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专)》考前辅导 [作物栽培学总论(专科)作业题库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
- 格式:doc
- 大小:55.55 KB
- 文档页数:42
单项选择题1、作物产量中常说的经济系数是指1.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之比2.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之比3.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的百分比4.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百分比2、作物品质的评价指标中,下述属于形态指标的是1.蛋白质2.氨基酸3.脂肪4.颜色3、作物生长的“营养三要素”是指1. C、H、O2. N、P、K3. S、N、P4. N、P、S4、下列哪种根属于产品器官1.气生根2.须根3.块根4.不定根5、下列属于喜钾作物的是1.水稻2.玉米3.马铃薯4.小麦多项选择题6、影响复种的条件包括1.热量2.水分3.地力与肥料4.劳畜力与机械化等7、下列哪些作物需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诱导才能正常开花结实。
1.大麦2.小麦3.黑麦4.油菜8、作物的播种方式包括1.插播2.条播3.点播4.重播9、下面哪些材料可用于繁殖下一代1.颖果2.块茎3.块根4.鳞茎10、按照土壤质地进行分类,一般可以把土壤区分为下列几大类1.砂土类2.黑土类3.壤土类4.黏土类11、根据作物对二氧化碳同化途径的特点,下列哪些作物属于C3作物1.小麦2.大豆3.玉米4.棉花12、间作与套作不相同点在于1.共生期长短不一样2.熟制不一样3.复种指数不一样4.前者是成行种植,后者是成带种植13、关于土壤质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1.沙质土壤结构良好,保水保肥。
2.壤质土耐旱耐涝,适耕期长。
3.黏质土吸附作用强,保肥性好。
4.沙质土壤保水不保肥。
14、下列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1.小麦2.烟草3.大麦4.油菜15、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因素包括1.光照2.温度3.水分4.氧气16、从引种角度看,短日照作物由北方向南方引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1.生育期缩短2.生育期延长3.生育期不变4.营养生长期缩短17、按照作物“S”生长进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作物生长是不可逆的。
2.各种促控措施,都应该在生长最快速到来之时应用。
3.作物生长是可逆的。
4.控制某器官应考虑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1、生物产量答案:物通过光合作物,利用日光能,同化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物质,进行物质转化和能量积累,形成各种各样的有机物质。
这些有机物质的总量,即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干物质总量,称作物产量。
2、经济产量答案: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收获量。
3、分蘖节答案:发生分蘖的地下节群紧缩在一起,称分蘖节4、苞叶答案:包着玉米果穗的叶5、支持根答案:玉米地上1~3节长出的起着支持和吸收作用的根。
6、如何保证春小麦苗齐、苗全、苗匀、苗壮?答案:(1)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春小麦品种(2)播种前种子清选和处理选用净度和发芽率高、粒大整齐、饱满、千粒重高的种子。
播前种子应拌药处理,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用种衣剂。
播种前应做好播种量试验和播种机械调试。
(3)提高整地质量,蓄水保墒本区前一年伏秋降水直接关系到翌年播种时的底墒和苗期的水分供应。
土壤耕作方法已由过去单一深翻发展为深翻、深松和耙茬结合的“翻、松、耙”土壤耕作体系。
(4)提高土壤基础肥力,合理施肥小麦播种早,春季低温干旱,土壤有机质分解慢,难以满足苗期对养分的需求,不利培育壮苗和穗分化。
因此,提高土壤基础肥力和加施种肥是春小麦增产的关键。
缺硼地区可以补充硼肥。
(5)五、适期播种,保证播种质量在保证播种质量前提条件下“适期早播”,可在当地第一个回暖期进行。
一定要严格控制播种深度,以镇压后3~4cm为宜。
(6)依靠主穗,合理密植本区由于春小麦分蘖过程很短,分蘖的利用很不稳定,产量构成中穗数的来源主要是主茎穗。
(7)苗期镇压 :应在三叶期进行,以防止倒伏为目的的压青苗,应在小麦起身期进行。
一般镇压1~2次为宜。
7、论述影响大豆籽粒蛋白和油分积累的因素。
答案:凡环境条件利于蛋白质的形成,子粒的蛋白质含量即增加,油分含量则下降;反之,若环境条件利于油分形成,则油分含量会增加,蛋白质含量则下降。
1)气候条件的影响:气候凉爽、雨水较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大豆含油量的提高。
作物栽培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垩白率:一般指米粒中有白垩米粒的比率。
2.基肥:也称底肥,是指播种前或称霸前的施肥,通常在耕翻前或耙地前施入土壤。
