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关于牵牛花的评论 3
- 格式:doc
- 大小:10.43 KB
- 文档页数:5
《关于牵牛花的评论》教案教学目标1. 正确人读本科五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干起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从母女二人的对话中,感悟到对同一件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见解。
对事物的认识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从母女二人的对话中,感悟到对同一件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见解。
教学难点对事物的认识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示范讲解、朗读体验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幻灯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课课件出示牵牛花的图片。
播放手机典型的导学成果今天我们要讲一篇略读课文,是关于牵牛花的,(板书)一块读读。
2、新授(一)看题质疑看了这个课题,一看就知道要评论的内容是什么呀?关于什么的?你有什么问题? (二)初读感知,解决生字: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这些问题是我们自己提出来的,靠谁来解决啊?先来看看我们的课文,你能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遇到生字词可以问老师,和小组同学交流,小组内互相考一考,下面我们就打开书快点读读课文吧!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读课文,根据读文情况,正音 (三)指导方法,解决问题。
1.看看就能解决哪个了?指名读问题2.我们在学习前面的课文的时候你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这些问题你怎么去解答,去思考?可以和同学小组讨论讨论。
还有常用的方法比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我们在学习17课《画杨桃》的时候,还学习到有些句子可以画下来。
好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可以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勾画,可以和小组内讨论讨论来解决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3. 汇报交流: (1)妈妈是怎样评论牵牛花的? (板书)生性软弱,不能独立 (2)孩子是怎样评论牵牛花的? (板书)生病了不软弱,有向往 汇报过程中着重读,汇报所应用的学习方法。
对分角色朗读的学习方法,加以扩大,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你觉得自己同意谁的观点?预设:如果牵牛花生下来就软弱,妈妈非要让他独立,行吗?如果牵牛花可以自己生长,却要依靠别人,这样行吗? (四)读文拓展,开阔思维 在生活中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情吗? (如果孩子没有好的事例教师可以提供)我们班有个孩子叫小明,他很想加入我们学校的琵琶队,可妈妈却说不让他加入,说会耽误学习。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关于牵牛花的评论》的教学设计
钟青;谢清茶
【期刊名称】《教育实践与研究》
【年(卷),期】2005(000)021
【摘要】教材分析:《关于牵牛花的评论》是冀教版课程标准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哲理”主题下的一篇文章.此单元共有五篇课文。
该课属略读课文.简洁而意味悠长.在展示多彩世界不同价值观的同时.整篇文章充盈着善待万物的爱的温馨。
【总页数】1页(P62)
【作者】钟青;谢清茶
【作者单位】沧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河北,沧州,061000;沧县实验学校,河北,沧
州,06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3
【相关文献】
1.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感受亲情》教学设计及反思 [J], 孙艳坤
2.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J], 张秀云
3.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J], 张秀云
4.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感受亲情》教学设计及反思 [J], 孙艳坤
5.冀教版三年级上册《关于牵牛花的评论》的教学设计 [J], 钟青;谢清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牵牛花》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牵牛花》。
(2)了解牵牛花的特点,学会观察和描述自然界中的植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会用普通话交流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牵牛花》。
(2)了解牵牛花的特点,学会观察和描述自然界中的植物。
2. 教学难点:(1)生僻字的认读与书写。
(2)如何准确地表达牵牛花的美丽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1. 实物准备:牵牛花盆栽或图片。
2. 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牵牛花盆栽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牵牛花的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牵牛花被称为“清晨的号角”。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牵牛花》。
(2)教师讲解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朗读与背诵(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2)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五、作业布置:1. 观察家里的植物,写一段描述植物特点的短文。
2. 家长协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牵牛花的信息,了解牵牛花的生长环境和习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评价: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短文的表达准确性。
