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4
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为了推动初中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本实施细则制定。
本细则所称综合素质评价是指对初中生的学业水平、品德发展、身心健康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的一种方式。
第二章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一、学业水平评价学业水平评价是对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全面评价。
以考试成绩为基础,结合平时表现、小组合作等综合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在各学科中的学业水平。
二、品德发展评价品德发展评价是对学生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的评价。
以日常行为表现、参与社会实践、班级管理等为基础,评价学生的品德素质和行为表现。
三、身心健康评价身心健康评价是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发展情况的评价。
以体质测试和心理测评为基础,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
四、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总体评价。
综合考虑学业水平、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评价结果,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第三章评价方法一、学业水平评价方法1. 考试评价:按照学科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进行考试,评价学生在学科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掌握情况。
2. 平时评价:结合课堂学习、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参与讨论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
二、品德发展评价方法1. 日常行为观察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观察记录,评价学生的品德表现和行为习惯。
2. 社会实践评价:结合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评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积极参与程度。
三、身心健康评价方法1. 体质测试评价:对学生进行体育测试,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
2. 心理测评评价:通过心理测评工具对学生进行测试,评价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
四、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综合考虑学业水平评价、品德发展评价和身心健康评价的结果,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章评价指标一、学业水平评价指标学业水平评价指标分为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两方面。
知识掌握包括基础知识、扩展知识和应用知识等方面。
能力发展包括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
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
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全面评估初中生个人能力和社会技能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术能力:这是评价学生是否掌握学校教育内容的主要方面,包括对各科知识的理解、应用和掌握程度。
2. 社交能力:这涉及到学生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包括尊重他人、团队合作、解决冲突等能力。
3. 情绪管理能力:指学生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处理压力和挫折的能力。
4. 生活技能: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健康饮食、规律的作息、适当的运动等。
5. 个人品质:学生的道德品质、责任心、诚实守信等方面的表现。
6. 创新和批判性思维:学生是否具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7. 自我管理能力: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学习任务和日常活动。
8. 多元文化意识: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认知和尊重,以及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接纳。
9. 身心健康: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适应能力,包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理解和实践。
进行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时,应遵循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全面了解学生的各方面表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评价结果还可以作为学生升学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参考依据。
附件3聊城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评定参考标准一、道德素养维度的等级评定(二)评定标准道德素养评定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二个等级,凡在校期间无违法犯罪和严重违纪的行为记录,是合格的公民,均为合格。
对不合格等级的评定应非常慎重,仅限于个别学生,且能作出清楚明白的解释。
二、学习能力维度的等级评定(一)有关证据(二)评定标准注:1、表现性评价主要是指平时学习过程中的非学业表现评价,如: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实验操作、口语交际、表演示范、演讲辩论和其它实践活动等;2、对D等级的评定应非常慎重,仅限于个别学生,且能作出清楚明白的解释;3、如有上述1—7条以外其他证据,经班级评定小组审校并经学校评定委员会同意也可采用,采用时如何确定等级,由学校评定委员会决定。
