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天津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32.00 KB
- 文档页数:11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应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重要标志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代表成就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事物。
他在纽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
发电站为电灯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世界由此进入了“电气时代”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的另一重大成就,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成就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成汽油内燃机,几年后,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有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1903年,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人类从此实现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载人飞行化学工业和新材料表现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
后又研制出无烟炸药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意义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増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人口增长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人放弃农业生产,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为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大众教育背景: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
中考历史九下复习提纲——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阶段特征1.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2.思想上:自然科学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类创造出辉煌的科技和文化成果。
二、单元框架三、单元目标1.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科学技术背景,如: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内燃机的发明等,了解科学技术的创新促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重大成就以及政治经济影响;结合相关史料理解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3.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及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和文化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1.背景: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3.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一)最显著成就(标志性发明):电力的广泛应用1.理论基础: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权)发明了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建立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3.“电气时代”: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
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1.内燃机:①奥托(德国):煤气内燃机;②戴姆勒(德国):汽油内燃机;③狄塞尔(德国):柴油内燃机。
2.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交通工具(1)汽车:①19 世纪 80 年代,本茨(德国)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②1913 年,福特(美国)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2)飞机:1903年,莱特兄弟(美国)发明飞机。
一、选择题1.1870年以后,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领域,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工业革命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变化不包括A.人口增长B.大众教育推广C.贫富加剧D.环境质量提高2.如图为英,美等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的占比示意图,据此推知A.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发展迅速B.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英国的实力C.英美两国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垄断组织3.某外国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述了19世纪四十年代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A.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B.街上电线杆耸立,整个城市霓虹灯不停闪烁C.工厂林立,且巨大在的烟囱冒着浓烟D.有钱的商人们坐着里轮船在泰晤士河上游览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如电力、化学、石油和汽车等工业,都要求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
从而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由此人类社会A.进入蒸汽时代B.产生现代工厂C.出现垄断组织D.迈进信息时代5.下列图片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A.B.C.D.6.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流浪的地球”差一点被木星引力捕获而亡的故事。
与之相关的理论是( )A.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B.亚里土多德的逻辑学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D.牛顿的光学分析7.《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指出,他用数学的理论来表述法拉第的想法,完美阐释了电磁场理论。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A.牛顿B.麦克斯韦C.达尔文D.爱因斯坦8.1908年,采用流水装配线大规模作业的福特T型车面世,以其低廉的价格使汽车作为一种实用工具走入了寻常百姓之家,美国亦自此成为了“车轮上的国度”。
福特T型车普及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技术的进步B.蒸汽机的发明C.电力时代的到来D.内燃机的应用9.对于神学来说,这是一次致命的危机,他不仅仅否定了上帝造人造万物,而且彻底否定了神学的神圣性。
引发材料中“致命的危机”的理论来自于A.马克思B.牛顿C.达尔文D.巴尔扎克10.乔治从美国芝加哥邮政大厦给远在纽约的妈妈发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亲爱的妈妈:今晚我将开汽车到机场,乘坐8点的飞机飞往伦敦,不能与您共度圣诞佳节。
一、选择题1.近代以来,大大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重要发明是()A.蒸汽机B.发电机C.汽车D.内燃机2.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①蒸汽机的产生②汽车的发明③飞机的研制④核能的利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如电力、化学、石油和汽车等工业,都要求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
从而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由此人类社会A.进入蒸汽时代B.产生现代工厂C.出现垄断组织D.迈进信息时代4.下列图片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A.B.C.D.5.在一次宴会上,一位贵妇人问达尔文:“您看我也是猴子变的吗?”达尔文微笑着说:“是的。
不过,您是一只漂亮的猴子变的!”他俩的对话与什么理论有关A.万有引力定律B.适者生存原理C.相对论D.生物进化论6.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事件是①制定《1787年宪法》②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③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④明治维新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③②④①7.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15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
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A.人人都得到了一小块份地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D.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8.1840—1920年英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变化表导致表格中农业人口百分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蓬勃进行B.殖民帝国开始建立C.工业化进程的影响D.资产阶级革命成功9.某历史学家认为“19 世纪 80 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