3.套作:是在前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作物的种植方式。
4.冷害:作物遇到零上低温,生命活动受到损伤或死亡的现象。
5.春性小麦:对低温要求不严格,一般在0-12℃、3-15天即可通过春化作用。
6.复种指数:作物播种面积/土地面积×100%。
7.经济系数:也叫收获指数,是指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
8.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家畜饲料添加的生产体系。
9.有效积温:指对作物生长发育有效的温度而言,把大于生物学下限、小于生物学上限的温度累加起来的温度总和。
10.经济产量:指能够满足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作物产品的收获量。
11.感温阶段:某些低温、长日型作物的温光反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即先以一定时间完成对花芽分化的温度诱导。
12.种子的休眠:在适宜发芽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
13.叶面积指数:指单株叶面积的单位面积株数之积与单位土地面积的比值。
14.水分临界期: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15.大喇叭口期:指玉米抽雄前10-15天,穗位上部叶片出生快而大,叶片密集呈大喇叭状。
此时为大喇叭口期。
16.油菜的感温性:油菜一生中必须通过一段温度较低的时间才能现蕾开花结实,否则就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这一特性称为感温性。
17.叶蘖同伸现象:指水稻、小麦等作物的母茎叶片发育与分蘖芽的分化保持着一定的关系。
这种关系遵循N=n-3的规律。
18.水稻的有效分蘖:指水稻的分蘖中能够最终结实的分蘖叫有效分蘖。
19.水稻品种的感光性:水稻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长期的特性。
二、填空1.作物栽培的特点是指实践性、综合性、地域性、季节性、连续性和商品性。
2.粮食作物主要包括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和薯类作物。
作物栽培学各论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作物栽培学各论复习思考题(粮食作物部分)第一章水稻一.基本概念感光性: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感温性: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不受短日、高温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性)。
叶蘖同伸规律:水稻主茎叶和分糵存在同伸规律,即n对n-3的同伸关系。
分蘖:稻株分蘖节上各叶的腋芽生长形成的分枝。
幼苗期;从稻种萌动开始到3叶期称幼苗期。
返青期: 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损伤,有一个地上部生长停滞和萌发新根的过程,约需5d左右才恢复正常生长,称返青期。
分蘖期 :从4叶出生开始萌发分蘖直到拔节为止为分蘖期。
分蘖节: 水稻在拔节之前,基部节间并不伸长而聚集在一起,分蘖着生在基部群集的节上,统称为分蘖节。
拔节期;水稻基部节间开始显著伸长,株高开始迅速增加的现象。
抽穗:穗顶即露出剑叶鞘,即为抽穗。
齐穗:有效分蘖:分糵在拔节后向两极分化,一部分出生较早的分糵继续生长,能抽穗结实,称有效分糵,一部分出生较晚的小分糵生长逐渐停滞到枯死,称无效分糵。
无效分蘖; 一部分出生较迟或生长量小的小分蘖,生长逐渐停滞至枯死,称无效分蘖。
有效分蘖期 :无效分蘖期:发生无效分蘖的期间称无效分蘖期。
总茎蘖数:生产上把单位面积上主茎和分蘖总数合称总茎蘖数。
短日出穗促进率:高温出穗促进率: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上承载的绿色叶面积,是一个比值。
粒叶比:用最大叶面积期的叶面积和该群的总颖花数,总实粒数和总粒重来进行的比较。
生理需水:直接用于水稻正常生理活动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分为生理需水蒸腾作用和无光合作用是水稻生理耗水的两大主要形式。
生态需水:水稻和生态需水主要是指用于用调节空气湿度,养料,抑制杂草等生态因子,创造适于水稻生长发育的田间环境所需的水分,主要包括棵间蒸发和稻田渗漏两部分。
最高分蘖期:灌溉定额:清洁生产:无公害栽培:指按照无公害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无公害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作物栽培学总论题库一、填空题001B.农业生产是最、最及最的产业。
002B.农业生产的现代要求是、、、、。
003B.栽培作物包括、、三个环节。
004B. 是由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于20世纪50年代发现营养价值很高的作物。
005B.作物引种一般包括、两种。
006B.作物栽培的特点包括、、、。
007B.作物生产的性质有:、、、、、、。
008B.作物栽培学研究方法包括:、、、、。
009B.不是起源于中国本土的作物有:、、、、。
010B.云南的野生稻资源包括、、。
011B.任举5种喜温作物:、、、、。
012B.任举5种耐寒作物:、、、、。
013B.任举5种C4作物:、、、。
014B.任举5种C3作物:、、、、。
