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雕塑的发展史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西方雕塑的发展史西方文艺复兴: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次著名的历史运动,始于1401年,是文化艺术的一次再生。
整个西方文化的知识面貌产生了具大的变化。
它不仅恢复了古典时期古典美术的形式和题材中的关于人文主义文化的含义,同时强调以科学的态度观察客观事物,这种艺术作品突出地表现了艺术家对透视学和解剖学的深刻认识。
个性的解放和世俗文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两大特点。
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其中多那太罗和米开朗基罗是雕塑的杰出代表。
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的艺术成就不仅仅表现在雕塑上,还深入到美术的各个领域。
巴罗克和罗可可时期:十七八世纪,受罗马的影响产生了巴罗克和罗可可风格的雕塑。
巴罗克雕塑很少是单件作品或单独存在,它的设计以四周的建筑为背景,创造出光影、空气、环境等与雕塑紧密相连的氛围。
才华横溢的吉安•洛仑索•贝尔尼尼是雕塑家、建筑师、画家、舞台设计师和作家。
这位天才是巴罗克的杰出代表,他把高超的技术和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无论在选题方向,还是在制作方面都表现出惊人的艺术洞察力和精湛的技巧。
18世纪一些英法雕塑家以一种忠于客观对象的表现手法创造了新型的,通常是肖像的作品,这种风格被称为罗可可。
如让•安托万•乌东的《伏尔泰》。
19世纪的雕塑艺术:19世纪,在欧洲的许多城市广场和公共建筑上安置了一大批显示出卓越技艺的纪念碑和纪念性雕塑。
法国著名雕塑家让•巴普希斯特•卡尔普以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创作了《舞蹈》。
整个作品充满了生气,节奏流畅优美。
弗朗索瓦•吕德的<凯旋门>浮雕充满了激情和民族自豪感。
梅达尔村•罗索把印象派绘画理论用于雕塑,从而把绘画和雕塑融合在一起。
他的作品表现了在色光的照耀下雕塑最闪动最精彩的部分,而让其它部分减弱,表现了丰富的光影和人物性格变化。
谈到19世纪的雕塑,不能不提到罗丹。
罗丹的艺术天才和独特个性,使他的作品从墨守成规中走了出来。
作为一位天才雕塑家,罗丹的秘诀在于善于用雕像的动态和姿势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内涵,并注入了令人无法忘怀的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
西方古代雕塑发展概述西方雕塑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各个国家和地区、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作品极其丰富、题材内容广泛、形式风格多种多样。
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外国古代雕塑艺术,包括自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出现了以埃及雕塑、希腊雕刻、罗马雕刻、中世纪雕刻和文艺复兴时期雕刻为代表的外国著名雕刻艺术。
这些亚非欧三大洲主要文明古国的优秀作品,一直是世界文化艺术遗产的魂宝。
西方最早的雕塑是在人类为劳动和生活需要创造生产力极低的劳动工具--石器工具的同时创造的雕塑艺术《维伦多夫的维纳斯》。
作品产生于2.5万年前,这类雕塑体积小,供原始人随身携带,它们看来像是原始部落神圣的生育神,曾在欧洲流传了很长的时期。
新石器时代开始后,人类被迫放弃狩猎成为牧人、农民,各种手工艺术得到了充分发展。
此后,在墨西哥湾地区出现了古典前期文化即奥尔麦克文化,为满足宗教需要,雕刻家们雕刻了许多巨大的石雕头像。
而古代埃及雕刻家也开始了他们的创作,并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的古埃及,在雕塑艺术上曾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原始公社的瓦解,世界上先后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就是其中之一。
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王国建立,实行奴隶主专制统治,国王法老掌握军政大权。
埃及的雕塑艺术大约始于公元前4000年,建筑业的诞生,孕育了艺术装饰的萌芽。
从古王朝(公元前4000-3000年)到中王朝(公元前3000-2000年)、新王朝的漫长岁月中,古埃及长期保存了原始社会的残余,埃及的神话与宗教信仰支配了雕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神话、宗教信仰的保守性是决定埃及雕刻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
埃及雕刻是为法老政权和少数奴隶主贵族服务的。
由于受宗教思想意识支配,严格服从上层社会的审美观点和需要,美术家墨守陈规,在圆雕中严格地遵守“正面规”,不论人物站着还是坐着,人体都处在静止中,而且面部表情总是庄严平静地对着观众。
西方雕塑的发展史西方雕塑的发展历程从古典文化时期开始,经过多个历史时期,发展到今天的西方雕塑文化,可以大概地分为古典文化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文化和现代文化等几个不同的阶段,其中每一阶段都表现出独特的特征,也丰富了西方雕塑的文化内涵。
