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教育部编写)-第7单元 口语交际;劝说 人教统编版(教育部编写)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劝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恰当得体的语言与别人进行沟通交流。
2. 创设情境,让学生角色互换,在实际的过程中了解并感悟劝告的语言特点,能态度诚恳地劝告别人。
教学重难点:了解并劝告的语言特点,在劝告的过程中能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进入情境。
我们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追逐打闹,特别是下课铃一响,你们就像出笼的小鸟飞出教室,在走廊,在操场,在楼梯口到处是你们的身影。
可是有的同学太顽皮,不能利用课间休息进行有益的活动,锻炼一下身体,而是三五成群你追我赶,嬉戏打闹,甚至玩起了惊险的杂技:攀爬楼梯扶手、室外窗户、花园围栏,这多危险呀!有时,由于你自己不小心,不仅摔伤、磕破自己,甚至会伤到别人,虽然你不是故意的,但也给别人带来痛苦。
这不,上星期二,我在教室楼大厅值日,两三个男生就打打闹闹,横冲直撞,一不留神,撞到了我的身上,痛得我直咧嘴,直到现在我的胳膊还疼呢。
你们知道面对着闯祸的学生,我是怎么说的吗?指名回答是随机点评、补充。
告诉别人改变行为或者做法,就叫劝告。
板书课题:劝告。
一个会向别人发出善意劝告的人,往往会显示出他的涵养。
二,根据内容,学习劝告。
无独有偶,昨天下课的时候,有个男生叫李明,他的教室在二楼,可他想去操场去玩,为了节省时间,他没有遵守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靠右行的规则,而是顺着楼梯扶手冲向一楼,多么让人担心。
我们一起听听同学们是怎样对他进行劝告的?出示文中插图。
1. 假如你是李明,你会听谁的劝告,为什么?第三个同学的劝告,因为她不仅指出了李明的错误行为,还从他自己的角度为他着想,进行劝告,这样让人感到很诚恳,更让人容易接受。
2.那为什么其他人的劝告你不能接受呢?他们的劝告存在什么问题?小结:看来对别人不正确不文明的行为进行劝告,还真是一门学问。
那么对别人进行劝告时要注意什么?出示:1. 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用指责的语气。
2. 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板书:注意口气以理服人三.根据材料,练习劝告。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劝告》是统编教材三下第七单元口语交际,引导学生面对他人的不良言行,使用合适的语气进行劝告,并能多为对方着想,站在“被劝人”的角度讲道理,使人接受意见,改正错误,从而提高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教材共有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是“小同学滑扶梯”的劝告情境,三位高年级同学进行了不同方式的劝告,三段劝告语例及三位学生的神情,通过图文的方式,在教材中呈现,引发辨析“你觉得哪个同学更有可能接受谁的劝告”;第二部分以小贴士的形式提炼对别人进行劝告的要点“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用指责的口吻;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第三部分创设“同学横穿马路”和“表哥整天玩电脑游戏”两个生活情境,提出劝告任务以供学生练习劝告。
学情分析:我们三年级学生初步具有一定的倾听和表达能力,能说出自己的感受,但不够深刻,语言组织能力欠缺。
教学目标:1.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尝试劝告别人。
2.能采用合适的语气,站在别人的角度劝告别人。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你见过这些场景吗?看到这些场景你一定有话想说,你想说什么?2.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劝告)二、互动讨论,感知劝告1.出示图画:有一个同学,下课时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
高年级同学看到了,劝他别这么做。
2.提出问题:看到这个同学的行为,你会怎么做呢?3.组织讨论:对那位同学的不当行为,应该怎样进行劝告?(1)出示教材中的三种不同的“劝告”。
(2)小组讨论:如果你是那位同学,你更乐意接受谁的劝告呢?为什么?4.全班交流,归纳总结。
三、实践尝试,巩固要点1.创设情境,练习劝告。
(1)提出问题:如果你看到下列现象,会怎样劝告呢?课件出示情境:①有同学乱穿马路。
②表哥喜欢玩电脑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劝说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劝告,是通过讲道理,让别人授受意见,改正不良言行。
为了让学生学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告别人,本课教学设计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生活与课堂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说一说、演一演、练一练等多种形式,巧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兴趣盎然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
学生在学会劝告的同时,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式,尝试劝告别人。
2、能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