015B.作物因播种期的不同,可分为:、、和南方的。
016B.任举5种常见的薯类作物、、、、。
017B.粮食作物通常包括、、等大类。
018B.纤维作物通常包括、、等大类。
019B.棉花的纤维属纤维;属韧皮纤维作物的有、、。
属叶纤维作物的有、、。
020B.任举5种油料作物:、、、、。
021B.糖料作物包括、、、。
022B.嗜好作物主要有、、、等。
023B.任举5种主要药用作物、、、、。
024B.染料作物主要有、、等。
025B.香料作物主要包括、、、、等。
026B.红花按用途可以划归于、、作物。
027B.玉米按用途可以划归于、、作物。
028B.饲料与绿肥作物主要包括科、科及等作物。
029B.列举5种属禾本科的饲料与绿肥作物主要包括、、。
030B.列举5种属豆科的饲料与绿肥作物主要包括、、、、草木樨、等。
031B.种植业的“三元结构”是指——。
032B.根主要功能有、、、及等。
033B.作物的根系按形态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034B.作物的根,根据其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及等三种。
035B.影响根生长的条件有、、、、及作物生长良好的地上部分等。
036B.作物茎的功能有、、、及等。
037B.禾谷类作物的茎为圆筒形,节间大多为空心,如、等;也有实心,如、、等。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素?A. 种子B. 土壤C. 水分D. 肥料2. 作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3. 作物的水分吸收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4. 以下哪种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A. 锈病B. 病毒病C. 细菌性软腐病D. 线虫病5. 作物的氮、磷、钾被称为?A. 三大元素B. 微量元素C. 中量元素D. 重金属元素6. 作物的氮素主要来源于?A. 空气B. 土壤C. 水分D. 光照7.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防治方法?A. 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C. 物理防治D. 基因防治8. 作物的产量与以下哪个因素关系最密切?A. 品种B. 土壤C. 气候D. 管理9. 作物的光周期反应是指?A. 作物对光照时间的敏感性B. 作物对光照强度的敏感性C. 作物对光照方向的敏感性D. 作物对光照颜色的敏感性10. 作物的种子萌发需要满足哪些条件?A. 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B. 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C. 充足的水分和光照D. 适宜的氧气和光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作物的生长发育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
12. 作物的水分管理中,灌溉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作物的氮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14. 作物的磷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15. 作物的钾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6. 简述作物轮作的意义和作用。
17. 简述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8. 论述作物栽培中土壤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措施。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作物育种学通论网上作业题绪论一、名词解释1.作物品种*2.作物育种学*3.自然进化**4.人工进化**二、填空1.作物进化的三个基本因素包括()、()和()。
*2. 1927年美国出版的Hayes和Garber所著的()是世界上第一部较系统的论述有关育种知识的专著。
**3.20世纪60年代小麦、水稻等作物通过()掀起“绿色革命”。
20世纪80年代兴起(),使现代作物育种发展成为包容多学科发展的现代科学。
**三、简答1. 作物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四、论述1.遗传、变异和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何?***第一章育种目标一、名词解释1.育种目标*2. 2. 产量结构性状**3. 3.高光效育种**二、填空1.在开展作物育种工作时,首先要确定(),它是选育新品种的设计蓝图。
**2.禾谷类作物的产量结构性状为()、穗粒数和()。
**3.目前农作物光能利用率还很低,只有()或以下,通过提高光能利用率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潜力是很大的。
**三、简答1、制定作物育种目标遵循的原则?*2. 矮化品种的选育有什么优势?***3适应机械化作业作物应具备的性状?**四、论述1.制订育种目标时应考虑哪些主要目标性状?*第二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一、名词解释1.有性繁殖*2.无性繁殖*3.自交作物*4. 异交作物*5. 常异交作物*6.营养体繁殖*7.无融合生殖*8.纯系品种*9.杂交种品种*10. 多系品种*11. 无性系品种*12.纯系**13. 雌雄同花**14. 雌雄同株异花**15.雌雄异株**16. 自然异交**17. 标志性状**二、填空题1. 作物繁殖方式分为()和()。
*2. 有性繁殖的主要授粉方式有()、()和()。
