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张国宁-重点行业VOC排放控制要求
- 格式:pdf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55
1. 各行业 VOCs 无组织排放应执行什么标准?2.《VOC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适用哪些行业?3. 企业控制无组织排放的注意事项?4. 如何设置废气收集系统排风罩?5. 如何监测控制风速?6. 废气监测有哪些要求?1. 各行业 VOCs 无组织排放应执行什么标准?(1)石油炼制行业,执行《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2015)(2)石油化工行业,执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3)合成树脂行业,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4)制药行业,执行《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7823-2019)(5)涂料、油墨以及胶粘剂行业,执行《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7824-2019)(6)其他没有针对性VOC排放标准的行业,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
(7)涉及 VOCs 排放控制的橡胶制品、合成革与人造革、焦化等其他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其 VOCs 有组织排放控制按相应排放标准规定执行,因行业排放标准中未规定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要求,无组织排放控制应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的规定。
(8)没有行业专项排放标准的涉 VOCs 行业,有组织排放控制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的规定,无组织排放控制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的规定。
(9)地方有更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要求的,应执行地方标准的规定。
2.《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适用哪些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的适用范围是:包括但不限于制药、农药、涂料、油墨、胶粘剂、染料、日用化工、化学助剂、合成革、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化纤、有机化学原料制造等化工行业,使用涂料、油墨、胶粘剂和其他有机溶剂的家具、零部件制造、钢结构、铝型材、铸造、金属表面处理、电线电缆制造、彩涂板、工业涂布、电子元件制造、汽修、包装印刷、人造板、皮革制品、制鞋等行业,以及纺织印染、注塑等。
重点行业无组织排放治理标准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大气污染,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重点行业无组织排放治理标准。
本标准主要涉及钢铁行业和化工行业。
一、钢铁行业1.烧结、球团企业应当安装无组织排放源强化收集措施,有效控制无组织排放,烧结机(含烧结配矿、烧结主抽风机、烧结返矿皮带机等)应当在2025年底前实现全封闭运行,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全封闭比例应当达到100%。
2.钢铁企业应当按照要求在2025年底前完成清洁运输,企业内大宗物料主要采用铁路、水路、管道、皮带等密闭方式进行输送,抑尘措施应当符合相关规定。
企业内物料运输(含皮带通廊、管道、道路等)应当采用清洁能源车辆,抑尘措施应当符合相关规定。
3.钢铁企业应当建立无组织排放监测体系,按照要求开展无组织排放监测工作,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环节进行监控,对无组织排放控制效果进行评估。
二、化工行业1.化工企业应当加强无组织排放源的管控,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无组织排放,防止大气污染。
2.化工企业应当建立无组织排放监测体系,对生产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进行监测和管控,对存在无组织排放的环节进行重点监控。
3.化工企业应当按照要求进行清洁生产,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在生产过程中应当采取封闭、密闭等措施,减少无组织排放的产生。
4.化工企业应当建立环境风险评估机制,对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和预防。
对于可能产生重大环境风险的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
5.化工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对于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事故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防止事故扩大和造成环境污染。
以上是重点行业无组织排放治理标准的主要内容。
这些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治理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X市X年度蓝天工程实施方案》,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决策部署,有效遏制我市挥发性有机物(以下简称VOCS)污染,降低VOCS 排放总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加强重点行业企业生产全过程管理,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实行清洁原料、安装治理设施等措施,有效减少VOCS排放。
重点推进石油化学、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VOCS治理;全面完成储油库、加油站、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强力推进规模餐饮场所油烟治理。
坚持突出重点、加快推进,注重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大幅减少重点行业VOCS排放,为完成我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完成3家石油化学、8家包装印刷企业VOCS治理;完成1座储油库、118座加油站、11辆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强力推进48家规模化餐饮场所油烟治理,确保X年底前,我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达到116微克/立方米以下,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达到73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达到195天以上,重污染天气大幅减少。
三、时间安排攻坚战至X年底,X年转入巩固提高和建立长效机制阶段。
四、主要任务(一)石油化学行业VOCS治理。
X年10月底前,完成3家石油化学企业VOCS治理,达到《石油化学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X)》要求。
