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管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707.00 KB
- 文档页数:92
配管工程规范-配管设计规定(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配管设计规定目录1 总则………………………………………………………………………………………………1.1 适用范围………………………………………………………………………………………1.2 相关文件………………………………………………………………………………………1.3单位制…………………………………………………………………………………………1.4符号和缩写词…………………………………………………………………………………2 设计基础………………………………………………………………………………………2.1 管道设计基本点………………………………………………………………………………2.2 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2.3 管道材料………………………………………………………………………………………2.4 腐蚀裕量………………………………………………………………………………………2.5 管道的公称尺寸………………………………………………………………………………3 管道系统的构成…………………………………………………………………………………3.1 管道器材………………………………………………………………………………………3.1.1 管子…………………………………………………………………………………………3.1.2 弯头、弯管和虾米弯…………………………………………………………………………3.1.3 异径管………………………………………………………………………………………3.1.4 支管连接……………………………………………………………………………………3.1.5 法兰…………………………………………………………………………………………3.1.6 阀门…………………………………………………………………………………………3.1.7 端部密封……………………………………………………………………………………3.1.8 盲板…………………………………………………………………………………………3.1.9 过滤器………………………………………………………………………………………3.2 管道的连接……………………………………………………………………………………3.3 管道材料等级变化……………………………………………………………………………3.4 管道的隔热……………………………………………………………………………………3.5 管道的涂漆……………………………………………………………………………………4 管道系统的配管设计……………………………………………………………………………4.1 概述……………………………………………………………………………………………4.1.1 管道走向……………………………………………………………………………………4.1.2 管道布置……………………………………………………………………………………4.1.3 管道坡度……………………………………………………………………………………4.1.4 管道柔性……………………………………………………………………………………4.1.5 管道的间距…………………………………………………………………………………4.1.6 阀门的安装…………………………………………………………………………………4.1.7 调节阀………………………………………………………………………………………4.1.8 止回阀………………………………………………………………………………………4.1.9 疏水阀………………………………………………………………………………………4.1.10 过滤器……………………………………………………………………………………4.1.11 补偿器……………………………………………………………………………………4.1.12 仪表………………………………………………………………………………………4.1.13 放空和放净………………………………………………………………………………4.1.14 管道支架…………………………………………………………………………………4.2 操作用通道、平台和梯子……………………………………………………………………4.2.1 一般规定……………………………………………………………………………………4.2.2 通道、平台和梯子…………………………………………………………………………4.2.3 平台的设置…………………………………………………………………………………4.2.4 通道的净高…………………………………………………………………………………4.2.5 通道的宽度…………………………………………………………………………………4.3 基础高度……………………………………………………………………………………4.4 典型管道系统的配管设计…………………………………………………………………4.4.1 管道旁通……………………………………………………………………………………4.4.2 安全阀系统…………………………………………………………………………………4.4.3 蒸汽管道……………………………………………………………………………………4.4.4 蒸汽凝水管道………………………………………………………………………………4.4.5 取样系统……………………………………………………………………………………4.4.6 软管站………………………………………………………………………………………4.4.7 洗眼和淋浴站………………………………………………………………………………4.4.8 蒸汽伴热系统………………………………………………………………………………5 管廊和设备周围的管道设计…………………………………………………………………5.1 管廊周围的管道设计………………………………………………………………………5.2 塔/立式容器周围的管道设计………………………………………………………………5.3 卧室容器周围的管道设计…………………………………………………………………5.4 换热气周围的管道设计……………………………………………………………………5.5 泵周围的管道设计…………………………………………………………………………5.5.1 