*3. 植物授粉方式的分类,是根据()高低而定的。
一般该值在4%以下为典型的()植物;该值在50%以上为典型的()植物。
**4. 作物品种应具有的三个基本要求为()、()和()。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作物遗传育种B. 作物生长环境C. 作物栽培技术与管理D. 土壤肥力2. 下列哪个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素?A. 土壤B. 光照C. 水分D. 风力3. 作物轮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土壤肥力B. 减少病虫害C. 增加作物产量D. 所有上述选项4. 作物灌溉的原则是什么?A. 定时定量B. 根据作物需求C. 根据天气情况D. 根据土壤湿度5. 什么是作物的光合作用?A. 作物通过光能合成有机物B. 作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C. 作物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水分D. 作物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以保持试题的完整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作物栽培学中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和______。
2. 作物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通常被称为作物的______。
3. 作物的灌溉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和滴灌等。
4.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生物防治等。
5. 作物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包衣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作物栽培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 解释什么是作物的“三要素”,并举例说明它们在作物生长中的作用。
3. 描述作物轮作制度的优缺点,并给出一个实际的轮作模式。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作物栽培中合理施肥的重要性及其对作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2. 分析作物栽培中水分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有效的水分管理策略。
五、案例分析题(10分)某农场主在种植小麦时发现,尽管灌溉和施肥都按照标准进行,但小麦的产量仍然不高。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D4. B5. A二、填空题1. 土壤、水分、光照2. 温度范围3. 灌溉、喷灌4. 化学防治、物理防治5. 消毒、浸泡三、简答题1. 作物栽培学主要研究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栽培技术、管理方法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
A.细胞间隙结冰B.水分代谢失调C.酶促反应平衡被破坏E.物质代谢平衡被打乱 5、 土壤污染的类型有()。
A •固体废弃物污染 B.水污染6、 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
A.喷灌技术B.微灌技术 7、 露地冇苗主要有()。
A.湿润育秧B.阳畦育苗8、 表丄耕作的主要方法有( C.大气污染D.生物污染 C.膜上灌技术D.地下灌技术 C •工厂化冇苗D.营养钵冇苗 D ・原生质被撕裂E.农业污染 E •作物调亏灌溉技术E •方格育苗A.耙地 B •務地C.镇压D.作畦E ・起垄《作物栽培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是指作物一生中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物所生产和累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A.生物产量 B •经济产量 C •光合产量 2、 ()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量。
A.生物产量B.经济产量C.光合产量3、 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虽的效率称为()。
4、()是谷类作物产量成分中的补偿能力最大的成分。
5、经济系数最低的作物是().6、 谷类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特点是产量成分的()o A.光合作用 B.补偿能力 C.相互抑制 D.相互促进7、 谷类作物小穗和小花的发育除受遗传影响外.最大影响因素是()。
