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37
1、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 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
根据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 船是 ________________ ,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_________ 、2、点燃两根火柴,一根火柴头朝上,一根火柴头朝下,观察哪根火柴梗 燃烧更旺?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3、小红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 恙。
纸船没有燃烧的主要原因是()A 、 纸船不是可燃物B 、 没有与氧气接触C 、 没有达到纸船的着火点D 、水能灭火4、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我们设计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在 25OmL 烧杯中,注入20OmL 热水,并投入一小块白 磷,烧杯口盖上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块已用 滤纸吸干水的白磷,另一端放一小堆红磷(口磷 着火点为40°C,红磷着火点为200o C )。
不一会儿, 观察到:⑴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起来,这是因为白磷是 ______________ •温度达到 ___________ 乂与 _________ 接触。
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这是因为红磷虽然与 ________________ 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 ________________ o 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这是因为水中 白磷温度超过 __________ ,而不与 __________ 接触。
⑵若铜片上的白磷量比较多,燃烧一段时间后,铜片上的红磷也会燃烧 起来,为什么?(3)若将烧杯上的铜片移走,并用一根玻璃导管对着水中的Cl 磷吹入空 气。
你将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⑷从以上实验,可得到启示:实验室保存Cl 磷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情反馈在学案的小结处对四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画 2 或“X”。
将画“X”的内容进一步讲解。
课题4. 1常见的化学反应一燃烧(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完全燃烧的重要性。
第1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课型新授主备:朱海霞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时间:年月日学习目标:1、认识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范爆炸的措施,形成“防火防暴人人有责”的意识;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爆炸现象和原因;3、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发生火险时的自救常识。
学习重点:1、爆炸发生的条件和防范,易燃、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学习难点:1、灭火的原理与方法;2、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爆炸现象。
一、【学·查】1、在有限的空间内,如果发生急速的燃烧,短时间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引起__________。
爆炸对我们一定都是不利的吗?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2、灭火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展·点】(三)爆炸条件的探究:粉尘的爆炸实验1、爆炸发生的条件:2、了解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P96结论:为了安全起见,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安全标志的含义:P984、防火与自救方法:三、【悟·导】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完全燃烧放热,不完全燃烧吸热B、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汽车排放的废气、煤气的泄漏增加了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C、碳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D、在锅炉里鼓入适量的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2、下列因素中影响可燃物燃烧现象的是()①可燃物的性质;②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③氧气的浓度;④燃烧的空间A、②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③④3、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实验时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可用湿抹布扑盖B、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以喷大量水C、电线短路引起电器着火时,可用水浇灭D、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4、2006年12月17日晚,徐州市淮海西路一棉花店突发大火,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C、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D、水分解出不助燃的物质5、下列爆炸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锅炉爆炸B、车胎爆炸C、电灯爆炸D、爆竹爆炸四、课后作业:6、开辟防火带是山林防火的一个措施,在森林中间开辟通道(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着火点B、隔绝空气C、隔离可燃物D、沿通道扩散浓烟()7、下列气体与氧气的混合在遇明火时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二氧化碳B、天然气C、氢气D、煤气8、为了保证旅客安全,交通部门规定: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腐蚀品和危险品等进站上车。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1. 燃烧的定义回忆木炭、红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燃烧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发光、放热、生成新物质。
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注意:(1)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2)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一定有发光、发热现象产生,但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比如电灯通电发光、发热;(3)并不是所有的物质燃烧都有火焰产生,那些不易挥发的、不易分解的固体,如红磷、铁丝等燃烧时就没有火焰。
2. 燃烧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人们利用可燃物燃烧时发出的光和热来照明、取暖、烧煮食物、冶炼钢铁等,燃烧能够造福于人类,但是一旦失控,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据2000年到2006年统计,每年大约有5万人次死于火灾,随着人数的增长,科学的进步,现在已经降低到2-4万人次,每年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3. 燃烧的条件先来看一个实验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说明:(1)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缺一不可,否则燃烧不能发生;(2)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3)燃烧本身是一个化学反应,燃烧的条件实质就是化学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反应条件。
4.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不充足)(2)物质完全燃烧的条件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燃料完全燃烧的意义1)增加能源的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能源发挥最大的作用;2)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燃料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不仅污染环境,还危害人体健康。
当固体燃料不充分燃烧时还会增加烟尘的排放而加重环境污染。
注意:虽然燃烧需要足量的空气或氧气,但这些气体的通入量也要适当,否则,过量的气体会带走部分热量,同样会造成浪费。
5.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一氧化碳的来源: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管道煤气泄漏等都会增加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
第4章理解化学变化第1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2.通过实验和讨论,总结灭火的方法;3.逐步建立安全用火的意识,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
【学习重点】燃烧发生的条件【学习难点】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课前预习】预习课本P92-93,P96-98完成预习思考题:1.燃烧是一种、的剧烈的反应。
2.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具备三个条件:(1);(2);(3)。
3.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温度,这个温度称为可燃物的着火点。
4.灭火的方法有三种:(1)。
(2)。
(3)。
【课堂导学】一、组内助学,小组展示二、精讲点拨活动一:烧不坏的手帕,分析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注意: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灭火时只需满足一个条件即可。
活动二: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只可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切不可降低着火点。
总结: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1.物质具有可燃物 1. 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2.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2. 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3.温度达到着火点 3. 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三个条件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满足一个即可)【课堂检测】1.以下关于燃烧的表达准确的是()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C.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2.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A.木柴是易燃物B.温度易达到着火点C.散热的速率快D.使木柴和空气充分接触3.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在于()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B.隔离空气C.隔离可燃物D.开辟运水的道路4.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露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A.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B.开灯,仔细检查泄露源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关闭气源阀门D.打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5.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D.纸比煤的密度小6.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应选用的方法是()A.点燃,观察气体是否可燃B.用燃着的木条C.用天平称量D.用澄清石灰水7.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8.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9.以下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准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D.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10.有些燃料的燃烧在产生能量的同时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以下燃料中,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的是()A.煤B.石油C.乙醇D.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