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工作人员礼仪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8.89 MB
- 文档页数:71
图书馆工作人员守则
1、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图书馆事业,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思想,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2、对读者主动热情、态度和蔼,不准不理睬读者,不准故意刁难读者,更不准恶意训斥。
3、衣容整洁,仪表端庄,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维护馆内秩序和公共卫生,爱护馆内公共设施和设备。
4、坚守岗位,尽职尽责。
工作时间不聊天,不吃零食,不做私事,不高声讲话,不得自行调整开馆时间或停止开放。
5、遵守学校和馆内各项规章制度,服从指挥,听从调动。
不迟到,不早退,有事先请假,批准后方能离岗。
6、遵守馆内人员借阅书刊的规定,未办理手续不得将书带出书库(室)或将自己所需图书囤积在工作台内。
不拿热门书刊谋取私利、拉关系、走后门。
7、加强团结,搞好合作,不传闲话,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反对自由主义。
8、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服务礼仪标准培训首先,服务礼仪标准培训需要从基本礼貌和行为规范入手。
员工在与客户接触时,应该展现出礼貌、友好的态度,主动问候客户,主动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不得出现粗鲁、冷漠的态度。
此外,员工在工作中应该注意仪表仪容,穿着整洁得体,不得出现穿着不整、面无表情等不良形象。
其次,服务礼仪标准培训需要注重沟通技巧的培养。
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让员工更好地与客户进行沟通,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在培训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员工学习如何主动倾听客户,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员工的沟通技巧。
另外,服务礼仪标准培训还需要注重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在现代企业中,团队合作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
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够让员工更好地协作完成工作任务,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因此,在培训中,可以通过团队建设活动等方式,让员工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共同完成任务。
最后,服务礼仪标准培训还需要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在工作中,员工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让员工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更好地解决客户的问题。
因此,在培训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员工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寻找解决方案,如何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决策。
总的来说,服务礼仪标准培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不仅能够提升企业形象,更能够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增强客户满意度。
因此,企业和机构应该重视服务礼仪标准培训,通过系统的培训计划和方式,让员工更好地掌握服务礼仪标准,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共赢局面。
公共礼仪公共礼仪就是指公共场所礼仪,体现社会公德。
在社会交往中,良好的公共礼仪可以使人际之间的交往更加和谐,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公共场所礼仪总的原则是:遵守秩序、仪表整洁、讲究卫生、尊老爱幼。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礼仪:一、公共场所:1、影剧院:观众应尽早入座。
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间,应当有礼貌地向已就座者示意,请其让自己通过。
通过让座者时要与之正面相对,切勿让自己的臀部正对着人家的脸,这是很失礼的。
应注意衣着整洁,即使天气炎热,袒胸露腹也是不雅观的。
在影剧院万不可大呼小叫,笑语喧哗,也不可把影院当成小吃店大吃大喝。
演出结束后观众应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
2、图书馆、阅览室:图书馆、阅览室是公共的学习场所。
(1)要注意整洁,遵守规则。
不能穿汗衫和拖鞋入内。
就座时,不要为别人预占位置。
查阅目录卡片时,不可把卡片翻乱或撕坏,或用笔在卡片上涂抹划线。
(2)要保持安静和卫生。
走动时脚步要轻,不要高声谈话,不要吃有声或带有果壳的食物。
(3)图书馆、阅览室的图书桌椅板凳等都属于公共财产,应该注意爱护,不要随意刻画,破坏。
二、乘车礼仪:1、骑自行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不闯红灯,骑车时不撑雨伞,不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不骑车带人。
遇到老弱病残者动作迟缓,要给予谅解,主动礼让。
2、乘火车、轮船:在候车室、候船室里,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喊叫。
上车、登船时要依次排队,不要乱挤乱撞。
在车厢、轮船里,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丢纸屑果皮,也不要让小孩随地大小便。
3、乘公共汽车:车到站时应依次排队,对妇女、儿童、老年人及病残者要照顾谦让。
上车后不要抢占座位更不要把物品放到座位上替别人占座。
遇到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乘客应主动让座。
三、旅游观光:1、游览观光:凡旅游观光者应爱护旅游观光地区的公共财物。
对公共建筑、设施和文物古迹,甚至花草树木,都不能随意破坏;不能在柱、墙、碑等建筑物上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污染环境;不要乱扔果皮纸屑、杂物。
服务礼仪标准培训首先,服务礼仪标准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服务行为的规范和要求。
服务人员在与客户接触时,应该表现出亲切、热情、礼貌的态度,主动为客户提供帮助和服务。
同时,要求服务人员在言谈举止上要得体得体,不得出现粗鲁、无礼的行为。
此外,还需要对服务流程、服务技巧进行系统的培训,使服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服务技能,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其次,服务礼仪标准培训还应该注重对服务态度的培养。
良好的服务态度是服务质量的保证。
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引导服务人员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明确服务的宗旨和目标,使其能够真正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同时,还需要培养服务人员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在与客户沟通和处理问题时,能够娴熟应对,化解矛盾,增强客户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另外,服务礼仪标准培训还应该注重对服务标准的传达和执行。
