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病人的麻醉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36
2023年中医院麻醉精神类药品培训考试试题单选题(共50题,每题2分)1、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产生( ),能导致瘾癖的药物。
A、生理依赖性和心理依赖性(正确答案)B、生理依赖性C、心理依赖性D、耐受性2、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
A、1次常用量(正确答案)B、7日用量C、5日用量D、3日用量3、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每张处方片剂、酊剂、糖浆剂等不得超过()。
A、2日常用量B、3日常用量(正确答案)C、5日常用量D、7日常用量4、下列关于精神药品的论述,错误的是()。
A、精神药品经营单位不得自行调剂精神药品B、精神药品制剂可以在药店零售(正确答案)C、精神药品原料药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制剂不得委托生产D、托运精神药品时,应当注明精神药品5、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麻醉药品缓释剂型每张处方剂量不超过()。
A、3日常用量B、5日常用量C、7日常用量D、15日常用量(正确答案)6、下列哪个药品不属于麻醉药品()。
[单选题]A、哌替啶B、曲马多(正确答案)C、吗啡D、芬太尼7、第二类精神药品每张处方剂量不超过()。
A、3日常用量B、5日常用量C、7日常用量(正确答案)D、14日常用量8、在疼痛治疗方式中,首选的方式是()。
A、注射给药B、直肠给药C、口服给药(正确答案)D、贴敷给药9、布桂嗪为中等强度的镇痛药,对皮肤、黏膜和运动器官的疼痛有明显抑制作用,属()类药。
A、麻醉药(正确答案)B、Ⅰ类精神C、Ⅱ类精神D、非甾体类镇痛药10、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管理是依据()。
A、产生身体依赖性的程度B、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C、依赖性潜力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正确答案)D、产生精神依赖性的程度11、Ⅱ类精神类药品处方保存的年限是()。
A、2年(正确答案)B、1年C、3年D、5年12、麻醉类药品处方保存的年限是()。
A、2年B、1年C、3年(正确答案)D、5年13、下列哪个药品属于Ⅱ类精神药品()。
麻醉学中级考试之专业知识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1题,每题1分,共101分)1.围术期体温低至何种程度将开始影响血小板功能和延缓凝血酶激活_____A、体温<30℃B、体温<32℃C、体温<34℃D、体温<28℃E、体温<36℃正确答案:C2.神经阻滞疗法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_____A、阻断神经传导功能B、解除疼痛,改善血液循环C、包括使用神经破坏药D、可在局麻药中加入糖皮质激素等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E3.有助于治疗可逆性肺动脉高压的是_____A、艾司洛尔B、吸入性一氧化氮C、硝普钠D、硝酸甘油E、腺苷正确答案:B4.对心肌可产生直接抑制作用的麻醉镇痛药是_____A、吗啡B、舒芬太尼C、阿芬太尼D、芬太尼E、哌替啶正确答案:E5.Aδ和C纤维的区别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正确_____A、前者有髓,后者无髓B、较少,较多C、传导较快,传导慢D、传导锐痛,疼痛定位;传导弥散,跳痛,灼痛E、为多觉性伤害性感受器,为机械热伤害感受器正确答案:E6.如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治疗措施不包括:_____A、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B、采取供血者血袋内血和受血者输血前后血样本,重新化验C、抗过敏或抗休克治疗D、保护肾功能,酸化尿液E、首先应立即停止输血,再次核对受血者与供血者姓名和血型正确答案:D7.昏迷麻醉患者不宜使用_____A、腋窝温度B、鼻咽温度C、口腔温度D、直肠温度E、食管温度正确答案:C8.局麻药中毒致抽搐或惊厥,下列处理哪项错误A、立即停止使用局麻药B、各种支持疗法维持呼吸与循环C、立即静注苯妥英钠D、立即静注硫喷妥钠E、用肌肉松弛剂,同时作气管插管行人工呼吸正确答案:C9.以下哪种吸入麻醉药最适于哮喘病人的麻醉_____A、氟烷B、安氟醚C、异氟醚D、地氟醚E、氧化亚氮正确答案:A10.心肺复苏后,最易出现的继发性病理改变是_____A、脑缺氧性损伤B、肺水肿C、肝小叶中心坏死D、肾小管坏死E、心肌缺氧性损伤正确答案:A11.预激综合征处理措施中属于禁忌的是_____A、心室率过快时,尽早电复律B、射频消融术C、胺碘酮D、普罗帕酮E、洋地黄正确答案:E12.女,25岁,四肢乏力数月,X线胸片示前中上纵隔内有1cm直径圆形阴影,密度均匀。
医院麻醉科静脉全身麻醉操作规范【分类】将全麻药注入静脉,经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称为静脉全身麻醉。
根据用药种类不同,可分为单一药物麻醉,方法简易,但总用药量有限制;复合麻醉系采用2种以上的静脉麻醉药(包括催眠药、镇痛药和肌松药),充分发挥每一种药物的优点,互补缺点,用较小剂量达到镇痛记忆消失和肌肉松弛的目的,亦称“平衡麻醉”或“全凭静脉麻醉”。
如同时辅以吸入麻醉,则称为“静吸复合全麻”。
