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解释
- 格式:wps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语法的的名词解释语法的名词解释引言:语法是一门研究语言组织和结构的学科,它涉及词汇、句法、语义以及语用等多个方面。
在语法的研究中,有许多术语和概念,本文将对其中几个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与探讨。
一. 词类 (Parts of Speech)在语法中,词类即词汇按其性质和特点划分的类别。
常见的词类有名词(nouns)、动词(verbs)、形容词(adjectives)、副词(adverbs)、代词(pronouns)、冠词(articles)、介词(prepositions)和连词(conjunctions)等。
每个词类都有其独特的词法和语法特点。
例如,名词可以表示人、事物、抽象概念等,动词用于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等等。
二. 名词性从句 (Noun Clauses)名词性从句是一种在句子中充当名词的从句。
它可以作为主语、宾语、表语或同位语等。
名词性从句由引导词引导,常见的引导词包括连词that、wh-词(如what、who、why等)、whether和if等。
例如,在句子 "I don't know what she wants."中,名词性从句 "what she wants"作为动词know的宾语,起到名词的作用。
三. 时态 (Tense)时态是用来表达动作或状态在时间上的位置或情况的一种语法范畴。
在英语中,常见的时态包括过去时(past tense)、现在时(present tense)和将来时(future tense)等。
每种时态都有对应的助动词或变化规则。
时态的使用对于准确表达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意思至关重要。
四. 语态 (Voice)语态是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与主语之间关系的一种语法现象。
在英语中,常见的语态有主动语态(active voice)和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
在主动语态中,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而在被动语态中,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英语语法术语解释及物动词后面必须跟宾语意义才完整的实义动词,字典里词后标有vt.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直接跟有动作的对象(即宾语)。
若要跟宾语,必须先在其后添加上某个介词,如to,of ,at后方可跟上宾语。
及物动词可直接跟宾语。
字典里词后标有vi.系动词亦称连系动词, 不能独立存在,后面必须跟表语一起构成复合谓语,表示主语的身份、类别、特征、状态等。
常见类型归纳:be动词(am,is,are),感官动词(feel,look,smell,sound,taste,seem),“变得”词(get,become,turn,grow),“保持”(keep,stay)。
助动词协助主要动词构成谓语的词,用来构成时态和语态。
助动词具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不可单独作谓语,没有对应的汉译,例如:He doesn't like English. 他不喜欢英语。
(does是助动词,无词义;like是主要动词,有词义)最常用的助动词有:be, have, has, do, does, shall, did, will,should, would等,助动词可构成疑问句和否定句,构成否定句时与否定副词not连用情态动词本身有一定的词义,表示语气的单词。
情态动词用在行为动词前,表示说话人对这一动作或状态的看法或主观设想。
主要有:can(could), may (might), must, need, ought to, dare (dared), shall(should), will (would) must not.动词过去式表示过去某个时间里发生的动作或状态,有规测或不规则的变化。
非谓语动词是指在句子中不是谓语的动词,主要包括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分词是具有动词及形容词二者特征的词,分为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两种,是一种非谓语动词形式过去分词 1.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作表语,与句子的主语是被动关系,表示主语的状态,不但表示被动,还强调已完成了。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1.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一指语法规律,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即组词造句的规则方法。
一指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事实的说明,带有主观性。
2.语法:语法是研究、描述和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
它是对客观存在的语法系统的理解和解释。
3.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自成系统);另一个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4.语法的抽象性和普遍性:语法从许多特定的语法单元中抽象出如何表达语义的共同组合模式、类型和规则。
语法的任务是描述和解释形成单词、短语和句子的规则和方法。
5.语法的稳定性:语法是一个由各种抽象规则交织在一起的密切相关的系统。
拉动一根头发,移动整个身体。
因此,变化是缓慢的。
6.语法的民族性:每种语法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不同语言的语法有同有异,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个性是其特点所在。
7.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8.单词:单词是可以独立使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它是组成短语和句子的另一个单位。
9.短语: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10.句子:句子是一个有语调并能表达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句子前后都有独立的单位。
11.句法结构:由词按语法规律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
指词和词按一定的语义关系和结构关系构成的结构体,包括实词跟实词的组合,也包括实词跟虚词的组合,也叫短语或词组。
12.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部分。
它是指句法结构中具有结构关系的关系项,即句法结构成分的缩写。
13.主语: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
分为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
14.名词主语:由名词、数词、名词代词、名词短语等名词性词语构成,主要代表人或物。
15.谓词性主语: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动词、adj、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