一般规定……………………………………………………………………………………5.5.2 泵进口管道设计……………………………………………………………………………5.5.3 泵出口管道设计……………………………………………………………………………5.6 压缩机周围的管道设计……………………………………………………………………5.7 加热器周围的管道设计……………………………………………………………………罐区周围的管道设计………………………………………………………………………附表-1 操作用通道、平台和梯子………………………………………………………………附表-2 通道要求…………………………………………………………………………………附表-3 装置基础标高……………………………………………………………………………1 总则1.1 适用范围1.1.1 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的管道布置设计。
设计管道及配管规范引言在工程设计中,设计管道及配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管道及配管设计能够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故障发生。
本文将介绍设计管道及配管的规范,包括管道选材、管道安装、配管布局等方面的内容。
一、管道选材管道选材是管道设计的基础工作,选材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管道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进行管道选材时,需考虑以下因素:1.介质性质根据介质的特性(如温度、压力、酸碱性等)来选择耐腐蚀、耐高温、耐压的管道材料。
2.环境因素考虑管道所处环境的湿度、温度、腐蚀性等因素,选择适合环境的管道材料。
3.管道尺寸根据管道的流量、压力损失以及管道的结构尺寸来选择适当的管道尺寸。
4.经济性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较低的管道材料。
二、管道安装管道安装是管道工程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管道安装能够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1.管道布局合理的管道布局能够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并便于管道的维修和检修。
在进行管道布局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管道之间的距离:管道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便于安装、维修和检修。
•管道的支撑与固定:管道应采用适当的支撑和固定方式,以确保管道的稳固性。
•管道的坡度:管道应设置适当的坡度,以确保介质能够顺利流动。
2.管道连接管道连接是管道安装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管道连接能够确保连接的密封性和强度。
•焊接:对于高压、高温或高要求的管道系统,采用焊接连接方式。
•螺纹连接:对于小口径、低压的管道系统,采用螺纹连接方式。
•弹性连接:对于需要吸收振动和位移的管道系统,采用弹性连接方式。
三、配管规范配管是指将管道与设备、容器等连接起来的工作,合理的配管规范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配管布局配管布局需要充分考虑设备、容器的位置和管道的连接方式,保证流程的合理和紧凑。
2.管道支承管道支承是配管工程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支承能够保证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支吊架的安装:根据管道的尺寸、重量和材质,选择合适的支吊架,并确保其安全可靠。
配管设计师岗位职责
配管设计师岗位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与项目负责人和其他设计师合作,制定配管方案。
通过与工程师和其他专业人员的讨论和协商,确保方案能够满足所有技术和设计要求。
2. 绘制和维护工程图纸,包括CAD或其他设计软件上的配管示意图、详细图和装配图等。
根据项目要求进行选择,确保图纸与项目需要一致。
3. 提供有关配管设计的技术支持,包括材料选型、尺寸确定、标准规范以及项目安装的建议等。
使项目方案得以平稳运行。
4. 组织并参与现场勘察和施工调试工作,确保配管设计的质量和符合标准。
协调与其他承包商和相关部门的关系,通过实际操作不断优化设计方案。
5. 精细化管理和维护所有设备和操作手册。
与设备供应商和工程师合作制定计划,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保障正常运转。
6. 负责液体、气体、化工、制药等行业的管道设计,负责设计相关管道疏散分析,统筹相关压力追踪,评估油气压力等参数,确保结构性安全和设计质量。
7. 对相关工程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风险缩减策略,编写安全操作手册以及有关工程安全提示等。
总之,配管设计师需要拥有优秀的技术和管理能力,灵活的思维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与组织协作和沟通能力等。
同时,还需要对专业知识保持了解和更新。
设计配管常见问题汇总1、管道布置设计的要求有哪些?(1)管道布置设计应符合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2)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满足施工、操作、维修等方面的要求,并力求整齐美观;(3)在确定进出装置(单元)的管道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4)厂区内的全厂性管道的敷设,应与厂区内的装置(单元)、道路、建筑物等协调,避免管道包围装置(单元),减少管道与铁路、道路的交叉;(5)管道应架空或地上缴设。