【基本原则】1.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手术需要选择麻醉药及麻醉方法。
2.多种麻醉药复合使用时,注意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有机配伍,使正作用相加,副作用互相减弱或抵消。
3.应以满足镇痛、唾眠和肌松为目的合理选配药物。
4.恰当掌握用药量,避免多次或连续用药致积蓄中毒。
5.静脉全麻期间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除短小手术外,应在气管内插管下进行。
掌握麻醉深度,严密观察呼吸和循环情况。
6.必须常规备好麻醉机、氧气、负压吸引及气管插管器械并检查无误后方可实施麻醉。
7.麻醉前常规使用颠茄类药物及镇静剂。
【硫喷妥钠静脉麻醉】1.适应证:(1)四肢及躯干无需肌松的短小手术;(2)全身麻醉的诱导或行小儿基础麻醉:(3)辅助麻醉剂;(4)抗惊厥及治疗局麻药中毒。
2.禁忌证:(1)急、慢性呼吸道梗阻;(2)难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括潜在呼吸道梗阻因素);(3)支气管哮喘和对硫喷妥钠过敏患者;(4)严重低血压休克;(5)严重心功能不全或肝肾功能不全;(6)上消化道梗阻、大出血或饱胃属相对禁忌。
3.注意事项:(1)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将硫喷妥钠稀释成2. 5%溶液(小儿可用1%-2%溶液);(2)小儿基础麻醉:一般多适用于0.5岁-6岁小儿,稀释2%或2.5%溶液,按15-20哨/1^ 体重计算,作深部肌肉注射,注射后3-5min内入睡,约可维持30Y5min.第二次追加量为首次量的l∕3-l∕2o(3)静注硫喷妥钠速度不可过快(开始5ml可稍快),诱导时应注意呼吸和循环的变化。
关于哮喘病人麻醉的几个问题路红梅康容田支气管痉挛的麻醉影响(一)麻醉药物1.静脉麻醉诱导药物⑴硫喷妥钠/得普利麻:常用诱导剂量硫喷妥钠可保留大部分气道反射完整,如果充分麻醉之前实施气道操作,则可能引起支气管痉挛。
得普利麻似可降低COPD患者气道阻力,可能包括哮喘患者。
⑵氯胺酮:研究建议氯胺酮作为支气管痉挛患者的诱导用药,特别是必需快速诱导时。
预防性应用抗催涎剂如胃长宁可抑制氯胺酮的气道粘膜分泌增加作用。
加大胃长宁剂量(0.5~1.0mg,iv)可进一步防止刺激性支气管痉挛反射。
不少学者认为氯胺酮可能是治疗支气管痉挛患者可选用的药物,尤其是需要快速气管内插管的急诊患者。
⑶麻醉性镇痛药:吗啡可通过迷走神经诱发轻度哮喘患者的支气管痉挛。
一般认为大剂量麻醉性镇痛药可能类似于其抑制心血管反射的方式阻断气道反射。
但是大剂量吗啡与血浆组胺增高有关,因此全身麻醉辅助应用芬太尼或苏芬太尼似乎更合理。
氧化亚氮与麻醉性镇痛药平衡麻醉较浅,可能并不适合用于气道高反应性患者。
2.吸入麻醉药麻醉浓度下的氟烷可产生支气管扩张作用。
以往认为这种作用是由于β-肾上腺素能反应增强,但是最近一些研究表明气道反射抑制和气道平滑肌直接松弛作用亦是其重要机制。
氟烷的心肌抑制作用以及儿茶酚胺应用下心律失常作用令人担忧。
氨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达到明显麻醉水平(1.5MAC)时亦具有防止和逆转支气管收缩作用。
然而气道疾病患者存在显著的通气-灌注不匹配,妨碍了麻醉药摄入,所以气管插管前可能难以达到上述麻醉深度。
3.利多卡因利多卡因可有效地治疗术中支气管痉挛。
气道操作前静注利多卡因(1~2mg/kg)似可防止支气管痉挛反射,其可能通过阻断迷走传入纤维。
虚弱的老年慢性气道阻塞疾病患者静脉滴注利多卡因(2~3mg/min)亦可能减轻气道反应性。
利多卡因气雾剂并不优于静脉给药,还可能因直接刺激而诱发易感患者支气管痉挛。
4.肌松药⑴长效肌松药:箭毒可引起组胺释放,诱发支气管收缩,所以一般不用于哮喘患者,避免用于明显气道阻塞性疾病患者。
儿童哮喘慢病管理制度儿童哮喘的管理非常重要,可以减少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管理哮喘的关键在于预防和控制发作,包括识别和避免引起哮喘的诱因、规律服用控制性药物以及及时处理发作症状。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具体的儿童哮喘慢病管理制度非常必要。
一、儿童哮喘管理团队的建立儿童哮喘管理团队包括专科医生、护士、药剂师和患儿家长。
专科医生负责对儿童哮喘进行诊断和治疗计划制定,护士负责指导患儿及家长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和管理症状,药剂师负责提供相关药物的信息和指导,患儿家长负责监督和协助儿童哮喘的日常管理。
二、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儿童哮喘的症状和诱因是多样化的,因此每个患儿的管理方案都应该是个性化的。
管理团队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哮喘管理方案,包括哮喘日记、哮喘行为计划、药物使用计划等。
而这些方案必须得到家长的积极参与和执行。
三、充分的教育和指导儿童哮喘的管理不仅仅是医生和护士的责任,家长和患儿本人也需要充分的教育和指导。
儿童哮喘管理团队需要向家长和患儿提供哮喘的相关知识,包括哮喘的基本知识、诱因的识别和避免、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呼吸训练等。
只有在家长和患儿也理解哮喘的本质和管理原则,才能更好地进行日常管理。
四、定期随访和复查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管理。
管理团队应该定期对患儿进行随访和复查,及时调整管理方案。
定期的随访可以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复查可以评估患儿的哮喘控制情况,以及药物的剂量是否需要调整。