语法名词解释
语法名词解释
1. 词类(Parts of Speech):构成语言的最基本元素,其中有
若干个单词本身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如who,they,it等,称为词类。
2. 语态(Voice):语态指动词的变形与习惯用法,表示主语与
谓语动词之间的两种不同关系,以便正确使用动词。
主要有被动语态、主动语态和第三人称单数语态。
3. 格(Case):格是指名词、代词的变形,表示词的不同功能以及在句子中的作用,比如主格、宾格、格格等。
4. 情态动词(Modal Verbs):情态动词是否定或肯定的意思,
是一种助动词,能改变句子内容,如can、must、may等。
5. 从句(Clause):一个句子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从句,从句可以是主句,也可以是从属句,比如宾语从句、状语从句等。
6. 结构(Structure):指句子的组成,包括主谓宾、并列、同位等句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7. 助动词(Auxiliary Verbs):助动词是构成句子的一类词,
也可以表达三种时态及复数。
如have、be等。
8. 语气(Mood):是指说话人发出句子时所表示的态度,分为祈使句(Imperative)、疑问句(Interrogative)和陈述句(Declarative)。
- 1 -。
英语的知识名词解释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专业术语和知识名词。
这些名词既是学习语言的基础,也是了解语言学的关键。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一些英语知识名词进行解释,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
1. 语法(Grammar)语法是语言研究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研究句子的结构、词汇的组织和句子的语义,以及句子的正确构造和使用。
掌握语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2. 词法(Lexis)词法是研究词汇的学科。
它包括研究词的形态和词义。
掌握词法知识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使用单词的不同形式和含义,提高我们的词汇量。
3. 发音(Pronunciation)发音是指人们发出语音的方式。
正确的发音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进行口语交流。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和练习正确的发音规则和技巧。
4. 阅读(Reading)阅读是指理解和解释书面材料的过程。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并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和写作风格。
5. 写作(Writing)写作是指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和观点的过程。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6. 听力(Listening)听力是指理解并准确地接收口语信息的能力。
提高听力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交流,同时也是学习口语和口语考试的重要基础。
7. 口语(Speaking)口语是指用口头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通过练习口语,我们可以提高对话和演讲能力,增强和他人的交流能力。
8. 词汇量(Vocabulary)词汇量指的是一个人所掌握的词汇数量。
丰富的词汇量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更容易理解和使用英语。
9. 社交语言(Sociolinguistics)社交语言是研究语言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研究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语言差异、语言规范和口语交际规则等。
10. 语用学(Pragmatics)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和交际意义的学科。
语法的意义名词解释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和规则的学科,它规范了语言的使用,使得人们能够有效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语法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本质,提供了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则,使得语言可以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
一、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语言的形式、结构以及相应的规则。
它探讨了如何将单词组合成句子,构建正确的语言表达。
语法关注的是语言的语法规则,即语句的组成和词法的构造。
语法可以被视为一种书写规范,它用来规定语言的正确使用方式,使得人们能够相互理解和交流。
通过遵循语法规则,我们能够产生连贯、清晰的语言表达,避免了歧义和误解。
二、语法的作用1.语法有助于沟通语法规则使得说话人和听话人能够在交流过程中理解彼此的意图。
通过掌握语法,我们能够构建正确的句子和语言表达,从而清晰地传达我们的思想和观点。
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正确的语法应用能够确保有效的沟通。
2.语法提供了语言的一致性通过语法规则,我们能够获得一种固定的结构和形式,使得相同类型的句子能够有着一致的构建方式。
这种一致性使得人们能够更快速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从而加快学习过程。
3.语法增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语法规则不仅仅告诉我们如何组织词汇,还允许我们在句子中进行修饰、扩展和变换。
通过语法规则,我们可以使用多种句型,从而拓宽了我们的表达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句子结构和词语的位置,表达不同的意思,使得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多样化。
4.语法帮助理解文章和阅读掌握语法规则能够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正确的语法应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意图。
另外,掌握语法规则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句子成分,理解句子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语法的组成语法包含多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语言的规则体系。
主要组成部分如下:1.词法规则词法规则规定了词汇的构造和使用方式。
它规范了单词的形态变化、词性的转换以及不同词性之间的转换。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第一节语法概说01.语法:是人们大脑中所存在的组词成句的规则。
