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的十大禁忌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十诫

西方企业界将导致管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十大戒律。这“十戒”是:

一、戒奋斗目标不明确。

管理者必须及早明确和认清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在自己成长的历史中,学习有关专业的知识技能,积累经验,建立必要的社会关系。

二、戒扭曲雇用关系。

管理者应接受所雇用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而不能我行我素,以自己的经验、个性、兴趣或理想为由,与企业发生摩擦。

三、戒结党营私玩弄权术。

理者所拥有的权力,只是“足以行使职权”就够了。为谋一已之利而耍手腕、拉帮派,无视企业利益,无疑是给自己制造陷阱。

四、戒以公司资源充当个人赌注。

假如你认为自己某项决策有完全的把握,而公司的认识却相反乃至反对,那你就不应固执地坚持下去。

五、戒自恃无人替代。

任何企业都没有一位真正不可缺少的人物。不管你是公司的开朝元老也好,还是公司的中流砥柱也罢,你都不要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地位无人可以取代。

六、戒疏于保护个人的信誉。

管理者要维护自己的信誉,最关键的一条,是待人处事采取客观

态度。

七、戒既无反对勇气,更缺乏接受的胸襟。

在工作中意见分歧是极正常的。最糟糕的是这样的管理者:他在决策过程中缺乏提出反对意见的勇气,而在决策已定之后,却又没有接受事实的襟怀,因而导致既定决策未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八、戒对企业欠缺归宿感。

管理者理应忠于自己的企业,但同时又必须胸怀宽阔,管理者才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九、戒荒废专业技能。

无论工作如何繁忙,管理者都不能放弃进取的机会。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唯如此,才能充满信心去迎接任何挑战。

十、戒堵塞跳槽渠道。

社会上到处都需要管理人才,假如有人向你提出改变环境的建议,你不必未经思考就一口拒绝,倒应该同他作进一步的探讨。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才华,跳槽绝不是人格的污点。不能人尽其才,才是最可悲的。

管理者应该清楚自己的职责,明白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

中国的企业经历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发展,然而,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更好的成就,就需要进行第二次飞跃,培养现代企业家意识,转变管理理念,构建新的管理模式。

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

管理行为分为两大类:程序化管理与非程序化管理。程序化管理

一切按照已定的规章制度来进行,非程序化管理则是指在突发情况下的决策。企业家不但要熟悉各种规章制度,具备很强的程序化管理能力,更要学会处理各种突发事件,重视非程序化管理能力的培养。

《美国商业周刊》曾经刊登了某企业选拔工厂部门经理以及分厂经理的流程,六位候选人先经过笔试关,测试他们对规则的熟悉程度,评判出程序化管理能力的高低。接着是关于非程序化管理能力的测试,各人按照电脑的指令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比如洪水导致火车停运,原料不能按时到达,该怎么处理?工人因为劳资纠纷进行停工,要怎么解决?某厂商买了本厂的货发现质量问题要求退款,怎么办?一系列的问题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出解决的方案,然后召开董事会把所有应聘者的方案都讨论一遍,最后留下最佳方案的制定者。这套选拔的流程强调了非程序化决策的重要性。企业中,越是基层管理者程序化管理所占的比例越大,越是高层管理者非程序化管理的比重就越大,非程序化管理带有艺术的成分,要靠管理者进行大胆的创造、探索与试验。

建立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每个企业家都要认识到认同的重要性。企业就像一个家庭,家庭都非常有凝聚力,那是因为家庭成员对这个家有强烈的认同感。比如,一个困难家庭有三个孩子,第一个孩子只能读到初中毕业就必须出来工作,帮助父母养家、供弟妹读书,第二个孩子长大时家里情况好一点了,可以读到大学毕业,第三个孩子长大后家境就更好了,他可以念研究生、出国留学。三个孩子只要都认同这个家庭,就不会觉得是

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反而很谅解父母,愿意为家人全心付出。所以,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是培育员工的认同感,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企业的凝聚力,凝聚力来源于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企业家要懂得宽容,善于利用疏导的方法解决问题。犹太人的国家被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犹太人就流散到世界各地,他们到任何一个国家都非常团结,信奉自己的宗教,抱成一团。许多国家把他们当作异教徒,禁止和他们来往、通婚,只允许他们做生意,并进行迫害,但越是这样,犹太人就越是团结。有一部分犹太人进入了中国,唐宋时期生活在开封一带,汉民族是一个宽容的民族,不排斥犹太人,和他们交友、通婚,久而久之,犹太人就和当地人们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做企业也要宽容,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长处。一个手掌的五个手指虽然长短不一,但也各有特点。大拇指最粗,食指最灵活,中指最长,无名指最珍贵,结婚戒指都戴在它上面,小拇指也不落后,每次朝圣拜佛的时候双手合十,都是它排在最前面做领队。领导者学会了用人之所长,就能获得员工对企业的认同。

建立企业的制衡机制

企业对最高决策者要有制衡的机制,很多民营企业在一夜之间垮了,许多是因为缺乏对决策者的制约,决策由高层一人拍板,结果导致失误。

管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原理是领导人功过的不对称性。当企业成功的时候,功劳归于领导者集体,成功是集体成员团结合作、科学决策的结果。当事业走向失败的时候,第一把手要负主要责任,一定是

他听不得不同意见,专横跋扈,实行家长制的结果。历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是最典型的例子。在广西桂林起义时的六位决策者——天王、东南西北四王和翼王,团结一心、合理分工打下了半壁江山,功劳归于领导者集体。定都南京之后,天王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位置,挑起内部纷争、互相残杀,加速了太平天国的失败,这就是因为太平天国内部缺乏对天王这位第一把手的制衡机制。很多企业以为有了监事会就监管了董事长的决策行为,实际上,董事会能否保证董事长的行为,关键是要看负责监管第一把手的机构是否真正起到了作用。这一点企业一定要做好,制衡机制的建立即使降低了效率,也是为了避免发生更大的损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管理层次对应正确的管理哲学

企业家要解决好管理层次与管理哲学的问题。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有三大流派:道家、儒家与法家。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尊重、顺应客观规律,不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情;儒家思想是“人之初,性本善”,对人重在启发、教育、感化;法家则认为“人之初,性本恶”,该奖该罚,要把丑话说在前面。这三种哲学思想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非常大。作为最高领导,应该多用道家思想,顺应客观规律去做事,把握大的方向与趋势;中层管理者应该奉行儒家思想,担负起启发、教育的职责;基层干部则要用法家思想,一切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绝不动摇。这样,企业管理才能井然有序,保证良好的发展。这个次序颠倒了就容易出问题,高层奉行法家思想,企业就变成一言堂,高层独断独行,听不得不同意见,对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