3、能耐心倾听,抓住说话要点,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4、劝告他人的同时,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习劝告的方法,懂得劝告他人时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
课前准备:1、校园不良行为视频资料。
2、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1、师:最近,刘老师遇到了一些难题,非常棘手,不知如何是好,想请同学们帮我想想办法、出出主意,好不好?(生纷纷表示愿意)2、播放视频:校园不良行为。
师:同学们看完后,有话想说吗?3、教师引导小结:是呀,这些行为多不文明(生补充),大家可千万别向他们学习,如果你们遇到了会怎么办呢?(生表示想劝告他们),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板书:劝告二、出示案例,探究方法。
1、了解什么是劝告。
(劝告,是通过讲道理,让别人授受意见,改正不良言行。
)2、出示一学生在楼梯扶手上往下滑的图片。
师:劝告可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
如果劝告不当,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老师这有个劝告小故事,先来看一看!3、学生自由发言,说说看到了什么?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你瞧他玩得多开心!一不小心就会摔下来,多危险!4、出示三个高年级同学不同规劝内容。
师:这时来了三个高年级的小姐姐,看见后立即劝他不要这么玩了。
她们会怎么劝呢?(1)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自由读劝告的内容,边读边揣摩三个同学劝说时的心理和语气。
(3)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练习配音。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劝说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多从对方的角度着想,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得体地劝说。
2、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说话的技巧,不要用指责的口吻。
教学重难点: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说话的技巧,不要用指责的口吻。
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导入话题。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口语交际---劝告。
老师今天遇到了一个小难题,你愿意帮我解决吗?是这样的,下课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是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这样太危险了!同学们,你看到了会怎么办?大家都想劝劝他,那这节课,我们就来争当小小劝说家。
二、学劝说1.劝告可是一门学问,我们先来看一个劝说的小故事。
播放视频《一碗蛋炒饭》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的一辈子恩情“视而不见”。
学生阅读想一想:阿姨说了什么话把小女孩劝回了家?阿姨的劝告好在哪里?师:一碗蛋炒饭和十多年的饭,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阿姨的话打动了女孩,她的话有理啊!她是在以理服人!(板书:晓之以理)听了阿姨的劝告,女孩怎么做的?生:女孩被感动了,回到了自己的家。
师:是呀!她被感动了,阿姨的话不仅有理,还有情啊!她是以情动人!(板书:动之以情)2.小结:正是阿姨的话有理有情,女孩才茅塞顿开,重新回到了妈妈身边,看来劝告还真是一门学问,那么劝告时要注意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齐读)劝慰别人要情感真挚,语言真诚,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另外还要了解对方的性格,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
3.劝告可是一门学问,我们再来看一个劝告的小故事。
比如,开头提到的那一位同学,下课时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高年级同学看到了,对他进行了劝说。
4.你觉得那个同学会接受谁的劝告呢?为什么?(1)前两个同学说话的语气太严厉,第二位甚至还用指责的语气,让人难以接受。
我选择第三位同学。
(2)当然会接受第三位同学的劝说,因为这位同学说话语气没有那么严厉,很委婉。
(3)那个同学会接受最后一位同学的劝说,因为她说的话,不够委婉,而且是从玩扶手的同学的角度去说,很符合实际情况。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劝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方式尝试劝告别人。
2.了解和感悟劝告语言的特点和技巧,能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进行得体的劝告。
3.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劝告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良好的启迪和教育。
1. 教学重点:了解和感悟劝告语言的特点和技巧,能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进行得体的劝告。