02.语法学:研究语法的科学,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事实的说明,带有主观性。
03.静态词:大脑中存储着的词。
04.动态词:在交际或思维过程中使用的、由静态词激发出来的具体的词。
05.语法备用单位:大脑中所存在的静态词以及静态固定短语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法备用单位。
06.语法使用单位:语法备用单位在特定条件下所激发出来的具体的动态词、固定短语以及动态词或固定短语的组合。
07.语法体系: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就是说,语法是各种规则交织成的整体,是自成系统的,下级单位和上级单位的配合,形成一种组织严密的网络。
08.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它是语法学者根据自己的观点在研究和解释语法事实时所用的分析方法,分类术语等的系统性。
第三节静态实词09.静态名词:用来反映人或事物名称的静态实词。
10.静态动词:用来反映人或事物动作行为的静态实词。
11.静态形容词:用来反映人或事物性质状态的静态词。
12.静态数词:反映数目和次序的静态实词。
13.静态量词:反映计量单位的静态实词。
14.静态区别词:只反映人或事物属性以区分人或事物不同类型的静态实词。
15.静态副词:只反映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可能具有的某种特征的静态实词。
16.静态能愿词:对可能存在的客观情况等进行主观评议的静态实词。
17.静态拟声词:用来模拟人或自然界声音的静态实词。
第四节静态虚词18.静态虚词:不具有在句法结构中占据句位充当判定项或被判定项的能力。
19.静态介词:具有句内连接作用静态虚词。
20.静态结构词:具有句内连接作用的静态虚词,包括(的、地、得)等三个。
21.静态连词:同样具有连接作用,但有的静态连词是具有句内连接作用的静态连词,而有的静态连词是具有句间连接作用的静态连词。
22.静态助词:是具有语义凸显作用的静态虚词。
23.静态语气词:是具有语用凸显作用的静态虚词。
语法概念解释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词法、句法以及语言中的各种规则和原则的学科。
它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帮助我们理解一门语言在句子和短语层面上如何建立和组织。
一、词法和句法词法和句法是语法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词法涉及词的形态(结构)和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而句法则关注句子的结构和组成成分。
1.词法词法是研究词的结构、形态和词类的学科。
在词法中,我们研究词的构成方式、单词形态如何变化以及每个词的分类。
词法规则帮助我们理解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词义。
2.句法句法是研究句子的结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和句子的类型的学科。
句法规则告诉我们如何将单词和短语组织成句子,并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意义和语法结构。
二、语法规则语法规则是描述一个语言中句子的结构和构成方式的规则和原则。
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和创造符合语言习惯的句子。
1.句子结构在语法中,句子的结构描述了句子中的组成成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句子结构可以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
语法规则告诉我们这些成分如何排列,以及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和关系。
2.短语和从句短语是由单词构成的语言单元,它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单词。
短语可以在句子中作为一个成分出现,例如名词短语作为主语或宾语。
从句是一个句子中具有自己主语和谓语的从句,可以在句子中作为一个成分出现。
三、语法概念除了词法、句法和语法规则,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语法概念值得我们了解。
1.时态时态是表示动作或状态发生时间的一种语法概念。
常见的时态包括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它们帮助我们准确描述句子中的动作发生时间。
2.语态语态是表示动作主体和受体关系的一种语法概念。
常见的语态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执行动作,而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接受动作。
3.语气语气是表示说话者的心态和态度的语法概念。
常见的语气有陈述语气、祈使语气、虚拟语气等,它们帮助我们在语言中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情感。
四、总结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和规则的学科,包括词法和句法。
英语语法实例解释
英语语法是使用英语的基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英语语法实例解释:
1. 名词 (Noun):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的名称。
比如:cat (猫)、book(书)、love(爱)等。
2. 动词 (Verb):表示一种动作或状态。
比如:run(跑)、eat (吃)、sleep(睡觉)等。
3. 形容词 (Adjective):用于描述、修饰名词或代词。
比如:happy(快乐的)、big(大的)、red(红的)等。
4. 副词 (Adverb):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
比如:quickly(快速地)、well(好地)、usually(通常)等。
5. 代词 (Pronoun):用于替代名词。
比如:he(他)、she (她)、they(他们/她们)等。
6. 冠词 (Article):用于指定名词。
比如:a/an(一个)、the
(这个)等。
7. 介词 (Preposition):用于表示时间、位置、方向、原因等。
比如:in(在……之内)、on(在……之上)、from(从……来)等。
8. 连词 (Conjunction):用于连接单词、短语、从句等。
比如:and(和)、but(但是)、or(或者)等。
9. 感叹词(Interjection):表示强烈的情感。
比如:wow(哇)、oh(哦)、hey(嗨)等。
以上就是英语语法的基础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语法的名词解释语法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语言结构和规则的学科。
它涉及词汇、句法、语音和语义等方面,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构成和使用。
在语法中,存在许多术语和概念,本文将对其中一些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语言以及其他语言。
1. 词汇:在语法中,词汇是指构成语言的基本单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它们用于表达实际的事物、行为和状态。