五、急性发作的处理哮喘发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管理团队应给予患儿家长相关药物的紧急处理指导,如何正确使用雾化器、紧急抢救药物的使用和呼吸训练的方法。
以便于家长和患儿在发作时迅速给予合适的处理,减少发作的严重程度。
六、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儿童哮喘的管理也至关重要。
管理团队应该向患儿及其家长提供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建议,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清洁、科学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合理的作息时间等。
湖南麻醉科模拟题2021年(62)(总分80.96,考试时间120分钟)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因素可导致肺泡过度通气()A. 代谢性碱中毒B. 代谢性酸中毒C. 低氧、低血压D. 神经因素E. 呼吸机使用不当2. 下列哪些因素促成吸入性肺炎发生()A. 胃液pH在2.5以下B. 胃内充满内容物C. 压迫环状软骨操作D. 术前禁饮5小时E. 服用抗酸剂3. 可引起麻醉手术中肺水肿的原因有()A. 快速静注大量升压药B. 输血输液过量C. 呼吸道梗阻D. 心力衰竭E. 大量失血4. 有症状的哮喘病人术前准备应包括()A. 使用气管扩张药B. 深呼吸锻炼C. 无需禁酒D. 不必禁烟E. 禁烟5. 小儿麻醉中呼吸道梗阻常见的原因是()A. 支气管痉挛B. 气道异物C. 导管打折D. 舌后坠E. 分泌物过多,尤其是稠痰结痂阻塞气管导管6. 急性肺水肿时,减少静脉回流并减轻肺内充血的治疗措施有()A. 注射吗啡B. 采用PEEPC. 使用止血带D. 采取截石位E. 给予利尿剂7. 下列哪些是全身麻醉中发生上呼吸道梗阻的常见原因()A. 舌后坠B. 咽部分泌物堵塞C. 中枢性呼吸抑制D. 支气管痉挛E. 喉痉挛8. 关于左右肺通气状态,以下哪些说法是错误正确的()A. 左右肺通气状态与体位变化无明显关系B. 清醒时侧卧位时,下肺的通气较差C. 清醒状态下正常人,右肺通气量略大于左侧D. 清醒时侧卧位时,下肺的通气较好E. 麻醉状态侧卧位时,上肺通气好于下肺通气9. 术前已用药物治疗的哮喘病人,应该()A. 围麻醉期用药不包括激素类B. 围麻醉期用药包括激素类C. 围麻醉期用药包括镇静剂D. 围麻醉期用药不包括镇静剂E. 术前药应延续到围麻醉期全程不定项选择1. 患者男性,70岁。
因左侧中叶肺癌,每日咯血20ml左右,拟行肺癌根治术。
在术前用药中,下面哪一种药物应避免使用()A. 地西泮B. 吗啡C. 阿托品D. 东莨菪碱E. 咪达唑仑2. 患者女性,68岁。
护士哮喘管理工作计划范文一、工作背景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都存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到2030年,哮喘将成为世界上最普遍的慢性疾病之一。
在我国,随着环境污染加剧、生活压力增大、生活习惯改变等原因,哮喘患者数量也越来越多,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作为医护人员,护士在哮喘管理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护士要负责病人的日常护理工作,例如监测病人的呼吸情况、配药、宣教等。
因此,合理的哮喘管理工作计划对于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二、目标本计划的目标是在提高患者的哮喘自我管理技能和意识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有效控制哮喘病情,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
三、工作内容1. 哮喘患者的评估与监测在护理哮喘患者的过程中,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诱因、症状等。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时刻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体温、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2. 宣教护士要定期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向患者和家属普及哮喘病的知识,教育他们哮喘的预防、治疗、自我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 药物管理护士要严格按照医嘱给予哮喘患者药物治疗,包括吸入类药物、口服类药物、皮下或静脉注射类药物等。
并及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监测药物疗效。
4. 呼吸道管理护士要指导哮喘患者正确使用吸入器,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分泌物的堆积,预防细菌感染。
5. 病情观察与记录护士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呼吸困难、咳嗽加剧、鼻塞等症状。
同时,要及时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症状。
6. 急救处理护士要熟知哮喘急性发作的急救流程,掌握急救技能,在发生急性发作时迅速启动急救程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四、计划实施1. 建立健全的哮喘管理档案对每个哮喘患者建立详细的管理档案,包括病史、诊断报告、治疗方案、宣教记录等。