3. 课文背诵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牵牛花》的背诵情况,要求发音准确、流畅。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牵牛花的特点。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考虑如何改进教学,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观察和描述。
2019-2020年冀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关于牵牛花的评论》精品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认读“评、性、哦、哦、哩”5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评、题、性、弱、批、质、帮、鼓、谈、显”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从母女二人的对话中,使学生感悟到对事物的认识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从母女二人的对话中,使学生感悟到对事物的认识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教学难点:认识以人物对话贯穿全文的文体,提高表达能力。
预习案一、我能行,会预习:1、认识这些新朋友,给他们注音,并告诉大家我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评()性()哦()哦()哩()2、会写下列的字:3①根据间架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上下结构②形声字:3、我能找到和它们相近的字并组词:评()性()质()帮()谈()()()()()()4、能借助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下面的(你不会的)词语。
话题:情趣:生性:软弱:独立:依附:品质:同情:乐意:向往:二、试一试,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内容:三、我有问题,要质疑:探究案一、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完成下列表格:合作探究学习流程:1、小组内交流:①在组长领导下,依次由6-1号同学发言或自由发言②记录员做好记录③全组整理出一最满意答案;2、班内交流;3、全班进行总结、评价。
二、拓展延伸: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看法,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和大家说一说。
训练案A类一、看拼音写词语:pin lun hua ti sheng xing ruan ruo pi ping bang zhu gu zhang ()()()()()()( ) jiao tan ming xian pin zhi( ) ( ) ( )二、给下面词语找近义词或反义词:近义词:永远--()情趣--()软弱--()依附--()批评--()公正--()向往---()反义词:软弱--()依附--()批评--()公正--()B类一、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1、难道妈妈说错了吗?2、不能独立,总是依附,是不好的品质。
课文《牵牛花》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牵牛花》,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牵牛花的特点和种植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牵牛花的外貌特征。
(2)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运用互联网资源,搜索更多关于牵牛花的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了解牵牛花的特点和种植方法。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牵牛花生长过程的描述。
三、教学准备:1. 课文《牵牛花》全文。
2. 牵牛花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5. 互联网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牵牛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牵牛花的了解。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牵牛花》。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组讨论,深入分析课文内容。
3. 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
(2)举例说明生字词在课文中的运用。
(3)学生练习使用生字词造句。
4.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牵牛花》。
(2)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牵牛花的短文。
(3)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并与同学分享。
2. 拓展作业:(1)收集更多关于牵牛花的信息,如生长环境、花期等。
(2)参观植物馆或植物园,深入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
(3)开展一次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主题的绘画比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三年级语文上册《关于牵牛花的评论》的教学反思《牵牛花的评论》是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
本文以孩子的敏锐视角、好奇之心开篇,引出了“牵牛花”。
妈妈习以为常地对牵牛花一番成人模式化的定性评论引起了孩子的质疑,在接下来孩子与妈妈的对话中,孩子说出了自己对牵牛花的评论。
在教学本文时,我意在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悟到对事物的认识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没有谁对谁错,只要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是最棒的。
所以,我在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自己读通、读懂课文。
用一个问题:“关于牵牛花,妈妈和孩子各有的观点?你更喜欢谁的观点?”统领全篇文章的。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教师朗读指导的有效性,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和朗读技巧。
例如:指导朗读:当妈妈告诉孩子牵牛花的特点时,在孩子的眼里却不是如此,那孩子是如何反驳妈妈的呢?“不!妈妈我看牵牛花是从小生了病,不能站立。
小树们都很同情它,都乐意帮它站起来,让它也能看到远处的世界。
也有美丽的向往呢!”在这里重点指导读出反驳的语气“不”。
学生通过朗读更能体会到孩子不同意妈妈的观点。
在例如:在孩子的眼里牵牛花“其实,牵牛花一点也不软弱。
你看它攀着小树的肩膀站起来,多快乐啊!小树也快乐了,它乐的在风里直摇,树叶也哗哗鼓掌哩。