三、交流与合作能力维度的等级评定(一)有关证据(二)评定标准注:1、对D等级的评定应非常慎重,仅限于个别学生,且能作出清楚明白的解释;2、如有上述1—4条以外其他证据,经班级评定小组审核并经学校评定委员会同意也可采用,采用时如何确定等级,由学校评定委员会决定。
四、运动与健康维度的等级评定(一)有关证据(二)评定标准注:1、对D等级的评定应非常慎重,仅限于个别学生,且能作出清楚明白的解释;2、该方面的等级评定以体育与健康课堂学习成绩的40%和体质与健康检测成绩的60%为主要依据,参考学生平时锻炼身体和生活习惯表现综合评定等级。
其中体育与健康课堂学习成绩由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组成;体质健康检测成绩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测查项目组成。
用百分制计算,以等级方式表达;3、凡参加县级以上中学生运动会单项前六名,集体前三名的主力学生,该方面学年的评定等级即为A;4、如有上述1—5条以外其他证据,经班级评定小组审核并经学校评定委员会同意也可采用,采用时如何确定等级,由学校评定委员会决定。
五、审美与表现维度的等级评定(一)有关证据(二)评定标准注:1、对D等级的评定应非常慎重,仅限于个别学生,且能作出清楚明白的解释;2、该方面的等级评定由三个方面的成绩综合组成:一是艺术课程学习结束时学生艺术表现性活动测评成绩占60%;二是从艺术档案夹中提取的表现其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占30%;三是学生参加校级或校级以上级别的艺术活动获得成绩与奖励的证据占10%,总成绩用百分制计算,以等级方式表达;3、如有上述1—3条以外其他证据,经班级评定小组审核并经学校评定委员会同意也可采用,采用时如何确定等级,由学校评定委员会决定;4、参加艺术等级考试达7级以上,该方面学年评定的等级即为A等。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业水平: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综合运用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
2. 创新能力:指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创造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以及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意和创造成果等。
3. 社会责任感:指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对社会公共事务积极参与的意愿和行动等。
4. 综合运动技能:包括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体育运动表达能力和体育意识等。
5. 艺术表现能力: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沟通能力等。
6. 综合人文素养:指学生对传统文化、历史、地理、道德伦理等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发展良好的审美情操、社会人文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7. 自我管理能力:指学生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情绪的调节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
8. 团队合作能力:指学生在团队中合作的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以及对集体行为和集体利益的认同和实践能力等。
第 1 页共 1 页。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一、公民道德素养1、遵纪守法①学法、守法、用法、在社会生活中用各种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
②按时到校,不早退、不旷课;遵守课堂纪律.③遵守通行规则,通过楼梯等过道时靠右行、不争抢.2、明礼诚信①与他人平等、友好相处、懂礼貌,不欺侮同学。
②待人诚恳守信、不说谎、不作弊。
3、自尊乐群①能够采取恰当措施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
②能够自我反省,有错即改。
③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事自己做。
④关心集体,乐于参加集体活动。
⑤善于与他人交流,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遵守公德①爱护文物古迹,爱护公共设施,爱护庄稼.②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主动按顺序排队.③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救自护.5、爱护环境①爱护环境卫生。
②爱惜粮食,节约水电。
不攀比消费,不乱花钱。
③积极参加环境教育和环保活动.二、学习态度与能力1、学习兴趣①学习主动,对知识有好奇心,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②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集中,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问题.③认真预习、复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2、学习方法①制定并落实有效的学习计划。
②使用多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③善于总结与反思。
3、学业表现①课堂表现优秀、板演、回答问题等质量高.②作业质量高。
③阶段性考试成绩良好。
三、实践与创新1、实践能力①绘图、实验操作等学习环节表现良好。
②积极参加各类实践、创新活动,且成效显著。
③自己设计并实施创造与发现活动.2、创新表现①在作文、模型制作等方面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②善于收集、整理、运用信息。
③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等探究活动。
④见解独到,能够创造性解决问题。
四、运动与健康1、身体健康①良好的身体素质。
②精力充沛。
2、心理健康①活泼开朗,能够自我调控情绪。
②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3、生活健康①坚持锻炼身体与参加体育活动.②讲卫生、生活习惯良好,生活有秩序,作息有规律。
③无不良嗜好,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分细则1、思想品德:实证性评价学期评语:期终评语成长计划:300 字以上的成长计划——系统赋分:是否上传,上传各记 2.5 分。
成长总结:300 字以上的成长总结——系统赋分:是否上传,上传各记 2.5 分。
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校级及以上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系统赋分:根据参与情况和获奖记录进行记分,参与一次记 2 分,总分不超过 8 分;获奖一次或多次记 2 分,总分不超过 2 分。