以下使用这种“新动力”的交通工具是①火车机车②汽车③飞机④蒸汽轮船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0.日本是近代亚洲惟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之所以避免了类似其他亚洲国家的厄运,是因为它成功实施了()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天皇专制D.幕府将军的统治11.飞上天空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
一、选择题1.近代以来,大大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重要发明是()A.蒸汽机B.发电机C.汽车D.内燃机2.1900年以后,美国家庭广泛使用洗衣机等生活电器,这让妇女们有了更多自主的时间实现参与政治活动的夙愿,这表明电气时代的到来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B.丰篇了女性的娱乐生活C.加快了美国城市化进程D.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3.《寂静的舂天》的章节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书中警示的是A.人口问题B.环境问题C.毒品问题D.战争问题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如电力、化学、石油和汽车等工业,都要求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
从而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由此人类社会A.进入蒸汽时代B.产生现代工厂C.出现垄断组织D.迈进信息时代5.下列图片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A.B.C.D.6.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事件是①制定《1787年宪法》②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③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④明治维新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③②④①7.在英国,人们称达尔文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是因为()A.他们都对近代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B.他们都提出了进化学说C.他们都是英国的科学家D.他们都发现了万有引力8.对于神学来说,这是一次致命的危机,他不仅仅否定了上帝造人造万物,而且彻底否定了神学的神圣性。
引发材料中“致命的危机”的理论来自于A.马克思B.牛顿C.达尔文D.巴尔扎克9.下列世界文化名人与成就配搭正确的是A.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达尔文﹣﹣《人间喜剧》C.巴尔扎克﹣﹣《英雄交响曲》D.贝多芬﹣﹣《物种起源》10.日本是近代亚洲惟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之所以避免了类似其他亚洲国家的厄运,是因为它成功实施了()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天皇专制D.幕府将军的统治11.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一、选择题1.近代以来,大大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重要发明是()A.蒸汽机B.发电机C.汽车D.内燃机2.如图为英,美等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的占比示意图,据此推知A.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发展迅速B.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英国的实力C.英美两国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垄断组织3.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A.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4.下列图片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A.B.C.D.5.在一次宴会上,一位贵妇人问达尔文:“您看我也是猴子变的吗?”达尔文微笑着说:“是的。
不过,您是一只漂亮的猴子变的!”他俩的对话与什么理论有关A.万有引力定律B.适者生存原理C.相对论D.生物进化论6.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B.发明内燃机C.改良蒸汽机D.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7.乔治从美国芝加哥邮政大厦给远在纽约的妈妈发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亲爱的妈妈:今晚我将开汽车到机场,乘坐8点的飞机飞往伦敦,不能与您共度圣诞佳节。
请原谅!您的儿子:乔治”乔治发这封电报的时间最早可能在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8.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其中“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是指牛顿A.提出万有引力定律B.创建微积分C.制成反射望远镜D.写成《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9.贝多芬在日记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生活是这样美好,活他一千辈子吧!”这部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和艺术上成熟的作品是()A.《向日葵》B.《人间喜剧》C.《英雄交响曲》D.《物种起源》10.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一、选择题1.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其中“吸引了世界”是指()A.改良了蒸汽机B.发明了耐用白炽灯泡C.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2.某外国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述了19世纪四十年代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A.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B.街上电线杆耸立,整个城市霓虹灯不停闪烁C.工厂林立,且巨大在的烟囱冒着浓烟D.有钱的商人们坐着里轮船在泰晤士河上游览3.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下列发明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A.珍妮机B.蒸汽机车C.汽车D.电子计算机4.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①蒸汽机的产生②汽车的发明③飞机的研制④核能的利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右下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对该表格解读正确的是1861~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年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1861~1873 3.3 5.0未统计 3.81874~1890 1.7 5.2 2.1 3.51891~1900 1.6 3.5 2.6 4.8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B.美、德后来居上,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C.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D.英、法两国基本没有参与第二次工业革命6.一位19世纪的法国伟大批判现实主文作家曾说过:“拿破仑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来完成。
”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材料中的“他”是A.巴尔扎克B.列夫托尔斯泰C.高尔基D.伏尔泰7.下列国家中,其科学家和发明家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的有()①英国②美国③德国④意大利⑤日本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8.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答案)1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笫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示例】观点一:科学技术(研究)与生产相结合促进生产迅速(快速)发展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
(史实1)美国福特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史实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研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逻辑论证)综上所述,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有机结合,科技变成强大的生产力,大大促进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前进(进步)。
观点二: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瓦特改良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史实1)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史实2)工业革命时期,大量的发明创造,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结论:综上所述,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观点三: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两次科技革命的发明都可以作为例子论证。
【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的“现代炸药,他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汽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
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可以概括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本题答案不唯一。
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围绕观点组织材料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
