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装饰画》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6
装饰画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四章《装饰画创作与应用》,具体内容包括: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装饰画的构图、色彩、图案设计;以及装饰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提高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装饰画构图、色彩、图案设计的能力,提高创作水平。
3. 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装饰画的构图、色彩、图案设计。
2. 教学重点: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装饰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装饰画作品、彩笔、水粉、画纸等。
2. 学具:彩笔、水粉、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装饰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兴趣。
2. 理论讲解:(1)介绍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讲解装饰画的构图、色彩、图案设计方法。
3. 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幅装饰画草图。
(2)根据草图,用彩笔、水粉等材料进行制作。
4. 课堂展示:(1)每组展示作品,介绍设计理念。
(2)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提出建议。
5. 例题讲解:以一幅装饰画为例,讲解其构图、色彩、图案设计方法。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装饰画作品。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强调装饰画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装饰画创作与应用2. 内容:(1)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装饰画的构图、色彩、图案设计(3)装饰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天”为主题,创作一幅装饰画。
2. 答案要求:(1)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协调。
(2)图案设计富有创意,体现主题。
(3)作品尺寸:A3纸大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收集不同类型的装饰画,进行欣赏和分析。
(2)组织学生参加装饰画比赛,提高创作水平。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4课装饰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4课《装饰画》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装饰画的概念、特点、分类和创作方法的学习。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示例,使学生了解装饰画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色,以及各种装饰画技法,如剪纸、版画、镶嵌等。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勇于尝试新事物。
但同时,部分学生对装饰画的概念、技法还不够了解,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装饰画的概念、特点、分类和创作方法,学会一种或多种装饰画技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装饰画的概念、特点、分类和创作方法。
2.难点:装饰画技法的掌握和创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实物材料,让学生动手实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装饰画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装饰画的定义和特点。
2.新课讲解:介绍装饰画的历史背景、地域特色和分类,讲解各种装饰画技法的原理和步骤。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装饰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5.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装饰画的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装饰画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创作方法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关键词和图示呈现。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装饰画作品的效果。
2.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对方的装饰画作品,给出建议和鼓励。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装饰画》教案教案 (1)一. 教材分析《第4课装饰画》是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装饰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步骤指导,使学生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装饰画作品。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创作有一定的热情。
但是,对于装饰画的概念和创作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装饰画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装饰手法进行创作的能力。
3.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装饰画的概念和特点。
2.装饰画创作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示范法:展示优秀装饰画作品,分析其创作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领悟。
3.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装饰画的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装饰画作品示例和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装饰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装饰画的特点和魅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装饰画的创作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实践,掌握装饰画的绘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创作装饰画作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拓展(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和师评,提高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装饰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的装饰画创作方法,独立完成一幅装饰画作品。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装饰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4《装饰画》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装饰画的基本特点和概括、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方法,能运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和装饰性的色彩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体验装饰画作品强烈的艺术美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对比、体验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和装饰性的色彩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装饰画强烈的艺术美感,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装饰画的基本特点和概括、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方法。
2.教学难点:能运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和装饰性的色彩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教师播放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
提问:请你听一听这首乐曲,它仿佛把你带到了什么地方?生: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人居住的地方。
(用音乐引发学生的愉悦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名作在一位画家的心中,西双版纳是片神奇的土地,这里阳光明媚,树木繁茂,色彩丰富而绚丽,处处充满生机,震撼着他的心灵。
现在,让他的画带着我们一起走进西双版纳吧。
出示丁绍光创作的作品。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画种,它的名字叫装饰画。
板书课题:装饰画二、自主探究1.认知装饰画的含义,让学生先猜测再巩固理解师:什么是装饰画,你能用自己的理解说一说装饰画的定义么?(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出示装饰画概念:装饰画一般是指具有装饰意味的绘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
2.欣赏比较出示一幅写实绘画和一幅装饰画,说说装饰画与写实画相比,有什么不同?生:……(学生初步感知装饰画的艺术特点)小结:装饰画与写实画不同,它注重欣赏性和装饰性,不强调真实光影和透视关系,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及整体的和谐其价值在于满足人们装饰的需要。
3.感受新知请欣赏丁绍光的作品《乐园之梦》。
(1)这幅画描绘的是什么内容?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欣赏并回答:描绘的是云南西双版纳少数民族的风情。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四课装饰画人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装饰画的概念、特点及分类,掌握装饰画的绘制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体验装饰画的创作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装饰艺术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美的欲望。