2. 开展哮喘管理宣教活动定期开展哮喘健康教育讲座,宣传哮喘的防治知识,提高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意识。
麻醉中的气道管理
在麻醉中,尤其是手术麻醉过程中,气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气道管理的目的是保持患者呼吸通畅,确保充足的氧气供应,防止二
氧化碳潴留,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正确的气道管理不仅可以
降低手术风险,还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气道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预防性气道管理:在手术麻醉开始前,麻醉医生需要对患者的气
道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气道管理方式。
对于一些
存在潜在气道阻塞风险的患者,如肥胖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
者等,应该采用更加谨慎的气道管理策略,确保手术过程中气道通畅。
2. 气道通畅维持:在手术麻醉过程中,麻醉医生需要时刻监测患者
的气道通畅情况,及时处理气道堵塞或阻塞的情况。
常见的气道管理
措施包括头抬高、抬颏法、喉罩通气等,以确保患者呼吸畅通。
3. 气道意外处理:在麻醉手术中,可能会出现气道意外,如插管困难、气管插管误入食管等情况。
这时麻醉医生需要迅速做出正确的决
策和处理,以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4. 气管导管管理:对于需要气管插管的患者,麻醉医生需要选择合
适的气管导管,并进行正确的插管技术,以确保气道通畅和患者安全。
综上所述,麻醉中的气道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影响着手术
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麻醉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
知识,能够熟练应对各种气道管理问题,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顺利进
行。
希望在未来的麻醉实践中,气道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更加重视和规范,以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和生存率。
临床麻醉学试题及答案(2)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ASA5级:病情危重、频临死亡,手术是孤注一掷。
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2、颏甲距离:指在颈部完全伸展从下颌骨下缘到甲状软有切迹的距离。
3、复合麻醉:指在同一次麻醉过程中同时或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麻醉药物。
4、联合麻醉:指在同一麻醉过程中同时或先后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麻醉技术。
5、喉痉挛:呼吸道的保护性反射声门闭合反射过度亢进的表现,是麻醉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6、术中知晓:是指病人在术后能回忆起术中所发生的事,并能告知有无疼痛情况。
7、大量输血:通常为24小时内输入一倍或以上的全身血容量;3小时内输入50%全身血容量和需要输血〉150ml/min。
8、体外循环:又称心肺转流术,其基本原理是将人体静脉血经上、下腔静脉引出体外,经人工肺氧合并排出一氧化碳,再将氧合后的血液经人工心脏泵入体内动脉系统。
9、高危妊娠:妊娠期某些病理因素,可能危害孕产妇、胎儿、新生儿安全或导致难产,称为高危妊娠。
10、阻塞性呼吸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以睡眠时上呼吸道塌陷、阻塞而引起严重打鼾甚至呼吸暂停(中止10秒以上)为特征的症候群.二、填空(每题1分,共15分)1简单床旁测试病人肺功能的方法,包括屏气试验、吹气试验、吹火柴试验.2、目前常用的肌松药有维库溴铵、阿曲库铵、罗库溴铵等.3、对第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施行手术时应考虑安装起搏器,对心胸比值〉0.7的病人应视作高危病人。
4、麻醉选择总的原则是在能满足手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最为有利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5、寰枕关节活动度是否影响头颈前倔后伸,对插管所需口、咽、喉三轴线接近重叠的操作至关重要。
6、气管导管插入过深,会进入一侧主支气管,导管插入过浅,套囊位于咽部,容易造成脱管。
7、全麻诱导必须充分估计病人的耐受能力,谨慎从事,尽力预防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
8、氯胺酮是目前临床所用的静脉全麻药中唯一可以产生较强镇痛作用的药物.9、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麻醉效能与布比卡因相似,但毒性比布比卡因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