词汇还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比如基本词汇和派生词汇、实词和虚词等。
2. 句法:句法是语法中研究句子结构和句子成分之间关系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句子的构成要素,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
通过句法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句子中不同成分的作用和意义,并且能够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3. 语音:语音是语法中研究语言音素和语音规则的学科。
它涉及到发音、音标和音系等方面。
通过学习语音,我们可以了解不同语言的语音特点,并且能够正确地发音和辨认不同的音素。
4. 语义:语义是语法中研究词语和句子意义的学科。
它涉及到词义、句义和篇章意义等方面。
通过学习语义,我们可以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并且能够根据上下文正确地理解句子和篇章的含义。
5. 语法规则:语法规则是语法中描述和规范语言使用的规则。
它们包括句法规则、词法规则和语义规则等。
通过遵守语法规则,我们能够正确地构造句子和表达意思,并且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6. 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指在使用语言时违反了语法规则的情况。
这些错误可能包括词法错误、句法错误和语义错误等。
通过纠正语法错误,我们能够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度,并且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7. 语言多样性:语言多样性是指不同地区和文化中存在的不同语言形式和用法。
在语法研究中,我们会发现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涉及词汇、句法结构、语音等方面。
通过学习语言多样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他语言和文化,并且能够更灵活地运用语言。
描写语法和解释语法汉硕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硕)中,语法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描写语法和解释语法作为两种主要的语法教学方式,在汉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围绕这二者进行详细的讨论,探讨它们在汉硕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描写语法描写语法着重于对语言结构的客观描述,关注语言的实际使用和变化。
在汉硕中,这种教学方式尤其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因为汉语的语法结构相对复杂,对于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来说,掌握难度较大。
1. 词类划分词类是语言中词的分类,是语言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汉语中,词类划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通过描写语法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以及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
2. 句子结构句子结构是句子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在汉语中,句子结构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描写语法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中的句子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3. 词组类型词组是由词组成的固定结构,是语言中常见的表达单位。
在汉语中,词组类型包括名词短语、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等。
通过描写语法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中的词组类型,以及它们的组成和使用规则。
4. 句型分析句型是对具有相似结构或功能的句子的分类。
在汉语中,句型种类繁多,每种句型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描写语法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汉语中的各种句型,从而提高他们的汉语表达能力。
二、解释语法解释语法注重对语言结构的解释和说明,通过深入剖析语言的内在机制和规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言结构。
在汉硕中,解释语法尤其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汉语的内在规律和特点。
1. 语气与语调语气和语调是语言表达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能体现说话人的情感、意图和态度。
在汉语中,语气和语调的作用尤为重要。
通过解释语法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中的语气和语调,从而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表达方式。
2. 词义解释词义是词语所表达的概念或意义。
语法解释1.これ/それ/あれは名です。
”これ””それ””あれ”是指示事物的词。
相当于汉语的“这、这个”“那、那个”。
汉语里有“这”“那”两种说法,而日语里有“これ””それ””あれ”三种说法,其用法如下:(1)说话人和听话人相隔一段距离,面对面时①これ:距说话人较近的事物[说话人的范围、领域内的事物]②それ:距听话人较近的事物[听话人的范围、领域内的事物]③あれ:距说话人和听话人都比较远的事物[不属于任何一方范围、领域内的事物](2)说话人和听话人位于同一位置,面向同一方向时①これ:距说话人、听话人较近的事物②それ:距说话人、听话人较远的事物③あれ:距说话人、听话人更远的事物2.だれですか/何(なん)ですか不知道是什么人时用"だれ",不知道是什么事物时用“何”询问,分别相当于汉语的“谁”和“什么”。
句尾后续助语“か”一般读升调。
注意汉语里,句子中有“谁”“什么”时,句尾不用“吗”,但日语里,句子中即便有“だれ””何”,句尾仍然要用“か”。
”だれ”的比较礼貌的说法是“*どなた”。
”だれ”通常用于对方与自己地位相当或比自己地位低时。
对尊长或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用“どなた”询问。
3.名の名[所属]助词“の”连接名词和名词,表示所属。
4.この/その/あの名は名です。
修饰名词时,要用“この””その””あの”。
其表示的位置关系与“これ””それ””あれ”相同。
5.どれ/*どの名“どれ””どの”是在三个以上的事物中,不能确定是哪一个时所用的疑问词。
单独使用时,用“どれ”,修饰名词时用”どの”。
表达及词语讲解1.*かた[礼貌语言]在日语里,对长辈、工作单位的上司等应该尊敬的对象,或初次见面的人以及交往不多的人,一般使用礼貌语言。
在会议或举行某种仪式等公开场合也是如此。
2.询问年龄[礼貌语言]询问年龄时,用“*何歳(さい)ですか”(多大了?),或者用比较礼貌的语言“*おいくつですか”(多大年纪了?)。
