视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性,展望了其在未来资源勘探、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对资源勘探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地震勘探技术, 电磁法, 磁法技术, 重力法, 城市规划, 资源勘探, 地下水资源, 发展历程, 应用前景, 推动作用, 社会意义.1. 引言1.1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重要性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一种通过对地球物理现象的观测和分析来获取地下信息的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地质资源勘探、地下水资源勘探等领域。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勘探效率: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可以有效地获取地下结构、物性等信息,帮助勘探人员准确判断地质构造,选择合适的勘探区域,提高勘探效率。
2. 降低勘探成本:传统的地质勘探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覆盖范围有限,而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可以通过遥感手段获取地质信息,节省勘探成本。
4. 促进资源勘探和开发: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为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地球内部结构,发现新的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等。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应用范围广泛,覆盖的领域多样,还在于其对勘探效率、成本、精度以及资源的发现和开发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将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在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地球深部结构和地质特征对资源勘探的重要性。
重力勘探的原理及应用前言重力勘探是一种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探、地下水资源调查、地质构造与沉降研究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重力勘探的原理、仪器及数据处理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1. 原理重力勘探利用地球的重力场对地下物质进行探测和研究。
地球的重力场是由地球质量在空间中产生的,其大小和方向会受到地下物质分布的影响。
重力勘探利用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以推断地下物质的分布和性质。
2. 仪器重力勘探的仪器主要包括重力仪和支架。
重力仪是测量地球重力场变化的设备,通常由重力感应仪和重力测量仪组成。
重力感应仪用来测量地球重力场的总强度,而重力测量仪用来测量地球重力场的沿着特定方向的分量。
支架则用于稳定仪器的位置和方向。
3. 数据处理方法重力勘探的数据处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质量控制、数据处理和解释等步骤。
3.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重力勘探的第一步,需要在研究区域内选择一定数量和布设形式的测量点来获取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数据。
通常,采集数据的密度越高,获得的信息就越精确。
3.2 数据质量控制数据质量控制是保证重力勘探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和校准重力仪,排除仪器故障和外界干扰等因素对数据的影响。
3.3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将原始测量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滤波、数据平差和数据插值等,用于消除数据中的噪声和误差,提取有用的地下信息。
3.4 数据解释数据解释是根据已处理的数据结果,进行地质结构解释和地下物质分布推断的过程。
通过比对重力数据与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可以推断地下的岩石密度、构造特征等信息。
4. 应用重力勘探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矿产资源勘探:重力勘探可以用于找矿。
矿床一般密度较高,因此在地下与周围岩石形成的重力异常可以被重力勘探方法探测到,从而指导矿产资源勘探工作。
•地下水资源调查:重力勘探可以用于地下水资源的调查和评价。
高精度重力测量在内蒙古哈达庙多金属勘探中的应用学生姓名:张岩专业:勘察技术与工程班级:指导教师:李欣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重力勘探方法的发展历程,简单的介绍了重力勘探的基本原理和重力勘探的应用现状。
其次,阐述了高精度重力勘探和普通重力勘探区别,总结了高精度重力勘探的技术更新过程以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效果。
对内蒙古哈达庙测区高精度重力平面资料进行了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初步地质解释,最后展望了高精度重力勘探的发展前景。
用过本次对内蒙古哈达庙测区高精度重力资料的数据处理和解释,进一步验证了高精度重力勘探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关键词:重力勘探高精度重力勘探铜多金属矿AbstractFirst, briefly reviewed the grav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thods for exploration, prospecting on the gravity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gravity and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tatus quo. Second, high-precision gravity on the exploration and prospecting distinction between ordinary gravity, high-precision gravity simply summed up the exploration process of updating the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various fields effect. Finally, on the east of Neng meng guProvince Ha Da Miao top area high-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gravity data plane corresponding data-processing and simple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measured from the central part of an east-west section of gravity for the normalization of the