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饮食文化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9
日本人的饮食,一般可分为主食和副食。
米为主食,蔬菜及鱼等为副食。
中世纪至明治时期,日本人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对肉食有所禁忌,所以很少食肉;明治以后,这种禁忌才又消除。
在一般西方人的观念里,日本食品似乎只有牛肉火锅或样子古怪的寿司。
但实际上,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到学校伙食的影响,日本饮食中也普及了面包等面食类。
随着经济的成长,肉类和乳制品等的摄取也大幅增加。
再加上速食食品的普及,使日本人的饮食生活愈发多样化。
吃米饭时,常搭配有青菜、鱼、肉等副食,料理方式有锅煮、油炸、烧烤等,同时搭配有味噌汤、腌酱菜。
现在副食之中也有许多西洋料理或中华料理的搭配。
日本人在饮食方面,自古以来即有节俭的观念,例如对鱼的利用:日本人习惯上将鱼身做生鱼片(或者煎烤),鱼头、鱼尾用来煮其他料理,鱼骨头则用来做汤。
另外,为了预防收成不佳而做的储备、保存用食物,即酱菜、腌制的鱼、肉类、风干的食品等,也是日本料理中很重要的副食。
除了饭、汤、腌酱菜之外,尚有前菜、生鱼片、烧烤类、油炸、锅煮类及凉拌菜、醋拌菜等的料理。
在调味方面虽然使用酱油、酒、醋、砂糖等作为调味料,但都尽量保持材料本身的原味,口味并且都很清淡。
至于汤、锅煮类料理、油炸类的调味汁,为了能增添风味也使用了柴鱼片、香菇、海带及其他材料来调味。
在做法上,有时添加少量被称为“隐味”(吃得出来,但是看不到)的调味(例如盐)及调味料(例如甜味)。
砂糖则是近代以后才开始使用,但是现在高级的日本料理仍多半不使用砂糖。
寿司是在以醋调味的饭中加入鱼虾类、海苔、青菜等的一种料理,它的作法、形状、味道等,在日本全国各地均不相同。
东京”捏饭寿司”(生鱼片寿司)制作上很简单,是在饭团上摆上新鲜鱼虾肉片,特色为客人可一边吃一边欣赏厨师的手艺,此方式并已普及全国。
“天妇罗”是将鱼虾、蔬菜类裹上用水调和的面粉,再用油炸的料理。
“寿喜烧”不是日本传统的料理,是从19世纪后半期以后才开始普及,它是将牛肉切成薄片和蔬菜等一起煮,沾上酱油和糖作成的调味料一起食用。
日式饮食的起源与饮食文化日本料理,是日语中“日本式烹饪”的意思,也在部分地区的现代汉语中使用,通常也指日本菜。
当提到日本料理时,许多人会联想到寿司、生鱼片,或是摆设非常精致,有如艺术的怀石料理。
然而,对许多日本人来说,日本料理是日常的传统饮食,特别是在明治时代(1868年—1912年)末期所形成的饮食。
日本料理即“和食”起源于日本列岛,并逐步发展成为独具日本特色的菜肴。
主食以米饭、面条为主,副食为新鲜鱼、虾等海产,常配以日本清酒。
和食以清淡著称,烹调时尽量保持材料本身的原味,而且,材料和调理法重视季节感。
和食种类繁多,各地都有自己的地方风味。
在日本料理的制作上,要求材料新鲜,切割讲究,摆放艺术化,注重“色、香、味、器”四者的和谐统一,尤其是不仅重视味觉,而且很重视视觉享受。
和食要求色自然、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
而且,材料和调理法重视季节感。
日本料理分为三类:本膳料理、怀石料理和会席料理。
1.本膳料理:以传统的文化、习惯为基础的料理体系。
在十分正式的日本宴席上,将菜放在有脚的托盘上使用。
2.怀石料理:在茶道会之前给客人准备的精美菜肴。
在中世日本(指日本的镰仓、室町时代),茶道形成了,由此而产生了怀石料理,这是以十分严格的规则为基础而形成的。
3.会席料理:晚会上的丰盛宴席菜式。
随着日本普通市民的社会活动的发展,产生了料理店,形成了会席料理。
可能是由本膳料理何怀石料理为基础,简化而成的。
其中也包括各种乡土料理。
会席料理通常在专门做日本菜的饭馆里可以品尝到。
此外,还有盒装冷餐“御节料理”,通常在新年重要节日时食用。
另外还有“精进料理”,原本是佛教徒食用的素餐。