教学内容1. 装饰画的概念及特点:介绍装饰画的定义、历史背景、艺术特点等。
2. 装饰画的分类:介绍装饰画的几种常见形式,如黑白装饰画、彩色装饰画、剪贴装饰画等。
3. 装饰画的绘制方法和技巧:讲解装饰画的绘制步骤、技巧和注意事项。
4. 装饰画的创新与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装饰画的创新和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装饰画的概念、特点、分类和绘制方法。
2. 难点:装饰画的创新与实践,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有个性、有创意的装饰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料。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装饰画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2. 新授:讲解装饰画的概念、特点、分类和绘制方法,让学生对装饰画有全面的认识。
3. 实践:让学生动手绘制装饰画,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4. 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和反馈。
板书设计1. 装饰画人美版2. 正文:包括装饰画的概念、特点、分类、绘制方法和创新实践等。
作业设计1. 必做题:绘制一幅装饰画,要求运用本课所学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2. 选做题:进行装饰画的创新实践,如尝试不同的材料、形式或主题。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装饰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绘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2.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多尝试、多创新。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装饰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装饰画的特点,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装饰画。
2、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体验中,感悟装饰画的美感,掌握表现方法。
3、利用《论语》等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学生多看、多练,教育学生观察事物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等。
教学重点:装饰画的特点及表现方法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出装饰画的特点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做好学习准备。
二、导入新课:(一)、引用《论语》中的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二)、出示范画:你喜欢这些作品吗?这什么?板出课题设计意图: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讲授新课:(一)、引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二)、欣赏教材:1、《乐园之梦》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为什么给我们这样的感受?色彩有什么特点?2、《凤》这幅作品你喜欢吗?为什么?(三)、引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四)、小组研究:装饰画与写实性绘画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五)、引用晋代陈寿《三国志》中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六)、读一读书中的小资料,说说自己的认识。
(七)、对比学生作品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八)、回忆刮画的表现手法。
设计意图:利用传统文化鼓励学生要多看、多练,教育学生观察事物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课堂练习:(一)、学生用刮画形式进行创作。
(二)、引用《弟子规》中的“房室清,墙壁净。
几案洁,笔砚正。
”设计意图: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进行艺术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课堂总结:(一)、引用《论语》中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二)、选择典型性的作品展示、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学会运用传统文化评价自己的表现,六、板书设计:课题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线条丰富疏密有致形象夸张变形色彩简洁鲜明。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装饰画》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第4课装饰画》是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装饰画是一种具有装饰性、观赏性的绘画作品,它强调形式美、图案美和色彩美。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装饰画的基本特点,掌握装饰画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装饰画的特点和技法还不够了解,需要在本课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尝试新事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基本特点,掌握装饰画的基本技法。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装饰画的特点和技法。
2.如何运用装饰画的技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欣赏优秀的装饰画作品,让学生感受装饰画的美。
2.讲解法:讲解装饰画的特点和技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自己的装饰画作品。
4.评价法: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装饰画作品,用于欣赏和讲解。
2.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纸、水粉、画笔等。
3.准备投影仪,用于展示作品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装饰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感受装饰画的美。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装饰画?装饰画有哪些特点?2.呈现(10分钟)讲解装饰画的特点和技法,如形式美、图案美、色彩美等。
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创作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的装饰画技法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发挥创意。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强调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装饰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装饰画》是六年级美术下册第四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手法,以及如何运用装饰画的形式创作一幅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装饰画的例子,如剪纸、版画、布贴等,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作品,掌握装饰画的基本技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各种绘画技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装饰画的定义和特点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需要在本节课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对装饰画的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装饰画的形式创作一幅作品。
四. 教学重难点1.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装饰画的表现手法。
3.如何将自己的创意运用到装饰画创作中。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手法。
2.示范法:展示装饰画的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创作方法。
3.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装饰画的创作技巧。
4.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欣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2.多媒体设备。
3.装饰画素材:剪纸、版画、布贴等。
4.绘画工具:画纸、画笔、水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著名的装饰画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装饰画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手法。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装饰画与普通绘画的区别。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种装饰画技法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教师总结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建议。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尝试将其他艺术形式(如剪纸、版画等)融入装饰画创作中。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4装饰画 | 人美版(201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装饰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3. 学生能够运用装饰画的基本元素进行创作。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提高对装饰画的欣赏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创作实践,提高对装饰画的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装饰画的兴趣和热爱。
2. 学生能够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学生能够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装饰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3. 装饰画的基本元素及其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装饰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3. 装饰画的基本元素及其运用。
