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表
- 格式:pdf
- 大小:58.13 KB
- 文档页数:7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注:评价可以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为A代表非常好;B代表很好;C代表较好;D代表一般。
__________同学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自己认为可以得到( )个A,同学认为他可以得到( )个A,家长认为他可以拿到( )个A,老师认为他可以获得( )个A。
以上的综合实践活动单一评价表,老师可以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进行调整,调整为适合本次活动的评价要点。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愉快□愉快 □一般 □不愉快5、你对你的活动成果是否满意□很满意 □满意 □不满意教师评价1、学生对所选活动主题的兴趣是否持久□持久 □不持久2、学生获取信息的多样性与合作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3、小组成员能否进行有效的合作与分工。
□能 □基本能 □不能4、学生是否能经常请教教师。
□经常 □不经常 □很少5、活动成果是否达到预定□达到 □基本达到 □没达到6、学生是否有独创性的表□有 □没有注:请在相应的栏中打“√”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评价表指导教师班级活动主题时间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权重得分目的内容20%1、目标明确。
符合培养4种意识、4种能力、发展个性精神。
5分2、内容实用。
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丰富学生直接经验。
5分3、内容综合。
引入多种信息,运用多门学科知识。
5分4、深浅适当。
分量适当、难题易适当。
5分方式1、组织形式。
不是课堂教学形式,具体组织形式得当。
5分方法15%2、学生活动方法得当,多法结合。
5分3、教师指导方法得当。
讲解时间不超过1/4。
5分活动过程30%1、活动内务基本要素,能有机组合各要素。
18分2、活动步骤合理。
活动准备、活动导入、活动展开、活动总结。
12分活动效果35%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思考、设计操作和解决问题。
10分2、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主动活动面较广和主动活动量较大15分3、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路设计新颖,方式方法多样,有一定的活动成果。
10分总分综合实践活动的预设评价不过分强调结果的合理性,将关注的视角指向中学生获得结果和体验的过程,注重中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表
以下是一个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表的示例,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表
课程名称:
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评价日期:
评价内容
评价项目优秀良好一般需改进
参与度与合作精神
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
课程收获与反思
具体评价(请在对应项目后的括号内打钩)
参与度与合作精神:()
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
课程收获与反思:()
总体评价:(优秀、良好、一般、需改进)
备注:
教师/导师签名:
学生签名: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具体的评价项目和标准可能因课程和教师而异。
您可以根据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际情况和目标,修改和定制这个评价表。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注:评价可以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为A代表非常好;B代表很好;C代表较好;D代表一般。
__________同学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自己认为可以得到( )个A,同学认为他可以得到( )个A,家长认为他可以拿到( )个A,老师认为他可以获得( )个A。
综合实践活动的预设评价不过分强调结果的合理性,将关注的视角指向中学生获得结果和体验的过程,注重中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现,并将其作为评价中学生的标准。
预设评价不在于学生得了多少分或者他有多突出,主要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进步,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表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1. 准备充分
- 材料准备是否充足
- 活动场地及设备是否合理安排
2. 活动设计
- 活动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践能力要求- 活动形式是否多样且创新
3. 语言表达
- 授课语言清晰准确
- 与学生的交流是否流畅
4. 学生参与
-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 学生的合作参与度
5. 教学效果
- 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 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程度
6. 团队协作
- 教师与其他教师的协作情况
-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7. 课后反思
- 对本次实践活动的评价和反思
- 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
8. 其他
- 其他需要评价的方面
评价结果及建议
根据以上评价项目和标准,给出评价结果和改进建议。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说明和引导。
签字
评价人:________ 日期:________
被评价人:________ 日期:________
---
以上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表的内容,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并进行评价。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指导教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学年第学期)年级:班级:姓名:组别:学生签名:互评小组学生签名:评定教师签名:学校评定委员会签名: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内容的全面综合,决定了要重视过程评价,注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
因此其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何种方式,都要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评价的基础。
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评价理念和要求为指导,坚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原则,注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的检测,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二、评价目的l、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及发展中的需求。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
3、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4、转变教师角色,重视发展教师的个性和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及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养。
三、评价原则1、过程性原则。
2、多元性原则。
3、反思性原则。
4、激励性原则。
四、评价内容1、参与态度。
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以及是否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提出活动设想或建议、认真查找资料、准时完成计划和学习任务作为评价的依据。
2、合作精神。
包括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帮助,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乐于与别人一起分享成果。
3、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