在培训中,需要明确服务标准和规范,使服务人员能够清楚了解服务的要求和标准,从而能够按照标准执行服务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服务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确保服务标准的落实和执行。
最后,服务礼仪标准培训还应该注重对服务人员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服务行业是一个高压、高负荷的行业,服务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才能够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因此,在培训中,需要对服务人员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和磨练,使其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客户的各种需求,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心态。
综上所述,服务礼仪标准培训对于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培训,可以使服务人员更加熟练掌握服务技能,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确保服务标准的执行,提升心理素质,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因此,各个企业应该高度重视服务礼仪标准培训,不断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提升客户满意度,实现共赢。
2016年11月27日,校研究生会礼仪队第一次礼仪培训在图书馆中心会议室圆满结束。
此次有幸邀请到杨雨莉老师对礼仪们进行指导,为大家带来了生动有趣的礼仪培训内容。
杨雨莉老师是专业礼仪培训讲师,北京米亿礼仪中级教员,有多年丰富礼仪培训经验。
培训活动从下午14点开始到17点结束,培训开始,礼仪队负责人为这次培训致开场讲话,指出此次培训的目的在于培养准礼仪们的礼仪知识,提升礼仪队精神面貌,从而为学校各类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
具体培训分为礼仪站姿、引导手势、面部表情、蹲姿、坐姿、托盘手势及走姿等内容,同时还注意对队员们进行服务意识的教育,老师指出:“想要做一个优秀的礼仪,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内心中认可它,且要始终本着服务他人的心态,礼仪不仅是在活动中做礼仪才体现出来的,而是可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培训过程中,杨雨莉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展示出了优秀的专业素养,不耐其烦地为礼仪们依次纠正动作,连一个细微的眼神都不不忘纠正。
礼仪队的成员们也根据老师的指导,一点点纠正一点点学习,整个过程要求队员们穿着高跟鞋进行长时间的站立,但没有一个人抱怨,队员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得到了老师的好评。
培训结束后,队员们表示每个人都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礼仪知识,对于提高自身素养,提升礼仪队整体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礼仪培训课程是由校研会礼仪队主办,新闻部协办,来自研究生会不同部门的11位礼仪参加了此次培训。
此次培训活动的成功举办,促进了礼仪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团结,提升了队员们的礼仪素养,为给学校活动的举办提供更好的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进馆员业务素质专题培训
新进馆员业务素质专题培训是为了帮助新进馆员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并胜任图书馆工作。
以下是可能涉及的专题内容:
1. 图书馆基本知识:介绍图书馆的基本概念、职责与功能,使新进馆员对图书馆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馆员职责与工作流程:详细介绍不同职位的具体职责和工作流程,包括办证、借还书、参考咨询、文献检索等,使新进馆员能够了解自己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3. 馆员服务技巧:培养馆员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亲和力,包括接待礼仪、咨询问题解答技巧、处理抱怨与纠纷等,使他们能够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4. 图书馆资源知识:介绍图书馆常见的文献资源和数据库,并提供相应的检索和利用方法,以帮助新进馆员更好地利用馆藏资源辅助读者。
5. 信息素养教育:培养新进馆员对信息素养的重视和理解,包括信息搜索与筛选技巧、学术诚信等,使他们能够教育读者正确利用信息资源。
6. 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培养新进馆员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使其能够与其他馆员和读者有效地进行沟通与合作。
7. 新技术应用与图书馆服务创新:介绍图书馆现代化服务设施和新技术应用,如自助借还书机、移动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等,使新进馆员了解并能够应用于工作中。
8. 应急处理与安全知识:介绍图书馆的应急处理流程和针对突发事件的安全知识,培养新进馆员的应变能力和安全意识。
培训形式可以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实地参观等多种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互动性强的培训环节,促进新进馆员的学习与成长。
礼仪培训内容具体方面礼仪培训内容具体方面中国的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起到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礼仪培训内容具体方面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礼仪培训内容具体方面1一、建立基本形象1、眼神:把眼神放在一个观众上,说完一个意思再转向另一个观众。
运用眼角的余光,尽量接触大范围的人群。
2、面部表情:头平视微上扬。
动作不应过快。
表情投入,加点笑容。
3、手:放松放在左右胸骨最低的地方。
双手在体前交叠。
4、简单的迅速的提升自信心、自信形象的方法:双肩往后挪一寸。
收紧后腰肌肉。
头往上倾斜5度。
吸满一口气再说话。
二、仪态礼仪站立是人的最基本的姿势,所谓“立如松”是说人的站立姿势要象青松一样端直挺拔。
站立是一种静态美,是培养优美仪态的起点,是发展不同质感的动态美的起点和基础。
站立时要直立站好,从正面看,身体的重心线应在双腿之间向上穿过脊柱及头部,要防止重心的偏左或偏右,重心要放在两个前脚掌。
站立的要领:挺胸、收腹、梗颈。
站立要端正,两眼平视,环顾四周,嘴微闭,面带笑容。
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把右手放在左手上。
注意:双手不能叉在腰间,也不可抱在胸前或将手插在裤兜里。
在站立时,切忌无精打采地东倒西歪,耸肩勾背或懒洋洋地依靠在墙上或椅子上。
练习:1、把身体背靠墙站好,后脑、肩、腰、臀部及足跟均能与墙壁紧密接触。
2、把书本顶在头上行走,尽量不使书本掉下来。
三、行走礼仪行多于站,“行如风”是说人们行走时要象风行走在水上时一样具有轻快自然之美。
要领:行走迈步时,应脚尖向着正前方,脚跟先着地,脚掌紧接着落地,挺胸收腹,两臂自然摆动,节奏快慢适当,给人一种矫健轻快从容不迫的动态美。
走路时步态美与否,由步度和步位决定。
如果步度与步位不合标准,那么全身摆动的姿态就失去了协调的节奏,也就失去自身的步韵。
所谓步度,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
步度一般标准;一脚踩出落地后,脚距离末踩出一脚脚尖的距离恰好等于自己的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