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名言必背

  • 格式:docx
  • 大小:44.52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名言

忠篇一

(一)热爱祖国

1. [原文]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先秦)《太公六韬》

[译文]国家不是一个人的国家,而是所有民众的国家。

2. [原文]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译文]祖国河山秀美如画,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寸土寸金。

3. [原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译文] 国家的兴衰存亡,每个老百姓都是有责任的.

4. [原文]位卑未敢忘忧国。——(南宋)陆游《病起怀书》

[译文]虽然我地位卑微,也始终不敢忘记为国分忧。

5.[原文]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转》

[译文]男子汉大丈夫应当为国家戍守四方,死于边境,并以马革裹尸为荣耀。

6. [原文]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南宋)郑思肖《德佑二年岁旦》

[译文]我一心向着朝廷收复失地,统一中华;那万古传诵的《下泉》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境界,也正是百姓翘首企盼的。

7. [原文]君子虽在他乡,不忘父母之国。——(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译文]君子即使远在他乡,也常思念父母祖先的故居之地。

8. [原文]疾风知劲草,板当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瑀》

[译文]在大风来临之时,才能分辨出港进不折的草;在国家动荡之际,才能显示出忠诚勇敢的大臣。9. [原文]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南宋)佚名《名贤集》

[译文]在国家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10. [原文]投死为国,以义灭身。——(三国•魏)曹操《让县自名本至今》

[译文]为了国家而不惜牺牲,为了正义而不顾生死。

11. [原文]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明)夏完淳《别云间》

[译文]即使自己死了,那不屈的魂魄也要返回故乡,将在空中注视后继者高举义旗,鼓舞他们从事地与外族侵略的大业。

(二)尽忠职守

12. [原文]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先秦)《礼记•表记》

[译文]处在自己位上而不负起责任,社会就乱了。

(三)诚实守信

13.[原文]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译文]不要把金玉当成宝物,忠诚与信用才是宝。

14. [原文]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先秦)《诗经•小雅》

[译文]因为自身讲求诚心,所以对他人无所愧疚,对上天也是无所畏惧。

15. [原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

[译文]诚是自然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选择。

16. [原文]不忠不信,何立于天地之间?

[译文]一个人如果不讲求忠义诚信,那么怎能在世上立足呢?

17.[原文] 凡出信,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清)李毓秀《弟子规》

[译文] 说话办事,诚心在先;欺骗与胡说,那怎么可以呢?

18.[原文]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先秦)《礼记•表记》

[译文]口头上给人以恩惠却没有实际行动,那么怨恨和灾祸就会降临到他的身上。

19.[原文]立身存笃信,景行胜将金。——(唐)王梵志《全唐诗补逸》卷二

[译文]为人处事要老实忠厚讲信用,品行高尚胜过金银财富。

20. [原文]梦中许人,觉且不背.——(汉)贾谊《新书•匈奴》

[译文](人的诚信程度应该达到折中境界:)即使睡梦中答应过别人,醒来后也不失信。

21. [原文]巧伪不如拙诚。——(北朝•齐)《颜氏家训•名实篇》

[译文]机巧虚伪不如质朴真诚。

22.[原文]巧言令色,鲜矣仁。——(春秋)《论语•学而》

[译文]言语动听,面目乖顺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23.[原文]人之贵朴讷诚笃.——(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惠芳》

[译文]为人最重要的是朴实忠厚,真诚实在。

24.[原文]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明)徐被稷《耻言》

[译文]说话实在,办事实在,为人实在,没有不使人信服的道理。

25. [原文]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春秋)《论语•公治长》[译文]起初我对待别人,相信他会说到做到的;现在我对待别人,还会相信他的,但是要看他的行动。

26. [原文]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译文]孝敬父母是培养道德的开始,敬爱兄弟是培养道德的延伸,信用是道德培养的深度,忠诚是道德培养的表现.曾参恰恰是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27. [原文]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译文]诚信,是国家的宝贵财产,也是民众的依赖。

28. [原文]言必信,行必果。——(春秋)《论语•子路》

[译文]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落实。

29. [原文]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汉)韩婴《韩诗外传》

[译文]对待别人以诚实的态度,即使原来关系疏远也会变得亲密起来;对待别人以虚伪的态度,及时原来关系密切也会变得疏远。

30. [原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春秋)《论语•为政》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求知态度。不怕别人不了解我,而要怕我不了解别人。

孝篇二

(一)孝敬父母

1. [原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春秋)《论语•学而》

[译文]少年弟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外出做事要兄弟和睦。

2. [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清)李毓秀《弟子规》

[译文]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3. [原文]首孝弟,次谨信。——(清)李毓秀《弟子规》

[译文]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弟,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4. [原文]孝于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宋)林逋《省心录》

[译文]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

5. [原文]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清)《增广贤文》

[译文]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吴亚,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6.[原文]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译文]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

7. .[原文]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先秦)《孝经》

[译文]孝是天经地义的。

8. .[原文]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

[译文](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的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二)以及推人

9.[原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战国)孟轲《孟子•梁惠上》

[译文]孝顺自己的老人,并要把这份感情推及别人的身上;养育自己的孩子并要把这份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孩子身上。

10.[原文]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先秦)《孝经•天子章》

[译文]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

智篇三

(一)重教好学

1.[原文]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肃传》

[译文]能把一本书读过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能领会。

2.[原文]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先秦)《礼记•曲礼上》

[译文]见闻广博、学问深广而又知道礼让,力行正道而又不知懈怠,这种人可称得上君子。

3.[原文]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先秦)《礼记•儒行》

[译文]学问渊博而不知满足,脚踏实地而不知疲倦。

4.[原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先秦)《礼记•儒行》

[译文]广泛地学习,周详地询问,缜密地思考,清晰地思辩,坚定地履行。

5.[原文]不偾不启,不悱不发。——(春秋)《论语•述而》

[译文]不到学生急着要弄明白而不能之时,不去点拨他们;不到学生力图说清而做不到之时,不去启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