A.种植密度 B •水肥供给 C •病虫危害 D •环境条件8、作物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的时期是(A.缓慢增长期B.指数增长期C.直线增长期D •减慢停止期 9、作物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快的时期是()o 10. 叶而积与植株干重之比称为()。
二. 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农田生物的生态效应有()。
A.影响土壤肥力 B.影响农田小气候 C.改良上壤D.固泄流沙 E.保持水土2、 影响植物蒸腾速度的因素有()。
A.植物的形态结构B.植物的生理类型C.温度D.气流E.上壤水分的有效性3、 作物通过春化,其低温诱导的时期一般在作物感光前进行,可在()。
作物栽培学总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作物品种改良B. 作物生产技术C. 作物病虫害防治D. 作物栽培技术与原理答案:D2. 作物栽培学中,决定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是()。
A. 作物品种B. 土壤肥力C. 气候条件D. 作物密度答案:A3.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生长发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A. 两个阶段B. 三个阶段C. 四个阶段D. 五个阶段答案:C4.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生育周期包括哪些?()A. 苗期、开花期、成熟期B. 播种期、苗期、开花期、成熟期C. 播种期、苗期、开花期、结实期、成熟期D. 苗期、开花期、结实期、成熟期答案:C5. 作物栽培学中,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不包括()。
A. 光照B. 温度C. 水分D. 土壤pH值答案:D6.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A. 单位面积株数、单株产量B. 单株产量、单株粒数C. 单株粒数、粒重D. 单位面积株数、单株产量、单株粒数、粒重答案:D7.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A. 光照强度B. 温度C. 二氧化碳浓度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8.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水分管理包括哪些方面?()A. 灌溉B. 排水C. 灌溉和排水D. 土壤改良答案:C9.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施肥原则是什么?()A. 适量施肥B. 均衡施肥C. 适时施肥D. 所有以上原则答案:D10.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不包括()。
A. 物理防治B. 化学防治C. 生物防治D. 土壤改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作物栽培学中,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自然因素包括()。
A. 光照B. 温度C. 水分D. 土壤答案:ABCD2.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栽培技术包括()。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主要研究的是()。
A. 作物的遗传改良B.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C. 作物的栽培技术和管理D. 作物的育种方法答案:C2. 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中,不包括以下哪个阶段?()A. 萌发期B. 营养生长期C. 开花期D. 休眠期答案:D3.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A. 光照B. 温度C. 水分D. 土壤pH值答案:D4. 作物轮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作物产量B. 增加土壤肥力C. 减少病虫害D. 改善作物品质答案:C5. 作物的合理密植可以()。
A. 提高作物产量B. 降低作物品质C. 增加土壤侵蚀D. 减少水分蒸发答案:A6. 作物的灌溉管理中,以下哪个不是灌溉的原则?()A. 适时B. 适量C. 均匀D. 频繁答案:D7. 作物施肥中,以下哪个不是施肥的原则?()A. 适量B. 适时C. 均匀D. 过量答案:D8.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个不是防治措施?()A. 物理防治B. 化学防治C. 生物防治D. 忽视防治答案:D9. 作物的收获时期应该根据()来确定。
A. 作物的生长周期B. 作物的市场价格C. 作物的病虫害情况D. 作物的品种特性答案:A10. 作物的种子处理中,以下哪个不是种子处理的目的?()A. 提高种子活力B. 减少病虫害C. 增加种子重量D. 提高发芽率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B. 作物的栽培技术C.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D. 作物的遗传改良答案:A, B, C12. 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