gradient The initial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So as to further validate the high-precision gravity exploration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results.Key words:high gravitational exploration,gravitational exploration,Gravity normalized total gradient目录绪言 (1)第一章重力勘探概述 (2)第一节重力勘探的发展史及现状 (2)第二节重力勘探的方法原理 (3)第三节重力勘探的应用范围 (6)第二章高精度重力勘探 (7)第一节技术方法 (8)第二节高精度重力测量技术的应用 (10)第三章高精度重力测量在哈达庙多金属矿勘探中的应用 (12)第一节高精度重力资料的来源 (12)第二节重力平面资料的数据处理与初步解释 (16)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31)第一节结论 (31)第二节存在的问题 (31)第三节建议 (31)参考文献 (32)绪言近年来高精度重力勘探在我国发展较快,因此研究高精度重力资料的应用范围更广且更有实际意义。
环状剩余重力异常及其找矿意义
环状剩余重力异常及其找矿意义报告
环状剩余重力异常(CRGA)是一种特殊的重力异常,它可以描述深部的地质特征。
CRGA可以帮助矿山工程师们通过精确的地球物理参数来发现新的矿产资源。
CRGA通常形成了在重力场中的异常模式,其中包括一个环状模式。
CRGA环状模式由椭圆形低凹异常和高凸性异常组成,其中低凹异常表示质量减少,而高凸性异常表示质量增加。
CRGA异常模式反映了地表下某个地质地层内物质的分布,因此通过探测这种异常模式可以用来定位那些潜在的矿产资源区域。
环状剩余重力异常可以用多种方式改进找矿的效率。
首先,它可以帮助矿山工程师们确认可能存在矿物的有可能的区域。
其次,它可以帮助确定无矿的区域,以减少初步勘查的成本。
此外,CRGA还可以用于改善采矿技术,如控制采矿深度和定位采矿掘采方向等。
总之,CRGA对于提高找矿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采矿公司节省时间和金钱,提高发现矿产资源的成功率。
在长期的找矿过程中,CRGA的应用将给矿山工程师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地球物理方法在金属矿深部找矿中的应用及展望地球物理勘探是一种通过对地球的物质和能量进行探测和分析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性质的科学方法。
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地球物理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金属矿深部找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地球物理方法在金属矿深部找矿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地球物理方法在金属矿深部找矿中广泛应用的主要包括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和电磁勘探等。
这些方法主要通过地下能量、物质和矿石自身属性的检测来寻找矿产资源的有利地质构造和物质体。
1.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和路径等信息来研究地下构造和性质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在金属矿深部找矿中,地震勘探主要应用于寻找隐伏矿体。
通过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现象,可以揭示地下的断裂带、构造变形、岩层变化等信息,从而帮助找矿人员判断矿体位置和分布。
2.重力勘探重力勘探是利用地球引力场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来研究地下构造和密度变化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在金属矿深部找矿中,重力勘探主要应用于寻找大型矿体。
根据矿体对地球引力场的扰动效应,可以精确定位和判断矿体的性质和规模。
3.磁法勘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矿产资源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球物理方法在金属矿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展望。
1.多参数多尺度综合勘探传统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主要是通过单一参数的测量来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探,但这种方法在寻找深部矿体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未来地球物理勘探将向多参数多尺度综合勘探发展,通过多种物理参数的综合和多种尺度的观测来揭示地下构造和性质,从而更准确地找到深部矿体。
2.全三维立体成像3.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应用未来地球物理勘探将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应用方向发展,通过传感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来实现自动化的勘探观测和数据分析,从而提高勘探效率和精度。
4.新型仪器设备技术发展未来地球物理勘探将向新型仪器设备技术发展方向发展,通过新型仪器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来实现更高精度、更深探测和更广覆盖的勘探观测,从而更好地揭示深部矿体的特征和规模。
区域重力在找矿工作中的应用
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是国家实体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
矿产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面对严峻的资源匮乏形势,开展深部地质勘查找矿工作,发展深部采矿工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区域重力是地质勘查中常用的一种物探方法,它可以通过对采集的区域重力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来绘制重力梯度带、找出重力异常区域,来帮助我们了解深部地质构造,同时结合地质构造与矿产存在的关系探究来实现深部勘查找矿的目的。
标签:区域重力找矿物探
0前言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矿产资源分布广泛,矿产开采工作与新中国重工业的发展同步进行,开始较早。
由于当时科技水平低、相关仪器、设备不够先进,探矿、找矿及矿业开采工作多集中与地表下500米以上范围,矿产资源探明度仅为1/3左右。
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不断推进,浅部矿产资源以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矿产资源需求,亟需深部矿产资源的接替,深部矿产资源勘查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开展深部矿产的勘查工作刻不容缓。
近些年来,矿产资源勘查已进入以深部矿为主要勘查对象的新阶段,由于深部矿产具有较大的埋深,地质构造环境复杂,有关矿化信息获取困难,许多原有的技术理论方法已不能满足深部找矿的需求。