古典文化时期的西方雕塑,多集中在古典希腊、古埃及和古罗马文化艺术中。
古典希腊雕塑有几大题材,如神话、运动、斗争等,注重艺术审美和比例美,其塑像多以古希腊神话人物为主,如雅典娜、宙斯等,突出雕塑家的巧夺天工的独到构思,表现出西方雕塑的精神象征性。
古埃及雕塑则更契合当时的埃及神话文化,雕塑以法老和神仙为题材,赋予他们神圣的威严与尊贵,体现了古埃及的神NZ的气息,也表现出它对神祇的崇拜。
古罗马雕塑更多将古罗马文化的英雄气概表现在雕塑作品中,以类似古希腊雕塑体系,把罗马英雄故事表现在雕塑中,体现出古罗马文化中英勇无敌的精神及仪式概念,也成为西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世纪的西方雕塑,主要以修建教堂和室内装饰著称,被称为“神殿艺术”,以圣像、圣境壁画及许多木制品为主,主要的美学特点在于叙述故事和讴歌宗教名义。
它将西方雕塑风格的文化传承,融入全球截然不同的另一个文化传统,从而形成了中世纪独特的雕塑形式,把中世纪神圣的宗教信仰经历化成可以容易理解的形式,也在西方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为现代西方雕塑的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雕塑文化发展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它推动了人类文明向更新变革的进程,雕塑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雕塑的特点是深刻的本土文化思想内容,形式更加多样性,汲取了古典文化的艺术精髓,但又将实用性,特别是室内装修要求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思想内容,使得室内和环境雕塑成为当时最主要的雕塑题材。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雕塑艺术一般由职业化的雕塑师团队来完成,他们借用现存技术知识,融入革新创意,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也成为后世西方雕塑艺术创作的重要经典。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中国雕塑发展史一、史前雕塑(公元前6500年-公元前1600年)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雕塑,属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繁盛阶段的遗物。
原始社会雕塑对探讨社会发展进程、研究造型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历来深受人们的重视。
这一时期雕塑的造型还都是依附整体器物上的饰物,均为粗略的,夸张式的,具有极强装饰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陶塑人像。
(见图1)石雕与骨雕人像仅有少量出土。
二、商周雕塑(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21年)这个时代雕塑作品侧重于动物外形的器皿、饰物和人物的捏塑,形体小巧,造型粗略,带有浓厚的人情味。
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
此时的青铜作品虽然多具实用目的,但已初步具备了雕塑艺术的特性。
一些夸张、变形、奇特的纹饰,渲染了威严神秘的气氛,形成了端庄、华丽、气质伟岸、形象乖张的艺术特性,突出反映了商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环境的理解。
鼎是这一时期典型的雕塑作品。
而《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见图2)用心专注服务专业司母戊大方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
鼎的周围则布满商代典型的兽面花纹和夔龙花纹。
它凭借庄严的造型,庞大的体积和神秘的花纹,成为商朝贵族王权与神权艺术的最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三、秦代雕塑(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立专制统治国家,即利用雕塑艺术为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的政治目的服务,在建筑装饰雕塑、青铜纪念雕塑、墓葬明器雕塑等方面,都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
秦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期,在雕塑作品上,秦追求写实逼真。
雕塑在建筑装饰、陵墓装饰和“明器”中发展,形成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秦建筑装饰表现在宫室、苑囿、亭阁楼榭和陵墓神道建筑上。
最为壮观的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观”的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
(见图3)兵马俑的发掘,给世人展示了秦代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
