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期中复习(1-4单元)知识点
- 格式:pdf
- 大小:86.10 KB
- 文档页数:1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判断:所有的数除了正数,就是负数。
()2. 在数轴上,以“0”为分界点,越往左边的负数越小,负得越多,数值越小。
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在生活中,0作为正、负数的分界点,常常用来表示具有相反关系的量。
如:零上温度(+)、零下温度(-);海平面以上(+)、海平面以下(-);盈利(+)、亏损(-);收入(+)、支出(-);南(+)、北(-);上升(+)、下降(-)注:-2和2到0的距离相等,但方向相反。
4.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
5.求两数之差:①两数同号:先去掉符号,再把两数相减;②两数异号:先去掉符号,再把两数相加。
如:-10℃比-5℃低5℃,6℃比-6℃高12℃。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1.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必须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①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一定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一定相等。
②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
如下图:△ADE、△BDE、△BCE面积相等,都是平行四边形BDEC面积的一半;△AOD与△BOE的面积相等。
3.平行四边形拉伸和平移问题:(1)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高变小,面积也变小;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面积也变大。
(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平移拼成长方形,面积不变,宽变小了,周长也变小。
综上:拉伸时,周长不变,长方形的面积更大;平移时,面积不变,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更长。
三角形的面积:1.公式推导: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观察可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三角形的底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三角形的高相等。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1、像+4、19、+8844.48这样的数都是正数,正数都大于0.像-4、-11、-7这样的数都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正数一定大于负数。
2、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因此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日常生活中的一组相反的量中,如果一个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个可用负数表示;如:盈亏,收支,方向,增减等,盈利用正数表示,则亏本用负数表示;收入用正数表示,则支出用负数表示;增加用正数表示,则减少用负数表示……4、两个正数或两个负数相差多少,只要去掉正号或负号后用大数减去小数;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差多少,只要去掉正号和负号后把两个数相加。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1.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2.面积单位: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ha)。
测量和计算大面积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k )。
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公顷(ha)平方千米(km2)1平方千米 = 100公顷 = 1000000平方米1公顷 = 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
重量单位:克(g)千克(kg)吨(t)1吨 = 1000千克 1千克 = 1000克4。
容积单位:毫升(ml)升(L)1升 = 1000毫升5、(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S = a h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高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2)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 S = a h÷ 2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3)梯形的面积 = (上底+ 下底)×高÷2 S = (a + b ) h ÷2梯形的高 = 梯形的面积×2÷(上底+ 下底)6、(1)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知识要点总结第一单元知识点1.《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
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受得了文学的启蒙。
3.关于感谢师恩的名句: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4.八字成语列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演讲稿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6.本课每一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呈现的。
7.“建筑人格长城”指健全个人的人格。
“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
“科学的健康堡垒”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而塑造成的健康、强壮的身体。
8.陶行知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9.《古诗两首》中《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课文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
诗人在问答中的情绪变化是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
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
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10.《题秋江独钓图》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一首题画诗。
全诗通过九个“一”写出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
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第二单元知识点一.《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作者是著名作家孙友田。
第一单元《师恩难忘》1.本文作者是______,课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我对文中“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积累赞颂老师的词句。
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提示写成语。
形容口才好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形容人才学出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八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西汉刘向《陶校长的演讲》1.陶校长是指____2.陶校长演讲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四问. 3.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名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两首》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歌记述了()这件事。
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
2、《所见》是()朝诗人()的作品,诗人向我们描绘了(),抒发了诗人( )之情。
我们还从诗中“________"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季。
3.背诵。
