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某项目性能测试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381.00 KB
- 文档页数:14
某某煤矿永久难硐室测试方案根据安监总局《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和《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规定》中, 有关避难硐室施工、安装完毕后, 应进行功能测试和模拟综合防护性能试验旳规定, 结合《某某煤矿紧急避险系统方案设计》, 编制本方案。
1 根据原则《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规定》《某某煤矿紧急避险系统方案设计》2 测试内容避难硐室容积、构造及装备安全性能检查。
避难硐室装备功能检查和测试, 硐室装备联合试运行。
《规定》和《设计》中规定旳其他有关技术内容。
3 测试条件及测试用重要仪器3.1 测试条件:相对湿度: 0~98%环境温度: 15℃~35℃大气压力: 86kPa~106kPa3.2 测试用重要仪器:干湿温度计: 测量范围: 0~100℃;温度精确度: 0.5℃;相对湿度精确度: ±5% 精密微压差计: 量程范围: ±1000Pa;辨别率: ±10 Pa(相对压差测量)声级计: 测量范围: 30~130dB 精确度: 1.5dB气相色谱仪: 热导检测器常量分析线性范围: 10-5;氢焰检测器常量分析线性范围: 10-6混合原则气样: 甲烷浓度: 1.06% ;一氧化碳浓度: 50×10-6 ;二氧化碳浓度:1.53% ;氧气浓度: 18% ;其他为氮气秒表: 精确度: 1s氧压表: 量程范围: 0~25MPa(绝对)辨别率: 0.5 MPa钢尺: 精确度1mm4 测试措施4.1 外观及构造检查对照避难硐室设计文献, 检查硐室外20m范围巷道支护状况及压风、供水、供电和信号传播管线保护状况。
使用钢卷尺测量硐室防护密闭门钢板厚度、硐室内容积尺寸, 计算生存空间、总有效容积。
查验硐室门强度旳证明文献、硐室门墙浇筑作业规程和验收单。
4.2 材料性能及电器防爆性能检查检查硐室防护密闭门透明观测窗冲击测试和热剧变试验汇报。
调整方案请示尊敬的领导:我是某某公司的项目经理XXX,向您提交本次项目调整方案,请您审阅并批准。
背景和目标我们公司于去年开始进行某项软件开发项目,并在今年年初顺利完成了初版交付。
但是,我们发现这个版本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才能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要求。
根据客户反馈和内部评估结果,我们制定了本次项目调整方案,以达到以下目标:1.调整项目计划和任务分配,提升开发进度和质量;2.加强项目管理和沟通,规范团队合作和知识共享;3.优化软件设计和实现,增强系统性能和稳定性;4.增加测试和验收环节,提高产品可靠性和满意度。
调整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提出以下调整措施:1. 调整项目计划和任务分配•优化任务清单和优先级:对所有待开发和待测试任务进行优先级评估和排序,以确保关键功能和重要模块的优先开发和测试。
•增加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根据项目进度和需要,适当增加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以加速开发和测试进程。
•设置阶段性里程碑和节点:在项目计划中设置阶段性里程碑和节点,以便更好地跟踪和衡量项目进度和质量。
2. 加强项目管理和沟通•制定项目管理规范和标准:根据公司标准和行业最佳实践,制定本项目的管理规范和标准,并定期检查和更新。
•设置项目管理平台和工具:采用项目管理软件和在线协作平台,建立项目信息共享和沟通渠道,以方便团队合作和知识交流。
•举办团队培训和交流活动:定期举办项目培训和交流活动,分享行业发展趋势和项目经验,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文化融合度。
3. 优化软件设计和实现•重新梳理软件架构和业务流程:对软件架构和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和优化,以适应不同的业务场景和用户体验需求。
•尽量采用优化的编程语言和技术:尝试采用新的编程语言和技术,如Python、Go、Vue.js等,以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性能。
