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冷变形金属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36
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与变形量之间的关系
37
晶粒长大
再结晶过程完成之后,如果再继续升高温度 或延长保温时间,金属的晶粒将会以互相吞并的 方式继续长大。这种不均匀的长大过程类似于再 结晶的形核(较大稳定亚晶粒生成)和长大(吞食周 围的小亚晶粒)的过程,所以称为第二次再结晶。 晶粒长大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是很不利的,应当尽 量避免。
12
塑性变形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晶粒变形 金属塑性变形时,在外形变化的同时,内部晶粒
的形状也发生变化。通常是晶粒沿变形方向被压扁或
拉长。变形度愈大,晶粒形状变化愈大。变形量很大
时,晶粒变成细条状,金属中的夹杂物也被拉长,形
成纤维组织。这将导致金属的性能产生各向异性,例
如沿纤维方向的强度和塑性明显高于垂直方向的。
好。
6
若将表面抛光的单晶体金属试样进行适量的拉伸塑
性变形后,在光镜下观察,可发现试样表面有许多互相
平行的线条,它们被称为滑移带。若进一步用TEM作高
倍观察,则发现每条滑移带都是由许多密集的互相平行
的更细的滑移线和台阶所组成。对滑移线观察表明,晶
体的塑性变形是不均匀的,滑移只是分别地集中发生在
一些晶面上,而滑移带或滑移线之间和晶体层片间则未 产生变形,只是彼此之间相对位移而已。
4
滑移 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其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
一定晶面和晶向发生相对的滑动,即晶体中产生层片之
间的相对位移,这种位移在应力去除后不能恢复。大量
的层片间滑动的积累,就构成金属的宏观塑性变形。
单晶体滑移示意图及实物图
5
能够产生滑移的晶面和晶向,相应地称为 滑移面和滑移方向,滑移通常是沿晶体中原子 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进行的。一个滑移面与 其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组成一个滑移系,滑移系 越多,金属发生滑移的可能性越大,塑性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