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HS编码-商品大类及四位商品编码表
- 格式:doc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41
农产品hs编码01-24
第一大类:活动物、动物产品 01:活动物 02:肉及食用杂碎 03: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 04:乳品、蛋品、天然蜂蜜、其他食用动物产品 05:其他动物产品。
第二大类:植物产品 06:活树及其他活植物、鲜茎、根及类似品、插花及装饰用笈叶 07:食用蔬菜、根及块茎 08:食用水果及坚果;甜瓜或柑桔属水果的果皮 09:咖啡、茶、马黛茶及调味香料 10:谷物 11:制粉工业产品、麦芽、淀粉、菊粉、面筋 12:油子仁及果实、杂项子仁及果实、工业用或药用植物、稻草、秸秆及饲料 13:虫胶、树胶、树脂及其他植物液、汁 14:编制用植物材料、其他植物产品。
第三大类: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腊 15: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
第四大类: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烟草替代品的制品 16:肉、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制品 17:糖及糖食 18:可可及可可制品 19:谷物、粮食粉、淀粉或乳制品;糕饼点心 20:蔬菜、水果坚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 21:混杂的可食用原料 22:饮料、酒及醋 23:食品工业残渣废料、动物饲料 24: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
第六类化学⼯业及其相关⼯业的产品2801 氟、氯、溴及碘2802 升华硫磺、沉淀硫磺;胶态硫磺2803 碳(碳⿊及其他编号未列名的其他形态的碳)2804 氢、稀有⽓体及其他⾮⾦属2805 碱⾦属、碱⼟⾦属;稀⼟⾦属、钪及钇,不论是否相互混合或相互熔合;汞2806 氯化氢(盐酸);氯磺酸2807 硫酸;发烟硫酸2808 硝酸;磺硝酸2809 五氧化⼆磷;磷酸及多磷酸2810 硼的氧化物;硼酸2811 其他⽆机酸及⾮⾦属⽆机氧化物2812 ⾮⾦属卤化物及卤氧化物2813 ⾮⾦属硫化物;商品三硫化⼆磷2814 氨及氨⽔2815 氢氧化钠(烧碱);氢氧化钾(苛性钾);过氧化钠及过氧化钾2816 氢氧化镁及过氧化镁;锶或钡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及过氧化物2817 氧化锌及过氧化锌2818 ⼈造刚⽟,不论是否已有化学定义;氧化铝;氢氧化铝2819 铬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2820 锰的氧化物2821 铁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料,按重量计三氧化⼆铁含量在70%及以上2822 钴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商品氧化钴2823 钛的氧化物2824 铅的氧化物;铅丹及铅橙2825 肼(联氨)、胲(羟胺)及其⽆机盐;其他⽆机碱;其他⾦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及过氧化物2826 氟化物;氟硅酸盐、氟铝酸盐及其他氟络盐2827 氯化物、氯氧化物及氢氧基氯化物;溴化物及溴氧化物;碘化物及碘氧化物2828 次氯酸盐;商品次氯酸钙;亚氯酸盐;次溴酸盐2829 氯酸盐及⾼氯酸盐;溴酸盐及过溴酸盐;碘酸盐及⾼碘酸盐2830 硫化物;多硫化物2831 连⼆亚硫酸盐及次硫酸盐2832 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2833 硫酸盐;矾;过硫酸盐2834 亚硝酸盐;硝酸盐2835 次磷酸盐、亚磷酸盐、磷酸盐及多磷酸盐2836 碳酸盐;过碳酸盐;含氨基甲酸铵的商品碳酸铵2837 氰化物、氧氰化物及氰络合物2838 雷酸盐、氰酸盐及硫氰酸盐2839 硅酸盐;商品碱⾦属硅酸盐2840 