汉语百科知识名词解释汉语百科是一本综合性工具书,用于介绍汉语语言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它包含了汉语词汇、汉字、语法、修辞、文化等内容的详细解释和说明。
汉语百科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同时也对于研究汉语语言和文化的学者和学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汉语:指的是中国人使用的主要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汉字是其文字表达的主要形式。
汉语的特点是声调、声素和词法变化等。
词汇:指的是一个语言中使用的单词或词组,用于表示一个具体的概念、人、事物、动作等。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起着传递信息和交流意义的作用。
汉字:汉语的文字表达形式,是一种象形文字。
汉字是通过一定的笔画和结构来表示具体的事物和抽象的概念。
汉字的特点是复杂、系统和多义。
语法:指的是一种语言中词语之间的组织和关系的规则。
语法包括词法、句法、语序等方面的内容。
语法规则是语言的基本规律,能够帮助理解和运用语言。
修辞:指的是一种通过语言表达来达到修饰、强调、夸张等效果的手法。
修辞包括比喻、夸张、反问、排比等各种修辞手法。
修辞是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文化: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艺术形式等的总称。
文化包括语言、宗教、历史、传统、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能够影响和塑造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综上所述,汉语百科是一本全面介绍汉语语言和文化的工具书,涵盖了词汇、汉字、语法、修辞、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它对于理解和运用汉语,研究汉语语言和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语法1.语法:有两个含义,⼀个指语法构造规律本⾝,即词、短语、句⼦等语⾔单位的结构规律这种语法事实,⼀个指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是语法学者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体系的认识和说明,⼜分为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
2.历史语法学:⽤历史观点来研究某⼀语⾔的语法构造的发展、演变的学问。
3.⽐较语法:⼴义的包括多种形式的⽐较,狭义的指历史⽐较语法,或称为⽐较历史语法,指的是有亲属关系的语⾔之间的语法⽐较。
4.描写语法学:研究某⼀语法在发展中⼀定时期的语法构造的学问。
5.传统语法:从⼗⼋世纪直到今天还在应⽤的语法,它把语法看成是⼀套规则,这些规则告诉⼈们应该怎么说,怎么写,所以⼜称为规范语法。
6.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语法是各种规则交织成的整体,每种语⾔的语法都是作为⼀个系统⽽客观存在的;另⼀个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7.实词的语法意义是伴随着词汇意义⽽存在的;虚词⼀般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
语法意义都是抽象、概括的,⽽且总是处于严格的对⽴、互补的系统之中。
8.是通过词和词结合时排列的先后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不同虚词在语法结构中可以表⽰各种语法意义;语调在书⾯上只能借助标点符号,在⼝语中具有表义作⽤;不同的词类、重叠⽅式可以表⽰不同的语法意义。
9.的规律,指明词的⽤法。
对汉语的词进⾏分类,必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
10.*词类活⽤:是甲类词在特定条件下为了表达的需要,故意出格⼀下,⽤作⼄类,句法功能的转变是临时的,不同功能之间的意义具有内在联系11.1能充当什么结构成分,不能充当什么结构成分2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后表⽰什么样的意义和关系12.词的语法功能。
同⼀类别的词⼤体有相同的语法特征和功能,所以可以将语法特征作为划分词类的依据。
13.14.15.16.、“了”、“过”17.词的特点。
语法名词解释
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和语言规则的学科,它涉及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
具体来说,它研究的是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是如何构成的、如何解释的、如何使用的等等。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由一系列的词汇项组成。
词汇项是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单词或短语,它们通过词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和各种语法关系(如主语、宾语、定语等)与其他词汇项进行组合。
语法研究了这些组合的规则和模式,以及它们在句子中的功能和意义。
句法是研究句子如何构成的学科。
它研究句子的组成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句子通常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基本成分组成,而这些成分之间的关系又通过语法关系来确定。
句法的研究还包括短语结构和句子结构的分析,以及句子的语序和语法变化等。
语义是研究语言意义和意义组合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句子或短语的意义,以及词汇项和句子之间的关系。
语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词的含义和义项、短语的合成与解释、逻辑关系和推理等。
语义学家通过语义分析和语义规则的构建来解释句子的意义。
语用是研究语言用法和使用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句子在特定语境下的诠释和理解。
语用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话语行为理论、修辞学、语篇分析等。
在语用学中,语言使用者的意图、推理和社会背景等因素都被认为对语言的理解和交流至关重要。
总之,语法是一门研究语言结构和规则的学科,包括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研究语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语言的构成和使用,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和沟通效果。