”这里我重点指导读出小树快乐劲儿和语气助词“哩”,并让学生试着自己做着动作来朗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接着我又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分角色朗读、男女生朗读、师生分角色朗读等。
在多种朗读形式的训练下,学生能更好地体会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在分角色朗读中,有些学生的朗读效果让人就像走进了文本中一样。
但是,在完毕本课的教学后,反思自己在课堂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缺乏。
例如在时间分配上,只是注重了学生朗读指导,而忽略了教学时间;还有在朗读指导上,对学生没有做到面面俱到,对有些朗读能力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的有效指导在课堂中表达的还不够充分。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关于牵牛花的谈论教课目标:知识与技术: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妈妈和孩子各自对牵牛花的不一样见解。
知道不一样的人看同一件事物常常也会见解不一样样。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参加对牵牛花的谈论。
过程与方法:这是一篇充盈着善待万物的爱的温馨文章,文字情真意切,充满小孩情味。
以读为主,经过频频读再现当时谈论情境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领会文中的感情,感悟文中告诉我们的道理。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用不一样的思想方式去看事物,获得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教育学生要从不一样的角度看问题,仔细思虑,防备主观和片面的错误。
教课难点:1.懂得用不一样的思想方式去看事物,获得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2.知道妈妈和孩子对牵牛花的谈论不一样的原由。
课前准备:课件、采集相关牵牛花的图片与资料。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赏识牵牛花,导入新课。
(一)出示相关课件,共同赏识牵牛花。
(二)指引学生:一朵朵漂亮的牵牛花像什么?(喇叭、酒杯等等,让学生各抒己见。
)(三)教师小结:是呀,你们每一个人眼中的牵牛花都是不一样样的,在文中的妈妈和孩子的眼中,牵牛花也是不一样样的哦!今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文中的妈妈和孩子是如何谈论牵牛花的。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明确读文要求。
(一)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畅、读正确。
(二)画出妈妈和孩子对牵牛花谈论的句子,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三)读完课文,有何感觉?(四)指名反响。
教师指引学生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勾画出相关语句,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关于牵牛花的评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准确认读“评、性、哩”等5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题、性、弱”等10个生字,会区分使用多音字“哦”的两种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以人物对话贯穿全文的这种文体,了解课文要紧内容。
过程与方法1、从阅读角度来说,应该以学生自主读文为主;2、从识字角度来讲,将识字有机地融入阅读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得对同一事物能够有不同的看法;对周围的事物的评判要出于爱心和公心。
课前预备:课前搜集牵牛花生长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白得“评论”1、提出“对小孩打依旧不打”的话题,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明白得重点词“评论”并板书。
2、从“评论”一词导入本课,将课题板书完整。
“看到题目,你们想明白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爱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读文情形。
3、全班交流自己初读课文寻求到的答案。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味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摸索:“你同意谁的意见或自己有什么见解?”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抓住重点词句来明白得感悟,重点体会语句:“牵牛花生性脆弱,不依附别人是不敢站起来的。
”“我看牵牛花是从小生了病,不能站立。
小树们都专门同情它,都乐意帮它站起来,让它也能看到远处的世界。
牵牛花也有漂亮的向往呢!”和“事实上,牵牛花一点也不脆弱。
你看它攀着小树的肩膀站起来,多快乐啊!”四、经历字形,指导书写。
关于牵牛花的评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妈妈和孩子各自对牵牛花的不同看法。
知道不同的人看同一件事物往往也会看法不一样。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参与对牵牛花的评论。
过程与方法:
这是一篇充盈着善待万物的爱的温馨文章,文字情真意切,充满儿童情趣。
以读为主,通过反复读再现当时评论情境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感,感悟文中告诉我们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懂得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看事物,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同。
教育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认真思考,避免主观和片面的错误。
教学难点:
1.懂得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看事物,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同。
2.知道妈妈和孩子对牵牛花的评论不同的原因。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有关牵牛花的图片与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牵牛花,导入新课。
(一)出示相关课件,共同欣赏牵牛花。
(二)引导学生:一朵朵漂亮的牵牛花像什么?(喇叭、酒杯等等,让学生各抒己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