•加强代码审查和测试:在每个开发阶段和迭代周期,对代码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测试,以保证软件质量和可维护性。
4. 增加测试和验收环节•建立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库:建立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库,并按照测试覆盖率和质量标准,进行测试执行和反馈。
检测设备报告报告编号:XXX检测对象:某某设备使用单位:某某公司检测机构:某某检测中心检测日期:20XX年XX月XX日一、检测项目根据使用单位的要求,本次检测共涉及以下项目:1. 外观检查2. 电器安全性能测试3. 电器绝缘性能测试4. 电器功能性能测试二、检测结果1. 外观检查经过检查,检测对象外观完好,无任何损坏、渗漏等情况。
2. 电器安全性能测试根据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相关标准,使用合适的测试仪器进行测试,结果如下:(1)绝缘电阻测试:超过2MΩ。
(2)接地电阻测试:低于0.1Ω。
(3)漏电电流检测:低于0.5mA。
(4)绝缘电压测试:符合标准要求,即电压不低于1500V。
3.电器绝缘性能测试根据GB/T 2900.1-2008<<绝缘材料细分与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一般原则>>的规定进行测试,使用合适的仪器进行测试,结果如下:(1)绝缘板材划痕深度:低于0.2mm。
(2)绝缘层厚度:符合标准要求,即厚度不低于0.5mm。
(3)抗电击穿强度:低于4kV。
4. 电器功能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下:(1)电源输入:根据使用要求进行测试,正常。
(2)各种功能测试:符合使用要求,正常。
三、检测结论经过本次检测,检测对象符合使用要求,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标准要求,可以正常使用。
四、检测建议1. 使用单位应该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应该及时修理或更换部件,以免影响生产生活。
以上为本次检测报告,仅供参考。
使用单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若需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与本检测中心联系。
检测机构:某某检测中心联系人:XXX联系电话:XXX电子邮箱:XXX地址:XXX。
投标书项目技术方案范本(注意:以下正文为虚构内容,仅供参考)一、项目概述本项目为某某工程项目,旨在完成某某任务。
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我们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二、项目背景该工程项目位于某某地区,涉及某某领域。
项目规模庞大,技术要求高,我们深知其重要性。
根据相关要求,我们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三、技术方案(1)项目管理我们将设立专业项目管理团队,负责项目计划制定、任务分配和进度控制。
通过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2)技术方案设计针对项目的特点和要求,我们将组建专业技术团队进行方案设计。
通过充分了解项目需求,我们将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划分、数据流程设计等。
(3)系统开发与测试按照技术方案,我们将进行系统开发和测试工作。
采用分阶段的开发模式,确保每个阶段的功能具备可用性。
同时,我们将进行全面的系统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4)数据保护与安全我们将加强对项目数据的保护和安全措施。
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权限管理体系等,保证项目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5)培训与技术支持为了确保项目上线后的正常运行,我们将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
培训包括系统操作培训、故障处理培训等,技术支持包括系统维护、问题解决等。
四、项目进度与交付我们将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和里程碑,按照技术方案进行项目开发和实施。