硼酸盐及过硼酸盐2841 ⾦属酸盐及过⾦属酸盐2842 其他⽆机酸盐及过氧酸盐,但迭氮化物除外2843 胶态贵⾦属;贵⾦属的⽆机或有机化合物,不论是否已有化学定义;贵⾦属汞齐2844 放射性化学元素及放射性同位素(包括可裂变或可转换的化学元素及同位素)及其化合物;含上述产品的混合物及残渣2845 编号2844以外的同位素;这些同位素的⽆机或有机化合物,不论是否已有化学定义2846 稀⼟⾦属、钇、钪及其混合物的⽆机或有机化合物2847 过氧化氢,不论是否⽤尿素固化2848 磷化物,不论是否已有化学定义,但不包括磷铁2849 碳化物,不论是否已有化学定义2850 氢化物、氮化物、迭氮化物、硅化物及硼化物,不论是否已有化学定义,但可归⼊编号2849的碳化物除外2851 其他⽆机化合物(包括蒸馏⽔、导电⽔及类似的纯净⽔);液态空⽓(不论是否除去稀有⽓体);压缩空⽓;汞齐,但贵⾦属汞齐除外2901 ⽆环烃2902 环烃2903 烃的卤化衍⽣物2904 烃的磺化、硝化或亚硝化衍⽣物,不论是否卤化2905 ⽆环醇及其卤化、磺化、硝化或亚硝化衍⽣物2906 环醇及其卤化、磺化、硝化或亚硝化衍⽣物2907 酚;酚醇2908 酚及酚醇的卤化、磺化、硝化或亚硝化衍⽣物2909 醚、醚醇、醚酚、醚醇酚、过氧化醇、过氧化醚、过氧化酮(不论是否已有化学定义)及其卤化、磺化、硝化或亚硝化衍⽣物2910 三节环环氧化物、环氧醇、环氧酚、环氧醚及其卤化、磺化、硝化或亚硝化衍⽣物2911 缩醛及半缩醛,不论是否含有其他含氧基,及其卤化、磺化、硝化或亚硝化衍⽣物2912 醛,不论是否含有其他含氧基;环聚醛;多聚甲醛2913 编号2912所列产品的卤化、磺化、硝化或亚硝化衍⽣物2914 酮及醌,不论是否含有其他含氧基,及其卤化、磺化、硝化或亚硝化衍⽣物2915 饱和⽆环⼀元羧酸及其酸酐、酰卤化物、过氧化物和过氧酸以及它们的卤化、磺化、硝化或亚硝化衍⽣物2916 不饱和⽆环⼀元羧酸、环⼀元羧酸及其酸酐、酰卤化物、过氧化物和过氧酸以及它们的卤化、磺化、硝化或亚硝化衍⽣物2917 多元羧酸及其酸酐、酰卤化物、过氧化物和过氧酸以及它们的卤化、磺化、硝化或亚硝化衍⽣物2918 含附加含氧基的羧酸及其酸酐、酰卤化物、过氧化物和过氧酸以及它们的卤化、磺化、硝化或亚硝化衍⽣物2919 磷酸脂及其盐,包括乳磷酸盐,以及它们的卤化、磺化、硝化或亚硝化衍⽣物2920 其他⽆机酸酯(不包括卤化氢的酯)及其盐以及它们的卤化、磺化、硝化或亚硝化衍⽣物2921 氨基化合物2922 含氧基氨基化合物2923 季铵盐及季铵碱;卵磷脂及其他磷氨基类脂2924 羧基酰胺基化合物;碳酸酰胺基化合物2925 羧基酰亚胺化合物(包括糖精及其盐)及亚胺基化合物2926 腈基化合物2927 重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及氧化偶氮化合物2928 肼(联氨)及胲(羟胺)的有机衍⽣物2929 其他含氮基化合物2930 有机硫化合物2931 其他有机—⽆机化合物2932 仅含有氧杂原⼦的杂环化合物2933 仅含有氮杂原⼦的杂环化合物;核酸及其盐2934 其他杂环化合物2935 磺(酰)胺。
第七类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3901 初级形状的⼄烯聚合物3902 初级形状的丙烯或其他烯烃聚合物3903 初级形状的苯⼄烯聚合物3904 初级形状的氯⼄烯或其他卤化烯烃聚合物3905 初级形状的⼄酸⼄烯酯或其他⼄烯酯聚合物;初级形状的其他⼄烯基聚合物3906 初级形状的丙烯酸聚合物3907 初级形状的聚缩醛、其他聚醚及环氧树脂;初级形状的聚碳酸酯、醇酸树脂、聚烯丙基酯及其他聚酯3908 初级形状的聚酰胺:3909 初级形状的氨基树脂、酚醛树脂及聚氨酯3910 初级形状的聚硅氧烷3911 初级形状的⽯油树脂、苯并呋喃—茚树脂、多萜树脂、多硫化物、聚砜及本章注释3所规定的其他编号未列名产品3912 初级形状的其他编号未列名的纤维素及其化学衍⽣物3913 初级形状的其他编号未列名的天然聚合物(例如藻酸)及改性天然聚合物(例如,硬化蛋⽩、天然橡胶的化学衍⽣物)3914 初级形状的离⼦交换剂,以编号3901⾄3913的聚合物为基本成分的3915 塑料的废碎料及下脚料3916 塑料制的单丝(截⾯直径超过1毫⽶)、条、杆、型材及异型材,不论是否经表⾯加⼯,但未经其他加⼯3917 塑料制的管⼦及其附件(例如,接头、肘管、法兰)3918 块状或成卷的塑料铺地制品,不论是否胶粘;本章注释9所规定的塑料糊墙品3919 胶粘的塑料板、⽚、膜、箔、带、扁条及其他扁平形状材料,不论是否成卷3920 