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城市群内涵及发展建设的一般规律
- 格式:pdf
- 大小:3.15 MB
- 文档页数:16
()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沿海主要港口之一,山东半岛地区重要的国际化物流中心。
A、青岛港B、烟台港C、日照港D、威海港答案:B三大石油公司在沿海建设()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LNG接收站)为山东省解决了处于输气末端的难题。
A、2B、3C、4D、5答案:C两横:分别为济青基础设施廊道和()。
A、青烟威日基础设施廊道B、雏烟威基础设施廊道C、潍日基础设施廊道D、鲁中基础廊道答案:B山东省省长周乃翔在2022年1月23日在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继续办好日本、韩国、RCEP区域3个()。
A、出口博览会B、进口博览会C、世界贸易展D、国际贸易展答案:B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
A、0.1B、0.2C、0.3D、0.4答案:C以()理念引领新时代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A、经济B、特色C、先进D、新发展答案:D2019年12月5日,《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2019)》在北京发布,山东半岛城市群位列2018-2019年度城市群品牌前5强第()位。
A、2B、3C、4D、5答案:C山东把“()”作为八大发展战略之一,摆到了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战略位置,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A、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B、区域协调发展C、重大基础设施建设D、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答案:C2021年中国将光的存储时间提升至()小时。
A、1B、2C、3D、4答案:A比特数中国研发全球最大量子的超导量子体系()。
A、九章B、祖冲之号C、庄子D、墨子号答案:B()年,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A、2019B、2020C、2021D、2022答案:A山东省()年的工作动员大会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
A、2019B、2020C、2021D、2022答案:D()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简称。
探寻世界城市群规律与经验现代区域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城市群已经成为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点“大城市群”原文是megalopolis,又有人译为“大城市连绵带”、“大都市经济圈”。
它是在1961年,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城市群——城市化的美国东北海岸》一书中首先提出的概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发展,城市竞争不再是区域范围内城市之间的竞争,而是作为一个更大的城市群经济实体,在更广阔的开放式空间范围内参与全球竞争。
城市群是区域实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点。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城市群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发展形式和竞争格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所以多了解世界典型城市群发展的基本状况,分析世界典型城市群发展的基本经验,将对我国城市群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将有效推动我国总体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世界典型城市群发展的基本状况现代区域发展逐渐呈现出以城市群为明显特征的发展新趋势,世界主要城市群有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也称大湖区城市群)、美国西南部太平洋沿岸圣地亚哥-旧金山城市群、英国的伦敦城市群、法国的巴黎城市群、德国的莱茵-鲁尔城市群、荷兰的兰斯塔德城市群、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现代区域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城市群已经成为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点。
世界典型城市群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三大洲,基本可以归纳为五大城市群。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是美国经济的核心地带,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30%,是美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商业贸易中心和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包含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城市。
其中,纽约是世界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和著名的都会区。
该城市带长965k m,宽48k m~160k m,面积为13.8万k m2,占美国面积的1.5%,该区人口为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
建设城市群的意义与建议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会议强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推进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破解北京大城市病和环首都贫困带难题,促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和形成新增长极的有效抓手,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城市群与世界级城市群的内涵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巨型城市为中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和信息通达性,密切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空间组织形式,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区域内有比较密集的城市,比如长三角集中了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7个;二是有相当多的大城市形成各自的都市区(一般由中心城市和周边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县域组成,中心城市是核心区,周边县域是边缘区);三是有方便的交通走廊把这些核心城市联结起来;四是人口规模在2500万人以上,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50人,城市化水平达70%以上。