并在项目完成后进行系统交付,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文档和培训材料。
五、项目价值与竞争优势本技术方案充分考虑了项目的需求和目标,提供了高质量、高效率的解决方案。
我们具备以下竞争优势:1. 丰富的项目经验和技术实力,能够快速响应、高效执行;2. 先进的技术方案和工具,能够满足项目的各项要求;3. 完善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确保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
六、收益预测与费用预算根据项目规模和技术方案,我们预测本项目的收益为XXX万,并预计项目总费用为XXX万。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控制成本,确保项目的投入产出比。
检测工作计划及目标一、检测工作计划1. 项目背景本次检测工作是针对某某公司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保障产品质量和用户安全。
本次检测工作主要包括产品外观检测、功能性能测试、耐久性测试等内容。
2. 检测目标本次检测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确保产品外观无明显缺陷,符合相关设计要求;- 测试产品的功能性能,确保符合技术规范和使用要求;- 进行耐久性测试,评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3. 检测方案在检测工作中,将制定详细的检测方案和流程,包括检测设备的选择和校准、检测样品的选取和制备、检测标准和方法的确定等。
并确保检测过程中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4. 检测过程为了确保检测过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将严格执行检测方案和流程,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记录和跟踪,并及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并在检测过程中,及时沟通和协调各相关部门,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5. 报告和评估检测工作完成后,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编制详细的检测报告,并进行成果汇报和交流。
并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样品进行追溯和处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二、检测目标1. 外观检测目标- 检测产品外观是否有划痕、裂纹、氧化等表面缺陷;- 检测产品外观颜色、图案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外观缺陷的分类和评定。
2. 功能性能测试目标- 测试产品的基本功能是否正常,包括开关、连接、输入输出等功能;- 测试产品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包括功耗、传输速率、输入输出功率等;- 根据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功能性能的评定和等级划分。
3. 耐久性测试目标- 对产品进行长时间连续使用测试,评估产品的稳定性和寿命;- 对产品进行温湿度、振动、震动等环境条件下的测试,评估产品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对产品进行多次循环使用测试,评估产品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三、检测计划1. 外观检测计划- 选择符合产品特性和尺寸要求的合格样品,制定外观检测方案;- 选择适当的外观检测设备和工具,进行产品外观检测;- 对产品外观的缺陷进行记录和描述,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评定和归类;- 编制外观检测报告,并进行结果分析和评估。
