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叙: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 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做 的叙说和交代。 作用:令读者了解故事情节、人们等各 方面。 2.描写:是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 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刻画。 作用:渲染气氛,调动读者积极性,使 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第1页/共17页
4、借古讽今 借古是为了讽今,鉴古观今,两相对照, 或颂古非今,或贬古刺今,以表达诗的题 旨。 5、用典抒情
使诗歌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增加表达 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 感染力。
第11页/共17页
三、描写手法
1、虚实结合:趣味、诗韵具存,使其内涵 丰富,外延无边,引发联想,意味无穷。 2、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相辅相成。
二、抒情手法 1、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
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爱憎。 2、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感物抒怀,
隐晦的表情达意, 含蓄蕴藉。 3、直抒胸臆:通过对……的描写,直
接表明爱憎态度,易于抒发感情。直抒胸臆 的文章感情强烈、节奏明快、气势奔放、震 动人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第10页/共17页
11、起兴:
铺陈叙事为赋;先言他物以引起所用之辞为 兴,在兴中又兼有比喻手法为“比兴
第14页/共17页
12、以小见大
以小显示大主题,使主题更深刻想象联想活 灵活现、生动逼真、感染读者;拓展文章思 路、深化主题
13、点面结合:
点,可以着眼具体细节,突出重点,体现深 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突出广 泛的社会人生意义。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 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充 分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3、正侧结合:正:对所描写的对象进行正 面的直接的描写。侧:能使描写对象更鲜明、 更突出的周围事物的描写。此法使对象更鲜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