A. 光照B. 温度C. 水分D. 土壤肥力答案:A, B, C, D13. 作物轮作的优点包括()。
A. 减少病虫害B. 增加土壤肥力C. 提高作物产量D. 改善作物品质答案:A, B, C14. 作物的合理密植可以带来以下哪些好处?()A. 提高作物产量B. 减少土壤侵蚀C. 增加土壤养分消耗D. 提高作物品质答案:A, B15. 作物施肥的原则包括()。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一、名词解释1. 棉花苗期:棉花出苗到现蕾的时期。
2。
棉花蕾期:棉花从现蕾到开花的时期。
3。
花铃期:棉花从开花到吐絮的时期4.吐絮期:棉铃开始吐絮到全田收花基本结束的时期。
5.棉花果枝:能直接现蕾结铃的分枝.6。
棉花叶枝:不能直接现蕾结铃的分枝。
7.有限果枝:果枝只有一个结,顶端着生蕾铃,称为有限果枝。
8。
无限果枝:果枝有多结的称无限果枝。
9.棉花的无限生长习性:在温度、肥水和光照条件允许下,棉花可以不断增长新叶、新枝和幼蕾.10. 3/8叶序:8片叶刚好围成3周,第9片叶与第一片叶在垂直面上的叶序.11。
棉花现蕾:棉株第一果枝上出现肉眼可见(3mm长)的三角形苞片幼蕾的现象。
现蕾期:在生产中把群体中,50%以上棉株开始出现第一个直径达3mm的花蕾时称之为现蕾期。
12。
盛蕾期:50%以上棉株第四台果枝现蕾时称之为盛蕾期。
13.伏前桃:7/15以前开花的成铃14.伏桃:7/16至8/15期间开花的成铃15.早秋桃:8/16至8/25期间开花的成铃16.晚秋桃:8/26至有效开花结铃终止期(9/15)开花的成铃17. 单铃重:是指单个棉铃的子棉重量18。
衣分:指百公斤子棉中皮棉占子棉的比重.籽指:100粒棉花种子的重量.19. 长势:棉株不同时期生长发育速度20.长相:棉株不同时期的外部形态特征21.双低油菜:芥酸和硫苷含量低于相应标准的油菜品种.22。
油菜苗期:油菜从出苗(子叶平展)到现蕾历经的时期23.蕾薹期:从现蕾到初花为蕾薹期24. 油菜现蕾:指扒开主茎顶端1~2片幼叶可见到明显花蕾的时期。
25。
油菜抽薹:油菜一般在现蕾时(或前或后),主茎节间开始伸长,当主茎薹高达到10cm时,称为抽薹26。
角果发育成熟期:油菜从终花到角果、种子成熟为角果发育成熟期27.油菜有效分枝: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有效角果的分枝。
28.油菜“早花早薹”:油菜冬前和越冬时出现抽薹和开花的现象29。
冬发油菜:幼苗有9-10片绿叶,LAI1.5以上,开盘直径30cm以上的油菜。
作物栽培学总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2.持续农业——指既能保证食物安全,又能保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加速走向市场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农业。
3.引种——指从外地(包括国外)引入当地没有的作物,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
4.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5.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质的变化。
6.S形生长进程——指作物的器官、个体或群体的大小、数量和重量随时间延长而表现出的变化曲线呈S形。
S形生长进程即“慢-快-慢”的生长进程。
7.作物的物候期——即人为制定的用于判断作物达到某一生育时期的作物形态特征,或者说~就是作物达到某一生育时期的一个人为标准。
8.种子寿命——指种子从生理成熟到生命力丧失的生活期限。
9.休眠——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停止萌发的现象。
10.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11.自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亲和性的作物(水稻、小麦、大麦、大豆、花生等)。
12.异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作物(白菜型油菜、向日葵)。
13.常异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亲和性,但异交率在5%以上(甘蓝型油菜、棉花、高粱、蚕豆等)。
14.作物的感光性——是指作物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特性。
15.作物的感温性——是指一些二年生作物(冬小麦、冬油菜、冬黑麦等)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特性。
16.短日照作物——日照长度短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作物,如大豆、烟草、晚稻等。
17.长日照作物——日照长度长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作物,小麦、油菜等。
18.中性作物——对日照长度没有严格要求,四季开花的作物,如荞麦。
论述题1.根据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可将作物分成几类?请举例说明。
答案:1.粮食作物(或称食用作物),其中又分三类:(1)禾谷类作物。
主要作物有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稻、玉米、谷子、高粱、粟、龙爪稷、蜡烛稗、薏苡等。
(2)豆类作物。
主要提供植物性蛋白质。
常见的作物有大豆、绿豆、小豆、蚕豆、豌豆、小扁豆、鹰嘴豆等。
(3)薯芋类作物。
主要生产淀粉类食物。