1. 全面推行“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
建立“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体系,细化工作程序、检测方法、检测频率、泄漏浓度限值、修复要求等关键要素,对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与管线组件,设置编号和标识,定期检测、及时修复,防止或减少跑、冒、滴、漏。
2. 加强有组织工艺废气排放控制。
工艺废气应优先考虑生产系统内回收利用,难以回收利用的,应采用催化燃烧、热力焚烧等方式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3. 严格控制储存装卸损失。
挥发性有机液体储存设施应在符合安全等相关规范的前提下,采用压力罐、低温罐、高效密封的浮顶罐或安装顶空联通置换油气回收装置的拱顶罐,其中苯、甲苯、二甲苯等危险化学品应在采用内浮顶罐基础上安装油气回收装置等处理设施。
VOC控制政策第一篇:VOC控制政策国家政策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协助环保部环境规划院为环保部的《环境保护综合名录》提供相关材料,国家环保部于2014年11月19日公布了《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4年版)》,名录中显示与涂料行业相关的产品有48种,其中针对VOC的就有14种。
国家发改委于2013年2月16日公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
目录分为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3部分,其中涉及涂料行业的鼓励类为:水性木器、工业、船舶涂料,高固体分、无溶剂、辐射固化、功能性外墙外保温涂料等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涂料生产;限制类为:溶剂型涂料(不包括鼓励类的涂料品种和生产工艺);淘汰类为:改性淀粉、改性纤维、多彩内墙(树脂以硝化纤维素为主,溶剂以二甲苯为主的O/W型涂料)、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外墙、焦油型聚氨酯防水、水性聚氯乙烯焦油防水、聚乙烯醇及其缩醛类内外墙(106、107涂料等)、聚醋酸乙烯乳液类(含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外墙涂料,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准的内墙、溶剂型木器、玩具、汽车、外墙涂料,含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三丁基锡、全氟辛酸及其盐类、全氟辛烷磺酸、红丹等有害物质的涂料。
国务院于2013年9月10日发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其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在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在石化行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改造,完善涂料、胶黏剂等产品挥发性有机物限值标准,推广使用水性涂料,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有机溶剂。
国家环保部于2005年发布的标准HJ/T 201—2005《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水性涂料》,自从实施以来,受到了行业内一直认可,部分企业产品还获得了十环认证。
随着涂料行业的发展,水性涂料的性能和环保情况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得到很大的提高,2005年版的标准已不能有效对水性涂料进行限制。
中国空气污染重点行业的污染控制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其中空气污染成为了一项严重的社会问题。
中国的空气质量受到了不同行业的影响,因此,针对重点行业的污染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中国空气污染重点行业的污染控制措施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一、钢铁行业的污染控制钢铁行业是中国的重点行业之一,但也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该行业排放的废气和颗粒物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控制钢铁行业的污染,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引入了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例如脱硫、脱氮和烟气脱除等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钢铁企业的排放浓度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减少了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其次,政府加强了对钢铁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通过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罚款制度,迫使企业投资于环境保护设施建设。
这些措施有效地降低了钢铁行业的污染排放。
然而,钢铁行业的污染控制还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一些小型钢铁企业存在环保设施建设滞后、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导致其排放的污染物较为严重。
另一方面,由于钢铁行业的高能耗和高污染性质,一些企业仍然存在不合规排放等情况。
因此,进一步强化监管和加大处罚力度是解决钢铁行业污染的关键。
二、发电行业的污染控制发电行业是中国空气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来源,主要是由于煤炭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废气和颗粒物。
中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发电行业的污染。
首先,推动煤炭发电从传统的燃烧方式向清洁能源转型。
中国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和核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降低了发电行业的污染排放。
其次,采用了先进的脱硫、脱硝和烟气脱除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发电企业的废气排放浓度得到了有效控制,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然而,发电行业的污染控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中国的能源结构仍然主要以煤炭为主,因此,煤炭发电造成的污染仍然较为严重。
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型发电企业环保设施建设滞后,导致排放不达标。
因此,要加强对发电企业的监管,并促使其采用更加清洁的能源和先进的污染控制技术。
