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宝马汽车广告策划书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89 MB
- 文档页数:26
宝马之悦系列广告方案设计说明:2010年,宝马向中国消费者推出全方位体验的“bmw之悦”,这种更具亲和力的方式使宝马从单方面追求“纯粹驾驶乐趣”,到全方位体验“bmw之悦”,更清晰地向中国消费者阐释宝马品牌的内涵,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广告策划的适应性特点。
当史登科博士宣布这一战略时,白色背板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个用毛笔字书写得遒劲洒脱的汉字“悦”。
第一眼看上去,“悦”字带给人的视觉冲击效果甚至盖过了前面的“BMW”三个英文字母。
不过,史登科博士对此似乎并不介意,或者干脆说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效果:BMW能以更具中国味道的品牌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
实际上,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宝马在德国率先推出“OYISBMW”的品牌广告并大获成功,北美市场于2010年冬奥会期间推出这一主题的广告。
现在,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紧随其后。
这次“BMW之悦”品牌活动,毫无疑问,也是宝马全球统一品牌战略的一部分。
史登科博士认为:除了一以贯之的驾驶乐趣,中国消费者其实更希望从宝马品牌上获得更多深层次的价值认同。
“JOY”是宝马品牌长期以来的核心诉求,“BMW之悦”是“JOY”的丰富内涵在中国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提炼。
此次品牌战略宣传是宝马首次把品牌核心推到前台和消费者直接进行更为情感化的沟通。
史登科博士认为,这一举措符合现实中宝马客户群的真实情况,并将有力扩展客户范围。
为此,宝马中国专门注册了书法字体的“悦”字,作为统一使用的形象标识,并在平面广告的创意中添加“水墨画”、“京剧”等中国元素,以此呼应中国文化中对“悦”的理解。
史登科博士曾说,“悦”字,兑现心意,发自内心的快乐;悦,也是动词,悦人悦己,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正式宝马的品牌诉求在中国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提炼。
品牌说到底是一种文化,而当一种文化要在新的文化环境中成长,如何适应这种新文化,是市场的最大挑战。
宝马“悦”战略,是一次文化营销的新起点。
图2-5、2-6、2-7所示为宝马之悦系列广告之一,这三则广告是“悦”系列统一中有些许变化,不仅能够成功地推出宝马即将推出的新车型,还具有浓烈的中国风,使中国的消费者感到亲切,增加购买欲望。
(一)前言宝马车广告的宗旨和目标:宝马标志的含义::“宝马标志中间的蓝白相间图案,代表蓝天,白云和旋转不停的螺旋浆,喻示宝马公司渊源悠久的历史,象征该公司过去在航空发动机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又象征公司一贯宗旨和目标:在广阔的时空中,以先进的精湛技术、最新的观念,满足顾客的最大愿望,反映了公司蓬勃向上的气势和日新月异的新面貌。
”从宝马的标志可以看出来宝马的宗旨和目标是以先进的技术为高端人士提供满意服务。
企业的营销战略:第一、全球性企业性宣传活动——全球性地推广和定位品牌。
第二、亚洲地区广告计划——以加强宝马品牌的卓越形象和建立其在当地的信誉与地位。
第三、全国性品牌塑造活动——在各地建立形象以提高品牌知名度。
第四、当地性的广告活动。
适当用当地营销的策略性广告,激发销售量,并引导品牌定位。
(二)市场分析市场环境分析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个汽车梦,中国已经是车轮上高速增长的国家。
然而,拥堵与限购、出口与内销、竞争与合作、并购与整合、人事与变局,在全球汽车消费互动度越来越紧密的趋势下,已如燃眉之急,摆在中国汽车工业、产业和行业的案头。
中国车市最抢眼的新闻莫过于世界高档轿车的先导品牌──德国宝马开创了中国汽车市场有史以来的单车最大降价幅度:国产宝马3系和5系轿车一次降价幅度高达13%~14%,其中530i的价格竟然一下子降了10万元。
如果把宝马的这一市场行为放在其全球成功的大背景下来看,就显得异常扎眼。
2004年,宝马集团保持强劲增长,创造了销售和总收入的新高:共交付1,208,732辆BMW、MINI和Rolls-Royce汽车,打破了上一年1,104,916辆的销售纪录,同比增长9.4%。
同期,日本作为宝马亚洲最大的单一市场销量首次超过5万辆,增长幅度为6.5%。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1.宝马集团旗下三大品牌销量合计166.9万辆,继续保持第一;奥迪(包括兰博基尼等管辖品牌)以151.2万辆的规模位居第二;戴姆勒集团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则以136.3万辆的销量下滑至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