常见的有甘薯、马铃薯、木薯、豆薯、薯蓣(山药)、芋、菊芋、蕉藕等。
2.经济作物(或称工业原料作物),其中又分四类:(1)纤维作物。
种子纤维,如棉花;韧皮纤维,如大麻、亚麻、洋麻、黄麻、苘麻、苎麻等;叶纤维,龙舌兰麻、蕉麻、菠萝麻等。
(2)油料作物。
常见的有花生、油菜、芝麻、向日葵、蓖麻、苏子、红花等。
(3)糖料作物南方有甘蔗,北方有甜菜,此外还有甜叶菊等。
(4)其他作物主要有烟草、茶叶、薄荷、咖啡、啤酒花、代代花等。
3.饲料和绿肥作物。
豆科中常见的苜蓿、苕子、紫云英、草木樨、三叶草等。
禾本科中常见的有苏丹草、黑麦草等。
其他如红萍、水浮莲、水葫芦等。
4.药用作物主要有三七、天麻、人参、黄连、贝母、枸杞、白术、甘草、半夏、红花、百合、何首乌、五味子、茯苓、灵芝等。
2.论述玉米各生育阶段的特点及管理的主要目的。
答案:(1)苗期阶段(播种至拔节)以生根、长叶、茎节分化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
一般春玉米约35d,夏玉米20-30d。
茎叶生长缓慢,根系发展迅速。
田间管理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足、苗齐、苗壮的要求。
(2)穗期阶段(拔节至开花)由营养生长转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是决定穗数、穗的大小、可孕花数的关键时期,奠定结实粒数的基础。
历时27-30d。
茎节间迅速伸长,叶片增大,根系继续扩展,干物质迅速增加。
田间管理是促进中、上部叶片增大,茎秆粗壮敦实,以达到穗多、穗大的丰产长相。
(3)花粒期阶段(开花至成熟)此期经历时间,早、中、晚熟品种30-40-50d。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作物栽培学总论(专科)作业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作物栽培学
*2.作物引种
* 3.食物安全
* 4.农业自然资源
*5.作物生长模拟
二、填空:
*1.栽培作物包括()()()三个环节。
*2全国种植业委员会将我国种植业划分为()个一级区和()个二级区。
3.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分为()作物和()作物
*4.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分为()作物、()作物、()中性和()作物。
*5.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将作物分为()大部分,()大类别。
三、简述题
***1.简述作物栽培的特点
**2.简述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
**3。
作物引种的基本原则
***4。
作物栽培法有几种?分别解释。
四、论述题
***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方法是如何将作物分类的?
第二章作物的生长发育一、名词解释:(以下每小题都为*)
1.生长
2.种子的寿命
3.叶面积指数
4.发育
5.种子的休眠
6.基本营养生长期
7.作物生育期
8.分蘖节
9.根冠比
10.作物生育时期
11.分蘖
12.叶龄余数
13.作物物候期
14.叶的功能期 15.叶龄指数 16。
分蘖 17 开花 18授粉 19 受精 20 基本营养生长性
二、填空:(1-10小题为*,11-13小题为**)
1.稻、麦类一般划分为()( )()()( )( )( )几个生育时期。
2.种子的萌发分为()( )()等3个阶段。
3.单子叶作物的根,属()根系;双子叶作物的根,属()根系。
4.玉米一般划分为()( )()()( )( )等几个生育时期。
5.豆类一般划分为()( )()()( )( )等几个生育时期。
6.棉花一般划分为()( )()()等几个生育时期。
7.油菜一般划分为()( )()()等几个生育时期。
8.禾谷类作物的叶一般包括()()()()4部分。
9.不同作物和不同品种对低温的范围和时间要求不同,一般可将其分为()()()3类。
10.作物花器分化和形成除需要一定温度诱导外,还必需一定的光周期诱导,不同作物品种需要一定光周期诱导的特性称为感光性,一般分为()()()3种类型。
11. 水稻主茎第N叶伸出时,其分糵芽即开始分化,第( )叶的分糵已分化完成,第( )叶的分糵芽正在叶鞘内伸长,第( )叶的分蘖芽就可伸出叶销。
因此,主茎叶与分蘖呈()的同伸关系。
12. 在异名器官间,第N叶叶片,第( )叶叶鞘和第( )叶至( )叶节间为同伸器官。
13. 在同名器官间,当第N叶展开时,第( )叶迅速伸长,第( )叶开始伸长,第( )叶等待伸长。
三、简述题(以下所有小题都为**)
1.简述作物生长的一般进程
2.影响根生长的条件有哪些?
3.简述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
4.简述影响茎、枝(蘖)生长的因素。
5.影响叶生长的因素。
6.影响花器官分化、开花授粉受精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哪些?
7.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关系。
四、论述题
***1.论述在作物栽培中如何应用生育进程理论?
***2.作物个体与群体关系如何?如何协调两者关系以促进作物高产?
第三章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的形成一、名词解释:(以下每小题都为*)
1.经济产量
2作物品质
3.经济系数
4源
5库
6流
7相对生长率
8.净同化率
9.叶面积比率
10.比叶面积
11作物生长率
12.作物生产力
二、填空:(以下每小题都为*)
1.小麦产量构成因子为()( )()