由于我国深部地质勘查找矿工作开展时间较短,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在这种大环境下,深部矿产资源勘查有着较大的难度,不断发展深部探矿理论和技术方法、采用大深度物探技术、结合先进的航空航天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来减少深部矿产勘查工作中的盲目性,降低风险有着巨大的作用。
下面我们具体就物探工作中区域重力方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作简要叙述。
1区域重力技术的发展现状
区域重力技术是通过重力仪获取地表下区域重力数据,建立区域重力数据库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绘制区域重力场和重力梯度带,从而发现重力异常区域并对其进行研究达到了解深部地质构造目的的一种物探技术。
是地球物理调查的一项基础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的地学方面的科技发展水平,对于研究地球物理理论、地质构造,探究矿产资源赋存以及地质灾害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全国范围内的区域重力调查始于1978年,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完成了600余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各种比例尺的区域重力调查、编绘了布格重力异常图、建立了8个国家级重力仪格值标定场和重力数据库、完成了大测程、高精度、恒温重力仪的研制工作并投入使用。
经过三十多年来地质工作从业者和相关领域专家的共同努力,区域重力调查进一步发展完善,航空重力勘探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并逐渐广泛应用于航空重力梯度测量、重力勘探仪器和采集方法不断进步促使重力勘测数据精度和质量不断提高,区域重力技术相关理论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形成体系。
同时,地质勘测找矿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深部环境下重力异常与矿产资源赋存的相关性逐渐明朗。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利用区域重力测量并结合其他先进物探、化探技术来对深部矿产资源进行勘测找矿的可行性越来越高。
2深部矿产资源赋存和区域重力技术之间的关系
我们知道,不同密度的物质层组成了地球的地壳,我们可以利用航空重力测量等重力测量方法来获得地球局部的重力数据,这些重力数据的异常主要受到来源于岩石密度特征和地质构造的影响。
不同的岩石具不同的岩石密度特征,在地壳中,同种岩石的大量聚积形成主要密度体并反映在区域重力场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岩石的这种重力特征来区分岩石,再根据进一步对不同种类岩石与矿产赋存的关系来实现找矿的目的,比如说:花岗岩体就是一种和成矿有着密切关系的岩体种类,它具有较低的密度,当地层中的花岗岩体形成一定的规模时,在区域重力场上就会有重力低异常,也就间接说明了矿产资源的存在。
区域重力场还是研究地质构造的主要方法,断裂构造两侧一般为不同的物质,不同物质的密度在重力场中往往反应为构造两侧的重力梯度带或扭曲带,这是我们从重力场中发现断裂构造的主要方法。
根据重力异常与内生金属矿床分布之间存在的客观规律,断裂结构与矿产的赋存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岩石圈中的断裂结构是地球内部岩浆和矿液的天然通道,所以大部分金属的矿床和矿点都产生在岩石圈断裂的周围,这在我们过去浅部探矿的实践工作中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论证,例如我国较大的铜铁矿产地之一的粤东南地区就是处在岩石圈断裂的交叉位置。
其他方面,重力异常也与矿产的赋存有着巨大的关系,在区域重力的低值异常区,活动强烈的岩浆岩也使该区域的矿产分布较集中。
3区域重力研究下获得的探矿成就
近年来区域重力技术在深部地质勘探找矿工作中的不断应用,通过与化探、航磁资料的结合,在分析研究深部矿产资源赋存及找矿的实际工作中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在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勘察院对东天山东戈壁特大型钼矿床的发现中,在豫西南多金属成矿远景区的圈定工作中区域重力测量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减少了深部找矿的盲目性,加快了深部找矿工作的进度。
这些具体的事例不仅验证和发展了区域重力找矿理论,同时也为找矿科学技术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对于研究矿产赋存与区域重力场的关系和矿产赋存与地质条件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4区域重力在找矿工作中的发展方向
虽然我们利用区域重力的研究在深部找矿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得成绩,但是在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上还有待提高。
区域重力技术要不断扩大应用范围,加强对地球物理的研究,加速深部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为矿产资源的开采提供保障。
(1)加强国家对区域重力研究的投入,培养相关技术人员,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区域重力在找矿中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细化区域重力测量工作,在完成1:20万区域重力调查的基础上,普及1:5万重力测量,为其他地质研究工作提供更为精确的数据资料。
(3)加强重力仪器的研制开发工作,重力仪器向着更大深度、更高精度,更方便携带,更能适应较差工作环境的方向发展。
(4)进一步加强重力场的研究,关注重力场异常和重力梯度差对应的地质条件下矿产赋存的状况,总结工作经验形成系统的理论
(5)加强重力场、磁力场的综合,分析相关规律,发现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6)加强找矿理论的发展,研究成矿理论,进一步研究矿床(点)的分布规律。
5总结
在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提高不断提高的现状下,发现深部矿和隐伏矿来填补矿产资源的匮乏很有必要。
区域重力资料在地壳构造和运动研究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利用重力场的分布规律研究密度不同的岩石圈中矿产资源的分布,综合应用磁力场等高科技技术对于圈定矿产远景区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区域重力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加大投资力度,培养相关人才,重视深部矿找矿地质成矿理论研究,解决在区域重力深部找矿的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为深部矿产的探测提供指导,加快发展我国矿业开采的技术水平,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登红,李纯杰等.东天山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的初步研究[J].地质通报.2006,25(8):910-915.
[2]燕长海,刘国印,王纪中等.豫西南地区铅锌银成矿规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3]叶天竺,薛建玲.金属矿床深部找矿中的地质研究[J].中国地质.2007,34(5):855-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