其他⾮泡沫塑料的板、⽚、膜、箔及扁条,未⽤其他材料强化、层压、⽀撑或⽤类似⽅法合制3921 其他塑料板、⽚、膜、箔、扁条3922 塑料浴缸、淋浴盘、盥洗盆、坐浴盆、便盆、马桶座圈及盖、抽⽔箱及类似卫⽣洁具3923 供运输或包装货物⽤的塑料制品;塑料制的塞⼦、盖⼦及类似品3924 塑料制的餐具、厨房⽤具、其他家庭⽤具及盥洗⽤具3925 其他编号未列名的建筑⽤塑料制品3926 其他塑料制品及编号3901⾄3914所列其他材料的制品4001 天然橡胶、巴拉塔胶、古塔波胶、银胶菊胶、糖胶树胶及类似的天然树胶,初级形状或板、⽚、带4002 合成橡胶及从油类提取的油膏,初级形状或板、⽚、带;编号4001所列产品与本编号所列产品的混合物,初级形状或板、⽚、带4003 再⽣橡胶,初级形状或板、⽚、带4004 橡胶(硬质橡胶除外)的废碎料、下脚料及其粉、粒4005 未硫化的复合橡胶,初级形状或板、⽚、带4006 其他形状(例如,杆、管或型材及异型材)的未硫化橡胶及未硫化橡胶制品(例如,盘、环4007 硫化橡胶线及绳4008 硫化橡胶(硬质橡胶除外)制的板、⽚、带、杆或型材及异型材4009 硫化橡胶(硬质橡胶除外)制的管⼦,不论是否装有附件(例如,接头、肘管、法兰)4010 硫化橡胶制的传动带或输送带4011 新的充⽓橡胶轮胎4012 翻新的或旧的充⽓橡胶轮胎;实⼼或半实⼼橡胶轮胎、可互换的橡胶胎⾯及橡胶轮胎衬带4013 橡胶内胎4014 硫化橡胶(硬质橡胶除外)制的卫⽣及医疗⽤品(包括奶嘴),不论是否装有硬质橡胶制的附件4015 硫化橡胶(硬质橡胶除外)制的⾐着⽤品及附件(包括⼿套)4016 硫化橡胶(硬质橡胶除外)的其他制品4017 各种形状的硬质橡胶(例如纯硬质胶),包括废碎料;硬质橡胶制品。
HS编码规则1. 概述HS编码(Harmonized System Code)是国际通用的商品编码体系,用于对商品进行分类和标识,方便全球贸易中的报关、统计和监管。
HS编码由世界海关组织(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制定和管理,是全球通用的商品分类标准。
2. 编码结构HS编码共由六位数字构成,每位数字代表特定的信息。
具体结构如下:•第一位数字:章•第二位数字:节•第三位数字:附注•第四位至第六位数字:细则3. 编码规则3.1 章(Chapter)第一位数字代表章,用于表示商品的大类。
目前共有99个章,从01到99。
例如,第一章表示活动植物、切花和鲜果。
3.2 节(Heading)第二位数字代表节,用于表示商品的次级类别。
每个章下面有多个节,从01到99。
例如,第一章下面的第二节表示活体动物。
3.3 附注(Sub-heading)第三位数字代表附注,用于更加详细地描述商品。
每个节下面有多个附注,从00到99。
例如,第一章下面的第二节下面的第三附注表示非树脂钠。
3.4 细则(Detail)第四位至第六位数字代表细则,用于进一步细分商品的具体类型。
每个附注下面有多个细则,从001到999。
例如,第一章下面的第二节下面的第三附注下面的第四细则表示长着角的活体公牛。
3.5 示例以商品“鲜切花”的编码为例,它的HS编码是0603. 那么,它的分类可以解读如下:•第一位数字6:表示属于第六章的商品•第二位数字0:表示属于第章下面的第一个节•第三位数字3:表示属于第一章下面的第二节下面的第三个附注•第四位至第六位数字:不具体表示,因为只是一个示例,没有具体的细则。
4. 应用场景HS编码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具有以下应用场景:4.1 报关在海关进出口申报和清关过程中,需要填写商品的HS编码。
HS编码可以帮助海关对商品进行分类和监管,确保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4.2 统计HS编码是全球范围内货物流通的统计基础,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可以通过HS编码对货物的进出口进行统计和分析。
HS编码简介名称海关编码即HS编码,为编码协调制度的简称。
其全称为《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Internati onal Convention for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 tion and Coding System)简称协调制度(Harmonized System,缩写为HS)由来1983年6月海关合作理事会(现名世界海关组织)主持制定的一部供海关、统计、进出口管理及与国际贸易有关各方共同使用的商品分类编码体系。