某某某项目性能测试方案(仅供内部使用)拟制: 日期:yyyy-mm-dd 审核: 日期:yyyy-mm-dd 审核: 日期:yyyy-mm-dd 批准: 日期:yyyy-mm-dd修订记录目录1概述 (4)1.1系统简介 (4)1.2性能测试目的(这部分具体阐述要进行性能测试的原因) (4)1.3性能测试策略 (4)2系统结构分析 (5)2.1系统组成分析 (5)2.2性能测试相关分析 (6)3测试环境 (6)3.1测试环境组成分析 (6)3.2测试环境差异性分析 (7)4性能需求分析 (7)5性能测试预要求 (8)6测试工具及数据采集 (8)7性能测试方法 (10)8性能测试用例 (11)8.1测试用例执行顺序 (11)8.2测试用例通过准则 (11)8.3测试用例执行方法 (11)8.4DB查询程序测试用例 (11)8.5程序1、程序2 (11)8.6单业务场景 (12)8.7混合业务测试用例 (12)8.8稳定性测试测试用例 (12)8.9测试用例数据模型分析及数据规划 (12)9测试过程风险分析 (13)10工作量估计 (13)11人员安排 (13)12进度安排 (14)13附录 (14)某某某项目性能测试方案摘要:本文档为某某某项目性能测试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某某某项目简介、性能测试需求(范围)、性能指标、测试环境、测试方法、测试工具、结果分析的标准介绍等。
目的在于通过本文档指导性能测试脚本、用例开发、性能测试执行以及性能测试评估等相关工作。
主要的读者有性能测试脚本开发人员、性能测试执行人员、性能评估人员、项目经理、用户代表等。
缩略语清单:1 概述1.1 系统简介这部分根据实际的系统进行填入具体的内容。
(一般来说对项目需求文档或者相关技术文档进行整合并做一定修改即可)1.2 性能测试目的(这部分具体阐述要进行性能测试的原因)根据目前系统改造需求,随着某某某系统逐步的稳定和完善,***********,在性能测试过程中评估系统的能力、识别系统中的性能瓶颈并根据相应监控数据进行瓶颈定位,必要时进行系统性能调优,以保证某某某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验收调试服务方案范本验收调试是指在完成软件开发、产品制作、硬件/软件系统集成等项目后,进行系统功能检查和性能检查,以确保交付的产品符合客户需求和技术要求。
因此,验收调试服务方案是一份详细阐述如何进行测试和调试工作的计划,以确保系统达到预期目标。
以下是一份验收调试服务方案的范本:一、服务概述本次验收调试工作是在某某项目(或产品)完成后进行的,旨在确认系统满足客户需求和技术要求。
本方案为测试和调试工作提供明确的计划和方法,以确保系统可靠、稳定、高效运行。
二、服务目标1. 验证系统完整性,确认系统符合客户需求和技术要求;2. 验证系统的功能,确认系统在各种情况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 评估系统的性能指标,确定系统在正常和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4. 优化系统性能和效率。
三、测试和调试计划测试和调试计划包括测试类型、测试方法、测试周次和工作计划。
为确保系统可以在预期时间内和质量内交付,我们将会按照以下计划进行测试和调试工作:1. 测试类型本次测试包括(但不限于):- 功能测试:检查系统是否满足客户需求和技术要求;- 性能测试:验证系统在各种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处理能力、响应时间、稳定性等;- 安全测试:检查系统的安全性能,包括对系统进行攻击的能力和对抗系统攻击的能力;- 兼容性测试:测试系统与不同设备、浏览器和操作系统的兼容性。
2. 测试方法- 手动测试:使用人工操作进行测试;- 自动化测试:编写测试用例并使用自动化工具进行测试。
3. 测试周次和工作计划- 第一周:功能测试;- 第二周:性能测试;- 第三周:安全测试和兼容性测试;- 第四周:测试结果整理和性能优化。
四、验收标准- 功能测试:系统的所有功能均能正常运行;- 性能测试:系统在各种负载情况下能够稳定运行,处理能力和响应时间符合客户需求和技术要求;- 安全测试:系统有一定的安全性能,能够抵御常见的攻击;- 兼容性测试:系统在主流设备、浏览器和操作系统上均能正常运行。
某某激光设计项目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激光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从医疗美容到工业制造,从通信传输到科学研究,激光以其高精度、高能量、高稳定性等特点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启动了某某激光设计项目,旨在开发一款具有创新性和高性能的激光设备,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二、项目目标1、设计一款输出功率稳定、波长精准、光束质量优良的激光设备。
2、确保设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长时间连续工作。