环保部发布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新标准作者:来源:《环境》2014年第01期近期,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通过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 30485-201 3)及其配套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 662-2013)等3项标准,以及《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6项有色金属行业排放标准修改单,增设了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据环保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于1985年首次发布,1996年、2004年分别进行了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与现行标准相比,新标准扩大了适用范围,在原有水泥原料矿山开采、水泥制造、水泥制品生产的基础上增加了散装水泥中转站;调整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增加了适用于重点地区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新标准重点提高了PM、NOx排放控制要求。
根据除尘、脱硝技术进步情况,新标准规定的PM排放限值由现行标准的50mg/m3(水泥窑等热力设备)和30mg/m3(水泥磨等通风设备)收严至30mg/m3和20mg/m3:新标准规定的NOx排放限值由现行标准的800 mg/m3收严至400mg/m3,促进水泥企业采用工艺控制(如低氮燃烧器、分解炉分级燃烧、燃料替代等)和末端治理(目前较为成熟可行的是SNCR技术)相结合的措施,有效控制NOx排放。
新标准还增加了氮(NH3)和汞(Hg)控制指标,强化了臭味扰民和重金属污染的防治要求。
综合考虑现有企业脱硝和除尘设施改造情况,以及国家调整过剩产能、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要求,新建企业自2014年3月1日起执行新标准,现有企业则执行原标准至2015年7月1日过渡期结束。
环保部相关负责人同时强调,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除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外,还应执行《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 30485-2013)。
龙源期刊网
环保部:正在制定重点行业VOC排放标准作者:
来源:《硅谷》2013年第15期
据中国证券报,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赵英民近日在“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暨环境商会2013年年会”上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环保部正在制定石化等重点行业的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但由于科研方面力量薄弱,制定这一标准并不容易。
VOC是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成因之一。
但VOC排放不同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其排放源分散,广泛存在于石化、汽车喷涂、印刷等领域,对于监管提出了创新要求,对于VOC控制技术也带来挑战,因此需要更多市场参与。
据赵英民介绍,国外很多国家在控制VOC时,采取的是VOC产品控制制度,即含VOC 多的产品,税收就高。
对于企业而言,则实施详实的排放许可制度。
例如美国有一个化工厂,单VOC的排放许可就多达150多项。
日前,环保部污防司司长赵华林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上也呼吁,社会对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重视程度不够,该污染物数量超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形成PM2.5和臭氧的
前提,对人体健康危害也很大,所以应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
据赵华林介绍,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对VOC极其重视,甚至对于超市中销售的日常消费产品,都有专门机构检测其VOC是否超标,一旦超标可以施以重罚,罚款力度远远超过中国。
据赵华林透露,中石油和中石化正在进行相关试点,对生产领域的VOC泄露进行控制。
他认为,未来VOC的控制和治理,涉及到很多清洁生产技术,这将会成为未来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VOCs管控政策和技术标准==================1. 政策法规--------为了有效控制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全球各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
这些法规和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限制VOCs 的排放量,从而减少空气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例如,中国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VOCs减排的目标和措施,并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
此外,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也制定了类似的法规和政策。
2. 排放控制--------排放控制是VOCs管控的核心环节。
针对不同行业和不同排放源,政府会制定不同的排放标准和控制措施。
例如,对于石油化工、制药等重点行业,中国政府要求企业安装先进的治理设施,如吸附、冷凝、催化燃烧等,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此外,政府还会对排放源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查,以确保其符合标准。
3. 监测监管--------为了确保VOCs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政府需要对排放源进行监测和监管。
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VOCs的排放浓度、排放量、排放速率等指标。
监管则包括对企业的生产过程、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等进行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其符合法规和标准。
4. 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是VOCs管控的重要环节。
政府需要向公众公开VOCs 的排放情况、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等信息,以便公众了解和监督。
此外,政府还需要向企业公开相关政策和标准,以便企业了解和遵守。
5.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VOCs管控的基础。
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包括VOCs的排放标准、治理设施的技术要求等。
这些标准需要与国际接轨,并能够满足国内外的需求。
同时,政府还需要对新技术进行研究和推广,以提高治理设施的效率和降低成本。
6. 设备研发--------为了提高治理设施的效率和降低成本,设备研发是必要的。
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推动设备研发和创新,开发出更加高效、可靠、环保的治理设备和技术。
同时,政府还需要对国产设备进行支持和推广,以促进国内治理设备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