如确有需要,可埋地或敷设在管沟内;(6)管道宜集中成排布置,地上的管道应敷设在管架或管墩上;(7)在管架、管墩上布置管道时,应使管架或管墩所受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均衡;(8)全厂性管架或管墩上(包括穿越涵洞)应留有10 %-30%的裕量,并考虑其荷重。
装置主管廊管架宜留有10%-20%的裕量,并考虑其荷重;(9)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以及大直径管道的布置,应符合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10)管道布置不应妨碍设备、机泵及其内部构件的安装、检修和消防车辆的通行;(11)管道布置应使管道系统具有必要的柔性。
在保证管道柔性及管道对设备、机泵管口作用力和力矩不超出过允许值的情况下,应使管道最短,组成件最少;(12)应在管道规划的同时考虑其支承点设置。
宜利用管道的自然形状达到自行补偿;(13)管道布置宜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减少气袋或液袋。
不可避免时应根据操作、检修要求设置放空、放净,管道布置应减少“盲肠”;(14)气液两相流的管道由一路分为两路或多路时,管道布置应考虑对称性或满足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15)管道除与阀门、仪表、设备等需要用法兰或螺纹连接者外,应采用焊接连接。
下列惰况应考虑法兰、螺纹或其他可拆卸连接:因检修、清洗、吹扫需拆卸的场合;衬里管道或夹套管道;管道由两段异种材料组成且不宜用焊接连接者;焊缝现场热处理有困难的管道连接点;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镀锌管道;设置盲板或“8”字盲板的位置。
配管设计规定
①管墩、管架上并排敷设的管道不论有无隔热层,其净距不得小于50mm;法兰外缘与相邻管道的净距不得小于25mm;管道外壁或管道隔热层的外壁的最突出部分,距管架或构架立柱、建筑物墙壁或管沟壁的净距不应小于100mm。
②阀门手轮间净距不应小于100mm。
③管道穿越平台时距开洞边净空不应当大于25mm。
④计算管道间距时应考虑管位移及其方向。
管道净高和铺设深度
①在人员通行处管道底部的净高不宜小于2.2m,需通行车辆处,管底的净高视车辆的类型有所不同,通行小型检修机械或车辆时不宜小于3.0m,通行大型检修机械或车辆时不应小于4.5m。
②掩埋地管道的掩埋浅,通常区域为管顶距地面不必大于0.5m,在室内或室外存有混凝土的地面,管顶距地面不必大于0.3m。
通行机械车辆的地下通道下,不必大于0.75m或使用套管维护。
③采用管沟敷设时,沟底应有不小于2‰的坡度,沟底最低点应有排水设施。
管沟内有隔热层的管道应设管托。
①阀门应当设于难吻合、易于操作方式、修理的地方。
一排排管道(例如出入装置管道)上的阀门应当分散布置,必要时可以设置操作方式平台及梯子。
②垂直管道上阀门的安装高度(阀门手轮中心与操作面的距离)宜为1.2m,不宜超过
1.8m,当阀门手轮中心高度超过操作面2m时,可采取设置梯子、活动
平台、平台、延展杆等措施。
③安全阀应直立安装并靠近被保护设备或管道,安全阀组安装应高于放空总管,且出口管道不得有袋形,否则应采取排液措施。
化工工艺配管设计规定化工工艺配管设计是指在化工工艺装置中,根据工艺流程和设备布置要求,设计合理的管道系统,以确保工艺流体的顺利流动,并满足相应的安全、环保和经济要求。
在化工工艺配管设计中,有一些规定需要遵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定:1.设计依据:化工工艺配管设计应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进行,如《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石油化工行业设计规范》等。
同时,还需考虑企业内部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2.安全要求:化工工艺配管设计应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例如,要考虑管道的材料强度、耐压能力、耐腐蚀性能等,以及管道系统的防腐、防爆、防火等措施。
3.环保要求:化工工艺配管设计应符合环保要求,保护环境,减少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
要考虑管道系统的密封性、泄漏防控措施等。
4.设备布置:化工工艺配管设计应根据设备的布置要求进行,合理安排管道的位置和方向。
要考虑设备之间的距离、高差、支撑方式等因素,以方便操作、维修和检修。
5.流体特性:化工工艺配管设计应根据流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考虑流体的流速、压力、温度等参数,以确保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
要注意流体的腐蚀性、粘度、凝固点等特性。
6.材料选择:化工工艺配管设计应选择适合的材料,满足流体的特性要求。
要考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耐压能力、耐高温能力等。
常用的材料包括碳钢、不锈钢、塑料等。
7.排水和排气:化工工艺配管设计应合理设置排水和排气设施,以方便系统的排放和通风。
要考虑排水和排气的位置、尺寸、管道坡度等因素。
8.系统清洗:化工工艺配管设计应考虑系统的清洗要求,确保管道系统的清洁度。
要设立适当的冲洗口和排污口,方便清洗和维护。
化工工艺配管设计规定的遵守,可以保证化工工艺装置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同时,还能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
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化工工艺配管设计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中石化洛阳设计院容器配管设计