3、优化设备的结构和尺寸,使其便于安装和维护。
4、控制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设计要求1、输出激光波长:_____nm2、输出功率:_____W3、光束质量:M²<_____4、稳定性:功率波动<_____%(24 小时)5、工作温度范围:_____℃至_____℃6、使用寿命:>_____小时四、总体设计方案1、激光谐振腔设计采用稳定的谐振腔结构,如平凹腔或半共焦腔,以保证激光的模式和稳定性。
选择高质量的反射镜和输出镜,确保反射率和透过率符合设计要求。
2、增益介质选择根据输出波长和功率需求,选择合适的增益介质,如 Nd:YAG、Nd:YVO₄等。
优化增益介质的尺寸和掺杂浓度,以提高增益效果。
3、泵浦源设计采用高效的泵浦源,如半导体激光器或闪光灯泵浦。
合理设计泵浦光的耦合方式,提高泵浦效率。
4、冷却系统设计采用风冷或水冷方式对激光设备进行冷却,确保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温度稳定。
优化冷却通道的布局,提高冷却效果。
设计准直透镜和聚焦透镜,以获得理想的光束直径和焦斑尺寸。
采用光学隔离器,防止反射光对激光设备造成损害。
五、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1、热管理技术由于激光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需要有效的热管理来防止温度过高影响性能。
采用高导热材料制作热沉,优化散热结构,同时利用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调节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
2、光束质量优化通过合理设计谐振腔参数、选择优质的光学元件以及采用模式匹配技术,提高光束的质量,减小 M²值。
检测报告模板一、概述。
本报告旨在对某某产品/项目进行全面的检测和分析,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本次检测,我们将对产品/项目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并提供详细的检测结果和分析报告,以便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参考和决策。
二、检测目的。
1. 确保产品/项目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2. 发现和解决产品/项目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隐患;3. 为产品/项目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和建议。
三、检测范围。
本次检测涵盖以下方面:1. 产品/项目的外观和结构检测;2. 产品/项目的功能性能检测;3. 产品/项目的安全性能检测;4. 产品/项目的环境适应性检测;5. 其他相关指标的检测。
四、检测方法。
1. 外观和结构检测,采用目视检查和测量仪器检测;2. 功能性能检测,采用实验室设备和测试工具进行模拟测试;3. 安全性能检测,采用负载测试和安全性评估工具进行检测;4. 环境适应性检测,采用模拟环境条件和实际环境测试;5. 其他相关指标的检测,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
五、检测结果。
1. 外观和结构检测结果,详细描述产品/项目的外观和结构特点,包括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改进的地方;2. 功能性能检测结果,列出各项功能指标的测试数据和分析结果,对产品/项目的功能性能进行评价;3. 安全性能检测结果,评估产品/项目的安全性能,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建议;4. 环境适应性检测结果,分析产品/项目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5. 其他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根据具体情况列出其他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和分析报告。
六、检测结论。
根据以上检测结果和分析报告,对产品/项目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同时,对产品/项目的下一步发展和应用提出建议和展望。
七、附录。
1. 检测数据表格;2. 检测图片和图表;3. 其他相关资料和信息。