西方雕塑赏析总结简介西方雕塑艺术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主题内涵吸引着无数艺术爱好者的注目。
本文将通过对西方雕塑艺术的赏析和总结,带领读者领略西方雕塑的魅力与艺术价值。
西方雕塑的历史发展西方雕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雕塑以神话题材为主,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美的追求和艺术理念。
古希腊雕塑以人体为主题,追求自然比例和动态效果,充满了力量和动感。
古罗马雕塑在古希腊雕塑的基础上发展,更加注重表现皇帝和贵族的权威和尊贵。
中世纪的雕塑艺术主要表现在教堂建筑中的装饰雕塑上,以宗教题材为主。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雕塑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变革,艺术家们开始注重对人体形象的再现和表达感情。
巴洛克时期的雕塑艺术追求动态和丰富的装饰效果,富有戏剧性的表现形式。
18世纪的雕塑艺术呈现出优雅和精美的特点,更加注重对细节的处理。
19世纪以来,西方雕塑逐渐多样化,艺术家们更加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
西方雕塑的主题和表现形式西方雕塑的主题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包括神话、历史、宗教等大题材,也包括人物、动物、风景等小题材。
在雕塑形式上,西方雕塑包括浮雕和立体雕塑两种,形式各异,表达方式独特。
1.浮雕雕塑:浮雕是将图案或形象雕刻在一个平面上,通过对图案或形象的凹凸处理,体现出立体感。
在浮雕雕塑中,雕刻面积相对较小,更加注重对细节的处理。
比如,在古希腊的浮雕雕塑中,可以看到神话故事中的英雄形象以及古希腊人的生活场景。
2.立体雕塑:立体雕塑是将物体的形象完全雕刻出来,具有三维的立体感。
立体雕塑可以通过不同的材料和手法营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比如,大理石雕塑常常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金属雕塑则更加现代和抽象。
西方雕塑艺术的艺术家西方雕塑艺术涌现了众多杰出的艺术家,他们通过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创作理念对西方雕塑艺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代表作品有《大卫》和《圣母像》。
西方近代雕塑形式的发展与演变一、西方雕塑的发展阶段纵观人类艺术史,雕塑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门艺术类别,在整个西方世界艺术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当中,雕塑的发展演变,是一门永远无法被人们忘怀的艺术精粹。
西方雕塑发展的历程中出现过三个高峰:古希腊、罗马是第一个高峰,意大利文艺复兴是第二个高峰,第三个高峰是公元19世纪的法国,雄居峰巅的巨匠是罗丹。
本文着重论述文艺复兴和罗丹的雕塑艺术。
二、文艺复兴雕塑首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的整体特点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的恢复和发扬,我们在这些雕塑作品中看得到很多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影子,例如米开朗基罗的戴维,塑造的人体形象健美、匀称,全身肌肉处于绷紧鼓胀状态,加强了力量感。
在此基础上,文艺复兴雕塑还对古希腊罗马进行了发扬光大,其中人文主义的旗帜无疑成了最鲜明的特点,表现出与在宗教神学思想笼罩下的中世纪雕塑截然不同的特征。
其次,雕塑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其代表作品首推有着“文艺复兴之父”之称的雕塑大师多纳泰罗于1430 年创作的《戴维站在被杀巨人旁边》雕像,这一富有创新的完全独立作品,开创了多纳泰罗自然主义的先例,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传世之作。
后期的《加塔米拉达》骑马像,塞蒂尼亚诺的大理石作品《少女胸像》、《贵妇人像》等一系列雕塑,都是脱离宗教建筑并影响后世的优秀独立作品。
可以说,在文艺复兴时期,雕塑作为一种完全独立的艺术形式已逐步走向社会大众。
最后,雕塑表现手法和技巧有了较大改进,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们认为,艺术既然是模仿自然,就必须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从而在对自然事物进行精细观察的基础上来反映自然。
因此,文艺复兴带给雕塑艺术的不仅是题材内容的变化,而且也促进了雕塑表现手法与制作技巧的创新。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空间透视方法的运用。
2、人体解剖学原理的运用。
说明了进入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们,对人体解剖学的普遍运用和创作难度的更高追求。
三、西方19世纪雕塑19世纪的西方社会,是一个充斥着革命和战争以及剧烈的社会动乱、政治权利极剧变幻的时代,尤其是伴随着城市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期冀借助公共雕塑来展现城市、地区和国家的特征并促进帝国野心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西方雕塑的发展史