一、选择题1.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
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
”引起“又一次兴衰消长”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B.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争夺C.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D.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历史课上,九(1)班同学举行“我最崇拜的发明家”评选活动。
老师要求每个同学把手中的那一票投给四位候选人中的任意一位。
投票结果如下: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家在本次评选中总得票数是多少?A.12票B.22票C.28票D.32票3.《寂静的舂天》的章节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书中警示的是A.人口问题B.环境问题C.毒品问题D.战争问题4.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A.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5.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如电力、化学、石油和汽车等工业,都要求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
从而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由此人类社会A.进入蒸汽时代B.产生现代工厂C.出现垄断组织D.迈进信息时代6.分析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A.英国依然是工业头号强国B.法国增长率在四国中始终最小C.美德工业增长速度超越英法D.德国增长速度始终超过美国7.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15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
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A.人人都得到了一小块份地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D.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8.它在当时的科学界和公众之中都引起了巨大反响,宗教领袖和维多利亚王朝都非常震惊,人类和动物的祖先居然是一样的。
其次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右图中的材料说明白( )A.科学探讨取得重大突破B.电力已经进入生产领域C.其次次工业革命已经起先D.英国在电力技术方面领先其他国家2.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打算一次新的革命。
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气……将取而代之。
”文中“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气”应指( )A.珍妮机的独创B.蒸汽机车的独创C.电力的广泛应用D.飞机的独创3.右图所示杂志名称的由来与19世纪中后期的一次“革命”亲密相关,这次“革命”是指( )A.第一次工业革命B.其次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D.信息技术革命4.很多职业的出现与工业革命亲密相关。
19世纪50年头不行能出现的新职业是( )A.火车司机B.汽车司机C.铁路工人D.煤炭工人5.美国内战后的几十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起先腾飞的时代。
以下体现美国在其次次工业革命中“勇于创新”的是( )A.蒸汽机车的独创B.蒸汽轮船的制造C.飞机的胜利试飞D.内燃机的独创6.学习了其次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后,某同学在学习笔记中对这次工业革命做了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A.重要独创:蒸汽机车、汽车、飞机B.显著成就:电的独创和应用C.主要特点:科学探讨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D.重大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广泛运用这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7.下图所示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它们的核心动力分别是( )①蒸汽②煤炭③石油④电力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1908年前后,欧美流行着一首诗:“富人成双而至,他们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汽车),穷人乘坐福特(汽车)而至,他们笑个不停。
”推动诗句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蒸汽机的改良B.第一次工业革命C.启蒙运动的发展D.其次次工业革命9.其次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一个新的时期,下列不属于...“新的时期”的独创是( )10.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机器的独创者大都是有实践阅历的工匠,其次次工业革命中新技术和新机器的独创者几乎都是科学家,这种现象说明白( )A.自然科学起先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发展促进技术革新B.其次次工业革命中新技术和新机器的独创须要驾驭高深的理论C.有实践阅历的工匠都进步成了科学家D.科学家起先对新技术新机器的独创产生深厚的爱好11.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单元体例单元主题历史要素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阐述,本单元讲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历史,学生将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和代表性成果,初步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通过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贝多芬等人的成就,初步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世界近现代史的过渡交替阶段,讲述的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工业化国家在社会结构、大众教育、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等问题。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西方列强为了争夺市场和原料,展开了激烈争夺。
它们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大约从17世纪开始,近代科学文化发展起来,逐渐走向繁荣。
三、单元学情分析本单元中的知识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可依据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学习经验,通过表格归纳等方式进行学习。
学生通过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和近代科学文化,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对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可贵品质产生认同感,培养积极探索、勇于求真的精神。
四、单元学习目标1.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学技术背景,如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内燃机的发明等。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重大成就及对政治经济的影响;结合相关史料,理解工业革命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3.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梵高等人的成就,初步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解析)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笫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示例】观点一:科学技术(研究)与生产相结合促进生产迅速(快速)发展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
(史实1)美国福特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史实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研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逻辑论证)综上所述,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有机结合,科技变成强大的生产力,大大促进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前进(进步)。
观点二: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瓦特改良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史实1)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史实2)工业革命时期,大量的发明创造,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结论:综上所述,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观点三: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两次科技革命的发明都可以作为例子论证。
【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的“现代炸药,他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汽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
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可以概括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本题答案不唯一。
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围绕观点组织材料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