八、致谢。
感谢所有参与本次检测工作的人员和单位,以及对本次检测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各方。
某某项⽬SDV软件测试报告范例说明:本范例为符合CMMI 5级要求的范例Preparedby 拟制⼩张Date⽇期2008-04-09Reviewed by评审⼈⼩丽、⼩王、⼩李、⼩莉、⼩三、⼩四、⼩猪、⼩猫、⼩狗、⼩强Date⽇期2008-04-14Approvedby 批准⼩张Date⽇期2008-04-24Revision Record 修订记录Date ⽇期RevisionVersion修订版本Sec No.修改章节Change Description修改描述Author作者2008-04-09draft全⽂初稿⼩王&⼩欢2008-4-15V1.00全⽂根据第⼀轮评审意见修改⼩刘Table of Contents ⽬录1 概述 (5)2 测试时间、地点及⼈员 (6)3 环境描述 (6)3.1 硬件配置: (7)3.2 软件配置: (8)4 测试对象质量评估 (8)4.1 总体评价结论 (8)4.2 测试设计、执⾏和缺陷统计 (8)4.3 测试产品评估 (11)4.3.1 测试趋势分析结果 (11)4.3.2 质量评价结果 (11)4.3.3 测试需求覆盖率统计 (16)4.3.4 性能测试评估 (16)4.3.5 可⽤性评估 (17)4.3.6 兼容性评估 (18)4.3.7 ⽂档评估 (18)4.3.8 遗留问题风险分析与规避措施 (18)4.4 测试过程评估 (18)4.4.1 测试设计评估 (18)4.4.2 测试执⾏评估 (19)5 附件 (20)5.1 附件1:遗留问题报告 (20)5.1.1 遗留问题统计 (21)5.1.2 遗留问题列表 (21)5.1.3 其他风险和规避措施 (21)5.2 附件2:交付的测试⼯作产品 (21)5.3 附件3:测试项通过情况清单 (21)5.4 附件4:测试发现的所有问题列表与分析 (21)5.5 附件5:辅助数据分析表 (21)Table List 表⽬录表 1 测试时间、地点及⼈员 (6)表 2 硬件配置表 (7)表 3 软件配置表 (8)表 4 SDV阶段缺陷统计表 (8)表 5 版本缺陷统计 (9)表 6 模块缺陷统计 (9)表 7 SDV阶段测试效率与测试⽤例密度统计表 (10)表 8 SDV阶段测试执⾏统计表 (10)表 9 假设检验结果记录表 (12)表 10 各阶段⽬标缺陷数 VS 各阶段实际缺陷数 (13)表 11 各模块质量评价 (14)表 12 覆盖率统计 (16)表 13 界⾯满意度假设检验 (17)表 14 风险分析与规避措施 (18)表 15 测试效率整体提升假设检验 (20)表 16 测试交付件列表 (21)FigureList 图⽬录图 1 测试组⽹图 (7)图 2 累积发现缺陷趋势图 (11)图 3 与历史项⽬模块的缺陷密度作对⽐ (12)图 4 SDV 3轮测试版本缺陷密度⽬标值 VS 实际值 (13)图 5 各个阶段应发现缺陷数 VS 实际发现缺陷数 (14)图 6 四象限法对模块质量的分析 (14)图 7 模块质量U图分析 (15)图 8 模块质量Z图分析 (16)图 9 与历史项⽬的测试⽤例密度作对⽐ (19)图 10 与历史项⽬的测试效率对⽐ (19)1 概述某某项⽬是对⽬前市场上零散的消息类产品、业务进⾏整合,提出的⼀套综合性解决⽅案。
某某某项目性能测试方案(仅供内部使用)拟制: 日期:yyyy-mm-dd 审核: 日期:yyyy-mm-dd 审核: 日期:yyyy-mm-dd 批准: 日期:yyyy-mm-dd修订记录目录1概述 (4)1.1系统简介 (4)1.2性能测试目的(这部分具体阐述要进行性能测试的原因) (4)1.3性能测试策略 (4)2系统结构分析 (5)2.1系统组成分析 (5)2.2性能测试相关分析 (6)3测试环境 (6)3.1测试环境组成分析 (6)3.2测试环境差异性分析 (7)4性能需求分析 (7)5性能测试预要求 (8)6测试工具及数据采集 (8)7性能测试方法 (10)8性能测试用例 (11)8.1测试用例执行顺序 (11)8.2测试用例通过准则 (11)8.3测试用例执行方法 (11)8.4DB查询程序测试用例 (11)8.5程序1、程序2 (11)8.6单业务场景 (12)8.7混合业务测试用例 (12)8.8稳定性测试测试用例 (12)8.9测试用例数据模型分析及数据规划 (12)9测试过程风险分析 (13)10工作量估计 (13)11人员安排 (13)12进度安排 (14)13附录 (14)某某某项目性能测试方案摘要:本文档为某某某项目性能测试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某某某项目简介、性能测试需求(范围)、性能指标、测试环境、测试方法、测试工具、结果分析的标准介绍等。
目的在于通过本文档指导性能测试脚本、用例开发、性能测试执行以及性能测试评估等相关工作。