桌袱料理桌袱是中国式饭桌,即八仙桌。
桌袱料理是中国式的料理,有蘑菇、鱼糕、蔬菜的汤面、卤面等。
其特色是客人坐着靠背椅,围着一张桌子,所有的饭菜都放在一张桌子上。
这种料理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佛门素食,由隐元禅师作为“普茶料理”(即以茶代酒的料理)加以发扬。
日本饮食文化一、日本饮食种类日本饮食一般可分为主食和副食。
米是主食,蔬菜及鱼等为副食。
中世纪至明治时期,日本人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对肉食有所禁忌,所以很少食肉。
明治以后,这种禁忌才得以消除。
日本饮食被称为料理,方式主要有煮、炸、烤以及凉拌菜等,搭配有味噌汤(酱汤)、腌酱菜(渍物)等。
日本料理的特色是生、凉、油脂少、分量少、种类多、颜色好看,而且非常讲究食器的选择。
即色自然、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
怀石料理。
字面来解释,就是怀中抱着石头。
据说很久以前修行僧一天只能在上午吃一顿饭。
到了晚上就会又饿又冷、饥寒交迫。
所以和尚们想到一个方法,就是把加热的石头(温石)抱在怀里。
后来人们就把仅仅填满空肚子,加热身体的轻淡的素食和简单少量的食品叫做怀石料理。
实际上这是从禅宗那里来的想法,因为禅宗和茶道又有深远密切的关系,所以也把只在喝茶之前吃的一些简单的饭菜叫做怀石料理。
卓袱料理。
卓袱是中国式饭桌,即八仙桌。
卓袱料理是中国式的料理,有蘑菇、鱼糕、蔬菜的汤面、卤面等。
其特色是客人坐着靠背椅,围着一张桌子,所有饭菜放在一张桌上。
这种料理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佛门素食,由隐元禅师作为“普茶料理”(即以茶代酒的料理)加以发扬。
因盛行于长崎,故又称长崎料理。
茶会料理。
日本的室町时代(14世纪)盛行茶道,于是出现了茶宴茶会料理。
最初的茶会料理只是茶道的点缀,十分简单。
到了室町末期,变得非常豪华奢侈。
其后,茶道创始人千利休又恢复了茶会料理原来清淡素朴的面目。
生鱼片。
日本料理以生鱼片最为著名,自古以来日本就有吃生食的习惯。
现在,日本人把贝类、龙虾等切成薄片,也叫“生鱼片”。
去掉河豚毒,切成薄片的河豚鱼,是生鱼片中的佼佼者,鲜嫩可口,但价格很贵。
寿司。
日本料理中独具特色的一种食品,种类也很多,按其制作方法的不同,主要可分为生、熟寿司、压寿司、握寿司、散寿司、棒寿司、卷寿司、鲫鱼寿司等等,而其中鲫鱼寿司被看作是日本料理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寿司。
完整版日本饮食文化习俗日本,这个位于亚洲东部的岛国,拥有着独特而丰富的饮食文化。
从精致的寿司到热气腾腾的拉面,从传统的和果子到新鲜的刺身,日本的美食世界令人陶醉。
日本饮食文化不仅注重食材的新鲜和品质,还强调烹饪的技巧和美学,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宗教和社会背景。
日本饮食的特点之一是对食材新鲜度的极致追求。
日本是一个海洋国家,丰富的海产资源为其提供了大量新鲜的海鲜。
无论是在市场还是餐厅,新鲜的鱼、虾、贝类总是备受青睐。
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日本人通常会在当天采购并尽快烹饪食用。
这种对新鲜度的执着,使得日本的海鲜料理成为世界美食中的瑰宝。
寿司,无疑是日本美食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
它以简单而纯粹的形式展现了日本料理的精髓。
寿司师傅精心挑选优质的米饭和新鲜的生鱼片,通过巧妙的手法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一份好的寿司,米饭的温度、酸度和硬度都恰到好处,生鱼片的切割和摆放更是一门艺术。
