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概述及基础知识
- 格式:pptx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55
第一章单片机入门知识概述1.1 单片机的发展历程单片机的应用在后PC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对处理器的综合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综观单片机的发展,以应用需求为目标,市场越来越细化,充分突出以“单片”解决问题,而不像多年前以MCS51/96等处理器为中心,外扩各种接口构成各种应用系统。
单片机系统作为嵌入式系统的一部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应用领域(嵌入式高端应用主要由DSP、ARM、MIPS等高性能处理器构成),在这些应用中,目前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电池供电的应用越来越多,而且由于产品体积的限制,很多是用钮扣电池供电,要求系统功耗尽可能低,如手持式仪表、水表、玩具等。
(2)随着应用的复杂,对处理器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不断提高。
既要外设丰富、功能灵活,又要有一定的运算能力,能做一些实时算法,而不仅仅做一些简单的控制。
(3)产品更新速度快,开发时间短,希望开发工具简单、廉价、功能完善。
特别是仿真工具要有延续性,能适应多种MCU,以免重复投资,增加开发费用。
(4)产品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既能加密保护,又能方便升级。
1. 单片机技术的发展特点自单片机出现至今,单片机技术已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路程。
纵观20年来单片机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单片机技术的发展以微处理器(MPU)技术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为先导,以广泛的应用领域拉动,表现出较微处理器更具个性的发展趋势。
(1)单片机寿命长这里所说的长寿命,一方面指用单片机开发的产品可以稳定可靠地工作十年、二十年,另一方面是指与微处理器相比的长寿命。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MPU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以386、486、586为代表的MPU,很短的时间内就被淘汰出局,而传统的单片机如68HC05、8051等年龄已有20岁以上,产量仍是上升的。
这一方面是由于其对相应应用领域的适应性,另一方面是由于以该类CPU为核心,集成以更多I/O功能模块的新单片机系列层出不穷。
单片机常考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单片机概述单片机是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功能的集成电路芯片,也称为微控制器。
常见的单片机有8051系列、AVR系列、PIC系列等。
单片机通常具有CPU、存储器、定时器、串行通信接口、模拟输入/输出和数字输入/输出等外围设备。
二、单片机的基本特点1. 控制功能:单片机是用来控制各种设备和系统的,其核心是实现程序控制和数据处理。
2. 内部存储器:单片机有自带的ROM、RAM和EEPROM存储器,存储程序和数据。
3. 输入输出功能:单片机通过外设和接口实现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信。
4. 超低功耗:单片机通常工作在微功耗下,能长时间运行在电池供电环境中。
5. 嵌入式应用: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家电控制、自动化设备等领域。
三、单片机常考的知识点1. 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包括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外围设备和程序存储等内容。
2. 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定时器计数器、串行通信接口等部分。
3. 单片机的编程开发:包括汇编语言编程、C语言编程、软件开发工具和调试技术等内容。
4. 单片机的应用实例:包括LED显示、按键控制、数码管驱动、定时器应用、串口通信等应用案例。
5. 单片机的系统设计:包括单片机系统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技术要点等内容。
6. 单片机的外围接口:包括串行通信接口、模拟输入输出、数字输入输出等外围接口知识。
7. 单片机的存储器管理:包括ROM的存储器结构、程序存储、数据存储和EEPROM的应用。
8. 单片机的中断处理:包括中断的类型、中断的嵌套、中断的优先级和中断的应用等知识点。
9. 单片机的定时器应用:包括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定时器的编程、定时器的应用实例等内容。
10. 单片机的串口通信:包括串口的工作原理、串口的编程、串口的数据传输和应用实例等。
11. 单片机的模拟输入输出:包括模拟输入输出的工作原理、模拟输入输出的编程和应用实例等。
单片机基础知识点总结以下是单片机基础知识点的总结:1.单片机概念: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集中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可作为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控制器。
2.单片机的组成:单片机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端口(I/OPort)、定时器/计数器、串行通信接口等组成。
3.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单片机通过运行存储在ROM中的程序指令,执行各种计算和控制操作。
输入/输出端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4.单片机的编程:单片机程序通常使用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如C语言)编写,并通过专门的开发工具进行编译、烧录和调试。
5.I/O控制:单片机的输入/输出端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和数据交互,可以实现数字输入/输出、模拟输入/输出和串行通信等功能。
6.定时器/计数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可以生成精确的时间延迟和计数功能,用于控制任务的执行时间和计数操作。
7.中断处理:单片机支持中断功能,可以在特定事件发生时中断当前程序的执行,转而执行中断服务程序,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实时性。
8.存储器管理:单片机的存储器包括ROM(只读存储器)和RAM (随机访问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数据和临时变量。
9.时钟管理:单片机需要一个时钟源来提供时序和同步信号,通常使用晶体振荡器或外部时钟源。
10.低功耗设计:单片机通常需要在电池供电或功耗敏感的应用中使用,因此需要进行低功耗设计,包括睡眠模式、时钟管理、外设关闭等。
这些是单片机基础知识的一些重要点,了解这些知识可以为学习和应用单片机提供基础。
