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计价基础工程量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5.06 MB
- 文档页数:15
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A —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清单工程量与定额计价工程量计算规则对照表在建筑工程造价中,清单工程量和定额计价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往往存在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对于正确计算工程造价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照列出清单工程量与定额计价工程量的计算规则,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清单工程量:根据图纸尺寸计算挖填土方量,不扣减工作面和放坡系数。
定额计价工程量: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考虑工作面和放坡系数,计算挖填土方量。
清单工程量:根据图纸尺寸计算基础体积,不扣减地梁、基础墙所占体积。
定额计价工程量:在清单工程量的基础上,还需考虑地梁、基础墙所占体积。
清单工程量:按图纸标注的规格和数量计算钢筋工程量。
定额计价工程量:在清单工程量的基础上,需考虑搭接和弯曲调整系数。
清单工程量:根据图纸尺寸计算混凝土体积,不扣减钢筋所占体积。
定额计价工程量:在清单工程量的基础上,还需考虑钢筋所占体积。
清单工程量:按图纸标注的规格和数量计算模板面积或体积。
定额计价工程量:在清单工程量的基础上,需考虑模板超高、支撑等因素。
清单工程量:根据图纸尺寸计算砌筑体积,不扣减门窗洞口所占体积。
定额计价工程量:在清单工程量的基础上,还需考虑门窗洞口所占体积。
清单工程量:按图纸标注的规格和数量计算装饰面积或体积。
定额计价工程量:在清单工程量的基础上,需考虑装饰线条、收口等因素。
清单工程量:根据图纸标注的规格和数量计算其他工程量。
定额计价工程量:在清单工程量的基础上,需考虑实际施工情况等因素。
清单工程量和定额计价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存在差异,需要结合具体施工情况和合同约定进行计算。
在实际工作中,建议咨询专业造价人员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定额与清单计价是两个核心概念,它们在工程管理和造价控制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差异以及各自的适用范围,为工程建设领域的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建设工程定额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的标准。
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
1.基础平整度计算:
基础平整度是指基础顶面与设计标高之间的最大高差,一般要求在一定范围内。
计算时需要测量基础顶面的高程值,然后与设计标高对比计算高差。
2.基础尺寸计算:
基础的尺寸计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宽度和长度。
宽度一般根据建筑物结构的荷载要求和所处地区的地基条件来确定,长度则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和结构形式来确定。
3.混凝土用量计算:
混凝土用量是指在工程中所需的混凝土的总量。
计算时需要考虑基础的体积和混凝土的配合比。
基础的体积可以通过计算基础的宽度、长度和高度来获得,混凝土的配合比一般由设计单位提供。
4.钢筋用量计算:
钢筋用量是指在工程中所需的钢筋的总量。
计算钢筋用量需要考虑基础的尺寸、配置形式和荷载要求等。
一般来说,基础中的钢筋配置主要包括上筋、下筋和挡筋等。
5.混凝土基础工程总造价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同时结合施工方案和工程材料的技术参数进行计算,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基础工程量计算范文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工程量的计算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于建筑项目来说,基础工程量的计算是其中最为基础和必不可少的部分。
下面是一个关于基础工程量计算的范文,供参考。
我们以一些建筑项目的地基基础工程量计算为例。
这个建筑项目是一栋高层住宅楼,地处市中心,地下有两层停车场。
我们将分别计算这个项目的平面基础工程量和立面基础工程量。
一、平面基础工程量计算1.地基开挖量计算: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图和设计要求,我们可以计算出整个地基的开挖量。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整个建筑物的平面面积。
假设建筑物的平面形状为矩形,长为100米,宽为50米。
那么建筑物的平面面积为100米×50米=5000平方米。
2.基础混凝土用量计算:在地基开挖完毕后,我们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这就需要使用混凝土来进行基础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我们需要在地基上铺设50厘米厚的混凝土层。
那么基础混凝土的用量为5000平方米×0.5米=2500立方米。
3.地基回填量计算:在地基混凝土施工完毕后,我们需要对地基进行回填,以填平地基表面。
根据设计要求,我们需要在地基表面回填50厘米的填方土。
那么地基的回填量为5000平方米×0.5米=2500立方米。
二、立面基础工程量计算1.基础墙体砌筑量计算:在地基施工完毕后,我们需要进行立面墙体的砌筑。
根据设计要求,我们需要建造的墙体高度为20米,墙体厚度为30厘米。
那么立面墙体的砌筑量为20米×0.3米=6立方米。
2.基础地下室砖砌量计算:在地下室的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地下室墙体砖砌。
根据设计要求,地下室墙体的高度为4米,墙体厚度为25厘米。
那么地下室墙体的砖砌量为4米×0.25米=1立方米。
3.基础主墙体砖砌量计算:在地上部分的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主墙体砖砌。
根据设计要求,主墙体的高度为30米,墙体厚度为25厘米。
那么主墙体的砖砌量为30米×0.25米=7.5立方米。
一造土建案例一、工程背景。
咱就说有这么一个土建工程啊,那可老有意思了。
这是一个多层住宅建筑项目,总共6层,框架结构的。
甲方呢,要求这楼盖得又快又好还得省钱,你说这不是给咱出难题嘛,但咱干造价的,就得把这事儿给捋顺咯。
二、工程量计算。
1. 基础工程。
首先是基础,这房子是柱下独立基础。
咱得先算出每个独立基础的体积。
你看啊,基础是个长方体加个棱台的形状。
长方体部分呢,长是3米,宽是2米,高是0.5米,这体积一下就出来了,长×宽×高,那就是3×2×0.5 = 3立方米。
棱台部分,上底面积是1×1 = 1平方米,下底面积是2×2 = 4平方米,高是0.3米。
棱台体积公式是V=(1/3)×h×(S1 + S2+√(S1×S2)),这里h是0.3米,S1是1平方米,S2是4平方米。
代入公式一算,(1/3)×0.3×(1 + 4+√(1×4))=(1/3)×0.3×(1 + 4 + 2)=0.7立方米。
所以一个独立基础的体积就是3+0.7 = 3.7立方米。
这楼一共20个柱子,那基础的总体积就是3.7×20 = 74立方米。
2. 混凝土柱工程。
柱子的截面是正方形,边长0.5米,一层楼高3米,总共6层。
那一根柱子的体积就是0.5×0.5×3×6 = 4.5立方米。
这楼20根柱子,柱子混凝土总体积就是4.5×20 = 90立方米。
3. 墙体工程。
外墙是240毫米厚的砌体墙,长度按建筑物周长算。
这楼长30米,宽20米,那周长就是(30 + 20)×2 = 100米。
墙高从室外地坪到女儿墙顶,一共18米。
那外墙体积就是0.24×100×18 = 432立方米。
内墙厚120毫米,有好多道呢。
咱先算出每一道内墙的长度,比如说一道内墙长10米,高3米,那这一道墙的体积就是0.12×10×3 = 3.6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