主要作用HS编码“协调”涵盖了《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商品分类目录》(CCCN)和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两大分类编码体系,是系统的、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
它除了用于海关税则和贸易统计外,对运输商品的计费、统计、计算机数据传递、国际贸易单证简化以及普遍优惠制税号的利用等方面,都提供了一套可使用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
从1992年1月1日起,我国进出口税则采用世界海关组织《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HS),该制度是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采用六位编码,适用于税则、统计、生产、运输、贸易管制、检验检疫等多方面,目前全球贸易量90%以上使用这一目录,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一种标准语言。
我国进出口税则采用十位编码,前八位等效采用HS编码,后两位是我国子目,它是在HS分类原则和方法基础上,根据我国进出口商品的实际情况延伸的两位编码。
HS Code编码实施HS于198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每4年修订1次.世界上已有150多个国家使用HS,全球贸易总量90%以上的货物都是以HS分类的。
HS的总体结构包括三大部分:归类规则;类、章及子目注释;按顺序编排的目与子目编码及条文。
这三部分是HS的法律性条文,具有严格的法律效力和严密的逻辑性。
HS首先列明6条归类总规则,规定了使用HS对商品进行分类时必须遵守的分类原则和方法。
HS的许多类和章在开头均列有注释(类注、章注或子目注释),严格界定了归入该类或该章中的商品范围,阐述HS中专用术语的定义或区分某些商品的技术标准及界限。
hs编码分类
HS编码是指"协调商品描述和编码系统"( Harmonized(Commodity(Description(and(Coding(System),是国际通用的商品分类系统,用于对商品进行统一的分类、识别和编码。
这个系统由世界关税组织 World(Customs(Organization,WCO)制定和管理。
HS编码由6位数字组成,每一位数字都代表不同的信息,这些数字构成了一个层级结构,可用于精确地描述商品,并在国际贸易中进行统一申报和监管。
这是HS编码的结构:
•第1和2位数字:代表章 Chapter),总共有21个章,根据商品的性质和种类进行分类,例如,01-05章表示动植物产品,06-15章是食品类产品,16-24章是饮料和酒精类产品等等。
•第3和4位数字:代表组(Heading),这个级别更具体,对章节下的商品进行更详细的分类。
•第5和6位数字:代表次品目 Subheading),这个级别更加具体,对商品进行更细致的区分,使得同一类商品可以有更具体的区分。
HS编码的标准用途包括但不限于海关税收、国际贸易统计、产品分类标准、监管和税收管理等。
在跨境贸易中,正确的HS编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关税税率、进出口许可证的要求以及其他与商品相关的法规和政策。
1/ 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商品大类及四位商品编码表(1) 内容摘要商品大类及四位商品编码表
第一类活动物;动物产品
0101 马、驴、骡
0102 牛
0103 猪
0104 绵羊、山羊
0105 家禽,即鸡、鸭、鹅、火鸡及珍珠鸡
0106 其他活动物
0201 鲜、冷牛肉
0202 冻牛肉
0203 鲜、冷、冻猪肉
0204 鲜、冷、冻绵羊肉或山羊肉
0205 鲜、冷、冻马、驴、骡肉
0206 鲜、冷、冻牛、猪、羊、马、驴、骡食用杂碎
0207 编号0105 所列家禽的鲜、冷、冻肉及食用杂碎
0208 其他鲜、冷、冻肉及食用杂碎