1.语法: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2.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3.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另一个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4.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5.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6.短语: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7.句子:句子是具有一个语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8.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9.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
10.主语: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
11.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12.动语:动语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13.宾语: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14.定语: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15.状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16.补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17.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18.名词: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和时地的名称。
19.动词: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能愿动词(助动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的词叫能愿动词趋向动词:表示移动的趋向的词叫趋向动词20.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21.区别词:区别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的词。
22.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或次序的词。
23.量词: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24.副词:副词是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
(P17)25.代词:代词是有替代,指示作用的词。
26.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语法1.语法: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构造规律本身,即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这种语法事实,一个指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是语法学者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体系的认识和说明,又分为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
2.历史语法学:用历史观点来研究某一语言的语法构造的发展、演变的学问。
3.比较语法:广义的包括多种形式的比较,狭义的指历史比较语法,或称为比较历史语法,指的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之间的语法比较。
4.描写语法学:研究某一语法在发展中一定时期的语法构造的学问。
5.传统语法:从十八世纪直到今天还在应用的语法,它把语法看成是一套规则,这些规则告诉人们应该怎么说,怎么写,所以又称为规范语法。
6.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语法是各种规则交织成的整体,每种语言的语法都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客观存在的;另一个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7.实词的语法意义是伴随着词汇意义而存在的;虚词一般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
语法意义都是抽象、概括的,而且总是处于严格的对立、互补的系统之中。
8.是通过词和词结合时排列的先后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不同虚词在语法结构中可以表示各种语法意义;语调在书面上只能借助标点符号,在口语中具有表义作用;不同的词类、重叠方式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9.的规律,指明词的用法。
对汉语的词进行分类,必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
10.*词类活用:是甲类词在特定条件下为了表达的需要,故意出格一下,用作乙类,句法功能的转变是临时的,不同功能之间的意义具有内在联系11.1能充当什么结构成分,不能充当什么结构成分2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后表示什么样的意义和关系12.词的语法功能。
同一类别的词大体有相同的语法特征和功能,所以可以将语法特征作为划分词类的依据。
13.14.15.16.、“了”、“过”17.词的特点。
主要存在于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之间。
1.语法:(也叫文法)作为一个语言学术语,它在人们的实际运用中有两种含义:(1)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法结构规律本身(或语法事实)。
(2)语法学,即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或语法理论)。
2.语法体系:一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或语法规律的系统性(这是语法的自然系统);二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家研究语法事实时所用分析方法、分类术语等的系统性(这是语法的表述系统)。
3.语法的性质:抽象性(或概括性)、稳固性、民族性(或社会性)、递归性4.句法成分: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包括短语成分和句子成分)它是语法的功能单位。
6.词类: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划分词类的根据是词的功能、形态和意义。
其中,功能和形态是语法特征,意义又专指语法意义,二者是词的语法性质的体现。
7. 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比较实在,既有词汇概念意义,又有语法类别意义。
8. 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只表示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
9.词类和词性的区别:词类和词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是以全体词作对象进行分类得出来的结果,而词性就是词的语法特性,它是以个别词作对象进行归类得出来的结果。
10.区别词:非谓形容词,区别词大都表示人和事物的区别性特征或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