不知处:______振:______林樾:____樾:_______意欲:______“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练习1》1.背背带“风”字的诗句。
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各课知识点汇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读书做笔记的方法有:摘抄、编写提纲、写读后感。
2、读书名言:①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西汉刘向②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③一本书像——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
——凯勒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3、工具书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4、本学期要养成的两个好习惯为: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
第一单元知识点1、《师恩难忘》是作家刘绍棠对自己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1)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
身临其境:亲身来到了某种境地。
临(lín):来到。
部首为∣引人入胜:胜,胜境,美妙的境地。
把人带到美妙的境界。
本课指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第一个“树”的意思是种植,第二个“树”的意思是培养。
从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十年时间,培养一个人才需要百年时间。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大计,也说明培养人才不容易。
(2)形容老师的成语:循循善诱、和蔼可亲、诲人不倦、孜孜不倦、呕心沥血;(3)形容口才好的成语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出口成章(4)“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使我想到了赞美老师教学有方的诗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形容老师的诗句: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6)“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年来,田老师讲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如点点春雨,滋润着孩子的心田,激起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与向往。
这颗文学的种子后来生根、长叶、开花,并已结出累累硕果。
2、《陶校长的演讲》是教育学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
1、填字:lian 锻(炼)精(练)(连)接简(练)(炼)钢ji 立(即)(即)使(既)然(及)时奋笔(疾)书li (历)史日(历)鼓(励)(厉)害激(励)再接再(厉)2、“陶校长”是陶行知,他被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1、像+4、19、+8844.48这样的数都是正数,正数都大于0。
像-4、-11、-7这样的数都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正数一定大于负数。
2、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因此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日常生活中的一组相反的量中,如果一个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个可用负数表示;如:盈亏,收支,方向,增减等,盈利用正数表示,则亏本用负数表示;收入用正数表示,则支出用负数表示;增加用正数表示,则减少用负数表示……4、两个正数或两个负数相差多少,只要去掉正号或负号后用大数减去小数;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差多少,只要去掉正号和负号后把两个数相加。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1.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2.面积单位: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ha)。
测量和计算大面积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k )。
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公顷(ha)平方千米(km2)1平方千米 = 100公顷 = 1000000平方米1公顷 = 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重量单位:克(g)千克(kg)吨(t)1吨 = 1000千克 1千克 = 1000克4.容积单位:毫升(ml)升(L)1升 = 1000毫升5、(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S = a h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高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2)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 S = a h÷ 2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3)梯形的面积 = (上底+ 下底)×高÷2 S = (a + b ) h ÷2梯形的高 = 梯形的面积×2÷(上底+ 下底)6、(1)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授课类型复习(期中复习)教学目标复习1~4单元知识点及易错题星级★★★★授课日期及时段年月日进门测1.因为38×235=8930,所以0.38×2.35=()A.8.93B.0.893C.89.32.8.6785中,右边的8表示()A.8个千分之一B.8个0.01C.8个千D.以上都不正确3.求如图所示的三角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算式是正确的.A.6×10÷2B.6×8÷2C.8×10÷2D.6×84.小力每秒跑4.8米,小雨跑50米需要10秒,丁丁15秒跑80米,()跑得最慢.A.小力B.小雨C.丁丁5.一瓶油连瓶重2.7千克,倒出一半后,连瓶重1.45千克,瓶里原来有()千克油.A.2.3B.2.5C.2.66.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面积也相等,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高是4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A.8厘米B.4厘米C.2厘米D.16厘米(一)负数的认识考点图解考点梳理负数的初步认识(一)正负数及零的意义:像+20,+8848,+3260 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像-20,-155,-422 这样的数都是。
0 是正数和负数的,0 既不是也不是。
负数的初步认识(二)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像零℃以上与零℃以下,海平面和海平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等等都是由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数来表示。
2.初步认识数轴:(1)0右边的数都是正数,0左边的数都是。
(2)-2和2到0的相等。
(3)正数都0,负数都0。
易错考题【易错典例1】规定10吨记为0吨,11吨记为+1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8吨记为﹣8吨B.15吨记为+5吨C.6吨记为﹣4吨D.+3吨为13吨【易错典例2】把0.4545…,0.4,﹣1,,﹣0.4,0.455…按大小排列:>>_____>________>>.【易错典例3】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整数?哪些是负整数?哪些是正分数?哪些是负分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7,﹣9.25,﹣,﹣301,,31.25,,﹣3.5.【易错典例4】比较大小.﹣3○﹣5 ﹣○﹣+30○﹣31﹣0.02○﹣0.2﹣52○﹣50+○﹣3.考点集训考点1:负数的意义及其应用1.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150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克.A.160B.155C.150D.1452.小华的爸爸把支出300元记作﹣300元,那么+200元表示()A.又支出200元B.收入200元C.支出100元D.收入500元3.如果飞机上升800米记作+800米,那么飞机下降500米记作.4.如果把向北走50米记作+50米,那么向南走150米记作.5.六一班某次数学测试平均分为88分,如果比平均分高用正数表示,比平均分低用负数表示,那么小红考83分记作分.6.