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表假设,如果 如…何:固定句式,译为:怎样…呢?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 心,礼乐有什么用?”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文化常识:“佾”指古时乐舞的行列。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 64人,按照周礼,天子乐舞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季 孙氏为鲁国正卿。
➢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 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研读文本 试简要分析“仁”和“礼”“乐”的关系。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yì)》)
有德之人,也可以理解为在位之
君人 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第一条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 重在排除干扰
好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学
第二条是在言行上做事敏捷、说话谨慎 重在实践锻炼
就有道而正焉
第三条是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 ,及时匡正自身的行为
重在虚心请教
拓展阅读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述而》)
了解《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 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内容上 以教育为主,也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 面,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 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东汉时,《论语》被列 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 《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 《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旧注 本有《论语注疏》(三国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和宋朱熹的《论 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