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家电控制、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等。
深入学习和实践单片机编程能够帮助您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和控制技术。
单片机基础知识点全攻略单片机 (Microcontroller) 是一种内含的微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各种输入输出接口的集成电路芯片。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如家电、汽车、电子设备等。
单片机的基础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单片机由中央处理器单元(CPU)、存储器、输入输出(I/O)接口和定时器/计数器等组成。
其中,CPU是单片机最重要的部件,负责执行程序指令。
存储器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其中ROM存储着程序代码和常量数据,RAM用于存储运行时的数据。
2.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单片机通过执行存储在ROM中的程序指令,完成各种任务。
CPU从ROM中读取指令并执行,将结果存储在RAM中。
由于单片机通常工作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故CPU在时钟的辅佐下工作。
3.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单片机的编程语言通常采用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如C语言)。
汇编语言是一种机器指令的助记符,编程复杂、灵活、直接,通常用于对程序执行效率要求较高的场合;而C语言则具有语法简洁、易读易写的特点,适合快速开发程序。
4.单片机的输入输出接口:单片机通过输入输出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常见的输入接口有开关、按钮、传感器等;常见的输出接口有LED灯、蜂鸣器、电机等。
通过编程,用户可以控制这些接口的状态,与外设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5.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模块用于生成精确的时间间隔或计数外部事件。
它可以被用来实现定时中断、测量脉冲宽度、计数等功能,是单片机中非常重要的功能模块之一6.单片机的中断和中断服务程序:单片机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可以接收和响应外部的中断信号。
当中断发生时,单片机会立即暂停当前任务,跳转执行预先定义好的中断服务程序,处理中断事件。
中断机制是实现实时响应和多任务操作的重要手段。
7.单片机的电源与时钟:单片机需要稳定可靠的电源和时钟信号供给。
电源通常由直流电源或电池提供,特别是在嵌入式系统中,通常需要考虑功耗和电池寿命等因素;时钟信号则是单片机正常工作的基础,它通过晶体振荡电路或者外部时钟源提供。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1.硬件设备与基本概念1.1单片机基础知识1.1.1单片机的定义和分类1.1.2单片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1.3单片机的常用引脚功能与连接方法1.2单片机开发板选型与使用1.2.1不同型号单片机开发板的特点和功能1.2.2单片机资源配置与接口扩展1.2.3单片机开发环境的搭建和使用方法2.嵌入式C语言编程基础2.1C语言基本语法2.1.1数据类型与变量2.1.2运算符和表达式2.1.3控制结构与循环语句2.2单片机C语言编程入门2.2.1I/O口配置与控制2.2.2延时和定时器控制2.2.3中断处理3.单片机外设驱动3.1数码管与LED显示驱动3.1.1数码管的原理与显示方法3.1.2数码管驱动电路设计与编程实现3.2液晶显示屏驱动3.2.1液晶显示驱动的原理3.2.2液晶显示屏驱动电路设计与编程实现3.3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驱动3.3.1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基本原理3.3.2传感器接口与数据读取4.串口通信与通信协议4.1串口通信基础4.1.1串口通信协议与通信波特率4.1.2串口通信硬件连接与配置4.2单片机与PC的串口通信4.2.1串口通信的原理与方法4.2.2串口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4.3单片机与其他设备的串口通信4.3.1串口通信的硬件连接与配置4.3.2串口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5.单片机应用开发5.1温湿度监测系统5.1.1温湿度传感器的原理和接口设计5.1.2数据采集与显示控制的编程实现5.2无线通信系统5.2.1无线通信模块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5.2.2数据传输与接收的编程实现5.3蜂鸣器音乐播放系统5.3.1蜂鸣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5.3.2音乐资源的存储与播放控制的编程实现总结:本教学大纲以逻辑顺序将单片机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从硬件设备与基本概念开始,逐步向学生展示了单片机开发的全过程。
通过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巧,学生将能够应用单片机实现各种嵌入式应用。
单片机入门手册单片机(Microcontroller)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处理器核心、内存、输入输出接口及各种外设的功能。
它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如家电、通信、汽车、工业控制等。
本手册旨在为初学者提供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和入门指南,帮助他们迅速上手并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一、单片机简介单片机作为微型计算机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大等特点,常用于控制系统和嵌入式设备中。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I/O)端口和定时器计数器等。
不同型号的单片机具有不同的内部存储空间、处理能力和外设接口,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型号。
二、单片机开发环境搭建在开始学习和使用单片机之前,需要搭建相应的开发环境。
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1. 硬件准备为了进行单片机的开发和调试,需要准备一台电脑、单片机开发板、编程器和相关连接线。
其中,开发板是连接电脑和单片机的桥梁,编程器用于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
此外,还可以选择相应的传感器和外设模块进行实验和应用。
2. 软件安装常用的单片机开发软件有Keil、IAR、Code Composer Studio(CCS)等。
安装和配置这些软件有助于编写、调试和下载程序到单片机。
此外,还需要安装单片机厂商提供的编程软件和驱动程序。