除了常见的握寿司,还有卷寿司、太卷等多种形式,满足了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刺身,即生鱼片,是日本料理中另一种重要的美食。
新鲜的鱼肉被切成薄片,搭配芥末和酱油食用。
刺身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金枪鱼、三文鱼、鲷鱼等。
每一种鱼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品尝刺身时,人们可以感受到鱼肉的鲜嫩和细腻。
除了海鲜,日本的蔬菜料理也别具特色。
天妇罗就是其中之一,将蔬菜和海鲜裹上面糊炸制而成,外皮酥脆,内部鲜嫩多汁。
还有各种煮物,如煮萝卜、煮南瓜等,通过慢煮的方式保留了蔬菜的营养和原味。
日本的主食也丰富多样。
米饭是日本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其烹饪方式讲究,口感软糯。
拉面则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快餐美食,浓郁的汤头、劲道的面条和丰富的配菜,让人回味无穷。
乌冬面也是常见的面食之一,粗粗的面条搭配独特的酱汁,别有一番风味。
在日本饮食文化中,餐具和摆盘同样重要。
精美的餐具能够提升用餐的氛围和享受。
食物的摆放注重色彩和形状的搭配,营造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甚至在一些高级餐厅,食物的摆盘如同一件艺术品。
日本饮食文化简析日本饮食文化简析日本饮食文化自古以来便深深烙印在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之中。
其源远流长,历经千百年来不断演变和变革。
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不仅彰显在精美的料理中,也体现在饮食礼仪、食材的采选、调味和配合上。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简析一下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
一、日式料理的特点日本饮食文化的代表就是寿司和刺身,而寿司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中国。
中国在公元7世纪时借助船只之后便开始向日本输送寿司和寿司制作技术,至于刺身则是在日本地区独有的食品。
日本人十分注重食物的颜色、口感和味道,所以日式料理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刀工和香料。
日式料理讲究“色、香、味、形”四维,往往要求食材烹调的效果色彩鲜艳、气味宜人、口感独特、造型美观。
这些原则不仅应用在寿司和刺身上,也体现在其他家庭料理中。
例如日本的著名组合套餐“日本料理定食”就体现了“色、香、味、形”四维理念,每种菜品都保证了口感鲜美、香气逸散、色泽艳丽和造型美观。
二、饮食礼仪日本饮食文化十分重视饮食礼仪,对餐桌上的行为和礼仪有着详细规定。
例如,日本人在吃饭时一定要用筷子,而不能用刀和叉,还要控制用筷子的手的方向,不得向人指出或者看着自己手部动作。
另外,日本人在吃饭时,经常会由最年长的人带头,开场白,然后由其他人相继献上礼物。
在吃饭的途中,日本人还注重各种饮料和饮料器皿的使用方法,例如在饮用日本茶时,要使用日式茶具和盛放茶叶的瓷碗。
三、食材的采选,调味和配合日本饮食文化十分注重食材的采集和选择。
他们选择的原则是强调食材的新鲜和季节性。
例如,日本人会选择在季节生长的蔬菜、水果和海鲜,这样做烹调出来的菜品会更为美味。
除了食材的选择外,日本人还注重调味和配合。
他们通过调味让单一的食材味道更为丰富、鲜美。
比如糖、盐和酱油是日本料理三大调味品,它们被广泛使用在各种烹调菜品中。
另外,日本人还强调食材与食材、菜品与菜品相互配合,才可制造出色、香、味、形鲜明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