难点1. 装饰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装饰画的基本元素及其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装饰画作品、绘画工具。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PPT展示装饰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画有什么特点?你们喜欢这些画吗?为什么?新课1. 讲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装饰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3. 讲解装饰画的基本元素及其运用。
实践1. 分组进行装饰画的创作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2. 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板书设计1. 装饰画2. 内容:- 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装饰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装饰画的基本元素及其运用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运用装饰画的基本元素进行创作,主题自选。
2. 作业要求: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和谐,具有一定的创意。
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3.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4. 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5. 如何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以上就是我对“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4装饰画 | 人美版(2012)”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装饰画的基本技法。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装饰画的基本技法3. 创作一幅装饰画作品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装饰画的基本技法,创作一幅具有个性的装饰画作品。
难点:如何运用装饰画的技法,将生活中的事物表现得富有艺术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水粉颜料、剪刀、胶水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粉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对装饰画产生兴趣。
2. 展示一些著名的装饰画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装饰画的美感。
二、基本技法讲解(10分钟)1. 讲解装饰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示范如何运用基本技法进行装饰画创作。
三、创作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个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装饰画创作。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技法,将生活中的事物表现得富有艺术性。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板书设计: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基本技法:线条、色彩、构图等创作步骤:选择主题、构图、绘画、装饰等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创作一幅装饰画作品,巩固所学技法。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对装饰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技法,并能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但在课堂时间安排上,稍显紧张,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创作时间不够充足。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适当延长创作时间,让更多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创作实践”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分组合作,选择一个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装饰画创作。
装饰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装饰画的基本特点和概括、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方法,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和装饰性的色彩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体验装饰画作品强烈的艺术美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对比、体验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和装饰性的色彩,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装饰画强烈的艺术美感,抒发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以往的美术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造型方法,能够运用生动的点、线、面进行创作,知道三原色、三间色、对比色、邻近色等色彩知识,装饰色彩方面的知识也在上节课学习过。
但是装饰画创作知识点,技法内容很多,要把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进行装饰画创作,对于学生来说还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因此在装饰画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对美术的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提炼能力,以及学生自身的美
术素养和对艺术的情感态度,来表现装饰画的具有独特美感的特殊韵味。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装饰画的基本特点和概括,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和装饰性的色彩,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
四、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的使用方式和意
图
一、导入
1、课件图片展示,
介绍西双版纳独特的原始森林自然风光和迷人的民族风
情。
今天,老师带你去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
这里终年温暖,日照充足,气候多雨湿润。
有神秘的热带雨林,在林中穿行你可看见品种繁多的各种树木,层层叠叠,郁郁葱葱,有笔直挺拔的望天树,各类高高低低的阔叶树,树木之间有丰富的藤蔓植物,盘根错节,还有独木成林的大榕树,等等,蔚为壮观。
这里也是许多珍稀动物的栖息繁衍之地。
除了自然风景,这里的的建筑,民族服装,民族歌舞,及民俗风情,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你们有没有猜到,这是什么地方吗?(位于我国云南境内的西双版纳)这里就是位于我国云南省境内的西双版纳,是中国大地上一块屈指可数
的绿色宝地,这里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充满了神奇的色彩,是许多艺术家创作的发源地。
2、欣赏画家丁绍光作品。
丁绍光大师的大部分艺术作
品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都热情地表现了以云南乡土风情为主的题材,那竹楼、藤蔓,榕树、芭蕉以及婀娜多姿的少女,组成了美丽而独特的画面。
流动的线条,绚丽的色彩,具有强烈的装饰风格。
3、今天,我们也来跟着大师学画装饰画。
板书课题:
装饰画
二、探究装饰画特点
1、分析画家作品,探究装饰画特点。
什么样的的画是
装饰画呢?我们来找找装饰画的特点?“装饰”概念:改变,变美。
如何变?
欣赏一组西双版纳特色图片,了解西双版纳的乡土风情。
欣赏大师丁绍光作品,通过对装饰名作欣赏,发现装饰画作品中许多灵感源于对生活的观察。
初步感受装饰画作品的艺术魅力,揭示本节课的知识点认识装饰画。
欣赏《乐园之梦》,找找什么变了?课件提示。
画中的少女有什么特点?手臂、脖子、腰身夸张、变形。
画中的植物有什么特点?画中的植物与生活中的植物有什么不同?(造型概括简练,改变了原本色彩)作品中的仙鹤身
影,也用了概括的表现方法。
板书设计:夸张、变形、概括、简练。
2、小结:装饰画特点
(1)装饰画与写实绘画不同,是通过对自然界中具体的物体,在造型上运用夸张、变形、概括、简练的表现手法。
(2)画面中的造型有序的组合排列,使画面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
画面偏重表现形式的装饰性,不强调真实光影和透视关系。
(3)运用装饰色彩,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及整体的和谐,给人以简洁明快,强烈的艺术美感。
3、欣赏一组装饰画,感受装饰画的美,了解装饰画的创
作:选题:人物、动植物、风景、器物等等。
构图:排列有序,构图饱满。
图片欣赏分析构图饱满。
色彩:装饰色彩,对比强烈,和谐统一。
三、教师示范,学习创作我们来尝试一下夸张、变形、概括、简练。
我们熟悉的具象物体花草树木,动物、器物等等
1、首先用线条进行概括,夸张,变形表现事物。
再色彩
装饰。
2、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创作欲
望。
通过对比,了解添加流动的线条,使构图饱满,装饰效果更强烈。
四、学生实践活动。
1、布置作业:选择你喜欢用的题材,运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和色彩,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
2、作业要求:画面的构图;造型的新颖;线条的组织;颜色的设计。
3、循环播放一组装饰画,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线条、色彩的合理运用。
五、作业评价
1、谁的作品更有装饰性?说一说为什么?
2、你在他人的作品中看到夸张、变形及线条、色彩的运用了吗?在哪幅作品中体现得最突出。
3、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是怎样构思的,是怎么表现的?
4、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具体评价。
六、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装饰画,初步了解装饰画的基本特点和艺术表现方法,感受到了装饰画强烈的艺术美感。
学会了用变化的线条和装饰性的色彩创作一幅装饰画。
装饰画还有很多种表现手法,很多艺术风格。
下节课我们继续来探讨装饰画,进一步感受装饰画的美。
循环播放一组装饰画图片,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开拓学生眼界,拓宽学生创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