11. 兼类词:语言里绝大多数词都可以按照语法功能的异同分别划入不同的类,但也有少数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语法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
12.短语:是语法上和意义上能够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语言单位,又叫“词组”。
13.单句:是由词或短语充当的、能独立表达一定的意思、有特定的语调的语言单位。
14.复句:是由两个及其以上意义上相关且结构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构成的、并有贯通全句的句调的语言单位。
15.句型:就是句子的结构类型,即根据句法成分的配置格局归纳出来的类型。
从结构上看,单句可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类。
句型是根据全句特点分出的上位类名。
语法的名词解释
语法是指一种统一的语言系统,可以正确表达和理解话语,同时也可以将话语组织成更复杂的结构。
语法可以将语言分解成更小的部分,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理解。
语法可以分为语法概念、语法结构和语法规则三部分。
语法概念指的是语言的基本概念,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语法结构指的是语言中句子的结构,如句子、短语、从句等;语法规则指的是语言中句子的书写规则,如语序、格式、用法等。
此外,语法还可以分为实词语法和虚词语法两种。
实词语法指的是语言中的实词,如名词、动词等;虚词语法指的是语言中的虚词,如冠词、介词等。
语法知识解释语法是一门研究语言结构和规则的学科,它涉及到词汇、句法、语义等方面。
在语言交流中,语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规定了句子的构成和组织方式,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1. 词法词法是语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语言中的词汇和词的构成规则。
词法包括了词类、词形和词义等方面的内容。
在不同的语言中,词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1.1 词类词类是词法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词语按照形态和语义特点划分的类别。
在英语中,一般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划分为词类,不同的词类在句子中起到不同的语法作用。
1.2 词形变化词形变化是指词语在不同语法环境下的形态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涉及到词的时态、格、数等方面。
例如,动词在不同的时态下可能会发生变化,名词在复数形式下可能会增加-s或-es等。
1.3 词义词义是指词语所表达的含义和概念。
同一个词语可能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词义,人们需要通过语境来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
2. 句法句法是语法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句子结构和句子内部成分之间的关系。
句法规定了句子的构成方式、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以及句子的语序等。
2.1 句子结构句子结构指的是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排列方式和关系。
句子结构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它们在句子中的位置和顺序都有一定的规则。
2.2 句子成分句子成分是句子中的各个基本要素,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这些成分在句子中起到不同的语法作用,通过它们的组合和关系,构成了完整的句子。
2.3 语序语序是指句子中成分的排列顺序。
在不同的语言中,语序可能会有所不同,如主语-谓语-宾语的语序,谓语-主语-宾语的语序等。
语序对于句子的理解和表达意思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语义语义是语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研究语言表达的意义和信息传递。
语义涉及到词语的意义、句子的意义以及上下文的含义等方面。
3.1 词义词义是词语所表达的具体含义和概念。
被动语态1:英语中语态有两种: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语态的作用:语态是动词的一种形式,用来说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
语态的选用:如果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谓语用主动语态。
被动语态的基本结构: 1.一般现在时:主语+助动词 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一般过去时: 主语+助动词 Be 的过去式 was/wer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Eg:(1) This kind of computer is made in that company . (2 ) Flowers were watered yesterday . 2. 以下几种情况用被动语态: ( 1)不清楚谁是动作执行者时.eg:My book has been stolen. (2 )没有必要或不想说出动作执行者时.eg:Flowers are grown well there. (3 )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时; eg: The CD-ROM has been sold out. 3.及物动词能够成被动语态,不及物动词不能够成被动语态.只有这些,不及物动词与介词或副词构成不可分割的短语,并且带有宾语时,才能用被动语态. Eg: The children are looked after very well in the school .4.有些动词带有双宾语,变成被动语态时,两个宾语都可以作被动语态中的主语,但间接宾语作主语的较多. Eg; Kitty give me an apple. (改成被动式) An apple is given to me5.有些动词后接不定式作宾语原可省“to”的,变被动语态时要加上“to” 。
Eg ;Her mother makes her read English once a day 。
(变被动式) She is made to read English once a day 。
(例如感官动词和使役动词:hear ,watch ,make ,help ,let ,see ,have ……)一些有关被动语态的知识点; 1.一般将来时:will / shall be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2.现在进行时:am / is / are being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3.过去进行时:were / was being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4.现在完成时:have / has been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5.过去完成时:had / been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例如:We clean the classroom every day.如果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或者说是动作的对象,谓语则是要用被动语态。