三、单片机基础知识了解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对于深入学习和应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基础知识点:1.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单片机通过执行指令和操作数据来完成相应的任务。
其工作流程从复位开始,然后执行初始化程序和主程序,不断重复这一过程。
2. 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常用的单片机编程语言有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如C语言)。
汇编语言直接操作单片机的硬件寄存器和指令集,灵活性较高。
高级语言相对简洁易学,适合快速开发。
3. 单片机的输入输出单片机的输入输出方式主要通过引脚(Port)和外设(Peripheral)实现。
单片机技术入门教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单片机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种集成电路,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嵌入式系统、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帮助读者初步了解单片机技术。
一、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它集中了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定时器等功能模块。
与传统的微处理器相比,单片机具有更小的体积和更低的功耗。
单片机通常由CPU、RAM、ROM、I/O接口以及时钟电路等组成。
其中,CPU负责执行程序,RAM用于存储数据,ROM用于存储程序,I/O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时钟电路用于提供时钟信号。
二、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步骤:指令执行和数据处理。
在指令执行阶段,单片机从ROM中读取指令,并根据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数据处理阶段,单片机根据指令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将结果存储到RAM中。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简单的示例来说明。
例如,当我们编写一个控制LED灯亮灭的程序时,单片机首先从ROM中读取指令,然后根据指令控制相应的引脚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从而控制LED灯的亮灭。
三、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单片机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嵌入式系统中,单片机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设备中。
在智能家居中,单片机可以实现对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单片机可以实现对机器设备的自动控制和监测。
此外,单片机还可以应用于医疗器械、交通系统、军事设备等领域。
四、单片机的学习方法学习单片机技术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掌握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编程方法。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教程,参加培训班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此外,实践是学习单片机技术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完成一些小项目来巩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例如LED灯控制、温度传感器的应用等。
学习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它集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端口等主要元件于一体,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
对于想要学习和掌握单片机技术的人来说,了解单片机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单片机的定义、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单片机编程语言等方面,介绍学习单片机所需的基础知识。
一、单片机的定义和作用单片机是指整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在一颗芯片上,通常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和RAM)、输入/输出端口(GPIO)以及时钟等。
它可以根据程序进行控制和运算,广泛应用于家电控制、工业自动化、通信设备等领域。
学习单片机的基础知识有助于理解和运用这种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二、单片机的结构和组成单片机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端口以及时钟等组成。
其中,CPU是单片机的核心部分,负责执行计算和控制的任务;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输入/输出端口则实现单片机与外部设备的通信和交互;时钟提供基准信号,控制单片机的运行速度。
三、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单片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指令执行、数据存取和时序控制三个方面。
1. 指令执行:单片机通过运行存储在ROM中的指令来完成各种操作。
指令由指令寄存器(IR)获取,并由指令译码器进行解析和执行。
2. 数据存取:单片机的数据存储器常分为RAM和ROM两种类型。
RAM用于存储程序运行过程中的中间数据,而ROM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常量数据。
3. 时序控制:单片机的时序控制是指通过时钟来控制指令和数据的读写操作,以及各种外部设备的时序要求,确保单片机的稳定和准确运行。
四、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常见的单片机编程语言有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两种。
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语言,与机器指令相对应,可以直接与硬件进行交互,编写高效且精细的代码。
而高级语言如C语言、BASIC等,则更加易学易用,便于快速实现单片机的功能。
五、学习单片机的方法和建议1. 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单片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等,为后续的实践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