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舞蹈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舞蹈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舞蹈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舞蹈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舞蹈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兴趣培养是舞乐学习的基础的前提。没有兴趣的技能学习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如果说形体学习是目的,那么兴趣培养是手段、是过程。所以要发展小学生的形体水平,必须培养浓厚的、稳定的兴趣。让学生在有趣的形体活动中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要将每一个学生带进形体美好的境界中,在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纯洁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

舞蹈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活动而向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坚持自愿参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则,让学生在唱唱、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做出如下的计划:

一、指导思想:

1、紧紧抓住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高度,着力构建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艺术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建立起坚实丰厚的生产点。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促进孩子健康而有特色地成长。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孩子的优美体态和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2、训练扎实的基木功如:腰、腿、胯的软度及开度

3、培养孩子听音乐时能找到节拍,动作节拍准确,跳舞有自娱感。

4、培养孩子载歌载舞的习惯和舞蹈时愉快的心态。

5、培养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基木的舞台感觉。

6、对个别素质好的队员在技巧方而可加深一些,同时学一些简单的儿童舞蹈。

三、培养目标:

1、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养成良好的姿态。

2、学习成套的舞蹈基木动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灵敏性。

3、发展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5、排练几个小型的舞蹈,通过这些组合来锻炼学生。

6、能够随着音乐做动作,节奏准确,充分表现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和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感受不同舞蹈的特点,能够表演简单的舞蹈。

四、训练重点:

通过舞蹈选修课使学员学会有关舞蹈的技能,掌握一些舞台艺术表演的方法,会表演一些富有情趣的舞蹈小品,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炼情感,增强技艺,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努力为校园文化增添光彩,并为创建学校特色添砖加瓦。

五、活动特色:

1、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开设形体活动小组。

2、由培养特长向启发创造延伸。着眼培养学生挑战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

3、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自信。课堂学习活动中一些基础教育,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艺术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机会,改变了孩子被动的心态, 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欲。

4、让活动成功孩子享受生命的时空。我们的艺术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一双双高举的双手,一张张自信的笑脸,有如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充满着蓬勃的生机。

六、主要措施:(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完整法、对比法、预防预纠正错误法、练习法等:

2、教学手段:影象教学、个别指导、分组室外示范教学等

六、活动安排:

1、定时活动。每周四下午的4: 00—5: 00o

2、活动规划。每次活动前点名,活动中学生积极性高涨,活动后有成

果积累。

3、不断交流和研讨。总结得与失,借鉴成功的经验,不断丰富完善, 提升教育与活动的艺术,使特色更鲜明。

七、活动内容安排:

活动内容:

第一一一第三周:

1>让学生熟悉课堂的上课程序。

2、打好学生学习舞蹈的基础训练。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会学生正确地掌握舞蹈的基木要领,知道基木的手位,脚位。

第四一一第六周:

1>复习学过的组合,使学生更牢固的掌握。

2、学习新的组合。

3、继续学习新组合注意动作要领的掌握。

4、按计划完成训练课程。

5、加强学生的节奏训练学会做动作听音乐.

6、对个别软度不好的队员可加深练习,训练有基本手位,脚位,一

位的擦地,蹲,丁字位的前擦地,旁擦地,腰部的训练、腿部的训练的撩腿、弹腿、踢腿。

第八一一第十二周:

排练舞蹈《室外健身排舞》

第十三一一第十八周:

排练舞蹈《室内健身排舞》《广场舞》

第十九一一第二十周:

总结、评比、汇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