通过对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进行评价。
4、收获与反思。
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小组活动记录来反映,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日记、活动征文、主题班会等形式来反映,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活动成果来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阶段由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给学生提供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践活动的条件和机会,使受教育者能有一个应用和深化学校教学中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品德观念的实践体现、体验环境,在实践训练中巩固知识、活跃思维、拓展智力,促进思想品德的内化,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生存、生活能力、劳动技能和团结协作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
学生通过亲身活动获得经历、体验、感受和领悟等直接经验,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创办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等文件精神,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的具体体现之一,特别是《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教基一[2022]2号)又进一步进行了强调和规范。
这些都对学校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起着积极有效的辅助和推动作用。
曲阜市中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秉承“知识靠积累,能力靠实践,素质靠激发,成功靠创新,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成功”的办学理念,坚持“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培养兴趣,激发潜能,力争交给学生一把激发其素质潜能的钥匙”的育人目标,弘扬“敬业爱岗,奉献创新”的工作精神,在极其平凡的岗位上做最扎实有效的工作。
基地具有集体生活的设施,校外活动的条件,动手实践的场所,实践活动是学校工作的继续和延伸,是校内教育的补充。
通过几年的摸索,我们认为,基地有三个作用,一是让学生在课堂之余有个调整自我,重新认识自我,充实自我的机会,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思考的能力,给学生一个启迪,三是展现学生所在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整体成果。
虽然是短短的一周,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修养、纪律卫生、安全意识、精神面貌以及学生团结协作,和谐相处,积极好学,善于动脑,勤于动手,乐于创造等方面反映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整体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1. 活动在教育实践中,综合实践活动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综合锻炼和评估的重要环节。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综合评价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我们设计了以下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
2. 评价指标2.1 动手能力动手能力是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技能和操作能力。
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技能掌握程度:学生是否熟练掌握所需的技能,能否独立完成任务;•操作规范性:学生是否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是否能够有效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否独立分析和解决,是否能够快速应对各种挑战。
2.2 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
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创造力:学生是否能够提出新的观点、想法或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识别和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是否能够准确识别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合作创新:学生是否能够与团队成员共同进行合作创新,促进团队思维和团队合作。
2.3 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角色分配和协调:学生是否能够根据团队的需要,合理分配任务和协调团队成员的工作;•沟通和协作: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协作,解决团队中的问题;•团队目标达成: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是否能够共同努力,最终实现团队的目标。
3. 评价标准3.1 评价等级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分为以下等级:•优秀: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色,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并提出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良好: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良好,能够熟练掌握所需技能并有效地与团队成员合作;•合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一般,能够基本完成任务但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待提高: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不佳,技能掌握不牢固,团队合作能力较弱。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评价表
学生姓名:年月日
评价项目评价要点评价标准评价等级
A B C D
目标内容
1.目标明确符合情感态度、实践能力、综合知识、学习策略
的培养目标
精
品文档,你值得
期待
2.内容综合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劳动技术实践、
信息技术实践
内容综合、宽泛、新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
律,促进个性发展
丰富学生的体验,培养兴趣爱好
引入多种信息
围绕主题,运用多门学科知识
3.实践性强次主题分量适当,有操作性
难易适当,实践性突出
活动过程1.组织形式走入社会,面向大自然
组织形式多样
2.学生活动方法得当,体现探究式学习方式
自主活动,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3.教师指导教师是活动合作者、参与者、指导者
指导方法形式得当
4.活动步骤
活动导入贴近大自然
学生亲自实践,动手、动脑、动口
活动拓展延伸
各实践环节有机结合
活动效果1.学生体验活
动
自主思考、设计、操作和解决问题,有真实体验,
陶冶情操、愉悦身心
多元评价贯穿于活动全过程
2.学生参与活
动
学生主动活动面大、活动量大、获得实践锻炼
以“活动促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3.学生知识面
和学习策略
知识面有所拓宽
学习方法、方式多样,学会学习
具有创新精神和意识
总评:
也许你最后也没能环游世界,可是你在实现梦想的途中找到了自己。
那是能够为了一个目标默默努力的自己,不抱怨,不浮躁,不害怕孤单,沉默却又努力的自己。
说不定你想要苦苦追寻的梦想,已经握在你手中了。
我们会觉得焦虑,无非因为现在的我们,跟想象中的自己很有距离,不喜欢现在的自己。
只有拼命地想办法去改变,只有马上行动起来,因为这个事情只有你自己能做到,只有你自己能找到出口。
不要害怕改变,那些真正爱你的人会理解你,会包容你的缺点,接受你的改变,祝福你的未来。
而那些说你变了的人,不用理会他们,那只是因为你不再按照他们想要的生活轨迹生活而已。
记住那些一直陪着你的人、懂你沉默的人,忘掉那些说你变了、远离你的人。
事实上,你不会发现自己有多强大,直到有一天你发现你身边的支点都倒下了,你也没有倒下。
没有人能打倒你,除了你自己。
你要学会捂上自己的耳朵,不去听那些熙熙攘攘的声音。
这个世界没有不苦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总有一天,我们都能强大到无论什么都无法扰乱我们内心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