例如:The classroom is cleaned every day.2:被动语态的各种形式1) am/is/are +doneeg:I'm asked to take care of myself.eg:Football is played all over the world.2)has /have been doneeg:This book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foreign languages.eg:The prices of many goods have been cut again .3)am/is /are being doneeg:A road is being built around the mountain.eg:Many new houses are being built in this city.4)was/were doneeg1:This house was built in 1958.eg2:His leg was broken in an accident.5)had been doneeg1:A new school had been set up by the end of last year.eg2:When the anthem had been played the conference began.6) was/were being doneeg1:meeting was being held when I was there.eg2:We were being trained this time last year.7) shall/will be doneeg1:More factories will be built in our city.eg2:He will be taken to hospital tomorrow.8) shall/will have been doneeg1:The project will have been completed before July.eg2:Your clothes shall have been made for you soon.9) should/would be doneeg1:He told me that his new cloths would be made by his mother.10) should/would have been doneeg1:He told me that his new clothes would have been made very soon.3: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1)及物动词的不及物用法:主语通常是物,且有着某种内在的特点。
句子简短,且一定有付词。
eg1:Some silks wash well.eg2:The pen writes smoothly.eg3:The poem reads fluently(流利地).eg4:The shoes wear well(很耐穿).eg5:The paper tears easily.2)否定句eg1:The plays won`t act.eg2:His novels don`t sell.eg3:The door won`t open.3)某些日常用语,谓语是进行时态eg1:The dinner is cooking.eg2:The cakes are baking(烘烤).eg3:The book is printing.eg4:He paid all that was owing(欠的钱他都还了).4)谓语是不及物动词或连系动词。
eg1:The flowers look beautiful.eg2:what he said sounds reasonable.eg3:The roses smell sweet.eg4:The medicine tastes bitter.eg5:The cloth feels soft.eg6:The door blew open.eg7:The road measures 50 feet across.eg8:Sheep feed chiefly on grass.怎样学习被动语态英语动词被动语态在语法书上都有详略不同的交代,但大都着重它的构成形式,例证则往往不够。
这种语态似乎在英语句子中比在汉语句子中更多出现,这点是我国初学者所经常忽略的。
在某些句子中,英语总是用被动语态、而汉语则绝不能用,如:Shakespeare was born in 1564./Moliere was born in Paris.初学英语的人接触到这样被动语态的句子恐不免感到奇怪,因为我们在汉语中惯于说"生于某某年"或"某某年生","生于巴黎"或"在巴黎出生",从来不说一个人"被生出"。
在另一些句子中,英语可用主动及被动两种语态,汉语则倾向于用主动,如:Everybody likes him./He is liked by everybody.汉语"人人喜欢他"看来比"他被人人喜欢"更现成和自然。
有人以为这有一个强调的问题,用作主语的词是加以强调的。
即令如此,按照英语结构写成的"他被大家喜欢"这样的句子,总是别扭。
下面就十个类别,举出一些句子,说明英语某些动词用于某一意义或在某一场合中常作被动语态。
类别当然不能只是十个,这儿仅举常见的。
每个类别下也只举五个句子,句子中的动词彼此不一样。
为方便起见,句子首先采用大家熟知的The Advanced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ALD),其次是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LDCE),必要时从其他英美书刊补充少数句子,但不注明出处。
1.关于生病The left lung is affected._____ALDHe is confined to the house by illness.____ ALDHe was seized with sudden chest pains.____LDCEHe's been troubled with a bad back since he was a child.____LDCEJohn was Invalided out of the army.上面这些句子中被动语态在英语中很习惯化,如将动词改为主动语态,有不同程度的不顺。
用汉语表达这些句子中的同样的概念,就可以不一定用被动语态。
2.关于疲倦困乏He was doneup afterthe long ride.ALDHe was knocked uP after the longsteen climb._____ ALDHe was almost fagged out.______ ALDI'm completely exhausted.____LDCEI was spent with the fatigue of the voyage.汉语说"累了"、"累垮了"极普通。
如说由于某种原因而"累了"、"累垮了",至少在结构上不用被动语态。
这和第一类的例子是一致的。
3.关于喜悦、高兴I was delighted to hear the news of your success._____ALDWe're very pleased to see you here._____ALDOn hearing of the victory,the nation was transported with joy._____ALDShe was enchanted with the flowers you sent her._____ALDThe children were fascinated by the toys in the shopwindows._____ ALD汉语如说"被高兴",将不成文理,说"使……高兴"或"为……高兴",那也不能照英语被动语态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