0209 不带瘦肉的肥猪肉、猪脂肪及家禽脂肪(未炼制),鲜、冷、冻、干、熏、盐腌或盐渍的
0210 肉及食用杂碎,干、熏、盐腌或盐渍的;可供食用的肉或杂碎的细粉、粗粉
0301 活鱼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商品大类及四位商品编码表4第四类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1601 肉、食用杂碎或动物血制成的香肠及类似产品;用香肠制成的食品1602 其他方法制作或保藏的肉、食用杂碎或动物血1603 肉、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或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精及汁1604 制作或保藏的鱼;鲟鱼子酱及鱼卵制的鲟鱼子酱代用品1605 制作或保藏的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1701 固体甘蔗糖、甜菜糖及化学纯蔗糖1702 其他固体糖,包括化学纯乳糖、麦芽糖、葡萄糖及果糖;未加香料或着色剂的糖浆;人造蜜,不论是否掺有天然蜂蜜;焦糖1703 制糖后所剩的糖蜜1704 不含可可的糖食(包括白巧克力)1801 整颗或破碎的可可豆,生的或焙炒的1802 可可荚、壳、皮及废料1803 可可膏,不论是否脱脂1804 可可脂、可可油1805 未加糖或其他甜物质的可可粉1806 巧克力及其他含可可的食品1901 麦精;细粉、粗粉、淀粉或麦精制的其他编号未列名的食品,不含可可粉或按重量计可可粉含量低于50%;编号0401 至0404 所列货品制的其他编号未列名的食品,不含可可粉或按重量计可可粉含量低于10%1902 面食,不论是否煮熟、包馅(肉馅或其他馅)或其他方法制作,例如,通心粉、面条、汤团、馄饨、饺子、奶油面卷;古斯古斯面食,不论是否制作1903 珍粉及淀粉制成的珍粉代用品,片、粒、珠、粉或类似形状的1904 谷物或谷物产品经膨化或烘炒所得的食品(例如玉米片);预煮或经其他方法制作的谷粒(玉米除外)1905 面包、糕点、饼干及其他焙烘糕饼,不论是否含可可;圣餐饼、装药空囊、封缄、糯米纸及类似制品2001 蔬菜、水果、坚果及植物的其他食用部分,用醋或醋酸制作或保藏的2002 番茄,用醋或醋酸以外的其他方法制作或保藏的2003 蘑菇及块菌,用醋或醋酸以外的其他方法制作或保藏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商品大类及四位商品编码表3第三类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1501 已炼制的猪油、其他猪脂肪及家禽脂肪,不论是否榨取或用溶剂提取1502 未炼制或已炼制的牛、羊脂肪,不论是否榨取或用溶剂提取1503 猪油硬脂、液体猪油、油硬脂、食用或非食用脂油,未经乳化、混合或其他方法制作1504 鱼或海生哺乳动物的油、脂及其分离品,不论是否精制,但未经化学改性1505 羊毛脂及从羊毛脂制得的脂肪物质(包括纯净的羊毛脂)1506 其他动物油、脂及其分离品,不论是否精制,但未经化学改性1507 豆油及其分离品,不论是否精制,但未经化学改性1508 花生油及其分离品,不论是否精制,但未经化学改性1509 油橄榄油及其分离品,不论是否精制,但未经化学改性1510 其他橄榄油及其分离品,不论是否精制,但未经化学改性1511 棕榈油及其分离品,不论是否精制,但未经化学改性1512 葵花油、红花油或棉子油及其分离品,不论是否精制,但未经化学改性1513椰子油、棕榈仁油或巴巴苏棕榈果油及其分离品,不论是否精制,但未经化学改性1514 菜子油或芥子油及其分离品,不论是否精制,但未经化学改性1515 其他固定植物油、脂(包括希蒙得木油)及其分离品,不论是否精制,但未经化学改性1516 动、植物油、脂及其分离品,全部或部分氢化、相互酯化、再酯化或反油酸化,不论是否精制,但未经进一步加工1517 人造黄油;本章各种动、植物油、脂及其分离品混合制成的食用油、脂或制品,但编号1516 的食用油、脂及其分离品除外1518 动、植物油、脂及其分离品,经过熟炼、氧化、脱水、硫化、吹制或在真空、惰性气体中加热聚合及用其他化学方法改性的,但编号15.16 的产品除外;本章各种油、脂或其分离品制成的其他编号未列名的非食用混合物或制品1520 甘油、不论是否纯净;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