主要的读者有性能测试脚本开发人员、性能测试执行人员、性能评估人员、项目经理、用户代表等。
缩略语清单:1 概述1.1 系统简介这部分根据实际的系统进行填入具体的内容。
(一般来说对项目需求文档或者相关技术文档进行整合并做一定修改即可)1.2 性能测试目的(这部分具体阐述要进行性能测试的原因)根据目前系统改造需求,随着某某某系统逐步的稳定和完善,***********,在性能测试过程中评估系统的能力、识别系统中的性能瓶颈并根据相应监控数据进行瓶颈定位,必要时进行系统性能调优,以保证某某某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1.3 性能测试策略通过分析某某某系统得知,整个系统的性能是由A程序的数据量、基础数据量、B程序运行效率和B程序运行参数决定的。
因此,本次测试不仅要验证不同的业务场景,而且还要验证同一场景下B程序不同的配置参数的性能,以便为某某某系统找到相对合适的运行参数。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要收集各关键程序、步骤的运行时间,各服务器的资源使用情况,各数据库的资源使用情况,以便根据测试过程中收集的监控数据分析系统瓶颈所在,进行系统调优。
2 系统结构分析2.1 系统组成分析某某某系统架构如下图:这里是一张系统架构图图1 某某某系统架构图由系统架构图知,某某某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见下表:表1:某某某系统架构组建表名称功能备注web应用*** /FTP服务*** /数据库*** /存储/A子系统/ / / /B程序对上传的文件进行处理/ C程序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采集运行信息/2.2 性能测试相关分析通过对以上系统架构进行分析,web应用和FTP服务不是本次性能测试关注的重点,因此在后面的描述中不予考虑。
本次性能测试主要针某某某后台进行,并在测试过程中监控相关数据。
程序D是调度执行前的步骤,在本次测试中也不考虑。
在并发方面,由于调度程序只有一个,因此在本次测试中不会并发多个调度。
3 测试环境3.1 测试环境组成分析根据目前已知的测试环境,主要如下:表2:测试环境系统架构组建表表3:测试环境资源配置表系统登录URL:http://IP:PORT测试环境需配HOSTS如下:192.168.18.150 host1192.168.18.151 host23.2 测试环境差异性分析由以上测试环境可知,程序1、程序2、程序3运行在同一台机器上,因此本次性能测试结果只针对该测试环境,无法通过本次部署所得的测试结果准确的预测出其他部署方式的结果,但本测试环境下的结果仍可作为一个参考。
4 性能需求分析本次测试目前已知的原始需求如下表:表4:原始需求表由以上性能需求可知,系统对业务成功率要求非常高,均为100%,同时要求每个进程的处理能力可以达到20000封/分钟(即在资源保证的前提下,执行一个20000封任务的进程需要在1分钟之内完成)。
对于部分,需求中明确给出了最大的并发量,以上可以提取出以下需求:需求1:要求程序1可以处理20000封/分钟的业务量;需求2:要求程序2可以处理20000次/分钟的业务量;需求3:程序3要求可以满足20000封/分钟的业务处理量;鉴于系统实际使用和运行特点,本次性能测试需要验证系统应该具备却没有在性能需求中明确提及的隐含需求:隐含需求1:程序1、程序2和程序3,不仅可以并发运行,而且每个运行的进程还可以通过配置文件配置成多线程运行,不同的线程数量会对操作系统的上下文切换和程序执行时间造成一定的影响,性能测试中将针对多个不同线程数量进行分别测试,验证程序1、程序2、程序3在配置不同线程数量的环境下的执行情况;隐含需求2:程序2有3种输入文件形式,一种是HTML,一种是txt,一种是分包。
对于不同的形式,程序处理机制不同,势必会造成资源开销和响应时间的差别。
因此,要针对三种情形分别进行测试和混合测试,以保证更真实的模拟系统运行环境;隐含需求3:系统在真实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混合业务场景,例如程序1和程序2同时并发的情况,因此本次测试要针对混合业务场景进行用例设计;隐含需求4:由于程序3要求满足不间断连续运行,虽然该程序不要求并发,但程序3是整个系统快速稳定运行的基础,需要对该程序的资源使用情况(特别是内存)进行长期监控,监测多次程序1运行后,程序3的资源使用率是否正常,应该释放的资源是否释放(包括内存,文件描述符等系统资源);隐含需求5:由于还有其他系统共用相关资源,因此被测系统不能无限制的占用系统资源,如果在性能测试过程中发现资源占用率过高(暂定高于70%),将视为相应的测试用例不通过。