以城市群组织形式为代表的城镇密集区域,成为集聚国内乃至国际经济、社会、要素的巨大空间。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在世界商务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对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城市。
这些城市将区域、国家和国际经济融入全球经济,是全球经济体系的节点、全球资本的汇聚地、全球性生产控制中心、专业化服务的供给基地和金融产品及市场的生产基地,其形成的重要基础是投资全球化和金融证券化。
纽约、东京、伦敦、芝加哥等都属这类城市。
它们往往具有交通枢纽、全球贸易门户、移民和公司总部聚集地等特征,一方面发挥重要的全球化职能,另一方面也是国家的经济增长极和城镇化核心地区。
初中地理城市规划与发展规律城市规划与发展是指国家、地区和城市对城市空间布局、建设与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的一种行动方式。
城市规划与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以下将从城市规模、布局、功能分工、地理条件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城市规模与发展城市规模是衡量城市大小的一个指标,城市规模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一般而言,城市规模与人口数量成正比例关系,即人口越多,城市规模越大。
例如,中国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人口数量众多,城市规模较大。
而一些小城市则人口较少,城市规模相对较小。
二、城市布局与发展城市布局是指城市建设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安排。
城市布局与发展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首先,城市布局与地理条件密切相关。
海滨城市、沿江城市等地处交通便利的地区,往往发展较快,城市规模较大。
其次,一些地区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城市布局相对分散,如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山区等。
城市布局与发展还与资源配置密切相关。
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发展迅速,城市规模较大,如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省,以及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
而资源贫乏的地区,城市发展相对较缓慢。
三、城市功能分工与发展城市功能分工是指城市内不同地区担负不同功能,形成特色鲜明的功能分区。
城市功能分工与发展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首先,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往往集中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
这些城市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拥有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本。
四、地理条件与城市发展地理条件是城市规划与发展的基础,也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特点。
一般而言,交通便利的地区更容易发展成为中心城市,如沿海城市、交通枢纽城市等。
同时,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如煤炭、石油等资源丰富的城市。
地理条件还决定了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
例如,山区的城市发展相对困难,但是适合发展旅游业、生态农业等。
而平原地区的城市更适合发展工业和农业。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与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城市规模与发展、城市布局与发展、城市功能分工与发展以及地理条件与城市发展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城市群的演进规律和一体化发展特征分析作者:李培鑫来源:《上海城市管理》2019年第05期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通过城市群的一体化来带动区域协调并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
基于城市群发展的相关理论,对城市群的形成和演化规律进行阐释,并在“结构-联系-共享”的框架下分析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内在特征。
作为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到高级阶段形成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群的形成是区域空间从无序均衡到中心-外围再到多中心多外围复合网络式发展的过程,城市群从而成为特定空间内由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在分工与协作基础上形成具有密切联系的一体化功能区域,会伴随着要素和资源在市场规律下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而合理的空间和产业结构、密切的经济和生态联系、资源和服务的共享正是城市群发育的内在属性特征。
对于城市群一體化发展,未来可以从规划引领、利益协调、都市圈建设、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进行推进。
关键词:城市群;一体化;演进规律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9.05.004城市群的日益崛起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实践中一个重要的特征,由地域上相近的不同规模和功能的多个城市聚合而成的城市群逐渐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参与全球竞争的主要空间载体,我国传统的“四大板块”战略也在向城市群进行拓展和延伸。
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以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都强调了城市群的主体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到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同时国家还集中出台了多项城市群的专项规划,以此促进城市群更好的发展。
而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群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
