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信号处理教学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204.34 KB
- 文档页数:6
语音信号处理
一、实验课程名称:语音信号处理
二、实验课程英文名称: Speech signal processing
三、实验课程编号: 0451714
四、实验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
五、学时安排:理论课程学时42 实验课程学时12
六、实验课程学分:0学分
七、实验课程类型:专业课
八、实验课程要求:必修课
九、课程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十、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语音信号各种处理方法的原理、算法、用matlab的编程方法和仿真。
通过实际应用和亲身体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
十一、实验教学项目表
实验课教学内容项目表(必做)
十一、实验报告要求:
1.编写程序;
2.验证调试实验并写出调试结果,需指导教师确认。
十二、实验成绩评定:
分数分配:
预习:10%,操作:60%,实验报告:60%,创新能力:10%;
实验总计6个,满分20分,第一和第二个实验每个4分,第三、四、五、六个实验每个3分。
十三、教材及参考书:
1.《语音信号处理》.胡航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语音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自编
学院签署意见表。
27483语音信号处理大纲南京理工大学编(高纲号0553)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语音与图象信号处理”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信号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语音信号处理,第二部分是数字图象处理。
语音信号处理是一门比较实用的电子工程的专业课程,语音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和利用信息的重要手段。
通过语言相互传递信息是人类最重要的基本功能之一。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功能,它是创造和记载几千年人类文明史的根本手段,没有语言就没有今天的人类文明。
语音是语言的声学表现,是相互传递信息的最重要的手段,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最常用和最方便的交换信息的形式。
语音中除包含实际发音内容的语言信息外,还包括发音者是谁及喜怒哀乐等各种信息。
在人类已构成的通信系统中,语音通信方式早已成为主要的信息传递途径之一,具有最方便和最快捷的特点。
语言和语音也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一种依托,它与人的智力活动密切相关,与文化和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连,具有最大的信息容量和最高的智力水平。
语音信号处理是研究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同时又是综合性的多学科领域和涉及面很广的交叉学科。
除了语音之外,图像是人类获取信息的另外一个重要来源,大约70%的信息是通过人眼获得的图像信息。
图像信号是指将图像作为一种二维信号,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来对图像进行描述。
今后为了表示方便,图像信号就称为图像。
在近代科学研究、军事技术、工农业生产、气象、医学等领域中,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图像来认识和判断事物,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人们利用人造卫星所拍摄的地面照片,来分析获取地球资源、全球气象和污染情况,利用“和平号”宇宙飞船所拍摄的月球表面照片,分析月球的形成。
在医学上,通过CT断层扫描,医生可以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是否有病变组织。
在公安侦破中,采用指纹提取并处理进行破案。
《语音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6044008课程名称:语音数字信号处理/ Speech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学分:2学时:32 (实验:0 上机:0 课外实践:0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建议修读学期:7开课单位: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先修课程:《数字信号处理》、《MATLAB及应用》、《随机信号处理》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作业、考试(闭卷)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主要教材:《语音信号处理》主编:赵力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6T参考书目:《离散时间语音信号处理》主编:夸特尔瑞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87内容概述:《语音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
它系统地介绍了语音信号处理涉及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讲述语音信号的应用前景、语音信号处理流程及流程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通过案例仿真讲述其应用的结果。
主要内容分四部分:(1)基础部分:语音信号基础知识、人的发音原理、人的听觉原理、语音的数学模型;(2)语音信号分析方法: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同态处理和线性预测分析;(3)语音信号涉及的新技术:矢量量化和隐马尔可夫模型;(4)语音的四个方面应用:语音编码、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和语音增强;通过《语音数字信号处理》学习,使学生掌握语音信号发音和听觉原理、语音信号的数字模型; 语音的时域、频域、倒谱、线性预测的分析方法;矢量量化;隐马尔可夫模型;语音波形编码、参数编码、混合编码;语音的合成;语音识别和语音增强的原理和技术,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语音处理工作和进一步研究相关课题打下一定的基础。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044008课程名称:语音数字信号处理/ Speech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学分:2学时:32 (实验:0 上机:0 课外实践:0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建议修读学期:7开课单位: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先修课程:《数字信号处理》、《MATLAB及应用》、《随机信号处理》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语音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
语音信号处理第二版教学设计一、引言语音信号处理是指通过算法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从而能够对语音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和应用。
它是数字信号处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介绍了一份语音信号处理第二版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教学与学习提供一些参考。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语音信号的基本概念和处理方法;•了解语音信号的特性和分析方法;•学习数字信号处理与语音处理的结合方法;•能够独立完成语音信号处理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内容1. 语音信号基础知识•语音信号的基本单位、基本特征•声波的物理特性•语音信号的数字化表示方式•声音的感知与人耳的基本结构2. 语音信号分析技术•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和功率谱密度•线性预测编码(LPC)•倒谱法•单一音素和声门区分析3. 语音信号识别•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及其在语音信号识别中的应用•声学模型与•语音特征提取•识别算法4. 实际应用•语音合成•语音自动识别•声纹识别•音乐识别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由教师讲授语音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教师与学生分组,设计小组作业,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对语音信号处理的认识;•采用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音信号处理的实际应用;•班级展示、答辩等形式,让学生交流与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经验。
五、教学评价为了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价:•平时作业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六、教材选择语音信号处理第二版,作者:李忠。
该教材涵盖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清晰明了,适合本课程的教学。
七、结语本文介绍了一份语音信号处理第二版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语音信号的基础知识、分析技术、识别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也能够促进语音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语音信号处理教学大纲一、引言语音信号处理是一门涉及语音获取、分析、编码和合成的学科,广泛应用于语音识别、语音合成、音频处理、声纹识别等领域。
为了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语音信号处理的原理和技术,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制定一份全面且系统的语音信号处理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二、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语音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语音信号获取、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了解语音编码和语音合成的原理,以及掌握一些常见的语音信号处理应用。
三、课程目标1. 理解语音信号的基本特性和模型;2. 掌握语音信号获取的方法和技术;3. 理解语音信号的数字处理方法和算法;4. 了解语音信号分析和特征提取的方法;5. 了解语音编码和语音合成的基本原理;6. 掌握一些常见的语音信号处理应用。
四、教学内容1. 语音信号的基本特性和模型1.1 语音发音过程和声音的产生1.2 语音信号的基本特性分析1.3 语音信号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2. 语音信号获取的方法和技术2.1 麦克风和扬声器原理及选择2.2 语音信号的模拟录制和数字化处理2.3 声音增强和降噪技术3. 语音信号的数字处理方法和算法3.1 语音信号的数字滤波和时频变换3.2 语音信号的线性预测编码3.3 语音信号的自适应滤波方法4. 语音信号分析和特征提取的方法4.1 语音信号的基频和共振峰分析4.2 语音信号的短时分析和短时能量计算4.3 语音信号的线性预测分析5. 语音编码和语音合成的基本原理5.1 语音编码的基本原理和分类5.2 语音合成的方法和技术6. 语音信号处理应用6.1 语音识别和文本转换6.2 语音合成和语音增强6.3 声纹识别和人机交互五、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演示,介绍语音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算法。
2. 实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语音信号处理实验,掌握实际应用技术和工具的使用。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和解决与语音信号处理相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