隐含需求6: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网络传输的效率直接影响程序的效率,测试中将监控程序3的网络使用情况,如果网络使用情况过高(暂定高于40%),将根据数据量和对其他业务的影响情况对该情况给出合理的建议。
隐含需求7:基于被测系统业务的特点,调度程序要求连续不间断运行,因此本次性能测试将针对被测系统进行稳定性测试,要求连续不间断运行业务至少72小时。
以上是本次性能测试的需求分析,下文的测试用例部分将依据需求分析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5 性能测试预要求在性能测试开始以前,需要确认一些环境和工具方面的问题,以保证性能测试准备充分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1)性能测试开始前需保证测试环境搭建正确,尽量符合系统上线后的真实环境。
网络设备、网络连接、网络带宽满足系统运行要求;2)性能测试开始前需确定被测系统已进行一轮完整的功能测试且回归测试通过;3)外部方面需要保证自身系统运行稳定。
只有在外部系统运行稳定的前提下,被测系统性能测试的结果才真实有效。
同时还需保证外部系统中存在相应的数据,性能测试将以该数据量为基础进行测试(该数据量大小会影响性能);4)性能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脚本和工具开发完成(该部分在下文详细阐述);5)不同数量的并发使用的数据(包括各种测试过程中使用的数据和文件等)准备完成。
6 测试工具及数据采集基于本次被测系统的特点,在并发方面采用直接向数据库中插入多条(具体数目根据并发量确定)审核通过的记录以达到并发操作。
同时在系统中也插入一些暂停和未审核的记录,以便更真实的模拟调度程序的负载。
在资源采集方面,需要监控以下数据表5:资源采集监控表由于并发量大,一次操作的数据众多,对于程序1、程序2和程序3的响应时间不可能通过手工进行操作,因此在测试之前需根据相关程序日志的特点编写相应的程序来解析日志并自动计算响应时间,以便形成统计图表。
对于业务2和DB查询,需要根据接口协议开发相应的脚本进行并发来加压满足压力需求。
对于程序4、程序5和程序6,需要根据接口协议编写相应的调用命令。
由以上分析,需要开发的程序或脚本如下:表6:开发脚本列表由以上的分析总结可知,本次性能测试所使用的工具及脚本如下:1)Spotlight on windowsSpotlight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服务器监控软件,该软件可以监视相关系统运行时的状态数据并通过图形界面的方式清晰的展现,以帮助使用者快速定位系统瓶颈。
2)Nmonnmon 工具可以帮助在一个屏幕上显示所有重要的性能优化信息,并动态地对其进行更新。
这个高效的工具可以工作于任何哑屏幕、telnet 会话、甚至拨号线路。
3)Loadrunner负载生成和结果分析工具。
4)其他其他为本次测试所编写的程序或脚本。
(例如python脚本)7 性能测试方法在整个性能测试过程中,主要分5大部分,下面将分别针对每部分的测试方法进行描述,虽然每部分有多个用例要执行,但执行的原理和方法基本相同。
在使用程序1进行测试过程中,需预先在数据库中构造一些暂停和未审核的记录,以便更真实的模拟调度程序的负载。
1)程序1和DB查询测试方法主要是使用Loadrunner并发生成负载来验证是否满足相应的指标要求。
由于程序均使用socket协议与DB查询程序交互,因此需要在Loadrunner中按照接口协议编写相应的socket脚本;2)程序2和程序3只需提供相应合法数据后,通过命令调用运行即可;3)单业务测试用例执行方法单业务测试用例执行方法主要是将要执行的用例对应的记录插单数据库后并启动调度4)多业务测试用例执行方法多业务测试用例执行方法主要是将要执行的用例对应的记录插入数据库后并启动调度5)稳定性测试用例执行方法稳定性测试在最后执行,根据前面的测试结果和反馈,选择合适压力的多业务测试用例连续不间断的执行72小时。
8 性能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的设计依据测试需求和测试策略,测试用例将覆盖本次测试需求和按照测试策略进行。
8.1 测试用例执行顺序在测试用例执行的过程中,为保证测试效率,要求按照一定的先后逻辑顺序执行。
1)在性能测试开始前进行功能的预测试;2)先执行一些数量小、并发小的测试预热系统,同时也验证系统是否有承受大压力的能力;3)对于同一类型的用例如果压力小的用例没有通过,暂不执行压力大的用例。
8.2 测试用例通过准则在性能测试执行过程中,如果有以下情况出现,视为不通过1)测试过程中有业务失败;2)测试过程中相关程序响应时间过长(指标低于需求);3)测试过程中程序1、数据库程序占用资源率过高;4)其他系统不应该出现的问题;8.3 测试用例执行方法测试用例的执行要求有一定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