特别是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长三角进入了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历史阶段,也更加凸显了城市群在我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作用。
城市群基本理论及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经验关于《城市群基本理论及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经验》,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目】哈尔滨长春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困境探析 【第一章】哈长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建设研究绪论 【第二章】城市群基本理论及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经验 【第三章】哈尔滨长春城市群范围界定 【第四章】哈长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五章】哈长城市群区域一体化构建对策 【参考文献】哈长城市群一体化体系创建研究参考文献第2章城市群基本理论及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经验2.1 城市群概念及发展历程阶段2.1.1 城市群基本概念城市群是一个覆盖面非常宽泛的概念:城市群包括的内涵非常丰富,表现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既有社会、经济、政治方面的内涵,又有地理、历史、环境等等方面的内涵;海内外学者对城市群的研究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人们对城市,对城市群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深的,原有肤浅或错误的认识,不断被后代改进。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时代提出了许多种不同的城市群概念表述,造成城市群的概念在学术界至今为止仍然没有达成一个具有广泛共识的定论。
我国对于城市群概念的界定,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的:一个方面是从经济地理、城市规划学科角度来界定,这个方面主要是着重从地区发展含义出发,以城市及城市群的等级和规模、产业协作、空间组织等几个方面来研究。
另一个方面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界定,这个方面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视角来对城市群进行研究,着重分析城市群内部城市以及城市在地区发展过程中的聚合和发散模式以及一体化。
结合各方面对城市群的研究,本文综合分析城市群的概念的是:城市群是基于一定的关系(地缘、经济联系、社会文化等)的许多城市,通过生产力不断提高,城市从规模、结构、功能等多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逐渐形成的一个城市集合体。
城市群演化规律嘿,咱今儿来聊聊城市群演化规律这档子事儿。
你看啊,城市群就像是一个大家庭。
大城市呢,就像是家里的顶梁柱,有实力有资源,吸引着各种各样的人来投奔。
小城市呢,就像是乖巧的弟弟妹妹,跟着大哥大姐后面,也能沾点光,慢慢成长起来。
这演化过程啊,就好像一棵树的成长。
一开始只是小小的树苗,慢慢地生根发芽,长出枝叶。
城市群也是这样,从最初的几个城市聚集在一起,逐渐发展壮大,变得枝繁叶茂。
在这个过程中,交通就像是树的经脉一样重要。
路修得好,城市之间的联系就紧密,资源啊、人啊就能顺畅地流动。
就好比经脉通畅了,整棵树才能健康地生长。
还有产业呢,那就是这棵树结出的果实。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产业优势,大家相互配合,就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要是都自顾自地发展,那这棵树可就长不好啦。
你想想,要是一个城市群里,每个城市都只想着自己,不跟别人合作,那不就像一群人在拔河,各使各的劲,最后啥也干不成嘛!但要是大家齐心协力,朝着一个方向努力,那力量可就大了去了。
而且啊,城市群的演化可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会遇到各种问题,就像树会遇到病虫害一样。
这时候就得想办法解决呀,不能任由问题发展下去。
再看看现在的一些城市群,发展得多好呀!那些大城市灯火辉煌,充满了活力。
小城市也在努力地追赶,想变得更好。
这就像是一场赛跑,大家都在努力向前冲。
咱中国有那么多城市群,每个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它们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共同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这多让人骄傲啊!所以说啊,城市群的演化规律可太重要啦。
我们要好好研究它,利用它,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这是实实在在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事情呀!你说是不是呢?。
城市群形成原理与发展思路肖金成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一、城市群的概念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这个城市群问题,我呢,是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对城市群有一定研究。
今天我想跟大家就城市群的形成原理与发展思路做一些介绍。
那么城市群呢,向来受到大家的关注,这个与城镇化相联系,因为我们认为城市群是城镇化的重要载体,那么在城镇化的布局方面,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十八届三中全会及新型城镇化的规划里面,对城市群都有重要的论述。
比如说在城镇化规划里面,我们说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
那么城市群确实在城镇化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现在各地也都在规划和建设城市群,但是城市群和人民一般理解的不同,一般人认为几个城市加在一起就是城市群,但是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并不是说我们有几个城市就叫一群城市,所以就是城市群。
城市群是一个概念,也是国外传过来的一个概念。
它有它的内涵,我现在首先将一下城市群的内涵,城市群的内涵用这几句来表述,就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以一个或几个特大城市为核心,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这里面有三个要件,大家需要理解和准确滴把握。
第一个,所谓的城市群不是一个城市,或者说两个城市、三个城市,它应该是有一定的数量,当然这个具体的数量,比如是5个、7个、9个、10个以上,当然这个有不同,不是说必须是3个、5个、7个、8个,但是它肯定是有一批,比如有7、8个,5、6个,2、3个是不是城市群?这个就很难说。
我觉得很难说2、3个就能构成一个城市群。
第二个呢,要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这是第二个,因为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联系才能经常化和不断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