一、容器管道设计概述
容器配管设计是指利用各种容器给设备和场地供油、汽、气、水等工作流动介质的管道配管设计。
在许多工厂里,容器配管系统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管设计要根据设备的特性以及工厂的特定需求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和组织。
中石化洛阳设计院的容器配管设计以设备的优化、运行能力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提高物料消耗少为宗旨,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可靠性。
二、容器配管管道设计内容
1、容器配管管道综合设计
中石化洛阳设计院的容器配管设计既包括传统的配管的设计,也包括采用节能材料和结构的新型配管设计,以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需求。
它必须对管道网络的内部结构进行综合设计,如管道走向、大小、管径、管道材质、防腐蚀性能、焊接技术、防爆要求、防锈处理、保温等,并以此为基础,对管道的总体布置、工艺过程以及安装尺寸进行计算分析,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安全性和经济性。
2、容器配管管道的细部设计。
配管设计施工图统一规定一、设计原则配管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设计原则应符合以下要求:1、满足工艺要求:配管设计应满足工艺流程、设备操作和维修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流体输送的顺畅和安全。
2、合理布局:配管设计应合理布局,尽量减少交叉和弯曲,降低流体阻力,提高输送效率。
3、防腐设计:针对不同介质和环境条件,配管应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4、节能环保:配管设计应考虑节能环保,采用高效节能的管材和附件,降低流体输送能耗和排放。
5、经济合理:配管设计应经济合理,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成本和维护费用。
二、施工图统一规定为了规范配管设计施工图的绘制和审查,提高设计质量和施工效率,以下统一规定应遵循:1、图幅与比例:配管设计施工图应采用标准图幅,绘制比例应符合相关规定。
2、图层与线型:配管设计施工图应设置合理的图层,明确不同线型的用途。
常用线型包括实线、虚线、点划线、双点划线等。
3、标注与注释:配管设计施工图中的标注和注释应清晰明了,包括设备、管道、附件等的位置、尺寸、材料、压力等级等信息。
标注和注释应采用统一的字体和格式。
4、图纸目录与索引:配管设计施工图应编制图纸目录和索引,以便查找和阅读。
图纸目录和索引应包括图纸名称、编号、页码等信息。
5、材料表与设备表:配管设计施工图应提供材料表和设备表,分别列出管道、附件、设备等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
材料表和设备表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
6、管道轴测图:对于复杂的配管系统,应绘制管道轴测图(或管道立体图),以直观地表示管道的空间布局和交叉情况。
管道轴测图应按照规定的格式绘制。
7、施工说明:配管设计施工图应包含施工说明,包括施工流程、焊接要求、防腐措施、试压要求等信息。
施工说明应采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
幕墙施工图制图规定一、引言幕墙施工图是建筑幕墙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其制图规定是保证图纸质量和准确性的关键。
本文旨在阐述幕墙施工图制图规定的主要内容,以确保图纸的规范性和可实施性。
6.1配管设计规定1、配管设计的一般规定⑴工艺管道的配管设计,必须符合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⑵管道的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满足施工、操作、维修等方面的要求,并力求整齐美观。
⑶管道应尽可能架空或地上敷设;如确有需要,可以埋地或敷设在管沟内。
⑷管道布置不应妨碍设备、机泵及其内部构件的安装、检修和消防车辆的通行。
⑸管道设计布置应使管道系统具有必要的揉性,确保对机泵和设备嘴子的作用力和力矩不超过允许值;并在此前提下使做到使管道最短、组成件最少。
⑹管道系统应有正确和可靠的支撑,保证管道能稳定就位、正常安全运行。
⑺管道布置宜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减少“气袋”或“液袋”。
否则应根据检修和操作的要求设置放空、放净口。
管道布置应尽量减少“盲肠”。
⑻有隔热保温、保冷的管道,在支架处应设置管托。
当管道热膨胀量超过100mm时应选用加长管托。
⑼管道穿过建筑物的墙、楼板或屋顶时,应加设套管,套管与管道之间空隙应密封,并不影响管道热位移。
套管直径应大于管道隔热层直径。
管道焊口不能在套管内,并要距套管150mm。
穿越楼板、屋面的套管应高出地面50mm。
⑽管道的设计布置应满足抗震设计的要求。
⑾除必要的法兰、罗纹连接外,管道尽量采用焊接连接。
⑿气液两相流的管道在分流、合流时,管道布置应考虑对称性或严格按PID图的要求布置。
2、管道净空高度和埋设深度⑴管道跨越厂区、装置区的道路和铁路时:跨越装置内检修道路和消防道路时净空高度为4.5m;装置内人行道路面净空高度为2.2m;跨越厂区道路的管道净空高度为5m(六厂规定为6.5m);跨越铁路时,轨面以上的净空高度为5.5m;管架立柱边缘距离道路路肩不应小于1m、距离铁路中心线不应小于3m。
⑵装置内管廊的高度,除应满足设备接管和检修要求外,还应符合如下规定:管廊下布置泵或冷换设备时,管底净空高度按设备或管道布置的要求决定;管廊下不布置泵或冷换设备时,管底净空高度不宜小于3m;管廊下方作为消防通道时,管廊净空高度不得小于4.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