两项累计不超过 10 分。
德育主题教育活动获奖:校级及以上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系统赋分:根据参与情况和获奖记录进行记分,参与一次记 2 分,总分不超过 8 分;获奖一次或多次记 2 分,总分不超过 2 分。
两项累计不超过 10 分。
升旗仪式:参加升旗仪式并遵守礼仪——教师赋分:根据参与和守纪情况积分,总分不超过5 分三好学生:获得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团干:获得校级优秀干部德育荣誉:获得校级及以上“德育荣誉”称号——系统赋分:根据荣誉类别记分,获校级及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干部每项记10 分,校级及以上其他德育荣誉每项记 5 分,累计不超过10 分。
公益活动:参加社区服务及校外其它公益活动记录——系统赋分:根据活动记录记分,参与一次或多次记 10 分,累计不超过 10 分。
违纪违规:有校级及以上违纪处分的,根据处分的等级,按“学校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日常性评价积分分别按 75%、70%、65%、60%、55%、50%计算。
综合性荣誉:指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评选的三好学生、优秀干部、道德模范等;毕业评价的时候提交。
2、学业水平:实证性评价图书借阅:图书阅读记录——系统赋分:是否上传,上传每本记1 分,累计不超过 5 分。
阅读心得:一篇 300 字以上的原创阅读心得——教师根据质量确定等级,系统根据等级赋分。
其中,优秀记 10 分,良好记 8 分,合格记 6 分,待合格记 4 分,不上传记 0 分,总分不超过 10 分。
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三级指标一、遵纪守法1、遵守国家法律,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能制止违反纪律的行为。
A2、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自觉维护纪律。
B3、遵守学校、班级各项规章,能较好正确处理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C4、能基本遵守校纪校规,有时有违反纪律的行为.D5、纪律观念淡漠,有不良嗜好,侵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E二、关心集体1、主动参加集体活动,积极维护班级荣誉,能够为实现集体目标付出最大的努力。
A2、喜欢参与集体活动,为实现目标付出努力.B3、愿意参与活动,为目标尽心尽力.C4、能够参与活动,服从小组分工安排.D5、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团队精神差.E三、诚实守信1、待人诚实,不说谎话、大话、空话,不弄虚作假。
A2、言而有信,一般许诺别人的事情会尽力去做.B3、一般能说到做到,但有时会说谎,会耍小动作。
C4、有经常性的说谎行为,作业经常抄袭,考试经常作弊。
D5、言而无信,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E四、行为习惯1、具有良好的生活、卫生等习惯,多次被评为“行为规范学习标兵”;A2、行为习惯良好,能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B3、基本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有时有不良的行为;C4、生活、卫生等行为习惯一般,有说脏话,乱丢乱扔的现象;D5、生活、卫生等行为习惯差,说话不文明,有严重不良行为,如打架、赌博、偷窃等;E五、学会负责1、对自己所做的事能高度负责,要求自己的事自己做,会自我批评;A2、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能认真去完成,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B3、能较好地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任务,有时会忽视后果;C4、能完成学校或班级分配的任务,自制能力不够;D5、对自己不负责任,自主能力很差;E六、热心公益1、积极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社会公益和社区服务活动,经常学雷锋做好事,并受到学校或其他组织的表扬;A2、热心公益性活动,活动效果有待提高;B3、能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公益性活动,但组织性不够强;C4、能在老师的组织下参与一部分社会公益和社区服务活动;D5、不愿参加班级、社会公益或社区服务等活动;E七、学习兴趣1、态度认真,学习主动,不缺课,能按时完成作业。
上海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标准
上海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业成绩:学生的学习成绩是综合素质评价考核的关键之一,包括
语文、数学、外语、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
2.对于艺术、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等的评价:学校应注重学生的全
面发展,如评价学生参加的艺术节目、体育活动、科技比赛等方面的表现。
3.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评价学生综合
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学校通过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
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4.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学生应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如积
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热点、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等。
5.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
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检验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表现的能力和技巧。
6.健康和心理素质:健康和心理素质也是学生综合素质考核的重要方面,学校应注意评价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如评估学生体能、
营养、应对压力的能力等。
通过以上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学校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
状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