西方文艺复兴: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次着名的历史运动,始于1401年,是文化艺术的一次再生。
整个西方文化的知识面貌产生了具大的变化。
它不仅恢复了古典时期古典美术的形式和题材中的关于人文主义文化的含义,同时强调以科学的态度观察客观事物,这种艺术作品突出地表现了艺术家对透视学和解剖学的深刻认识。
个性的解放和世俗文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两大特点。
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其中多那太罗和米开朗基罗是雕塑的杰出代表。
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的艺术成就不仅仅表现在雕塑上,还深入到美术的各个领域。
巴罗克和罗可可时期:
十七八世纪,受罗马的影响产生了巴罗克和罗可可风格的雕塑。
巴罗克雕塑很少是单件作品或单独存在,它的设计以四周的建筑为背景,创造出光影、空气、环境等与雕塑紧密相连的氛围。
才华横溢的吉安洛仑索贝尔尼尼是雕塑家、建筑师、画家、舞台设计师和作家。
这位天才是巴罗克的杰出代表,他把高超的技术和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无论在选题方向,还是在制作方面都表现出惊人的艺术洞察力和精湛的技巧。
18世纪一些英法雕塑家以一种忠于客观对象的表现手法创造了新型的,通常是肖像的作品,这种风格被称为罗可可。
如让安托万乌东的《伏尔泰》。
19世纪的雕塑艺术:
19世纪,在欧洲的许多城市广场和公共建筑上安置了一大批显示出卓越技艺的纪念碑和纪念性雕塑。
法国着名雕塑家让巴普希斯特卡尔普以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创作了《舞蹈》。
整个作品充满了生气,节奏流畅优美。
弗朗索瓦吕德的<凯旋门>浮雕充满了激情和民族自豪感。
梅达尔村罗索把印象派绘画理论用于雕塑,从而把绘画和雕塑融合在一起。
他的作品表现了在色光的照耀下雕塑最闪动最精彩的部分,而让其它部分减弱,表现了丰富的光影和人物性格变化。
谈到19世纪的雕塑,不能不提到罗丹。
罗丹的艺术天才和独特个性,使他的作品从墨守成规中走了出来。
作为一位天才雕塑家,罗丹的秘诀在于善于用雕像的动态和姿势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内涵,并注入了令人无法忘怀的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
20世纪的雕塑艺术:
20世纪是一个色彩缤纷的时代,各种思潮和流派不断产生并流行,并波及整个世界,如立体派、表现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流行主义、抽象构成和照象写实等等,不管这些流派的形式和主张有何不同,他们都是决裂于传统艺术的新形式。
20世纪雕塑的两大主流之一是康丁斯坦布朗库西(1876~1957)。
布朗库西对现代雕塑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创始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象征物,这种象征物的雕塑形式简洁、强调形体的基本属性。
由于现代生活的急剧变化和快节奏,以及杂乱无章的事物,人们要求在心理上接纳一种单纯的、简洁的艺术形式。
另一种是立体派的雕塑,创立人是毕加索,但代表人物是乌克兰出生的亚历山大阿基本科,他的作品特点是把坚实的平面与挖空的开放的体积对比形成一种独特的节奏和动感,并用凹陷的结构取代原本坚实的甚至凸出的结构使空间流动起来,并探索了正负空间的转换。
立体派的代表还有蕾蒙、杜桑维隆、昂利洛郎斯、雅克李普契兹。
在立体派雕塑家创作的同时,意大利雕塑家们也创造了一种不同的风格——“未来派”,恩墙托波菊尼宣称:“绝对地和彻底地放弃有限的线条和封闭的雕塑。
”“让我们把人体打开,把环境关闭到人体里面去。
”
在这两大主流之外较着名的流派还有构成派。
构成派雕塑家瑙姆、加博、安培布索奈(1886~1962)在创作中,用一种新的方式把物体所占有的空间进行了新的塑造,他们提出用空间、时间来取代量感,也通过构成雕塑寻求一种建筑新型的表现形式,对建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采用和探讨了新型材料,从而把雕塑要素与建筑要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现代雕塑时代:
罗丹为传统雕塑艺术划了一个句号。
此后,西方雕塑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现代雕塑时代。
所谓“现代雕塑艺术”,是指罗丹、马约尔之后的西方雕塑艺术,雕塑家们企图摆脱古典雕塑的束缚,追求新观念、新价值,并采用新的表现形式。
这种艺术流派,统称现代派。
现代派的艺术家们远离理性,接近感性,不再模仿自然,开始“脱离自然”,“安排自然”,“表现自然”,“解剖自然”,“感受自然”,把自己融化到自然中去。
总的说来,现代派艺术家重感性和主观内在的精神表现,用感觉代替观察,运用综合、抽象和半抽象代替具象,不再表现客观存在的形,而努力追求发掘自我心灵的形,否定艺术的功利性,认为艺术只是有意味的形式。
现代艺术是传统艺术发展的必然,也是现代社会在艺术
家精神上反映的产物。
综观公元20世纪西方美术创作的基本倾向,出现了表现、抽象和象征三种趋势。
在这类艺术家中突出的是布朗库西,他对于现代雕刻的影响犹如马蒂斯和毕加索对现代绘画的影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