2.水稻产量构成因子包括()( )()()。
3.豆类作物产量构成因子包括()( )()()( )。
4.薯类作物产量构成因子包括()( )()。
5.作物光合生产的能力与()( )()密切相关。
6.粮食作物产品品质可概括为()( )( )及( )等。
三、简述题
**1.简述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
**2.作物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如何?
**.提高作物品质的途径有哪些?
四、论述题
***1.生产中如何协调源、流、库三者的关系达到丰产的目的?***2.小麦产量因素在其形成过程中是如何进行调解的?
第四章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一、名词解释:(以下每小题都为*)
1.人工环境
2.作物三基点温度
3.冷害
4.旱害
5.涝害
6.作物的水分平衡
二、填空:(以下每小题都为*)
1.栽培作物包括()()()三个环节。
2.在研究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中,根据因素的类别可以将环境划分为下列()( )()()( )5类。
3.作物遇到的干旱有()( )两类。
三、简述题(以下每小题都为**)
1.在研究作物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2.简述光周期反应在作物栽培上的应用。
3. 光对作物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4. 分析目前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
5. 何谓有效积温和活动积温?叙述积温在作物生产中的意义。
6简述述作物冻害、冷害对作物伤害的生理原因。
7.如何防止低温对作物的危害?
8.简述高温对作物伤害的生理原因。
9.如何防止或减轻作物的高温伤害?
10.简述干旱对作物的危害.
11.简述作物抗旱性的特点。
12.简述涝害对作物的影响
13.简述作物的抗涝特点。
四、论述题(以下每小题都为***)
1.光合性能包括哪5个方面?如何调节光合性能获得作物高产高效?
2. 叙述水分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叙述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与作物的生态关系。
第五章作物栽培措施和技术一、名词解释:(以下每小题都为*)
1.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2.作物布局
3.轮作
4连作
5.复种
6间作
7.套作
8.混作
二、填空:(以下每小题都为*)
1.肥料分为()( )()3类。
2.育苗方式有以下几种()( )()()()方式。
3。
施肥方式有()( )()三种。
4。
节水灌溉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 )。
三、简述题(以下每小题都为**)
1.如何确定作物施肥量?
2. 简述人工控旺技术的关键环节?
3.育苗移栽有哪些优越性?
4。
确定种植密度的依据是什么?
5.简述作物施肥的原则
6。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注意什么?7.如何确定植株的配置方式?
8.什么是作物营养临界期?
9。
简述常用的几种施肥方法。
10。
杂草有哪些危害?
11.简述决定作物布局的因素。
12.简述作物布局的基本原则
13.简述作物布局的步骤和内容
14.如何选择品种?
15.为什么要进行轮作?
四、论述题
***1.生产中如何确定播期?
***2.论述间套作增产的原理及技术要点。
作物栽培学总论(专科)作业题参考正确答案是
第一章绪论参考正确答案是
一、名词解释:
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是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一门应用科学。
简言之,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主产理论和技术措施的科学。
2.作物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当地所没有的作物,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
3.食物安全:是指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
4.农业自然资源:是指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的天然来源,如光、热、土地、生物等
5.作物生长模拟:是通过对作物生育和产量的实验数据加以理论概括和数据抽象,找出作物生育动态及其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动态模型,然后在计算机上模拟作物在给定的环境下整个生育期的生长状况,借以指导实际生产。
二、填空:
1.作物、环境、措施
2. 10、31
3.喜温作物、耐寒作物
4.长日照、短日照、中性和定日照
5。
四、九
三、简述题
1.简述作物栽培的特点
(1)复杂性
多种多样的作物都是有机体,而且各自又有其不同的特征特性。
每种作物又有不少的品种,每个品种也有不同的特征特性。
环境条件(气象条件、土壤条件和生物条件)不同、栽培措施不同也会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影响等等
(2)季节性
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天时和农时不可违背,违背了天时农时,就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就可能影响到全年的生产,有时甚至将间接地影响下一年或下一季的生产。
(3)地区性
作物生产又具有严格的地区性。
从大处说,不同的地区适于栽培不同的作物;从小处说,即使在同一地点(县、乡、村)的不同地块(阳坡、阴坡、高燥、平缓、低洼地等等)所种植的作物也不应当强求一律。
(4)变动性
随着人们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认识的加深,随着新作物新品种的引种和创新,以及随着新技术新措施的引进,栽培作物的方法措施等也要不断变化,不可墨守陈规。
2.简述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
我国的农业自然资源具有如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