教学难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劝说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良好的启迪和教育。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设计一组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同学们理解劝告吗?什么是劝告呢?【设计意图那么是:通过理解课题,直接导入劝告,以此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热情。
】二、认真观看,用心感受1. 观看视频。
这个视频里的同学在做什么呢?看完谈感受。
出示:小明、小亮追逐打闹的视频。
2.细心体会,初感劝告。
出示:(1)小东的劝告:你们这样做太危险了,有可能会撞到别人的。
(2)小红的劝告:你们这样做太危险了,有可能会撞到别人的。
(3)小芳的劝告:小明、小亮,别这么玩!下课时间,你们在教室里追追打打,还拿粉笔互扔,一不小心,你们可能会摔伤,还可能撞伤其他同学呢。
出示交际小贴士:①注意说话的语气,说话要委婉,不要用指责的口吻。
②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
③态度要诚恳,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设计意图:利用课文中同学劝说的艺术,让学生在三名同学劝告中感悟劝告语言的特点和技巧,在劝说告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良好的启迪和教育。
】三、精心准备,练习劝告1.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需要我们劝告,大家看一看:出示:图片:丁丁同学滑楼梯扶手。
2.分组练习,如果遇到丁丁你会怎么劝告。
3.小组展示汇报其他同学认真看,认真听,要做文明听众。
四、潜心感悟,深化提升1.生活中这样的事情还有,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如何劝告?出示:图片:李阿姨踩踏花草2.请小组讨论,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如何劝告呢?3.如果有文明告示牌李阿姨还会踩踏吗?小组讨论设计文明告示牌。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说》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劝说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2.了解和感悟劝告语言的特点和技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和感悟劝告语言的特点和技巧,能进行得体的劝告。
教学难点:
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劝说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良好的启迪和教育。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设计一组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导入话题。
1.情境创设:我校三年级学生李大刚同学特别活泼好动,一下课就在楼道里跑来跑去,不是撞倒了这个同学,就是自己摔破了腿。
同学们,你看到了会对他说些什么?
2.劝说导课。
大家都想劝劝她,这节课,我们就来争当小小劝说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常见的生活场景来创设口语交际的话题,以此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热情。
】
二、讨论劝说的艺术
1. 小组讨论。
还有一个同学叫王大明,他的教室在三楼,下楼时别的同学都能做到轻声慢步靠右行,唯独他喜欢坐在楼梯的把手上往下滑。
同学们,你看到了会怎么办?是啊,王小明的行为太危险了,老师和同学看见了,都对他进行了劝说,他会听谁的呢?为什么?
课件出示:小红:你怎么不遵守学校纪律呢?太不应该了!
小明:你这样做太危险了,有可能会撞到别人的。
老师:小同学,别这么玩!扶手很滑,如果没抓稳的话,你会摔伤的。
2.汇报交流,明确劝说的艺术。
(1)小红的劝说:指责的口吻,对方不易接受。
(2)小明的劝说:指出他的错误行为,但只从别人的角度劝说。
(3)老师的劝说:不光指出错误的行为,还从他自己的角度劝说,这样更容易让人接受!因此更能打动人!看来劝说还真是一门学问,总结:那么劝说时要注意什么呢?
出示课件:1.注意说话的语气,要友好和善,不要用指责的口吻。
2.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3.角色扮演,体验劝说的艺术。
【设计意图: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劝说的艺术,让学生在交流中感悟劝告语言的特点和技巧,在劝说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良好的启迪和教育。
】
三、小组合作练劝说
1.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需要我们劝慰,大家看一看:
课件出示:
情景一
有同学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
我想对她说……
情景二
表哥喜欢玩电脑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
情景三
爸爸特别爱抽烟,每天家里烟雾弥漫,他自己的身体抽坏了,我和妈妈也跟着“吸毒”。
我想对他说……
2.分组练习,每组练习一个。
3.全班展示
其他同学认真看,认真听,要做文明听众。
四、总结下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劝说、练劝说最后会劝说,大家的表现都很精彩,老师相信同学们都能成为小小劝说家。
板书设计:
劝说
注意说话语气
学会换位思考。