正数和负数可用来表示的量,如果用+15℃表示零上15℃,那么﹣20℃表示.7.以小明身高152厘米为标准,把小强身高记为+2厘米;小丽身高记为﹣5厘米,则三个小朋友的平均身高是厘米.8.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3.4、﹣、、0.6、﹣8、﹣1.9、+11、﹣20正数:负数:.9.王悦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m,她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m..(判断对错)10.在写正数和负数时,“+”号可以省略不写,“﹣”号也可以省略不写..(判断对错)11.比海拔﹣120米还要低5米是﹣125米..(判断对错)12.0、5.4、、+15 这些都是正数..(判断对错)13.高果、森夏、秦梨三家依次坐落在一条公路的同一侧,高果家在最西面,秦梨家在最东面,森夏家在中间,森夏家距离秦梨家1100米,如果把森夏家的位置看作0米处,森夏先向东走了600米,记作+600米,然后她又走了﹣900米,现在森夏距离泰梨家有多少米?14.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1.5,﹣5,﹣1,0,+3.5,﹣考点2:正、负数大小的比较15.两个冷库,甲的温度是﹣10度,乙的温度是﹣12度.()的温度高一些.A.甲B.乙C.一样高D.无法确定16.在+2,﹣11,0,5,﹣0.3,,+15.16,﹣1.4中,一共有()个正数.A.4B.3C.2D.517.把﹣2,3,﹣4.5,0,这几个数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为<<<.18.5比﹣1更接近0..(判断对错)19.正数一定大于0,负数一定小于0..(判断对错)20.先阅读下面的资料,再按要求填空.保存各类食物的最佳温度:鲜鱼﹣3℃不易变质;肉类18℃最适宜;胡萝卜的适宜存放温度为0℃左右;西瓜8℃左右味最正;香蕉保存温度在13℃左右最适宜.(1)把资料中出现的温度按从低到高的顺序记录下来.℃<℃<℃<℃<℃(2)﹣3℃比0℃低℃.8℃比0℃高℃.﹣3℃比﹣18℃高℃.21.6与﹣6比较,哪个数小?小多少?为什么?(用你的方法说明.)考点梳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公式推导:沿着平行四边形任意一条边上的高,将平行四边形分成部分,再经过或者,可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
精编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期中知识复习纲领知识点总结小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做题是最好的办法,但想要奏效,还得靠自己的积累。
多做些典型题,并记住一些题的解题方法。
以下是为大家提供的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期中知识复习纲领,供大家复习时使用第一单元: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S = a h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 2 S = a h 2梯形的面积 = (上底+ 下底) 高 2 S = (a + b ) h 2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第三单元: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这个数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末尾添写“万”字。
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这个数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末尾添写“亿”字。
第四单元: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最低位算起:各位满十要进一;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0再减。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复习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学好数学这门课程。
希望为大家准备的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期中知识复习纲领,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5单元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单元苏教版)【第一单元】1、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4”读作正四,“-4”读作负四。
+4也可以写成4。
2、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7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4、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
有些是约定俗成的,比如: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上升为正,下降为负;零上为正,零下为负;海平面以上为正,海平面以下为负……有些是相对的,比如:如果向东为正,那么向西就为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先定一个基准,然后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高于或低于基准的那一部分。
比如:把某次考试成绩90分作为基准,超过的分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分数用负数表示……6、利用分割、平移的方法,我们可以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规则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然后再计算出面积。
【第二单元】1、面积计算公式(字公式和字母公式),必须书写完整。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S= a h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2 S= a h÷ 2梯形的面积= (上底+ 下底)×高÷2 S = (a + b ) h÷22、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相等,形状不一定相同。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如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2倍;如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的底的2倍;4、面积计算的步骤:(1)看清图形;(2)用对公式;(3)细心计算;(4)注意单位。
第一单元知识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
1.本学期我们要养成摘抄、编写提纲、写读后感。
2.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西汉刘向
一、《师恩难忘》
1.《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
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四年来,田老师讲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如点点春雨,滋润着孩子的心田,激起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与向往。
3.关于感谢师恩的名句: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
形容老师的成语:循循善诱、和蔼可亲、诲人不倦、孜孜不倦、呕心沥血;
形容老师的诗句: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4.(1)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
身临其境:亲身来到了某种境地。
临(lín):来到。
部首为∣引人入胜:胜,胜境,美妙的境地。
把人带到美妙的境界。
本课指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十年时间,培养一个人才需要百年时间。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大计,也说明培养人才不容易。
5.八字成语列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二、《陶校长的演讲》
1.《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演讲稿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2.本课每一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呈现的。
3.“建筑人格长城”指健全个人的人格。
“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
“科学的健康堡垒”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而塑造成的健康、强壮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